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初见成效 凝心聚力再创佳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惯养成初见成效凝心聚力再创佳绩

盐池河镇中学

作为偏远山区学校,我校教师外流严重,教师学科性短缺严重,教师跨年级代课、代多科目课程已属正常,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面对此现状,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另辟蹊径,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上狠下功夫、做足文章,学校呈现出另一派生机。

近年来,我校把学习习惯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点,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围绕此目标,我校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以行为训练为手段——过程管理规范习惯养成

根据学校制定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教务处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明确和细化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确立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早”“小”“实”三字训练方针,在不同年级分层次、有侧重地开展不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从七年级抓起,体现一个“早”字

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我校从七年级开始分层次对学生进行预习习惯的渗透培养。七至九年级,共同的要求是每课预习。不同的要求是七年级预习以“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为底线。八年

级预习时可以“尝试提出问题,提炼好词佳句。”九年级开始学习记录预习笔记,规范预习要求。八、九年级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和预习技巧。渐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预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同学们的自学习惯也逐步形成。

(二)从点滴抓起,凸显一个“小”字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每接手一批新生,就会大有感触:有的同学的语文学习习惯很好,从上课到作业,从写字到朗读,从阅读到写作……而有很多同学,却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字写得一塌糊涂,读书象蜗牛,写起作文来,假、大、空……其实,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高低,这是无庸质疑的,可是学习习惯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细节入手,反复练习,方能达成。

(三)从薄弱处抓起,力求一个“实”字

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学生所犯错误及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学生普遍缺乏对错误的正确认识和价值利用。基于此,我校尝试在七——九年级建立“错题集”,培养学生的纠错习惯。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白建立“错题集”的作用;其次让学生会正确使用“错题集”,如:选择典型错题,分析错题原因,写出正确答案,探讨最优解法等;三是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写“错题集”并经常

阅读、交流;四是老师要定期检查及时总结;最重要的是每次考试后,教师一定与学生共同反馈因正确使用“错题集”而避免的错误,让学生尝到纠错的甜头,积累更多的解题经验,从而让纠错成为一种自觉习惯。

针对目前家长普遍头痛的“孩子作业拖拉磨蹭”的现状,我们对教师、学生、家长在作业习惯的培养上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家长要求:(1)限定孩子做作业的时间。(2)不陪同做作业。(3)督促而不包办检查。对学生要求:作业完成要及时,独立思考不抄袭。书写规范不涂改,不要拖延和磨蹭。对老师要求:(1)不留重复、机械作业。(2)严格按学生年级特点,分层次留作业。(3)采用“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做到日批并做好批改记录。(4)定期进行“优秀作业”“进步作业”“希望作业”三个等级的作业展,让每个孩子都看到自己的进步。目前,学生的作业习惯已扎实养成。

二、“知晓、严格、坚持”,确保学习习惯培养的实效性

在落实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努力做到突出“知晓”、训练“严格”、“坚持”养成。

(一)“知晓”:就是不但让教师知晓什么年段什么学生什么学科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做什么。

“知晓”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基础,“知晓”习惯之重要,“知晓”习惯培养之内容。通过教师会议和教研活动,让教师充分了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然后把学校制定的学习习惯培养

实施方案给全体教师作解读,使教师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了解我校学习习惯里,以及如何去落实。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各学科习惯培养的内容细化为低、中、高档,各年级习惯培养内容和要求,既有所区别又有所提升。让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呈阶梯上升状态。以此为依据,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共同制定详细的学习习惯内容,形成各班级自己特点,激励教师选准本班的突破口,以某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突破口,带动整体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坚持举办手抄报展评、书法竞赛,学校建立学习习惯专栏。在班内张贴学习习惯歌谣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养成好习惯的认识,提高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

(二)“严格”: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严格执行,严格训练。学生“知晓”还不习惯,需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首先是榜样示范带动训练。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认为“要用鼓励的方法来读到儿童的求学,消极的制裁不会发生多大的效果,有时候不当的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习惯性原则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原则之一”。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在全校开展了争当“学习习惯之星”、争创“学习习惯先进班”活动。有的班级结合这项活动,开展了“慧眼看自己”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中发挥自我教育作用,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不良习惯,自己想办法定措施,争当学习之星,争创学习习惯之星。在升旗会上让同学做经验介绍,让榜样发挥作用。通

过自评、互评和综合评,激发了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热情,促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

其次是科学评价促进训练。及时、科学、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教师培养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一是教师培养的热情,激发教师;二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计划。同时,我们还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记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更加科学的评价能够促进教师有效地培养,促进学生更好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坚持”: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意志的磨练。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贵在一个“坚持”,它需要日积月累。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自觉的训练呢?

首先是形式多样激发培养之坚持。我们提倡老师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比如,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竞赛。看谁坐得直,也可以通过游戏,谁先弯下背谁就给同桌敲三下背等方法来训练。对于班级里的特困生,有的教师成立了“学习习惯帮困辅导”队,由班内优秀学生对个别特殊学生进行帮扶。总之,只有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才能让学生练而不疲,持之以恒。

其次是学校氛围润泽培养之坚持。本学期学校习惯培养领导小组针对一年的培养进行过调查,了解我校各年级学生的习惯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