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职业道德。

2.具备高度的环境意识和二十一世纪环境保护事业赋予的责任感,在“知识”、“能

力”、“做人”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能够为新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环境保护专门人才。

3.具备环境工程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技能和能力;熟悉和了解

本专业的发展进程和学术动态;具备独立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污染防治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的能力。进入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了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且要更加具有创新和独立工作能力。

4.掌握一至二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第一外语阅读

专业书籍查阅文献并撰写论文,博士生应能熟练使用第一外语听说读写。

二.学科介绍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与环境科学一起在全国首批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并与同济大学共建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1. 水污染控制过程

2. 有机毒物控制及资源化

3. 清洁生产工程与环境友好材料

4. 大气污染防治

5.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

6. 生态修复工程

师资力量

环境工程系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各一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和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各一名,教授七名,博导六名,副教授七名,高工两名。

科研水平

环境工程系在2000年内获得江苏省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2001年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并在国家科技部选中的8项环保类重大科技推广项目中占有一项,获得和申请国家专利近百项。

环境工程系现主持有科技部“863”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各部门地方科研项目以及大量的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科技活动覆盖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大气污染防治、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开发、环境材

料及环境修复等领域。

三. 培养方式、学制、课程和毕业论文

学制

一般为三年,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鼓励在学研究生创新和创业,可以本硕贯通、硕博连读。

课程设置

(一)硕士生阶段

A类: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2.自然辩证法(2学分)

3.硕士英语(4学分)

B类:

1.环境科学研究进展(2学分)

2.环境工程技术进展(2学分)

C类:

1.环境工程CAD (2学分)

2.新型工业分离技术(离子交换与吸附等) (2学分)

3.精细化工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2学分)

4.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 (2学分)

D类:

1.现代废水处理技术 (2学分)

2.生态毒理学与环境质量 (2学分)

3.固体废物控制及资源化工程 (2学分)

4.大气污染防治原理 (2学分)

5.环境分析化学进展与实践 (2学分)

6.化工设计概论(2学分)

7.有机污染化学 (2学分)

8.环境生物工艺学原理 (2学分)

9.流体力学(2学分)

10.环境材料学(2学分)

11.环境催化技术(2学分)

12.生物修复技术(2学分)

13.现代生态工程技术(2学分)

14.地下水修复(2学分)

15.水处理过程化学(2学分)

16.环境生物工程(2学分)

17.厌氧生物处理微生物学原理及应用(2学分)

18.微生物生态学(2学分)

19.辐射高分子化学(2学分)

20.安全饮用水原理与技术(2学分)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一般为32个学分,非本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个学分。

(二)博士生阶段

公共基础课

专业学位课

●环境流体力学

●大气污染化学和物理

●水处理工程

●固体废弃物控制工程

●新型工业分离技术(离子交换与吸附等)

●环境污染防治理论与实践

●工业废水治理技术进展

(一)硕士生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应完成所有学位课程和大部分选修课程的学习,学位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或提交读书报告的方式进行,选修课程采用课堂讨论及自学的方式进行。第三学期在导师指导下着手准备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三学期的第十周完成开题报告,经硕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实验阶段。研究生应积极地参加本系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了解相关专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以拓宽知识范围和受到启发,提高创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硕士生培养

建立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机制,配合多规格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阶段性考核,如中期考核进行评优分流,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选拔培养对象,重点扶持。改变课程考核的单一的考试形式,代之以面试、论文答辩等多种考查方式。

中期考核时间由系考核小组统一规定,不迟于第三学期第十周,基本完成课程学习和开题报告的研究生可向系里提出申请,接受考核。考核小组由本系五位专家组成,另设一名秘书。考核内容包括:

(1)检查是否完成了专业培养方案规定要完成的课程学习,特别是必修课和学位课;(2)看课程考试成绩、试卷难易程度,看专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学术水平;

(3)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成果和可行性;

(4)研究生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5)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

硕士生学位论文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体现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要与导

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鼓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自主选题。学位论文要有开题报告,进展检查,预答辩等过程,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在论文工作期间,研究生至少应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及通过省部级鉴定一项或申请专利一项。

论文在答辩前要请两位在环境工程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外校专家。论文答辩应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主持进行。

(二)硕博连读和直博生

1.选拔办法

由研究生根据中期考核的具体情况,经博士点和导师同意,向研究生院提出申请硕博连读。直博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表现突出者中进行选拔,必须再经过一次综合考核。这两者经资格考核并通过后均可取得博士生资格,享受博士生待遇,由学校作为新录取的博士生上报国家教委备案。

2.培养方案

第一阶段以课程学习为主,时间一般为一年半,第二阶段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为主,时间一般为三年半。直博生课程学习的总分不低于40学分。在课程学习阶段除完成学位课程外,应根据学科拓宽知识面的要求和本人特点,选读5~6门选修课。进入博士论文阶段的半年内要完成开题报告。

(三)博士生的培养方式

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阅读、选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

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一般在1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开题报告。文献阅读量不得少于20篇,开题报告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开题报告在二级学科或跨部分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由博士导师为主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院备案。

学科综合考试按专业统一组织,考试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两部分,对同专业的博士生试题要有一定比例的共同要求。还要有一定比例的跨二级学科的内容,博士生指导教师负责命题部分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考试内容覆盖3~4门基础理论和专业课,考试委员会应提前1个月通知参加考试的博士生。博士生入学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学科综合考试。

实行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每学期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做1次学术报告,在学期间至少有1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8次以上学术报告,其中两次以上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

博士生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按二级学科或跨部分二级学科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状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

投入等全方位的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论文中期检查可与学术报告

统筹安排。

在学期间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文章,其中有1篇文章发表在被SCI收录的

期刊上或EI收录的期刊上,如果有发明专利申请前三名或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前三

名,则论文要求可以降低到有1篇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最迟应于正式申请答辩前3个月,做1次论

文工作总结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应,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

生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

学术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

备了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评阅前止)以上。

论文在答辩前要请5-7位在环境工程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二

位是外校专家。论文答辩应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主持进行。

四. 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经系学位委员会讨论,上报校学位委员会,经批准可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学硕士或工学博士。

参考书目

1.必读书目

1)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 Aarne Vesilind et al

2)Ecology of a Changing planet, Mark B. Bush

3)Centralized Waste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Edward R. Saltzberg et 4)Industrial and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Nelson L Nemerow et al

5)Air Pollution, Liu et al

2.一级期刊

1)中国环境科学

2)环境科学学报

3)环境科学

4)中国给水排水

5)环境工程

3. 重点期刊

1)给水排水

2)水处理技术

3)工业水处理技术

4)环境保护

5)Water Research

6)Environmental abstract

7)Water treatment

8)Wate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9)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0)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11)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2)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3)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Chemosphere

15)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6)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17)Adsorp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环境工程专业简介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肇始于1978年成立的部批环境科学研究所和1984年成立的环境科学系,1993年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1999年成立环境学院,同时独立设环境工程系。现既招收本科生,也招收硕士、博士生,且与环境科学一起在全国首批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并与同济大学共建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工程专业拥有一支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活跃在学科前沿的教师队伍,其中环境工程系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各一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和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各一名,教授七名,博导六名,副教授七名,高工两名。

环境工程系在2000年内获得江苏省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2001年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并在国家科技部选中的8项环保类重大科技推广项目中占有一项,获得和申请国家专利近百项。

环境工程系现主持有科技部“863”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各部门地方科研项目以及大量的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科技活动覆盖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大气污染防治、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开发、环境材料及环境修复等领域。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环境类,专业代码 081001) 一、培养目标 秉承学校“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根据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较强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综合专业技能,能在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环境污染控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环境检测技术、资源、现代环境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环境工程实践和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自身在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相关工作所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环境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2017级(非全日制)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 培养单位: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具有宽泛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的专业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国际化视野,良好的职业素养,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 (三)应达到基本的数学和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收主要为具有学士学位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或在职工作人员,原所学专业和年龄不限,但应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或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一般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 1. 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软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工程开发和应用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或技术报告,以及相关的工作成果。学位论文须通过评审及答辩。 2. 学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指导经验的企业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对学生的软件工程或计算机应用实践进行联合指导。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30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5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附表)

南京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程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能力,以及具有对环境工程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规格和素质要求 1.基本规格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和环境污染的防治能力,具备从事环境工程专业和相邻专业及跨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有较高的中、外文表达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素质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在数学、化学、微生物学等方面应具有厚实的基础; 2.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与制图并获取相关信息;3.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 4.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进行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调试及运行管理,同时也具有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5.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进行创新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6.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发展动态。 三、培养特色 以使学生具备厚实的工程类专业知识和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以强化实践教学为手段,适应学生工程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知识构建需要,培养出符合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范及社会需求的,在固体废物处理、水处理和农村环境保护上有突出优势和特色的高素质专业环保人才。 四、学制 四年 五、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2.主要课程 数学、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水、气、固方向)、环境工程实验等。 六、学位授予

环境工程土建概论-刘小丽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程性质:必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环境工程土建概论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课程。环境工程土建是随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产生而出现的,是用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措施和方法去完成环境工程的任务,是保证环境工程工艺设计具体实施的手段,环境工程的最终完成离不开土建工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工程土建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环境工程土建所用的基本建筑材料、土建制图基本知识、环境工程土建设计和土建构造。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与环境工程相关的土建基础知识,为学生从事环境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basic courses for students majored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civil engineering appears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hich is to complete task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y desig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civ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civil engineering is the approach to ensure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t is necessary to complete task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y civil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mainly concern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ivil engineering, civil materials, basic knowledge of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 civi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rresponding 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aims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ivil engineering related wit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oviding supports for students to engag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2.设计思路 - 5 -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04)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在车辆工程领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特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如下: 1、研究生必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严谨的学风,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技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和生产实践知识,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及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文献资料,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汽车动力学4、电动汽车 2、汽车CAD/CAE 5、车身设计及被动安全性 3、汽车测试技术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5年),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8学分。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理论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学 分 开课 学期 开课 单位 备 注 学位课0321001 -005 第一外国语(英、日、法、德、俄 语) 140 4 1-2 外语学院02211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0 1 2 文法学院0221103 自然辩证法48 2 1 文法学院0921101 学科前沿讲座18 1 1 汽车学院0921120 专业外语18 1 1 汽车学院0521001 数学物理方法40 2 1 理学院任 选 二 门0521006 数理统计40 2 2 理学院0521003 矩阵论40 2 1 理学院0521010 数值计算40 2 2 理学院0921102 汽车动力学36 2 1 汽车学院任 选 三0921103 汽车测试技术及试验36 2 2 汽车学院0921104 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36 2 1 汽车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2018版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版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主要研究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物理性污染的防治技术,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促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化学、机械和环境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研究方法,具有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开展环境评价规划和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环境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政府部门、市政部门、环保企业、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学校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评价规划、技术咨询、教育培训、研究开发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预期本专业毕业生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愿意为社会服务; 培养目标:系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好运用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了解环境工程和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满足工作岗位要求,胜任环境工程设计、环保设备开发、环保工程施工与运营管理、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培养目标:在工作中具有跨职能团队和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并具备相应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具备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培养目标:发展为合格环境工程师,具备独立解决环境工程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成为所在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项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要求: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了解环境工程行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土木工程类期刊名目及收费标准

土木工程类期刊名目及收费标准不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1. 《水运工程》(中文核心刊)无版面费出版速度快,主要面向港口航道类的 2.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中文核心)无版面费 3. 《强度与环境》统计源期刊无版面费 4. 《洁净与空调技术》(有稿费)无版面费 5. 《砖瓦》建材核心有稿费无版面费 6. 《水利发展研究》无版面费 7. 《中国水利》给200 左右的稿费无版面费 8. 《钢结构》无版面费 9. 《交通企业管理》有少量稿费无版面费 10. 《中国建筑防水》有稿费无版面费 11. 《城市交通》无版面费 12. 《新型建筑材料》无版面费 13. 《公路》(中文核心)无版面费 14. 《施工技术》无版面费(如果是高校作者,要交800 元版面费) 15. 《建筑材料学报》EI 收录,收100 元审稿费,无版面费 16. 《建筑技术》(中文核心)无版面费 17. 《力学学报》(英文版无版面费)SCI 收录(中文刊收版面费) 18. 《科学通报》(英文版无版面费)SCI 收录(中文刊收版面费)

19.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中文核心)无版面费 另大部分国外期刊都无审稿费+版面费 不收审稿费的国内期刊: 1. 《中国公路学报》(EI 期刊) 2. 《中国铁道科学》(EI 期刊) 3. 《中南大学学报》(EI 期刊) 4. 《土木工程学报》(EI 期刊) 5.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 6. 《工程勘察》(核心) 7.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 征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 1. 《岩土工程学报》审稿费:100(录用后收)版面费:200/页 2. 《建筑结构学报》 3. 《土木工程学报》月刊审稿费:0 版面费:300/页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月刊审稿费:100 5. 《建筑结构》 6. 《工业建筑》 7.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审稿费:100(录用后收取)版面费:150/ 页(审稿周期3个月,EI 收录率高,主要收本校文章,选择地发表校外及海外作者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的优秀论文)稿酬:

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模版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430114 ) 一、学科简介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项目管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工程造价、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城建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暖通、给排水、软土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房地产开发、工程检测、工程监理等,并与计算机技术、力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 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现拥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交通工程三个相关的本科专业,对土木工程硕士点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学院非常重视土木工程专业点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博导1名,博士、副教授以上26名,通过近10余年的研究积累,在桩土共同作用、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抗震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2007~2010年承担国家级纵向课题6项,省级和横向课题多项,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获2009年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2008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二、培养目标 本领域主要为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有: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建筑学、工程力学、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应用、结构设计理论、工程经济和管理理论,结构工程检测技术和方法。 3、具有从事行业管理、房地产开发、建筑结构设计、道路桥梁设计、城建规划、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工程检测、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使用专业外语资料。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2、桥梁工程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3、隧道工程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4、岩土及地下工程 5、工程投资与建造管理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2502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25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环保工程设计、运营与管理等基本技能,适于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素养,培养良好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精通环境工程领域相关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较好的专业综合素养,拥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2.知识要求 具备基本的经济、规划、管理、哲学和思想道德修养等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学检索、科技写作等工具性知识,熟练运用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查阅、沟通和交流;熟悉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规,能够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前景;基本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解决生产生活的各种实际问题。 3.能力要求 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培养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终身自学能力;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环境领域中监测、规划、设计、管理等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初步从事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和生产经营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学制和授予学位 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专业核心课程

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专业导论论文) 班级土木工程(1)班 姓名邱伟明 学号23031101040 指导老师陈新元 日期2011-11-26

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摘要:土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实质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 土木工程也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土木工程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技术经济与艺术统一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土木工程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并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土木工程共有六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 关键词: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建筑工程(building engineering) 铁路 工程(railway engineering)桥梁工程(bridge engineering)给排水工程(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港口工程(harbor engineering)水利工程(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综合性(comprehensiveness)社会性(sociality)实践性(practicality) 技术经济与艺术统一性(Technology economy and the art of unity) 引言 人类出现以来,为了满足住和行以及生产活动的需要,从构木为巢。掘土为穴的原始操作开始,到今天能造摩天大楼、万米长桥,以至移山填海的宏伟工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土木工程的发展贯通古今,它同社会、经济,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土木工程内涵丰富,而就其本身而言,则主要是围绕着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为便于叙述,权且将土木工程发展史划分为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和现代土木工程三个时代。以17世纪工程结构开始有定量分析,作为近代土木工程时代的开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现代土木工程的起点 人类最初居无定所,利用天然掩蔽物作为居处,自农业出现,人们需要定居来处理农务,出现了原始村落,土木工程开始了它的萌芽时期,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古代土木工程经历了它的形成时期和发达时期,不过因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颇不平衡。古代的无数伟大工程建设,是灿烂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模板】

XX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015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名称:工程硕士(代码:0852 ) 二级学科名称:机械工程(代码:085201 ) 学制:3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机械工程学科是XX大学重点发展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人。近五年,本学科教师主持与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50多项、横向项目60多项,科研经费1500多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100多篇,申请专利35件(发明专利17件),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多次,与意大利、澳大利亚、澳门等海外大学与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先后有30多人次出国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领域形成了多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①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智能维护:重点以核电、数控等大型关键机电设备为对象,研究复杂运行环境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理论方法和关键共性技术,包括数据库和系统开发。针对核电站阀门、汽轮机叶片等关键零部件进行表面强化与修复;在设备管理与信息化以及主动智能预知维护等方面开展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 ②绿色设计与制造:强调广义制造系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能减排。提出了强化研磨、预应力硬态干式精密绿色切削等先进的抗疲劳制造新技术,建立了基于长寿命加工、太阳能节水灌溉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方法;自主研发了强化研磨机和太阳能全自动节水灌溉控制器以及资源利用技术与装备。 ③机械振动控制理论与技术:以大型机械结构振动及控制为突破点,用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对机械系统的振动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机械系统减振技术。进行半主动与主动振动控制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算法研究。并以工程中机械振动引起的噪声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振动噪声产生的机理并提出控制理论和方法。 ④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研发和应用:针对服务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的特定对象,围绕着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重点对“系统结构及动力学、控制技术、传感技术、行动规划”四大关键技术以及模块分类与集成高效组建的共性技术和应用工程开展研究,面向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支撑服务,研制一系列可产业化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为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提供方法、理论和技术支撑。 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突出机械科学和信息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交叉与结合,在机械系统建模理论、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多方面开展了多层次研究,在反求工程、模具数字化制造技术、汽车/特种滚动轴承设计与加工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应用性研究。 ⑥计算机辅助工程与仿真:紧密结合广东经济发展对复杂结构与工程应用分析的强大需求,在多尺度复杂结构数值计算方法、工程应用分析、虚拟仿真技术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工程和产品的功能、性能与安全可靠性的分析计算,改进和优化了设计方案,对工程和产品的可用性与可靠性提出了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培养目标 以制造业为对象、制造业信息化为背景,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力,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6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信念执着、素质优良、崇尚科学、脚踏实地,掌握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城市及区域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相关能力,能在不同行业尤其是化工、冶金、矿业行业从事污染控制与治理、环保工程设计、环境咨询、研发、管理、经营、规划设计、推广、教学等相关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毕业生知识要求 1 / 12

2 / 12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3 / 12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钒钛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等。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环节)170学分和素质拓展10学分(免费)方能毕业。 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结构 机基础1的1.5学分、体育4学分等三者构成)。 六、课程修读计划 1、必修课程:共137.5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程30.5学分,学科基础课程29学分,专业核心课程21学分,实践必修课程57学分(不包括素质拓展10学分)。 4 / 12

说明:大学英语3为4学分,学生在选课前参加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未达到380分,选修大学英语3(综合训练),通过则从听说读写译等课程中选1门。 5 / 12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投稿要求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投稿要求 文章题名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含义笼统、泛指性很强的 词语(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而用名词性短语,也不用“……的研究”, “基于……”)。 作者11,作者22,作者31,…… (1. 学校院、系名,城市邮编;2. 单位名称城市邮编) 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要使用科学 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 学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要加自我评价,如“该研究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 前尚未见报道”等。摘要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 被收录、阅读和引用。摘要长度200~300字,英文摘要(100~150 words)须与中文摘要相对 应,摘要应回答好以下4方面问题:1)What you want to do(直接写出研究目的,可缺省);2)How you did it (详细陈述过程和方法);3)What results did you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you draw(全面罗列结果和结论);4)What is original in your paper (通过2)和3)两方面内容 展示文中创新之处)。中英文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使用“本文”、“文章”、“作 者”、“本研究”等作为主语。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中文关键词尽量不用英文或西文符号。 注意:关键词中至少有一个来自EI控词表。一般高校数字图书馆均可查到。重庆大学的作者请 https://www.360docs.net/doc/b66325415.html,/open/main.htm;⑵选 9EI Compendex;⑷点击Thesaurus 标签,在Enter Term中输S ubmit查询它是否是EI控词(5)选择至少一个适合自己文章的控词,用红色 标注出来,并将它翻译成中文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一般要有3位数字,如TU 375.1)文 献标志码:A

环境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环境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科 2016年3月 环境治理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名单 目录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教育类型与学历层次............................................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培养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职业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人才培养规格..................................................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职业素养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主要接续专业..................................................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课程结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公共基础课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专业技能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教学时间安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基本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土木工程给排水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翻译题库

2.翻译句子: Lesson 1.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s in this field oversee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oject from beginning to end.这一领域的工程师要监督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施工过程。 Those engaged in this area of civil engineering may plan and develop communities within a city, or entire cities.该领域的工程师从事规划小区或者一个完整的城市。 These civil engineers coordinate planning of public works along with private development. They evaluate the kinds of facilities needed, including streets and highways,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irports, port facilities, water-supply and wastewater-disposal systems, public buildings, parks, and recreational and other facilities to ensure social and economic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well-being.规划工程师协调公共工程和私有设施的发展。他们评估各种设施的需求,包括街道和公路、公共运输系统,机场、港口、供水排水系统,公共建筑,公园、娱乐设施等,以保证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The civil engineer-manager combines technical knowledge with an ability to organize and coordinate worker power, materials, machinery, and money.管理工程师将技术和组织协调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的能力结合起来。 The civil engineer who chooses a teaching career usually teaches both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echnical specialties.这一类土木工程师是指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教学的人们。 Lesson 2.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s a branch of engineering that is concerned with pollution by the structures, machines, systems, and processes that are involved in human activities.环境工程是和结构、机械、系统,以及涉及到人类活动的过程所产生的污染有关的一个工程学的分支。 It is the task of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 not only to design systems to assuage this pollution but also to educate people in protecting their surroundings from additional pollution.环境工程师的任务不仅是设计出一些系统来减轻这个污染,而且还要教育人们保护他们周围的环境免遭额外的污染。 In many cases, rivers, lakes, and oceans have become polluted from discharges of liquid wastes from residential,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sources.在许多情况下,河流、湖泊和海洋已经被由住宅、商业、和工业源点排放的废液所污染。 Both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are used to remove from the liquid wastewater stream.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从废液中除去污染物。 It is this organic matter that causes a depletion of oxygen in rivers and lakes, with consequent anaerobic conditions leading to fish kills and noxious odors. 正是这种有机物会使江河湖泊中的氧气耗尽,形成导致鱼类死亡的厌氧环境并产生有害气体。 The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remove an abundance of the organic matter along with floatable scum and grease from the waste stream.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消除了大量的有机物质连同来自废水中的漂浮的浮渣和油脂。 Chemical disinfection inactivates bacteria, viruses, and protozoa in the waste stream. 化学消毒可使废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钝化。 The impurities that run off the land during a storm mix with the sanitary wastes in the pipes, and the quantity of wastewater overtaxes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conduits;a portion of this mixture flows into the nearest body of water before it can reach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在暴雨期间,陆地上的杂质和管道中的生活污水混和在一起,废水的数量超过了管道的输送能力,混合物的一部分在到达废水处理设施前就流进了附近的水体。 Also of concern are discharges of organic chemical contaminants from industry or runoff from farm lands along the river contaminated by pesticides and herbicides. 还要关心的是工厂有机化学污染物的排放或沿河农田被杀虫剂和除草剂污染的水流。 The organic and inorganic solids that are removed from wastewater by the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must be dewatered, stabilized biologically or chemically, and then placed in a controlled landfill, burned or composted for return to the land.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从废水中清除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质必须经过脱水和生物或化学稳定,然后置于一个受控的垃圾填埋场,燃烧或堆肥,再回到土地中。 They are barged or piped out to sea and then dumped into the water. 它们被用驳船或管道运出大海,然后倒进水里。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is practice will be discontinued, and incineration for energy recovery along with composting for reuse on the land

XX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模板】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015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名称:工程硕士(代码:0852 ) 二级学科名称:机械工程(代码:******** ) 学制:3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机械工程学科是广州大学重点发展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人。近五年,本学科教师主持与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50多项、横向项目60多项,科研经费1500多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100多篇,申请专利35件(发明专利17件),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多次,与意大利、澳大利亚、澳门等海外大学与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先后有30多人次出国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领域形成了多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①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智能维护:重点以核电、数控等大型关键机电设备为对象,研究复杂运行环境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理论方法和关键共性技术,包括数据库和系统开发。针对核电站阀门、汽轮机叶片等关键零部件进行表面强化与修复;在设备管理与信息化以及主动智能预知维护等方面开展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 ②绿色设计与制造:强调广义制造系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能减排。提出了强化研磨、预应力硬态干式精密绿色切削等先进的抗疲劳制造新技术,建立了基于长寿命加工、太阳能节水灌溉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方法;自主研发了强化研磨机和太阳能全自动节水灌溉控制器以及资源利用技术与装备。 ③机械振动控制理论与技术:以大型机械结构振动及控制为突破点,用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对机械系统的振动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机械系统减振技术。进行半主动与主动振动控制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算法研究。并以工程中机械振动引起的噪声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振动噪声产生的机理并提出控制理论和方法。 ④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研发和应用:针对服务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的特定对象,围绕着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重点对“系统结构及动力学、控制技术、传感技术、行动规划”四大关键技术以及模块分类与集成高效组建的共性技术和应用工程开展研究,面向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支撑服务,研制一系列可产业化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为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提供方法、理论和技术支撑。 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突出机械科学和信息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交叉与结合,在机械系统建模理论、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多方面开展了多层次研究,在反求工程、模具数字化制造技术、汽车/特种滚动轴承设计与加工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应用性研究。 ⑥计算机辅助工程与仿真:紧密结合广东经济发展对复杂结构与工程应用分析的强大需求,在多尺度复杂结构数值计算方法、工程应用分析、虚拟仿真技术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工程和产品的功能、性能与安全可靠性的分析计算,改进和优化了设计方案,对工程和产品的可用性与可靠性提出了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培养目标 以制造业为对象、制造业信息化为背景,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力,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