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基础巩固与综合提升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基础巩固与综合提升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基础巩固与综合提升练习题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厘米可用字母()表示,米可用字母()表示。

3、1米=()厘米400厘米=()米

15厘米+8厘米=()厘米30米+6米=()米

10米-9米=()厘米6米-5米=()厘米1米--30厘米=( )厘米40厘米+6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

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

2、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 )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

3、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

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

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 )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

四、量一量。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

估计长( )厘米估计长( )厘米

实际长( )厘米实际长( )厘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六、用数学。

1、一根绳子剪去28厘米,还剩5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2、一块布长12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米?

3、1米长的绳子,用去4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4、玲玲有红、黄两条彩带,各50厘米,两条彩带一共长多少米?

七、举一反三。

1、数线段。

点数基本线段数计算方法

(1)基本线段数=点数—1

(2)第一个加数刚好比点数少1,然后每个加数少1,依次加下去,直到1为止。(点数—1)+……+2+1

(3)线段总条数就是1到基本线段数所有自然数的和。

第二单元:巧算与速算

1+9= 2+8= 3+7= 4+6= 5+5=

一、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2+4+6+8+3+7 1+4+5+6+9

1+2+3+4+5+6+7+8+9+10 1+3+5+7+9+11+13+15+17+19

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

11+9= 2+18= 15+85= 44+56= 13+37= 4+16= 24+76= 5+15= 15+55= 6+14= 16+64= 7+13= 17+73= 8+12= 18+62= 9+11=

15+25= 14+86= 25+75= 14+36= 34+66= 45+55= 47+3= 18+82=

速算巧算很重要,凑整方法是诀窍。

15+26+25 32+16+34 56+18+44 26+37+63

二、92+28 分析:因为92+8=100,所以先把28分成8和20;8与92相加凑整计算。25+95 98+12 83+19 26+75 87+2三、63+18+19 分析:63=60+2+1,因为18+2和19+1可以凑整计算。

55+17+28 28+46+16 13+29+28 85+17+49

四、改变加减运算的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45+18-35 42-25+48 67+12-27 54+19-14

五、带符号搬家。

45-28+29 62-47+59 44-35+56 98-35+37

六、把两个数作为一组,一组一组的计算,再相加。

10-9+8-7+6-5+4-3+2-1 26-25+24-23+22-21

44-40+34-30+58-54 96-95+94-93+92-91+90-89+88-87

七、以图代数。

已知Δ+Δ+Δ= 15 Ο+Ο+Ο=20 求Δ+Ο=()

☆+☆+☆= 21 □+□+☆=15 求☆-□=()

Ο+Ο+Ο=18 ?+Ο=14 ?+◇+◇=16 Ο=()?=()◇=()

Δ+Δ+Ο+Ο=14 Δ+Δ+Ο=11 Δ=()Ο=()

☆+☆+?=10 ?+?+☆+☆+☆+☆+☆=28 ?=()☆=()

已知:▽+▽+○=16 ▽+▽+○+○+○=24 求:▽+○=()▽-○=()△4 ☆7 学学我爱4 + 2 □+ 6 5 - 4 生-学数

8 9 8 ○8 学△= ☆= 学= 我= 爱=

□= ○= 生= 数= 学=

八、1、把1、2、3、4分别填入括号(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算式成立。

()+()=()+()()+()=()+()

2、把2、4、5、6、7、10分别填入括号(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算式成立。

()+()=()()+()=()

3、把2、3、

4、5分别填入括号(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算式成立。

()+()-()=()()+()-()=()

()+()-()=()()+()-()=()

()+()-()=()()+()-()=()

九、添+或-,使算式成立。

3 3 3 3=0 5 5 5 5 5 5 =0 8 8 8 8 8 8 8 8 =0

1 2 3 4 5=60 2 3 4 5 6=65 1 2 3 4 5 6=75

1 2 3 4 5 6 7 8 9=100 9 8 7 6 5 4 3 2 1=100

第二单元:解决问题

一、填空.

1、36+58= 91- 25=

个位6加8得(),个位1减5不够减,从十位

向十位(),个位写()。(),个位要算()减()。

十位()+()+()=()十位()-()-()=()。

2、在()里填数。

75=71+()32=14+()68=()- 8 ()+54=62 42=()+20 73= 90 -()=()+()()+43=56

3、在里填上>、<或=

43+17-9 43-9+17 20+67 90 86-5 80 80-25-26 75+20-45 37+31 70 43 80-37二.1、笔算。

45﹣17= 78-7= 5+65= 80-67=

71-8= 86-68= 38-36= 33+9=

2、竖式计算。

17+26+45= 78-28-39= 52-6+30=

三、估算。饭堂买菜。

1、

28元42元18元

(1)、先估计一下,买这三样菜最少要带几张十元?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大约()元,最少()张十元。

(2)、再计算一下,买这三样菜一共要多少钱?

2、小明带了70元去买下列玩具。

35元28元23元

(1)、小明带的钱够吗?(够,不够)

(2)、我要买两样玩具,最少要花多少钱?

四、列式计算。

56个25米?米

1、2、

32个?个70米

3、28加上16,再加上3,和是多少?

4、比45少7的数是几?

5、从75里连续减去两个35,差是几?

6、比49多8的数是几?

白兔比黑兔多12只。

书包比鞋贵( )元。

五、解决问题。

(2)、 车上原有26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下车16人 上车18人

(3)、

(5)、

(6)、

我跳了46下

我跳了38下。我还要跳

几下才和你一样多?

这箱有39个。

还要收集多少个

才是100个?

这箱有27个。 有18只黑兔。

白兔有多少只?

(7)、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8)动物园有35只猴子,狼狗比猴子多25只,狼狗有多少只?

(9)小朋友玩跳绳,文文跳了72下,小雨比文文少跳了20下,小雨跳了多少下?(10)献爱心活动中,小明捐了36元,小刚比小明少捐了15元,小刚捐了多少元?

(11)一架小飞机36元,一辆小汽车27元,一个机器人53元。

(1)小飞机比小汽车贵多少元?(2)小汽车比小飞机便宜多少钱?

(3)妈妈给了小红70元,买一辆小汽车和一个机器人够吗?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

(12)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卖出18筐后,又运进40筐,这时有桔子多少筐? (13)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

(14)小玲家养了46只鸭子,24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只,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

(15)小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21看成了12,结果得45,正确的应该是多少?

(16)有三个数,如果加起来和是80,如果把第一个和第二个加起来和是40,把第二个和第三个加起来和是55。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17)一桶油连桶重12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重65千克。这桶里有多少千克油?空桶重多少?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填空。

1、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2、一把三角板有( )个角,其中直角有( )个。

3、一个长方形有 ( ) 个角,有 ( ) 个角是直角。

4、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就可以得到( )角。( )比直角大 ,( )比直角小。

5、一个

表面有( )个直角。 6、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7、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

2、直角没有顶点。( )

3、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

4、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

5、直角不是角。( )

6、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9、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10、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 11、小刚身高125厘米。( ) 12、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 三、我会找。

1、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 )里画“ √ ”

( ) ( ) ( ) ( ) ( ) 2、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在下面的( )里画“√ ”

( ) ( ) ( ) ( ) ( ) 3、找出比直角小的角,在它下面的( )里画“√ ”

( ) ( ) ( ) ( ) ( ) 4、找出比直角大的角,在它下面的( )里画“√ ”

( )

( )

三、选一选(把序号填在蘑菇瓶中)

四、我会画。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个直角。

3、画一个锐角。

4、画一个钝角。

5、在方格纸里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

6、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7、给下面的图形添上一条线段,使它符合要求。

8、剪一刀。

剩下3个角 剩下4个角 剩下5个角 9、数一数。

增加2个直角 增加3个直角 增加4个直角

第四单元间隔趣谈

例1小朋友在一段马路的一边种树。每隔1米种一棵,共种了11棵,问这段马路有多长?

1、10名男生排成一队,老师要求每两名男生之间插进一名女生,可以插进几名女生?

2、小朋友排队做操,12个人排成一行,相邻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小朋友到最后一个小朋友的距离是多少米?

3、一条路长100米,每隔10米有一根电线杆,这条路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有几根电线杆?

例2 源源打了8个结,把一些绳子结成一个圆,源源拿了()根绳子。

1、有一个圆形的水池,在水池的周围栽了5棵柳树,在2棵柳树之间又栽了2棵梅花树,问水池周围一共栽了多少棵梅花树?

2、有一个长方形池塘,在池塘四周种了2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又种了一棵桃树,桃树有()棵。一共种树多少棵?

3、学校游泳馆的泳池是一个正方形,开运动会的那天,每边都插了8面彩旗,并且四角都插了彩旗,泳池四周一共插了()面彩旗。

例3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锯几次?如果每锯一次用3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

1、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 每锯一次用2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

2、一根钢管长5米,锯成1米一段,如果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要几分钟才能锯完?

3、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6段,每锯一次需要3分钟,一共要多少分钟?

例4 小林家住在三楼,他每上一层楼要走14级台阶,小林从一楼走到三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1、小明家住在4楼,他每上一层楼需要2分钟,小明从一层走到四层要几分钟?

2、红红住在的这幢楼共6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四楼,红红走级楼梯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3、李林家住在四楼,他从底楼走到二楼要走18级楼梯,那么他从底楼走到四楼一共要走多少级楼梯?

例5 时钟5点打5下,一共需要4秒钟。问中午12点打12下需要几秒钟?

1、时钟六时敲6下,10秒钟敲完。十二时需要多少秒钟?

2、时钟敲5下,8秒钟敲完,敲11下需要多少秒?

3、时钟敲3下,2秒敲完,时钟敲5下需要几秒敲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一、填空。

1、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四( )二十四 五六( ) 二四( )

2、5个6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 ),写成乘法算式是 或 。 其乘数是( )和( ),积是( ),在计算这个算式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

3、在○里填上“﹥”“﹤”“=”。

5×2 ○ 8 2×6 ○6+6 5×5○5+5 3 ×4○2 ×6 3×3 ○3 +3 4×6 ○5×5 6×5○45- 12 5×2○2×3+4 4、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乘加、乘减算式。

4+4+4+4+4+4= 3+3+3+3+1= 6+6+6+6+6= 2+2+2-3= 5、在○里填上“+”“-”或“×”。

3○3=6 3○5=15 6○3=3 4○5=9 3○3=9 5○3=8 6○3=18 5○4=20 6、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 )=24 ( )×6=24 ( )×5—2=8 ( )×4+5=25 7、□里最大能填几。 8、□里最小能填几。

5× <27 4× <15 ×3>10 ×6>15 9、一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 )条腿,4张桌子( )条腿,6张桌子( )条腿。 10、1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2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3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4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二、看图写算式。

1、 2、

有( )个( ) 有( )个( ) 加法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 用到的口诀: 用到的口诀: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5个4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5+4。 ( )

2、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6,写成乘法算式是4+6=20。 ( )

3、3+3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是3×3。 ( )

4、5个5相加,算式可以写成5+5+5+5+5,也可以写成5×5。 ( )

5、小明的身高是125米。 ( )

6、2个3相加列式是2×3,3个2相加列式也是2×3。 ( )

7、每一句乘法口诀都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 五、列式计算。

1、3个5相加,和是多少?

2、4和6相乘,积是多少?

3、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

4、6与5的积,减去20,差是 是5,积是多少? 多少?

六、解决问题。

1

2、

一共有多少个梨? 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 ) □○□=□( )

3、

4 、

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一

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

( )

□○□=□( )

5、

他们一共做了多少朵小红花?

□○□=□( ) 答:他们一共做了( )朵小红花。

6、

□○□=□( ) 答:我们一共写了( )个字。

7、值日生有5个小组,每组有6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8、

我也写了6个大字。

我写了6个大字。

我写的和你们一样多。我

们一共写了多少个?

我做了5朵小红花。

我做了6朵小红花。

□○□○□=□(

□○□○□=□()

答:一共有()个。

9、

洗衣粉6元刀子3元方便面2元

(1)买3袋方便面要用多少元?

□○□=□()答:买3袋方便面要用()元。

(2)买4袋洗衣粉和一把刀子要用多少元?

□○□○□=□()答:买4袋洗衣粉和一把刀子要()元。

(3)你还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10、操场上有26个小朋友在玩,左边来了15个,右边又来了32个,现在操场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答:现在操场上有()个小朋友。

11、5头大象搬木头,每头搬3根,还有2根木头没有搬走。原来一共有多少根木头?

12、5只猫共钓了多少条鱼?

13、在3、12、6、4、2中任选三个数编出两道乘法算式。(象这种题选定3个数后就不能改变了)

14、用3、12、6、4、2、18、8编四道乘法算式。(这种题没有要求选定数字,就可以用不同的数字来列乘法算式)

15、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一共有多少个?

16、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明明从第1棵跑到第5棵,一共跑了多少米?

17、有5箱皮球,每箱6个,还有一箱有7个,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18、学校合唱队的同学不超过25人,无论排成6行或4行人数都刚好。合唱队共有多少人?

19、我跟小英、小兰、小红去书店,每人买了6本书,我们一共买了几本书?

20、一栋六层的楼房,每层高3米,小芳站在五楼的阳台上,小芳离地面有几米?

21、我是3个6相加再加5,我是多少?

22、5只小鸟和6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脚?

23、妞妞家有4头大牛和1头小牛,1头大牛每天喝3桶水,小牛一天喝1桶水,妞妞家的牛一天喝多少桶水?

24、6碗水装满一壶,5壶水装满一桶,一桶水装满多少碗水?

25、搭4个这样的图形,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26、×= + = × A + B + C =A×B×C

=() = ( ) A= ( ) B= ( ) C=()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综合练习卷

1、请你在淘气看到的图下面画△,在笑笑看到的图下面画○。

2、右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3、连线。

请你连一连,下面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红

小东小明小红小东小明

4、

5、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 )面( )面( )面( )面( )面( )面

6、数一数。下面的形状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个()个()个()个()个

()个()个(

)个()个

()个

7、仔细看图,填图号.

1 2

3

4

5 6 7 8

(1)从正面看到的是C的有(

(2)从侧面看到的是B的有(

(3)从上面看到的是A的有()

8、下面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来。(18分)

ABC

乘法练习题

一、填空。

1、

(1)加法算式:,表示()个()相加。(2)乘法算式:。

2、6×3和()×()用的是同一句口诀,口诀是()。

3、比3个5多1个5是()个5,乘法算式是()。

4、比3个5多1个5是()个5,乘法算式是()。

5、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法计算比较简单。

6、一条红领巾有()个角,5条红领巾有()个角。

7、一只手有()根手指,一双手有()根手指。

8、一面国旗有()颗星,3面国旗有()颗星。

9、在○里填上“+”、“-”、“×”。

4 ○ 4 = 8 6 ○

5 = 1 5 ○ 5 = 0 8 ○ 7 =5

6 2 ○ 3 = 6 6 ○ 2 = 4 2 ○ 5 = 10

7 ○ 6 =42 10、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2+2+2 5+5+5+5+5+5+5

6+6+6+6+6+6+6 9+9+9+9+9+9+9+9+9

11、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8 × 4 = ( ) 7 × 6 = ( )

∶∶∶∶∶∶

( )( )( ) ( )( )( )

12、仔细填一填。

7 × 4 =()口诀:读作:

8 × 7 =()口诀:读作:

6 × 9 =()读作:口诀:

6 ×

7 =()读作:口诀:

13、把口诀填完整。

( )得四()得三()六二十四三()二十一四()三十二()八四十五()四十五()七二十八

四()三十六五()三十二()十六()四十八( )得九()六二十四八()七十二四()二十四

14、先把口诀写完整,再根据每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 )六三十四八( )

15、看谁填的对。

2×3=2×2+□ 3×3=3×□+3

8×5=□×4+8 □×9-8=8×8

12=□×□ = □×□ 36=□×□=□×□ 9=□×□ = □×□

24=□×□ = □×□ 18=□×□=□×□ 16=□×□ = □×□

二、解决问题。

1、小丽读一本30页得书,已经读了2天,每天读4页,小丽还剩多少页没读?

2、有4条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有15名学生能坐下吗?

3、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4、3和6的积是多少?

5、6个4是多少?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

(完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基础知识分类专项练习题

小学毕业班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 班级: 姓名: 一、 填空: 1、两种练习本,一种是5元6本,一种是3元4本,这两种练习本的单价比是( )。 2、甲班人数比乙班多4 1,则乙班人数比甲班少(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缩小3倍,体积( )倍 4、图上距离1.5厘米表示实际60千米,则数值比例尺是( ),线段比例尺是: 5、甲数与乙数的比值为0.4,乙数与甲数的比值为( );已知34 a=b ,那么a ∶b=( )。 6、一个数由十二个亿,一百六十三个万和五千八百八十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7、6.05吨=( )千克 114 小时=( )小时( )分 8、45 和56 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是( ),分数单位较大的数是( )。 9、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上下底边的和是9分米,高是( )分米。 10、一道数学题,全班45人做正确,5人做错,正确率是( )%。 11、甲数分解质因数是2×2×3,乙数分解质因数是2×3×7,那么,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12、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度之比3∶5∶5,周长是52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是( )厘米。 13、一个两位数,能同时被3和5 整除,这个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 );如果是偶数,最小是( )。 14、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112 ,另一个内项是( )。 15、9005000000读作( ),把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16、将3.144……、3.1414……、3.14、π 从小到大排列:( ) 17、9.99549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精确到十分位,约等于( )。 18、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2天完成,甲队独做要20天完成,如果由乙队独作,( )天可以完成。 19、a b 是一个分数,b 是比10小的奇数,要使 a b 是一个最大真分数,a b =( )。 20、把54、32、48、81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 )。 21、把周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铁皮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取兀=3.14) 22、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4∶3,如果宽增加3厘米,原来的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3、一个数的75%是150,这个数的25 是( )。 24、一根长8米的钢管,截去14 后又截去14 米,还剩( )米。 25、铅笔每支a 元,比一本本子少0.12元,买5本本子应付( )元。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 习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一填。 1、笔算两位数加法,个位满十,要向()位进1。 2、一个数是40,另一个数是15,这两个数的和是(),这两个数的差是()。 3、小红带100元到商店,买一件运动服用去59元,买一双运动鞋用去34元。小红的钱()。(填“够”或“不够”)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0+()=2842=25+()34=()-7()+77=8545=81-() 5、比55多17的数是(),()比28少12。 二、在○里填上“>”“<”或“=”。 87-34○4025+55○7081○53+38100○37+6319○62-5319+63○62-5398○62+15+1562+26○26+6278-39○4025+15○25-1532-7○2658+4○54 三、口算。 25+30=53+22=51-21=32+18=86-(46-20)= 75-45=67-56=65-6=48+14=25+55+13=56-9==85+14= 9+78=32+47=60-(13+17)= 56-24=89-7=76-71=83-69=48-28+10= 73-40=36-24=51-48=43-26=62-8-8=45+33=7+36=30-21=37- 20=40+25+20= 四、笔算。 63+36=74-29=27+36=35+26-24=79-8-25=

83-34+42=68+15=80-58=81-49=100-63= 五、列式计算。 1、两个加数都是48,结果是多少? 2、46与17的差,再加上20,结果是多少? 3、比53少18的数是多少? 4、减数是19,被减数是52,差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 1、青青做了33面小红旗,筝筝做了28面小红旗。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面小红旗? 2、车上原来有32人,到明珠广场站时,有19人下车,又上来12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3、小柔带了100元钱,准备到商店购买一双鞋子和一个书包。鞋子32元一双,书包49元一个。 (1)、买一双鞋子和一个书包共需要多少钱? (2)、营业员应找回小柔多少钱? 4、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比音乐小组少6人,美术小组有24人,音乐小组有多少人? 5、三个同学跳绳的下数如下表: (1)小芳比小红多跳多少下? (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多少 答: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提出问题并解答。 = =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基础知识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单位:“1”是自然数的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 整数:0和自然数都叫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数位:写数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各个计数单位排列在一定的位置上,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位数:一个整数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与被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a×b=b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后得的结果不变。(a+b)×c=a×c+b×c 或a×(b +c)=a×b+a×c 整除: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叫做b能整除a,这里被除数、除数及所得的商都是整数,除数不能为0。 除尽:数a除以数b(b≠0)商是一有限小数,没有余数时,叫做a能被b除尽。或者叫做b能除尽a。

整除与除尽的区别:在整除情况下,被除数、商都是整数,除数是自然数,而且没有余数。在除尽的情况下,被除数、除数(不等于0)和商,即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有限小数,只要没有余数就可以了。 约数:如果整数a(a≠0)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b就叫做a的约数。倍数:如果整数a(a≠0)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 质数: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再也没有别的约数,这样的自然数就叫做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又叫做素数。 合数: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自然数就叫做合数。 奇数:整数中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也叫做单数。偶数:在整数中,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都叫做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人数的个位数字能被2整除,这个数就一定有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数字能被5整除,这个数就一定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在几个自然数的所有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自然数最大公约数。 互质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当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时,这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数就叫做互质数。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是互质数时,我们就说它

小学数学基础算数训练题

小学数学基础算数训练题 一、填空题(第1小题1分,2-4每题2分,5-7每题4分,第8小题6分,共25分) 1.五万八千零四十前面的并且相邻的一个数是(),后面的并且相邻的一个数是() 2.由3个亿,5个百万,2个千和8个十组成的数写作:()读作:(). 3.3004860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4.八亿零七十万零八百写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5.比较大小. 218000□281000 39999□4万 6.比较大小 10000□9999 40000万□4亿 7.比较大小. 600002□600020 90001□90000 8.在645070480这个数里,"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8"在()位上,表示(). 二、口算题(每道小题4分共12分) 1.750+250=630-360= 1500+2000=256+99= 2.260万+14万=184万-62万=

937+1050=4000-1800= 3.1000-420=700-198= 6300+270=3800-600= 三、计算题(1-3每题3分,4-7每题5分,共29分) 1.求未知数x x-936=1844 2.求未知数x. x+654=1080 3.求未知数x. 495-x=278 4.50112-31596= 5.5783+64548= 6.80706+1380+5434 7.94540-35894+8075 四、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5分共10分) 1.3795与7426的和,减去2475,差是多少? 2.15000与8990的差,加上5090,和是多少? 五、应用题(每道小题8分共24分) 1.小红看一本126页的故事书,已看了一些还剩38页,小红看了多少页?(设未知数为x,再解答) 2.25千克黄豆可制豆腐100千克,照这样计算,用175千克黄豆,可制多少斤豆腐?(用两种方法算)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 ×h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 ×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 ×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 ×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 ÷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 3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C =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 =πr 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 =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 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31底面积×高。公式:V=3 1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 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分类复习资料习题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分类复习资料 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一) 一、填空题 1、5060086540读作()。 2、二百零四亿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 3、5009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4、960074000用“亿”作单位写作();用“亿”作单位再保留两位小数()。 5、把3/7、3/8和4/7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是()。 6、0,1,54,208,4500都是()数,也都是()数。 7、分数的单位是1/8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8、0.045里面有45个()。 9、把0.58万改写成以“一”为单位的数,写作()。 10、把一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 11、6/13的分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这样的单位。 12()个1/7是5/7;8个()是0.08。 13、把12.5先缩小10倍后,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14、分数单位是1/11的最大真分数和最小假分数的和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树。() 2、比7/9小而比5/9大的分数,只有6/9一个数。() 2、120/150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1米的4/5与4米的1/5同样长。() 4、合格率和出勤率都不会超过100%。() 5、0表示没有,所以0不是一个数。() 6、0.475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0.48。() 7、因为3/5比5/6小,所以3/5的分数单位比5/6的分数单位小。() 8、比3小的整数只有两个。() 9、4和0.25互为倒数。() 10、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11、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12、5.09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0。()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26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1)26(2)10(3)126 2、不改变0.7的值,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1)0.007(2)0.70(3)7.00 (4)0.700 3、一个数由三个6和三个0组成,如果这个数只读出两个零,那么这个数是()。 (1)606060(2)660006(3)600606(4)660600 4、把0.001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后,再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可直接打印)

(一)加、减、乘、除口诀表一、加法口诀表 二、减法口诀表

三、乘法口诀表 四、除法口诀表

(二)小学单位换算表 一、时间 1时=60分1分=60秒1秒=1000毫秒(ms) 二、面积 1公顷=0.01平方千米约等于15亩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体积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四、长度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五、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六、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七、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八、质量单位换算 1吨(t)=1000千克(kg) 1千克=1000克(g)

(三)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一、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二、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三、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四、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五、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a a b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含答案) 工程问题 1.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

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完整版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综合基础训练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综合基础训练题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口算(20分)。 9+8= 13+6= 5+4= 9-9= 10-9+8= 10+5= 5-3= 6+6= 6-6= 6+2+7= 7-5= 7+5= 10-8= 0+6= 9-0-2= 11+5= 5+6= 2+9= 10-7= 8+8+3= 二、填空。(16分) 1、 ( ) ( ) ( ) ( ) 2、 (1) 1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 6个一和1个十是( )。 (3) 1个十和 3个一是( )。 ( 4 ) 15个位上是( ),十位上是( ) 。 (5) 18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6) 和1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7) 10个一是( )。 2个十是( )。 三、按顺序填数。(3分) 四、数一数,填一填。(8分) 有( 有( )个。 有( 有( )个。 比少( )个。 比 多( )个。 ( ),共有( )个图形。 五、按要求填空。(11分) 1、 19、 20、 3、 16、 5、 11、 8、 14、 1 (1) 一共有( )个数。从左边数起,第4个数是( )。 (2) 从右边数起,第( )个数是20。 (3) 把右边3个数圈起来。 (4) 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六、写出下面钟面的时间。(6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小学数学应用题(二年级上学期)

小学二年级应用题 1.杨树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松树的棵树比柳树多20棵。松树多少棵? 2.学校大扫除,三年级有8个同学扫地,擦桌子的是扫地的2倍,擦玻璃的比擦桌子的少3个。有多少同学擦玻璃? 3.燕子可以活9年,喜鹊的寿命是燕子的3倍。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多少年? 4.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三年级同学种树3棵,五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4倍。五年级比三年级多种多少棵? 5.工人每天做3件衣服,工人一个星期共做多少件? 6.桌上有5盒酒杯,每盒装3只,一共有多少只酒杯? 7.工厂买来一批原料,用去30吨,剩下65吨,这批原料共多少吨? 8.红花有6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蓝花比黄花多27朵,蓝花多少朵? 9.迪迪有98枚邮票,送给小强26枚,又送给小雨39枚,迪迪送出多少枚邮票? 10.菜市场有黄瓜25千克,西红柿5筐,每筐6千克。菜市场有黄瓜和西红柿多少千克?

11.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 12.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13.一条大毛巾38元,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14.小红家买了一箱红富士,吃了18个,还剩26个,一箱红富士原有多少个? 15.小兰买8本练习本,每本5角,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16.老师布置了80道口算,小新做了69道,大约还剩多少道? 17.小明每月存4元钱,半年共存了多少钱? 18.同学们做纸花,红纸、白纸、黄花各6朵,共做了多少朵花? 19.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它们一共有多少只脚? 20.小红家有2个大鱼缸和1个小鱼缸,每个大鱼缸养了6条金鱼,小鱼缸里养了3条金鱼,小红家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总结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 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小数 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混小数(带小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纯小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混循环小数 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例如,,。 有限小数 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分数

十进制 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 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乘、除法运算定律 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练习题

《数学课程标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3、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学习领域。 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8、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9、“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1、《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14、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15、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16、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17、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一、计算: 7×7= 24÷3= 4×6= 36÷6= 56÷7= 81÷9= 6×5= 9×1= 56+7= 40-5= 70+25= 36+9= 32÷8÷2= 36÷9×7= 4×2×8= 3×8÷6= 5×9-7= 6×6+20= 7+8+9= 100-50-5= ()÷()=4 ()×()=24 ()÷()=4 ()×()=24 ()÷()=4 ()×()=24 用竖式计算: 25+56= 70-34= 3×7= 64÷8= 二、填空: 1、5个7的和比30多(),比4个7多(),比8个7少()。 2、1个人吃1个苹果用2分钟,照这样计算,6个人同时吃6个苹果,一共需要()分钟。

3、算3÷3时,想口诀:。 4、当你面对北面时,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5、把9个○分成3份,每份各有几个?你想到几种分法,请写出来: 、、。 6、按规律继续填数:10、13、16、19、、、。 18、27、36、45、、、。 7、从9:00经过40分是(),再经过20分是()。 8、小华绕操场跑一圈用58秒,小文用1分零4秒,()跑得快,快()秒。 9、画一条长是3厘米的2倍的线段。 10、哪些得数是60多?在“□”里面打“√”: 37+24□90-31□86-19□15+58□5×9□63÷7□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下来) 1、时针转一圈是()小时。 ①12 ②60 ③5 ④1 2、一条脚踏船最多可以坐2人,一个旅游团有17名客人,至少需要()条船。①8条②9条③17条 3、60减二十几得数可能是() ①30 ②40 ③三十几④四十几

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100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100题) 篇一: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例子 二年级上数学应用题练习 1、美术组有25人,唱歌组比美术组多17人。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2、妈妈今年32岁,比聪聪大24岁。聪聪多少岁? 3、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是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块布60米,每次剪5米,剪了9次,还剩多少米? 5、学校买1个足球用了20元,买一个篮球29元,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贵多少元? 6、果园里有27棵苹果树,梨树比苹果树多17棵,梨树有多少棵? 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6页,第二天看了3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本? 8、弟弟今天9岁,哥哥15岁,再过10年哥哥比弟弟大多少岁? 9、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一共要多少分钟? 10、奶奶买回不到20块糖,3块3块的数还余2块,5块5块的数还余2块,奶奶到底买了多少 块糖? 11、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只,卖了28只,还剩多少只钢笔? 12、每间房住4人,26人住7间房够吗? 13、小芳借了一本70页的书,借期是一周,她计划每天看9页,她能

按期看完吗?如果不能还差 几页? 14、小明今年的7岁,妈妈比小明大21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妈妈今年几岁?爸爸呢? 15、二(3)班有女生28人,男生比女生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16、同学们今天上午种了25棵树,下午种了19棵,昨天种了38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几棵? 17、长安第一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第一小学还有多少 个教师? 18、花坛里前、后、左、右都种了8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 19、小红看一本书90页,平均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 20、小花有5袋糖,每袋6粒,还多了3粒,小花一共有多少粒糖? 21、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 22、某大楼共十层,每层4米,小明站在8楼阳台,他离地面多少米? 23、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 24、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 25、一条大毛巾38元,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1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l、2、3、4、5、6、7……叫做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0:0也是一个自然数。0是一个偶数。 0不能作除数,不能作分母,也不能作比的后项。 a+0= a ;a-0= a;a-a = 0;a×0= 0;0÷a(a≠0)= 0 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数位和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写都要从高位到低位,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不管读和写都要进行分级。如534007000602读作:五千三百四十亿零七百万零六百零二 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 712的分数单位是112 ,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几(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常用分数的分数值: 21= 0.5 5.2041= 5.7043= .2051= .4052= .6053= .805 4= 25.1081= 75.3083= 25.6085= 75.8087= 625.0016 1= 4.00251= 2.00501= 2121-1= 6131-21= 12141-31= 20 151-41=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小数: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基础知识练习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填空 1、两种练习本,一种是5元6本,一种是3元4本,这两种练习本的单价比是()。 2、甲班人数比乙班多,则乙班人数比甲班少()。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缩小3倍,体积()倍 4、图上距离厘米表示实际60千米,则数值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是 5、甲数与乙数的比值为,乙数与甲数的比值为();已知34 a=b,那么a∶b=()。 6、一个数由十二个亿,一百六十三个万和五千八百八十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7、吨=()千克 114 小时=()小时()分 8、45 和56 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是(),分数单位较大的数是()。 9、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上下底边的和是9分米,高是()分米。 10、一道数学题,全班45人做正确,5人做错,正确率是()%。 11、甲数分解质因数是223,乙数分解质因数是237,那么,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 12、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度之比3∶5∶5,周长是52厘米,

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是()厘米。 13、一个两位数,能同时被3和5 整除,这个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如果是偶数,最小是()。 14、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112 ,另一个内项是()。 15、00读作(),把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16、将、、、从小到大排列:() 17、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精确到十分位,约等于()。 18、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2天完成,甲队独做要20天完成,如果由乙队独作,()天可以完成。 19、a/b是一个分数,b是比10小的奇数,要使 a/b是一个最大真分数,a/b=()。 20、把54、32、48、81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 21、把周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铁皮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取兀=) 22、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4∶3,如果宽增加3厘米,原来的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3、一个数的75%是150,这个数的25 是()。 24、一根长8米的钢管,截去14 后又截去14 米,还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