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语文《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检释

2018年高中语文《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检释
2018年高中语文《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检释

《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检释

说明:

(1)第四栏的内容主要参考《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还有极少数的参考《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典》;个别字没有找到古义的,用“阙”字表明。

(2)第三栏、第五栏的内容主要参考《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极少数的参考《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汉典》,个别地方没有查找到,也用“阙”字表示。

(3)多音字(主要是《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列多个音)只在第三栏中列出反映字形意义的那个音或是字典中列出的第一个读音,因此一些地方带有个人认识,而本人学识有限,不一定正确。

(4)第一栏所列出的字是根据我本人的情况列出的,可能字表中有的字我不未必真的认识但没有列出,或者某些字有的同学不认识,我没有列出。

(5)有的字输不出来,从字表或其它著作中截图插入。

(6)凡仅作为韵部字而未在其他地方出现的难识字,因老师讲义上已列出,此略去。

“磑,

《玉篇·“

,髲接发也。

也,贯也。从竹,

咸开四去端

《说文·从此字与“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生字词汇总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生字词汇总 ——————高考字音、字形专题训练高中语文字词整理(必修一)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橘子(jú)百舸(gě)寥廓(liáo kuò)峥嵘岁月(zhēng róng不平常的岁月)遏止(è)遒劲(qiú) 2.《诗两首》 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chù)惆怅(chóu chàng)凄婉(wǎn)颓圮(tuí pǐ)青荇(xìng)长篙(gāo)榆阴(yīn)笙箫(shēng xiāo)漫溯(sù)斑斓(bān lán)沉淀(diàn) 3.《大堰河——我的保姆》 青苔(tái)火钵(bō)忸怩不安(niǔ ní)冰屑(xiè)瓦菲(fēi)碾米(niǎn)团箕(jī)荆棘(jīng jí)虱子(shī)凌侮(líng wǔ)叱骂(chì)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 氾南(fán )佚之狐(yì)阙秦(quy)杞子(qǐ)逢孙(páng) 5、《荆轲刺秦王》 荆轲(ky)王翦(jiǎn)请谒(ya)封邑(yì)督亢(kàng)戮(lù)没揕胸(zhan)偏袒(tǎn)扼(a)腕拊(fǔ)心淬(cuì)火濡(rú)缕忤视(wǔ ) 曲(qǔ)高和(ha)寡变徵zhǐ瞋目chyn 陛下bì鄙人bǐ图穷匕见xiàn 惊愕a创伤chuüng 箕踞j?jù生劫约契qì 目眩xuàn 6、《鸿门宴》 宴饷xiǎng 美姬j?鲰生zōu 卮酒zh?秋毫无犯戮力lù玉玦jue 樊哙kuài 仆地pū 目眦尽裂zì按剑而跽jì参乘sheng 彘肩zhì啖饭dàn 间行jiàn 揣度duo 杯杓sháo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zǔ,我为鱼肉劳苦功高 第三单元 7.《纪念刘和珍君》 菲薄(fěi bó) 租赁(lìn) 黯然泣下(àn) 噩耗(è) 喋血(dié xuè) 尸骸(hái) 抹杀(mǒ) 攒射(cuán) 浸渍(jìnzì)殒身不恤(yǔn xù) 长歌当哭(dàng)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不满和悲愤 桀骜不驯(jié ào xùn)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 8.《小狗包弟》 作揖(yī)篱笆(lí本字读bā,此处读ba) 吠叫(fèi)舔舐(shì)解剖(pōu)包袱(本字读fú,此处读fu) 拍摄(shè)呻吟(shēn)揪心(jiū)租赁(lìn)义愤填膺(yīng)修葺(qì)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步履稳健(lǚ)激亢(kàng)酣畅(hān)涕泗交流(tì sì) 博闻强记(qiáng见识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 酣畅(hān) 拭目以待(shì)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叱咤风云(chì zhà ):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必备

一、文学常识 必考常识包括中国古代、中国现当代、外国三类。 古代——作家姓名,朝代国别,作品出处,主要人物、名句等搞清。重点作家有:屈原贾谊司马迁李煜王勃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杜牧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罗贯中曹雪芹等,其代表作品百考不厌。 现当代——从文学大家及名著角度入手。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等名家及代表作,兼顾文学流派,例如白洋淀派、山药蛋派。 外国文学——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契科夫莫泊桑塞万提斯等人作品及主要人物情节。 文学体裁——古代诗歌。 体裁分诗词曲。 古体诗句式有4567言、杂言等,用韵篇幅都比较自由,诗经多四言,楚辞多六言,乐府多杂言。律诗为近体诗,多为八句;绝句由八律中断而成,只四句——都只偶句押韵。 律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需对仗。 二、杂谈: 1、戏剧: 内容性质——喜剧悲剧正剧;表演形式——话剧歌剧舞剧哑剧;容量大小——独幕剧、多幕剧。 诗歌: 先秦四言、杂言、楚辞体。(赋比兴、《楚》开创浪漫主义传统) 两汉魏晋:乐府民歌,多五言诗。(魏晋建安诗人,风格慷慨悲凉;陶潜开创田园诗)南北朝:南朝多情歌,多用双关、语言清新自然篇幅短小(代表《西洲曲》);北朝内容广泛,语言质朴,风格豪放刚健,亦五言为主,首创七言四句形式(代表《木兰诗》)。同朝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 唐宋:诗歌黄金时期,诗体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五言七言,山水田园、边塞诗都有大量优秀作品。(李白、杜甫、白居易新乐府运动);词生于唐兴于宋,比诗歌讲究平仄音韵,风格婉约(柳永李清照)或豪放(辛弃疾苏轼),前者抒发个人怀抱词风缠绵,后者多联系自身国家,词风雄浑奔放。 元明清:元代(小令、套数),清代诗歌衰落。 三、称谓 1、谦称(自己对别人) 【王侯】寡人、孤、寡君(对别国人称己国君)、不善 【帝王】朕、寡人 【臣子】臣、老臣 【普通人】仆、愚、某、小人、鄙人、不才=不肖=不佞(泞)、不敏、贱子 【女子】妾、贱妾、婢子 【称家人】家严=家君、家慈、舍弟(妹、兄、姊)、拙荆、贱息(子女)=弱息(也可单指女儿)、息女、犬子(对别人孩子的蔑称) 2、敬称(别人对自己) 【君王】陛下、庙号(帝王死后追封的名号,例世宗)、殿下(仅此君王者的尊称,本指陛(宫殿)阶之所;汉时称侯王为陛下,唐时只称太子) 【臣子】足下(下称上或同辈)、执事(管事人)、阁下、左右(左右侍人)、君

【免费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荆轲刺秦王》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鸿门宴》 ★词类活用 1.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①亡去不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1.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13. 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 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 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 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 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1. 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2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离骚》 ★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孔雀东南飞》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经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了状语。) 孔雀东南飞()勤心养公姥() 手巾掩口啼,()卿当日胜贵,() (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修正版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 (全国III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

难认、难读、最常见的别字

100个最常见的别字 著名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括号中的是正确的字): 1.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 3.自抱(暴)自弃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炙人口 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瞭)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啰)嗦 50.蛛丝蚂(马)迹 51.萎糜(靡)不振 52.沉缅(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规 55.大姆(拇)指 56.沤(呕)心沥血 57.凭(平)添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亲(青)睐 61.磬(罄)竹难书 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鹊)起 64.发韧(轫) 65.搔(瘙)痒病 66.欣尝(赏) 67.谈笑风声(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无恐 70.额首(手)称庆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题)名 74.走头(投)无路 75.趋之若骛(鹜) 76.迁徒(徙) 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律 82.膺(赝)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犹)如猛虎下山 85.竭泽而鱼(渔) 86.滥芋(竽)充数 87.世外桃园(源) 88.脏(赃)款 89.醮(蘸)水 90.蜇(蛰)伏 91.装祯(帧) 92.饮鸠(鸩)止渴 93.坐阵(镇) 94.旁证(征)博引 95.灸(炙)手可热 96.九洲(州) 97.床第(笫)之私 98.姿(恣)意妄为 99.编篡(纂) 100.做(坐)月子

高中语文必背课文必修

高中语文必背课文 必修1-5

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课文 7月8日必修一(21)锦瑟 (1)沁园春·长沙(22)马嵬 (2)雨巷(23)寡人之于国也 (3)再别康桥(24)劝学 (4)烛之武退秦师(25)过秦论 (5)荆轲刺秦王(26)师说 (6)记念刘和珍君 必修四 必修二(27)望海潮 (7)诗经·氓(28)雨霖铃 (8)诗经·采薇(29)念奴娇 (9)离骚(30)定风波 (10)涉江采芙蓉(31)水龙吟 (11)短歌行(32)永遇乐 (12)归园田居?其一(33)醉花阴 (13)兰亭集序(34)声声慢 (14)赤壁赋(35)廉颇蔺相如列传 (15)游褒禅山记 必修五 必修三(36)归去来兮辞 (16)蜀道难(37)滕王阁序 (17)秋兴八首?其一(38)逍遥游 (18)咏怀古迹?其三(39)陈情表 (19)登高(40)论语 (20)琵琶行(41)老子

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我的多味校园生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酸、甜、苦、辣、咸……我们常常赋予这些不同味道以不同的生命意义。作为刚跨入高中校园的你,也许结交到了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也许学到了受用终生的知识;也许遇到了一抹不一样的风景……这些经历让你想起了哪种味道呢?请记录下这种味道。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综合运用记叙、描写和抒倩等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试题来源】四川省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例文 我的多味校园生活 终于来到我梦寐已久的高中,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涯。虽然比起初中来学习更加紧张,竞争更加激烈,但是慢慢的,我体会到了高中生活的丰富多彩。校园是教育我们懂得真理,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地方,但在我们在校园成长的过程中也充满了酸甜苦辣。 “酸”梅止渴 “啊,老师,你让我们看一次电视机吧!同学们都想看。”第一次月考前夕,我们班趁着和老师谈话的一次机会,对老师讲了我们心里一直渴望看到的东西。“好啊,只要你们这次考试考出好成绩,不要说看电视,就是要我带你们出去玩我也愿意。”“真的!”同学们都欢呼起来了。“但是如果你们这次考砸了,我一次机会也不会给你们。”老师斩钉截铁地说。同学们听了都个个看起来信心十足。但考试成绩下来了,我们都灰头丧气地,因为这次我们考的不尽如意。看着老师铁青着脸,我们都吓坏了,我们一直希望得到的,却成了泡影,“啪”的一下碎了。我们个个都心里酸溜溜的,无奈,只好怨赌服输,这真所谓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甜”在心间 期中考试的步伐已经姗姗而来,同学们都紧张准备着,唯恐这次考砸了。但考试还是“如约而至”,它悄悄的来了。在考场上,同学们拿着一支攻破难题的笔,一次又一次攻破难题。考完后,同学们如释重负,都怕这次考砸了。等着,盼着,想着那即令人想得到又害怕得到的分数。成绩下来了,班主任拿着试卷,本来铁青的脸一下子变得阳光灿烂,和蔼可亲地对我们说:“恭喜大家,我们这次考了全年级第二名。”“啊,分数百岁!”同学们都欢呼起来了,我们看着试卷上鲜红耀眼的分数,心里高兴极了。心想这半个学期总算有收获了。从这以后,我们对学习的劲头更高了,因为这次考试的成绩,成了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学习动力,我们都像吃了蜜一样,心里好甜,好甜…… “苦”口良药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附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 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背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课文 ★卫风·氓(背诵全文)《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背诵全文)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棘,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背诵全文)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背诵全文)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蜀道难(背诵全文)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必修1 《烛之武退xx》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xx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xx) 二、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东,在东边) 3.且贰于楚也 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5.烛之武退xx(使动,使…撤兵) 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xx) 7.与xx(盟—订(建)立同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一词多义 封

既xxxx(做疆界,动词) 肆其xx(疆界,名词) 若: xxxx以为xx(假如) 山有小口,仿佛xx(似乎) xx,且曰:“若毒之乎?”(你) xxxx(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 说: xx说,与xx(通“悦”)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文体的一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xx) 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辞,(辞别) 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远的地方(“以……为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微闻有鼠作作xx:(暗暗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人微言轻(地位地下,卑贱) 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衰败) xx之众,远来疲敝(疲惫) 许: 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答应,听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 杂然相许(赞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 五、文言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xx(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xx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xx亡xx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xxxx以为xx(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

高考语文易错字音字形大全

高考语文易错字音字形大全 【A】谙习ān 黯然àn 白雪皑皑ái 凹陷āo 【B】雹 báo 冰雹稗 bài 稗草濒临bīn 摈弃bìn 秘鲁bì裨益bì刚愎bì屏气bǐng 衣钵bō巨擘b?一曝十寒pù哺育bǔ 【C】侪辈chái 蝉联chán 婵娟chán 谄媚chǎn 干坼cha嗔怪chēn 瞋目chēn 瞠目chēng 鞭笞chī褫夺chǐ整饬chì不啻chì炽热chì伺候cì忧心忡忡chōng 抽搐chù废黜chù攒射cuán 惆怅ch?u chàng 踌躇ch?u chú椎心痛恨chuí悲怆chuàng 崔嵬cuīw?i cǔn 忖度 【D】 dān 殚精竭虑 dǎi 傣族逮捕dài 危殆dài dì真谛滇池diān 掂量diān 笃信dǔ打盹dǔn 【E】婀娜ē nu? ?讹诈 a遏制 【F】 fān 藩篱 fáng 脂肪 f?n 汾水 fǔ惊魂甫定讣 fù讣告 【G】 gāi 言简意赅 gāng 力能扛鼎 g?瓜葛纠葛杯葛 gan 横亘 gěng 脖颈 g ōng 股肱 gōng 觥筹 gōu 佝偻 g?u 污垢 g?u 诟骂 g?u 勾当桎梏zhì gù guàn 盥洗室 guǎng 粗犷 guī皈依 gǔi 日晷 guō聒噪余勇可贾gǔ 【H】 hǎ哈达 hái 骸骨 háng 引吭高歌 hàng 沆瀣一气 h?隔阂 h?一丘之貉可汗ka hán 囫囵hú lún hù怙恶不悛 huái 踝骨足踝 huàn 浣衣 huāng 病入膏肓 huì诲人不倦 hùn 混凝土混淆 【J】 jī畸形 jī稽查稽留 jī羁绊羁留 jī通缉侦缉 jí棘手 jí嫉妒 jǐ脊梁 jǐ掎角之势 jiān 歼灭 jiàn 僭越 jiān 信笺笺注 jiǎo 矫正 jiào 酵母发酵 jiào 地窖 ji?攻讦 jia慰藉枕藉 jǐn 饥馑 jìn 噤若寒蝉 jīng 菁华 jīng 腈纶 jǐng 以儆效尤 jìng 痉挛 ju?攫取 jiù马厩 jū狙击 jǔ循规蹈矩 jūn 龟裂 jùn 隽秀 juàn 隽永 【K】 kāi 揩拭揩油 kǎi 楷模楷书 kān 勘察 kàn 鸟瞰 ka恪守 kuī岿然 ku ī窥探窥视 kuǐ傀儡 kuì功亏一篑 ku?轮廓 【L】衣衫褴褛lán lǚ láng 琅琅上口 lài 青睐 lào 烙印 la勒索勒令 lēi 勒紧 lai 擂台打擂 l?i 羸弱踉跄liàng qiàng 趔趄lia qia管窥蠡测lí lǐ迤逦 lín 遴选 líng yǔ身陷囹圄 l?ng 弄堂 l?u 镂空 【M】 mái 阴霾埋怨 mán mai 联袂 man 愤懑 mǐ消弭 mì分泌 mǐn 泯灭酩酊大醉mǐng dǐng m?按摩 m?蓦然回首 【N】 nà按捺 nǎn 羞赧 náo 呶呶不休 nào 泥淖 na木讷 něi 气馁 niān 拈轻怕重酝酿yùn niàng nìng 宁可 niǔ忸怩嗫嚅niarú 【O】ōu 讴歌ǒu 呕心沥血【P】 pǎi 迫击炮 pāng 滂沱 páo 炮制炮烙 páo 越俎代庖 pī纰漏纰谬 pí毗邻毗连 pǐ否极泰来 pián 骈文骈体 piǎo 饿殍遍野 piāo 剽窃 piāo 剽悍娉婷pīng tíng píng 暴虎冯河 p?鄱阳 pōu 解剖 p ù一曝十寒 【Q】 qī亲戚 qí菜畦 qǐ稽首 qì付讫 qì自古迄今 qiān 罪愆 qiān 悭吝 qián 潜质 qián 掮客 qiāng 戕害 qiáng 襁褓 qiào 讥 诮 qiàn 纤绳拉纤甲壳qiào qia惬意 qia挈妇将雏 qíng 引擎 qíng 黥刑 qǐng 肯綮 qū祛除祛疑 qǔ龋齿 quán 蜷伏蜷缩 qua商榷 quàn 胜券在握 qu ān 怙恶不悛 【R】光阴荏苒rǎn rěn 熟稔 rǒng冗长冗余 rú蠕动 ru?偌大 【S】 shàn 搭讪 shàn 讪笑 shē赊欠 sha统摄 shēn 妊娠 shēn 莘莘学子 shěn 哂笑 shan 海市蜃楼 suí半身不遂 shì舐犊情深 shì吞噬 shuì游说 shuàn 洗涮 shǔn 吮吸 sǒu 渊薮 sù推本溯源 sù塑料塑造 【T】风流倜傥tì tǎng tì孝悌 tiǎn 暴殄天物 tiāo 轻佻 tia字帖 t?ng 恸哭 tú荼毒生灵 tuí颓废颓唐 tu?唾手可得唾弃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 (某些篇目中有下划线,表示这些句子在课文中出现,需重点背诵,重点之外的看看即可;没有下划线的篇目全部要背)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节选)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

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劝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 【考点讲解】 一、考查形式 多以填空、简答的形式考查。具体考查形式有: 1、劝告他人型: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 2、辩论反驳型:说话时要有尺度,要有理有据。 3、采访他人型:称呼、礼貌用语、自我介绍、有针对性的提问。 4、邀请他人型:称呼、礼貌用语、自我介绍、阐明缘由,发出邀请。 二、知识讲解 口语交际考查的主要是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涉及到的考点为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口语交际用语要符合人物身份,得体礼貌;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人物该说什么话;注意不要遗漏对话中的信息,否则可能会造成对话前后衔接不上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适合语境,准确措辞。 语言,不论是基本的单位--词,还是大一些的单位--短语、句子,甚至是更大的单位--句群、段落,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上下文。上下文,可能是前后相关的词语,也可能是前后相关的句子,还有可能是前后相关的段落。一个词语使用是否准确,一个句式选用是否恰当,都与上下文有密切关系。例如: 为防止疲劳驾驶,保证交通安全,国庆期间,交警部门在某高速公路出口处设置检查站,提供床位和茶水,拦下连续驾车3小时以上的司机,要求他们至少休息20分钟。某中学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到检查站协助交警工作。有一位连续跑了500余公里的中年司机推说交货时间紧,拒绝停车休息。如果你是一名青年志愿者,请你劝说这位司机。要求表达得体,有说服力。 [分析]要晓之有理,从正面宣传安全第一的重要性,不能用“车祸”“事故”之类来“教训”司机;要紧扣“中学生志愿者”自己的年龄、身份进行劝说,动之以情;称呼要恰当,语言要亲切生动,态度要诚恳。 答案:(1)司机叔叔,休息一下吧!我们这里的条件非常好。虽说你交货的时间非常紧,但安全第一啊。只要您下车休息20分钟,你一定精力充沛,可以按时安全地交货的。(2)司机叔叔,您的车已经在路上行驶3小时了,你赶路的心情我们理解,但安全也不能不考虑吧。你的儿女一定希望爸爸平安回来。你就在这里享受一下我们舒适的服务吧。(二)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懵.(m ěng )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 (b ìng )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 ǐ),淬.(cu 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 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 (li áo )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 (ch ěng )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 (h āo )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 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络绎不绝 B.跃然纸上 C.关于 D.观照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 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C.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D.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①,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②,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究,③,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 □□□□□□□□□□□□□□□□□□□□□□□□□□□□□□□□□□□□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4分) □□□□□□□□□□□□□□□□□□□□□□□□□□□□□□□□□□□□ □□□□□□□□□□□□□□□□□□□□□□□□□□□□□□□□□□□□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10分) ------------- 在--------------------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