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佛教的慈善思想渊源_张志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是遵何德哉?…… 余甚惑焉,傥所谓天 道,是邪非邪?[5]
这段话的意思是:积善无庆、积恶无殃是前世行 为的报应,今世行为会在来世得到业报。传统报应说
只讲今生,以耳闻目睹为依据,不明白今生业因来生
司马迁通过列举贤人早亡而恶人长寿的事例,说 明道德与寿命的关系并非一致,从而对天道“惩恶赏 善”的思想提出了质疑。
慧远以印度佛教因果报应论改造中国传统报应 说,劝诱人们忍受今生的贫苦,着眼于来世,把幸福寄 托在一个无法预测的来生,这无疑具有极大的蒙蔽 性;但另一方面,它引导世人行善积德,去恶从善,维 护伦理道德,客观上又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
二、佛教慈悲观念
论》,以分命论为武器,回击佛教善恶报应说。戴逵指 出:“穷达善恶,愚智寿夭,无非分命,分命玄定于冥 初。”[7](P9)可见,他所谓的分命就是指先天决定的宿 命,个人的寿夭贤愚与善恶行为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慧 远则调和分命论和因果报应论之间的冲突,认为:“分 命穷达,非常智所测,然依傍大宗,似有定检。”[ 意 8](P4) 思是人生的分命穷达,不是由一般智慧的所能度测 的,只有依据佛教教义才能有所裁定。这样,就把戴逵 的分命论纳入了佛教因果报应说的体系之中。
东汉思想家王充则吸纳先秦道家思想,把上天还
受报的道理。只有结合佛教教义和传统伦理,才能融 会贯通。慧远把今生的现状归结为来生的业因,把今 生的行为与来生的命运相结合,圆通了传统报应说一 世因果论的困惑。
原为无目的、无所作为的物体,主张天道“自然无为” [6](P282),反对传统的善恶报应之说。
迨至东晋,名僧慧远(334-416 年)作《三报论》、 《明报应论》,大力弘扬佛教因果报应论,以此来改造 中土报应说,并回应反对者的挑战。同时代的思想家 戴逵(330-395 年)就是其论敌之一。戴逵著《释疑
三、佛教福田思想 在佛教教义中,福田乃一比喻词语,犹如农夫播 种于田,有秋收之利,行善布施撒下利人救济的种子, 亦能受诸福报于后。⑧福田开始仅指对佛的布施,后延 及法、僧,进而推广至父母、师长、贫困孤独者乃至畜 生。于是,福田也被分为不同种类。如《大智度论》将 其一分为二:怜悯福田,恭敬福田。《佛说象法决疑 经》则援引其曰:“我于经中处处说布施者,欲令在家 出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 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 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19] (P1336)可见,佛教认为对贫困者的布施比供养佛法僧更 有意义,这种思想无疑开启了佛门的社会慈善事业。 此外,很多佛典将福田划分得更为细密,且又不 尽相同。如《优婆塞戒经》中一分为三:报恩田、功德 田、贫穷田;[20]《华严经探玄记》中一分为五:恩田、敬 田、德田、悲田、苦田;[21]《佛说诸德福田经》又分为对 僧众而言的“五净德福田”和对一般世俗大众而言的 “七法广施福田”。其经文曰:“有五净德,名曰福田, 供之得福,进可成佛,一者发心离俗,怀佩道故;二者 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 委弃驱命,尊众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这其 实要求僧尼遵守戒律、弘扬佛法,以获福报。另有“七 法广施福田”,即“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 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 劳坚船,济渡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渡羸弱;六者近 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做圊厕,施便利处”。[22](P778)
这段经文列出了七种行善利人的途径,引导世俗大众 多做公益善事,以图福报。
以上我们分析了佛典中的善恶报应说、慈悲观念 和福田思想,它们随佛教传入中国后,有的与中国传 统伦理相融摄,有的则被中国高僧们加以改造并大力 弘扬。它们一方面指引着佛教徒们积极投身于慈善事 业;另一方面对世俗大众进行从善弃恶的教化,这对 中国传统助人为乐美德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 、中国佛教善恶报应论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说过:“诸恶莫作,诸善奉 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2](P787)他把佛教诠释为一 种止恶扬善的宗教,认为善恶观可以涵盖佛教的全部 教义。在印度佛教理论中,善恶观总是与业报轮回说① 紧密相连的,个人的净染业力决定人生的轮回果报。 净业即善业,染业即恶业,在因果律②的作用下就形成 了善业善果、恶业恶果的善恶果报之说。 作为佛教伦理基础的善恶果报说,一经传入中土 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积善余庆”、“积恶余殃”③思 想相契合。二者的结合便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门善恶 报应论。早在三国东吴时期,僧人康僧会就以中国传 统的善恶伦理去附会佛教的善恶果报。他与吴主孙皓 有一次辩论如下:
关键词:中国佛教;善恶报应;慈悲;福田
佛教在弘扬人生的精神解脱法门的同时,还担负 着扶世助化、劝善化俗的宗教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 佛教徒们在佛教慈善思想的指引下,创办了多种慈善 事业[1](P1073),并在信众中产生宗教观念的约束力。对 于佛教慈善思想的探讨,不仅可以揭示我国古代佛教 创办慈善事业的思想动机,而且对于我国传统舍己为 人、助人为乐美德的倡导也具有借鉴意义。目前国内 学界对此问题多从因果报应说加以阐述,而少有综合 性研究。本文试从中国佛教善恶报应论、佛教慈悲观 念和佛教福田思想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舛误之处, 望方家指正。
第 2 卷第 4 期
张志云 王 丰 浅析中国佛教的慈善思想渊源
37
wk.baidu.com
浅析中国佛教的慈善思想渊源
张志云 王 丰
(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中国古代佛教的慈善思想渊源于中国佛教善恶报应论、佛教慈悲观念以及福田思想。它们一方面指引 着佛教徒们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另一方面对世俗大众进行从善弃恶的教化,这对中国传统助人为乐美德的形成有 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以上对话表明:佛教初传东土,人们即以中国传 统的善恶伦理来解释印度佛教的善恶报应说。然而, 这两种思想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一,主宰力量不同。中 国传统伦理认为报应由“上天”、“天道”这种外力主 宰,由“天道”来“赏善而罚淫”;印度佛教则归于自 身的“业力”,自己所受的善恶果报是自己言行所致, 应由自己负责,乃是一种内力。其二,报应的主体承担 者相异。印度佛教主张自报自受,即今世所受因前世 所作,今世所作则来世自受;而在中国传统伦理看来, 报应的主体未必一定是行为者本人,也可能是他的家 庭子孙。这一区别反映了印度佛教伦理对自身、个体 解脱的重视,[4](P62) 而中土传统伦理更为关注的则是 个体所属的社会生活及其家族伦理关系。
注 释:
①业,梵文 karm a,在《奥义书》之前文献中指“仪式行为”, 特别指“祭祀”;但之后,“业”开始具有其它意义,意为“普 遍行为”,特别指“伦理行为”和“行为结果”。“业”通常 分身、口、意三方面,故称三业。三业的根源在于善、恶、无 记(非善非恶)三种伦理性质的动机,由此又有“善业、恶 业、无记业”之分。 轮回,梵文 sam sara,指业的主体或生命在不同的存在领域 中流转。佛教认为:由于主体善恶业力的作用,众生在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不断流转,转生于六道 (天、人、畜 生、饿鬼、地狱、阿修罗),如此生死相继,因果相依,如车 轮运转,形成业报轮回。
在慧远看来:人有三业,业有三报,生有三世。生 命之流,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的尊卑贫富、寿 夭苦乐,都是过去业因的报应;而众生今生的思想行 为所造就的业力,会推动来生的流转。对于现实生活
佛之大慈大悲区分道:“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 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16](P454)中国净土学说的 高僧昙鸾也持这种观点,他说:“拔苦曰慈,与乐曰 悲”。[17](P842)总体看来,中国佛教的诸多宗派多采龙树 之说。④又因“慈”、“悲”二字意义极为相近,中国译
对于中国原有的报应观念只限于自身一世的理 论,慧远也加以改造,作《三报论》称:
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 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生报者,来生便 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 然后乃受。[9](P26)
依一般的理解,慈悲就是慈爱、怜悯之意。在中国 古籍《礼记》、《左传》中,“慈”被理解为“怜悯”、 “寄予同情”[11](P13)。而在佛教文化中,“慈”与“悲” 最早是二个意义不同的词。“慈”是巴利语 m ettā、梵语 maitra 的译语,是“朋友”、“亲密之人”mitra 的衍生, 含真实的友情、纯粹的亲爱之义;“悲”是巴利语及梵 语 karunā的译语,有“哀怜”、“同情”之义。据南亚上 座部佛教的解释,“慈” 是 “带给利益与安乐的愿 望”;“悲”是“除去不利与苦的欲望。”[12](P14) 印度大 乘佛教继承了这种理解,如印度宗师龙树曰:“慈名爱 念众生,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 道中种种身苦心苦。”[ 13](P208)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 悲拔一切众生苦。”[14](P256)其他佛典亦有类似解释,如 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世亲说:“慈者同与喜 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15](P134)但是其后的 大乘佛典又有相反的解释,如大乘《大般涅槃经》就
谓积善之无庆,积恶之无殃,感神明而悲 所遇,慨天殃之于善人。咸谓名教之书,无宗 于上,遂使大道翳于小成,以正言为善诱,应 心求实,以至理之无此。原其所由,由内典以 一生为限,不明其外,其外未明,故寻理者自 毕于视听之内,此先王即民心而通其分,以耳 目为关键者也。如今合内外之道,以求弘教 之情,则知理会之必同,不惑众涂而骇其异。[10](P27)
收稿日期:2006-10-29 作者简介:张志云(1975- ),男,江西九江人,历史学硕士,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历史文化。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38
JO URNAL O F HUNAN VO CATIO NAL CO LLEG E FO R NATIO NALITIES
2006 年 12 月
皓问曰:“佛教所明善恶报应,何者是 耶?”会对曰:“夫明主以孝慈训世,则赤鸟翔 而老人星见;仁德育物,则醴泉涌而嘉禾出。 善既有端,恶亦如之。故为恶于隐,鬼得而诛 之;为恶于显,人得而诛之。《易》称‘积恶余 殃’,《诗》 咏‘求福不回’,虽儒典之格言, 即佛教之明训也。”皓曰:“若然,则周孔已明 之矣,何用佛教?”会曰:“周孔虽言,略于显 近,至于释教,则备极幽远。故行恶则有地狱 长苦,修善则有天宫永乐。举兹以明劝沮,不 亦大哉!”皓当时无以折其言。[3](P6958)
中的恶人得福长寿,善人致祸短命现象,慧远解释曰: 经者往往不加区别,直接译为“慈悲”。“慈善”则常
第 2 卷第 4 期
张志云 王 丰 浅析中国佛教的慈善思想渊源
39
用来表示“出于慈悲之心而行善”之义。 我们知道,中国佛教主要受印度大乘佛教的影响
发展而成。大乘佛教把普渡众生、救济全人类脱离生 死苦海视为慈悲善行的极致,而把只求一己之解脱的 佛教贬称小乘,提倡并弘扬菩萨行。⑤菩萨,从自利方 面说,是有觉悟的修行者;从利他方面而言,是渡化一 切众生令其觉悟的引导者。大乘佛教主张:只有舍己 利人、拔苦与乐才能成就正果。故此,个人在利益众生 时要具备强烈的自我精神。菩萨行道德修养包括“四 摄”、“六度”。“摄”有引导之意,即菩萨引导众生的四 种方法:一曰布施;二曰爱语;三曰利行;四曰同事。⑥ “ 度 ”为 梵 文“ 波 罗 蜜 ”之 意 译 ,有“ 济 渡 ”、“ 达 彼 岸”之意。“六度”是菩萨完成自我道德修养的六条途 径: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 定;六曰智慧。⑦“四摄”、“六度”相互关联,相互促 进,藉之可具备菩萨的高尚品德。因此,在中国佛教徒 心中,菩萨被视为人皆向往的理想人格,慈悲也便成 为他们最主要的道德观念。[18](P87)
其实,早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传统报应观念就
因为其理论和现实的矛盾而受到进步思想家的指责。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质问: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 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 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死夭。天之报 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 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