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历史趣谈光绪帝已证实被毒死 慈禧袁世凯谁嫌疑最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光绪帝已证实被毒死慈禧袁世凯谁嫌疑最大导语:光绪帝在位三十四年,然而在这三十四年里几乎都被慈禧太后控制着,虽然亲政后可以进行一些朝政的处理,但他并没有实际的决策权。
这对于希望光绪帝在位三十四年,然而在这三十四年里几乎都被慈禧太后控制着,虽然亲政后可以进行一些朝政的处理,但他并没有实际的决策权。
这对于希望励精图治拯救国家于危难的光绪帝来说是痛苦的,唯一一次几乎是豁出去的戊戌变法最后还是被慈禧太后扼杀在摇篮中,光绪帝自己也被囚禁在瀛台。
所以说慈禧和光绪之间的矛盾在晚年是急剧上升的。
更为巧合的是当时中国最为重要的两个人物在1908年的一天几乎同时死去,这是轰动一时的,这也让世人们对光绪帝的死因充满了各种猜想。
曾在宫中担任女官的德龄女士在《清宫二年记》、《瀛台泣血记》等书中,说是李莲英下毒害死了光绪。
鉴于德龄走的是畅销书的模式,其作品往往拿清宫秘事哗众取宠,似不可信。
况且,光绪从小就受李莲英看护,一直叫他“谙达”(师傅),并曾夸他“忠心事主”。
光绪被囚瀛台后,其它太监慑于慈禧太后的淫威,不敢对光绪多有接近,唯有李莲英多方照顾,还经常到瀛台与光绪帝拆装钟表消遣。
再有一事可以佐证,八国联军撤出北京后,慈禧一行人在回京途中,曾在保定驻跸。
李莲英侍候慈禧太后睡下后,随后去光绪住处探望,只见光绪在灯前孤坐,无一太监值班。
当时正是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光绪的房间竟然没有铺盖而无法入睡。
李莲英见后抱着光绪的腿痛哭道:“奴才们罪该万死!”然后赶紧把自己的被褥抱过来给光绪。
光绪后来回忆西逃的苦楚时也曾说:“若无李谙达,我活不到今天。
”由此看来,说李莲英害死光绪似不可信。
生活常识分享。
38岁光绪突然驾崩,2008年专家验出真实死因,凶手却暗藏惊天玄机

38岁光绪突然驾崩,2008年专家验出真实死因,凶手却暗藏惊天玄机光绪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最悲惨的一位皇帝,他小小年纪就被剥夺父爱母爱无奈进入大清皇宫。
虽然4岁登基为帝,18岁已经亲政,但却一直都没有真正掌握皇帝的大权,一生都被皇太后慈禧挟制,被幽禁在中南海瀛台。
而在他身上,还有一件百年来让无数人惊叹的悬疑未解之谜,就是他的死因!38岁的光绪帝正值壮年却突然驾崩,而慈禧太后也在他驾崩后的22小时后撒手归西。
两个当时权力最高的统治者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先后驾崩,是巧合,还是阴谋?光绪死因的背后又暗藏着怎样的惊天玄机呢?死因蹊跷1908年11月14日的深夜,太监像往常一样推开瀛台含元殿的房门,想询问里在里面读书的光绪是否需要伺候就寝,却发现光绪皇帝面色惨白,双眼圆瞪的趴在书桌上,早就已没有了气息!小太监吓得直接摔倒在地,一边大哭一边尖叫:“来人啊,快来人啊,皇上驾崩了!”瀛台内一片混乱,38岁的大清第十一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就这样突然地死在了这座昏暗狭小的宫殿内。
瀛台是位于中南海内南海中的仙岛皇宫,四面环水,独立于中心,本来是皇家一个绝佳的避暑之地,但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却被慈禧太后幽禁于此,上朝时都只能由太监撑船护送到对岸的故宫,下朝后再护送回瀛台。
被幽禁的光绪帝上朝时一言不发,回到瀛台的活动范围更是非常有限,只是往返于瀛台和上朝的养心殿之间,大部分时间甚至连中南海都出不去,只在中南海内的瀛台和慈禧居住的仪鸾殿之间往返。
每天给慈禧太后请个安就又坐着船回到独立于水中的瀛台,可以说是毫无自由。
那被软禁的光绪皇帝难道是不甘心被限制自由而自杀吗?而更加凑巧的是,就在光绪帝驾崩的22个小时后,统治清朝半个世纪的铁腕女人慈禧也在中南海仪鸾殿中驾鹤西去,享年74岁。
前后相差不到一天,清王朝就敲起了两次丧钟,真的是巧合吗?两人的死因是否相关,这背后究竟有些什么隐情呢?是巧合还是阴谋?1909年3月12日,北京城内人山人海,从80岁的老人到3岁的娃娃都走出家门,聚集在故宫周围以及景山前往清朝西陵梁各庄的沿路,围观清朝皇帝光绪的葬礼,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帝王的葬礼了。
光绪帝之死因

光绪帝之死因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
下面整理了光绪帝之死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真实的慈禧与光绪之死慈禧太后是正常的生老病死,但是光绪帝可不是了,光绪的死下面给大家做个介绍:在距今100年前的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名义上是清朝皇帝而实际上却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帝和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
皇帝死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时(下午五至七时),太后死于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下午一至三时),相距不到20个小时。
对于光绪帝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成百年悬疑。
如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a href='/yangsheng/kesou/'target='_blank'>咳嗽苯盏滓徊悴憬铱?hellip;…被毒害致死说据当年接近宫廷的人回忆,光绪帝本身病症不至于死亡,疑被慈禧、袁世凯或李莲英等所谋杀。
其中名医屈桂庭说,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诊治光绪帝秘记》)。
根据戴逸先生的研究,提供证言的有长期陪侍光绪的起居注官恽毓鼎,有给光绪帝治病的医生,有内务府大臣增崇的儿子,有光绪帝继承人宣统,有陪侍慈禧的德龄,还有早就预言光绪之死的晚清高官伍廷芳。
众口一词,都认为光绪被毒害而死。
因此,在距今30年前,历史学界和社会上大多数人都相信此说。
戴逸先生指出:“这许多人所说虽然在细节上有不同和矛盾之处,但都猜测或肯定光绪是被毒害致死的。
凶手是谁?多数说是慈禧,也有人说是袁世凯或李莲英。
”正常死亡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对清宫档案大规模整理发掘工作的开展,历史学家、档案学家、医学专家共同合作,仔细收集和研究光绪的脉案和药方,探索其一生的健康情况,却得出了与被毒死说截然相反的结论。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成果: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作者: 钟里满[1];耿左车[2];李军[2];邢宏伟[2];王珂[3];张永保[3];邹淑芸[3];夏普[3];李义国
[3];张新威[4];张大明[4];宋朝锦[4];潘冠民[4]
作者机构: [1]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2]清西陵文物管理处;[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4]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
出版物刊名: 清史研究
页码: 1-12页
主题词: 光绪帝;课题成果;学术问题;工程;清史;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死因;专项
摘要:2003年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到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采访,得知1980年曾对清光绪帝及清隆裕皇后所葬崇陵棺椁(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被盗)进行清理并重新封闭,而光绪帝、隆裕皇后的头发被移至棺椁外,在清西陵管理处库房保存至今,经与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专家初步研讨之后,征得河北省文物局和保定市文物管理部门及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同意,将多根(两小缕)清光绪帝头发送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29室进行测试。
揭秘光绪皇帝死亡之谜 很有可能死于砒霜中毒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光绪皇帝死亡之谜很有可能死于砒霜中毒
导语:光绪帝的坟墓中留有若干头发、遗骨和衣服等,因而有关砒霜致死的结论,实际上比拿破仑要可靠得多。
一个皇帝是不应该随随便便死去的。
他活
光绪帝的坟墓中留有若干头发、遗骨和衣服等,因而有关砒霜致死的结论,实际上比拿破仑要可靠得多。
一个皇帝是不应该随随便便死去的。
他活着的时候,吃饭、出行,甚至做爱都不可能随随便便,何况死亡?当光绪腐败的尸体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二百毫克的结果出来之后,人们想起了拿破仑。
砒霜,一种古老的毒物再度走上了历史舞台。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分子式As2O3,是最具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学物料,无臭无味,外观为白色霜状粉末。
这是某几种特定的矿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毒性副产品,例如冶炼金矿、高温蒸馏砷黄铁矿(毒砂),冷凝其白烟,就可得到砒霜。
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初九的“脉案”,御医曹元恒写下了这番话: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到了无药可用的严重程度。
同年五月初十的“脉案”,御医陈秉钧写有“调理多时,全无寸效”的话。
江苏名医杜钟骏为皇帝看过病后也表示,“不求有功,只求不出差错”。
同年九月的“脉案”指出,此时光绪的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全部失调。
也许这些档案有利于推翻光绪被毒死的结论,但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推荐的洋医的诊断结论也不可忽视,他说光绪“血脉皆治,无病也”。
和死在光绪八十七年之前的拿破仑相比,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多年幽禁的郁郁寡欢,死亡之前的突发急症。
历史上,砒霜家族(砷化物)就是毒药之王。
这种完全无臭无味而又生活常识分享。
光绪是被慈禧用砒霜毒死的:历史上的今天满清老佛爷暴毙

,
,
关键在于,37岁的光绪也死了,却仅仅比慈禧早死1天。
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慈禧带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暗的笑容对儿童溥仪说:昨天,皇上龙驭宾天了!他死了!,
诚然,光绪有很多慢性病,比如肺病、肾亏之类,但均不致命。
有意思的是,早在10月溥仪就被带进皇宫,目的就是准备继位。
显然,光绪一定要死在慈禧前面。
只要他死了,慈禧死后也能睡得安稳。
搞笑的是,光绪却真的死了,仅仅比慈禧早1天。
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吗?,
当然不是了。
,
,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中,明确说光绪是害死的:我还听见一个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说起光绪之死的疑案。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
这也符合光绪生前的惨状。
名医屈桂庭他的回忆录中说:“光绪在临死前3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滚,并且不停地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脸色发暗,舌头又黄又黑,明显是中毒症状。”,
,
,
那么,光绪是被毒死的,下手的人是谁?,
袁世凯?当然不可能,他不过是个军机大臣,慈禧刚死就被发配回家,完全没有这种能力。
当然,如果慈禧死后满清皇族还有很强悍的权臣,可以仿效慈禧一样将光绪架空。
可惜,满清皇族哪里还有什么人才?能文的鬼子六早死了,能武的僧格林沁也被杀了几十年。剩下的满清权贵都是一群酒囊饭袋,没有一个有用的。
这票人怕是能力还不如光绪,说不定三下五除二就被光绪搞定了。
而光绪执政以后,一定会对付已经死的慈禧,就像当年顺治对付多尔衮一样,甚至会毁墓鞭尸。
得了细菌性痢疾以后,多要靠人体的免疫力自愈。
百年宫廷谋杀案――光绪之死

百年宫廷谋杀案――光绪之死古人常说:“高处不胜寒”,天子更是如此。
光绪帝自幼入宫,却一直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
他努力读书渴望博得慈禧的喜欢,却无奈古书中并未有能拯救清朝政府日渐衰微的良方;年轻时意气风发推行戊戌变法,甚至于置生死安危于身外,结果变法失败后半生止步于紫禁城瀛台:婚姻方面更是不自由,被迫娶了慈禧的亲侄女(据说样貌很不符合光绪的心意,但十分端庄),后来珍妃的入宫犹如一块石子投入一潭死水,刚激起了光绪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前者又于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太监崔玉贵推到宁寿宫外的井中赐死。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的傍晚,在北京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内,38岁的光绪皇帝悲凉地撒手人寰,身后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第二天下午,掌控晚清政权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也死在中南海仪鸾殿内,终年74岁。
可以说,光绪一生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
“金井一叶坠,凄凉瑶殿旁。
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
沟水空流恨,霓裳与断肠。
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光绪帝写给珍妃的情诗光绪与慈禧太后先后死去的消息一经传出,震惊海内外。
那些逃亡海外的保皇党,一边为光绪吊丧,一边声讨慈禧太后与袁世凯,指责他们是谋害光绪的主犯;国内众人也狐疑满腹,流言纷纷。
然而,猜疑归猜疑,流言归流言,谁也无法提供光绪被害的确凿证据,因此,光绪的死因成为历史上一个无法破解之谜。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个疑雾重重的清宫之谜,在光绪死后百年之际终于被破解。
2003年,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来到河北易县清西陵采访,当时的编导钟里满得知文物专家在1980年曾对光绪帝及隆裕皇后的棺椁进行清理,并将部分遗物保存在清西陵管理处的库房之后,凭借多年来对清史的研究及对光绪之死的兴趣,他产生了探究光绪真实死因的强烈愿望。
于是这部探究光绪真实死因的纪录片正式开拍。
首先,研究人员征得相关文物部门同意,将光绪的两小缕头发送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29室进行测试……此时,他们还不确定最终将会发现些什么。
清光绪帝死因鉴证

如果 锺里满 不是 习惯 性地 以科 学说话 、 以证据说 话 ,在不 能开棺 验尸 的条 件下 ,他 决 不会想 到在光绪 的头发 上做文 章 , 自然不 会 发现头 发上砷浓 度 的异 常分布 ,后 来也就 不会 出现一个 《光 绪帝死 因研究 》课 题组 , 后 世人今 天接受 的恐怕仍 旧是光绪 的 “自然 死 亡说” 。
一 , 北 京 出 版 社 2017 年出版 。
《寻找 失落 的年表 —— 夏商周断代工程 》及 《普
清 光 绪 皇 帝 与 戊
救 蟾 声 》等纪 录 片 ,两
戌 变法密切相关 ;变法
次获得 国家一等奖 。
失败后 被慈禧太后 软禁
2008年 11月 , 国
了 1O年 ,38岁 正 值 壮
用现代科 技手段破 解历 史疑案
锺 里 满 追查 光 绪 死 因真 相 并 非 心 血 来 潮 ,而 是 根 据 科 学 测 试 结 果 的 自觉 转 向 。 20O3年 ,他准备拍摄一 部光绪死 因纪录片 , 开始 接触 的资料均 为 “自然死 亡说 ”。但 学 物理出身 的他 ,喜欢凭证据说话 。1938年安 葬光 绪的崇 陵被盗 ,1980年有关 部门对崇 陵 进行 了抢救 性发掘整 理 ,将光绪 的遗 骨放 回 棺椁 重新封 闭。参与 开棺 的考古 队负责 人写 有 《清西 陵纵 横 》一 书 ,说 当时有人测 试过 光绪 的头发 和骨头 ,没 有发现有 毒也没 有外 伤 ,故认 为光绪属 于正常死 亡。为 了让 证人 说话 ,锺里满找到 了那个 “测试人 ”,结果 “测 试 人”否认 做过测试 ,并认 为当年并没 有测 试条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
你知道他的死因是什么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希望你喜欢!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篇1 现在已经能证明光绪是被毒死的,那么凶手是谁有没有说法呢?戴逸:光绪之死,凶手的说法有很多,有慈禧、奕劻、袁世凯、李莲英、崔玉贵等等。
究竟是谁,这当然还可以讨论,但是我认为,毒死光绪,最大的可能就是慈禧太后。
因为当时清朝的专制体制非常严密,权力集中,皇权至上,皇权是最重要的,乾纲独断,什么主意都是皇帝说了算。
清朝不像汉朝、唐朝、宋朝、明朝,那些朝代的权臣,像曹操,可以杀掉、废掉皇帝;唐朝、明朝的宦官和太监都很有权力,有能力把皇帝杀了或废了。
像五代末期时的赵匡胤本来就是个军官,后来黄袍加身,就可以夺取皇位。
但是清朝的专制主义制度最严密,没有人能够篡夺皇权。
当时的皇权掌握在慈禧手里,不是在光绪手里,皇权的代表就是慈禧。
她能够下命令,如何如何做,怎么做,都没有人敢反对。
她的命令可以贯彻,可以执行。
其他人都不行,都不能够下达这样的命令,要毒死光绪。
谁也没有这个权力,谁也不敢,也不可能做。
只有慈禧点头,只有她能够命令手下执行这样重大的决定,除了她,没有人能发这样的指令。
奕劻、袁世凯等人有没有可能背着慈禧动手呢?戴逸:奕劻没有这个可能,他是远支宗室亲王,是乾隆的后代,到光绪的时候已经是第五代了,他和光绪的关系很远。
原来他的职务很低,后来慈禧太后信任他,封他为亲王。
他本身也是昏庸无能的人,既不掌握权力,也不掌握军队;而且光绪死前几天,慈禧派他去东陵看自己的坟修得怎么样了,因为当时慈禧也病危了,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派奕劻去。
所以奕劻是不可能的。
那么袁世凯是否可能?袁世凯也没有可能。
袁世凯确实是掌握了军队,掌握了新军六个镇,就是六个师,在北京、天津这一带。
但是各省的督抚都有军队,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都有军队,袁世凯不可能指挥他们的军队。
袁世凯掌握的军队虽然影响力很大,但是不可能控制京城和皇宫。
光绪、慈禧死了以后,光绪的弟弟载沣当摄政王,载沣为了给哥哥报仇,夺了袁世凯的权。
很快把袁世凯罢免赶走,袁世凯只能回到河南彰德休养去了。
可见袁世凯虽然有权,但是他不可能跟清朝的皇权对抗。
清朝这套制度,他不可能变动的。
那李莲英等就更没这个权力了?戴逸:李莲英、崔玉贵可能是慈禧的帮凶,当然我也没有绝对证据说是谁给光绪服砒霜的。
但是就是这帮太监,因为这帮太监跟光绪过不去。
李莲英一直照料光绪,当时光绪被拘禁在瀛台,李莲英实际和光绪的关系怎么样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不敢得罪光绪,对光绪还比较客气。
一种说光绪恨李莲英,光绪有本日记,在日记里说老佛爷死后,要杀掉袁世凯和李莲英。
这本日记据说被李莲英看见了,所以李莲英对光绪恼恨和惧怕。
这也有可能。
给光绪下毒的究竟是谁,不会有文字的记载,当时知道的人也不敢说。
那就只能是慈禧下的命令了?戴逸:实际上,谁动手杀的光绪并不重要,但从大的形势来看,慈禧是主谋,这一点恐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慈禧再三表示自己不能死在光绪前头。
1904年,外务部侍郎伍廷芳曾经与日本公使内田康哉谈话,内田有一个记录送回到日本政府的档案里。
前几年,我们有的历史学家发现了这份档案,内田公使的记载说,他问伍廷芳,如果慈禧先死了,那么光绪会怎么样呢?伍廷芳说这件事很糟糕,光绪很可能会死在前面,北京的宫廷里面都这样传说,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出兵把光绪救出来。
当时日本在北京有驻军的,各国在使馆附近都有驻军。
当然日本政府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
但是这说明当时伍廷芳就已经知道这个事情了,在光绪死前四年,他就请求日本政府救光绪。
后来侍读学士、起居注官恽毓鼎也提出来这个说法,恽毓鼎是陪着光绪读书,光绪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他都记录下来。
他的《崇陵传信录》也这样说,当时有一次慈禧病了,太监们就说:“老佛爷您病了,皇帝就高兴。
”慈禧就说我不能死在他前头。
当时太监也是在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
陪侍慈禧、在宫中生活多年的德龄也有这种说法。
慈禧为什么非杀光绪不可?戴逸:慈禧太后戊戌变法之后就很想杀掉光绪。
当时有一种说法,戊戌变法的时候,康有为他们有个计划,调袁世凯的军队包围颐和园,把慈禧太后劫持下来,甚至杀掉慈禧太后,这样来推行变法。
这一点,我们历史学家一直不大相信,认为这是清政府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是大约在二十年以前,杨天石先生又在日本发现了一本书——《诡谋直纪》,这本书是谭嗣同的朋友、维新派成员毕永年所作,描述百日维新期间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六他在北京的活动与见闻。
其中说到谭嗣同要毕永年当包围颐和园的总指挥,要把慈禧太后抓起来杀掉。
后来变法失败,毕永年逃到日本,写了这本书。
在袁世凯告密以前,清政府下命令只是抓康有为和康广仁他们兄弟两个人,没有说要抓谭嗣同。
谭嗣同是一个人去跟袁世凯讲,要包围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
等袁世凯告密以后,隔了几天再把谭嗣同他们抓起来的。
慈禧一听要杀自己了,这是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戊戌六君子”抓起来以后,没有经过什么法律程序,就把他们杀掉了。
清朝政府杀人一般有一定的程序,而且皇帝要秋审,凡是地方上要杀人的,皇帝要一个个亲自看,有的人要死,就勾一下——勾决;有的人可以不死的,就不勾,不勾是缓刑。
这六君子没有经过秋审的程序,抓到以后审都不审,马上就杀掉,作为紧急情况特殊处理的。
可见慈禧对这些人恨之入骨。
这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慈禧也是要先下手为强。
戴逸:因此慈禧在戊戌变法之后,因为与自己的性命有关,一定要把光绪废掉,不让他当皇帝。
怎样能够除掉光绪呢?她有这样一个计划,就是制造谣言,称光绪病重,在慈禧政变之后的不久,就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了一道诏书:招全国名医进京,给光绪看病。
诏书中光绪说,他从四月份以来,身体就一直不好,现在越来越重了,所以要各省的督抚找当地的名医进京来看病。
当时诏书一出,舆论哗然,因为四月份正好是百日维新开始,所以那时的光绪皇帝正是意气风发,精神非常好,在搞新政,发布上谕,推动变法。
八月又发诏书说自己在变法期间身体很不好,这个马脚就露了。
这是慈禧的话,这是为杀光绪做舆论准备,当然不会说是杀掉,说他病死的。
当时舆论大哗,上海的一千多绅士、商人上书,要求保护皇上。
后来慈禧把端王载漪子溥隽立为大阿哥,就是皇太子,就是准备要换一个皇帝了,让溥隽做接班人,当时接班人都已经进宫了。
慈禧征求几个著名的督抚的意见,张之洞不敢说话,刘坤一说:“君臣之份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天下人的嘴很难防。
外国人知道这个事,来干预了,要派医生进宫,要看看光绪身体好不好,是真病还是假病。
慈禧拒绝,不让外国医生来,但是外国人非要给光绪看病不可,实际是不同意她废掉光绪。
慈禧也怕外国人啊,只有让法国医生进宫看病。
法国医生说光绪身体很好,没有病。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做了这么件事,弄得很尴尬,所以她很恨外国人,后来利用义和团杀外国人,这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外国人让她没能杀成光绪。
光绪身体确实也不好,但是也不能突然就这么死了,这也没法交待。
所以在全国招医生,在全国造舆论,说皇帝病重,以后说他病死了就顺理成章,不过她的这个计谋没成功。
当时的力量不仅仅是慈禧单独的皇权了,有牵制皇权的力量了,一个是老百姓以及地方上的势力已经相当大了。
太平天国以后,地方督抚的势力相当大,他们不敢造反,不敢有大的动作,但是你要杀皇帝,他们不同意了。
老百姓,特别是新式的商人起来反对,还有外国人也不同意慈禧废立。
后来医生给光绪看病,慈禧都派人监视。
医生给光绪开的药都不是重药,是平和的药,慈禧对医生就很不满意。
后来历史学家研究的清廷档案中的这些脉案,都是医生在慈禧的影响下写的,我怀疑有不可靠的地方。
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篇2 在用法医学的手法历时5年研究之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会,正式宣布其死于急性砒霜中毒。
光绪被人用砒霜毒死,一段纠缠了100年的光绪死因之谜,就此破解。
初次检测发现异常1908年11月,38岁的光绪与74岁的慈禧在22小时内先后身亡。
100年来,史学界关于光绪死因的辩论从未停止,怀疑谋杀说和正常死亡说几经交锋,却一直没能形成学术定论。
央视纪录片导演钟里满介绍,2003年,他有一次偶然听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曾于1980年对光绪及隆裕皇后的棺椁进行过清理封存,两人的头发被存放在库房里。
他于是决定借助这些头发,拍一部关于光绪死因的纪录片。
钟里满说,他学物理出身,因此坚持纪录片需要一份信得过的尸检报告。
为此他将一缕光绪的头发送往拥有“中子活化”装置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检验,这一方法可以将一根头发不同部位的营养状况表现出来,进而说明头发每个月的生长情况,当年检测拿破仑的头发时,法国人采用的也是这一技术。
钟里满说,把头发送检之初,他对光绪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他杀根本没有假想。
“当初法医把头发交给我的时候说,头发1个月才长1厘米,即使是中毒死的,也不会从头发上表现出来”,他说,他因此从没指望能从这些头发上发现什么。
但检测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光绪头发有两处砷含量明显异常,最高值竟是普通人的2404倍。
这引起了他的强烈好奇,他为此多次拜访著名清史研究专家戴逸教授,奔走在河北省文物局、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等单位之间,希望能借助对光绪头发等遗物的法医学检测,来探寻光绪的死因。
就在这一年,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专家们组成“清光绪死因”专项研究课题组,开始了关于光绪死因的法医学检测之路,这个被列入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的研究项目,开始了5年的探寻。
对比实验确认中毒由于崇陵已经封闭,不能开棺检验,研究人员只能用库房里存放的光绪等人的头发、衣服和遗骨做检验。
据介绍,课题组在操作过程中运用了侦破手段,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整个过程严格遵照法医鉴定规范。
研究人员通过对光绪两缕头发分段检测,发现第一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发段的第10段(2404微克/克),第2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26段(362.7微克/克)和第45段(202.1微克/克),发根部位的砷含量明显低于发梢和头发中段。
为了验证光绪的头发砷含量是否确属异常,研究人员分别提取了隆裕皇后、一名清代草料官以及当代人的头发样本分别进行同时代、同性别、同环境发砷检测。
结果表明,光绪的几处头发截段中砷含量不仅远高于当代人,也分别是隆裕皇后的261倍和清代草料官的132倍,确属中毒。
但中毒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呢?这个结果还不能说明。
研究过程中有人提出,光绪生前长期服用中药,会不会是雄黄、朱砂等物质长期聚集体内导致砷、汞中毒,换句话说,可能是长期服药造成的慢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