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word版本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及行为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及行为变化
颜六色的服装。据统计有80%的人选择到购物中心、百货 市场购物,20%的人选择网络购物。居民的消费行为有了 质的飞越。
3、引进新的消费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在保持中国优秀传统消费观与消费行为的
同时,在一部分消费者中也开始引进西方盛行的信贷消 费行为。追求超前消费、享受消费的消费观念。这种消 费行为一方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超前需求,另一方面,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改
消费逐步转化、由“趋同式”消费向“个性化”消费、 “单一性”消费向“多元化”消费转变的特点。


2、由传统购物到网络购物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生活中人们印象最深刻、最直观、 最生动的变化莫过于衣着服饰的变化。十几年前,人们 服装主要以“灰白”、“军绿”为格调,样式陈旧。而
且买衣服也要凭票供应。如今,居民穿着各式各样、五
改革开放以来 居民消费水平、结构、行为的变化
天道酬勤网络旗舰店
一、居民的消费水平变化
二、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
三、居民的消费行为变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经历了数次变迁,
消费需求、结构以及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
居民消费经历了从传统的基本生活消费逐步向发展性 和享受性消费转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消 费变化带给市场的冲击和对我们每个消费者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消费结构的调整将直接影响
一、居民的消费水平变化
二、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 三、居民的消费行为变化
三、居民的消费行为变化
1、消费行为变化的特点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居民的消 费行为在这段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消费层次的攀升, 消费内容的细化,使得居民消费观念的个性化、多元化特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能力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能力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种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一、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过去,食品消费通常占据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而现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逐渐增加。

例如,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高品质的食品和进口商品,以满足个人需求和追求更好生活质量的愿望。

此外,旅游、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也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显著提升,这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使得他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

2. 就业机会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就业收入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3.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受益匪浅,这使得他们的消费能力得到了提升。

4. 金融服务的改善:我国金融服务的发展使得居民借贷和投资变得更加便捷,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三、原因分析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的变化背后,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首先,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推动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

其次,改革开放使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进口商品的丰富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居民有更多的选择和购买力。

另外,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也推动了文化教育消费的不断增加。

最后,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强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也为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发生了显著变化,由食品消费为主向非生活必需品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转变,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积极成果。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面将从食品消费、衣着消费、住房消费、交通消费、教育和医疗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食品消费方面的变化。

在过去,由于物质匮乏和生产技术落后,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上,如大米、面粉、油盐等,而高级副食品和糖果等消费很少见。

但是随着食品供应能力的提高和商品丰富度的增加,人们开始注重营养和口味,并增加了对进口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高质量食品的消费。

其次是衣着消费方面的变化。

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部分居民只能购买廉价的服装,顾不上追求时尚和品质。

然而现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城镇居民开始注重服装的质量、样式和品牌。

时尚和个性化的服装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人们更加关注衣着搭配和购买奢侈品品牌。

再次是住房消费方面的变化。

过去,大多数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居住面积小且简陋。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居住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开始购买更大、更舒适、更豪华的房屋,选择自己喜欢的装修风格,并注重配备高性能的家庭电器和家具。

另外是交通消费方面的变化。

过去,城镇居民出行方式主要是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

随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家庭汽车拥有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私家车作为出行工具。

私家车的普及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同时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最后是教育和医疗消费方面的变化。

在过去,教育和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城镇居民普遍缺乏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并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开始关注医疗质量和舒适度。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表明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个人需求的不断提升。

食品消费趋向高品质、健康;衣着消费追求时尚、品质;住房消费寻求舒适、豪华;交通消费追求便捷、舒适;教育和医疗消费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趋势研究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趋势研究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趋势研究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高端化等特点;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对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这种消费结构变化的背后,既有市场供需变化的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对于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发达城市的居民消费已经从纯粹的生存和物质基础上的抗争,逐渐转变为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

城市居民的消费品质和品位越来越高,尤其是文化消费、旅游消费、教育消费、社交消费和公益消费的增长迅速。

数据显示,当前最受欢迎的城市消费品包括旅游度假、电影演出、健康养生、品质餐饮、高端购物等。

同时,城市居民对于商品品牌、功能和服务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品质和品牌的消费需求,经常是城市居民进行商品选择的重要选择标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也在加强品牌营销和服务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努力。

这里面,品质与品牌、企业营销与服务质量等,成为影响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农村居民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升级化等趋势。

在传统的农村消费中,一些生活必需品仍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吃、穿、住、行、用、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虽然消费总额比城市居民低,但是占比还是较大。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农村产业和农村社会的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和多维度的趋势。

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在满足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希望更多地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例如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文化和娱乐消费也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热点之一。

除此之外,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提升和改变。

此前大家认为农村消费观念相对保守、注重实用等,现在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农村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对于各项消费信息的了解和咨询程度逐渐提高,希望更多地了解到新的消费方式和价格体系,并愿意尝试新的消费文化。

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PT精选文档

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PT精选文档
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刘丰逸、刘பைடு நூலகம்君
1
任务分工
刘则君:主要负责文献收集及研究方向提炼 刘丰逸:主要负责访谈,以及手机数据 共同完成:PPT的制作与完善以及结论的提炼。
2
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消费中不同商品或劳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包括食 品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 交通 通讯消费、医疗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消费、文娱 教育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12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5.56 倍; 农村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12年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3.78倍。城乡居民各 项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也有较大的改变。
五、住房消费比重上升较快
15
16
从图上是很难看出住房消费的比重变化的,但通过访谈,基本上已婚或准备 结婚的人士都提到了住房消费是很大一笔开销,这是与我国住房及配套的工资制度 改革紧密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住房的商品化、货 币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人们用于改善居住环境方面的支出也呈较大幅度的增长。 所有这些,都将导致住房消费比重上升。
8
9
10
三、耐用品消费增长减缓,主要耐用消费品趋于饱和
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和洗衣机数量分别是98.5和98, 比1993年增长2.7倍和1.29倍;拥有彩色电视机136.1台,比1989年增长2.64倍。上 述数字表明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城镇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 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431.5元, 表明用品消费已经不再是人们消费的重点。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将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这导致了他们对高品质和高价值的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和奢侈品。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消费结构在出行和教育方面的变化明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过去,很多家庭都没有私家车,而现在车辆的拥有率大大提高,这导致了汽车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增加。

教育也是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不仅是普通义务教育,逐渐增长的家庭收入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承担起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教育消费的比重也在增加。

餐饮和娱乐消费也在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人民对美食的追求是众所周知的,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的品质和种类。

这导致了餐饮消费的增加,人们更愿意外出就餐,并选择更高价位的餐馆。

随着休闲娱乐领域的发展和多样化的选择,人们对娱乐活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娱乐消费也在消费结构中占据一个较大的比重。

健康和保健品的消费也在消费结构中得到了显著的增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城镇居民对健康和保健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人们渴望居住在更好的环境中,同时也更加注重保健、健身和健康饮食。

健康和保健品成为了消费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家庭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家庭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家庭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从传统的“吃穿住”到现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向上追求并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与时俱进。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到个人和家庭,也对整个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城市化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家庭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研究表明,家庭的消费趋势从过去的“住房和交通”的必要花费逐渐向“健康、娱乐和教育”方面转变。

其中,餐饮、旅游和娱乐消费的增长速度最快。

在饮食方面,中国家庭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品味,高端餐饮市场迅速崛起,成为家庭用餐的一个重要选项。

此外,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食品和快餐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在旅游方面,中国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爱旅游的人群之一。

今年国庆节,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突破了7亿。

相比于过去的“出门在外要省着花钱”,现在的旅游方式更多地注重体验和享受。

越来越多的家庭会安排一些旅游计划,尤其是在假期和周末。

在娱乐方面,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家庭娱乐变得更加丰富。

电影院、游戏中心、卡拉OK等娱乐场所也越来越受欢迎。

而传统的文化活动,如音乐会和戏剧演出等,也渐渐成为一些家庭生活中难得的浪漫选择。

除了这些方面的消费,还有一些消费也在逐渐增长。

例如衣着、家居、美容和个人护理等,这些大多与个人生活品质和身份有关,是人们对自我和社会认同的表现。

二、家庭消费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这些变化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行业的发展。

例如,高端餐饮、旅游和娱乐等行业的增长,为相应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而传统的商品零售业则需要更多创新和改变来适应新的趋势。

其次,这些变化也推动了消费升级。

人们不满足于单纯的“吃穿住”和基础的物质需求,他们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也愿意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值。

这种消费升级的趋势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最后,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转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从基本生活品向中高端消费品的转变。

过去,城镇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衣着、住房和交通等基本生活品上。

但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开始注重生活品质,消费结构逐渐从满足物质需求转向满足个性化和品质化需求。

现在,城镇居民在消费中更加注重品牌、品质和服务,对高档消费品、旅游、文化娱乐等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向服务消费的转变。

过去,城镇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实物商品上,如衣物、家电等,而现在,他们越来越注重服务品质和体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更愿意花费金钱来享受各种生活服务,如旅游度假、健身休闲、餐饮娱乐等。

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向互联网消费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城镇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互联网消费崛起,使得城镇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不仅拓宽了消费选择,而且提高了消费便利性。

如今,许多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了在线购物、在线支付、在线预订等方式。

互联网消费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新亮点。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向绿色环保消费的转变。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城镇居民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他们更加注重身体健康、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更加倾向于选择绿色环保产品,如有机食品、节能家电、环保材料等。

这种绿色环保消费的倾向不仅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也改变了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从基本生活品向中高端消费品的转变,从实物商品向服务消费的转变,从线下消费向互联网消费的转变,以及向绿色环保消费的转变。

这些变化反映了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刘丰逸、刘则君
任务分工
刘则君:主要负责文献收集及研究方向提炼 刘丰逸:主要负责访谈,以及手机数据 共同完成:P构
消费结构是指消费中不同商品或劳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包括食 品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 交通 通讯消费、医疗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消费、文娱 教育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12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5.56 倍; 农村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12年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3.78倍。城乡居民各 项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也有较大的改变。
三、耐用品消费增长减缓,主要耐用消费品趋于饱和
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和洗衣机数量分别是98.5和98, 比1993年增长2.7倍和1.29倍;拥有彩色电视机136.1台,比1989年增长2.64倍。上 述数字表明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城镇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 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431.5元, 表明用品消费已经不再是人们消费的重点。
耐用品的消费还呈现一定的阶段性,伴随耐用品的大规模更新换代会有比较 明显的增长,但很快会趋于稳定,耐用品的消费伴随产品研发有一定的周期性,
四、交通通讯支出持续增长,支出比重变化最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 用汽车已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 将会持续旺盛。
六、医疗及娱乐教育文化消费上升趋势明显
医疗制度的改革也导致人们用于医疗的支出增加,绝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都 有上升趋势。200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医疗支出343.3元,比1993年增加6.03 倍;娱乐文教也是近几年来增长较大的一项。200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娱乐文 教支出为690元,1993年仅为194.01元,从1993-2001年,其所占比重从9.19%增至 13.00%,绝对支出增加3倍多。2012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医疗支出1063元, 200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娱乐文教支出为2033.5元,文化娱乐用品支出451.9 元。
2014年移动电话每百人持有量已经超过94部,全国移动电话通话时长已经达 到590127000.0万分钟,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8609.3万户,私人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 两千万,汽车价格下调、油价控制相对平稳,智能手机的普及化,手机资费的下降 和灵活化,使得民众在交通通讯的消费上呈现逐年递增。
五、住房消费比重上升较快
可支配收入走势
一、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通用 的极为重要的指标,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 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从图上是很难看出住房消费的比重变化的,但通过访谈,基本上已婚或准备 结婚的人士都提到了住房消费是很大一笔开销,这是与我国住房及配套的工资制度 改革紧密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住房的商品化、货 币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人们用于改善居住环境方面的支出也呈较大幅度的增长。 所有这些,都将导致住房消费比重上升。
根据近几年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数量特点,可以把居民消费结构分成三个阶段:
1993年和1994年为第一阶段,这阶段恩格尔系数大于0.5;
1995年至1999年为第二阶段,这阶段恩格尔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介于0.4-0.5之 间;
2000年和2012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恩格尔系数低于0.4.
这三阶段各有特点区分明显,充分地表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考察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从侧 面反映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是联合国划分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手段 之一。我国近年来以改善住、行条件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开始启动,由消 费升级带动的高成长企业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讲, 当前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与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很大关系。它拓宽了企业发展的 空间,也扩大了市场化投资的空间,进而支撑了我国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 经济增长由 目前 的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对于企业来讲,居民消费结构 的分析对于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十分重要,是挖掘市场营销机会核心而永恒的主题。
以前员工福利房、集资房的存在使得住房消费仅仅体现在房屋的装修和维护 等方面,现如今随着生活质量得体噶,人们对住房的要求更高,装修和维护等住房 消费都大幅的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房屋的商品化市场化,使得住房价格大幅度提升, 使得买房成为了很多家庭的重要支出甚至是负担。中国的消费习惯,安土重迁的思 想也使得住房消费(这里主要指买房)成为了一项重要且必须的消费,在世界上所 有国家中只有中国有买新房结婚的传统,而一般适婚年龄的青年往往有没有独立买 房的能力就将压力转移给了父母,而且装修也要求比较高,在有些城市甚至达到了 购房价格的一半以上。
二、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 一方面由于食品供应的日益充足,2014年我国水果产量26141万吨,而1996年只有 4652万吨,前者是后者的5.62倍;油料产量3057万吨,是1993年的1.7倍。另一方 面由于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2012年城镇居民 人均购买粮食78.8公斤,只占1989年的58.9%;人均购买食用油9.1公斤,比1989年 增长46%;购买牛羊肉、家禽、蛋类、鲜奶、干鲜瓜果等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在 外饮食达到人均4346.7元,比1989年增长65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