制度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讲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
选民(在直接选举中)或选举单位(在间接选举中)有权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代表,并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对于保证各级人大真正按照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国家权力,是非常重要的。
2.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
宪法规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按照这一规定,全国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地方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决定,这就能使国家的权力最终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这个前提下,明确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
这样,既能使我们国家的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不脱离人民代表大会或者违背人民代表大会的意志而进行活动,又能使各个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进行工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能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各自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分别审议决定全国的和地方的大政方针。
全国人大对地方人大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关系、选举指导关系和工作联系关系。
国务院对各级地方政府是领导关系。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决定的事情,地方必须遵照执行,同时给地方以充分的自主权。
这样,既有利于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一方面受中央和上级机关的领导,行使宪法赋予的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另一方面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2015届高考第一轮复习_2.3.5《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简洁、核心)

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P55
统一行使管 民主 组成 国家权 代表 理国家权力, 人民 选举 人大代表 力机关 人民 决定全国和各 级地方的一切 对 受 产 重大事务. 其 其 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生 负 监
责 督
行政、审判、 检察等机关
具体行使管 理国家和社 会的权力
(一)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 1.人大的产生: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直接选 举或间接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人大的性质: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
1.如今,双休日上培训班、参加竞赛,已成 小学生乃至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常态。如何才 能遏制低龄儿童的考证热、竞赛热?上海市教 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等13位市人大代表提 出了《制定法规,规范社会力量办学,遏制低 龄儿童各种比赛考试》的议案。这表明人大代 表( ) A.依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教育行为 B.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大提出议案 C.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D.认真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及时反映 人民群众的要求
《政治生活》1-3单元知识导构
性质
机构
(政府)
性质
宗旨 原则3 职能4
权利3
国 家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当家作主
真性
公 民
义务4
政治参与原则3 政治参与方式4 依法有 序参与
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宗教政策
依法行政
科学民主依 法决策 接受监督
答案:C
4. [2012·福建高考]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 2012年1月中旬召开。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 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 案提交大会。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 表们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 人大代表有权依法( ) ①向人大提出议案 ②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④表决各项决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高2017级-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课)

➢提纲挈领: ▪ 〖重点理论〗
▪ 1个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个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 2个职权→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的职权 ▪ 3个地位→人大、人大代表、人大制度的地位 ▪ 4个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 4个关系→国体与政体、人大代表与人民、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2019·全国Ⅲ卷T19 2017·全国Ⅲ卷T17 2019·全国Ⅱ卷T17 2018·全国Ⅰ卷T39
2017·全国Ⅱ卷T39
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 本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正确处理人大代表 与人民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意识:全国人大完善立法, 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
➢考情回顾:
考纲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 关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 人大代表的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 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 机关的关系
考情
2017·全国Ⅰ卷T39
2019·全国Ⅱ卷T16 2019·全国Ⅲ卷T38 2018·全国Ⅰ卷T39 2017·全国Ⅰ卷T39 2016·全国Ⅰ卷T17
我国的政党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国际形势呈多极化趋势
我国的外交政策
➢复习纲要:
考纲点击
考向定位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从内容上看,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 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民主集中制都是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怎样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怎样掌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山东曹县第三中学苏长荣274400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之一。
因此,这一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高考中必考的考点。
掌握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去理解。
1。
是什么⑴政体是什么?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什么?我国的政体是什么?所谓政体,就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国体与政体紧密相连,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同一特定阶级的专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是什么?..是什么?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等等。
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活动的基本..原则和........的根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整个国家政治生活制度。
民主集中制有三个表现: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024年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

2024年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国家性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①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③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①与我国国家性质的关系②与我国其他政治制度的关系3.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几个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的案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工作、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工作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运用。
4.实践活动(1)模拟人民代表大会①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个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②各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并制定本地区的政策、法规。
③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体学生投票表决。
②教师选取优秀心得体会进行展示和点评。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课后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思考、讨论?(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学生能否顺利完成?(4)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5)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安徽卷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 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问法于民、立法为 民,既要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活动中的作用, 又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这意味着: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②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③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公民要积极依法行使立法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保障人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 域自治 制度 基层群 众自治 制度
其它 宗教信 仰自由 政策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治国的有机统一
提案权
质询权
思考题目:
审议权
表决权
材料: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来 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了《政府 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 导人。大会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1050多件, 另外还有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 评和意见1000多件。 在材料中人大代表行使了哪些权利?
提案权
1、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
注意: (1)人民的法律地位: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2)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
产生
人 民
民主 选举
人大 代表
组 成
国家权力机关
(5)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 区别: 后者是前者的常设机关,在前者闭会期间 行使其部分权力,后者对前者负责。但是我国 乡镇一级人大不设人大常委会,设人大主席团。
高中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中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金秋的风景怡人性情,九月的开学别样美丽。
快乐的伙伴相约一起,快乐的歌声心底唱响。
知识的花朵散发芬芳,幸福的课堂绽放光芒。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由它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①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国家立法权。
宪法、刑法、民法及一切法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审议并通过,才能生效。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订地方性法规。
②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如:全国人大决定国-家-主-席、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十一五发展规划等。
③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的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
这一制度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促进政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在于反映人民的意志。
人民代表大会是由选举产生的机构,它的代表是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议案的审议,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为人民提供了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渠道,使人民成为国家政权的真正主人。
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在于促进政权的合法性。
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和选举都是依法进行的,选举产生的代表也是按照法定程序产生的,代表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得到了充分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建立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保证了政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使政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再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在于增强政权的有效性。
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集中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它具有决策、立法、监督等职能,能够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和预算的通过,对国家事务进行有效管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增强了政权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在于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前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优势之一,它通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能够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能够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并通过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的民主管理和决策制定。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是反映人民的意志,增强政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进一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篇)一、考纲解读(一)考点提示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人大代表的产生;4.人大代表的职责;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6.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二)复习建议考查重点:1.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 人大代表的职责;3.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4. 民主集中制原则。
关注热点:1.结合每年“两会”的召开、人大的议程、人大代表的活动,考查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的职责、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注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政体的比较。
二、知识清单参考答案:①决定权 ②任免权 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④间接选举 ⑤提案权 ⑥质询权 ⑦民主集中制⑧人民当家作主 ⑨国家统一 ⑩民族团结三、考点聚焦【高清课堂:高考总复习:制度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90607 人大代表】 性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体系 职权:立法权、①______、②______、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③______产生方式:直接选举、④______ 职责: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职权:审议权、表决权、⑤______、⑥______人大代表 含义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表现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 特点:⑦________ 含义基本内容地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保障了⑧______ 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维护⑨______和⑩________ 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一、人大代表1.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人大代表的产生: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产生。
(1)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2)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的职责(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审议各项议案(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提案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质询权)。
【典型例题】【例题1】(2015重庆卷)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写给代表委员的几句话,其中直接反映人大代表与人民关系的是①今天,你来到这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②少些空话套话,多些诤言良语;少些雷人雷语,多些常识之论③你来北京,是来监督政府、参政议政的,不是来聆听指示、汇报心得的④“赞成”是你的权力,“反对”也是你的权力。
这权力,来自委托于你的人民A.①② B. 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所以能直接反映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的是应该是①④,②反映的人大代表的应用的责任和义务,不符合题意。
③错误,监督政府是人大的权力,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责,所以排除。
答案:B【例题2】(2014北京卷)在下列“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模拟情境中,“我”的行为不当的是( )A.当我被选为人大代表后,在人大网站专门开设群众信箱征集各方面意见B.当我调查到某工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时,立即拿出代表证要求厂家停产整顿C.当我调研发现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时,在人大会议上联名提出相关议案D.当我了解到规划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时,在人大会议上联名向该局提出质询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
题目要求选择不属于人大代表职责的行为,人大代表有义务密切联系群众,A正确履行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人大代表无权执法,B 行为不当,混淆了人大代表的权利与政府部门的职能。
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和质询权,C、D 为人大代表的合法行为。
答案:B【例题3】“人大代表就是要替人民说话,我这次也要说说农民工的心里话。
”作为一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这么说。
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人民说话”?(12分)解析:本题从设问的角度分析考查的是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同学们需要逐层分析和归纳。
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所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大代表要为人民说话。
其次,从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责任来看,政治生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由谁产生,对谁负责”,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因此人大代表需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说话。
第三,因为人大代表享有的职权,即审议权、质询权、提案权和表决权,他能更好的为人民说话。
参考答案:(1)从人大代表的产生来看,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从人大代表的责任来看,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从人大代表的职权来看,他拥有审议权、质询权、提案权和表决权来更好地为人民说话。
考点二、人民代表大会1.地位:①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行政、审判、监督机关)②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3.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司法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图示如下:备注:我国实行的是代议制民主,即间接民主,人民不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间接行使权力,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4.注意几个方面:(1)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四项权力区分的关键是看内容,而不能看文字表述中有没有“决定”两个字。
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关于其他或工作人员的年度工作报告或审查,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在每年3月例行的工作报告中,上年度的报告一般体现监督权;而下年度计划是否批准,一般体现决定权。
(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应注意区分的几对概念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
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2)“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
它们的关系是后者对前者负责,由前者产生,前者对后者进行监督,注意只能是同一级别的,如某市政府、法院对市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
3)“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
前者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全国人大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大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3)中国共产党与人大的关系1)二者区别: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直接行使国家职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内在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集中人民意志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即人大的批准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4)我国现阶段的立法体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职权;国务院的部委:制定行业法规的职权。
【典型例题】【例题1】(2015•江苏卷)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2761票赞成、81票反对、33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这说明①全国人大代表有决定权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审议权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职权。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全国人大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同时通过的过程以少数服从多数民主的原则通过决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①错误;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全国人大不能行使审议权,③错误。
一定要注意主体的区分。
答案:C【例题2】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制定了相关制度。
该市这一举措A.缩小了政府的法定权力B.扩大了人大常委会的法定权力C.规定了人大和政府的关系D.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人大常委会与政府的关系。
人大常委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其监督。
材料中“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体现了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推进市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和民主化,因此D答案正确。
AB选项表述错误,权力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意的缩小和扩大。
C答案错误,人大和政府的关系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确定的,可以说“体现了人大和政府的关系”,但不能说该市这一举措规定了人大和政府的关系。
答案:D【例题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