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腹部手术后的烦恼
腹部手术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干预

腹部 手术 后 预防 粘连 性肠 梗阻 的护理 干 预
黄 丽英
关键词 :腹部 手术 ;粘连性 ;肠梗 阻;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0979(2011)03—0148—02
腹部手术是外科常用 的治疗方 法 ,腹部 由于其 特殊 的生理 结构 ,术后 出现并 发症 粘连性 肠梗 阻的几率 高 ,据研究 80%粘 连性肠梗阻是手术所致…1。部分梗 阻患者需 再次手术治疗 ,少 数患者发生连续几年行肠粘连松解术 ,给患者带来 极大的痛苦 和经济负担 ,而且手术次数越多 ,粘 连的几率和严重程度越 高。 针对这一 问题 ,我科对 腹部 手术患 者采取 了一系 列护理 干预 , 使腹部手术后粘 连性肠 梗阻 的发生率 明显下 降 ,效果显 著 ,现 报道如下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2005年 1月 一2007年 6月我科共收治腹 部手术 患者 428例 ,出现术 后粘连性肠 梗阻 29例 ,发生 率 6.78%。其 中五例行 了再次 手术 治疗 ,有三例 患者 出现反复 肠粘连 ,连续 三年 因同一原 因住 院治疗 。2007年 7月 一2009年 l2月我科 收 治腹部手术 患者 535例 ,对每一个患者加强了护理干预 ,术后共 发生粘 连性肠梗 阻 l8例 ,发生率 3.36%,均通过非 手术治疗症 状得到缓解 。两组 患者从性 别 、年龄 、疾病 、手术部 位、手术方 法 、手术种类上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2007年 6月 以前 的患者我们采 用常规方法 :术前做 好肠道准备 ,给予 禁食 、补液 、纠酸 、扩 容、胃肠减 压、调 整酸 碱 平衡 、应用广谱抗生素 、营养支 持 、密切观察生命 体征等 。2007 年 7月 以后 的患者我们除 以上常规 护理 外 ,采用 了 以下护理 干 预 :(1)持续有 效的 胃肠减压 。需 要置 胃管者保证 胃管 的长 度 尽量到 幽门处 ,胃管的长度应该从发际到剑突的长度加上 15— 25em,即总长度 55—70cm,并 由 胃管内抽 出少量 碱性液体 ,表 示 胃管进入 幽 门-2 J。同时 根据 病人 的情况 ,选 择 适合 大小 的 胃 管 ,胃管前端 的侧孔 在保证 胃管 不折断 的情况 下要尽量 大、适 量多 ,一般 5—6个侧 孔为宜 ,才 能保证 有效 的引 流 ,特 别是 在 疾病早期 ,病人 胃内存 有 大量 的食 物残 渣 ,侧 孔太小起 不到 引 流作用 。胃管 连 接 胃肠减 压器 ,保持 引 流通 畅 ,防止 扭 曲、阻 塞 、折叠 、滑脱 ,密切 观察 引流 的性 质 、颜色 、量 ,发现 问题及 时 处理 。(2)早期下 床活动。除肝脏 、肾脏 、脾脏 等易 出血 的疾 病 外 ,尽量指导患者早 期下 床活动 ,如 阑尾炎手 术术 后 6小 时就 可协 助患者下床小便 ;粘连松解术 、胆囊手术 、空腔脏器穿孔 修 补术 等 ,视病人情 况术后 第二 天协助患 者下 床活动 ,下床前 先 扶病人床上坐 1—2分钟,再在床边站立 l一2分钟,然后再扶 行 ,防止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扶行 时嘱咐患者用手按住 腹 部 或给予腹带 ,能 减轻 患者腹部 张力 和伤 口疼痛 ,利于患者 多 活动。每 日早 、晚活动 l0—30分钟 ,并视病人情况增加 次数和 活动时间。未活动时和不能下床活动 的患者在 床上 要勤 翻身 , 1次/1—2小时。(3)腹部 理疗 。术后 24小 时后可 以进行 伤 口 及腹部 的理疗。方法 :用红 外线 理疗仪 照射腹部 ,照射 距离 1O
腹部手术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例 , 肠癌 3 结 8例 , 套 叠 1 肠 2例 , 破 裂 3 脾 O例 , 粘 连 松 解 术 肠
3 5例 , 尾 手 术 3 阑 5例 。 12 方 法 . 本组患 者术后均 采用常规护 理方法 , 括禁食 、 包
13 观 察 项 目 观 察 其 显 性 粘 连 即 出 现 阳 性 症 状 、 征 及 x . 体
・
25 0 8・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 dr ora o t rt rd i a C i s n s r Mei n 00Jn 9 1) oenJunl fne a dTaio l hn eadWe en dc e 1 u ,1 (6 I g e tn e t i 2
好 的 开 塞 露 2 L插 入 肛 门 , 入 直 肠 后 保 留 5~1 n 0m 挤 0mi。
12 6 服 用 中药 ..
根 据 病 情 应 用 我 院 自制 肠 功 能 恢 复 汤 剂 。
组方 : 大 黄 8 、 壳 1 、 朴 1 、 楝 子 1 、 菔 子 l 生 枳 g 0g厚 0g川 2g莱 5 20 0 4年 1 O月一 2 0 0 9年 l 0月 , 院 普 外 科 我 g陈 皮 1 、 、 0g 元胡 1 、 公 英 1 、 2g蒲 0g 白术 l 、 麻 仁 1 、 0g火 2g党
线 表 现 。症 状 : 常 出现 游 走 性 腹 痛 、 经 腹胀 、 心 呕 吐 、 门停 恶 肛
补 液 、 置 胃肠 减 压 , 正 水 电 解 质 、 碱 失 衡 , 用 抗 生 素 加 放 纠 酸 应
止 排 便 排 气 。体 征 : 部 隆 起 , 见肠 型及 胃肠 蠕 动 波 、 痛 、 腹 可 压 听诊 高 度 鼓 音 , 鸣 音 亢 进 或 消 失 、 肠 x线 腹 透 有 多 个 液 平 面 。 将 出现 上 述 阳性 症 状 体 征 者 视 为 梗 阻 , 不 适 者 视 为无 显 性 无
早期下床活动与肠粘连

早期下床活动与肠粘连作者:陈育民来源:《祝您健康》1986年第03期医生常会嘱咐动过腹部手术的人尽量早期下床活动。
那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腹腔脏器表面和腹壁内侧各有一层腹膜覆盖着。
腹膜经常会渗出少量淡黄色清晰稀薄的“润滑油”——腹水,来润滑腹腔,以减少脏器之间的相互摩擦。
尽管在正常情况下,脏器间相互接触,但不会发生粘连。
然而,由于腹部手术使腹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腹膜为了抵御手术创伤、出血,异物、炎症对它的刺激,就进行“自卫还击”。
渗出大量的白细胞、吞噬细胞和抗体,来围歼细菌、吞噬异物和清除坏死组织。
同时,腹膜损伤面还有纤维素渗出。
伤面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沿着纤维素进入创面;分别生成新生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
这种新生的结缔组织象伤口愈合过程的结疤一样,会使肠管之间、肠管与大网膜,肠系膜之间相互粘合在一起,于是形成肠粘连。
另外,手术中肠管受到了牵拉翻功,肠管过久暴露在腹腔外,以及麻醉等因素,均能引起肠管反射性麻痹,使肠管的运动机能发生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如能早期下床活动,则由于体位的变换和重力的影响,肠管就能恢复正常的生理排列,尽快放复肠蠕动,也能及早“拉断”新生的结缔组织,有利于防止肠粘连。
阑尾炎手术的病人一般术后第二天,胃、肠、胆道等手术的病人术后三天拔除了胃管即可下床活动,病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消除惧怕伤口疼痛的心理,争取早期下床走动。
虽然引起肠粘连的原因很多,如腹腔内感染、异物残留、组织缺血,手术粗糙、手套上滑石粉未洗净,都是引起肠粘连的诱因,预防肠粘连也要从多方面入手。
但实践证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无疑是免除日后反复发作腹痛、预防肠粘连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年妇女易患的干燥综合症常俊干燥综合征,又名“口、跟干燥和关节炎综合病征”,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
现在已证明这是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的好发年龄在四十岁以上,女性在本病患者中约占80%以上。
干燥综合征的表现较为复杂,是一种累及患者肌肉、皮肤、关节、腺体、肾、肺、胰、胃、肠,血液,周围神经及淋巴结等多系统器官组织的疾病。
第二十七章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第二十七章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肠粘连是腹部外科常见疾病。
腹腔内的粘连通常是因为手术、腹腔感染、外伤等引起,其中手术后引起的占80%左右,而腹腔手术后也有70%~86%的患者会引起腹腔内粘连。
有腹腔内粘连的患者并不都会引起症状,有症状者约为所有腹腔粘连患者的30%。
临床上,肠粘连常表现为慢性或急性腹部疼痛,部分患者会发生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传统的开放手术虽然可以消除原粘连,但是由于再粘连的发生率比较高,术后容易重复形成粘连与肠梗阻。
腹腔镜手术可以彻底解除腹腔粘连,且具有创伤小、胃肠道干扰小、腹壁创口远离原腹腔粘连处、下床活动早、胃肠道功能恢复早等优点,手术后再形成粘连的机会比开放手术要明显减少。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可能涉及腹腔的各个位置,最好同时有10 mm 30°腹腔镜和5 mm 腹腔镜。
以便在不同部位、不同直径套管中置入腹腔镜进行观察。
为了在较长的手术过程中使腹腔内压力始终保持在10 mmHg一15 mmHg这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一个高流量气腹机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以每分钟充气l5L~40L的速度补充由吸引器吸引腹腔渗液等引起的C02迅速减少。
为了更好地保持器械位置,最好使用带固定装置的穿刺套管。
这种套管的顶端具有气囊或伞状固定装置,套管上还有固定帽,可以很好地固定在腹壁上,能为手术操作提供比其它套管更多的空问。
腹腔镜经过这种套管置人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腹腔内视野。
其他特殊器械包括腹腔镜用无损伤肠钳、持针器、拉钩、腹壁扩张器以及内镜钉合器等。
第一节肠粘连松解的基本技术腹腔镜手术松解肠粘连的操作包括剪刀、超声刀或电刀分离和缝合打结等基本技术。
剪刀分离:钝或圆尖的5 mm剪刀常用于快速分离薄而无大血管的粘连带,剪刀切割是用于粘连分解的一项基本技术。
剪刀分离常与电刀相结合,先用剪刀剪开粘连,遇出血时用电刀止血。
电刀主要用于解剖层次不清,或预料粘连带中有血管的粘连组织。
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护理干预

指导患者做 上肢 屈 、 、 展 上举 、 、 握 拉运动 ,0 0遍 / 。2 1 ̄2 次 ~ 3次/ 。③下肢 运动 。指 导 患者 在床 上 进行 屈 、 、 等 动 d 伸 蹬 作 , ~3 d 5遍/ 。另 协助 患者 经 常变换 体位 , 2 次/ , 次 翻身拍 背, 做各 种床上适应性运动 , 鼓励患 者术后早 期下床 活动 , 活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mi/ , 0 n 次 以增加肠相对运动 。具体为小 型手术 ( 阑尾 ) 如 术 后第 1 天便可下 床活动 。中大 型手术 ( 如肠 粘连 、 胆手 术 肝 等 ) 术后第 2 , ~4天视病情允许 下床 活动。分 早 、 晚 3次 中、 1  ̄ 2 mi/ , 于体质 较差不 能下 床 活动者 , 酌情增 加 5-0 n次 对 , 可 床 上活动时间 。( ) 3 腹部 按摩 。患 者一手 按切 口,另一手 按
服或 胃管注入石蜡 油 。患者术后 2 d进行 口服石蜡油 2 0 , 0 ml 待其 胃肠功 能恢 复后 ,口服石蜡油 2次/ 0 胃手米 1 例 , 7 脾破裂手 术 2 例 、 粘 4 肠
() 4在应用 过程 中及时 处理 出现的 问题 , 高 患者 安全 感 提
() 长期应用者 , 5对 可向其介绍具体的应 用方法 , 病人掌握 使
一
定 的应用技术 , 以便参与到实施过程 中, 如条件许可 , 可让 长 期 留置鼻 胃( ) 肠 管者 , 可因导
其 自我施行 。
1 曹伟新 , 主编 . 外科护理学 [ . M]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0 5 3 人 20.. 收稿 日期 2 0 - 1 1 0 70 - 6 -
摩 切 口对 侧腹部 , 按顺 时针 方 向按摩 2 3 n后 , 逆 时针 ~ mi 再
粘连性肠梗阻术后饮食应注意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粘连性肠梗阻术后饮食应注意哪些
导语:粘连性肠梗阻是指腹腔内肠粘连在一起,引起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一般可以分为急性甩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疾病,医竽会根据病情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腹腔内肠粘连在一起,引起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一般可以分为急性甩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疾病,医竽会根据病情的程度与发病部位来进行治疗,一般分为是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方式,如果我们发生一些不明原因的腹胀、腹痛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的医院进行就诊。
粘连性肠梗阻除少数为腹腔内先天性因素,如先天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外,大多为获得性。
常见原因为腹腔炎症、损伤、出血、腹腔异物,多见于腹部手术或腹腔炎症以后,其中腹部手术后的粘连目前是肠梗阻的首位病因,此外腹腔放疗和腹腔化疗也可导致粘性肠梗阻。
盆腔手术(如妇科手术、阑尾切除术和结直肠手术后) 和下腹部手术尤其容易产生肠粘连和肠梗阻,其原因是盆腔小肠更为游离,而上腹部小肠则相对固定。
但肠粘连的病人并不一定都发生肠梗阻,而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也不一定代表腹腔有广泛、严重的粘连。
只有当肠管粘着点形成锐角使肠内容物的通过发生障碍、粘连束带两端固定将肠袢束缚,或是一组肠袢粘连成团,肠壁有瘢痕狭窄才会造成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术后饮食
吃稀饭、面线、果汁(新鲜水果榨成的果汁)、地瓜、鸡蛋羹、酸奶、汤水、菜叶等易消化食物,所有进食食物都需要嚼烂再吞咽,避免肠子再次梗塞,最好都是半流质食物。
这样吃两到三个月,也可以吃一点干饭,但是一定要嚼烂。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肠粘连的症状是什么?

肠粘连的症状是什么?
一些患者在进行一些腹部手术后都要认真的注意自己的饮食,在此时医生也会再三的嘱咐要在排气后才能进食,因为这也是预防肠粘连的措施,那么肠粘连有哪些症状呢?
一、肠粘连症状有哪些表现?
1、轻度患者的肠粘连症状表现
肠粘连症状的轻度患者可能无任何表现出来的外在症状,只是会在偶尔在进食后出现轻度腹痛腹胀。
2、重度患者的肠粘连症状表现
肠粘连症状的重者可经常伴有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
打嗝、大便干燥等。
肠粘连病人因肠管粘连变窄,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肠内的气体和粪便不能顺利排出,当积累物增多,肠腔内的压力增大,病人会出现腹胀加重,排便困难的现象。
3、重症患者的肠粘连症状表现
如果肠粘连病人出现大便干燥,则多数已属于重症型患者。
在这个阶段的肠粘连患者往往粘连面积较大,肠管肌肉功能受限,蠕动失常,造成肠功能紊乱。
轻者两三天大便一次,重者一周大便一次,每次排便十分困难,必须借助通便药才能完成。
大便的长期滞留,易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并造成肠坏死,以致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出现肠粘连症状,就必须引起重视。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89例治疗分析

个月就可以学习食管发音。
依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及情绪稳定性而定。
通过出院患者随诊联络卡,通知他们来参加医院定期举办的发音培训班,也可以由医护人员约一些食管发音好的无喉患者和一些恢复期的患者,不必太多,有大约8例患者即可,大家可以通过互动,以身示教的形式来完成食管发音的学习。
食管音的发音训练时间应该避开饭前或饭后1h之内,每次练习时间不要太长,以1h为宜。
刚开始不要急于求成,以致身体产生不舒服的现象,如咽部肌肉过度疲劳、咽部黏膜不适或因紧张或呼吸不协调而导致呼吸不适、胃胀等,就要停止。
最好每天一点一点地练习。
注意饭后必需休息1h才能练习,否则可能出现呕吐现象。
3.5 食管发音的优势:手术后患者呼吸通道起了质的改变,呼吸改道,不再经过鼻腔、咽腔和喉腔,而是直接通过气管出口、气管和肺来进行。
这就大大损害了原来气流流过鼻腔、口腔才能具有的功能,如闻、嗅、品味、吹哨等,引起嗅黏膜废用性萎缩[1]。
进行食管发音,有气流重新流过鼻腔,患者嗅觉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心理上,无喉者一旦掌握了食管语言功能,最引人注目的情感上的变化在于患者有了一种自我满足感,他感到自己已经显示出明显的自我能力,不依赖一切肉体以外的工具恢复其失去的功能,达到和健康人们一样的高度。
这在心理上带来的优势是其他途径无法达到的。
食管语言者还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心理情感方面的又一个优点。
同时,在性心理上,能更多地体现出本来的“我”。
重新确立了自我,让人感觉到我是一个男性或女性。
食管语言者所具有的心理优势使其更愿意进入一切社交场合。
使用食管语言和人交往时,不受任何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基本达到接近健康人的程度。
3.6 改变姿势可以提高音量:如发食管声时将头偏向一侧,或将手举起放于胸前。
在发声时轻轻压住颈部,增加颈部的压力,可帮助发出较大的声音。
也可以练习一些带有情绪的字或句子,通常会为了发出较大的声音而吸入较多的空气,但仍要注意使发声机能保持放松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张丰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许多腹部疾病通过外科手术可得到治愈。
可手术将病灶切除后,并不一定能高枕无忧,也有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后遗症而成为新的烦恼,其中肠粘连便是腹腔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有研究表明,腹腔手术后发生肠粘连的比例高达70%~95%。
庆幸的是,大部分肠粘连患者感觉不到特殊的不适,仅有少部分病人表现出腹壁的牵扯痛,当身体处于某一特定姿势时会更加明显。
比较严重时会引起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甚至可导致一种严重的病症——肠梗阻,其发牛率约为3%~4%。
肠粘连,腹腔手术后常见正常情况下,腹腔里所有的脏器表面、腹壁的内面都覆盖了一层光滑的腹膜,它能分泌润滑的浆液,保持各脏器之间无碍地滑行运动。
小肠肠管能像水草在水里飘荡一样,在腹腔里有相当的活动度。
但当腹膜受到生物、化学、物理包括外科手术损害时,就会出现急性炎症反应,渗出大量纤维蛋白原,进而形成纤维网络状物,集中在受损伤的组织器官表面并与周围组织粘合,防止损害扩大。
可见,粘连原本是腹膜的一种自身修复反应,本身没有什么危害,但会导致腹腔内脏器活动度受限制。
由于肠管占据了腹腔的绝大部分空间,因此腹腔粘连就和肠管功能密切相关了,这也就有了肠粘连的说法。
肠管被牵拉固定在粘连处,不仅活动度减小,肠腔的曲折度也随之加大,故而肠管内径缩小,造成肠腔不同程度的狭窄。
如同通畅的高速公路一旦变成了羊肠小道,就会造成行驶不畅甚至堵车。
肠粘连通常安安静静呆在腹腔里不捣乱,医生只能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发作时的症状怀疑为肠粘连。
尽管已有超声、ct、磁共振等检查方法,但这些检查手段对肠粘连不能有任何发现,只能用来排除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不能作为确诊肠粘连的依据。
只有在麻醉状况下,进行开腹手术或是腹腔镜手术时,人们才能看见肠粘连的真面目。
预防肠粘连的发生由于外科手术是导致肠粘连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手术前后的处理非常重要。
手术时有医生会向腹腔内注入一些药物,如右旋糖酐、糜蛋白酶、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预防肠粘连,但完全阻止肠粘连的发生还不可能,而且有的方法还有副作用。
如果没有严重的腹腔炎症和其他的特殊病情,一般术后24~48小时肠蠕动逐渐恢复。
为了促使胃肠蠕动功能尽早恢复以及防止肠粘连,一般采用以下方法:①在医生的许可下,应尽早起床活动,不能下床的,也要多翻身活动。
②按照医生要求进食,循序渐进,注意进食的量和质。
③必要时,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些促进肠蠕动的药物和方法。
治疗重点,防止肠梗阻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肠粘连,手术松解是唯一的有效手段。
但术后还会形成新的粘连,所以手术并非一劳永逸之举。
前面提到,大部分肠粘连患者没有特殊不适,少数患者会表现为肠梗阻,所以重点是如何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粘连性肠梗阻的常见诱因有:饮食不当或胃肠炎症等引起胃肠蠕动功能紊乱;暴饮暴食使大量食物突然进入受粘连压迫或牵扯的近段肠管;餐后剧烈的体力活动,使粘连近端的肠管因重力关系发生扭转等,这些都应该尽量避免。
一旦诊断为肠梗阻,采用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等保守治疗后,部分患者可得到缓解,但今后可能再次反复。
倘若肠梗阻经过上述保守治疗无效,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肠坏死的征兆则必须手术。
肠粘连患者包含注意事项总的来说,有症状肠粘连患者的饮食必须遵循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清淡、质软、高蛋白、忌冷、忌辛辣的原则。
尤其要注意:长纤维食物切碎或嚼碎再吃,否则导致食物团增大,不容易通过狭窄的粘连部位;吃东西细嚼慢咽,避免大量食物快速通过狭窄部位;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如团子、粽子,以防食物堵塞狭窄处;饭后注意休息,不做剧烈活动,以免粘连处肠管扭转。
而无症状的患者虽然不必严格遵循上述原则,也要注意饮食有度,不可暴饮暴食。
(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