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研究与探讨

合集下载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朝鲜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一些问题,同时也需要进行创新发展。

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着观念传承不足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更加倾向于接受主流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

这导致了年轻一代对朝鲜族文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不高,甚至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感到困惑。

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对朝鲜族文化的传承,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

朝鲜族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被商业化和娱乐化的问题。

一些传统的朝鲜族文化形式,比如舞蹈、音乐和服饰等,在商业和娱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往往缺乏真正的传统内涵和精神。

这种现象导致了朝鲜族文化的扭曲和模糊,使其变成了一种商品或者娱乐产品。

需要对这些文化形式进行规范和保护,确保其传统性和纯正性。

朝鲜族文化在面临外来文化冲击的也需要进行创新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流和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族文化需要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与之融合创新,形成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这有助于使朝鲜族文化更具活力和时代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朝鲜族文化传承还需要注重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朝鲜族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技艺,比如刺绣、纺织、木雕等,这些技艺一直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传统手工艺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需要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组织,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使之得到发展和延续。

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着观念传承不足、商业化和娱乐化、外来文化冲击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发展朝鲜族文化,需要加强对其的教育和宣传,规范和保护传统文化形式,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发展,注重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只有这样,才能使朝鲜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继续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贡献力量。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朝鲜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将从朝鲜族文化传承的现状、问题与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朝鲜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朝鲜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方面,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关注。

由于多种原因,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一些问题。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师资力量不足。

在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的积极性并不高。

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师资力量的培养亟待加强。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不畅。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多元化的文化影响,导致了传统文化传承渠道的减少和狭窄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渠道进行,而目前这些渠道的传承功能不足,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不畅,久而久之导致了文化传承的断层。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不足。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与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需求存在差距,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不足,传统文化无法引起现代社会的关注。

上文已经提到了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接下来将从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了现代社会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文化的价值被淡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了较大的挑战。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师资力量不足。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进行指导和传授,而目前的传承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发展。

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师资队伍的培养。

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承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为有志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机会,有针对性地提高传统文化传承师资队伍的水平。

中国特色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中国特色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谢谢观看
2、发挥社区和家庭的作用
社区和家庭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延边地区的社区和家庭可以积极 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中来。例如,社区可以组织民俗文化活动,邀请专业人 士讲授传统文化知识;家庭可以鼓励年轻一代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文化。
3、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应加强对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支持。例如,制定相关 政策鼓励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用于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设 立民俗文化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等。
二、中国特色朝鲜族民俗体育文 化的现状
目前,中国特色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在朝鲜族 聚居的地区,许多传统的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每年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节”,吸引 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此外,一些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例 如,“长鼓舞”和“摔跤”等项目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表演和比 赛项目。这些项目的表演和比赛不仅展示了朝鲜族的独特文化魅力,也促进了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全球其他地区的朝鲜族进行交流和合作,可以借鉴他们在保护和传承民 俗文化方面的经验,提高延边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承水平。此外,通过国际交流 与合作,可以促进延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教育体系 的完善、社区和家庭的参与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培养 出一批优秀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才,推动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 将有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 升地方软实力。
总之,中国特色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政府、教 育部门、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也需要积极开展文化创新和发展, 推动中国特色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朝鲜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朝鲜族文化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1. 文化价值观的淡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化。

朝鲜族的年轻一代更多地受到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降低,造成了朝鲜族文化传承的困难。

2. 口口传承方式的减少朝鲜族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口口相传的方式,但现代社会中,这种传承方式逐渐被取代。

年长者的知识传承和技艺传承能力有限,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造成了朝鲜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朝鲜族的传统文化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成为了商业化的节日。

原本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已经被淡化,导致了朝鲜族文化传承的问题。

4. 缺乏传承人才朝鲜族文化传承人才的缺乏也是当前的一个问题。

受教育程度不高和就业机会有限的情况下,很多有朝鲜族文化传承意愿和能力的人才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导致了朝鲜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匮乏。

二、朝鲜族文化的创新发展1. 加强文化教育为了有效传承和发展朝鲜族文化,可以从儿童时期加强朝鲜族文化教育,提高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力度。

通过开设朝鲜族文化课程,提高学生对朝鲜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来传承和发展朝鲜族文化。

建立朝鲜族文化的网上平台,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和传承朝鲜族文化,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3. 引入创新元素在传承朝鲜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注入一些创新元素,使传统文化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结合现代音乐和舞蹈形式,创新朝鲜族的传统歌曲和舞蹈,使之更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自称“朝鲜族”或“高丽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等地。

朝鲜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传统习俗、民族风情和文化特色。

在当代社会,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创新发展,以保护和传承朝鲜族文化。

一、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1. 文化缺乏宣传和推广朝鲜族文化相对封闭,对外界了解较为有限,因此在当代社会缺乏足够的宣传和推广。

由于缺乏宣传和推广,朝鲜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流失的风险。

2. 传统技艺落后朝鲜族的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学习和继承意愿不高,导致传统技艺的发展面临困境。

朝鲜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缺乏规范性,没有统一的传承机制和规范化的传承方法,导致朝鲜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混乱和碎片化的现象。

4. 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朝鲜族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文化资源的需求,导致朝鲜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二、朝鲜族文化创新发展的思路1.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鼓励和支持朝鲜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朝鲜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2. 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传承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经验,结合朝鲜族文化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朝鲜族文化传承的管理体系和传承方法。

3. 创新传统技艺和文化产品通过对传统技艺和文化产品的创新发展,打造更具现代时尚感和市场竞争力的朝鲜族文化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文化爱好者。

4. 加强文化教育和宣传加大对朝鲜族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推动朝鲜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朝鲜族文化的辉煌形象。

5. 倡导文化自觉和自觉承担培养朝鲜族文化自觉和自觉承担的意识,让每个朝鲜族人都能主动参与到朝鲜族文化传承中来,共同守护和传承朝鲜族文化。

1. 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该加大对朝鲜族文化的支持和资金投入,为朝鲜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摘要】朝鲜族文化传承面临着重要性被忽视、缺乏有效传统教育机制以及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等问题。

为了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需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广朝鲜族文化、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加强文化保护法规建设。

传承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创新发展则是传承的关键。

通过以上措施,朝鲜族文化传承可以更好地发展并在当今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与传播。

【关键词】朝鲜族文化传承、问题、现代化、教育机制、文化冲击、创新发展、科技手段、文化交流、文化保护、法规建设、努力、关键1. 引言1.1 朝鲜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朝鲜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传承朝鲜族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通过传承文化,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底蕴和传统的价值观,传承祖先留下的智慧和成就,从而塑造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朝鲜族文化传承也具有教育和启发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审美标准和人生哲理,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承文化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

通过共同传承和传播文化,人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貌,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朝鲜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更是激发民族精神和文化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传承和发扬朝鲜族文化,才能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1.2 存在的问题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承问题:缺乏有效的传统教育机制。

随着现代化的冲击,许多年轻人对朝鲜族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导致传承环节出现了空白和断层。

传统的文化教育途径相对单一,传统技艺的学习和传承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问题: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元素面临着淘汰和遗忘的危险,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习俗逐渐被现代化的文化冲击所冲淡,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严重挑战。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

浅谈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发展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黄海北部地区和鸭绿江地区。

朝鲜族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其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1. 传统文化传承不易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任何民族文化的基石,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多元文化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越来越不易。

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舞蹈、音乐等,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文字艺术。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遇到了许多困难,如语言文字的流失和传统习俗的渐行渐远等。

2. 缺乏传承人才传承人才的缺乏是朝鲜族文化传承的另一大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逐渐淡薄,导致了传承人才的不足。

由于传承人才的流失,许多传统技艺和习俗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也给朝鲜族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问题在现代社会,朝鲜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逐渐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问题。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成为朝鲜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二、创新发展朝鲜族文化传承的思路要想有效传承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就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通过在学校、社区等地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还可以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2. 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需要与时俱进,要想吸引年轻人,就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展示或创新演绎,增加其时尚和趣味性,使年轻人能够通过新的形式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

3. 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是朝鲜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区。

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使他们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色文化、传统节日等方面介绍朝鲜族的文化。

一、历史背景朝鲜族起源于朝鲜半岛,迁徙到中国的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他们在迁徙途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主要是以农耕为生,并与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发展。

二、特色文化1. 语言文字:朝鲜族使用的语言是朝鲜语,属于朝鲜-满-鄂语系。

朝鲜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叫做朝鲜族民族文字。

这种文字虽然在现代社会使用较少,但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朝鲜族民族文字表现了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敬重和传统的坚守。

2. 音乐舞蹈: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文化丰富多样。

他们的音乐以锣鼓和民间乐器为主要伴奏,节奏明快,热情洋溢。

常见的舞蹈形式有扇子舞、腰鼓、秧歌等,这些舞蹈至今仍是朝鲜族各类节日和庆典的重要表演项目。

3. 戏曲艺术:朝鲜族的戏曲艺术以沈阳和吉林为中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其中,沈阳的著名鲜花山剧团和吉林的白杨花剧团都是朝鲜族戏曲的代表,他们的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三、传统节日1. 辽阔的庄稼文化:朝鲜族有丰富的农耕文化传统,重视庄稼和农户的发展。

每年的春耕、夏收、秋收等农耕活动都有各种庆祝和祭祀仪式。

2. 清明节:朝鲜族的清明节被称为“寒食节”,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会扫墓、祭祀祖先,并且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传统民俗表演。

3. 端午节:朝鲜族的端午节叫做“斗庄节”。

这一天,朝鲜族人会插艾叶和穿红丝带,相信这样可以辟邪和纳福。

此外,比赛各种竞技项目,如踢毽子、跳绳等,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四、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朝鲜族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设立了许多专门的文化保护机构和研究中心,用于对朝鲜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研究与探讨于浩 2012级地理专业学号201201318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 130024)摘要:本篇小论文从客观角度出发分析了朝鲜族在我国的起源,通过自身体验及深入采访朝鲜族同胞的形式,简单介绍了当今朝鲜族人民的生活状况。

并且不乏趣味性地从礼仪、饮食、娱乐、教育、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介绍了朝鲜族文化,以便于大家更好的、更深入的理解朝鲜族文化。

关键词:朝鲜族的流入及现状;朝鲜族教育;朝鲜族饮食及生活;文化交流朝鲜族是世界民族中一个很重要的民族,是韩国和朝鲜的主体民族,另外美国、中国、日本也是朝鲜族人数较多的国家。

当今,朝鲜族也在我国56个民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必须要明确的是,中国的朝鲜族不是朝鲜人,不是韩国人,而是中国人!中国的朝鲜族文化兼收并蓄,既遵循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

所以,让我带大家一起对中国的朝鲜族文化进行一个很好地了解。

中国的朝鲜族文化大约始于公元1700年之后。

在那个时期,朝鲜统治过于严酷,朝鲜的自然资源也比较匮乏,时不时还会有自然灾害的光顾,百姓的生活可谓上是民不聊生。

但是,就在他们的不远处,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国家——中国。

从地理位置上讲,朝鲜距离东北较近,而那时的东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再也阻挡不了朝鲜族人民的步伐了,于是,他们携家带口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这片辽阔富饶的黑土地上播种他们希望的种子。

当然,这仅仅是朝鲜族人民融入我国的一个开端。

在1850年左右,当时的清政府采取对入境的朝鲜人民封禁政策。

后来又实行招民开垦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行使得朝鲜人民进入东北的数量明显减少。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东北这片土地可堪称是一块“肥肉”,邻近的日本和俄国都对它垂涎三尺。

所以战争频发,边境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国家的安危难以保证。

所以,在19世纪80年代左右清政府便废除了这一封禁政策,并决定开垦边境的土地。

这一举措使得朝鲜人民大量流入中国。

人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幸福理想的生活。

当然也会有往返于朝中两国的人民,不过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选择留在中国,留在东北。

中国朝鲜族是个特别团结、特别有爱的民族。

首先,他们不喜欢外人称他们为鲜族,也不喜欢别人称他们是韩国人抑或是朝鲜人。

他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有着中国国籍,自己是中国人。

并且从他们的语言中也能发现他们的团结友爱,他们对外称自己的父母时会说我们的爸爸,我们的妈妈,当然也会说我们的国家。

他们也是一个特别讲礼仪、懂礼貌的民族。

这点是大家公认的,生活方面处处可以体现。

例如,家里人一起吃饭时,座位上有明确的要求,一定是年长长辈位于最主要位置,另外也得是长辈先用餐后晚辈们才可以开始陆续开动筷子。

而且,晚辈不得当长辈面主动饮酒或吸烟。

每天早上见到长辈时也都需要主动问好,如您昨晚睡得好吗等。

当家里的客人离开时,全家人也要鞠躬前去相送。

另外我们知道朝鲜族的语言特别注重谦辞,敬语等。

也就是对待什么样的人要说什么样的话,不仅要注重自己的身份更要体现别人的身份。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其中吉林省的朝鲜族人最多。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交流与合作的需要,近些年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的朝鲜族人数也不断增加。

全国现在仅在吉林省设立了一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一个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另外早在1949年就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综合大学——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的教学成果也比较显著,211工程大学,其中其朝鲜语专业水平在全国稳居第一。

其招生政策也基本上保持朝鲜族:其他民族为1:1原则,从而更好地为了朝鲜族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伟大贡献。

当然也从未忽视过基础教育。

在东三省开办了多所朝鲜族高中,在其他省份基本上也做到了平均每省一个。

以吉林省为例,朝鲜族中学多为六年制完全中学,用本民族语言教学,外语语种有英语和日语两个语种供大家选择。

高考用本民族语言答卷,并将汉语文按一定的比例纳入高考试卷组成中,录取时给予10分优惠(普通学校朝鲜族同学享受5分优惠)。

这种做法既体现了我国对少数民族的重视作用,又保证了对朝鲜族同学的多元教育。

其中许多朝鲜族中学教学成果很为显著,如吉林市朝鲜族中学、延边一中、长春市朝鲜族中学、延吉市第二中学等都实现了与汉族学校共腾飞,齐跨越。

近几年方芳、柏雯英、申佳颖、裴红瑜等朝鲜族高考状元的不断涌现,更使得人们对朝鲜族有了更大的关注。

至于中国朝鲜族的语言及文字,对,我们不否认和韩国人和朝鲜人大体上是一样的。

不过,由于地域性差异的存在,中国的朝鲜族语调则与其他二者有所差别,没有韩国语调的那么柔和婉转。

并且,我们知道,如今的韩国语越来越受英语的影响,以致其语言中出现了很多英语外来语,如奶酪、冰淇淋等。

而在这方面,中国的朝鲜族则与之有所不同,很少用外来语,或者直接用汉语来表示这类词。

相对来讲我们和北朝鲜的语言差别更小一点,但总体来讲三者之间是基本上不影响交流的。

那么朝鲜族同胞也充分利用了这个语言优势。

他们大多数人去韩国务工,利用自身民族的特殊性和中韩两国物价的差异性,从而在韩国赚了不少的钱,不过由于韩国的居民幸福度并不高,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回到中国。

另外还有一些人去上海、深圳等的一些大城市的韩国外企中工作,也是一个赚钱的好方法,先天的语言优势,接近完美的翻译官。

但是,中国朝鲜族中仅会说朝鲜语而不会说中文的人是特别少的,还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之间。

在东三省的朝鲜族,尤其是吉林省的朝鲜族居民基本上所有的都会说朝汉双语。

不过我们不能否认确实一部分的朝鲜族被汉化了,这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流失。

这种民族文化流失现象也不仅仅存在这一方面。

例如,鄙人的家乡是吉林省舒兰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北部,人口构成主要是汉族、朝鲜族、回族。

其中朝鲜族人口比例8%左右,故之前我们的路标采取【大中小朝】原则,即大字是中文小字是朝鲜语标注,而就在今年,路标被换为传统的大字中文小字拼音的,所以说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本地民族文化特色的忽视及流失。

朝鲜族也是个盛产美食的民族。

辣白菜、荞麦冷面、狗肉汤饭、米肠、打糕、紫菜卷饭、炒年糕、烤牛肉等等。

朝鲜族风味的小吃,如锅巴、烤鱼片等都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说到紫菜卷饭,一定要特殊强调一下,这与日本所谓的寿司完全不同,当然我们朝鲜族人从不那样称呼,同时也不希望其他人那样称呼。

朝鲜族的主食是米饭。

他们不像北方人一样喜欢吃面。

他们善于种植水稻,也善于煮饭,在煮饭时有很多的讲究。

除了吃白米饭,他们还喜欢将蘑菇、蕨菜、豆芽、西葫芦等加以辣酱等调味料与饭搅拌在一起,在砂锅里并赋予少量的牛肉汤烹饪米饭,此乃美味可口、十里飘香的石锅拌饭。

另外还有鲱鱼子拌饭、鱿鱼拌饭、土豆泥拌饭等。

除了拌饭,大家对炒饭也有一定的喜爱度,例如辣白菜炒饭。

在朝鲜族的餐桌上,除了米饭、泡菜,必不可少的就是汤。

朝鲜族是个特别爱喝汤的民族,比较著名的汤品有海带汤、狗肉汤、豆芽汤和大酱汤。

婚庆、做寿、生子时都要和海带汤,另外朝鲜族人喜欢吃野味和海味,所以海带汤的地位在他们心里举足轻重,乃大补之汤。

而狗肉汤的存在则是因为朝族人真心是太喜欢食狗肉。

至于豆芽汤则体现了朝鲜族人口味上对鲜的追求,他们选取鲜嫩的豆芽用心掉汤,尝之甚鲜。

朝鲜族和东北人一样喜欢吃酱,每家每户都会做大酱,大酱汤的原料则是明太鱼及一些蔬菜,调味料主要是酱,不放一粒盐。

他们还喜欢吃辣酱,不过这个辣却和湖南重庆一带的辣有所差别。

总体说来,朝鲜族是个会研究吃的民族,他们也乐于进行厨艺上的交流。

例如腌制辣白菜时,没家每户的阿姨都会聚集在一起交流如和把其腌制得更清脆可口。

最后,葱、姜、蒜、苹果、梨、虾酱、鱼露、辣椒面和盐的搭配,加之对白菜的涂抹和揉捏使得其味道十分独特。

在娱乐活动方面,朝鲜族人民哪里会示弱?能歌善舞是用来形容朝鲜族再恰当不过。

阳光明媚的一天,朝鲜族男女穿上优雅美丽的民族服装,在长鼓、伽倻琴、手鼓等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一些阿姨唱起优美的民族歌曲。

大家唱唱跳跳,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跳出了对传统节日的欢庆。

朝鲜族女子喜欢荡秋千,朝鲜族男子喜欢摔跤。

每逢传统节日,大家便会在一起欢庆饮酒,而荡秋千和摔跤则是茶余饭后的必备项目。

中国的朝鲜族文化是在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中建立起来的,同时是在实行党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方针,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过程中逐步成熟并发张壮大起来的。

我们不难发现朝鲜族人民与汉族居民相处融洽,共同奋斗。

他们受到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坚守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我们也时刻领略着朝鲜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浓郁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求实的科学性,广泛的群众性,不断的创新性。

朝鲜族小孩上汉族中学,东北地区地炕的引入,朝汉两族的通婚等等都很好的说明了朝鲜族文化自流入至今天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升华,奠定了中国更灿烂的明天!参考书目:[1].车哲久《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的特点》〔J〕延边大学学报1999年第32卷第4期[2]朱在宪、车今顺《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及趋势》〔J〕延边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 金学泉《浅论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特色及其建设》〔J〕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附录:朝鲜族民歌【阿里郎】第一段아리랑아리랑아라리요아리랑고개로넘어간다나를버리고가시는님은십리도못가서발병난다第二段아리랑아리랑아라리요아리랑고개로넘어간다청천하늘엔별도많고우리네가슴엔꿈도많다第三段아리랑아리랑아라리요아리랑고개로넘어간다저기저산이백두산이라지동지섣달에도꽃만핀다第一段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哟我的郎君翻山过岭,路途遥远,你怎么情愿把我扔下,出了门不到十里路你会想家第二段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哟我的郎君翻山过岭,路途遥远,晴天的黑夜里满天星辰,我们的离别情话千遍难尽第三段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哟我的郎君翻山过岭,路途遥远,今宵离别后何日能归来,请你留下你的诺言我好等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