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造成人员伤害如何赔偿

合集下载

高空抛物法律责任案例(3篇)

高空抛物法律责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在我国各地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019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悲剧,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案中,被告人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案情简介2019年7月的一天,郑州市某小区居民王某(女,32岁)在家中突发疾病,其丈夫李某(男,35岁)急忙将王某抱起欲下楼就医。

在从楼梯间跑向电梯的过程中,李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发现从上空掉下一个重物,砸中了王某的头部。

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调查,抛物者为该小区住户张某(男,45岁)。

三、案件审理1. 被告人张某的辩解张某在庭审中辩称,他并不清楚自己抛下的物品会伤及他人,而且他事后非常后悔,愿意赔偿死者家属的损失。

张某表示,他当时只是想将手中的重物扔出窗外,以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

2. 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的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罪,依法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张某明知高空抛物可能造成他人伤亡,却仍故意为之,其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被告人张某在庭审中辩解其并无犯罪故意,但根据相关证据,法院认为张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四、判决结果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五年,并赔偿死者家属经济损失。

五、案例分析1. 高空抛物罪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高空抛物罪是指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构成高空抛物罪需要具备以下要件:(1)客观方面: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危害公共安全。

(2)主体方面: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3)主观方面: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公共安全,仍故意为之。

2. 高空抛物罪的处罚高空抛物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应从重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犯高空抛物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案例分析高空抛物(3篇)

法律案例分析高空抛物(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本案例选取了一起典型的高空抛物事件,旨在通过对该事件的法律分析,探讨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案例描述:某日下午,我国某城市发生了一起高空抛物事件。

一位居民在楼顶将一个装满硬币的塑料袋从四楼扔下,硬币散落至楼下行人道上。

恰巧,一位老人经过此处,被散落的硬币绊倒,导致腿部骨折。

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最终查明了抛物者的身份。

二、法律分析1.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抛物者作为建筑物使用人,其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抛物者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在本案中,抛物者的行为导致老人腿部骨折,构成故意伤害,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 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未能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其不存在过错,因此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高空抛物行为的危害性高空抛物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还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在本案中,抛物者的行为导致老人腿部骨折,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2. 法律责任追究的必要性追究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潜在的抛物者起到震慑作用。

浅析高空抛物侵权归责原则与责任主体

浅析高空抛物侵权归责原则与责任主体

浅析高空抛物侵权归责原则与责任主体高空抛物侵权是指行为人在高空抛掷物品,造成他人财物损失或人身伤害的行为。

该行为的发生不仅危及他人安全,也与公共秩序和道德相悖。

因此,对于高空抛物侵权的归责原则和责任主体应做出明确规定,以维护社会安全与公平正义。

1. 归责原则高空抛物侵权的归责原则应当遵循民法中的原则,即“因果关系原则”。

行为人对于高空抛物所造成的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负责,并且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同时,高空抛物侵权的归责也应当遵循“举证责任原则”。

被侵权人应当证明其财物损失或人身损害是由于行为人高空抛物所导致的,而行为人应当证明其没有过错或者没有造成被侵权人的损失。

2. 责任主体高空抛物侵权的责任主体应当包括直接施行抛物行为的人和雇主、业主等背后的责任主体。

直接施行抛物行为的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同时,涉及到危害公共安全的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公安机关也应当对其依法予以处理。

雇主、业主等背后责任主体应当在落实监管责任方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他们应当采取适当和必要的措施,防止和制止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发生。

例如,雇主应当对其员工的行为负起相应的管教义务,业主应当对其住户的行为负起相应的监管义务。

如果发生了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他们也应当承担相对应的赔偿责任。

3. 建议在高空抛物问题的治理中,应当注重的是预防而不是后置补救。

因此,建议政府加强立法和培训教育,增加市民的行为规范和安全知识。

同时,对于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检举和处理也需要加强力度,让行为人感受到法律的严厉和公正。

加强社会监督和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治理高空抛物的氛围和合力。

只有全社会共同发力,才能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安全与公平正义。

浅析高空抛物的责任及《侵权责任法》的相关问题

浅析高空抛物的责任及《侵权责任法》的相关问题

浅析高空抛物的责任及《侵权责任法(草案)》的相关问题1000字高空抛物是指从高层建筑或者高空坠落的物品,如鞋子、空瓶、碎片等。

高空抛物不仅会对经过路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还会造成城市环境的破坏。

因此,高空抛物无疑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高空抛物的责任主体首先,高空抛物的责任主体应该是抛物者本身。

因为高空抛物不仅危害了他人的人身安全,也影响了其他人的生活环境,同时,高空抛物所造成的后果很难由受害人自行承担。

因此,抛物者应该承担高空抛物的责任。

其次,建筑物的业主和物业服务商也应该对高空抛物负有一定的责任。

他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高空抛物的发生,比如安装防护网、加强管理等,以保障公共安全。

《侵权责任法(草案)》对高空抛物的相关规定《侵权责任法(草案)》第三十三条规定,“施行危险行为,造成他人人身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施行危险行为包括下列行为:……(八)高处抛物……”。

这一规定明确了高空抛物的责任主体是抛物者,同时规定了高空抛物是一种危险行为。

抛物者可以被追究侵权责任,并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在《侵权责任法(草案)》第三十四条中规定,“危险物品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这一条规定明确了建筑物的业主和物业服务商也应负有一定责任,他们应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此外,《侵权责任法(草案)》还规定,“对故意违法行为制止不力,致使他人人身受到侵害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这一规定明确了公共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对高空抛物等危险行为进行有效制止。

如果公共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违反职责制止不力,也应负有相应的侵权责任。

综上所述,《侵权责任法(草案)》中对高空抛物的规定明确了高空抛物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为维护公共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高空抛物责任归责原则学说

高空抛物责任归责原则学说

高空抛物责任归责原则学说
高空抛物责任归责原则学说是指当高空建筑物内的人员将物品抛下,导致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该原则的提出和实施旨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促进公平正义。

在高空建筑物内,如何有效地防止高空抛物的发生和降低高空抛物的风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此,高空抛物责任归责原则学说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首先,建筑物的业主应当承担主要的责任,确保建筑物内部的安全管理和设施设备的完善。

其次,高空建筑物内的租户和使用者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筑物管理规定。

最后,对于高空抛物导致他人损失的行为,应当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而形成有效的威慑作用。

总之,高空抛物责任归责原则学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原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各相关方应当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高空抛物处罚标准

高空抛物处罚标准

高空抛物处罚标准
高空抛物是指从较高的地方将物体丢下或抛出,造成危害他人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的行为。

针对高空抛物行为,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处罚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罚标准:
1. 行政处罚:一般情况下,高空抛物行为会被视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行政处罚一般包括警告、罚款、拘留等。

2. 刑事处罚:如果高空抛物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危及他人生命安全,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从而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等。

3. 民事赔偿:高空抛物行为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受害人可以向行为人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赔偿金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空抛物行为的处罚标准可能会因地区、法律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当地的有关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

同时,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和个人健康,我们应当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杜绝高空抛物行为的发生。

高空抛物的责任认定原则

高空抛物的责任认定原则

高空抛物的责任认定原则
高空抛物是一种常见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公共安全隐患。

在发生高空抛物事故后,需要对责任进行认定,以便给受害人进行赔偿。

高空抛物的责任认定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直接责任原则:高空抛物的直接肇事者应对其行为承担直接责任。

如若无法确定直接肇事者,则由相关单位或个人承担连带责任。

2. 推定责任原则:高空抛物行为的具体肇事人无法查明时,应按照推定责任原则进行认定。

如在某栋建筑物上方发现有抛物行为,应由该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负主要责任。

3. 同等责任原则:在高空抛物事故中,如果有多个肇事者或相关单位或个人,应按照各自责任大小分担赔偿责任。

4. 过错责任原则:高空抛物肇事人或相关单位或个人应根据其过错大小承担相应责任。

如若是因为未设置防护措施导致抛物行为发生,应由设置防护措施的相关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总之,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应当严格追究责任,保障公共安全和个人财产安全。

同时,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共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全。

- 1 -。

关于处理高空抛物行为的通知

关于处理高空抛物行为的通知

关于处理高空抛物行为的通知
最近,一些高楼居民出现了高空抛物的不文明行为,给社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负面影响。

为维护社区的整洁和秩序,特发布以下通知:
高空抛物行为的危害
高空抛物不仅会造成人员伤害,还可能损坏他人财产,影响社区环境,严重违反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这类行为不仅有违道德操守,也可能构成违法行为,需要受到严厉惩罚。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高空抛物行为的人员可能会被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处以10日以下拘留。

如果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肇事者还需承担赔偿责任。

预防措施
加强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文明意识,自觉维护社区环境。

完善小区楼栋管理,严格实行门禁制度,杜绝陌生人进入。

建立高空抛物举报机制,鼓励居民及时报告此类行为。

加强小区内部巡查和监控,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处置措施
对于发现的高空抛物行为,小区物业将立即对违法者进行劝阻和记录,并报警处理。

对于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者,小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向有关部门申请最大限度的处罚。

对于屡教不改的违法者,小区有权采取限制其进出小区的措施,直到其改正错误行为。

高空抛物不仅危害公众安全,也损害了社区秩序和形象。

让我们共同维护绿色文明的社区环境,共创幸福美好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空抛物造成人员伤害如何赔偿
一、高空抛物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包括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
和从建筑物上坠落物品两种行为,一般情况下很难确定具体是由谁造
成的,或者确认是谁抛弃的物品。法律为了保护受害人,对高空抛物
致人损害如何赔偿以及责任承担做了规定。具体详情如下:

1、谁来担责?
(1)侵权行为发生时建筑物的实际使用人,包括建筑物所有人、承
租人、借用人、其他使用建筑物的人;

(2)高空抛物行为的实施人;
(3)无法举证排除自己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
2、如何计算赔偿?
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赔偿金一般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补偿
原则,实际发生多少损失,则获得多少赔偿。受害人不能因损失而得
到额外收益。

3、高楼抛掷致人损害责任的免责事由
(1)能够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免责;
(2)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其他人免责。
4、如何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
(1)发生损害时,自己并不在建筑物中;
(2)证明自己根本没有占有造成损害发生之物;
(3)证明自己所处的位置客观上不具有造成抛掷物致人损害的可能
性。

二、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法律如何规定高空抛物的责任归
属;
《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
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
或者是管理人应当承担民 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共同侵权情况下,即加害人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情况,加害人除应承
担一般高空抛(坠)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外,还应承担共同侵权所负的
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从建筑物中
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
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
人给予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