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套种的九种模式

合集下载

大棚蔬菜轮作及主要模式

大棚蔬菜轮作及主要模式

大棚蔬菜轮作及主要模式序列轮作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种植不同的蔬菜作物。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蔬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避免连作难题,提高蔬菜产量。

比如可以先种植抗病能力强的作物,比如辣椒,然后再种植对病虫害要求较低的作物,如黄瓜等。

短周期轮作是指在一个大棚内,陆续种植两个及以上不同生长周期的蔬菜作物。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大棚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比如可以同一时间种植早熟蔬菜作物,如番茄,然后再种植中、晚熟蔬菜作物,如西葫芦,以达到“早生多收”的目的。

间断轮作是指在相同大棚内,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新种植同一种蔬菜作物。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连作难题,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率。

比如在连续种植一段时间后,将大棚休闲一段时间,进行土壤消毒等措施,然后再重新种植同一种蔬菜作物。

迟播早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先种植耐寒的作物,等到它长成后再种植对寒冷敏感的作物。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比如在早春时,可以先种植白菜等耐寒作物,等到它长成后再种植对寒冷敏感的蔬菜作物。

1.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蔬菜连作容易导致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的聚集,使用轮作模式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率。

2.保障蔬菜的营养需求:不同蔬菜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有所差异,通过轮作可以合理分配土壤养分,保证蔬菜生长的需要。

3.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通过合理安排轮作顺序,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和气候的优势,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4.保护土壤环境:蔬菜连作容易造成土壤的疲劳和退化,使用轮作模式可以保护土壤的肥力,避免土壤贫瘠和排水不好的问题。

总之,大棚蔬菜轮作是保证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合理安排不同蔬菜作物的种植顺序和间隔时间,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大棚资源,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保证土壤的肥力,为农田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棚蔬菜六种高效栽培模式

大棚蔬菜六种高效栽培模式

大棚蔬菜六种高效栽培模式一、茄子(或番茄)-花菜-芹菜茄子选用高产优质、市场适销的茄子品种,10月中旬播种育苗,3-4叶期分苗于10×10厘米塑料钵中,2月下旬至1月上旬定植,每亩定植3100-3300株,株行距35-40×50-60厘米。

覆盖方式为大棚内套小拱棚加地膜,并加盖草苫或遮阳网。

开花初期保花保果,并及时防治灰霉病、菌核病。

4月下旬茄子上市,7月上旬拉秧,一般可亩产茄子4500-5000公斤。

花菜选用瑞雪特早50天、瑞雪特大55天等早熟品种,6月20日前后应用遮阳网覆盖育苗,3-4叶期分苗假植,7月下旬定植,亩栽3200-3300株。

定植后覆盖遮阳网促进缓苗。

9月下旬花菜上市,10月中旬清田,一般可亩产花菜1400-1600公斤。

芹菜选用玻璃脆芹菜等优良品种,8月上旬播种育苗,采用遮阳网覆盖,10月中旬定植,株行距为10-12×15-18厘米。

当外界夜温低于10℃时覆盖大棚膜保温促长。

元旦至春节芹菜就可以采收上市,可亩产芹菜5500-6000公斤。

二、番茄(或茄子)-青蒜-茼蒿番茄选用早熟、抗病、耐低温、市场适销的粉红果品种。

11月上旬播种育苗,2-3叶期分苗于9×9厘米塑料钵中,2月中旬定植,亩栽5300-5500株,四层覆盖。

单杆整枝,保果,防病。

4月中下旬番茄上市,7月上旬清田,可亩产番茄4000-5000公斤。

大蒜于7月下旬条播,播前蒜种进行低温处理或用清水浸泡,拌种。

早秋青蒜适当密植,株行距为3×10-12厘米。

播后盖草、覆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

10月上中旬即可采收青蒜上市,可亩产青蒜1750-2000公斤。

茼蒿选用小叶茼蒿品种,11月上旬播种,亩用种量2.5-3公斤,覆盖棚膜。

元旦至春节茼蒿上市,可亩产茼蒿1500-1600公斤。

三、青椒-丝瓜-芫荽-芹菜青椒选用早熟高产、耐低温弱光的优良品种,10月中旬播种育苗,3-4叶期分苗于9×9厘米塑料钵中,2月底至3月初定植,亩栽5000-5300株,四层覆盖,4月中旬青椒上市;7月上旬拉秧,可亩产青椒2800-3200公斤;丝瓜3月上旬于大棚内营养钵育苗,4月中旬将丝瓜套栽于大棚架下脚内侧20厘米处,亩栽220-250株。

大拱棚蔬菜茬口安排参考模式

大拱棚蔬菜茬口安排参考模式

大拱棚蔬菜茬口安排参考模式
模式1:早春西瓜+豆角+叶菜
早春西瓜:1月中旬——2月上旬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4月中——6月上旬收获。

豆角:3月下——4月上旬套播于西瓜行间,6月中——8月下采收。

叶菜:9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11月下收获。

模式2:早春大白菜+豆角+甜瓜(西瓜)+菠菜
早春大白菜:元月上旬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3月下旬——4月上旬收获。

豆角:3月上旬育苗,4月上旬定植,6月上旬——7月下旬采收。

甜瓜(西瓜):6月中旬——6月下旬育苗,7月下旬——8月上旬定植,10月中旬采收。

菠菜:10月中旬播种,1月收获。

模式3:早春甘蓝+豆角+甜椒(套种)
早春甘蓝:元月上旬育苗,2月上旬定植,4月上旬——4月中旬收获。

豆角:3月上旬育苗,4月上旬定植,6月上旬——7月下旬采收。

甜椒:3月中旬育苗,4月下旬定植,6月下旬——11月采收
模式4:早春土豆+黄瓜+芹菜(叶菜)
早春土豆:12月下旬——1月上旬催芽,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五膜覆盖),4月下旬——5月上旬收获。

黄瓜:4月中旬育苗,5月中旬定植,6月下旬——9月中、下旬采收。

芹菜:7月上旬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下——12月下旬收获。

叶菜:9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上——12月收获。

模式5:茄子(换头栽培一大茬)或+秋延迟菜(瓜类、豆类、叶菜)
茄子:1月上、中旬育苗,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

秋延迟菜:8月中、下旬播种或定植
技术要求:
1、棚体:确保棚体坚固、抗雪压、抗大风;四膜或五膜覆盖;覆膜要用高质量8丝以上双防膜、EVA或PO膜。

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套种模式

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套种模式

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套种模式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套种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种植模式,适用于小型农场或家庭菜园种植。

这种模式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番茄、青菜、青蒜和荷兰豆,实现了土地的充分利用,增加了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下面是一个关于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套种模式的1200字的介绍:一、番茄与青菜的套种番茄和青菜是生长期较长的作物,种植周期为3-4个月,因此适合套种在一起。

番茄生长需要较多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而青菜生长较耐阴,需要较低的温度。

因此,在种植场地的选择方面,应选择有充足阳光的地方作为番茄的种植区域,而在番茄旁边选择稍有遮阳的地方进行青菜的种植。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两个作物对环境的要求。

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将番茄和青菜的栽培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两个作物之间的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

番茄可以选择垂直生长的品种,采用立柱栽培方式,青菜可以选择矮生、矮秆品种,采用密植栽培方式。

番茄和青菜的株间距可以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二、青蒜与荷兰豆的套种青蒜和荷兰豆都属于早熟作物,生长周期为1-2个月。

青蒜的生长期较短,适合在荷兰豆旁边进行套种。

由于荷兰豆生长需要支撑物,可以选择在青蒜旁边设置支撑架,既可以支撑荷兰豆的生长,又可以提供一定的遮荫作用,有利于青蒜的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青蒜和荷兰豆的根系对土壤的利用程度。

青蒜的根系较浅,喜欢阳光和透气性好的土壤,而荷兰豆的根系较深,喜欢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因此,应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使其满足两个作物的要求。

三、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套种的管理要点在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套种模式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管理要点:1.控制病虫害。

由于套种模式下作物之间距离较近,病虫害易于传播。

因此,要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

2.合理施肥。

根据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

可以在栽培过程中进行叶面喷施、地面施肥等方式,保证每个作物都得到充分的养分供应。

蔬菜大棚种植模式及产量分析

蔬菜大棚种植模式及产量分析

蔬菜大棚种植模式及产量分析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在受控环境下进行的种植方式,通过搭建固定结构的温室,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为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常用的种植模式包括土壤栽培、水培和无土栽培等。

土壤栽培是一种传统的种植模式,通过在大棚中铺设土壤,将蔬菜种植在土壤中。

土壤栽培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但也能为植物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

通过施肥、浇水和管理等措施,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达到蔬菜生长的需求,从而提高产量。

水培是一种在水中种植蔬菜的方式,这种种植模式适用于根系不发达的蔬菜,如油菜、菠菜等。

种植者将蔬菜种子、种苗或穗植物的穗头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通过添加适量的营养液和光照,蔬菜在水中生长并形成根系和叶子。

水培种植模式不受土壤质量和病虫害的影响,但需要较好的水质和施肥技术。

无土栽培是一种在无土介质中种植蔬菜的方式,常用的介质包括腐烂的麦秸、腐烂的木屑、腐烂的稻草等。

无土栽培通过灌溉和添加营养液,为蔬菜提供养分和水分,蔬菜在介质中生长并形成根系和叶子。

无土栽培具有节约水资源、减少土壤污染和病虫害等优点,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不同的种植模式对产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土壤栽培由于使用传统的土壤作为种植介质,可以为蔬菜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因此产量较高。

水培和无土栽培虽然不受土壤质量和病虫害的限制,但由于根系较弱,叶面积小,光合作用效率低,因此产量较低。

综上所述,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包括土壤栽培、水培和无土栽培等。

不同的种植模式对蔬菜的产量影响不同,土壤栽培可以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产量较高;水培和无土栽培的产量相对较低,但具有节约资源和防止病虫害等优点。

种植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种植模式,实现蔬菜的高效种植。

多种蔬菜参与的覆盖立体高效种植模式

多种蔬菜参与的覆盖立体高效种植模式

近年来,为提高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本地对塑料大棚蔬菜立体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筛选出一些适于多种蔬菜类型参与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一、冬黄瓜-辣椒-丝瓜三种三收此模式的种植规格是:黄瓜于10月15日前采取集约化育苗方式,11月15日前后移栽于冬暖型日光温室内,行距60厘米,株距23厘米。

辣椒12月上旬育苗,翌年3月20日前后套栽于黄瓜行间,行距30厘米,株距40厘米。

一行丝瓜(或佛手瓜)栽植于温室南边,株距1.5米,4月底或5月初揭膜,丝瓜蔓陆续爬到温室的棚架上。

图片在栽培技术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用良种。

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处于一年中的低温阶段,要选耐低温、耐弱光结瓜节位低、瓜码密、抗病、早熟的优良品种,如硕丰系列、天骄系列、津研系列等。

二是培育适龄的嫁接壮苗是深冬黄瓜丰产的关键措施。

要用黑籽南瓜做砧木,用黄瓜做接穗。

三是搞好保温。

特别深冬期间,应注意对寒潮、低温天气的预防和保温。

四是进入结瓜期后,要适时、适量进行追肥、浇水,应用二氧化碳施肥,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

若发生霜霉病、炭疽病等,可采用烟雾熏蒸防治,也可在发病初期,用25%的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52.5%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蚜虫及白粉虱可用25%阿克泰(噻虫嗪)10000倍、10%吡虫啉3000倍、25%扑虱灵(优乐得、噻嗪酮)1500倍液防治。

五是辣椒要注意培育健壮大苗,适时早栽,及时喷“敌杀死”防治棉铃虫。

二、越冬芹菜-早春黄瓜-秋花椰浆(或秋芸豆)三种三收此模式经济效益较高,主要经济效益来自深冬和早春。

此模式的种植规格是:越冬芹菜8月上旬露地育苗,10月上旬移入日光温室,翌年2月上市。

早春黄瓜1月下旬采取集约化育苗,2月下旬待日光温室内10厘米地温达12℃以上时定植。

日光温室里多种套种模式

日光温室里多种套种模式

日光温室里多种套种模式
周喜成
【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年(卷),期】1994(000)004
【摘要】发展日光温室,是搞好间作套种、立体栽培,实现蔬菜"双高"的有效途径。

在我从事20多年专业技术指导的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年亩收入万元以上的种植大户。

现就利用日光温室组合蔬菜间作套种的十余种栽培模式整理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1、冬春蕃茄套种辣椒。

8月5日选用西粉1号、郑州853等蕃茄种子和120大
型羊角椒或河南早椒种子进行育苗,10月5日前移栽双垅蕃茄,宽窄行为95×50厘米,株距25厘米;宽行中套栽双垅辣椒,株距33厘米,一穴双棵。

2、冬春蕃茄套种茄子。

7月25日选用蕃茄和安阳紫茄或新乡青茄进行育苗。

9月下旬移栽茄苗,宽窄行为1.8米×50厘米,株距25厘米,宽行中套种两垅茄子苗,株距35厘米。

【总页数】1页(P14-14)
【作者】周喜成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县蒋口乡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26
【相关文献】
1.日光温室多种多收十注意 [J], 程伯瑛
2.冬暖式日光温室栽培里扎马特葡萄的技术 [J], 亓振翠;徐希玉;高照海;杜岩;亓俊

3.里查马特葡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总结 [J], 李友春;韩家瑞
4.日光温室多茬间作套种模式 [J], 张超峰; 苏文
5.日光温室多茬间作套种模式 [J], 张超峰; 苏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棚黄瓜、番茄、丝瓜、大白菜、秋茼蒿多熟 高效种植

大棚黄瓜、番茄、丝瓜、大白菜、秋茼蒿多熟 高效种植

大棚黄瓜、番茄、丝瓜、大白菜、秋茼蒿多熟高效种植大棚黄瓜、番茄、丝瓜、大白菜及秋茼蒿的多熟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每亩可产黄瓜1000公斤、丝瓜700公斤、大白菜8000公斤、秋茼蒿6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一、种植模式选择地势高爽、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田块建大棚。

11月中旬播种黄瓜和番茄,翌年1月上旬移栽,黄瓜、番茄各占大棚面积的1/2,黄瓜行株距27厘米×27厘米,番茄行株距40厘米×30厘米。

丝瓜于翌年1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在大棚外侧17厘米处搭小拱棚移栽,5月初大棚、小棚同时揭膜,让丝瓜蔓沿大棚框架生长。

7月下旬黄瓜、番茄离田后全部移栽大白菜,行株距33厘米×33厘米。

秋茼蒿于9月中旬在大白菜采收后撒播,11月中旬采收完毕。

二、栽培要点1.黄瓜选择早熟、高产、抗低温的长春密刺、新泰密刺等品种。

基肥每亩施腐熟鸡粪肥25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人畜粪肥5000公斤。

在移栽黄瓜苗前半个月将上述肥料的70%施入土中,余下的30%施在黄瓜行间;培土前每亩沟施尿素15公斤;初果期每亩施稀粪水200公斤、尿素5~7公斤;盛瓜期每摘1次瓜,每亩施稀粪水200公斤、尿素10公斤。

正常情况下每隔1周每亩用百菌清150克、乙磷铝200克、杀毒矾125克对水交替喷施,防治黄瓜灰霉病、霜霉病。

2.番茄选用抗病品种如上海903、上海906、海粉901等。

每亩施腐熟鸡粪肥4000公斤、人畜粪肥5000公斤作基肥;定植前结合做畦,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5公斤于定植沟内;坐果期在每亩番茄行间开小沟追施人畜粪肥1000公斤、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采收第二批果后,每亩用尿素15公斤对水浇施。

灰霉病可用5%安索杀菌剂200倍液防治。

对蚜虫、菜青虫可用久效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

3.丝瓜选择早熟、抗病的优质品种如蛇丝等。

每亩施人畜粪肥6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

丝瓜上棚架后,待瓜蔓上出现2~3个花蕾时摘心去雄,并在主蔓尖端叶腋里留2个副蔓,其余副蔓摘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蔬菜套种的九种模式
近年来棚室蔬菜发展迅速,但生产上多在棚内种一季菜,撤
棚后多为粗种或休闲,浪费很大。而且种植蔬菜品种单一,多为
番茄、红椒、豆角、黄瓜长期重茬种植,病害严重,产量不稳,
加之上市集中,价格偏低,影响了棚室的生产效益。现介绍九种
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较高的种植模式。
架豆角——冬瓜——芹菜。1月下旬在棚室内进行架豆角护
根钵育苗,每盆播4-5粒种子。2月底在预留畦内开沟定植,沟
距0.15米,株距0.1米。架豆角3月下旬采收,5月上旬拉秧。
后茬冬瓜3月下旬在阳畦或温室内采用护根钵育苗。5月初定植,
行株距0.6米×0.3米,6月下旬收获。下茬芹菜,于7月上旬育
苗,9月中旬定植在棚室内,10月中旬扣膜封棚,可延至春节上
市。每亩可产豆角1800千克、芹菜6000千克。
西葫芦——番茄——油菜。1月下旬进行西葫芦温室营养钵
育苗,2月下旬定植,4月上旬采收,6月上旬拉秧后整地,6月
下旬平作直播番茄,以旧塑料遮阴防雨,每亩留苗3300株,10
月初封棚,在番茄淡季陆续上市,11月下旬拉秧,接茬直播油
菜,春节前陆续采收。该模式亩产西葫芦1000千克、番茄4000
千克、油菜900千克。
西葫芦——夏莴笋——秋延辣椒。西葫芦(可选用早青西葫
芦)于1月上旬营养钵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下旬开始采收,
2

5月上旬清园;莴笋(可选用特耐热二白皮)于4月上旬育苗,
5月下旬移栽,7月中旬始收;辣椒(可选用皖椒1号等品种)
于8月初播种,9月中旬移栽,10月下旬扣棚,元旦、春节上市。
该模式一般亩产西葫芦2000千克、莴笋2500千克、辣椒1500
千克。
茄子——冬瓜——绿菜花——生菜。茄子(选用早熟品种快
园茄)于11月下旬在棚室内育苗,12月底分苗,3月上旬定植,
行株距为0.5米×0.4米,4月下旬采收,5月下旬拉秧。下茬冬
瓜(一串铃)于4月中旬在阳畦内采用护根钵育苗,5月下旬定
植,行株距为0.6米×0.3米,7月中旬采收,8月上旬拉秧。下
茬绿菜花(里绿)于7月上旬露地育苗,8月上旬定植,行株距
为0.45米×0.45米,10月初收获。下茬生菜,于10月中旬于温
室内播种育苗,同时扣棚模,11月中旬定植,行株距为0.2米×
0.15米,1月上旬采收。每亩棚室可产茄子4000千克、冬瓜4000
千克、绿菜花700千克、生菜1000千克。
芫荽——黄瓜——西红柿。6个棚三年试验结果:在前茬拉
秧后(不撤棚),6月中旬播种芫荽,亩播种1.75千克-2千克。
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开始出售,收获期不能晚于9月初。收
后9月上旬播种黄瓜,10月中下旬定植不需嫁接,同时扣旧棚,
11月中下旬开始上市,12月中下旬拉秧,(据黄瓜和番茄苗子
长势而定)在定植黄瓜时靠操作室一头留25平方米(一间棚室)
不栽植黄瓜,于10月5号左右播种番茄,2真叶分苗,黄瓜拉
3

秧后及时定植,2月下旬开始上市,5月中下旬拉秧,此季是主
要收入季节,一定要施足优质有机肥,加强深冬及早春管理。该
种植方式亩产芫荽菜250-350千克、黄瓜1000千克、番茄3500
千克。
小油菜——西葫芦——辣椒——架豆角。7月下旬至8月上
旬播种小油菜,密度不宜过大,9月上旬一次性收获。9月上中
旬及时播种西葫芦,出苗后扣棚,10月上中旬定植,11月中旬
开始上市,2月中下旬拉秧,12月初在棚内播种辣椒,2-3片真
叶用营养钵或育苗钵分苗,待门椒有绿豆粒大小时(约2月下旬)
定植,3月中旬开始上市,6月中下旬清棚,辣椒收前5月20日
前后用营养钵或育苗钵两粒种籽一钵育。架豆角于5月30日-6
月5日定植,7月上旬上市,8月上旬结束,此茬正是蔬菜供应
淡季。西葫芦和辣椒是这种种植方式的主要收入季节,该模式亩
产油菜2100千克、西葫芦4000千克、辣椒1600千克、架豆角
2100千克。
甘蓝/黄瓜——青椒。甘蓝 (中甘11号)于12月上旬在棚
室内育苗,1月上旬分苗,2月中旬定植,行株距0.35米×0.33
米,5月上旬收获,下茬春黄瓜 (长春密刺)2月中旬在温室内
采用护根钵育苗,3月中旬套栽定植,5月中旬采收。下茬青椒,
7月下旬直播温室内,并用旧塑料膜遮荫防雨,双行单株平作。
留苗行株距0.5米×0.25米,10月中旬封棚保温,11月下旬开
始采收。每亩棚室可产甘蓝4000千克、黄瓜6000千克、青椒
4

2500千克。
温室黄瓜——草菇。每年冬春茬日光温室黄瓜9月播种育
苗,翌年5月下旬采收结束,产量可达9000千克,亩产值2.0
万元左右,亩效益1.5万元左右 (每亩棚室等成本按5年分摊)。
6-8月间可以栽培两茬草菇,草菇种植亩成本在1300-1500元,
亩产草菇1500千克左右,亩产值1万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
2万元以上。
春大白菜——夏黄瓜——西芹。①大白菜因在早春生产,应
选择生长期短、对春化要求严格的春大将、阳春、良庆等大白菜
品种。在1月中下旬大棚内营养钵育苗,2月下旬移栽棚内,4
月上旬始收,施足基肥,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莲座期
末结球期初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千克-20千克。②夏黄瓜(选
用津研4号等品种)于4月下旬营养钵育苗,5月下旬移栽,7
月上旬始收,黄瓜苗龄30天移栽,每亩植3000株。移栽成活后,
用10%腐熟人粪尿追一次肥,隔5-6天再追一次肥,黄瓜浇水宜
用引水沟的沟灌方法进行,忌漫灌。③西芹(美国西芹)于7月
下旬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荫障育苗,幼苗3-4片叶时分苗,株
行距6厘米见方;9月中旬,幼苗8-9片叶时移栽(定植前,施
足基肥),每亩植6000株左右;10月下旬扣棚,12月份始收,
在收获前30天,喷一次50毫克/升的赤霉素液,可促进茎叶生
长,提高产量。一般亩可产春大白菜3500千克、夏黄瓜3000千
克、西芹6000千克。(贾士龙)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