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课件
合集下载
信息经济学第五章_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优质课件

投保后,投保人对保险公 司有依赖心理,不愿积极 防范自身风险,导致风险 发生率增高(道德风险) 保险公司将受损
现象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尴尬 (美国次贷危机的由来)
金融机构按照客户的平均信 用程度来制定贷款利率
信用程度高的投资型客户不 愿贷款(因利率太高),信 用程度低甚至无信用的投机
型客户愿意贷款,导致风险
3/5×1200+2/5×2400=1680美元
作为预期价格,结果,又会有部分次高质量的旧汽车退出市场。
这一过程不断发生,最后,市场上将只剩下最低质量的汽车, 高质量汽车被排挤出市场(如图表3-1所示)。
概率密度
第二轮选择后的质量分布 第一轮选择后的质量分布
选择前质量分布 质量
S
图表 3-1:旧汽车市场的变化
1970年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著名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 确定性和市场机制”(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基本思想: “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不中用的东西,由
阿克洛夫首先引入经济学著作。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买主无法了解每辆汽车的质量,只 能进行推测。因此,典型的买主将以预期值购买旧汽车,即愿意 支付: 1/2×1200+1/2×2400=1800美元
这样,拥有高质量汽车的卖主将不愿意出售汽车,会退出市 场。假定最高质量的旧汽车退出市场后,旧汽车市场上高质量与 低质量旧汽车的比例变为2:3。买主也会感觉到旧汽车市场质量 分布的变化,他们将不会再以1800美元作为预期价格,而是以
发生率增高(逆向选择), 金融机构将受损
贷款后,金融机构无法 监督客户的资金使用行 为,不能及时收回资金, 导致风险发生率增高 (道德风险),金融机 构将受损
《信息经济学基础》课件

《信息经济学基础》PPT 课件
这份《信息经济学基础》PPT课件将带领您探索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 方法和应用,了解信息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简介
• 什么是信息经济学 • 信息的经济学特性 • 信息的重要性及应用
信息的经济学分析
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理性行为
探讨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及人们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的经济决策。
3
契合法与信息交换的关系
阐述契合
竞争中的信息优势
探讨信息在竞争中的作用以及如 何利用信息优势获得竞争优势。
信息竞争策略
介绍信息经济学中的竞争策略, 如市场透明度、定价策略等。
信息共享与合作
讨论信息共享在商业合作中的作 用以及合作中的信息交换机制。
信息经济学模型与解决方案
介绍信息经济学分析中的基本模型和常见解决方案。
不同市场情况下的信息经济学应用
讨论不同市场类型中的信息经济学现象及其应用。
信息与契合法
1
契合法的概念及意义
解释契合法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
契合法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2
对信息交换的影响。
展示契合法在市场中的具体应用,如合
同法、商标法等。
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回顾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计 算机到互联网,以及对信息 获取和传播方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 影响
探讨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如数字化、智能化 等。
信息技术对信息经济学 的启示
总结信息技术对信息经济学 的影响,并提出新的研究方 向。
总结与展望
•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 信息经济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 应用信息经济学解决问题的建议
这份《信息经济学基础》PPT课件将带领您探索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 方法和应用,了解信息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简介
• 什么是信息经济学 • 信息的经济学特性 • 信息的重要性及应用
信息的经济学分析
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理性行为
探讨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及人们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的经济决策。
3
契合法与信息交换的关系
阐述契合
竞争中的信息优势
探讨信息在竞争中的作用以及如 何利用信息优势获得竞争优势。
信息竞争策略
介绍信息经济学中的竞争策略, 如市场透明度、定价策略等。
信息共享与合作
讨论信息共享在商业合作中的作 用以及合作中的信息交换机制。
信息经济学模型与解决方案
介绍信息经济学分析中的基本模型和常见解决方案。
不同市场情况下的信息经济学应用
讨论不同市场类型中的信息经济学现象及其应用。
信息与契合法
1
契合法的概念及意义
解释契合法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
契合法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2
对信息交换的影响。
展示契合法在市场中的具体应用,如合
同法、商标法等。
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回顾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计 算机到互联网,以及对信息 获取和传播方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 影响
探讨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如数字化、智能化 等。
信息技术对信息经济学 的启示
总结信息技术对信息经济学 的影响,并提出新的研究方 向。
总结与展望
•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 信息经济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 应用信息经济学解决问题的建议
应用信息经济学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VS
特点
应用信息经济学具有跨学科性、实用性和 综合性等特点,它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 、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旨在解决实际的信息经济问题。
应用信息经济学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发展
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经济 政策,提高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竞争力。
信息产业是指以信息为主要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产业,包括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电信业等多个领域。
详细描述
信息产业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产业,其核心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利用。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信息产业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硬件制造和软件服务,按照服务类型可以分为信息技术 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
政府或行业组织可以通过制 定信息披露规则,强制要求 企业或个人公开相关信息, 以减少信息不对称。
信誉机制
通过建立信誉体系,鼓励企 业或个人积累和保持良好的 信誉记录,降低交易双方的 信息不对称。
第三方认证
第三方机构可以对产品或服 务进行认证,提供独立、客 观的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 更明智的决策。
激励机制设计
应用信息经济学课件
目录
• 应用信息经济学概述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信息系统经济学 • 信息产业经济学 • 信息市场经济学
01
应用信息经济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应用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经济现 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探讨信息商品 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供给、价格、市场 以及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结构、组织 、管理、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发展历程
应用信息经济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包括信息经济的测度、信息商品的价格理论、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信息产 业与就业等。
【学习课件】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

完整版ppt
3
• (三)二者区别:不完全信息指的是缺乏 完全信息的情况,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 都是不完全,但可以是对称的,即交易双 方拥有的不完全信息是一样的;信息不对 称是指信息的分布不均匀,当存在信息不 对称时,信息一定是不完全的。可见,信 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表现之一。
完整版ppt
4
• 二、信息市场 • 1、信息市场的定义 • 目前,学术界对信息市场的界定很不统一,主要有以下5种观点: • 第一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交易的场所。 • 第二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信息这种特殊商品的交换关系及其所要求的
• 2、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联系和区别:
• (1)两门学科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博弈论研究的是在给 定的信息结构下,最终的均衡结果;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是 给定的信息结构下,最优的契约安排。由于信息经济学研 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对策和博弈,因此,可以说它是博 弈论的一个分支。
• (2)博弈论是方法导向的,而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
完整版ppt
8
• 4、主要模型:委托—代理模型。信息经济学将博弈论中 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称为“代理人”,不拥有私人信息 的局中人称为“委托人”,据此,信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 都可以在委托—代理模型的框架下进行分析。
• 5、分析方法: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 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 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 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 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 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 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 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 重要影响。
信息经济学课件(绪论)

社会学
信息经济学与社会学合作,探讨 信息对社会结构和组织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假设
1 信息不对称
经济主体在信息获取和利 用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市 场不完全竞争。
2 信息成本
经济主体在信息的获取、 传递和处理过程中需要付 出成本。
3 信息效率
信息经济学致力于提高信 息的利用效率,减少信息 不对称和信息成本。
信息经济学课件(绪论)
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产生、流动和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本课程将介绍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和影响。
信息经济学概述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它关注信息 的生产、传递和利用,以及信息对经济主体行为和市场运行的影响。
2
广告和营销
信息经济学可以帮助分析广告和营销活动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3
网络经济
信息经济学可以研究网络平台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传递和市场运作。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 的普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拓展和深化。
信息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影响范围
经济效率
信息经济学可以帮助提高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竞争
信息经济学可以促进市场的竞争,提高消费者 的福利。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定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使 用统计和数学模型来研究信息 经济学问题。
定性研究
通过深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 法,从实地观察和实践经验中 获取信息。
实验研究
通过构建实验模型,观察和分 析经济主体在信息环境下的行 为和决策。
信息经济学PPT课件

赫什雷弗的学术兴趣广泛,研究成果颇丰,对信 息经济学和冲突分析理论有重大贡献。1971年赫什雷 弗提出“信息市场”理论,并建立了“赫什雷弗模 型”。1979年赫什雷弗与赖利(J.G.Rily)首次将信息 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
分支学科,认为它们分别讨论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 确定性。
奥斯卡•摩根斯坦
摩根斯坦1902年1月24日出生于西里西亚的格 尔利茨,1977年7月26日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家 中去世。 1925年,摩根斯坦从维也纳大学毕业, 取得博士学位。1928年他将博士论文在维也纳出 版,这也是他的第一本专著——《经济论著》。 在书中,摩根斯坦开始考虑经济预测中的内在困 难和自相矛盾。1935年,摩根斯坦出任维也纳大 学教授,在《国民经济期刊》上发表论文阐述了
货币收益
货币收益
风险厌恶者 经济代理人对于
风险的个人偏好状态, 其效用随货币收益的 增加而增加,但增加 率递减。在信息经济 学中,风险厌恶者的 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 为凹性。
风险爱好者 经济代理人的效
用函数特征一般呈现 为凸性,即效用函数 的效用随货币价值的 增加而增加,但与风 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 不同的是,其增加率 呈现递增趋势。
扑不出点球。所以,他必须在点球被踢出的同
时进行左右移动,并且要预测出踢球者踢出的
方向。很显然,踢球者一定研究过守门员过去
的守门经历。如果守门员有向右移动的习惯,
他就会将球踢向左边。守门员不能养成扑向一
个方向或者另一个方向的习惯,他的最佳策略
是随机地扑向左边或者右边,并且两个方向各 占50%。最糟糕的情况,他将扑出一半点球, 最理想的情况是扑出所有的点球。当然,这要
1
第二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
分支学科,认为它们分别讨论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 确定性。
奥斯卡•摩根斯坦
摩根斯坦1902年1月24日出生于西里西亚的格 尔利茨,1977年7月26日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家 中去世。 1925年,摩根斯坦从维也纳大学毕业, 取得博士学位。1928年他将博士论文在维也纳出 版,这也是他的第一本专著——《经济论著》。 在书中,摩根斯坦开始考虑经济预测中的内在困 难和自相矛盾。1935年,摩根斯坦出任维也纳大 学教授,在《国民经济期刊》上发表论文阐述了
货币收益
货币收益
风险厌恶者 经济代理人对于
风险的个人偏好状态, 其效用随货币收益的 增加而增加,但增加 率递减。在信息经济 学中,风险厌恶者的 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 为凹性。
风险爱好者 经济代理人的效
用函数特征一般呈现 为凸性,即效用函数 的效用随货币价值的 增加而增加,但与风 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 不同的是,其增加率 呈现递增趋势。
扑不出点球。所以,他必须在点球被踢出的同
时进行左右移动,并且要预测出踢球者踢出的
方向。很显然,踢球者一定研究过守门员过去
的守门经历。如果守门员有向右移动的习惯,
他就会将球踢向左边。守门员不能养成扑向一
个方向或者另一个方向的习惯,他的最佳策略
是随机地扑向左边或者右边,并且两个方向各 占50%。最糟糕的情况,他将扑出一半点球, 最理想的情况是扑出所有的点球。当然,这要
1
第二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
信息经济学第二章 不确定风险和信息-PPT课件

小测试 两种选择:
第一种:100%得到1万元;
第二种:50%的可能性得到3万元,50%的可能性损 失1万元。 第二种选择的预期收益=3× 50%+(-1)× 50%=1万元
第二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课程《信息经济学》 预期效用函数
第二节
风险
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 收入或消费的效用。例如,如果未来有可能只出现两种状态,状态 1和 风险偏好的一般理论及模型 状态2,预期效用函数为: 一般认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首先向人们提供 (式2-2) 了有关分配过程中个人偏好的基本表达形式。 EU V ( C ) V ( C ) 1 1 2 2 根据丹尼尔•贝努里的理论,以对数形式构造消费者的一般效用函 数如下: (式2-3) Vln C 则预期效用函数为: EU ln C ln C 1 1 2 2 (式2-4) 如果出现n种可能状态,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为 ,则 ( i 1 , 2 , , n ) i, 预期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n (式2-5) EU VC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课程《信息经济学》
第二节
风险
在罚球时,对方球员有一次射点球的机会,这时 风险与不确定性 只允许守门员有一个防守的大门。在点球被踢出之 前,守门员是不允许移动的。然而,如果点球踢出 之后,他左右移动慢了,他一定扑不出点球。所以, 他必须在点球被踢出的同时进行左右移动,并且要 预测出踢球者踢出的方向。很显然,踢球者一定研 究过守门员过去的守门经历。如果守门员有向右移 动的习惯,他就会将球踢向左边。守门员不能养成 扑向一个方向或者另一个方向的习惯,他的最佳策 略是随机地扑向左边或者右边,并且两个方向各占 50% 。最糟糕的情况,他将扑出一半点球,最理想 的情况是扑出所有的点球。当然,这要靠运气,尤 其是足球比赛。守门员通过降低自己的可预测性, 增加了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风险。另一方面,任 何一方的行为可预测性虽然能够降低其不确定性, 但却会增加他的风险。 第二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
信息经济学课件

3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对信息的认知程度,合理 定价信息商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04
信息经济的产业与影响
信息经济的产业构成
信息技术产业
包括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云 计算、大数据等领域。
信息服务业
涵盖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 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领域。
知识密集型产业
如科学研究、文化创意、金融 科技等,这些产业以信息为基 础,依赖信息创造价值。
信息不对称的解决策略
政府监管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规范信息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 权益,减少信息不对称。
信息披露
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 披露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减少信息不对称。
第三方认证
通过第三方机构对信息进行认证和评 价,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公正性,减 少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信息商品、 信息市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等。
VS
详细描述
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信息商品和信息市场 的特性、运行规律和影响,以及信息技术 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这些研究 对象涵盖了信息经济的各个方面,对于理 解信息经济的本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02
信息市场与信息不对称
信息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01
信息市场是信息产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具有信息商品化、信 息价值化的特征。
02
信息市场参与者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中介机构
等,他们通过信息交换实现各自的需求和利益。
信息市场具有信息传递、信息交易和信息利用等基本功能,是
03
促进信息流动和利用的重要机制。
详细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组织经济学、信息部门与信息产业研究、信息产品和服
务的贸易,以及信息政策等问题。
第六个领域为信息的产业组织理论,也称为信息产业 经济学或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包括信息产业的经济特征和信 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垄断与竞争、进入与退出、研究与开
发等竞争战略与策略,以及信息产业与就业、人力资源、经济
周期、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内容的研究,如Paul Jowett和 Margaret Rothwell《信息技术经济学》(St. Martin’s Press,1986)和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编《信息产业的前景》 (蔡振杨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等著作。
这一角度的研究绝大多数建立在与一般均衡分析相衔 接的基础上,但也有部分研究成果至今无法与一般均衡分析 相衔接,如1961年乔治·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中创立 的搜寻理论。
2、第二个角度是从统计决策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利用 信息实现最优信息经济。 前美国经济学会会长雅各布·马尔萨克和著名经济学 家肯尼思·阿罗在这个领域建树独特。“信息经济学”这个 概念是马尔萨克在1959年最早提出来的,他在60年代和70年 代的研究中,逐渐建立起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的信息系统经 济学理论。 80年代后,最优信息系统选择理论成为管理会计理论 中的前沿领域,1985年英国会计学教授罗伯特·斯卡彭斯在 《管理会计发展概况》中对此做了专门评介。 目前,美国部分大学管理学院中开设的信息经济学课程, 多有介绍马尔萨克的这套理论。在马尔萨克看来,信息经济 学由决策科学派生出来,具体研究如何选择最优信息系统或 最优信息结构的一门经济学。
斯曼-施蒂格利茨悖论”。
20世纪70年代,莫里斯等人发展了“委托人— —代理人”理论。
信息经济学的五个研究角度:
1、第一个角度是以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的假设 出发分析经济现象。 该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成为信息 经济学最为活跃的主流领域,形成了委托代理条件下的激励 机制、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
信息经济学的内容与作用:
信息的经济问题
经济的信息问题
课程内容
定性定量方法
信息与经济 的关系问题
信息经济学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揭示市场经济中的低效率的原因所在
第二:有助于建立对市场经济中无形的信息市场运行的认识
框架
第三:有助于掌握和运用信息系统、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 发展规律 第四:有利于深入分析经济发展的成因,特别是信息作为重 要投入要素的作用 第五:有助于理解信息的可靠性、完整程度和披露方式对市 场和政府有效运作的重要性
第三个领域为宏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领域,主要是
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理论研究,包括信息经济的测度理论与 方法、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国家创新体系、信息化 (或计算机化)的测度理论与方法、信息和知识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新经济增长理论等),以及路径依赖、市场锁定、
收益递增律,信息财富和信息资源的经济理论等内容,
析世界经济的信息化与信息经济发展及趋势,如研究信息
技术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影响等,后者从国际经济学, 特别是国际贸易的角度分析信息贸易的经济问题,如信息 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信息服务贸易与国家竞争力的关 系,信息服务市场的开放顺序等。
Rene A. Belderbos《日本的电子跨国公司与战略 性贸易政策》(Clarendon Press, 1997)和美国博多·巴托 恰等《发展高技术产业政策之比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所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等著作。
8. 谢康《知识优势》1999;《世界信息经济与国家知识优势》 2001
三、综合微观、宏观内容的信息经济学
1. 谢康《信息经济学原理》1998 2. 陈禹主编《信息经济学教程》1998
3. (美)金格马《信息经济学》1999
4. 韩建新《信息经济学》2000 5. 乌家培、谢康、王明明《信息经济学》2002 四、其他 1. 郑英隆《市场信息经济导论》1993 2. 罗贵权《信息经济学》1996 3. 黄淳、何伟《信息经济学》1998
信息经济学的8个研究领域
第一个领域为微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包括委 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及市场安排、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
市场信号五部分内容。这也是主流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甚至有学者直接将信息经济学称为“非对称信息经济学”, 如Ian Molho的《信息经济学》等著作。
第二个领域微观信息经济学的非核心领域,包括信 息的四种形式(完全与不完全、对称与非对称、公共信息
第七个领域为网络经济学,包括网络外部性、网络经济
的特征、作为公共商品的网络的经济效率、网络产业的竞争、
网络产品及服务定价、网络经济的政策,以及电子商务中的 各种经济问题的研究,如Lee W. McKnight和Joseph P. Bailey主编的《因特网经济学》等著作。
第八个领域为国际信息经济学,包括世界信息经济与 国际信息贸易两大部分内容,前者侧重从世界经济角度分
3、第三个角度是从企业管理和信息管理角度研究信息经 济现象。1963年,Adrian M. McDonough在《信息经济学与管 理系统》(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中,从信息管 理角度具体探讨了信息的经济现象,如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 信息供给、信息管理的经济效益、以及信息系统的经济环境等 内容。 1988年,Marilyn M. Parker等在《信息经济学:与 信息技术相连的商业绩效》(Prentice Hall)中,系统地论 述了信息技术的预期商业收益,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 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了信息技术价值与成本构成、信 息技术的规划方法(特别是成本-收益分析),以及信息经济 工具和信息创新等内容。
如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85b)的论文《信息经济学 与经济发展理论》、William H. Dutton编《信息与电信技术: 观点与现实》(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以及汤 姆·斯托尼尔《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等著作。
第四个领域为信息系统经济学,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系 统的成本、价值与创新、信息系统的投资与项目管理、信息 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信息系统投入产出分析、信息系统定
4、第四个角度是从信息产业角度分析信息经济现象。
1983年J. 马丁和A. 弗劳尔迪的《信息经济学》,及 1986年萨缪尔·沃尔帕特和齐伊斯·沃尔帕特《信息经济学》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c.)等,都是专门研究信息 产业的经济著作,具体包括数据库产业、数据处理服务业、信 息零售销售业,以及通讯系统和信息价值的研究。1997年以来, 网络经济与通讯产业的研究也日益增多,Lee W. McKnight和 Joseph P. Bailey主编的《因特网经济学》(The MIT Press, 1997),及J. Gregory Sidak和Daniel F. Spulber《放松管制 的收益与管制合同:美国网络产业的竞争转型》(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是网络经济学的两部重要著作。
197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马克·波拉特在美国商务 部资助下,以《信息经济》为题完成博士论文,出版了九卷 本的《信息经济》(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paper)著 作,进一步发挥了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思想。 1995年,Jorge R. Schement等《信息时代的趋势与强 度:美国信息的生产与分配》(Transaction Publishers)和 1986年Michael R. Rubin等《1960-1980年美国的知识产业》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先后对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的 研究方法和结果进行了改进。
价和市场营销等,如Marilyn M. Parker等《信息经济学》著
作。
第五个领域为企业的信息组织理论,包括企业信息
管理和知识管理、企业信息技术战略与竞争策略、企业信
息化与产业信息化理论等内容,如Adrian M. McDonough 《信息经济学与管理系统》著作和D. Lamberton(1984 息经济学两位先驱(马尔萨克和马克卢普)的贡献、信息
与私人信息,以及同质信息与异质信息)的模型及影响研
究、搜寻、最优信息系统选择、拍卖与投标、信息商品与 销售、信息成本与价值、信息结构与信息效率。1982年 Ejan Mackaay《信息与法律经济学》(Kluwer Nijhoff)、 威廉· 维克里《信息经济学》和乔治· 施蒂格勒《信息经济
学》等著作。
不完全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起源和主体
“一旦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可以分析的,信息的经济作 用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 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 ——K·阿罗(著名经济学家)
不完全信息理论的研究内容 : 信息搜寻和信息成本、非对称信息和激励机制的设计、 私有信息与资源配置和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 济行为模式、信息与经济组织理论、新福利经济学、不完 全信息和噪声对竞争均衡和垄断的影响等方面
不完全信息理论的发展过程
20世纪60年代,斯蒂格勒提出“信息搜寻”理论。
1970年 ,乔治·阿克洛夫建立了“柠檬”(次货或 二手货)理论。 1971年 ,杰克·赫什雷弗提出“信息市场”理论, 并建立了“赫什雷弗模型”。
1972年 ,马尔萨克与拉德纳完善了“团队的 经济理论” 。 1973年 ,斯宾塞提出了“信号”理论 。 1976年 ,格罗斯曼和施蒂格利茨提出“格罗
4. 夏皮罗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1999
5. 靖继鹏编著《应用信息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2
国外的看法: Information Economics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国内流行的四种不同观点:
信息经济学:激励机制;委托代理理论
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 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 学 信息经济学: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 究、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