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高一历史考试试题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A. 图1图2

B. 图l图3

C. 图2图3

D. 图2图4

2、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工商业城市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它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该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官营手工业 B.民间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外商企业

3、下列关于商业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宋朝时期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并开始使用“交子”

B、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

C、一些地区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徽商、晋商)

4.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 产业结构不合理

B. 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 生产技术水平低

D. 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5、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1949~1956)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上山下乡

6、下面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②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③大跃进④中共八大的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7.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②新经济政策的实施;③戈尔巴乔夫改革;④赫鲁晓夫改革;⑤勃列日涅夫改革三大改造;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⑦人民公社化运动

A.1245367

B.1247563

C.1247356

D.1247536

8、下图所示的“北京市地方粮票”,现已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 粮食产量稳步增加

C. 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 粮棉物资统购统销

9、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受中国加入WTO的影响

10、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的对外经济开放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11、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当时这种使人们“开眼界”的大众传媒是()

A、电视

B、电影

C、广播

D、互联网

12、下面对于正确的是()

A、1487年-迪亚士-印度

B、1497年-达伽马-好望角

C、1492年-哥伦布-美洲

D、1497年-哥伦布-印度

13、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以上情况你可以遇到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下列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成果的是()

①汽船②内燃机③蒸汽机车④飞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火车、汽车

B、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在英国和美国

C、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16、《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是()

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火车的发明使人们养成了带手表的习惯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

17、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

B、电

C、水力

D、煤炭

18、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后,对美国经济实施了多项改革,包括()

A.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B.所有制改革后变为单一的公有制

C.工业上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商业上恢复自由流通

19、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办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政府来统揽。”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20、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包括( )

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曾获得过“黄金发展”时期②美国出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③福利国家的建立④第三产业的兴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21、下面关于勃烈日涅夫改革叙述正确的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B、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C、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A.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厚的黄金储备

B.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C.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共同签订

D.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3、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世界贸易发展方向是( )

A.体系化、制度化B.全球化、体系化

C.多极化、全球化D.法制化、规范化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B. 1978年,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

C. 1958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的国情

D. 罗斯福新政中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并签订了《合同劳动关系法》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战后到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主要是因为国家干预经济

造成的

B.为了解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各国进行调整,形成了一种混合经济

C.福利政策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在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不同程度地减

少了“福利向导”的规模

D.二战后到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高速发展其原因主要是实行了归家敢于经

济的措施。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有哪些?(4分)

27、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哪些?(4分)

28、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是何时产生的?(2分)有哪些特点?(3分)其发展情况怎样,原因是什么?(10分)

29、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4分)特点有哪些?(3分)美国为了解决危机是怎么做的?(7分)结果怎么样?(3分)

30、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10分)

26.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27.

①“地理大发现”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并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④开启了殖民扩张的时代

28.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规模小、资金少、分布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受到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三重压迫;

发展: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松了对企业的限制)、

获得短暂的春天(3个)、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较快发展(2个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日益萎缩(2个原因)、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2个原因)、新中国成立获得新生(三大改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