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划分与子网合并

子网划分与子网合并
子网划分与子网合并

1.IP 地址根据网络ID的范围从大到小分为五类,分别是:A、B、C、D、E地址类

第一个网络ID 最后一个网络 ID 网络数量

A 类 1.0.0.0 126.0.0.0 126

B 类 128.0.0.0 191.255.0.0 16384

C 类 192.0.0.0 223.255.255.0 2097152

D 类 224.0.0.0 239.255.255.255 多播地址

E 类: 224.0.0.0 239.255.255.255 保留地址

最常使用的非路由私有IP 地址包括:

10.0.0.0/8 10.0.0.1—10.255.255.254

172.16.0.0/12 172.16.0.1—172.31.255.254

192.168.0.0/16 192.168.0.1—192.168.255.254

2.各类地址都有了一个默认的子网掩码。

地址类子网掩码的位默认子网掩码

A 类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255.0.0.0

B 类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255.255.0.0

C 类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255.255.255.0

CIDR 表示法

1.掩码255.0.0.0:/8(A 类地址默认掩码)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1677万台电脑

2.掩码255.255.0.0:/16(B 类地址默认掩码)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6万台电脑

3.掩码255.255.255.0:/24(C 类地址默认掩码)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254台电脑

1.子网掩码的概念及作用

子网掩码是一个应用于TCP/IP网络的32位二进制值,它可以屏蔽掉ip地址中的一部分从而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

基于子网掩码,管理员可以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

IP地址包括了主机号和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

IP地址是由IP和子网掩码来决定的

例如:

IP: 192.168.10.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主机号=IP与子网掩码 192.168.10.1 就是说在局域网192.168.10.0这网段的号码是1 网络地址=IP与子网掩码=192.168.10.0

广播地址=192.168.10.255

也就是说你的局域网络里最多可以容纳0--255的共256台机器

2.计算机如何判断两个IP在不同网段?

如: 192.168.1.100/24 和192.168.2.100/24

首先我们将ip转换成10进制

ip: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1100100

&

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192.168.1.100/24 网络号:192.168.1.0

192.168.2.100/24 网络号:192.168.2.0

1.子网划分基础

子网划分主要优点:

1.减少网络广播,减少网络流量

2.提高网络性能

3.提高网络安全

4.简化管理

5.易于扩大地理范围

在划分子网前我们应该熟记2的0 次方到8次方

128 64 32 16 8 4 2 1 还有要明白的是: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主机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主机将越少

2.如何去划分子网?

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去划分子网?

在划分子网前我们应该熟记2的0 次方到8次方1,2,4,8,16,32,64,128

11111111

通常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主机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主机将越少。

C类子网划分简单公式: 2 的x 次方-2= 子网数 (X代表子网位) 为1部份

每个子网能有多少主机:2 的y 次方-2= 主机数 (y代表剩下的主机位) 为0部分

如: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255.255.255.192

子网 2的2次方 -2= 2

主机 2的6次方-2=64

根据掩码快速判断C类网容纳的主机数 256-掩码最后一段。

如:255.255.255.192 最后一段是192 256-192=64

子网切割例子1:

One class C,for example: 200.200.200.0 255.255.255.0

一个子网10台电脑,一个子网80台电脑,一个子网40台电脑

划分步骤:先考虑主机数最大的,然后逐次考虑.划分。

划分如下:(假设允许子网号全为0或1)

一、80台电脑使用子网——200.200.200.0 Mask:255.255.255.128(或标记为

200.200.200.0/25),可分配的地址范围——From 200.200.200.1 To 200.200.200.126,共计126个可用地址。

网络地址广播地址

0 127

128 255

二、40台电脑使用子网——200.200.200.128 Mask:255.255.255.192 (或标记为

200.200.200.128/26),可分配的地址范围——From 200.200.200.129 To 200.200.200.190,共计62个可用地址。

网络地址广播地址

0 63

64 127

128 191

192 255

三、10台电脑使用子网——200.200.200.192 Mask:255.255.255.240 (或标记为

200.200.200.192/28),可分配的地址范围——From 200.200.200.193 To 200.200.200.206,共计14个可用地址。

网络地址广播地址

0 15

16 31

32 47

48 63

64 79

80 95

96 111

112 127

128 143

144 159

160 175

176 191

192 207

208 223

224 239

240 255

对于未划分子网的原主网络200.200.200.0来说,其网络号200.200.200.0和划分完子网后的第1个子网的网络号200.200.200.0是相同的!同样对于原主网络200.200.200.0来说,其广播地址200.200.200.255和划分完子网后的第8个子网的广播地址200.200.200.255

也相同的!因此,RFC 1009规定不能使用全0或全1的子网号,以免发生上面的IP地址二义性问题。

为了解决IP地址的二义性问题,规定IP地址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携带相应的子网掩码信息。如200.200.200.0+255.255.255.0是指未划分子网的原主网络200.200.200.0,而

200.200.200.0+255.255.255.224是指划分完子网后的第1个子网的网络号。

同理,200.200.200.0+255.255.255.0是指对未划分子网的原主网络200.200.200.0的广播,而200.200.200.255+255.255.255.224是指对划分完子网后的第8个子网的广播。

这样,既有效地利用了宝贵的IP地址空间、减少了浪费,又可以有效地避免IP地址的二义性问题

例子2:255.255.255.128和255.255.255.192和255.255.255.224和255.255.255.248分别代表划分了多小个子网.

各网段分别为多少?能容纳多少主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又是什么?

255.255.255.128掩码有效的IP

掩码255.255.255.128

200.200.200.1---200.200.200.126

200.200.200.129---200.200.200.254

255.255.255.192掩码255.255.255.192

200.200.200.1---200.200.200.62

200.200.200.65---200.200.200.126

200.200.200.129---200.200.200.190

200.200.200.193---200.200.200.254

子网合并

例子:一个公司有550台电脑,组成一个对等局域网,子网掩码和IP设多少最合适?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550台电脑的一个网络,一个C类的地址已经不能够满足了,这时候

我们应该怎么去规划这个网络呢? |

解:因为申请一个B类地址太浪费,所以选择申请多个C类地址来组建网络。

1个C类地址可以分配254台计算机,550台就需要 550/254 约等于 3

如:192.168.1.1 ~ 192.168.1.254

192.168.2.1 ~ 192.168.2.254

192.168.3.1 ~ 192.168.3.254

2的n次方要大于550,所以n取10

所以原来的子网掩码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255.255.255.0] 所以现在的子网掩码为: 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 [255.255.252.0]

检验: 192.168.1.1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1

检验: 192.168.2.1 11000000.10101000.00000010.00000001

检验:

192.168.3.1 11000000.10101000.00000011.00000001 掩码: 255.255.252.0 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

& 与

子网: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子网划分基础:i

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优点:

1.减少网络流量

2.提高网络性能

3.简化管理

4.易于扩大地理范围

怎么样创建一个子网:

如何划分子网?首先要熟记2 的幂:2 的0 次方到9 次方的值分别

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还有要明白的是: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主机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主机将越少。

子网掩码(Subnet Masks):J

子网掩码用于辨别IP 地址中哪部分为网络地址,哪部分为主机地址,有1 和0 组成,长32 位,全为1 的位代表网络号.不是所有的网络都需要子网,因此就引入1 个概念:默认子网掩码(default subnet mask).A 类IP 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 类的为

255.255.0.0;C 类的为255.255.255.0。$eg+

线技术支持 -- HelpOnline在线技术支持,免费为您解决系统故障,进行安全维护。M=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BJ;

术支持 -- HelpOnline在线技术支持,免费为您解决系统故障,进行安全维护。{mAzX CIDR 叫做无类域间路由,ISP 常用这样的方法给客户分配地址,ISP 提供给客户1 个块(block size),类似这样:192.168.10.32/28,这排数字告诉你你的子网掩码是多少,/28 代

表多少位为1,最大/32.但是你必须知道的一点是:不管是A类还是B类还是其他类地址,最

大可用的只能为/30,即保留2 位给主机位。

CIDR 值:*M`5G

1.掩码255.0.0.0:/8(A 类地址默认掩码)D

2.掩码255.255.0.0:/16(B 类地址默认掩码)Loo

3.掩码255.255.255.0:/24(C 类地址默认掩码)$LOx

划分A类B类C类地址子网:

划分子网的几个捷径:

1.你所选择的子网掩码将会产生多少个子网?:2 的x 次方-2(x 代表子网位,即2 进制为1 的部分) PS:这里的x是指除去默认掩码后的子网位,例如网络地址19

2.168.1.1,掩码255.255.255.192,因为是C类地址,掩码为255.255.255.0。那么255.255.255.192

(x.x.x.11000000)使用了两个1来作为子网位

2.每个子网能有多少主机?: 2 的y 次方-2(y 代表主机位,即2 进制为0 的部分)

3.有效子网是?:有效子网号=256-10 进制的子网掩码(结果叫做block size 或base number)

4.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广播地址=下个子网号-1

5.每个子网的有效主机分别是?:忽略子网内全为0 和全为1 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

最后有效1 个主机地址=下个子网号-2(即广播地址-1)

根据上述捷径划分子网的具体实例:

C 类地址例子1:网络地址192.168.10.0;子网掩码255.255.255.192(/26)

1.子网数=2*2-2=2

2.主机数=2 的6 次方-2=62

3. 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92=64; 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92.168.10.64, 第二个为192.168.10.128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2 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92.168.10.127 和

192.168.10.191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92.168.10.65 到192.168.10.126;第二个是192.168.10.129 到192.168.10.190

C 类地址例子2:网络地址192.168.10.0;子网掩码255.255.255.128(/26)

我知道我举的这个例子只有一个子网位,这通常是不合法的(由RFC文档所规定)。但是!世事无绝对,不是吗?这个子网掩码能在你需要两个子网每个子网126台主机时给你帮助,不过这是在特殊情况下实现的。在思科路由器的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p subnet -zero命令来告诉你的路由器打破规则并使用一个1位的子网掩码(这个命令通常在运行CISCO IOS 12.x的所有路由器上默认存在)

1.子网数=2

2.主机数=2 的7 次方-2=126

3. 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28=128; 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92.168.10.0, 第二个为192.168.10.128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2 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92.168.10.127 和

192.168.10.255'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92.168.10.1 到192.168.10.126;第二个是192.168.10.129 到192.168.10.254t在线技术支持,免费为您解决系统故障,进行安全维护。

B 类地址例子1:网络地址:172.16.0.0;子网掩码255.255.255.128(/25)

注意!这个不是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然而这个子网划分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这个掩码却是十分有用的因为它创建了510个子网每个子网有126个主机,一个很好的组合。

1.子网数=2的9次方-2=510

2.主机数=2的7次方-2=126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255=1,2,3,......这是第三个八位元组的数值,但是你不能忘记还有一位子网位在第四个八位元组。所以第四个八位元组分为两个子网。例如第三个八位元组表示子网3,那第四个八位元组的两个子网为172.16.3.0和172.16.3.128t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和最后1 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

172.16.0.255和

172.16.255.127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

6.0.129 到172.16.0.254;最后1 个是172.16.255.0 到172.16.255.126

(补充一下:可能有人问第一个子网为什么不是172.16.0.0---172.16.0.128呢?不要忘记!子网位和主机位不能为全0或者全1,172.16.0.0代表了整个172.16.x.x网络,同理,

最后一个子网也就不可能是172.16.255.128---172.16.255.255了。),免费为您解决系统故障,进行安全

B 类地址例子2:网络地址:172.16.0.0;子网掩码255.255.192.0(/18)

1.子网数=2*2-2=2

2.主机数=2 的14 次方-2=163826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6

4.0,最后1 个为

172.16.128.0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2 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127.255 和

172.16.191.255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

6.64.1 到172.16.12

7.254;第二个是172.16.12

8.1 到172.16.191.254

B 类地址例子3:网络地址:172.16.0.0;子网掩码255.255.255.224(/27)

1.子网数=2 的11 次方-2=2046(因为B 类地址默认掩码是255.255.0.0,所以网络位为

8+3=11

2.主机数=2 的5 次方-2=30

3. 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224=32; 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0.32, 最后1 个为172.16.255.192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和最后1 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0.63 和

172.16.255.223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

6.0.33 到172.16.0.62;最后1 个是172.16.255.193 到172.16.255.223

A类地址子网划分跟B类和C类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掩码位由16位和8位变成了24位而已。

简单地举个例子吧:

网络地址:10.0.0.0;子网掩码255.255.0.0(/16)

1.子网数=2 的8次方-2=254

2.主机数=2 的16次方-2=65534

3. 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255=1,2,3,......; 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0.1.0.0, 最后1 个为10.25

4.0.0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和最后1 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0.1.25

5.255 和10.254.255.255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0.1.0.1 到10.1.255.254;最后1 个是

10.254.0.1 到0.254.255.254

我举个简单的例说明该算法。

例:给定一 class c address : 192.168.5.0 ,要求划分20个子网,每个子网5 个主机。

解:因为4 <5 < 8 ,用256-8=248 ――>即是所求的子网掩码,对应的子网数也就出来

了。这是针对C类地址。

下面是针对B类地址的做法。

对于B类地址,假如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与C类地址算法相同。

对于主机数大于254的,如需主机 700台,50个子网(相当大了),

512 < 700< 1024 B

256-(1024/256)=256-4=252 ――>即是所求的子网掩码,对应的子网数也就出来了。

上面256-4中的4(2的2次幂)是指主机数用2进制表示时超过8位的位数,即超过2

位,掩码为剩余的前6位,即子网数为2(6)-2=62个。

你的工作是规划一个公司的网络。这个网络中要求有三个独立的子网。但是。随着公司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子网数可能在将来灰扩展到100个。每个子网中的主机数最多200台。并且不会增加。使用172.16.0.0 这个网络地址。如何划分子网??

N=7的时候划分一种。N=8的时候再划分一种。两种都可以满足他的要求。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数,其中对应于主机地址部分为0,对应于网络地址部分为全1,子网地址也为1,这个里面还包括了一个子网划分的问题。为了易于管理。通常可以在主机标识部分开头几位用于子网号。

子网划分就是把最后几位用于划分子网的位分为网络位和主机位。按网络位和主机位来划分子网数和主机数。

IP 地址:172.16.0.0

子网掩码:255.255.0.0

主机数 N=8

子网有100个,每个 200台主机。

因为每个子网主机数为200台并且不增加所以先分配主机数:

2的N-2>=200 2的N=202 N=8

所以后八位作为主机位,前八位做为网络位。

所以网络地址范围从

172.16.00000001.000000000-172.16.01100100.00000000

即:

172.16.1.0/24-172.16.100.0/24

主机从 00000001-011001000

即 172.16.*.1/24 -172.16.*.200/24

还剩27个子网可扩展,

已分配子网有54台主机可扩展。

主机数 N=9

子网只要求100个所以取7位作为网络位,剩下的作为主机位

172.16.0000001 0 00000000 172.16.1100100 0 00000000

172.16.2.0/23-172.16.172.16.200.0/23

主机从 0 00000001-0 011001000

即 172.16.*.1/23 -172.16.*.200/23

假设您在InterNIC申请到一个网络ID:192.20.16.0 但你有两个远程LAN需要互连,而且每个远程LAN

各有60台主机.

若不划分子网,您就只能使用一个网络ID:192.20.16.0,使用缺省子网掩码:255.255.255.0,而且在这个

子网中可以容纳的主机ID的范围: 1 92.20.16.1~192.20.16.254,即可以有254台主机.

现在若根据需要划分为两个子网,即借用主机ID中的两位用作网络ID,则子网掩码就应变

为:255.255.255.192(11000000)目的是将借用的用作网络I D的位掩去.看一看划分出来的子网的情况: ▲192.20.16. 65~126

192.20.16.01000001~01111110

本网段(01 网段)主机数:2n-2=26-2=62或126-65+1=62

▲192.20.16. 129~190

192.20.16.10000001~10111110

本网段(10 网段)主机数:2n-2=26-2=62或190-129+1=62

▲子网号00全0表示本网络,子网号11全1是子网屏蔽,均不可用.

这个方案可以满足目前需求,但以后如果需要加入新的网段则必须重新划分更多的子网(即借用更多的主机ID位用作网络ID),或如果以后需要每个子网中的主机数更多则必须借用网络I D位来保证更多的主

机数.

若InterNIC分配给您的B类网络ID为129.20.0.0,那么在使用缺省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情况下,您将只有一个网络ID和256-2台主机(范围是:1 29.20.0.1~129.20.255.254).现在您有划分4个子网的需求.

1.手工计算法:

①将所需的子网数转换为二进制

4→00000100

②以二进制表示子网数所需的位数即为向缺省子网掩码中加入的位数(既应向主机ID借用的位数) 00000100→3位

③决定子网掩码

缺省的:255.255.0.0

借用主机ID的3位以后:255.255.224(11100000).0,即将所借的位全表示为1,用作子网掩码.

④决定可用的网络ID

列出附加位引起的所有二进制组合,去掉全0和全1的组合情况

code:

组合情况实际得到的子网ID

000╳

001→32 (00100000 ) 129.20.32.0

010→64 (01000000 ) 129.20.64.0

011→96 (01100000 ) 129.20.96.0

100→128(10000000) 129.20.128.0

101→160(10100000) 129.20.160.0

110→192(11000000) 129.20.192.0

000╳

⑤决定可用的主机ID范围

code:

子网开始的IP地址最后的IP地址

129.20.32.0 129.20.32.1 129.20.63.254

129.20.64.0 129.20.64.1 129.20.95.254

129.20.96.0 129.20.96.1 129.20.127.254

129.20.128.0 129.20.128.1 129.20.159.254

129.20.160.0 129.20.160.1 129.20.191.254

129.20.192.0 129.20.192.1 129.20.223.254

2.快捷计算法:

①将所需的子网数转换为二进制

4→00000100

②以二进制表示子网数所需的位数即为向缺省子网掩码中加入的位数(既应向主机ID借用的位数) 00000100→3位

③决定子网掩码

缺省的:255.255.0.0

借用主机ID的3位以后:255.255.224(11100000).0,即将所借的位全表示为1,用作子网掩码

④将11100000最右边的"1"转换为十进制,即为每个子网ID之间的增量,记作delta =32

⑤产生的子网ID数为:2m-2 (m:向缺省子网掩码中加入的位数)

可用子网ID数:23-2=6

⑥将附在原网络ID之后,形成第一个子网网络ID 129.20.32.0

⑦重复⑥,后续的每个子网的值加 ,得到所有的子网网络ID

129.20.32.0

129.20.64.0

129.20.96.0

129.20.128.0

129.20.160.0 129.20.192.0

129.20.224.0→224与子网掩码相同,是无效的网络ID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 .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 三级网络技术 三级网络技术日期:2009-6-26查看次数:118目录: 一摘要 二子网掩码的概念及作用 三为什么需要使用子网掩码 四如何用子网掩码得到网络/主机地址 五子网掩码的分类 六子网编址技术 七如何划分子网及确定子网掩码 八相关判断方法 一摘要 关于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的教程,学这篇教程需要一定的基础(高手当然除外),建议读过前面的关于ip的教程后,再读本教程。 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 二子网掩码的概念及作用 子网掩码是一个应用于TCP/IP网络的32位二进制值,它可以屏蔽掉ip地址中的一部分,从而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基于子网掩码,管理员可以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 三为什么需要使用子网掩码

虽然我们说子网掩码可以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可大家还是会有疑问,比如为什么要区分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区分以后又怎样呢?那么好,让我们再详细的讲一下吧! 在使用TCP/IP协议的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我们通过将本机的子网掩码与接受方主机的ip地址进行'与'运算,即可得到目标主机所在的网络号,又由于每台主机在配置TCP/IP协议时都设置了一个本机ip地址与子网掩码,所以可以知道本机所在的网络号。 通过比较这两个网络号,就可以知道接受方主机是否在本网络上。如果网络号相同,表明接受方在本网络上,那么可以通过相关的协议把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目标主机;如果网络号不同,表明目标主机在远程网络上,那么数据包将会发送给本网络上的路由器,由路由器将数据包发送到其他网络,直至到达目的地。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子网掩码是不可或缺的! 四如何用子网掩码得到网络/主机地址 既然子网掩码这么重要,那么它是如何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呢?过程如下: 1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 2将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将答案化为十进制便得到网络地址;3将二进制形式的子网掩码取'反'; 4将取'反'后的子网掩码与ip地址做'与'运算,将答案化为十进制便得到主机地址。 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给大家演示: 假设有一个 I P 地址:192.168.0.1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子网掩码详解及子网划分教程_-_实战演练

子网掩码详解及子网划分教程 By Hi!爱创/爱创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b613212629.html,) - 猿创动力 概念:子网掩码,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作用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PS:通俗意义理解,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各是多少位呢?如果不指定,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这就需要通过子网掩码来实现。 其中子网掩码又分标准子网掩码和特殊子网掩码: [1]标准子网掩码 A类网络(1 ~ 126) 缺省子网掩码:255.0.0.0 PS:255·0·0·0 换算成二进制为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可以清楚地看出前8位是网络地址,后24位是主机地址。也就是说,如果用的是标准子网掩码,看第一段地址即可看出是不是同一网络的。 B类网络(128 ~ 191) 缺省子网掩码:255.255.0.0 C类网络(192 ~ 223) 缺省子网掩码:255.255.255.0 [2]特殊子网掩码 这里得引入一个新概念- CIDR(无类域间路由) - IP地址后附加子网掩码的位数- 标记方法 例如:198.168.0.0/16 (二进制:1100 0000.1010 0000.0000 0000.0000 0000 16代表16bit二进制数,即标准B 类地址。) 255.255.240.0/20 (二进制: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 20代表20bit二进制数,即特殊类地址。) - 特殊子网掩码 作用: No.1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Internet上。 No.2是用于将一个大的IP网络划分为若干小的子网络。 No.3通过IP地址的二进制与子网掩码的二进制进行与运算,确定某个设备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号,即通过子网掩码分辨一个网络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No.4判断两台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网段(网络地址)。 那么上述No.3、No.4提及的两个计算,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 例:IP::161.42.33.1 / Mask(子网掩码):255.255.255.0 No.1 IP地址与子网掩码“与”运算得到网络地址。 [1]先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 IP: 1010 0001.0010 1010.0010 0001.0000 0001 Mask: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 [2]将二进制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执行“与”运算得到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1010 0001.0010 1010.0010 0001.0000 0000 / 161.42.33.0

子网划分经典案例分析

例1: 一家集团公司有12家子公司,每家子公司又有4个部门。上级给出一个172.16.0.0/16的网段,让给每家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的部门分配网段。 思路:既然有12家子公司,那么就要划分12个子网段,但是每家子公司又有4个部门,因此又要在每家子公司所属的网段中划分4个子网分配给各部门。 步骤: A. 先划分各子公司的所属网段。 有12家子公司,那么就有2的n次方≥12,n的最小值=4。因此,网络位需要向主机位借4位。那么就可以从172.16.0.0/16这个大网段中划出2的4 次方=16个子网。 详细过程: 先将172.16.0.0/16用二进制表示 10101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16 借4位后(可划分出16个子网): 1) 10101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20【172.16.0.0/20】 2) 10101100.00010000.00010000.00000000/20【172.16.16.0/20】 3) 10101100.00010000.00100000.00000000/20【172.16.32.0/20】 4) 10101100.00010000.00110000.00000000/20【172.16.48.0/20】 5) 10101100.00010000.01000000.00000000/20【172.16.64.0/20】 6) 10101100.00010000.01010000.00000000/20【172.16.80.0/20】 7) 10101100.00010000.01100000.00000000/20【172.16.96.0/20】 8) 10101100.00010000.01110000.00000000/20【172.16.112.0/20】 9) 10101100.00010000.10000000.00000000/20【172.16.128.0/20】 10) 10101100.00010000.10010000.00000000/20【172.16.144.0/20】 11) 10101100.00010000.10100000.00000000/20【172.16.160.0/20】 12) 10101100.00010000.10110000.00000000/20【172.16.176.0/20】 13) 10101100.00010000.11000000.00000000/20【172.16.192.0/20】 14) 10101100.00010000.11010000.00000000/20【172.16.208.0/20】 15) 10101100.00010000.11100000.00000000/20【172.16.224.0/20】 16) 10101100.00010000.11110000.00000000/20【172.16.240.0/20】 我们从这16个子网中选择12个即可,就将前12个分给下面的各子公司。每个子公司最多容纳主机数目为2的12次方-2=4094。 B. 再划分子公司各部门的所属网段 以甲公司获得172.16.0.0/20为例,其他子公司的部门网段划分同甲公司。 有4个部门,那么就有2的n次方≥4,n的最小值=2。因此,网络位需要向主机位借2位。那么就可以从172.16.0.0/20这个网段中再划出2的2次方=4个子网,正符合要求。 详细过程: 先将172.16.0.0/20用二进制表示 10101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20 借2位后(可划分出4个子网): ① 10101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22【172.16.0.0/22】 ② 10101100.00010000.00000100.00000000/22【172.16.4.0/22】 ③ 10101100.00010000.00001000.00000000/22【172.16.8.0/22】

子网划分问题

子网划分问题 1、十进制算法 类范围:IP地址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X.Y.Y.Y,在这里,X在1~126范围内称为A类地址;X在128~191范围内称为B类地址;X在192~223范围内称为C类地址。比如10.202.52.130,因为X为10,在1~126范围内,所以称为A类地址。类默认子网掩码:A类为255.0.0.0; B类为255.255.0.0; C类为255.255.255.0。当我们要划分子网用到子网掩码M时,类子网掩码的格式如下:A类为255.M.0.0,B类为255.255.M.0,C类为255.255.255.M。M是相应的子网掩码,比如255.255.255.240。 十进制计算基数是256(下面,我们所有的十进制计算都要用256来进行)。 二、变量说明 ---- 1.Subnet_block指可分配子网块大小,表示在某一子网掩码下子网的块数。 ---- 2.Subnet_num是可分配子网数,指可分配子网块中要剔除首、尾两块,是某一子网掩码下可分配的实际子网数量。Subnet_num =Subnet_block-2。 ---- 3.IP_block指每个子网可分配的IP地址块大小。 ---- 4.IP_num指每个子网实际可分配的IP地址数。因为每个子网的首、尾IP地址必须保留(一个为网络地址,一个为广播地址),所以它等于IP_block-2,IP_num也用于计算主机块。 ---- 5.M指子网掩码。 ---- 表示上述变量关系的公式如下: ---- M=256-IP_block IP_block=256/Subnet_block或Subnet_block=256/IP_block IP_num=IP_block- 2 Subnet_num=Subnet_block-2。 ---- 6.2的幂数。大家要熟练掌握28(256)以内的2的幂代表的十进制数(如128=27、64=26等),这样可以使我们立即推算出Subnet_block和IP_block的数目。 三、举例说明 ---- 现在,通过举一些实际例子,大家可以对子网掩码和主机块的十进制算法有深刻的了解。 ---- 1.已知所需子网数12,求实际子网数。 ---- 这里实际子网数指Subnet_num,由于12最接近2的幂为16(24),即Subnet_block=16,那么Subnet_num=16-2=14,故实际子网数为14。 ---- 2.已知一个B类子网的每个子网主机数要达到60×255个(约相当于X.Y.0.1~X.Y.59.254的数量),求子网掩码。 ---- 首先,60接近2的幂为64(26),即IP_block=64; 其次,子网掩码M=256-IP_block=256-64=192,最后由子网掩码格式B类是255.255.M.0得出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 ---- 3.如果所需子网数为7,求子网掩码。 ---- 7最接近2的幂为8,但8个Subnet_block因为要保留首、尾2个子网块,即8-2=6< 7,并不能达到所需子网数,所以应取2的幂为16,即Subnet_block=16。因为IP_block=256/Subnet_block=256/16=16,所以子网掩码M=256-IP_block=256-16=240。 ---- 4.已知网络地址为211.134.12.0,要有4个子网,求子网掩码及主机块。 ---- 由于211.Y.Y.Y是一个C类网,子网掩码格式为255.255.255.M,又知有4个子网,4接近2的幂是8(23),所以Subnet_block=8,Subnet_num=8-2=6,IP_block=256/Subnet_block=256/8=32,子网掩码M=256-IP_block=256-32=224,故子网掩码表示为255.255.255.224。又因为子网块的首、尾两块不能使用,所以可分配6个子网,每个子网有32个可分配主机块,即32~63、64~95、96~127、128~159、160~191、192~223,其中首块(0~31)和尾块(224~255)不能使用。 ---- 由于每个子网块中的可分配主机块又有首、尾两个不能使用(一个是子网网络地址,一个是子网广播地址),所以主机块分别为33~62、65~94、97~126、129~158、161~190及193~222,因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主机块共有6段,分别为211.134.12.33~211.134.12.62、211.134.12.65~211.134.12.94、211.134.12.97~211.134.12.126、211.134.12.129~211.134.12.158、211.134.12.161~211.134.12.190及211.134.12.193~211.134.12.222。用户可以任选其中的4段作为4个子网。 ---- 总之,只要理解了公式中的逻辑关系,就能很快计算出子网掩码,并得出可分配的主机块。 为了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引入了子网的概念。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子网:采用借位的方式,从主机位最高位开始借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讲得很清楚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讲得很清楚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 目录: 一、摘要 二、子网掩码的概念及作用 三、为什么需要使用子网掩码 四、如何用子网掩码得到网络/主机地址 五、子网掩码的分类 六、子网编址技术 七、如何划分子网及确定子网掩码 八、相关判断方法 一、摘要 近期在我的论坛中大家对子网掩码以及子网划分的讨论比较多,因为前面也写了关于ip地址的教程,为了延续性,就写了这个关于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的教程,学这篇教程需要一定的基础(高手当然除外),建议读过前面的关于ip的教程后,再读本教程。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 二、子网掩码的概念及作用 子网掩码是一个应用于TCP/IP网络的32位二进制值,它可以屏蔽掉ip地址中的一部分,从而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基于子网掩码,管理员可以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 三、为什么需要使用子网掩码 虽然我们说子网掩码可以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可大家还是会有疑问,比如为什么要区分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区分以后又怎样呢?那么好,让我们再详细的讲一下吧! 在使用TCP/IP协议的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我们通过将本机的子网掩码与接受方主机的ip地址进行'与'运算,即可得到目标主机所在的网络号,又由于每台主机在配置TCP/IP协议时都设置了一个本机ip地址与子网掩码,所以可以知道本机所在的网络号。 通过比较这两个网络号,就可以知道接受方主机是否在本网络上。如果网络号相同,表明接受方在本网络上,那么可以通过相关的协议把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目标主机;如果网络号不同,表明目标主机在远程网络上,那么数据包将会发送给本网络上的路由器,由路由器将数据包发送到其他网络,直至到达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子网掩码是不可或缺的! 四、如何用子网掩码得到网络/主机地址 既然子网掩码这么重要,那么它是如何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呢? 过程如下: 1.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 2.将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将答案化为十进制便得到网络地址; 3.将二进制形式的子网掩码取'反'; 4.将取'反'后的子网掩码与ip地址做'与'运算,将答案化为十进制便得到主机地址。 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给大家演示: 假设有一个I P 地址:192.168.0.1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化为二进制为:I P 地址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将两者做'与'运算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将其化为十进制得:192.168.0.0 这便是上面ip的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以此类推。 小技巧:由于观察到上面的子网掩码为C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即未划分子网),便可直接看出网络地址为ip地址的前三部分,即前三个字节。 解惑: 什么?你还是不懂?问我为什么要做'与'运算而不是别的?其实你仔细观察一下上面的例子就应该能明白。

IP地址分类及子网掩码详解

IP地址分类及子网掩码详解 一、IP地址分类 1、分类 IP地址就是给每一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32bit 地址(标识符)。IP地址的结构使我们可以Internet上很方便地进行寻址,这就是:先按IP地址中的网络号码 net-id 把网络找到,再按主机号码 host-id 把主机找到。所以IP地址并不只是一个计算机的号码,而是指出了连接到某个网络上的某个计算机。IP地址由美国国防数据网DDN 的网络信息中心NIC进行分配。按照国际规定,IP地址可分为A、B、C、D、E五类,具体划分如下: 其中A、B、C类地址由net-id (网络号)与 host-id(主机号)字段组成,是国际互联网上公共分配的地址,每一种类别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占用的位数见下图所示: 一个IP 地址可以很容易地从其第一个十进制数字上识别出来,是属于那一个类别,各类别分别有一定的数值范围,如下表所示:

D、E类IP地址组成不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D类地址是一种组播地址,主要是留给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使用。E类地址保留在今后使用。 下面详细介绍各类地址: A类地址:由1个字节的网络号和3个字节的主机号组成,默认子网掩码255.0.0.0,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0-127。其中0.0.0.0 保留且表示任意IP地址,127.0.0.0保留用户测试回环用,实际可用的网络号126个(2的7次方-2),从1.0.0.0 到126.0.0.0,每个网络可容纳16777216个主机(2的24次方)。 B类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号和2个字节的主机号组成,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128-191。其中保留128.0.0.0全“0”网络号和191.255.0.0全“1”网络号,实际可用的网络号16382个(2的14次方-2),从128.1.0.0 到191.254.0.0,每个网络可容纳65536个主机(2的16次方)。 C类地址:由3个字节的网络号和1个字节的主机号组成,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192-223。其中保留192.0.0.0全“0”网络号和223.255.255.0全“1”网络号,实际可用的网络号2097150个(2的21次方-2),从192.0.1.0 到223.255.254.0,每个网络可容纳256个主机(2的8次方)。 D类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1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224-239。可用的地址范围从224.0.0.0 到239.255.255.255。该地址为专门保留地址,并不指向特定网络,用于多点广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标识该组计算机共享同一协议族。 E类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11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240-255。可用的地址范围从240.0.0.0 到240.255.255.254,为将来使用保留。

IP子网划分与子网汇聚

IP子网划分与子网汇聚 1. 主机通信 在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通信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 ① 同一网段中两台主机之间相互通信。 ② 不同网段中两台主机之间相互通信。 为了区分这两种情况,进行通信的计算机就需要获取远程主机IP地址的网络部分来做出判断。 ① 如果源主机的网络地址=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则为相同网段主机之间的通信。 ② 如果源主机的网络地址≠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则为不同网段主机之间的通信。 2. 子网掩码 对于一台计算机来说,如何知道远程主机IP地址的网络地址呢?这就需要借助子网掩码。 与IP地址一样,子网掩码也是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对于IP地址的网络部分用“1”表示,对于IP地址的主机部分用“0”表示。和IP地址一样,子网掩码也通常用4个点分十进制表示。当为网络中的节点分配IP地址时,也一并要给出每个节点所使用的子网掩码。 有了子网掩码后,只要把IP地址和子网掩码做逻辑“与”运算,就可得出IP地址的网络地址。可以将“与”运算看成是乘法运算。

“与”运算法则:0和任何数相与都等于0,1和任何数相与都等于任何数本身。简言之,“与”运算取小。 ① 0与0等于0 ② 0与1等于0 ③ 1与0等于0 ④ 1与1等于1 A、B、C类默认子网掩码 ① A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② B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③ C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确定IP地址中哪一部分是网络ID,哪一部分是主机ID。 IP地址和掩码与运算求网络地址实例: 有一个IP地址192.168.12.3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求该IP地址的网络地址。 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做逻辑“与”运算就可得出网络地址的规则,现做法如下: ① 将192.168.12.30用32位的二进制形式表示 11000000.10101000.00001100.00011110 ② 将255.255.255.0用32位的二进制形式表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③ 将32位的IP地址和32位的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

子网划分经典例子[1]

子网划分案例 例1:本例通过子网数来划分子网,未考虑主机数。 一家集团公司有12家子公司,每家子公司又有4个部门。上级给出一个172.16.0.0/16的网段,让给每家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的部门分配网段。 思路:既然有12家子公司,那么就要划分12个子网段,但是每家子公司又有4个部门,因此又要在每家子公司所属的网段中划分4个子网分配给各部门。 步骤: A. 先划分各子公司的所属网段。 有12家子公司,那么就有2的n次方≥12,n的最小值=4。因此,网络位需要向主机位借4位。那么就可以从172.16.0.0/16这个大网段中划出2的4次方=16个子网。 详细过程: 先将172.16.0.0/16用二进制表示 10101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16 借4位后(可划分出16个子网): 1) 10101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20【172.16.0.0/20】 2) 10101100.00010000.00010000.00000000/20【172.16.16.0/20】 3) 10101100.00010000.00100000.00000000/20【172.16.32.0/20】 4) 10101100.00010000.00110000.00000000/20【172.16.48.0/20】 5) 10101100.00010000.01000000.00000000/20【172.16.64.0/20】 6) 10101100.00010000.01010000.00000000/20【172.16.80.0/20】 7) 10101100.00010000.01100000.00000000/20【172.16.96.0/20】 8) 10101100.00010000.01110000.00000000/20【172.16.112.0/20】 9) 10101100.00010000.10000000.00000000/20【172.16.128.0/20】 10) 10101100.00010000.10010000.00000000/20【172.16.144.0/20】 11) 10101100.00010000.10100000.00000000/20【172.16.160.0/20】 12) 10101100.00010000.10110000.00000000/20【172.16.176.0/20】 13) 10101100.00010000.11000000.00000000/20【172.16.192.0/20】

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

实验四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 一、为什么要划分子网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立Internet的工程师们并未意识到计算机和通信在未来的迅猛发展。局域网和个人电脑的发明对未来的网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开发者们依据他们当时的环境,并根据那时对网络的理解建立了逻辑地址分配策略。他们知道要有一个逻辑地址管理策略,并认为32位的地址已足够使用。为了给不同规模的网络提供必要的灵活性,IP地址的设计者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地址类别,如下表所示,其中 232(4,294,967,296,约为43亿)个独立的地址。这样的地址空间在因特网早期看来几乎是无限的,于是便将IP地址根据申请而按类别分配给某个组织或公司,而很少考虑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个地址空间,没有考虑到IPv4地址空间最终会被用尽。但是在实际网络规划中,它们并不利于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地址空间。对于A、B类地址,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公司能够使用,而C类地址所容纳的主机数又相对太少。所以有类别

的IP地址并不利于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地址空间,不适用于网络规划。二、如何划分子网 为了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引入了子网的概念。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子网:采用借位的方式,从主机位最高位开始借位变为新的子网位,所剩余的部分则仍为主机位。这使得IP地址的结构分为三级地址结构:网络位、子网位和主机位。这种层次结构便于IP地址分配和管理。它的使用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层次结构--如何既能适应各种现实的物理网络规模,又能充分地利用IP地址空间(即:从何处分隔子网号和主机号)。 三、子网掩码的作用 简单地来说,掩码用于说明子网域在一个IP地址中的位置。子网掩码主要用于说明如何进行子网的划分。掩码是由32位组成的,很像IP地址。对于三类IP地址来说,有一些自然的或缺省的固定掩码。(参考 P189) 四、如何来确定子网地址 如果此时有一个I P地址和子网掩码,就能够确定设备所在的子网。子网掩码和IP地址一样长,用32bit组成,其中的1表示在IP地址中对应的网络号和子网号对应比特,0表示在IP地址中的主机号对应的比特。将子网掩码与IP地址逐位相“与”,得全0部分为主机号,前面非0部分为网络号。参考(P190表7-5) 要划分子网就需要计算子网掩码和分配相应的主机块,尽管采用二进制计算可以得出结论,但采用十进制计算方法看起来要比二进制方法简单许多,经过一番观察和总结,我终于得出了子网掩码及主机块的十进制算法。 首先要明确一些概念: 类范围:IP地址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X.Y.Y.Y,在这里 X=1--126时称为A类地址; X=128--191时称为B类地址; X=192--223时称为C类地址; 如10.202.52.130因为X=10在1--126范围内所以称为A类地址 类默认子网掩码:A类为 255.0.0.0 B类为 255.255.0.0 C类为 255.255.255.0 当我们要划分子网用到子网掩码M时,类子网掩码的格式应为 A类为 255.M.0.0

子网划分超详细的实例_看完必会

一、 IP和子网掩码 我们都知道,IP是由四段数字组成,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类常用的IP A类IP段0.0.0.0 到 B类IP段到 C类IP段到 XP默认分配的子网掩码每段只有255或0 A类的默认子网掩码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1677万多台电脑 B类的默认子网掩码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6万台电脑 C类的默认子网掩码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254台电脑 要想在同一网段,只要网络标识相同就可以了,那要怎么看网络标识呢首先要做的是把每段的IP转换为二进制。 把子网掩码切换至二进制,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子网掩码是由一串连续的1和一串连 续的0组成的(一共4段,每段8位,一共32位数)。 . ..

这是A/B/C三类默认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形式,其实,还有好多种子网掩码,只要是一串连续的1和一串连续的0就可以了(每段都是8位)。如...00000000,这也是一段合法的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决定的是一个子网的计算机数目,计算机公式是2的m次方,其中,我们可以把m看到是后面的多少颗0。如转换成二进制,那就是...00000000, 后面有8颗0,那m就是8,这个子网掩码可以容纳2的8次方(台)电脑,也就是256台,但是有两个IP是不能用的,那就是最后一段不能为0和255,减去这两台,就是254台。我们再来做一个。 这个子网掩码可以最多容纳多少台电脑 计算方法: 把将其转换为二进制的四段数字(每段要是8位,如果是0,可以写成8个0,也就是00000000) .1111111..00000000 然后,数数后面有几颗0,一共是有11颗,那就是2的11次方,等于2048,这个子网掩码最多可以容纳2048台电脑。 二、下面我们来个逆向算法的题。 一个公司有530台电脑,组成一个对等局域网,子网掩码设多少最合适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讲得很清楚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讲得很清楚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 目录: 一、摘要 二、子网掩码的概念及作用 三、为什么需要使用子网掩码 四、如何用子网掩码得到网络/主机地址 五、子网掩码的分类 六、子网编址技术 七、如何划分子网及确定子网掩码 八、相关判断方法 一、摘要 近期在我的论坛中大家对子网掩码以及子网划分的讨论比较多,因为前面也写了关于ip地址的教程,为了延续性,就写了这个关于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的教程,学这篇教程需要一定的基础(高手当然除外),建议读过前面的关于ip的教程后,再读本教程。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 二、子网掩码的概念及作用

子网掩码是一个应用于TCP/IP网络的32位二进制值,它可以屏蔽掉ip地址中的一部分,从而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基于子网掩码,管理员可以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 三、为什么需要使用子网掩码 虽然我们说子网掩码可以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可大家还是会有疑问,比如为什么要区分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区分以后又怎样呢?那么好,让我们再详细的讲一下吧! 在使用TCP/IP协议的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我们通过将本机的子网掩码与接受方主机的ip地址进行'与'运算,即可得到目标主机所在的网络号,又由于每台主机在配置TCP/IP 协议时都设置了一个本机ip地址与子网掩码,所以可以知道本机所在的网络号。 通过比较这两个网络号,就可以知道接受方主机是否在本网络上。如果网络号相同,表明接受方在本网络上,那么可以通过相关的协议把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目标主机;如果网络号不同,表明目标主机在远程网络上,那么数据包将会发送给本网络上的路由器,由路由器将数据包发送到其他网络,直至到达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子网掩码是不可或缺的! 四、如何用子网掩码得到网络/主机地址 既然子网掩码这么重要,那么它是如何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呢? 过程如下: 1.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

子网规划与划分实例讲解

子网规划与划分实例讲解 原打算从 IP 地址说起,但考虑到时间关系,再加上文字功底薄弱,就省略了,在往下阅读之前,建议先了解 IP 地址的分类、点分十进制与二进制间转换、网络掩码,逻辑“与”操作等网络基础知识。需要进行子网规划一般两种情况: 一、给定一个网络,整网络地址可知,需要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的 子网 二、全新网络,自由设计,需要自己指定整网络地址 后者多了一个根据主机数目确定主网络地址的过程,其他一样。 我们先来讨论第一种情况: 例:学院新建 4个机房,每个房间有 25台机器,给定一个网络地址空间:192.168.10.0,现在需要将其划分为 4个子网。 分析: 192.168.10.0是一个 C 类的 IP 地址,标准掩码为:255.255.255.0 要划分为 4个子网必然要向最后的 8 位主机号借位,那借几位呢?我们来看要求:4 个机房,每个房间有 25 台机器,那就是需要 4 个子

网,每个子网下面最少 25 台主机。 考虑扩展性,一般机房能容纳机器数量是固定的,建设好之后向机房增加机器的情况较少,增加新机房(新子网)情况较多。(当然对于我们这题,考虑主机或子网最后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但如果要组建较大规模网络的时候,这点要特别注意。)我们依据子网内最大主机数来确定借几位。 使用公式 2 n -2>= 最大主机数 2 n -2 >= 25 2 5 -2 = 30 >= 25 所以主机位数 n为:5 相对应的子网需要借3 位

得到 6 个可用的子网地址:全部转换为点分十进制表示 注意在一个网络中主机地址全为 0 的 IP 是网络地址,全为 1 的 IP 是网络广播地址,不可用所以我们的子网地址和子网主机地址如下: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第二种情况: 全新的网络,需要自己来指定整网络地址,这就需要先考虑选择 A类、B 类或 C类 IP 的问题,就像上例中的网络地址空间:192.168.10.0 不给定,任由自己选择,那,有的同学可能会说,直接选择 A类地址,

组网中子网掩码及子网划分方法(很实用)

组网中子网掩码及子网划分方法(很实用) 相信对于IP地址这个概念,大家应该不陌生,但本篇文章笔者将详细为大家叙述 一、子网掩码的概念及作用 子网掩码是一个应用于TCP/IP网络的32位二进制值,它可以屏蔽掉ip地址中的一部分,从而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基于子网掩 码,管理员可以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 二、为什么需要使用子网掩码 虽然我们说子网掩码可以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可大家还是会有疑问,比如为什么要区分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区分以后又怎样呢?那么好,让我们再详细的讲一下吧! 在使用TCP/IP协议的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我们通过将本机的子网掩码与接受方主机的ip地址进行'与'运算,即可得到目标主机所在的网络号,又由于每台主机在配置TCP/IP协议时都设置了一个本机ip地址与子网掩码,所以可以知道本机所在的网络号。 通过比较这两个网络号,就可以知道接受方主机是否在本网络上。如果网络号相同,表明接受方在本网络上,那么可以通过相关的协议把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目标主机;如果网络号不同,表明目标主机在远程网络上,那么数据包将会发送给本网络上的路由器,由路由器将数据包发送到其他网络,直至到达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子网掩码是不可或缺的! 三、如何用子网掩码得到网络/主机地址

既然子网掩码这么重要,那么它是如何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呢? 过程如下: 1.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 2.将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将答案化为十进制便得到网络地址; 3.将二进制形式的子网掩码取'反'; 4.将取'反'后的子网掩码与ip地址做'与'运算,将答案化为十进制便得到主机地址。 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给大家演示: 假设有一个I P 地址:192.168.0.1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化为二进制为:I P 地址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将两者做'与'运算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将其化为十进制得:192.168.0.0 这便是上面ip的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以此类推。 小技巧:由于观察到上面的子网掩码为C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即未划分子网), 便可直接看出网络地址为ip地址的前三部分,即前三个字节。 解惑: 什么?你还是不懂?问我为什么要做'与'运算而不是别的?其实你仔细观察一下上面的例子就应该能明白。 '1'在做'与'运算时,不影响结果,'0'在做'与'运算时,将得到0,利用'与'的这个特性,当管理员设置子网掩码时,即将子网掩码上与网络地址所对应的位都设为'1',其他位都设为'0',那么当作'与'时,ip地址中的网络号将被保留到结果中,而主机号将被置0,这样就解析出了网络号,解析主机号也一样,只需先把子网掩码取'反',在做'与'。 四、子网掩码的分类 1)缺省子网掩码: 即未划分子网,对应的网络号的位都置1,主机号都置0。 A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255.0.0.0 B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255.255.0.0 C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255.255.255.0 2)自定义子网掩码: 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几个子网,需要每一段使用不同的网络号或子网号,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是将主机号分为两个部分:子网号、子网主机号。形式如下: 未做子网划分的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做子网划分后的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子网主机号 也就是说ip地址在化分子网后,以前的主机号位置的一部分给了子网号,余下的是子网主机号。 五、子网编址技术 前面几点介绍了子网掩码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来看看子网划分,不要认为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没有关系哟,子网划分也是靠子网掩码来实现的。 子网是指一个ip地址上生成的逻辑网络,它可以让一个网络地址跨越多个物理网络,

IP子网划分经典案例总结

IP子网划分经典案例 2012年1月9日 --By Enki 问题:把一个C类的网络地址192.168.1.0划分为6个子网,请计算出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以及相应的主机IP地址范围? 答案: 23-2>=6,所以可划分为8个等长子网,网络位从主机位借3位,每个子网可容纳2^5-2=30台主机,其中主机号全1全0不可用。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0~~11000000.10101000.00000001.10100000 这个范围是子网的网络地址,最后一节的前3位是子网地址,最后5位是主机号,范围是00001~~11110,每个子网是一样的。 当子网地址为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0时 192. 168. 1. 0(借的3个网络位全为0) 主机IP地址范围为: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1~~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 0011110 其他子网依次类推即可 (每个网段第一个IP就是网络号,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子网1:网络号192.168.1.0地址范围:192.168.1.0~~192.168.1.31 子网2:网络号192.168.1.32地址范围:192.168.1.32~~192.168.1.63 子网3:网络号192.168.1.64 地址范围:192.168.1.64~~192.168.1.95 子网4:网络号192.168.1.96地址范围:192.168.1.96~~192.168.1.127 子网5:网络号192.168.1.128地址范围:192.168.1.128~~192.168.1.159 子网6:网络号192.168.1.160地址范围:192.168.1.160~~192.168.1.191 子网7:网络号192.168.1.192地址范围:192.168.1.192~~192.168.1.223 子网8:网络号192.168.1.224地址范围:192.168.1.224~~192.168.1.255 子网掩码是将网络号位全置1,主机号位全0, 这样IP地址和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就得到网络地址: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255.255.255.224(8个网段的子网掩码相同的,因为网络位数和主机位数是相同的) 子网掩码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二进制位的是主机的网络位和主机位。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全1的是网络位,全0的是主机位,1表示忽略,0表示匹配;

子网掩码与划分子网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子网掩码与划分子网实验报告 篇一:Ip地址及子网划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实验名称Ip地址及子网划分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20XX年4月11日 一、实验目的:熟悉Ip地址及子网掩码,熟练掌握子网划分。二、试验配置 三、实验内容: 1.按图示完成网络连接。 2.使用c类地址:202.112.x.0(x为每人的学号后两位)分配给每台计算机,现需对其进行子网划分,公司要分为5个部分子网,请给出其子网掩码及子网Ip地址范围。 3.要求每两台相互之间不能ping通。 四、问题反思 1.若使用缺省子网掩码能ping通吗?缺省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不能ping通

2.若要保证每子网40台pc,最多可以划分为多少子网?最多两个,40至少26等于64台,大于32台。 3.若使用b类Ip:175.16.8.0网段划分为10个子网,其子网掩码为?10个子网至少四位二进制,剩下四位,最终结果为:255.255.255.230 篇二:计算机网络实验3-子网掩码与划分子网实验报告上机实验报告三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子网掩码的算法。 (2)了解网关的作用。 (3)熟悉模拟软件packettracer5.3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1)172.16.0.220/25和172.16.2.33/25分别属于那个子网 ? (2)192.168.1.60/25和192.168.1.66/26能不能互相ping通?为什么? 所以不能互相ping通。 (3)210.89.14.25/23,210.89.15.89/23, 210.89.16.148/23之间能否互相pIng通,为什么? 第一个和第二个之间能ping通。 第一个和第三个之间不能ping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