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

0644814 许丛宇 2008/12/30

生物碱

(1)Vitali 反应

C H C H 2O H

C O O R H N O 3

C H C H 2O H

C O O R N O 2

O 2N

O 2C H O H

N

C O

O K N O 2

O 2N

C O O R

C H 2O H

紫色 (2)DDL 反应

C

CH O

HCHO

32CCH 3O O

CH COONH N H

C C H 3C

CH 3

O O H 3C

CH 3DDl

黄色 (3)沉淀反应 书本P155

Molish 反应(试剂:浓硫酸,α-萘酚。常用色谱显色剂:邻苯二甲酸和苯胺) 糠醛衍生物和许多芳胺、酚类及具有活性次甲基的基团化合物缩合成有色的化合物

香豆素:

(1)异羟肟酸铁反应--------内酯的显色反应

碱性条件下,香豆素内酯开环,并与盐酸羟胺缩合成异羟肟酸,再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合成盐而显红色。

(2)与酚类试剂的反应

具有酚羟基,可与FeCl3试剂产生颜色反应;

若酚羟基的对位未被取代,或6-位上没有取代,其内酯环碱化开环后,可与Gibb’s 试剂、Emerson 试剂反应。机制如下: Gibb’s 反应:符合以上条件的香豆素乙醇溶液在弱碱条件下,2,6-二氯(溴)醌氯亚胺试剂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

Emerson 反应:符合以上条件的香豆素的碱性溶液中,加入2%的4-氨替比林和8%的铁氰化钾试剂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红色化合物。

醌类

颜色反应: 取决于其氧化还原性质以及分子中的酚羟基的性质。

(1)Feigl 反应----醌的通性,所有具醌核的化合物均可反应。(方法、机理:见书 312页)

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经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O

O

OH

COONa

2.Cl

H O H

N H OH

O

O H

N H O

O

Fe Fe 3+

H

+

C

C

1/3

O

H H

O N Br

Br

Cl O

N

Br

Br

-O O N

Br

Br

O

+

O

H H

N N N

H 2CH 3

CH

3

O

36

N

N N

CH 3CH

3

O

O

+

氨基安替比林

( 红 色)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可区别蒽醌与苯醌萘醌

苯醌和萘醌因醌核上有活泼质子,可反应,而蒽醌无。

无色亚甲基蓝溶液,样品在白色背景上作为蓝色斑点出现。

(3)与碱的反应(Borntr?ger反应----可区别含羟基的蒽醌与蒽酚衍生物

反应、机理、应用:见书313 页。

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变化,会使颜色加深。多呈橙、红、紫红色及蓝色。

例如羟基蒽醌类遇碱显红~紫红色的反应称Borntr?ger反应

(4)与活性次甲基试剂的反应----可区别蒽醌与苯醌萘醌(Kesting-Craven法)

反应、机理、应用:见书313 页。

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当其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含有活性次甲基试剂(乙酰醋酸酯、丙二酸酯、丙二腈等)的醇溶液反应,生成蓝绿色或蓝紫色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可初步鉴定蒽醌的取代情况机理:见书314 页

常用0.5%醋酸镁的乙醇溶液,可根据结果初步判断取代情况:

A.母核中只有一个α-或β-酚羟基,或有两个β-酚羟基但不在同一环上,呈黄橙色至橙色。

B.邻位酚羟基的蒽醌,呈紫色-蓝紫色。

C. 对位二酚羟基蒽醌,呈紫红色-紫色。

D. 每个苯环上各有一个α-酚羟基,或含有间位二羟基者,呈红色至红色。

黄酮

1)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

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橙红~紫红色,少数显紫~蓝色。查耳酮、橙酮、儿茶素类不显色。

异黄酮类一般不显色。

2)四氢硼钠(钾)反应:

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红~紫色。其它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二氢黄酮与磷钼酸试剂显棕褐色。

3)铝盐:

生成的络合物多为黄色(lmax=415nm),并有荧光,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常用试剂为1%三氯化铝或硝酸铝溶液。4)铅盐:

常用1%醋酸铅及碱式醋酸铅水溶液,碱式醋酸铅反应能力更强,可生成黄~红色沉淀。

5)锆盐:

多用2%二氯氧化锆(ZrOCl2)甲醇溶液。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游离的3-或5-OH存在时,均可反应生成黄色的锆络合物。

3-OH,4-酮基络合物的稳定性>5-OH,4-酮基络合物(仅二氢黄酮醇除外)。〖当反应液中接着加入枸橼酸后,5-羟基黄酮的黄色溶液显著褪色,而3-羟基黄酮溶液仍呈鲜黄色(锆—枸橼酸反应)〗。

6)镁盐: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与醋酸镁的甲醇溶液,加热可显天蓝色荧光,若具有C5-OH,色泽更为明显。而黄酮、黄酮醇及异黄酮类等则显黄~橙黄~褐色。

7)氯化锶(SrCl2):

在氨性甲醇溶液中,可与分子中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绿色~棕色乃至黑色沉淀。

8)三氯化铁反应: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含有游离酚羟基,与三氯化铁水溶液或醇溶液可产生正反应,呈现颜色;当含有氢键缔合的酚羟基时,颜色更明显。

9)碱性试剂显色:

二氢黄酮类在碱液中开环,转变成查尔酮类化合物,显橙黄至黄色。

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与其他黄酮类区别。

黄酮类分子中有邻二酚羟基取代或3,4’-二羟基取代时,在碱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产生黄色—深红色—绿棕色沉淀

卓酚酮

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结晶体,并显示不同的颜色,可用于不同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铜络合物为绿色结晶,铁络合物为赤红色结晶。

环烯醚萜

游离苷元遇酸、碱、羰基化合物和氨基酸等都能变色。

如遇到氨基酸类加热,即显深红色至深蓝色,最后变成蓝色沉淀。

还有冰醋酸-铜离子反应,shear试剂(1体积浓盐酸与1.5体积苯胺混合)反应(车前草苷:黄—棕—深绿)

藇类

挥发油分馏时,高沸点馏分如见美丽的蓝色、紫色或绿色,表明可能有藇类

三萜类

三萜化合物(苷元和苷)在无水条件下,与强酸、三氯乙酸或Lewis酸(氯化锌、三氯化铝、三氯化锑)作用,会产生颜色变化或荧光。但全饱和、且3位又无羟基或羰基的化合物呈阴性反应:

*(1)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将样品溶于冰醋酸中,加硫酸-醋酐(1:20),可产生黄→红→紫→蓝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甾体皂苷也有此反应,但颜色变化快,在颜色变化的最后出现污绿色;而三萜皂苷颜色变化稍慢,且不出现污绿色。)*(2)五氯化锑反应(Kahlenberg反应)

将样品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以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斑点。紫外灯下显蓝色荧光(甾体皂苷则显黄色荧光)另:三氯化锑(Carr-Price反应)薄层色谱显色用。其余一样。(3)三氯醋酸反应(Rosen-Heimer反应)

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加热至100℃,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加热至100度,甾体是60度。)(4)氯仿-浓硫酸反应(Salkowski反应)

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氯仿层呈现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出现。(甾体也有,一样)

(5)冰醋酸-乙酰氯反应(Tschugaeff反应)

样品溶于冰醋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甾体也有,一样)

三萜化合物的沉淀反应

皂苷的水溶液可以和一些金属盐类如铅盐、钡盐、铜盐等产生沉淀。三萜皂苷多含羧基,可用酸性醋酸铅沉淀,而甾体皂苷则为中性皂苷,须用碱性醋酸铅或者氧化钡沉淀。

挥发油

官能团鉴定:

酚类:将少许溶于乙醇中,加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如产生蓝色,蓝紫或绿色反应,表示挥发油中有酚类物质存在。

羰基化合物:银镜反应(硝酸银的氨溶液)醛类物质。挥发油的乙醇液中加2,4-二硝基苯肼,氨基脲,羟胺等试剂,若产生晶形衍生物沉淀表明有醛或酮类化合物存在。

不饱和化合物和藇类衍生物

挥发油的三氯甲烷加溴的三氯甲烷液——红色褪去——有不饱和化合物,继续加溴的三氯甲烷,若产生蓝色紫色或绿色,表明油中有藇类。此外在挥发油的无水乙醇液中加浓硫酸时,如有藇类衍生物应产生蓝色或紫色反应。

内酯类:挥发油吡啶溶液中加亚硝酰氰化钠试剂及氢氧化钠液,若出现红色并逐渐消失,则表明有~

甾体

1.Salkowski反应样品溶于氯仿,沿试管壁滴加浓硫酸,氯仿层显血红色或青色,硫酸层显绿色荧光。

2.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25%三氯乙酸乙醇液和3%氯胺T水液4:1混合,喷在滤纸上与强心苷反应,干后加90度加热

数分钟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蓝色、灰蓝色荧光,反应较稳定,用于毛地黄强心苷类的区别。

3.α,β不饱和内酯环反应(区别甲乙型强心苷)

甲型强心苷:C17侧链上有不饱和内酯环,碱液中,双键移位形成活性次甲基,与某些试剂反应显色。

乙型无。

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深红或蓝

【NaFe(NO)(CN)5·2H2O】

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液紫红或红

Raymond反应1%间-二硝基苯乙醇液紫红或蓝

Baljet反应苦味酸(2,4,6-三硝基甲苯)橙或橙红

4.α去氧糖的反应

(1)占吨氢醇反应分子中有2-去氧糖能显色

(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灰红色

(3)Keller—Kiliani反应(游离的2-去氧糖或者该条件下能水解得到2-去氧糖的强心苷)强心苷溶于含少量Fe3+的冰醋酸中,沿管壁滴加浓硫酸,观察界面和醋酸层的颜色变化,若有2-去氧糖,醋酸层渐呈蓝色或蓝绿色,但是对此反应不显色的,并非结构中无2-去氧糖。

(4)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黄色

与强心苷有关的一些鉴别方法:

1、甲型强心苷的不饱和五元内酯环,在碱性溶液中,双键转位可产生活性次甲基,可与Legalsh试剂、Kedde试剂等发生显色反应;

2、基于2-去氧糖的显色反应:可用Keller-Kiliani试剂鉴别,显蓝绿色。

3、UV法:不饱和五元内酯环--在220nm处不饱和六元内酯环--在300nm处有最大吸收;

4、IR法:在1700-1800cm-1都有两个强吸收峰,但不饱和六元内酯环的,向低移40cm –1。

鞣质

(还原性)极易被氧化,为强还原剂。与高价金属离子和盐,如Fe3+、Vd6+、Ce4+、重铬酸钾、高锰酸钾、钨酸钠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大部分产生颜色变化,可作为鞣质的定量方法,Folin酚法:碱性条件下酚类化合物讲钨钼酸还原成蓝色化合物,在760nm处有最大吸收,可定量;普鲁士蓝法是根据在酸性介质中酚类物质讲Fe3+还原成Fe2+,后者与K3Fe(CN)6生成深蓝色配合物,在695nm处有最大吸收,测定总酚量。

特殊官能团

FeCl3 或重氮化试剂可用于酚羟基的检查;

Labat试剂或Ecgrine试剂变色酸浓硫酸试剂用于亚甲二氧基的检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