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度氨基甲酸酯农药中毒1例报告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查房

02 病例汇报
病例基本信息
性别:男
体征:瞳孔缩小、呼吸急促、 血压下降
病史:近期使用氨基甲酸酯 杀虫剂进行喷洒作业
诊断: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 毒
患者年龄:35岁
职业:农民
症状:头晕、头痛、恶心、 呕吐、呼吸困难
治疗方案:使用解毒剂、支 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措施:密切 观察生命体征, 监测血压、心率 等指标
治疗:及时给予 解毒剂,如阿托 品、解磷定等, 并采取支持治疗 措施,如吸氧、 补液等
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便秘
肠道菌群失调
04 护理措施
呼吸系统护理
01
02
03
04
05
06
神经系统护理
01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 肢体活动等神经系统症状。
皮肤潮红、瘙痒、皮疹等皮 肤症状
尿量减少、尿液颜色异常等 泌尿系统症状
其他症状,如肌肉疼痛、关 节疼痛等
头痛、头晕、乏力、恶心、 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消化系统症状
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心血 管系统症状
意识模糊、昏迷等神经系统 症状
03 护理诊断
呼吸系统障碍
呼吸困难:由于中毒导致呼吸困难,需要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 氧气供应不足:中毒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中毒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需要及时清除 肺部感染:中毒可能导致肺部感染,需要密切观察肺部症状和体征
03
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 吸频率等。
05
保持患者舒适,减少躁动和不安。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常规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诊断】
1.病史毒物接触史或误服史。
本类药物较有机磷农药毒性相对较低,常用药物有西维因、叶蝉散、涕灭威、吠喃丹、异索威等。
2.中毒表现按中毒途径不同潜伏期数分钟至数小时,主要表现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流涎、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抽搐、肌震、腹痛腹泻、惊厥、昏迷、呼吸麻痹等。
中毒程度可参考有机磷中毒分级标准。
3.检验中毒后12h内全血胆碱酯酶活力轻、中度降低。
呕吐物或清洗液中可测到相应毒物。
【治疗】
1.清除毒物,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去除染毒衣物,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液冲洗污染部位,2%碳酸氢钠液洗胃,后注入硫酸钠导泻。
2.解毒治疗应用阿托品类药物,禁用胆碱酯酶复能剂。
阿托品用法可参考有机磷中毒,用量可适当减少,维持用药时间亦相对缩短。
亦可选用东莨菪碱,用法:0.01~0.05mg/kg,静注或肌注,1/3Omin,主要症状缓解后减量维持治疗24h左右。
3.对症治疗,重症可选用糖皮质激素,防治肺水肿、脑水肿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农药中毒壮态分析报告

农药中毒壮态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如下:1. 背景介绍:农药中毒是农民和农田工人经常面临的健康风险之一。
农药作为一种用于保护农作物和作物产量的化学物质,如果不正确使用或不加适当的防护措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报告对农药中毒壮态进行分析。
2. 分析方法:本次分析采用了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
从过去一年的农药中毒报告中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主要关注中毒程度、发病率、中毒类型和中毒人群的特征等方面,以便全面了解农药中毒的情况。
3. 中毒程度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我们发现中毒程度主要呈现三种形式:轻度、中度和重度。
其中,轻度中毒占总中毒人数的40%,中度中毒占30%,重度中毒占30%。
这表明大部分中毒病例属于中度或轻度中毒,但仍有重度中毒病例存在。
4. 发病率分析:通过分析农药中毒的发病率,我们发现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期(如播种、施肥、喷洒等期间)中,中毒病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这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民和农田工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农药使用安全性的认识,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5. 中毒类型分析:根据中毒病例的报告,我们可以将中毒类型分为三类: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长期暴露。
其中,急性中毒最为常见,占报告总数的60%,慢性中毒占30%,长期暴露占10%。
这表明大多数中毒病例是由急性中毒引起的,可能是由于农民长期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6. 中毒人群特征分析:通过对中毒人群的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毒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较为均匀。
然而,农民和农田工人是最容易受到农药中毒影响的群体,其占总中毒人数的80%,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20%。
这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民和农田工人的保护措施和教育。
7. 结论:通过对农药中毒壮态的分析,我们发现农药中毒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加强对农民和农田工人的健康教育和防护意识,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是减少农药中毒的关键措施。
此外,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农药的使用指南和安全控制措施也是必要的。
农药中毒疾病研究报告

农药中毒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农药中毒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急诊科,消化内科病症体征:瘙痒,抽搐,昏迷,意识障碍,水肿疾病介绍:农药(PESTICIDE)的指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物,按其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用途广泛,其中以杀虫剂品种最多,用量最大,我国目前杀虫剂用量居前四位的为有机磷,有机氯,杀虫脒及氨基甲酸酯类症状体征:急性中毒根据时间大量有机磷接触史,临床表现,结合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职业性中毒参考作业环境与皮肤污染检测,尿代谢产物测定,食品污染所致中毒参考剩余食品或洗胃液检测及人群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
1、观察对象有轻度毒蕈碱样、烟碱样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不低于70%者;或无明显中毒临床表现,而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在前705以下者。
2、急性轻度中毒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的有机磷农药后,在24小时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症状,瞳孔可能缩小。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50%~70%。
3、急性中度中毒除较重的上述症状外,还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腹泻、步态蹒跚、意识清楚或模糊。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50%。
4、急性重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1)肺水肿;(2)昏迷;(3)呼吸麻痹;(4)脑水肿。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以下。
5、迟发性神经病在急性重度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有的病例可出现感觉、运动型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原性损害。
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N'-甲基氨基甲酸-1-萘酯)、理化特性白色晶状固体熔点142℃难熔于水溶于丙酮苯乙醇等有机溶剂对光热及酸性物质稳定遇碱易破坏;毒理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经口中毒为多在体内胆碱酯酶结合成氨基甲酰化胆碱酶复合体易水解胆碱酯酶复能快;临床表现与有机磷中毒相似以毒蕈碱样症状明显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恢复较快;防治阿托品有效不可使用肟类复能剂。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危害及预防PPT

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中毒预防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预防
防护措施: 在接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时 应采取防护措施,例如穿戴适当的服装 和手套、戴上呼吸器、避免直接接触药 剂等。
饮食安全: 食用经过处理的水果和蔬菜 ,以减少摄入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药剂的 风险。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预防
定期检查: 大量使用氨基甲酸 酯类农药的人应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以及进行中毒检测,及时 发现和治疗中毒症状。
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中毒危害
及预防PPT
目录 介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危害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预防 处理中毒情况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应对措 施
介绍氨基甲酸 酯类农药
介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作用和用途: 氨基甲酸酯类农 药常用于杀虫和除草,广泛使 用于全球农业生产中。
化学成分: 由碳、氢、氧、氮 和磷等元素组成。
处理中毒情况
处理中毒情况
紧急处理: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人员 应立即停止接触药剂、将受害者移到空 气新鲜的场所,并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 按摩等急救生命支持措施。
处理中毒情况
就医治疗: 受到氨基甲酸酯毒 剂污染的水应停止饮用。中毒 人员应立即前往医院寻求治疗 。在医院中,医生应根据情况 启动一系列的治疗方案,包括 肠酸酯类 农药中毒应对
措施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应对措施
呼吁重视: 组织机构应对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中毒事件进行宣传和教育,倡导使 用绿色农产品和生态农业,保护人类和 环境健康。
建设监测机制:使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的人员和生产企业应建立和实施监测机 制,及时掌握药剂使用情况和中毒情况 ,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人和环境健康 。
介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毒性: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人和动物有 一定的毒性,容易引起中毒和其他健康 问题。
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急救应急预案

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急救应急预案一、目的本预案旨在为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急救提供指导,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二、背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因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家庭卫生害虫防治。
然而,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若防护不当或误食,可能导致人体中毒。
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变化快,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可能危及生命。
三、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特点1.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
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等表现。
2.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心脏骤停。
3.患者病情变化快,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病死率高。
四、急救措施1.现场急救:立即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衣物,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和毛发,特别注意指甲缝的清洗。
眼部污染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
2.催吐:可给予患者催吐剂进行催吐,以减少毒物吸收。
但需注意,患者若出现意识障碍或呼吸困难时不宜使用催吐剂。
3.洗胃:在患者意识清醒且能配合的情况下,可给予洗胃机进行洗胃。
洗胃应尽早进行,一般在摄入毒物后6小时内进行效果较好。
洗胃时应注意插管深度适宜,避免损伤食管和胃黏膜。
4.导泻:在洗胃后,可给予患者导泻剂以促进毒物排出。
导泻剂可选用硫酸镁或甘露醇等。
但需注意,伴有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使用导泻剂。
5.补液及利尿:通过补液和利尿可促进毒物的排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在补液过程中应注意补液速度和量的控制,防止急性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
6.抗休克治疗:对于休克患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如输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同时注意保温,保持呼吸道通畅。
7.抗心律失常治疗: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应给予相应治疗,如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若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三类,后两类急性毒性很低或基本无毒。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同有机磷农药相似,也能抑制胆碱酯酶。
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似。
【致病原因】1.接触毒物种类:1.1杀虫剂:呋喃丹、西维因、涕灭威、速灭威、丙烯威、灭害威、丁苯威、兹克威、异丙威(叶蝉散,MTPC)、混戊威、敌蝇威、二恶威、甲硫威、灭杀威、甲丙威、残杀威、二甲威、除害威等。
1.2除草剂:黄草灵、炔草灵、氯苯胺灵、苯胺灵、特威隆、氯炔草灵(燕麦灵)、禾大壮等。
1.3杀菌剂:托布津、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苯菌灵等。
2.接触行业工种:生产、分装、运输、贮存、购销及使用过程中均可接触。
除可经皮肤吸收外,应注意经污染的手吸烟、饮食等从口进入的途径。
【急救处理】1.迅速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和指甲。
口服中毒者应彻底洗胃。
2.应用解毒剂:1)轻度中毒者可口服或肌肉注射阿托品,总用量比有机磷农药中毒为小,不必强调阿托品化;2)重度中毒者应根据病情迅速静脉注射阿托品,并使尽快达阿托品化;3)单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毒不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因此类复能剂能增强其毒性,延长其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
3.对症及支持疗法:可参阅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预防】1.预防措施:参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2.就业前体检:应包括内科和神经科检查以及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职业禁忌证为:1)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2)明显的肝、肾疾病。
3.健康监护体检:就业后每1~2年体检一次,项目与就业前体检相同。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一般职业性中毒者很少发生死亡,预后良好。
中毒治愈后仍可从事原工作。
急性氨基甲酸酯农药中毒48例诊治体会

急性氨基甲酸酯农药中毒48例诊治体会
蔡有兴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4(020)016
【摘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作为杀虫剂、除草剂、灭鼠剂,近年较广泛应用,中毒病例有增加趋势,现将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氨基甲酸酯中毒48例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1658-1658)
【作者】蔡有兴
【作者单位】蒲田市城厢区灵川卫生院,福建,蒲田,3511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活性炭甘露醇治疗急性重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 [J], 叶兴辉;林淑苗;肖文;胡建雄;王志翊
2.急性有机磷混合氨基甲酸酯农药中毒7例治疗体会 [J], 王小平;王鹏;朱蔚
3.长托宁治疗急性重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J], 曹红桂
4.12例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临床病例分析 [J], 陈玉姬;张凤林;姚洪波
5.长托宁救治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58例分析 [J], 徐维明;刘卫国;张艳;姜汝辉;闫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重度氨基甲酸酯农药中毒
1 例报
告
病例介绍
患者男, 36 岁。
于工作时经皮肤及呼吸道误吸入3%呋喃丹农药 30 分钟,随后感头晕、视力模糊、心悸、
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车送入院。
体检:T36.5C, P130次/分,R18次/分,BP143/98mmHg,神清,反应迟钝,
言语清晰流利,对答切题,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佳,双侧瞳孔缩小,直径左侧 1.5mm,右侧1mm,对光
反射灵敏,两眼睑不自主肌颤,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肢肌力、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正常,心、
肺、腹部均无异常体征。
入院时查乙酰胆碱酯酶活性(ChE)3U,立即予大剂量阿托品静推、吸氧、补液及输新
鲜血浆,于入院4小时达阿托品化并维持,此时患者呈浅昏迷,18小时ChE上升至40U,患者神志转为模糊,
对答不切题,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差,维持阿托品化48小时后逐步停用阿托品,予激光、高压氧、能量
合剂、脑活素营养活化脑细胞,住院 19 天,神志、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讨论
呋喃丹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现已少用,属高毒类,其毒理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氨基甲酰化而形成氨基甲酰化胆碱酯酶,因而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致体内乙酰胆碱蓄积,兴奋胆碱能受体产生一系列与有机磷中毒相类似的临床表现。
由于氨基甲酰化胆碱酯酶易水解, 4 小时胆碱酯酶即可自动复能。
因此具有症状轻、消失快、病程短的特点,临床上分轻度和重度中毒两级,出现较轻的毒蕈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伴有烟碱样症状,一般在 24 小时内恢复为轻度,若同时具有肺水肿或昏迷为重度。
本病例接触呋喃丹职业史确切,短时内吸入大量呋喃丹细小粉尘,迅速出现毒蕈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入院数小时神志模糊,反应迟钝,呈浅昏迷状态,符合上述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重度中毒改变。
这类中毒处理上与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所不同,特效解毒剂仅用阿托品,迅速阿托品化后维持 2 天逐渐停用,患者恢复较快,病情无
反复,未遗留后遗症。
单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不能用肟类复能剂,因此类复能剂增强其毒性,延长其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