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综合接地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综合接地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综合接地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2)

三、准备工作 (2)

1、机具材料情况 (2)

2、劳动力 (2)

3、现场准备 (2)

四、工艺流程 (2)

五、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 (2)

1、综合接地系统各组件相互关系 (3)

2、综合接地测量放线 (3)

3、沟槽开挖 (3)

4、垂直接地体打入 (3)

5、水平接地体及水平均压带的敷设 (3)

6、接地系统组件间焊接 (4)

7、综合接地回填 (4)

8、接地引上线穿越结构底板时的防水处理 (4)

⑴、接地引上线穿越底板防水层的施工方法 (4)

(2)、接地引上线穿越底板时中间止水板的施工方法 (5)

9、接地引上线与母排的连接 (5)

10、接地电阻测试 (5)

六、关于放热焊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6)

七、施工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6)

八、安全注意事项 (7)

九、应急措施 (7)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⑴沈阳市地铁二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工业展览馆站主体结构设计施工图纸;

⑵沈阳市地铁二号线一期土建工程综合接地系统施工设计图纸;

⑶沈阳市地铁二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十标工业展览馆站综合接地网施工设计图纸会审记录;

⑷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公司丰富的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⑴增加工程的安全性,预防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

⑵指导施工,使操作人员了解综合接地系统的作业程序及要点。

二、工程概况

工业展览馆站位于沈阳最繁忙的主干道之一——青年大街旁,车站西面紧邻辽宁工业展览馆,东面为文化路立交桥,车站主体呈南北走向,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K12+,左线设计终点里程为K12+,右线设计终点里程为K12+,总长。其计算站台中心里程为K12+。中心里程处轨面高程。标准段宽度为,计算站台中心处顶板覆土厚度为,轨面埋深为,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

三、准备工作

1、机具材料情况

电焊机2台、打夯机1台、大锤2把、焊接模具6套、工具箱1套、模具夹一套、紫铜排(50×5)1070 m、铜棒(φ25、L=2.5m)48根、紫铜板(350×350×5)18块、止水法兰(260×260×12)18套,端子固定件18套、焊粉焊条若干、复合绝缘热缩带若干。

2、劳动力

力工10名;焊接工人4名,持证上岗。

3、现场准备

⑴具备相应的施工操作面,基底整平完毕,通过相关部门基坑承载力验收;

⑵工作面综合接地网测量放线工作完毕后撒白灰标记并且通过监理验收。

⑶现场施工用电电源拉接到位。

四、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挖沟槽—验槽—打入垂直接地体—敷设水平接地体及均压带—放热焊接连接—放热焊接接地引上线—回填夯实—检测接地电阻—防护处理—引上线穿越结构底板时做止水法兰及中间止水板防水处理—设置接地端子固定件。

五、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

根据车站基坑土方挖运的进展情况,综合接地系统采取分段施工,分段检测,共分为6个施工操作段,每段施工长度约为25米。

1、综合接地系统各组件相互关系

综合接地分为垂直接地体:铜棒(φ25、L=2.5m)、水平接地体:紫铜排(50×5)mm、水平均压带:紫铜排(50×5)mm、接地引上线:紫铜排(50×5)mm、止水法兰:紫铜板:(260×260×12)mm、中间止水板:紫铜板(350×350×5)mm、接地母排等材料焊接构成。具体相互位置关系详见(附图1:综合接地网三维示意图)。

2、综合接地测量放线

综合接地根据综合接地网平面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每段主体结构土方开挖及基底正平后进行测量放线,用白灰标记。综合接地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综合接地平面布置图)。

3、沟槽开挖

综合接地网测量定位完毕后,进行机械配合人工挖上口宽800mm、下口宽600mm、深400mm沟槽,沟槽形式见(附图3:接地体敷设断面示意图)。沟槽在底板纵梁下反部位变为宽600mm、深200~300mm,以防过多的扰动地基持力土层。

4、垂直接地体打入

按测量定位标志打入垂直接地体(φ25、L=2.5m纯铜接地棒),垂直接地体尽量采用大锤直接打入地下,以便与土壤密切接触。操作前,先将垂直接地体一端现场制作成锥形,便于打入和接地网使用中释放电荷,另一端套上50mm刚性护套,防止铜棒打入时损伤。为防止垂直接地体打入不稳定,先用同规格钢筋(Φ25)削尖代替垂直接地体打入地下500~1000mm,取出后再行打入垂直接地体。

5、水平接地体及水平均压带的敷设

敷设水平接地体及水平均压带,水平接地体和水平均压带为TC505、50×5紫铜排,水平接地体立放敷设,水平均压带平放敷设。

水平接地体及均压带在底板垫层和底板纵梁垫层下,若底板及底板纵梁底标高有变化,仍应保持的相互关系。

6、接地系统组件间焊接

接地系统焊接采用放热焊接,共6种放热焊接形式其它详见(附图3:接地体放热焊接断面示意图)。

⑴、焊接前使用加热工具干燥模具,驱除水气,以防因模具内含有水分,影响焊接质量。

⑵、使用软毛刷或其他软性物品清洁模具。

⑶、夹紧模具并检查模具接触面的密合度,防止作业时铜液从缝隙处渗漏出来。

⑷、模具夹是用于开合模具的,模具夹的紧密度对熔接的效果有影响,在熔接开始之前认真检查模具夹,并做适当调整。

⑸、安装调节模具夹,将模具夹的密合度与模具的密合度调整到最佳状态。

⑹.通电进行放热焊接,焊接完毕后及时清洁模具。

7、综合接地回填

综合接地系统分段敷设连接完毕后,采用电阻率低的粘土或地表土进行回填夯实,每层回填土厚度控制在20~30mm,采用小型蛙式打夯机结合人工进行夯实。

8、接地引上线穿越结构底板时的防水处理

接地垂直引上线上采用铜焊在底板底部及中部标高位置,焊接固定两层止水板,底板底层止水板采用止水法兰:紫铜板:(260×260×12)mm、底板中间止水板采用350×350×5mm紫铜板。在焊接前将接地引上线用绝缘热缩带进行包裹全面放热焊接操作前,先进行试焊,试焊检验合格后,再行开始正式放热焊接作业。接地体之间采用放热焊接连接成整体,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⑴、接地引上线穿越底板防水层的施工方法

首先将水平均压带连接点上方200mm处以上的接地引上线采用绝缘热缩带进行全包裹处理,当接地引上线穿越结构底板时,将定法兰穿过接地引上线并且切角后采用铜火焰焊接,焊接完成后在定法兰上方满铺双面胶粘带,之后铺设底板合成高分子冷自粘卷材,再将下方满铺好双面胶粘带的动法兰穿过引上线并且焊接。详见下图:

(2)、接地引上线穿越底板时中间止水板的施工方法

把包裹绝缘热缩带的接地引上线穿过中间止水板并且满焊,中间止水板放置在底板中间位置,与止水法兰共同作用形成两道止水保护。

9、接地引上线与母排的连接

待主体结构全部完工后,施做完站台板后,将接地母排按照图纸要求就近固定在站台板支撑墙或底板中纵梁侧面,最后将接地引上线固定于接地母排上方,综合接地施工完毕。

10、接地电阻测试

综合接地按照主体结构段落划分分段施工,对阶段施工完毕的综合接地系统进行接地电阻测量,以推算出整个综合接地系统的电阻值

是否满足要求,设计要求综合接地系统电阻值不大于欧姆。如测量的

电阻值不符合要求,在余下的接地系统敷设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如深打垂直接地极、回填电阻率低的土壤等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直

至满足要求。

六、关于放热焊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项目

序号

问题现象主要原因解决方案

1 漏液现象1、模具没闭合好(模具夹没

调好、连接件尺寸偏大、连接

件端头变形)

2、连接件槽因使用次数过多

或清洁时用力过大而变大。1、反复调节夹具调整螺丝,使模具闭合紧密。

2、用钳子矫正连接件。

3、如果连接件整体偏大,可用砂纸将连接件槽扩大

4、清理模具时,用专用模具刷。

5、用水泥、腻子粉、石膏粉调成糊状涂抹在模具槽中加以修复。

2 铜液量过

多1、模具除湿不够

2、焊粉型号不匹配

3、支线与主线没有按要求预

留间隙

4、焊粉盒打开后没及时密封

5、熔接腔尺寸偏小

1、模具初使用或不连续使用而模

具温度已降至40℃以下时,需用

瓦斯喷灯加热模具反应腔、引流

槽、熔接腔5min以上。

2、更换焊粉。

3、将支线与主线留3mm的间隙。

4、用砂纸将熔接腔扩大。

5、将焊粉的用量减小。

七、施工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1、综合接地网测量定位要准确无误,经复查后进行综合接地网施

工操作。

2、正式放热焊接前,要进行试焊。试焊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开

始综合接地系统放热焊接作业。

3、沟槽严禁超挖,防止过多扰动持力地基土层。

4、垂直接地体尽量直接打入地下,如遇特殊情况不能进行直接打

入时,可采用先钻孔后打入的方式进行。钻孔孔径应尽量贴近25mm。

5、严格按操作规程清洁模具,以防造成模具损坏,以致出现漏液

甚至模具报废。

6、模具使用前要充分预热除湿(加热5min以上),防止连接器中

有水分产生大量气孔,影响接头质量,甚至出现连接器过于膨大而使铜液进入引流槽,造成脱模困难或不能脱模,以致模具报废。

7、固定连接件时,要用力均匀,不能强行固定,以防造成模具损

坏,甚至报废。

8、在施工中严禁损伤热缩带,如发现损伤立即进行处理。作好接

地引上线的防护。

八、安全注意事项

1、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前,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焊接前,必须认真检查用电设备,确定安全运转后,方可投入使用。

3、放热焊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能够熟练进行放热焊操作。

4、操作人员要作好个人防护,配戴安全帽、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5、严格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作业,严禁盲目随意操作。

6、施工现场设专人监督、检查。设安全员1人,随时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指出,整改落实。

九、应急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伤人事故,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将伤者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并上报项目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