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一)开放性的教学处理。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的视觉处理教学。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盛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解放、开放。

(二)多样性地选用教学活动形式。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种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化学习主题。童话的故事情节把课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填塞了童趣。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加上一首首荡漾的春天乐曲,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欢愉地融入春之旅程。

学生以手工制作、唱歌、舞蹈、弹奏、快板、朗诵和种植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赞美春天,寓教于乐,丰盛风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是课程综合性的体现。

(三)学生参与的自主性突出。新的教材,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实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尊崇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

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漠的舞台。

1/ 1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我从哪里来》教学反思 府谷县第四小学:杨伟成 一、课堂教学体现生活性 新课标指出:“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此,课堂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力比较低下,因此,我在设计每个环节时,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课前,让学生向爸爸、妈妈了解出生的情况、爸爸妈妈的心情、妈妈的妊娠反应等。课中,通过比较刚出生时照片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找找成长中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喜悦,分享父母的快乐。认识在体验中提高,情感在碰撞中升华。并不失时机地抓住孩子情感的火花,传递孩子与父母间的真情,使学生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实现“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堂教学体现活动性 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课堂是相对封闭的,课程的要求是开放性的,怎么样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寻求到体现课堂开放性的有效的切入点。本课设计内容从教科书拓展到了很

多与本课有关的内容,从教室拓展到学校资源、家庭资源,让学生的学习从时空上得到开放。 在介绍“生命的产生”这部分内容时,通过设疑引出课题,学生兴趣盎然,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聚精会神,探究,寻找答案。通过看胎儿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神秘的生命常识,即:爸爸妈妈共同给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长成。 课堂上,我邀请了学生们用自己的书包作为道具装扮怀孕的母亲形象,然后设计怀孕母亲走路,做家务等活动现身说法,让学生体验怀孕的种种感受,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起源和感受生命的喜悦。使学生真实地体会妈妈孕育婴儿的辛苦,进而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 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教学的高效与有趣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教学的高效与 有趣 今年通过新的《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学习,结合《品德与社会》历史教学内容,我发现教学中的高效与有趣共同实现有一定难度。《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教学它侧重于对学生历史知识、分析能力和历史价值教育。在教学中要想实现这三目标,难免要加重学习任务,让学生阅读搜集大量史料,牢记历史事件。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训练。任务如此繁重,而我们面对的又是小学生,如何实现鱼和熊掌兼得即如何实现《品德与社会》历史课的高效和有趣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下面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激发学生主动喜欢历史,了解历史、探究历史是我们实现高效和有趣的第一步。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开启学生课前主动搜集资料、记忆史实,课中积极探究,参与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1、让学生重视历史,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学史使人明智",多讲一些诸如毛泽东、拿破仑等伟人或名人学史、重史、用史的故事;引用古今中外的史学迷案,如埃及金字塔之迷等激发探究兴趣.这样,学生的学史"欲望"也在这过程中逐渐滋长起来. 2、精心巧妙设疑布阵。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学生的求知规律也是遵循“无疑—有疑—无疑”这一原则的。历史教学中有些内容文字简洁、知识性强,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因而,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新奇、惊讶、新颖之感,以引起学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2、借助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广泛采用电教媒体提供的信息,寻找和建立情知融合点,创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远的拉近,把抽象的变成具体,把虚的变实,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时学生会精神振奋,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比如:在讲《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由于时代距离我们较遥远,学生很难体会到圆明园的壮丽、奢华及被毁后的巨大反差。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圆明园原状、被毁后等片段既能让学生体味到历史的残酷。 3、多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心理研究表明:小学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1、统觉----统觉是指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的过程。 2、兴趣----赫尔巴特认为“兴趣”乃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心灵的“内现的力量”,它力求把某一思想对象保持在意识中,或者使其返回到意识中。 3、专心----“专心”即钻研新观念,明确地意识和理解新观念。 4、审思----“审思”即把意识中各种新旧观念联系统一起来。 5、学科课程----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6、示范----所谓示范,是教师向学生演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 7、呈示----所谓“呈示”,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 8、展示----所谓“展示”,是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 9、口述----所谓“口述”,是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 10、被动适应论----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11、主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简答题 1、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把教育的本质概括成哪几个方面? 答: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把教育的本质概括成三种: ①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 ②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 ③教育即生产 2、博比特的课程开发包括哪几个步骤? ①人类经验分析 ②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③课程目标的获得 ④课程目标的选择 ⑤教育计划的制度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

1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教学反思 在《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我提前把用相机自己拍摄到的家乡图片和长白山的图片,分别制作成相册,做成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家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让学生的情感从知家乡到爱家乡的过程得到了升华。在教学中,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从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设计了“模仿表演”、“说说唱唱”等几个教学环节;除此之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仅供参考)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仅供参考)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基于此,本学科的课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活动型、实践体验型和综合学习型三种基本课堂形式。下面“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这三种课型。即“情景设置、目标内化——自主合作、信息搜索——精讲点拨、知识整合——当堂训练、巩固双基——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一、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二、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如在教学《通信的种类和发展》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到邮局寄一封信,或寄一张汇款单,或在网上练习E-mail。让学生体验通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给人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各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左邻右舍》教学反思: 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培养,在提高培养中生活。通过图片出示,再与现实情景相结合,让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体验和感受,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怎样友好地与邻居相处。由于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浅显易懂,因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热情高,潜力大,效果好有利于教学目标。 2.《理解与尊重》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懂得互相尊重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前提,将学生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对课文中的实例进行选题,然后在表演过程中明理升华。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认真和邻居和睦相处,学会理解他人,钱让他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达到道德行为目标。 3.《邻居有难我帮忙》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学习中本课要求学生建立友好和睦的邻里关系,既有利于自己的家庭生活,同时对友邻、对社会都有极大的影响。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邻里之间的关系上有所作为教材以儿童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图片来说明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使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引导学生逐步成为有爱心的人,当自己身边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力所能及的关爱他人。 4.《身边的规则》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规则来源于我们生活中,怎么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规则的概念呢?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让学生总结出要想让游戏顺利地进行,必须讲规则。这样处理,将生活实际与知识点结合起来,学生印象深刻。然后我紧紧围绕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将规则明朗化,细致化。潜移默化的使规则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头。理解游戏中规则的必要性,学会制定游戏规则。增强了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引出规则→了解规则→寻找规则→制定规则→拓展规则”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 校纪律。 6.《自觉遵守规则》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了无论对于我们小学生还是成人,规则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向大家学习过的,如果没有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就会遇到许多麻烦。 7.《说说你的难事》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通过和强者的对比,感受到自己也是生活的幸运儿,进而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8.《做生活中的勇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知道面对困难时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面对困难时没有思想准备,或者没有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明白,在挫折面前勇于面对,能够锲而不舍地前进,排除障碍,才能克服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课堂气氛活跃。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其对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_荣艳红

2007年第2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32 No.2 第32卷(总第134期)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Apr ., 2007 71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其对 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荣艳红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发生了重大的转向,促成这种转向的原因有美国国内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欧洲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等多种因素,其中也包括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影响。本文剖析了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美国的传播过程及其对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所造成的影响,阐释了其所以造成深远影响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赫尔巴特教育思想 美国初等教育 课程与教学论 影响 作者简介:荣艳红(1972--),女,汉族,河南省沁阳市人,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7)02-0071-05 收稿日期:2006-08-30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发生了重大的转向。短短几十年间,人文历史的内容受到了重新重视,互不相连的课程逐步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结,学生的经验兴趣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背诵为主的教学方法也一改往昔的面貌。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这些变化,一方面是美国国内众多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孜孜不倦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来自欧洲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其中,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就是这样的一位影响深远的教育家。本文将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美国的传播以及对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展开研究,旨在揭示赫尔巴特对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变迁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美国的传播 19世纪80年代后期,在赫尔巴特弟子齐勒尔、斯托伊、莱因等人的不断努力下,德国掀起了赫尔巴特教育运动,此时,倾心于赫尔巴特教学法的各国学子齐聚在耶拿、哈勒以及莱比锡大学等德国赫尔巴特研究中心,这其中就包括美国的德伽莫(Charles De Garmo),麦克默里兄弟(Charles and Frank McMurry)等人,他们回国后成为美国教育界重新认识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桥梁人物。自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19世纪80年代末期再次传入美国,一直到1910年以后逐步退出美国教育改革的实践,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美国风行了20多年的时间,根据各个阶段其理论传播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大致划分出以下几个时期: (一)1885—1892年,美国教育界重新认识了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美国学子回国后,在美国组建了多个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非正式研究团体,其中伊利诺州州立师范学校、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等成为美国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心。很多当年留学德国的人员积极参与了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探讨,在他们的带动下,赫尔巴特教育思想首先激发起了教育界敏感人士的兴趣,他们也积极参与辩论,并撰文发表看法,这其中就包括吉尔伯特(C.B.Gilbert)、约翰·普林斯(John Prince)、约翰·杜威(John Dewey)等人。当时,布朗(George P. Brown)任主编的《公共学校杂志》(The Public School Journal )几乎成为美国赫尔巴特主义者的官方杂志,另外巴特勒(Nicholas Murray Butler)主编的《教育评论》(The Educational Review )、文塞普(A.E.Winship)主编的《新英格兰教育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Education ) 也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持赞同态度,而许多保守派杂志也纷纷开辟专栏探讨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与此同时,耶拿大学等德国赫尔巴特研究中心培训教师的具体方法也被翻版到了许多师范院校。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春天的脚步》教学反思 这一课主要通过观察来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融入到情境当中,愿意把他知道的、听到的、想到的、甚至猜到的告诉给大家,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听觉感官,“春姑娘”与学生亲近了,同时也是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在找春天这一环节,将学生的认知经验与课堂知识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了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彰显,品德教育的过程实际已经变成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这一环节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触觉、嗅觉、视觉等神经,用孩子们的童真去看春天、闻春天、摸春天、找春天,和春天里的动植物交朋友,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 对于任何一名同学的表现我都将给予赞赏的评价,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共同探索,已经体现出初步的合作意识;站到前面表演春天里的小动物和植物等各种角色,已说明学生具备敢于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勇气;能够把自然界中万物生灵对春天的不同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更能体现出学生超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实每个学生都如同蓄意待发的春芽,只要教师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情境,他们都会充分的利用这种情境资源,而发挥出他们卓越的潜力。因为是教师,所以我们总喜欢用欣喜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位孩子的茁壮成长。 《一年之计在于春》教学反思 本主题承接第一次活动“春天的脚步”,借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寸光阴一寸金”等格言警句,引领学生进入人文的春天。活动融会农民春耕春播、城市各行各业春季开局的工作等生活劳动场景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和生活,珍惜春光,珍惜每一寸光阴。本次活动主要体现课改中“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因此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种子发芽啦”“播种希望”几个主要学习活动内容。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不是简单地向学生呈现知识,而是突出呈现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致力于低起点,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教学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思想品质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的追求,来促成学生道德内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种植、小研究、布置植物角等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热爱春天、热爱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第一部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 一、品德和社会的含义 这个部分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 第一、思想品德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力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志向。学生应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它是从思想上给人一只标杆。 第二、社会实践是在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后在行动上实践和体现的。一个小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好与坏都表现在他们为人处世,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是从行动上给人一条准则。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第二部分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很多《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教师的难点,在这里,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

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 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浅谈如何开展《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1、趣味性的导课形式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品德与社会》课的新课导入,犹如一台戏、一部电影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就能主动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可见,良好的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前提,也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前提。常见的趣味性导课形式有:小品导入、讲述故事、音乐渲染等等。 2、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捷径 游戏是儿童极为喜爱的一种活动。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缓冲地区。游戏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游戏教学。它是教师融合特定教学内容于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教学,要是在课堂上采用了游戏教学,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能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活动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很快认定目标,进行反馈,并产生感受,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创造性,产生最高程度的快乐体验,使自我教育得以实现。因此,它能较好地满足儿童游戏的天性,又能有效地实现教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品德与生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课程,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型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回顾以往的教学过程,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在教学时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自己还教得特别累。拿到了新教材时,一开始还很茫然,不知如何去教。细看时觉得新教材与以往的思想品德教材相比,新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生活化、大众化,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有趣。慢慢地,我就感到新教材一定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它,要用新的方法去教学生。接下来我就谈一谈我用了新教材之后的一点感受。 《手拉手,交朋友》是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一篇课文,一年级的儿童是刚从幼儿园进来的,此时的儿童是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小学大门的,他们将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其中首先要碰到的是如何熟悉环境,认识老师和同学,并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学校生活的愉悦。于是,我采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游戏,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游戏,在游戏中,让小朋友懂得班内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见到老师和同学应该主动打招呼,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同时,我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在整个游戏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上,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快。 《我与春天在一起》这一活动教学时,我则是站在尊重学生学习独立性的立场上,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前,我先让学生自身去感悟春天,让学生通过找找、看看、读读、写写、画画、唱唱跳跳、剪剪贴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带着独立学习的成果进课堂与师生交流、探讨、合作。学生们有的带来了找到的资料,有的带来了自己画的春天图画或剪贴的作品,有的边歌边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品德课引导学生成长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品德课 引导学生成长 优秀文章近来,电视上、网络里一遍又一遍地歌颂着这些光辉形象: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托举哥……如此大的宣传力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物的事迹确实可歌可泣,令人敬佩、感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类似这些道德模范的行为太少了,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有待在这些道德标兵的引领下发生良性改变。一种社会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而最重要的是从娃娃抓起。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具体要从抓好品德课的教学抓起。如何通过品德教学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本人在这里谈几点浅见: 一、知识与理解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

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成果服务于社会。 品德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使它富有“童心”、“童趣”,是儿童所喜欢、所需要的,力求做到的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所倡导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课程功能不仅仅在促进他们的发展,而且还使他们能得到各种美的、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它还要求儿童的学习应是经验的、体验的、生活的、实践的学习。儿童的知识源于生活,教育要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教育者在引导儿童方面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尊重儿童必定内在地包含了对儿童的引导。因为儿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本课程所涉及的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科技造福人类1教学反思 浙教版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 第一课科技造福人类 情景说明 《科技造福人类》一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美好的生存环境》中的第一块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以电的出现后家用电器的广泛运用和塑料的发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方便。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懂得科学技术具有为人类造福的无穷力量,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在备课过程中,本人基于一节课只有35分钟的教学时间和想在电器这一块融入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专研,献身精神,希望借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意对科学研究的好奇、热爱之情。于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重组。将塑料的发明这块内容留于课外。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从校园里,教室里进行“电器大搜索”,初步感受科技造福人类 课伊始,我请学生谈谈此刻坐在多媒体教室与普通的教室相比有什么好处?目的是借学生生活的校园里,教室里电器的广泛应用以及带来的好处中感受到科技进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让我意外的是,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少。不知道是借班上课没有和孩子们事先的感情交流还是因为高年级的学生,不太喜欢发言或者是我的话题设计有问题。课堂有些沉闷。学生1说:“我们可以接受更多的信息。”非常的概括且理性的回答。赶紧叫了第二个学生。这个孩子说:“电脑里有生动的动画效果,能更吸引我们,增加我们学习的兴趣。”我启发学生说说电脑还有别的什么用处,然而我再也没有看到学生举手。这种不安的安静让我差点僵在讲台上。怎么回事,这些都是城镇的孩子难道对电脑这么陌生。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我很快地进行了小结:刚才我们说的电脑电灯之类的电器,我们都称之为科技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方便。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科技造福人类,然后板书课题。 第二板快:从交通工具上展开联想比较,理解科技造福人类。 设计话题:到一个较远的地方,走着去和坐火车去有什么不同?有的说坐火车去,坐在柔软的坐垫上,可以看窗外的风景,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有的说走路的话,非常吃力,走不了多久就气喘吁吁的,而做火车速度又快又舒服。小结交通工具,特别是火车的出现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三板块:从家用电器的应用上,正面论证科技能够造福人类 设计话题:随着电的发现,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人类进入到了电气时代。到现在我们还享受着电为我们带来的方便。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里都有什么家用电器,为家庭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这个时候,学生列举的实例比较多,大部分从自己的切身体会电器带来的方便来说,比如消毒柜、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等。学生发言也开始热烈起来了,班级里有一种流动的热情。老师小结: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的发现,掌握,使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思品教学反思

让校园更美好:学会观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是创造的重要技能,而教材给学生列举的正是学生天天见却不易引起其注意的问题,由此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再引导学生去发现本校客观存在的一些其它问题和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活动。 生活中的小创造:学会思考是教育的真缔,学会提问是创造的开始,陶行知的这首诗定会给孩子们很大的启发,关键是应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思考理解其意义。教学时结合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从中可以引出一串为什么。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个启发,怎样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并由问题而去思考解决的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金点子发布会展示的是孩子们的思维过程和创新过程。孩子们作品的优劣程度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展现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会使每一个孩子相互受到启发。教学时,除了教材提供的以“伞”为例子的“金点子”活动外,鼓励学生自己来出点子 我也能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小学生学习研究时最难的是不会提问题。本文通过学生最熟悉的书包这一物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且告诉学生,生活中到处都有可以研究的问题。“小小研究发布会”实质上是给孩子们提供了写“实验报告”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每个学生的“研究报告”不求千篇一律,而求有内容有个性,这一场景实质上是在引导同学们去尝试像科学家那样去召开“科学讨论会”,学会把自己的发现去告诉别人。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何能把自己研究的东西讲给别人听,如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研究成果,如何从研究的问题中生发出新的问题再继续研究,这些都可以成为一种“经验”。这种“以验”应充分让学生去体会和吸收。 走进聪明屋:学生最爱听故事,因此课前就搜集了瓦特发明蒸汽机、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上课初始就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得到启示,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创造与生活密不可分,人的聪明才智来自实践与探究。“没有了太阳”是大胆的想象,也是一种假设。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也就没有地球生命,通过这种想象,真是让学生用科学的头脑去思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去学习和认识自然规律。学生在说时,老师绝不要否定,不论孩子们说像什么,都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孩子的想象力很宝贵,需要保护,因此,孩子在说的时候老师要表现出耐心,欣赏和赞扬,这样就会发现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我的好习惯:本课向我们呈现了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方面,引导学生自我对照,自我检测,形成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价:我有哪些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的好习惯尚需去培养,学习时我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我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怎样使自己能不断进步?怎样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好习惯怎样从小事做起?等等,让学生能切实地给自己定出一个“成长坐标”。最后,用“成长树”的形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好习惯,共享学习、生活的成果,共享成长的快乐。 我不任性:任性是指个人的需要,愿望和要求缺少克制、抗拒或不听别人的正确教育和指导,或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或由着自己的性子说话做事等。如果任其发展会导致儿童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不明事理,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教学时由生活事例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使学生对“任性”这一儿童问题有所认识和感悟,儿歌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通过颂读儿歌,进一步认识到改掉任性,应该就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劝告,改掉犟脾气,真正做个懂道理,明事理,讲明理,讲文明的好孩子。

[品德,现状,小学]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多地政府正在不断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的实施,但是多数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现状:(1)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2)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课堂不愿与教师进行沟通;(3)教师的教学手段不足,教学方式存在缺陷;(4)有些家庭对学生的道德影响使得学生品德素质较低,不重视学习也不懂得尊重他人。 二、品社课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 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时课程的内容无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触及或者体会到,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例如抗战历史、高科技发展等;有时课程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易于理解,学生不会再课堂上思考,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我国素质教育虽以提及多年,但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不变的应试教育模式既令一些学校不重视品社课的教育,也令学生心中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依然为一门副科,不重视对它的学习。 (三)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 多数小学中,教师为了学生可以有一个优异的成绩,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留更多的作业,甚至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致使学生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轻视音乐、美术、品社等课程,甚至占用品社等课程的时间学习他们更重视的课程。 (四)有些教师素质不高或能力不足 在小学品社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道德素质不高,不重视品社课的教学,不认真备课,致使其教学手段不足,教学方式存在缺陷,无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重点教育;有些教师对不尊重学生人格,学生缺乏爱心,体罚学生,降低了品社课教学的效果。 (五)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些家庭中父母只为工作无暇估计子女的品德修养,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极易侵入学生的心理,长久以往使学生滋生了自我放纵、桀骜不驯的不良品性。 三、小学品社课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对品社课重视程度

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 一、大课程型 在大课程的视野下,课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大系统,而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和子系统,远没有课程那样重要, 基本内涵: 1、大课程观强调,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教育过程,课程无所不有,教学知识子系统,建立新的课程观来包含教学。 2、课程观认为:课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等。 3、提出:课程构成是很丰富的,课程有物化构成和层次构成,在层次构成中,又进一步分为决策层次构成与运行层次构成 4、强调:教师也是课程研制者,从而构建课程包含教学的主体机制 5、核心理念:是辩证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念,时限这一观念的是整合课程形态 二、大教学观 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课程一直被作为教学内容来谈,而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相对独立部分的教学论便担负起研究教育过程的概念,和本质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等基本问题的任务,是在教学的概念下讨论课程问题。 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四种模式 课程是教学的蓝图,教学是课程的实践,课程与教学都包含在学校和教育系统下,两者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学习和成长,为了达成教育目的与目标,课程与教学缺一不可,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1、二元独立模式 出发点事课程和课程论独居其位,教学与教学论也是一样,两者没有任何联系,相互之间存在着大的鸿沟,课程与教学之间,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是彼此独立,不互相互赖的。 不同意这种观点,缺乏理论指引,一定无序,两个都没有价值。 2、相互交叉模式 出发点事认课程和教学之间存在着共通的内容,为此课程论和教学论中也存在着相互包含的一部分,即教学包含课程的一部分,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一部分,相应的课程也包含教学一部分,课程论也包含教学论一部分。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平等 3、包含模式。 这一模式的出发点是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之间是相互包含的关系,它有两个变式,一是大课程论,即认为课程包含教学,相应的课程论包含着教学论,二是大教学论中认为教学包含课程,同样的教学论包含着课程论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 出发点是强调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关系,二者即是相互独立又是循环联系的,课程与课程论不断的作用和影响这种教学和教学论,反过来也是一样 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基础教育的教学目的 一.对基础教育教学目的的反思 1)、教学目的的基本提法和局限性 吧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混为一谈,并通过陈述任务要素来达成课程与教学目标 局限性: 1、教学忽视系统分析的描述性要素罗列 教学是动态的影响和发展人的过程,其目的是关注人的整体性发展 2、混淆了教学任务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3、把教学和智育等同 教学要完成德智体美劳的任务,相互渗透与促进,又不可替代。 2)基础教育教学目的的分析: 1、对教学的一般性目的分析 是德智体美劳的和谐统一,是判断真正教学的伦理标准是通过使人明智,影响人的德行。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道德存有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实行。一年多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体验,成了驾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爱动爱说,针对这些情况,我虚心向二年级教师请教,学习低年级组织教学的方法实行了以下反 思: 1、增强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针对课堂常规较弱的班级教师必须要严格管理,对于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不良习惯实行纠正。对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实行训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话完 整。 2、让孩子们喜欢思品课。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得很好,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了解、去理解生活、明晰道理。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但学到知识,培养水平,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现在,我的思品课好上多了,孩子们学得快乐,老师教得也轻松。但有时候的我,还是不知不觉说起大人话,忘记说小孩说话了。说实在的,要搞好低年级教学,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学习。争取教好思品 课。 3、因为低年级儿童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机械模仿水平比较强,所以在称赞别人的时候往往只会仿照课题的形式心不在焉地说声“你真棒”,难免使课堂的称赞活动形成一种浮于口头的虚夸,受称赞的同学很难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这是教学的第一个难点。同样是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小孩子的对“棒”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学习一个方面,他们称赞的目光往往只注重几个学习最棒的学生,那些中下游学生尤其是后进的学生就有可能受到冷落。这是教学的第二个难点;还是年龄小的原因,小孩子往往只关心班里的同学谁最棒,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棒就不去思考了,这样的话,课堂教学活动就难免会停留在为称赞而称赞的浅层次上,这是教学的第三个难 点。 4、让学生感受一起合作真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是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指导,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同时也在实行着与儿童的合作,与儿童一起共同建构课程。有时我会有意识地只让十几个同学带橡皮泥,而让全班同学一起玩。这就必须合作,让学生自由组合,更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合作水平、合作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