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热学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热学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热学习题答案

第三章:气体分子的输运过程(内容对应参考书的第四章)

1. 某一时刻,氧气中一组分子刚与其他分子碰撞过,问:经过多长时间后,其

中还保留一半未与其他分子相碰。设氧气分子都以平均速率运动,氧气温度300K ,在给定压强下,分子平均自由程为2.0cm 。

解:设这组分子个数为0N ,经过时间t (对应的路程为x )后未碰撞的分子数为

N ,根据分子按自由程的分布

()dx e dx x f N dN x

?==-λλ

10 由已知:t v x =,2

10=N N ,则有 210===?--λλt v x e e N N ,即2ln v t λ= 又由πμRT

v 8=,mol Kg /10323-?=μ,代入上式得

()s RT t 532101.32ln 300

31.88103214.3100.22ln 8---?≈?????==πμλ

。 2. (P 142。8)在气体放电管中,电子不断与气体分子相碰,因电子的速率远远

大于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所以后者可以认为是静止不动的。设电子的“有效直径”比起气体分子的有效直径d 来可以忽略不计。

(1)电子与气体分子的碰撞截面σ为多大?

(2)证明: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的平均自由程为

σ

λn e 1= 解:(1)电子与气体分子的碰撞截面22??

? ??+=d d e πσ,由于d d e <<,故 22

412d d d e ππσ≈??? ??+=

(2)由于气体分子可以认为是静止不动的,则电子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相对速率就等于电子的平均速率e v 。在时间t 内,电子走过的路程为t v e ,相应的圆柱体的体积为t v e σ,则在此圆柱体内的气体分子数为t v n e σ,即为时间t 内电子与气体分子的碰撞次数,故碰撞频率为

e e v n t t v n Z σσ==

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的平均自由程为

σλn Z v e e 1==

3. (P 143。18)一长为2m ,截面积为410-米2的管子里贮有标准状态下的2CO 气,一半2

CO 分子中的C 原子是放射性同位素C 14。在0=t 时,放射性分子密集在管子的左端,其分子数密度沿着管子均匀地减小,到右端减为零。

求:(1)开始时,放射性气体的密度梯度是多大?

(2)开始时,每秒有多少个放射性分子通过管子中点的横截面从左侧移往右侧?

(3)有多少个从右侧移往左侧?

(4)开始时,每秒通过管子横截面扩散的放射性气体为多少克?

解:(1)2CO 的摩尔质量为mol kg /10

60.42-?=μ,由题意,在0=t 时,管子左端和右

端的密度分别为: 32

5/05.2273

31.81060.410013.1m kg RT P A =????==-μρ,0=B ρ 由于214

CO 气体分子数密度沿着管子均匀地减小,故密度梯度为常数,即 4/03.100

.205.20m kg l dl d A B -=-=-=ρρρ (2)由题意可知管子中点处214CO 气体分子的密度为2

21A M dl d l ρρρ=?=,根据输运过程的微观分子运动简化假设,单位时间从左侧通过管子中点处的横截面dS 移往右侧

的214

CO 分子质量为 dS v dS v n m dM 116

161ρ==+ 其中,m 为单个分子的质量,1ρ为距截面左侧λ处的放射性分子密度,有

λρρρdl d A +=

21,又因为++=mdN dM ,πμπλRT v p d kT 8,22==,有 ()15224252102322321016.31092.71000.11060.427331.8810013.11060.422731038.103.1205.21060.461002.68226261?+?=??????????

????

???????+???=???

?????+=??

????+==-----++πππμπρρμλρρdS RT p d kT dl d N dS v dl d m m dM dN A (3)与(2)同理可知:单位时间从右侧通过管子中点处的横截面dS 移往左侧的214

CO 分子数为 15

22221016.31092.7266161?-?=??????-====--dS v dl d N dS v m dS v n m dM dN A λρρμρ

(4)由前两问可知每秒通过管子任一横截面向右扩散的214

CO 分子的质量均相等,且随时间t 减小。故在0=t 时 ()()g dN dN N dN dN m dM A 715232

1083.41016.321002.61060.4---+-+?=?????=-=-=μ

4. (P 143。21)两个长度均为L 的圆筒同轴地套在一起,内筒和外筒的半径分别

为1R 、2R ,内筒和外筒分别保持恒定的温度1T 、2T ,且1T >2T 。已知两筒间空气的热导系数为κ,试证明:每秒由内筒通过空气传到外筒的热量为

()211

2ln 2T T R R L Q -=πκ 解:由于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取一个半径为r ()21R r R ≤≤,同样为L 的共轴圆

柱面,则单位时间内通过这个面的热量Q 为恒量,由傅立叶定律有

dS dr

dT dt dQ Q κ-== 其中,rL dS π2=,将上式变形为:

dT Q

L r dr πκ2-= 对上式积分: ??-=2

1

2121T T R R dT Q L dr r πκ 得 ()12122ln T T Q

L R R --=πκ 即 ()211

2ln 2T T R R L Q -=πκ 得证。 注意:此题与课堂上例题(悬挂在金属丝上的圆柱体套圆筒)的模型很相似,但是dS 的取法却不同,例题中取θLRd dS =,只是半径为r ()21R r R ≤≤的圆柱空气薄片上的一小部分,而本题却取整个圆柱的面积rL dS π2=,为何?

主要原因是两题求的量导致的区别:例题中求的是圆柱受到的力矩()R r =,而牛顿粘滞公式中的df 也隐含着方向,所以取面积积分元的时候也应取df 对应的作用面积元。

热学模拟试题(一)(2020年整理).doc

热学模拟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表格内。(本题共15小 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有一截面均匀、两端封闭的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1克的氢 气,则为了使活塞停留在正中央,另一边应装入的氧气质量为( ) A 、 16 1 克;B 、8克;C 、16克;D 、32克。 2、 如果只能用绝热方法使系统从初态变到终态,则( ) A 、 对联结这两态的不同绝热路径,所做功不同; B 、 对联结这两态的所有绝热路径,所做功都相同; C 、 由于没有热能传递,故没有做功; D 、 系统的总内能将不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热力学系统吸收的热量越多,则其温度就越高,内能也就越大; B 、理想气体在自由膨胀过程中,体积从1V 变到2V ,则所作的功? ?= 2 1 V V dV P A ; C 、任意准静态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内能增量公式T C U m V ?=?,ν都适用; D 、理想气体被压缩,其温度必然会升高。 4、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下面哪个说法正确( ) A 、功可完全转变为热,但热不可能完全转为功; B 、热量不可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C 、两条绝热线可以相交; D 、一条绝热线与一条等温线只能有一个交点。 5、 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在一个大气压的恒定压强下,从0?C 被加热到100?C ,此时气体的内能 增加了( ) A 、150J ; B 、415.5J ; C 、1246.5J ; D 、2077.5J 。 6、 将氦气液化的设备装在温度为K 3001=T 的房间内,如果该设备中氦气的温度为K 0.51=T ,则释 放给房间的热量1Q 和从氦气吸收的热量2Q 的最小比值为( ) A 、 601;B 、60;C 、59 1 ;D 、59。 7、 在固定的容器中,若将理想气体的温度T 0提高为原来的两倍,即T =2T 0,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 体压强分别用ε和P 表示,则( ) A 、02εε=,P = 2P 0; B 、02εε=,P = 4P 0; C 、04εε=,P = 2P 0; D 、ε和P 都不变。 8、 摩尔数一定的理想气体,由体积V 1,压强P 1绝热自由膨胀到体积V 2=2V 1,则气体的压强P 2、内 能变化U ?和熵的变化S ?分别为( ) A 、 21P ,0,0; B 、2 1P ,0,2ln R ν C 、 2 1 P ,2ln R ν,0;; D 、 γ 2 1P ,0,2ln R ν。 9、 理想气体起始时温度为T ,体积为V ,经过三个可逆过程,先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 ,再等体升压 到使温度恢复到T ,再等温压缩到原来的体积。则此循环过程( ) A 、每个过程中,气体的熵保持不变; B 、每个过程中,外界的熵保持不变; C 、每个过程中,气体与外界的熵之和保持不变; D 、整个过程中,气体与外界的熵之和增加。 10、 若用N 表示总分子数,f (v )表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以下哪一个积分表示分布在速率区间 v 1~v 2内所有气体分子的总和( ) A 、?2 1 )(v v dv v f ;B 、?2 1 )(v v dv v Nf ;C 、?2 1 )(v v dv v vf ;D 、?2 1 )(v v dv v Nvf 。 11、 某容器内盛有标准状态下的氧气O 2,其均方根速率为v 。现使容器内氧气绝对温度加倍,O 2被 分离成原子氧O ,则此时原子氧的均方根速率为( ) A 、 2 1 v ;B 、v ;C 、2v ;D 、2v 。 12、 若气体分子服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如果气体的温度降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与最概然速率v p 相应的速率分布函数f (v p )变为原来的( ) A 、 21 ;B 、2;C 、2 1;D 、2。 13、 一容器贮有气体,其平均自由程为λ,当绝对温度降为原来的一半,体积增大一倍,分子作用 半径不变。此时平均自由程为( ) A 、 21 λ; B 、2 1λ; C 、λ; D 、2λ; E 、2λ。 14、 气体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的2倍,则扩散系数D 变为原来的( ) A 、2倍; B 、 2 1倍;C 、2倍;D 、 2 1 倍;E 、22倍。 15、 若在温度为T ,压强为P 时,气体的粘滞系数为η,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在每秒钟相互碰撞的总 次数为( ) A 、πη34P ; B 、πη 38P ;C 、kT P πη342;D 、kT P πη382。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填在题目中的空格内。(本题共9小题,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 1、 一摩尔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温度为300K ,压强为1atm 的初态出发,经等温过程膨胀至原 来体积的2倍,则气体所作的功为 。 2、 设空气温度为0℃,且不随高度变化,则大气压强减为地面的75%时的高度为 。 3、 某种气体分子在温度为T 1时的方均根速率等于温度为T 2时的平均速率,则2 1 T T = 。 4、 氮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450m/s 时的温度为 。 5、 1摩尔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由300K 经可逆定压过程从0.03 m 3膨胀到0.06 m 3,则气体的熵变 为 。

工程热力学课后作业答案(第三章)第五版

3-1 安静状态下的人对环境的散热量大约为400KJ/h,假设能容纳2000人的大礼堂的通风系统坏了:(1)在通风系统出现故障后的最初20min内礼堂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多少?(2)把礼堂空气和所有的人考虑为一个系统,假设对外界没有传热,系统内能变化多少?如何解释空气温度的升高。 解:(1)热力系:礼堂中的空气。 闭口系统 根据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Q+ = ? U W 因为没有作功故W=0;热量来源于人体散热;内能的增加等于人体散热。 ? Q=2.67×105kJ 2000? = 20 60 / 400 (1)热力系:礼堂中的空气和人。 闭口系统 根据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 = Q+ U W 因为没有作功故W=0;对整个礼堂的空气和人来说没有外来热量, 所以内能的增加为0。 空气温度的升高是人体的散热量由空气吸收,导致的空气内能增加。 3-5,有一闭口系统,从状态1经a变化到状态2,如图,又从状态2经b回到状态1;再从状态1经过c 变化到状态2。在这个过程中,热量和功的某些值已知,如表,试确定未知量。 解:闭口系统。 使用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1)对1-a-2和2-b-1组成一个闭口循环,有 ??=W δ Qδ

即10+(-7)=x1+(-4) x1=7 kJ (2)对1-c-2和2-b-1也组成一个闭口循环 x2+(-7)=2+(-4) x2=5 kJ (3)对过程2-b-1,根据W U Q +?= =---=-=?)4(7W Q U -3 kJ 3-6 一闭口系统经历了一个由四个过程组成的循环,试填充表中所缺数据。 解:同上题 3-7 解:热力系:1.5kg 质量气体 闭口系统,状态方程:b av p += )]85115.1()85225.1[(5.1---=?v p v p U =90kJ 由状态方程得 1000=a*0.2+b 200=a*1.2+b 解上两式得: a=-800 b=1160 则功量为 2.1 2.022 1 ]1160)800(21[5.15.1v v pdv W --==?=900kJ 过程中传热量 W U Q +?==990 kJ 3-8 容积由隔板分成两部分,左边盛有压力为600kPa ,温度为27℃的空气,右边为真空,容积为左边5倍。将隔板抽出后,空气迅速膨胀充满整个容器。试求容器内最终压力和温度。设膨胀是在绝热下进行的。 解:热力系:左边的空气 系统:整个容器为闭口系统 过程特征:绝热,自由膨胀 根据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W U Q +?=

热学(李椿+章立源+钱尚武)习题解答_第1章温度

第一章温度 1-1在什么温度下,下列一对温标给出相同的读数:(1)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2)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3)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解:(1) 当时,即可由,解得 故在时 (2)又 当时则即 解得: 故在时, (3) 若则有 显而易见此方程无解,因此不存在的情况。 1-2 定容气体温度计的测温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时,其中气体的压强为50mmHg。 (1)用温度计测量300K的温度时,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2)当气体的压强为68mmHg时,待测温度是多少? 解:对于定容气体温度计可知: (1) (2) 1-3 用定容气体温度计测得冰点的理想气体温度为273.15K,试求温度计的气体在冰点时的压强与水的三相点时压强之比的极限值。 解:根据 已知冰点 。

1-4用定容气体温度计测量某种物质的沸点。原来测温泡在水的三相点时,其中气体的压强;当测温泡浸入待测物质中时,测得的压强值为,当从测温泡中抽出一些气体,使减为200mmHg时,重新测得,当再抽出一些气体使减为100mmHg时,测得.试确定待测沸点的理想气体温度. 解:根据 从理想气体温标的定义:依以上两次所测数据,作T-P图看趋势得出时,T约为400.5K亦即沸点为400.5K. 题1-4图 1-5铂电阻温度计的测量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时,铂电阻的阻值为90.35欧姆。当温度计的测温泡与待测物体接触时,铂电阻的阻值为90.28欧姆。试求待测物体的温度,假设温度与铂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并规定水的三相点为273.16K。 解:依题给条件可得 则 故 1-6在历史上,对摄氏温标是这样规定的:假设测温属性X随温度t做线性变化,即,并规定冰点为,汽化点为。 设和分别表示在冰点和汽化点时X的值,试求上式中的常数a和b。 解: 由题给条件可知 由(2)-(1)得 将(3)代入(1)式得

热力学习题(答案)

一、9选择题(共21分,每题3分) 1、1.1mol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分别经历如图所示的(1)或(2)过程到达末态b.已知T aQ2>0; (B) Q2>Q1>0; (C) Q20. 2、图(a),(b),(c)各表示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循环过程,其中(c)图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圆构成的两个循环过程, 图(a)和(b)则为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那么: [ C ] (A)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零; (B)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正; (C)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零; (D) 图(a)总净功为正,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负. 3、如果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从图中的abcda增大为ab’c’da,那么循环abcda 与ab’c’da所做的净功和热机效率变化情况是: (A)净功增大,效率提高; [ D ]

(B)净功增大,效率降低; (C) 净功和效率都不变; (D) 净功增大,效率不变.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图中初态a经①过程ab和由初态a’经②过程初态a’cb到达相同的终态b, 如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1,Q2的关系为[ B ] (A) Q1<0,Q1>Q2 ; (B) Q1>0, Q1>Q2 ; (C) Q1<0,Q10, Q1

热学试题1---4及答案

热学模拟试题一 一、 填空题 1. l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1atm 的恒定压强下,从0℃加热到100℃, 则气体的内能改变了_____J .(普适气体常量R=·mol -1·k -1)。 2. 右图为一理想气体几种状态变化过程的p-v 图,其中MT 为等温线,MQ 为绝热线,在AM,BM,CM 三种准静态过程中: (1) 温度升高的是___ 过程; (2) 气体吸热的是______ 过程. 3. 所谓第二类永动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处于平衡状态下温度为T 的理想气体, kT 2 3 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 为玻尔兹曼常量). 5. 图示曲线为处于同一温度T 时氦(原子量 4)、氖(原子量20)和氩(原子量40)三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其中: 曲线(a)是______ 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 曲线(b)是_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曲线(c)是_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6. 处于平衡态A 的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经准静态等体过程变到平衡态B ,将从外界吸收热量416 J ,若经准静态等压过程变到 与平衡态B 有相同温度的平衡态C ,将从外界吸收热量582J ,所以,从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C 的准静态等压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200J .若此种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________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需吸热_____________J 。 8.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p —T 图上经历一个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c→d→a ),其中a→b ,c→d 两个过程是绝热过程,则该循环的效率η=_________________。 9. 某种单原子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其摩尔热容量 为 ;在等容过程中其摩尔热容量为 ;在等温过程中其摩尔热容量为 ;在绝热过程中其摩尔热容量为 。 10. — 11. 理想气体由某一初态出发,分别做等压膨胀,等温膨胀和绝热膨胀三个过程。其中:等压膨胀 过程内能 ;等温膨胀过程内能 ;绝热膨胀过程内能 。 二、 选择题 1. 有一截面均匀两端封闭的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隔成两边,如果其中一边装有1克的氢气,则另一边应装入: (A ) 16 1 克的氧气才能使活塞停留在中央。 (B ) 8克的氧气才能使活塞停留在中央。 (C ) 32克的氧气才能使活塞停留在中央。 (D ) 16克的氧气才能使活塞停留在中央。 [ D ] 2. 按经典的能均分原理,每个自由度上分子的平均动能是: (A ) kT ; (B )kT 2 3 ; (C )kT 2 1 ; (D )RT 。 [ C ] 3. ! 4. 有二容器,一盛氢气,一盛氧气,若此两种气体之方均根速率相等,则: P(atm) T(K) ~ a b c d —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 1.怎样正确看待“理想气体”这个概念?在进行实际计算是如何决定是否可采用理想气体的一些公式? 答:理想气体:分子为不占体积的弹性质点,除碰撞外分子间无作用力。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在低压高温时的抽象,是一种实际并不存在的假想气体。 判断所使用气体是否为理想气体(1)依据气体所处的状态(如:气体的密度是否足够小)估计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可能引起的误差;(2)应考虑计算所要求的精度。若为理想气体则可使用理想气体的公式。 2.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因气体的种类而异?是否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异?任何气体在任意状态下摩尔体积是否都是 0.022414m 3 /mol? 答:气体的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的情况下不会因气体的种类而异;但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变化。只有在标准状态下摩尔体积为 0.022414m 3 /mol 3.摩尔气体常数 R 值是否随气体的种类不同或状态不同而异? 答:摩尔气体常数不因气体的种类及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4.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为pv =R g T ,那么这种工质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吗? 答:一种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为理想气体,那么其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5.对于一种确定的理想气体,()p v C C 是否等于定值?p v C C 是否为定

值?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p v C C 是否总是同一定值? 答:对于确定的理想气体在同一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 p v C C 为定值。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p v C C 不是定值。 6.麦耶公式p v g C C R -=是否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是否适用于实际 气体? 答:迈耶公式的推导用到理想气体方程,因此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不适合实际气体。 7.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u(或 h)可以表示为 p 和 v 的函数,即(,)u u f p v =。但又曾得出结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只取决于温度,这两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实际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理想气体忽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只取决于温度。 8.为什么工质的热力学能、焓、熵为零的基准可以任选?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或焓的参照状态通常选定哪个或哪些个状态参数值?对理想气体的熵又如何? 答:在工程热力学里需要的是过程中热力学能、焓、熵的变化量。热力学能、焓、熵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变化量的计算与基准的选取无关。热力学能或焓的参照状态通常取 0K 或 0℃时焓时为0,热力学能值为 0。熵的基准状态取p 0=101325Pa 、T 0=0K 熵值为 0 。 9.气体热力性质表中的h 、u 及s 0的基准是什么状态? 答:气体热力性质表中的h 、u 及s 0的基准是什么状态00(,)T P 00T K =

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题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二、选择题 1.D 2.D 3.D 4.C 5.D 6.B 7.B 8.C 9.D 10.D 11.B 12.D 13.A 14.D 15.C 16.D 习题解答 1. 请指出下列公式的适用条件: (1) △H=Q p;(2) △U=Q V;(3)W=-nRlnV2/V1 解:(1)封闭系统,恒压不做其他功。 (2)封闭系统,恒容不做其他功。 (3)封闭系统,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2. 用热力学概念判断下列各过程中功、热、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 (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 (2)van der Waals气体等温自由膨胀; (3)Zn(s)+2HCl(l)===ZnCl2(l)+H2(g)进行非绝热等压反应; (4)H2(g)+C12(g)===2HCl(g)在绝热钢瓶中进行; (5)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273.15K,101.325kPa)。 解:(1)W=0,Q=0,△U=0,△H=0 (2)W=0,Q>0,△U>0,△H不能确定。 (3)W<0,Q<0,△U<0,△H<0 (4) W=0,Q=0,△U=0,△H>0 (5) W>0,Q<0,△U<0,△H<0 3.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氢气和氧气从4种不同的途径生成相同终态的水;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爆鸣;(3)氢氧热爆炸;(4)氢氧燃料电池。请问这4种变化途径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是否相同? 解:相同。 4. 一定量的水,从海洋蒸发变为云,云在高山上变为雨、雪,并凝结成冰。冰、雪融化变成水流入江河,最后流入大海。整个循环,水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是多少? 解:零。 5. 10mol理想气体,始态压力为1000kPa,温度为300K。在等温下:分别计算下述途径所做的功。

热学习题分析和解答

习题分析和解答 [第一章 △1. 3. 6一抽气机转速1m in 400-?=r ω,抽气机每分钟能抽出气体20 l (升)。设容器的容积 V 0 = 2.0 1,问经过多长时间后才能使容器的压强由0.101 Mpa 降为 133 Pa 。 设抽气过程中温度始终不变。 〖分析〗: 抽气机每打开一次活门, 容器气体的容积在等温条件下扩大了 V , 因而压强有所降低。 活门关上以后容器气体的容积仍然为 V 0 。下一次又如此变化,从而建立递推关系。 〖解〗: 抽气机抽气体时,由玻意耳定律得: 活塞运动第一次: ) (0100V V p V p += 0001p V V V p += 活塞运动第二次: ) (0201V V p V p += 020 01002p V V V p V V V p ???? ??+=+= 活塞运动第n 次: ) (001V V p V p n n +=- n n V V V p p ???? ??+= 000 V V V n p p n n +=00 0ln (1) 抽气机每次抽出气体体积 l 05.0l )400/20(==V l 0.20=V Pa 1001.150?=p Pa 133=n p 将上述数据代入(1)式,可解得 276=n 。 则 s 40s 60)400/276(=?=t 1. 3. 8 两个贮着空气的容器 A 和 B ,以备有活塞之细管相连接。容器A 浸入温度为 C 10001=t 的水槽中,容器B 浸入温度为 C 2002-=t 的冷却剂中。开始时,两容器被细管中之活塞分隔开,这时容器 A 及 B 中空气的压强分别为 MPa 3053.01=p ,MPa 0020.02=p 。它们的体积分别为 ,l 25.01=V l,40.02=V 试问把活塞打开后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分析〗: 把活塞打开后两容器中气体混合而达到新的力学平衡以后,A 和 B 中气体压强应该相等。但是应注意到, 由于 A 和 B 的温度不相等,所以整个系统仍然处于非平衡态。 我们不能把 A 和B 气体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而先把从 A 流入 B 的那部分气体作为研究对象,求出它的物质的量( 即 mol 数 ),然后按照混合前后 A 和 B 总的物质的量不变这一点列出方程。 〖解〗:设原容器 A 中有 V ? 体积的气体进入容器 B ,且打开活塞后气体压强为 p 。对原容器 A 中 剩下的)(1V V ?- 体积的气体进行研究,它们将等温膨胀到体积 1V ,因而有 111)(pV V V p =?- (1)按照理想气体方程, 有 T pV R ν/= 关系,原容器 A 中 V ? 体积的气体和原容器 B 中 2V 体积的气体进行研究,它们合并前后物质的量应该不变,所以 2 222211T pV T V p T V p =+? (2)由(1)式、(2)两式化简可得

热学复习题

热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1 和p 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A) p 1> p 2. (B) p 1< p 2. (C) p 1=p 2. (D)不确定的. [ ] 2、一容器内装有N 1个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和N 2个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当该系统处 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其内能为 (A) (N 1+N 2) ( 23kT +25kT ). (B) 21(N 1+N 2) (23kT +2 5kT ). (C) N 123kT +N 225kT . (D) N 125kT + N 223kT . [ ] 3、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 、(4). (B) (1)、(2) 、(3). (C) (2)、(3) 、(4). (D) (1)、(3) 、(4). [ ] 4、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ε和平均平动动能w 有如下关系: (A) ε和w 都相等. (B) ε相等,而w 不相等. (C) w 相等,而ε不相等. (D) ε和w 都不相等. [ ] 5、压强为p 、体积为V 的氢气(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A) 25pV . (B) 2 3pV . (C) pV . (D) 2 1pV . [ ] 6、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 时,其内能为 (A) RT 23. (B) kT 2 3. (C) RT 25. (D) kT 2 5. [ ] (式中R 为普适气体常量,k 为玻尔兹曼常量) 7、5056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E 随体积V 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其 延长线过E ~V 图的原点),则此直线表示的过程为: (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 (D) 绝热过程.[ ] 8、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 它们 (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 ]

4.热力学 习题及答案

一、9选择题(共21分,每题3分) 1、1、1mol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分别经历如图所示得(1)或(2)过程 与Q2得关系就是到达末态b、已知TaQ2>0; (B) Q2>Q1>0; (C) Q20、 2、图(a),(b),(c)各表示连接在一起得两个循环过程,其中(c)图就是两个半径相等得圆构成得两个循环过程, 图(a)与(b)则为半径不相等得两个圆、那么: [ C ] (A)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零; (B)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正; (C)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零; (D) 图(a)总净功为正,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负、 3、如果卡诺热机得循环曲线所包围得面积从图中得abcda增大为ab’c’da,那么循环abcda与ab’c’da所做得净功与热机效率变化情况就是: (A)净功增大,效率提高;[ D ] (B)净功增大,效率降低; (C) 净功与效率都不变; (D) 净功增大,效率不变、 4、一定量得理想气体分别由图中初态a经①过程ab与由初态a’经②过程初态a’cb到达相同得终态b, 如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得热量Q1,Q2得关系为[ B ] (A) Q1<0,Q1>Q2;(B)Q1>0, Q1>Q2 ; (C) Q1<0,Q1<Q2;(D) Q1>0,Q1<Q2 、 5、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 D] (A)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 (B)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不可逆过程就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得过程; (D) 一切自发过程都就是不可逆得、

热学试题库

物理学本科《热学》期终试卷(一)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题型一二三总分分值24 28 10 10 10 8 10 100 得分 一、选择题(24%,每题4分) 1、热力学系统经绝热过程,系统的熵( E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 E、可以增加也可以不变 2、两种理想气体的温度相同,摩尔数也相同,则它们的内能( C ) A、相同 B、不同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一隔板把长方形容器分成积相等的两部分,一边装CO2,另一边装H2,两边气体的质量相同,温度也相同, 设隔板与器壁之间无摩擦,隔板( C ) A、不动 B、向右移动 C、向左移动 4、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出发,通过下列三个 过程,温度从T1降至T2,则系统放热最大的过程为(A ) A、等压过程 B、等容过程 C、绝热过程 5、下列过程中,趋于可逆过程的有( C ) A、汽缸中存有气体,活塞上没有外加压强,且活塞与汽缸间没有摩擦

的膨胀过程 B、汽缸中存有气体,活塞上没有外加压强,但活塞与汽缸间磨擦很大, 气体缓慢地膨胀过程 C、汽缸中存有气体,活塞与汽缸之间无磨擦,调整活塞上的外加压强, 使气体缓慢地膨胀过程 D、在一绝热容器内两种不同温度的液体混合过程 6、无限小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dQ=du+dA式中dA为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今欲使dQ、du、dA为正的等值,该过程是( C )A、等容升温过程B、等温膨胀过程 C、等压膨胀过程 D、绝热膨胀过程 二、填空题(28%) 1、理想气体温标的定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V不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P不变)。(4分) 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理想气体Cp>C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晶体中四种典型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在T—S图中画出可逆卡诺循环, 由线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6、体积为V的容器内,装有分子质量为m1和m2两中单原子气体,此混合 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种气体的内能都等于u,则两种分子的平

最新工程热力学课后作业答案第五版

工程热力学课后作业答案第五版

2-2.已知2N 的M =28,求(1)2N 的气体常数;(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3) 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 。 解:(1)2N 的气体常数 28 8314 0= = M R R =296.9)/(K kg J ? (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 101325 2739.296?== p RT v =0.8kg m /3 v 1= ρ=1.253/m kg (3) 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 Mv = p T R 0=64.27kmol m /3 2-3.把CO 2压送到容积3m 3的储气罐里,起始表压力 301=g p kPa ,终了表压力3.02=g p Mpa ,温 度由t1=45℃增加到t2=70℃。试求被压入的CO 2的质量。当地大气压B =101.325 kPa 。 解:热力系:储气罐。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压送前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 1 1 11RT v p m = 压送后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 2 2 22RT v p m = 根据题意 容积体积不变;R =188.9 B p p g +=11 (1) B p p g +=22 (2) 27311+=t T (3) 27322+=t T (4) 压入的CO 2的质量

)1 122(21T p T p R v m m m -= -= (5) 将(1)、(2)、(3)、(4)代入(5)式得 m=12.02kg 2-5当外界为标准状态时,一鼓风机每小时可送300 m 3的空气,如外界的温度增高到27℃,大气压降低到99.3kPa ,而鼓风机每小时的送风量仍为300 m 3,问鼓风机送风量的质量改变多少? 解:同上题 1000)273 325.1013003.99(287300)1122(21?-=-= -=T p T p R v m m m =41.97kg 2-6 空气压缩机每分钟自外界吸入温度为15℃、压力为0.1MPa 的空气3 m 3,充入容积8.5 m 3的储气罐内。设开始时罐内的温度和压力与外界相同,问在多长时间内空气压缩机才能将气罐的表压力提高到0.7MPa ?设充气过程中气罐内温度不变。 解:热力系:储气罐。 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第一种解法: 首先求终态时需要充入的空气质量 288 2875 .810722225???==RT v p m kg 压缩机每分钟充入空气量 288 28731015???==RT pv m kg 所需时间 == m m t 2 19.83min 第二种解法 将空气充入储气罐中,实际上就是等温情况下把初压为0.1MPa 一定量的空气压缩为0.7MPa 的空气;或者说0.7MPa 、8.5 m 3的空气在0.1MPa 下占体积为多少的问题。 根据等温状态方程 const pv = 0.7MPa 、8.5 m 3的空气在0.1MPa 下占体积为 5.591 .05 .87.01221=?== P V p V m 3 压缩机每分钟可以压缩0.1MPa 的空气3 m 3,则要压缩59.5 m 3的空气需要的时间 == 3 5 .59τ19.83min 2-8 在一直径为400mm 的活塞上置有质量为3000kg 的物体,气缸中空气的温度为18℃,质量为2.12kg 。加热后其容积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大气压力B =101kPa ,问:(1)气缸中空气的终温是多少?(2)终态的比容是多少?(3)初态和终态的密度各是多少?

热学习题解答第一章导论

普通物理学教程《热学》(秦允豪编) 习题解答 第一章 导论 1.3.1 设一定容气体温度计是按摄氏温标刻度的,它在下的冰点及下水的沸点时的压强分别为和,试问(1)当气体的压强为时的待测温度是多少(2)当温度计在沸腾的硫中时( 下的硫的沸点为),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解: (1)C t i ?=0,MPa P i 0405.0=; C t s ?=100,MPa P s 0553.0= C =γ,()P p t ∝,i s i s P P t t tg k --= =α bP a t += ()()C P P P P P P Pi P t t t P P k t t i s i i s i s i i i v ??---?--+ =-+=100摄氏C C C ?-=??-=??--=4.20510048.104.31000405.00553.00405.00101.0 (2)由 ()i s i v P P C P P t -?? -=100 ()C t P P P P v i s i ?? -+=100C C ?? ?+?=1005.4441048.11005.444 ()254.1006.1106286.10-?=?=m N Pa Pa 1.3.2 有一支液体温度计,在下,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t0=-0.3℃;在沸腾的水中的示数t0= 101.4℃。试问放在真实温度为66.9℃的沸腾的甲醇中的示数是多少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得乙醚沸点时的示数是为34.7℃,则乙醚沸点的真实温度是多少在多大一个测量范围内,这支温度计的读数可认为是准确的(估读到0.1℃) 分析:此题为温度计的校正问题。依题意:大气压为为标准大气压。冰点C t i ?=0,汽点 C t s ?=100,题设温度计为未经校证的温度计,C t i ?-=3.0',C t s ?=4.101',题设的温度 计在(1)标准温度为C t P ?=9.66,求示数温度?'=P t (2)当示数为C t P ?=7.34,求标准温度?=P t 解:x 为测温物质的测温属性量 设''i s t t -是等分的,故()x x t ∝(是线性的),()x x t ∝' 对标准温度计i s i i s i p x x x x t t t t --= --……(1) 非标准温度计i s i i s i p x x x x t t t t --= --' '' ' (2)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 1.怎样正确看待理想气体”这个概念?在进行实际计算是如何决定是否可采用理想气体的一些公式? 答:理想气体:分子为不占体积的弹性质点,除碰撞外分子间无作用力。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在低压咼温时的抽象,是一种实际并不存在的假想气体。判断所使用气体是否为理想气体(1)依据气体所处的状态(如:气体的密度是否足够小)估计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可能引起的误差;(2)应考虑计算所要求的精度。若为理想气体则可使用理想气体的公式。 2.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因气体的种类而异?是否因所处状态不同而 异?任何气体在任意状态下摩尔体积是否都是0.022414m3/mol? 答:气体的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的情况下不会因气体的种类而异; 但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变化。只有在标准状态下摩尔体积为0.022414m 3/mol 3?摩尔气体常数R值是否随气体的种类不同或状态不同而异? 答:摩尔气体常数不因气体的种类及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4?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为pv二R g T,那么这种工质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吗? 答:一种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为理想气体,那么其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C 5.对于一种确定的理想气体,(C p C v)是否等于定值?」是否为定 C v 值?在不同温度下(C P C v)、C P是否总是同一定值? C 答:对于确定的理想气体在同一温度下(C p C v)为定值,—p为定值。 C v C 在不同温度下(C p C v)为定值,—p不是定值。 C v 6.麦耶公式C p C v R g是否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是否适用于实际 气体?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气体体积功的计算式dV P W e ?-=中,为什么要用环境的压力e P ?在什么情 况下可用体系的压力体P ? 答: 在体系发生定压变化过程时,气体体积功的计算式dV P W e ?-=中, 可用体系的压力体P 代替e P 。 1-2 298K 时,5mol 的理想气体,在(1)定温可逆膨胀为原体积的 2 倍; ( 2 ) 定压下加热到373K ;(3)定容下加热到373K 。已知 C v,m = 28.28J·mol -1·K -1。 计算三过程的Q 、W 、△U 、△H 和△S 。 解 (1) △U = △H = 0 kJ V V nRT W Q 587.82ln 298314.85ln 1 2=??==-= 11 282.282ln 314.85ln -?=?==?K J V V nR S (2) kJ nC Q H m P P 72.13)298373(,=-==? kJ nC U m V 61.10)298373(,=-=? W = △U – Q P =- 3.12 kJ 112,07.41298 373ln )314.828.28(5ln -?=+?==?K J T T nC S m P (3) kJ nC Q U m V V 61.10)298373(,=-==? kJ nC H m P 72.13)298373(,=-=? W = 0 112,74.31298 373ln 28.285ln -?=?==?K J T T nC S m V 1-3容器内有理想气体,n=2mol , P=10P θ,T=300K 。求(1) 在空气中膨胀了1dm 3, 做功多少? (2) 膨胀到容器内压力为 lP θ,做了多少功?(3)膨胀时外压总比气体的压力小 dP , 问容器内气体压力降到 lP θ时,气体做多少功? W f dl p A dl p dV δ=-?=-??=-?外外外

热学试题(2).doc

大学物理竞赛训练题 热学(2) 一、选择题 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初态a 经①过程ab 和由初态a ′经②过程a′cb 到达相同的终态b ,如p -T 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 1,Q 2的关系为: (A) Q 1<0,Q 1 > Q 2. (B) Q 1>0,Q 1> Q 2. (C) Q 1<0,Q 1< Q 2. (D) Q 1>0,Q 1< Q 2. [ ] 2. 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氨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氨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氨气传递热量是: [ ] (A) 6 J. (B) 5 J. (C) 3 J. (D) 2 J. 3. 某理想气体状态变化时,内能随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中AB 直线所示.A →B 表示的过程是 [ ] (A) 等压过程. (B) 等体过程. (C) 等温过程. (D) 绝热过程. 4.在所给出的四个图象中,哪个图象能够描述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过程中,密度随压强的变化? [ ] 5. 气缸中有一定量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经过绝热压缩,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则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为原来的 [ ] (A) 24/5倍. (B) 22/3倍. (C) 22/5倍. (D) 21/3倍. 6. 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 / Q 等于 [ ] (A) 2/3. (B) 1/2. (C) 2/5. (D) 2/7. 7.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S 1和S 2,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A) S 1 > S 2. (B) S 1 = S 2. (C) S 1 < S 2. (D) 无法确定. [ ] p ρ p (A) ρ p (C) ρ p (B)ρ p (D)

工程热力学课后题答案

习题及部分解答 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 指出下列各物理量中哪些是状态量,哪些是过程量: 答:压力,温度,位能,热能,热量,功量,密度。 2. 指出下列物理量中哪些是强度量:答:体积,速度,比体积,位 能,热能,热量,功量,密度。 3. 用水银差压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为防止有毒的水银蒸汽产 生,在水银柱上加一段水。若水柱高mm 200,水银柱高mm 800,如图2-26所示。已知大气压力为mm 735Hg ,试求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多少kPa ?解:根据压力单位换算 kPa p p p p kPa Pa p kPa p Hg O H b Hg O H 6.206)6.106961.1(0.98)(6.10610006.132.133800.96.110961.180665.92002253=++=++==?=?==?=?= 4. 锅炉烟道中的烟气常用上部开口的斜管测量,如图2-27所示。若 已知斜管倾角 30=α,压力计中使用3/8.0cm g =ρ的煤油,斜管液体长度mm L 200=,当地大气压力MPa p b 1.0=,求烟气的绝对压力(用MPa 表示)解: MPa Pa g L p 6108.7848.7845 .081.98.0200sin -?==???==α ρ MPa p p p v b 0992.0108.7841.06=?-=-=- 5.一容器被刚性壁分成两部分,并在各部装有测压表计,如图2-28所示,其中C 为压力表,读数为kPa 110,B 为真空表,读数为kPa 45。

若当地大气压kPa p b 97=,求压力表A 的读数(用kPa 表示) kPa p gA 155= 6. 试述按下列三种方式去系统时,系统与外界见换的能量形式是什么。 (1).取水为系统; (2).取电阻丝、容器和水为系统; (3).取图中虚线内空间为系统。 答案略。 7.某电厂汽轮机进出处的蒸汽用压力表测量,起读数为MPa 4.13;冷凝器内的蒸汽压力用真空表测量,其读数为mmHg 706。若大气压力为MPa 098.0,试求汽轮机进出处和冷凝器内的蒸汽的绝对压力(用MPa 表示) MPa p MPa p 0039.0;0247.021== 8.测得容器的真空度mmHg p v 550=,大气压力MPa p b 098.0=,求容器 内的绝对压力。若大气压变为MPa p b 102.0=',求此时真空表上的读数为多少mmMPa ? MPa p MPa p v 8.579,0247.0='= 9.如果气压计压力为kPa 83,试完成以下计算: (1).绝对压力为11.0MPa 时的表压力; (2).真空计上的读数为kPa 70时气体的绝对压力; (3).绝对压力为kPa 50时的相应真空度(kPa ); (4).表压力为MPa 25.0时的绝对压力(kPa )。 (1).kPa p g 17=; (2).kPa p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