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

―――襄州区石桥镇黑龙小学

【摘要】将启发式教学运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进而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运用启发式教学首先要理解启发式教学新的内涵;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导致积极思维的手段,是启发式教学的起点。教师的启发要恰到好处,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启发点的优化。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启。”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是要通过教师的工作使学生爱学、会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就是强烈的求知欲,(它表现为兴趣、信念、愿望和焦虑)。而求知欲就是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对某种知识欠缺不足,而力求获得提高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一、启发式教学新的内涵

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相结合,使学生亲自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尝试,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把枯燥乏味的“厌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

二、启发式教学起始于“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导致积极思维的手段,是启发式教学的起点。启发式教学的起始就在于教师能合理的提出有值的问题,学生的认知于提出的问题产生一定的“落差”,形成一对矛盾,这一矛盾的运动,促使学生认识系统与外界环境的交换。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有些教师把无止境的提问当成是启发式。他们既不考虑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也不看问题的思维价值,不是提出的问题过高,脱离学生认识,就是提出的问题过俗而无启发意义,甚至提问一些毫无作用的问题,无任何启发价值。真正启发的问题应是掌握学生认识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逐层提出包含一定信息容量。既能产生“对称破缺”作用,打破学生旧的认启平衡,又能为学生所接受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起到设疑激趣的目的。

三、启发式教学的合理设计

教师的启发要恰到好处,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启发点的优化。

1.设计的“启发点”要具有趣昧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思维的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便会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就能集中注意力,逐渐形成敏捷的思维。俗话说,对症下药。启发在关键处。因此,设计的“启发点”要具有趣昧性,要把握问题的关键,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真正起到点拨和迁移的作用。

2.启发要有灵活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提问,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要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去多思多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掌握更多的技能;要善于抓住富于变化、具有灵活性的启发点,才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要把着眼点放在训练学生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上,达到“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正确的答案。

四、启发式教学在讲授新知中的体现。

启发式教学主要在于教师的“启”。若启不到点,则学生难以“发”起来。那么,要避免那种启而不发的效果,应该如何“启”呢?

(1)创设一个“惯”“悱”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知欲望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望越高,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的魅力去“启”,去

为学生创设一个“心求通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未明”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教学“一题多解”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同学们,这道题的解法不仅限于我们黑板上的这一种,你还能想到别的解法吗?想出以后与你的同桌或组里的同学说一说。”这么一句简单的语言顿时把课堂激活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被激“启”出来了,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这样的启发诱导,真正把学生带进了诱人的知识情境中,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指导观察,比较,启发学生归纳,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学时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启发学生发现规律,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环的面积”这一节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操作,发现做一个圆环的特征。启发学生初步归纳出求圆环的方法“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这样的启发,一方面使学生理解了数学知识的连惯性,懂得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运用已有旧知识解决新知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的解题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有用之才。我坚信,坚持启发式教学,一定会给素质教育的阵地带来勃勃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