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时计算方法及试题精选

地方时计算方法及试题精选
地方时计算方法及试题精选

关于地方时的计算

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

1.找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

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

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

或经度差=(180°—两经度和)。(在两经度和大于180°时)

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

地方时差=经度差÷15°/H

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二.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即:度数大的在东。

(2)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即:度数大的在西。

(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如果和小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和等于180,则亦东亦西。

三.应用举例:

1、固定点计算

【例1】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

已知:A点120°E,地方时为10:00,求B点60°E的地方时。

分析: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所以,A、B两点的经度差=120°-60°=60°

地方时差=60°÷15°/H=4小时

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要求B点60°E比A点120°E小,所以,B点在A点的西方,应减地方时差。

所以,B点地方时为10:00—4小时=6:00

【例2】两地分属东西经

A、已知:A点110°E的地方时为10:00,求B点30°W的地方时.

分析:A在东经,B在西经,110°+30°=140°<180°,所以经度差=140°,且A点东经在东,B点西经在西,A、B两点的地方时差=140°÷15°/H=9小时20分,B点在西方,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10:00—9小时20分=00:40。

B、已知A点100°E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90°W的地方时。

分析:A点为东经,B点为西经,100°+90°=190°>180°,

则A、,B两点的经度差=360°—190°=170°,且A点东经在西,B点西经在东。

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170°÷15°/H=11小时20分,B点在A点的,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1小时20分=19:20。

C、已知A点100°E的地方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

分析:A点为100°E,B点为80°W,则100°+80°=180°,亦东亦西,即:可以说B点在A 点的,也可以说B点在A点的西方,A,B两点的地方时差为180÷15/H=12小时。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2小时=20:00或8:00—12小时,不够减,在日期中借一天24小时来,即24小时+8:00—12小时=20:00。

2、变化点计算

【例1】一架飞机于10月1日17时从我国(东八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 10月2日15时

B. 10月2日3时

C. 10月1日15时

D. 10月1日3时

分析:首先,从固定点计算,可知美国旧金山在飞机起飞时是10月1日1时,而飞机飞行了14个小时,故飞机到达目标地是当地时间10月1日15时,选c。

3、和特殊经纬线结合后的计算

1、与晨昏线结合

【例1】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B.15时C.9时D.19时

【分析】试题核心是考查对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如果能够抓住和正确解析-弧线b 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无论在侧视图还是俯视图,我们去观察都很容易发现: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即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亦即0点或者12点,是刚好发生极昼或者极夜的纬度。然后,将0点和12点分别代入,可求出答案为B。

【例2】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下题:

甲地的时间为(B )

A. 8 时

B. 9 时

C. 15 时

D. 16 时

分析:首先确定0点线或者12点线,从图上可看出全球昼夜等分,所以,甲点右面那条线为12点线。再从图上可看出,每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45度,所以,甲点为9点。

【例3】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甲点以东为西半球,甲点与丙点间的最短距离是3330km,乙、丙在同一条经线上,回答12—13题。

12.此时世界标准时间是(A )

A.19:20 B.7:40 C.14:20 D.0:00

分析:本题图形较为简单,做题时,首先判断出这是1月份左右,所以虚线为晨线,线上各点6点。甲点以东为西半球,故甲点为东经160度线,所以,计算可知答案为A。

【例4】读右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回答8-9题。

8.此时时间可能是(B)

A.6月4日7时B.1月4日7时

C.7月4日19时D.2月4日19时

分析:本题图形不太完整,需要自己在纸上将图形还原,近日点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时间为冬季,故排除A、C。还原后可知OP为昏线,所以,线上各点为18点,根据经线分布可知每两条相差30度,可确定出O点为西经75度,然后即可求出时间,答案为B。

2、与日期变更线结合

【例1】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上图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9~10题:

9、甲地的时间为(C )

A. 15 时

B. 9 时

C. 3 时

D. 12 时

分析:结合日期变更线考察时间计算的题型,关键要区分0点线与日期变更线。在本题中,根据题意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俯视图,所以,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所以,甲点左边的线为0点线,而非阴影部分最靠右的线则是日期变更线,所以,可知,答案为C.

10、时间为(B )

A. 6日8时

B. 7日8时

C. 6日20时

D. 7日20时

分析:由上题可知日期变更线即东经180度线为7月7日12时,所以,可知时间为7月7日8时。

【例2】如下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15~16题:

15、此时时间是( A )

A. 15时20分

B. 3时20分

C. 6时

D. 21时40分

分析:这个题和上面的题属于同一个类型,只是图更为直观一些。只需判断出图上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0时线,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可知答案为A。

16、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3月5日,则P点的时间为( B )

A. 3月5日6时

B. 3月6日6时

C. 3月5日12时

D. 3月6日12时

分析:判断出图上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0时线即可得出答案为B。

【例3】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B )

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ll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期变更线的形状,要注意好,日期变更线并非是一条直线,他在某些地方会分别向东或西出现弯转,故可得出答案为B。

3、与太照图结合

下图为某日太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13-14题。

【例1】若地球正朝远日点方向运动,则此时“时间”为(C)

A.9月24日3时20分B.3月21日8时C.3月22日3时20分D.9月23日7时

分析:做和太照图结合的时间计算题,先要判别所处的大致月份,具体到本题,因为是太阳正朝远日点方向运动,而北半球夏天时太阳在远日点附近,所以,根据图上昼夜平分的现象,可以判定时间应为春分左右,排除A、D。再根据图上东半球区域和180度经线的位置关系可知,阴影部分左边的一条线应为东经160度线,因为160度线在180度线以西,所以,可知此图极点为南极点,160度线为晨线,线上各点为6点,所以,可得出答案为C。

读西半球示意图(图2),图中阴影为黑夜,回答5-7题。

【例2】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B)

A. 22点

B. 10点

C. 18点

D. 12点

分析:根据题上太照的方向,可判定出右半球为昼半球,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晨线,线上为6点。而整幅图上共有7条经线,根据对称原则,可知每两条经线的间隔为30度,所以可求出A点的时间为10点。

【例3】如右图所示,当地球上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8-9题。

9.此时时间是(B)A.15时20分 B.3时20分 C.6时 D.21时40分

1.3地球的运动——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一、单项选择题

1.一架飞机于2006年2月28日6点从甲机场(50°E)起飞,直抵

乙机场(55°W),中途用了20小时,回答:

(1)甲地所在的时区是____,乙地所在的时区是_____,乙所在时区

的经度围是_____。

(2)甲地所在的时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乙地所在的时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__。(3)28日6点应该是甲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也就是________经线的__________时。(4)当飞机从甲机场起飞时,乙地的区时和地方时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 。

(5)当飞机从甲机场起飞时,(116°E)时间是_______时,的地方时是_________。

(6)若28日6点是甲地的地方时,则第(4)小题的答案分别是______ __和____ ___。

(7)当飞机抵达乙机场时,甲地与乙地的区时分别是__ 月__日_ __ _时

和__ 月_ _日_ ___时,乙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

2.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在赤道上标出C点,时刻为

正午12点。

(2)此时A点的时刻是__ __时,的时刻是_ __ _时。

(3)有一物体由B向A运动,其运动偏转方向应是()

A.先向东偏后向西偏

B.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C.一直向西偏

D.先向西偏后向东偏

3.读“西半球太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用斜线表示)。

(2)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

的排序是________ ___;

(3)按区时计算,此刻时间为___________,今天与

昨天相比,今天占全球总面积之比的叙述,最准确的

是(选择填空)__________。

A.大于一半B.小于一半C.等于一半

4. 下图中中心点表示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

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SA的经度为;SB的经度为。

(2)此时,时间为月日时。

右图斜线部分表示6月7日,非斜线部分表示6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5-6题。

5.此时A点的区时是月日时

6.此时时间是月日时

7.读“日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晨线是。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1.3地球的运动——地方时和区时计算参考答案

1.(1)甲:东3区;乙:西6区;围:52.5°W—67.5°W (2)45°E 60°W (3)45°E 地方时(4)23:00 23:20 (5)11时10:56

(6)22:40 23:00 (7)3月1日2时2月28日19时19:20

2.(1)略(2)6:00 21:44 (3)BD

3.(1)略(2)A=B>C>D (3)12:00 A

4.(1) 180°;60°E (2)3月22日4时

5.6月8日6时

6. 6月8日14时

7. (1)

DEB(2)23°26’N,120°E

分析:此题型在相关的与太照结合的相关题型中,属于较简单的一种,根据题上告诉的“夜

半球与东半球”重合的信息,可知阴影部分靠右的一条线为东经160度经线,线上各点为6

点,所以可求出时间。答案为B。

④三角洲的形成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得长江水不断的向南发生微妙的偏转,

冲刷侵蚀着长江南岸,使得南岸水深更利于建立河港。因为南岸附近的水流流速快,北岸水

流流量慢,使得北岸淤泥不断的淤积,河道渐渐南移。位于长江入的崇明岛,隶属市,可是

它却在逐渐远离。因为崇明岛南岸受到水流的冲刷,而北岸泥沙不断淤积,最终会导致崇明

岛与长江北岸(省)相连接。

⑤对气流的影响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当气流从高气压带向低气压带运动时,不仅受到水平气压梯度

力的作用,并且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其发生偏转,所以地球上风向都是西北风、东北

风、西南风、东南风。气旋和反气旋的旋转方向同样也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与地转偏向力

方向相一致(气旋:北逆南顺。反气旋:北顺南逆)。

如图6—1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判断1~2题。(2000年、浙、吉文科综

合)

1.甲地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若图6—1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3~4题。

3.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5.在开辟“极地航路”前,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直飞洛杉矶(西

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A.19小时

B.11小时

C.8小时

D.15小时

[案例1]如图6—3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

图回答。

(1)OP的经度为,ON的经度为。

图6—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