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市赛一等奖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临泽县第四中学高向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理解青藏地区因“高”生“寒”,导致了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的独特性,从而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

3.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得出本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自然景观自东向西显著递变的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能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联系时事,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同时更进一步理解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2.通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藏羚羊”的保护等知识的介绍,树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爱护我们共同家园的环境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三节中的内容。包括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两大地理分区。青藏地区这一部分内容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及其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对西北地区的介绍,教材也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分析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本课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以“问题解决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展示、讲述、讨论、引导等教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五、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资料收集工作。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藏羚羊”保护方面的知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

相关时事。

六、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青藏地区)

(一)导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我们一同游览了我国东半部的大江南北,今天我们又将开始新的旅程。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片断

环节一:感知青藏——青藏印象

歌曲激趣、营造情境,并投影能反映青藏高原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能认出来这是我国哪个地理区域吗你想领略“世界屋脊”的美丽,探究“雪域高原”的神奇吗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走进美丽、神奇的青藏地区。

(二)讲授新课

环节二:寻找青藏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青藏地区已经有了一定了解,想不想更进一步走进它呢青藏地区在我国什么位置呢

由雪山引出青藏地区的山脉、范围、面积、人口,所含的省级行政单位及行政中心。

多媒体课件: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各占全国的百分比。

提问:1.由这两个数据推测本区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还可以通过什么地图了解本区人口分布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加深对人口密度概念的理解,训练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

多媒体课件:“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说出本区人口密度情况。

多媒体课件:出示“青藏地区”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各大山脉、青海湖、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等地理事物。

再由雪山面引导学生得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主要特征:高、寒

多媒体课件:播放藏族民歌,并投影“中国民族分布”图。

提问:可以通过什么地图了解本区民族分布情况本区主要有哪些民族

通过多媒体播放的画面让学生明确:青藏地区除青海省北部外,大部分地区的人口以藏族为主。

环节三:走进青藏

各抒己见:明确了青藏地区的位置之后你打算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到达那里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然后自由发言。

让学生自学P91页前两个自然段——“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并读P87页青藏地区图完成P91页连线,读图完成练习。

多媒体课件:青藏地区铁路和公路分布图,让学生明确青藏铁路起讫点,北段与南段的分界点。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环节四:探索青藏

过渡:高和寒是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正是这独特的特征诞生了青藏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奇的农牧业,让咱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的面纱。

自主探究:

①神奇的自然景观——三江源地区

多媒体课件:展示“三江源地区”的范围,学生思考该地区是哪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多媒体课件:显示“三江源地区”的景观,教师阐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唤起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

②独特的农牧业

学生回答探究结果的同时,适时引导学生分析青藏地区具有某些地理特点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寒”;适时引导学生分析“高寒”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多媒体课件:显示探究题:在本区高寒、缺氧、空气稀薄等较严酷的高原环境条件下,以下哪些农牧业能在本区大规模进行

农作物:水稻、青稞、甘蔗、小麦、豌豆

牲畜:牦牛、水牛、藏绵羊、太湖猪、北京鸭

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适合畜养的牲畜有牦牛、藏绵羊等。

教师指出:因为寒,所以只能种植一些耐低温的农作物,又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只能饲养耐寒、耐缺氧的牲畜。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

环节五:展望青藏

现在,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青藏的建设驶上了快车道,你愿意走进青藏,同青藏人民一起建设青藏,展望一下青藏的未来吗根据我们前面的探究,你认为怎样才能把青藏建设得更好呢你将来能为青藏的建设做些什么工作呢

学生讨论完回答,然后给予鼓励性评价。在表扬中,鼓励学生将课外收集青藏地区的报道、图片等资料贴在教室知识栏中。

设计意图:把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向广阔的生活,自主地学习地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最后,让我们一起唱响心中永恒的旋律——《青藏高原》。

(三)课堂小结:谈谈本节收获。

第2课时(西北地区)

(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西北地区特色的精美图片,播放优美的西部民歌。

(二)新课讲授

一、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

多媒体课件:“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提问:西北地区边缘山脉有哪些本区主要有哪些省区

引导学生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帮助学生加强对省区位置的记忆。

多媒体课件:本区面积和人口各占全国的百分比。

提问:①推测本区人口分布的特点②还可通过什么地图了解本区人口分布情况

多媒体课件:“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说出本区人口密度情况。

多媒体课件:“中国民族分布”图,蒙古族服饰的牧民、蒙古包等。。

提问:可以通过什么地图了解本区民族分布情况本区主要有哪些民族

二、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过渡:西北地区有着非常美丽的风光,但这里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及其脆弱的地区。

多媒体课件:降水和干湿地区与西北地区的景观图片相结合。对本区的干湿地区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探究:如果我们沿42°N做一地形剖面,会是什么样的呢沿剖面线的植被分布如何自东向西有什么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后,得出结论:西中东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提问:本区地处内陆,决定了本区降水较少,那么地处内陆对气温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多媒体课件:“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提问: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有何规律多媒体课件:“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提问:本区河流多为什么类型为什么

强调: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三、农业和牧业

多媒体课件:“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

提问:①本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有哪些②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活动:读图回答(草地、耕地)

过渡:在西北金子和水谁更贵呢

教师:本区干旱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了农业的生产。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在西北,大气降水无优势,那么水从何而来呢请你帮助找水,并设想一下农业区可能在哪儿为什么学生回答: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这里因为有了水,而发展成了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还被誉为“塞外江南”。还有河西走廊、新疆的绿洲,利用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可解决水的问题。

探究:如果我们沿42°N做一地形剖面,相应的畜种自东向西有什么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后得出结论:西东

骆驼牛马

多媒体课件:西北地区地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西北主要牧区、农区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

四、矿产资源

多媒体课件依次显示:“中国金属矿产”、“中国煤矿”、“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图。

提问:本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

五、西北地区的交通的变化

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兰新线、北疆铁路、南疆铁路,并指出这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三)课堂小结:学生谈谈本节收获。

练习:教师板画西北地区“三山夹两盆”,学生边画边写出“三山夹两盆”山脉的名称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四)课后探究作业:

搜集资料办一期墙报,介绍“十五”规划的四大标志性工程,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

八、板书设计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一、寻找青藏

二、走进青藏

多雪山→交通不便→发展交通

三、探索青藏

西北地区

一、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

二、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干旱

三、农业和牧业

1.重要的牧业基地

2.绿洲农业

四、矿产资源

五、西北地区交通

九、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开放式的探究课,能体现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有机融合,知识与生活的巧妙联结,

多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在课堂教学应注重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学生自能乐学、善学

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学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宗教等基本概况。 2、知道大河源头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的紧迫性。 3、了解“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矿产及本区主要的公路线、铁路线和主要城市。 5、通过对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人为景观的展示,让学生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交通及资源。教学难点: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 师课前搜集有关青藏地区的歌曲《天路》,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反映青藏地区交通变化的视频资料,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播放韩红《天路》,并幻灯播放大量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五周年的相关图片。(如下图)(屏幕中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这条铁路线。)这节课就让我们乘上通往青藏地区的列车,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的青藏地区。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感知青藏地区。

1、自主学习:结合P87的活动题,读图4-21并阅读教材P88-90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回答:你知道了青藏地区的哪些地理知识?(主要是青藏地区的概况、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环境保护状况、农牧业、自然资源。或直接采用以下提纲。) 〈一、〉概述 1、位置:以西,以北,、、以南。 2、范围:自治区、省、省西部 3、地形:以为主,位于我国的第级阶梯上,平均海拔 在米以上,号称“”。 4、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 5、人口:仅占全国的 6、民族:大部分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族,多信奉教,著名的藏传佛 教的圣地。 〈二、〉自然环境的保护 三江源:_____、_____、______的源头 特有动物:_________、、等。 〈三、〉农业和牧业 1、主要农作物:、、、等。 2、主要牲畜:、、。 〈四、〉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有哪些?为什么称它为“聚宝盆”?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分析影响青藏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气候特点,探究: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应分布在哪里?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可信吗?; 探究方法:读下面两地气温资料,分析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总结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高,进而得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和“寒”,因此,得出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气温低。地势相对地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成为主要的农业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的位 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及主动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对西北地区丰富资源、交通和脆弱生态环境的学习,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增强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

【重点、难点】 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教学方法】 以学促教,达标过关 【教具使用】 1、西北地区的位置图及相关资料。 2、多媒体(辅助教学)、西北地区地理景观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位置:a.天山b.准噶尔 盆地c.塔里木盆地d.塔 里木河e.河套平原f.河 西走廊g.内蒙古高原h. 塔克拉玛干沙漠i.阿尔 泰山j.昆仑山;在图中 描画铁路①兰新线并标出序号。 2

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积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汉族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少数民族有、、、哈萨克族。 3.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为主,其中著名的有高原,盆地、盆地,河西走廊位于山北侧。 4.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面积最大的盆地,还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和我国最低处的盆地,低于海平面米。 4. 气候:主要属气候类型,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具有明显的特征(温差大);降水,河流少,多为。 5.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和。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的特征。 6. 绿洲农业和畜牧业,、、_________是重要畜牧业基地,天山山麓、塔里木盆的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塞上江南”是指,本区产小麦、棉花、哈密瓜、葡萄等;本区畜牧业发达,优良畜种有三河马、,因此有流动性较强的聚落。 3

八年级地理下册5.3西北地区知识点(新版)湘教版

西北地区 1.位置: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包括新疆、内蒙古和宁夏三个自治区及甘肃北部。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 5.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的非季风区。 6.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7.干旱原因:地处内陆,距海遥远,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8.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东部的400mm往西减到200mm,再到50mm以下),呈现出由东 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9.地面植被:东部为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原因:自西向东,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 10.农业类型:灌溉农业(在有水源的地区可以发展) 11.绿洲的分布: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塔里木盆地边缘。 (原因:由于干旱,缺少灌溉水源,不能发展农业。但山麓地带夏季可用 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河套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 12.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13.城镇农田分布状况: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14.主要的农作物:小麦,水稻,甜菜,棉花,瓜果 15.矿产资源:稀土、镍、石油、无烟煤、褐煤等。鄂尔多斯是中国新兴的特大能源生产基地。 16.畜产品:肉、奶、皮、毛。 17.主要牧区: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 18.商品棉基地:新疆南部 19.新疆瓜果颜色鲜艳、特别甜的原因:新疆夏季热量多,降水少,白天光照强,利于瓜果 着色,白天光和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 累,所以新疆瓜果特别甜。 20.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21.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受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853《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教学法 教学参考书: 教师教学用书 教具: 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爱吃哈密瓜吗?见过青藏高原上的牦牛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情况! 【干旱的西北地区】 读图“西北地区的地形”找出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以及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 西北内陆干旱的原因? (1)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太行山等等; (2)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春风不度玉门关”; (3)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东西经度大,离海洋远。 活动(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但其干旱的程度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差异,主要表现在植被和土壤方面。 西北地区:东→西景观: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高寒的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是以干旱为主要特征,而“高”、“寒”便是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一、读图,找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东——横断山区

北——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 南——喜马拉雅山 二、世界屋脊及高寒气候 1.为什么成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最高的高原。 2.气候特点: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降水少,冬季气温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8~20摄氏度,夏季气温8~18摄氏度,降水分配不均匀。 活动:1.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纬度上,两者年内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引起的 2.(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2)因为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高山上冰雪融化,冰雪融水汇聚,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牧场和主要畜种又各具特色: 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 新疆:山地牧场 青海和西藏:高寒牧场 呼伦贝尔: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细毛牛 青藏:牦牛、藏绵羊 宁夏:滩羊 藏南各地 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将线。 活动(2) 1.内蒙古德温带草场属于典型的温带草原,草高而密,青藏高原的高寒牧场草矮而稀疏,内蒙古高原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属于半干旱地区,生长着典型的温带草原,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热量条件差吗,形成高寒草原。 2.牧场的自然条件:气候较干旱,植被以草原为主,天然降水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当地具名主要从事畜牧业,选择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板书设计: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说课人程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域、民族、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进一步的研究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省内区域,为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以及本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 ②掌握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③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④明确青藏地区太阳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有关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两

地区的差异,提高综合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3、重点、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原因和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为本课的重点。 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的水平需要提高的情况下,确定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高寒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指导 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去思考,广泛交流,通过分析进行总结。使学生乐于思维,同时用多媒体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边讨论,边解决疑难,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讲授新课] 一、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的基本概况 (1)【活动】读图5—25,完成下列任务。

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一等奖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游集中学姜德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理解青藏地区因“高”生“寒”,导致了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的独特性,从而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 3、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得出本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自然景观自东向西显著递变的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能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联系时事,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同时更进一步理解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2、通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藏羚羊”的保护等知识的介绍,树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爱护我们共同家园的环境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三节中的内容。包括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两大地理分区。青藏地区这一部分内容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及其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对西北地区的介绍,教材也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建议安排2—3个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分析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本课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以“问题解决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展示、讲述、讨论、引导等教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五、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资料收集工作。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藏羚羊”保护方面的知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时事。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共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我们一同游览了我国东半部的大江南北,今天我们又将开始新的旅程。(多媒体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片断) 环节一:感知青藏——青藏印象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教案设计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教案 设计 教案设计 课题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教材 本课时是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介绍的是西北地区的概况,主要内 分析容包括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特点、农业特点、资源特点等。 XXX学情 学生已经研究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已经初步学会了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本课时仍可按 分析照前两课时的方法和模式了解西北地区的区域概况。 知识与能力 1、明确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说出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说出并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设计 申明 4、说出西北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过程与办法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 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天文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糊口的影响。 教学 讲授法、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 办法 课前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通读课本内容,做好导学自主学案和自主练,总结梳理本课时知识点,标 筹办学生筹办 记出难点问题。 课时1课时 安排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出示课本13页阅读内容的唐诗,并解释诗中描 情景导入述的地区及景观。 引入本节课内容:西北地区(板书) 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出示图片:西北地区,组织学生说出位于西 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央。 2、出示图片:西北地区,要求学生找出与西北 学糊口动设计企图 朗诵唐 诗找出诗中 地点词语。 看图说 出西北的省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 2.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及其形成原因。 3.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4.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5.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 6.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分布,并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显著自然环境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1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教材图5-25)。 二、教授新课 (一)地区范围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 【指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展示投影片】 北方、南方、西北三地区的面积与人口对比表 2

【提问】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看,本区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面积约占20%,人口约占4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55%。即东部季风区的两个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45%),而人口约占全国的95%。——说明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 而西北地区相反,面积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大,人口却少得多。说明本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 【提问】请同学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民族? 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材活动解析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材活动解析 P14活动 读图5-25 ,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找出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说出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3.说出位于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图5-25 西北地区 P15活动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在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 (1)你吃过哪些产自西北地区的瓜果?请将它们介绍给同学。 (2)想一想,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3)议一议,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图5-27 吐鲁番葡萄 2.读图5-25、5-28,完成下列任务。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图5-28 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分布 (1)自东向西,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2)西北地区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同。试从气候角度,对下列现象加以解释。 ●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 ●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牧场。

(3)西北地区的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议一议,这些地区分布有较多绿洲的原因是什么? 图5-29 山地牧场季节轮牧示意 P17活动 读图5-30,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看一看,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2.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想一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市一等奖】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理解青藏地区因“高”生“寒”,导致了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的独特性,从而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 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及其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4.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寻找因果关系,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查找资料提高信息搜索的目的性、筛选能力、组织能力。 3.通过联系时事,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同时更进一步理解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藏羚羊、野驴”的保护等知识的介绍,树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环境意识。 3.通过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及交通的影响。 难点:青藏地区的“高”和“寒”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一、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二、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三、青藏地区的河流特征 四、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五、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生态特征 六、青藏地区的民族与宗教 七、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 八、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

九、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业布置】 一、选择 1.下列河流中,不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是() A.黄河B.珠江C.长江D.澜沧江 2.青藏高原单位面积小麦产量高,原因是() A.水源充足B.光照强C.热量丰富D.土壤肥沃 3.柴达木盆地最著名的矿产是() A.钾盐B.石油C.铁矿D.铅锌矿 4.“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 A.准噶尔盆地B.柴达木盆地C.塔里木盆地D.河西走廊

初中地理_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省区是,制约该省区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光照条件C水源条件D科技条件(2)B省区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该区的自然特征是。(3)图中①是被称为“天路”的铁路,该铁路经过的地区为 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4)路线②是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的起点是新疆的盆地的北 部的轮南,终点是上海市,该工程自西向东沿途看到的植被变化是: -荒漠草原――,造成景观变化的原因是。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八年级上册“总论”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分布和主要特征、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征、中国的农业生产以及七年级上册的板块构造理论等知识,这些知识学生都已经具备;而且经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比较和交流的能力,这都对本节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充分利用了地图来学习地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地理的能力;教学

内容重难点突出,地图与板图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利用了达标检测,让学生对这一节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复习巩固。利用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环境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做到了育人与教书并重,实现了真正的教育。 2.重新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归类,使其更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形成知识树。教学中能抓住重点,通过对该重点的延伸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导行自学把时间交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3.根据课堂需要打破教材顺序,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根据考点进行传授,针对性强,时效好。课前思想工作实靠,思想带动行动,课堂效率高。 教材分析: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作为“中国的地理差异”的内容之一,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主要作用有两个:①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②由于后面区域选择不能过多,且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因此,在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评测练习: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区一等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青藏地区的概述,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胜过的影响。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标题:“世界屋脊”从青藏地区的地形入手,介绍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高寒。“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主要介绍了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青藏地区农牧业和人们生活、生产的特色。 ■学情分析 虽然此地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学生可能从很多角度获取了相关的知识,但哪些是地理知识,哪些是自然地理,哪些是人文,自然和人文是如何互相影响彼此的,这些地理要素的内部联系又是什么等还不成体系,本节是在巩固前几个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的基础上的继续深入学习和挖掘,并引领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决定核心——“高寒”,这个特色,从而体会到每个地区独特的地理特色及对本区生产生活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组成,总结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带来的影响;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影响农牧业生产生活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地形图读图分析指出青藏地区的地形组成,总结地形特征;运用气候资料分析比较成都和拉萨气候差异解释青藏地区高寒的特点。通过模拟旅游活动学生体会气候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青藏地区独特的环境及在特殊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特色形成人地和谐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制作《青藏高原》视频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用一张我在西藏火车站的照片穿着,引发学生思考这里会是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青藏地区,开展一次雪域高原之旅。 : 过渡:无论到哪旅游,我们都要先做一个攻略,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今天这些内容准备采用自学的形式完成,请大家阅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1描述青藏地区的经纬度位置、范围。 2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地形区、主要的山脉。归纳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3分析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干旱的西北地区-一等奖

干旱的西北地区 一、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区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用实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内容解读:对照课标要求,①旨在利用地图找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②旨在利用地图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③旨在认识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基础上,用实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该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④更深一层的要求,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懂得如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发展观。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从初中地理教材的整体来看,初一讲述地理要素概况和世界区域地理,初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和中国区域地理。本章西北地区是在了解中国地理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是中国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是第八章第一节,是学习西北地区的基础章节。本节内容分为两大板块,一是草原和荒漠,旨在讲述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二是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旨在进一步了解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环环相扣,对西北地区的概况形成整体阐述,为下节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三、学情简析 经过近2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地理素养,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比较和交流的能力。知识上,经过八年级上册地理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经济等地理概况已经基本了解,八年级下册中已经学习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已有所了解,但在知识的深度挖掘,以及知识迁移方面还有所欠缺,地理的综合思维能力还比较差,在区域地理的学法方面需要进一步指导。 四、教学目标 结合课标要求和学情概况,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 1、在中国地图或西北地区范围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简单评价西北地区的位置。 2、举例说明西北地区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3、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及原因。 4、认识西北地区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区。

初中地理《西北和青藏地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西北和青藏地区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四大区域划分和南北方之后进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的方法,但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范围、地形、自然特征缺乏认识,这是我们上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以上知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本节课主要引领学生探究本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地域特色等内容,把知识重点放在特殊环境下的农牧业与交通上。我将本节课设计整合为三个专题,专题一:自然环境考察;专题二:人文环境考察;专题三:本区域的未来发展考察。专题一——自然环境考察,主要通过先锋考察队、生态考察队、资源考察队及旅游考察队的分组合作,让学生们在课前借助网络、PPT软件等多种信息工具,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展示、交流,引领全班同学进一步理解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还是学习后面两个专题的基础。专题二——人文环境考察,我们成立农业考察队和突交通考察队,突出了特定环境下的人文地理的分布学习,通过这些身边的人文地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感悟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三——本区域

的未来发展考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结合当地现状,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群体智慧与想象力,帮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问题讨论中去,在献计献策的同时,让学生深刻感悟到保护边疆、建设边疆的伟大意义,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三个专题始终围绕着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展开。 预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合作制作演示文稿,引领全体同学深入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撰写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 激发学生对我们祖国边疆建设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初中地理_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复习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并简要评价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说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其气候特征。 3、掌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理解受区域突出自然特征的影响,当地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 4、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举例说出区际联系(西气东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5、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资料,分析 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6、增强学生对区域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重点与难点 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2、受区域突出自然特征的影响,当地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 3、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建议 1课时。 ◊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区域位置区域特征环境与保护拓展评价 培养综合能力培茅归纳 综给能力 培养 协国 人地 观 提升迁移 应用能力辨识描述思维导图合作归纳演练检测情境导课:展示热播剧一一“鬼吹灯”的剧照图片:

教师引领:老师非常喜欢在座的各位同学!给你们带来了鬼吹灯探宝团队。看!他们这是到达了哪个区域?(学生: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好!今天我们就一起重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相信同学们能收获更多的学习宝藏!下面就在课标的带领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们的学习探宝! m MB 一、区域位置 二、区域特征 三、发展与保护 网、拓展评价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热播剧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 教学评价:通过剧照图片,让学生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有一个感性认识的回顾,明确学习任务。 教学环节二:图释探究辨识区域 一、区域位置 教学方法:小组比赛,依据地图信息,教师启发设疑,辨识、描述定位。 教师引导:考查一下同学们对我国西部这片辽阔的国土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 学生活动一: 欣赏图片,反映了我国哪个区域?依据图片信息,请设计一个问题并请学生来回答。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两大地区的知识掌握程度及观察运用能力,做到有的放矢。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图片,设计问题,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思考带来的成功,同时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发散思维及创新意识。 学生活动二: 依据地图信息,请准确描述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塔里木盆地和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设计意图:引导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归纳整理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加明确确定区域位置的方法。

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优秀奖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节乃至整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属于“中国区域地理”部分,是在学习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后另两个区域,是两个特殊的地理区域,特别是通过学习它们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为今后的学习和认识本区的具体地理环境打下了基础,所以学习本节教材意义十分重大。学生有了学习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基础,对中国区域特征已有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本节教材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干旱的西北地区,描述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第二部分:高寒的青藏地区,描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第三部分:以牧业为主的地区,讲述这两个区域共同的经济生活。教材这样设计,使知识点比较鲜明,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比较归纳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上完成的。根据他们已初步掌握的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学习另外两个区域。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根据本课的特色,最好让学生实际操作,以分组自学,组内讨论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一节课来,让学生联系课前收集一些两地的资料,从自学讨论中了解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干旱”和“高寒”的区域地理特征,使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力;对比和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等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分组自学法、探究讨论法、指导读图法、启发引导法、分析比较法、归纳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 通过分组自学,组内讨论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加强学生读图、用图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怎样从图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与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5.3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南方地区(一)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南方地区(一) 教案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准确说出西北、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概况。 2.通过图文资料,简单归纳西北、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分析西北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北和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分析西北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准确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概况。 2.通过图文资料,简单归纳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的影响征。 【评价任务】 1.阅读西北地区图和相关资料,准确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概况。 2.阅读相关图文资料,简单归纳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组合作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的影响。

1.地形区:K L M

(1)邻国: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__ (2)省区:③____________ ④__ ________ (3)山脉:⑤_______ ____ ⑥_____ _______ (4)农业区:⑦___________ ⑧________ ___ (5)矿产及矿产地:⑨__ __________ ⑩________ ___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及农牧业生产。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疑问,请你谈一下自 己的收获与反思。 附:板书设计 西北地区 1.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2.农牧业生产 【教学反思】 5.3.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学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