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早期下痢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仔猪下痢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下痢的发生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卫生条件差、饲料不洁净、饲料不当、饮水不洁净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仔猪下痢的原因1. 饲料不洁净仔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饲料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饲料不干净,或者存放时间过长而又没有进行合理处理,就容易引起细菌或霉菌的滋生,导致仔猪食用后出现下痢症状。

2. 饲料不当在仔猪的生长过程中,饲料的配比非常重要。

如果饲料中添加的营养成分不够或者比例不合理,就容易引起仔猪消化不良,出现下痢的情况。

3. 环境卫生条件差仔猪生长的环境卫生条件对它们的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饲养场的卫生条件差,经常积存大量的粪便或者饲料残渣没有及时清理,就会成为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温床”,从而引起仔猪下痢。

4. 饮水不洁净水是仔猪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如果饮水源不洁净,里面可能携带有各类病原菌,一旦仔猪饮用后,就容易引起下痢的情况。

5. 气候变化气温的忽高忽低对仔猪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交替的季节,气温变化大,容易引起仔猪产生不适应,从而出现下痢现象。

二、仔猪下痢的防治措施1. 提高饲料质量在饲料方面,要保证饲料的干净和新鲜,并且按照仔猪的生长发育要求进行合理的配比,尽量避免添加过多的抗生素和荷尔蒙等化学物质。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饲料残渣,保持猪舍的通风和采光,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室内卫生,有效地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3. 饮水管理保证饮水的干净和新鲜,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仔猪饮用脏水或者有异味的水,提高仔猪饮水的积极性。

4. 注重养猪管理需要加强对仔猪的日常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和观察,一旦发现仔猪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毒的传播。

5. 合理喂养对仔猪在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合理的喂养,确保每日摄入足量的水和营养物质,避免喂养过量或者不均衡的饲料。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下痢是仔猪生长过程中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

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是肠道功能紊乱,肠道病原菌感染、营养不良、环境不卫生等都可能导致仔猪下痢。

为了保障仔猪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1. 肠道功能紊乱:仔猪的消化系统在出生后尚不完善,因此容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

如肠蠕动减弱、酸碱平衡失调等,导致肠道蠕动障碍,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从而引发下痢。

2. 肠道病原菌感染:肠道病原菌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常见的病原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福氏菌等。

当仔猪受到这些病原菌的感染时,其肠道黏膜将受到损伤,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下痢。

3. 营养不良:仔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

若仔猪摄食的饲料中缺乏这些养分,就会导致营养不良,进而损害肠道健康,诱发下痢。

4. 环境不卫生:猪圈内的环境卫生是农场疾病控制的基础。

如果猪圈内饮水设备、饲料槽、粪便处理等不达标,容易使病原菌滋生和传播,增加仔猪感染病菌的风险,引发下痢。

1. 提供清洁饮用水和饲料: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

饲料的质量也需要注意,保证饲料的新鲜和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食或含有抗生素过多的饲料。

2. 营造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猪圈内的卫生,定期清理猪舍内的饲料残渣和粪便,及时处理猪圈内的垃圾。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3. 注重生病仔猪的及时治疗:一旦发现仔猪出现下痢的症状,应及时诊断病因,并对症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仔猪,应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播给其他健康的仔猪。

4. 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高仔猪免疫力,可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免疫增效剂。

合理控制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

定期进行预防性免疫,增加仔猪对常见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5.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仔猪进行健康检查。

预防仔猪早期下痢的措施

预防仔猪早期下痢的措施

预防仔猪早期下痢的措施新生子猪胃肠消化能力差,抗病能力低下,对环境不适应,容易出现有下痢的毛病。

下痢是子猪的多发病,死猪率高,严重威胁着子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

为控制子猪下痢,必须先摸清和掌握子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做好早期预防,使其不发病或少发病,以减少损失,增加收入。

子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子猪新生后的哺乳期和断奶后半个月内即子猪初生关和断奶关,是子猪下痢病易发的时期。

子猪第1次下痢的出现常发生在子猪新生后的3日龄前后,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

发病和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严寒的冬季和早春发病居多,常以成窝发病为特点。

临床上以拉黄色稀粪为主要病症的一种传染病,俗称黄痢。

多是圈舍污染消毒不彻底,阴冷潮湿,气候骤变,受寒感冒和吃初乳不足所致。

因为子猪的抗病能力来源于初乳,只有从初乳中才能获得母源抗体,为此必须及早喂上初乳。

如初乳不足,可以同期子少的母猪代哺,以增强新生子猪的抗病能力,使其适应外界环境,控制子猪黄痢的暴发。

第2次发生的子猪下痢是子猪2周龄~4周龄时暴发的下痢,尤其10天~20天的子猪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35%以上,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哺乳子猪传染病,故称子猪大肠杆菌病。

病猪排出乳白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粪便。

黏稠粥样,有难闻的腥臭味,故又称子猪白痢病。

寒冷季节,保温措施跟不上,贼风侵害,粪便污染潮湿,猪舍越潮湿,猪越感到冷,子猪越容易下痢。

猪舍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造成病源的污染和扩散。

产后2周的子猪,虽然还在吃奶,但母乳中的抗体免疫已开始下降。

抗病能力低,是子猪白痢病暴发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诱食子猪补料时,因饲料营养品质差,子猪胃肠适应不了这种营养应激的侵害,吃料不消化。

或玉米类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或饲料发霉,或酸性饲料以及流行性病毒等引起消化不良性拉稀,常出现脱水,子猪体液和电解质发生紊乱,如不能及时加以控制,很快会出现大批死亡。

第3次大的子猪下痢期即断奶子猪的下痢,子猪一下子离开了母猪的呵护,突然遭受环境和营养应激变化影响,导致子猪消化不良,腹泻和抵抗力下降;饲料突然改变,由吃奶改为吃料产生的应激,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还由于出生时的高糖酶降到断奶后1周的最低点,据测定仅为断奶前的1/3,消化机能大为减弱;子猪断奶后不再吃奶,失去母乳中大量乳酸的应有作用,使子猪胃酸不足,消化紊乱,引起腹泻。

下痢早预防仔猪成活多

下痢早预防仔猪成活多
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预防仔猪下痢可以有效降低仔猪 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 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

预防仔猪下痢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 卫生、定期免疫接种等措施,以
全面提升仔猪的健康水平。
对养殖业的建议和展望
养殖业应该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和清洁的饮水,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和通风,以 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控制饲料和饮水温度
03
在冬季,可将饲料和饮水加热至适宜温度,以防仔猪因食用过
冷的食物或饮水而引起腹泻。
04
仔猪下痢的后果
对仔猪生长的影响
生长受阻
下痢导致仔猪食欲不振,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发育不良
长期下痢会导致仔猪发育不良,体重偏轻,影响其成年后的生产 性能。
易感染其他疾病
下痢可降低仔猪的抵抗力,使其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增加治疗难 度。
下痢早预防仔猪成活多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仔猪下痢的起因 • 预防仔猪下痢的措施 • 仔猪下痢的后果 • 预防仔猪下痢的益处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的重要性
01
仔猪下痢是养猪业中常见的疾病 ,对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产 生严重影响。
02
预防仔猪下痢对于提高养殖效益 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对养殖业的影响
养殖成本增加
治疗下痢需要耗费大量人 力、物力和财力,增加养 殖成本。
养殖效益下降
仔猪成活率降低,养殖效 益随之下降,影响养殖户 的收入。
养殖环境恶化
下痢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导致养殖环境恶化,增加 疾病传播的风险。
对经济的影响

预防仔猪下痢的方法

预防仔猪下痢的方法

2023-11-04contents •预防仔猪下痢的重要性•预防仔猪下痢的饲养管理措施•预防仔猪下痢的疫苗接种措施•预防仔猪下痢的抗生素使用措施•预防仔猪下痢的监测和应对措施•总结目录01预防仔猪下痢的重要性定义仔猪下痢是一种以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在出生后不久的仔猪中发生。

症状仔猪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脱水、体重下降等症状,粪便呈黄色或绿色,有时带有泡沫和黏液。

仔猪下痢的定义和症状仔猪下痢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生长速度减缓,影响后期育肥效果。

生长缓慢死亡率上升增加治疗成本严重病例可能导致仔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仔猪下痢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药物、补充营养等,增加了养殖成本。

03仔猪下痢对生产的影响0201母猪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导致仔猪通过母乳感染。

母猪因素环境卫生差、温度变化、湿度高等因素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环境因素饲料品质不良、营养不均衡、饮水污染等问题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

饲养管理仔猪出生后环境变化、运输、疫苗接种等应激因素影响仔猪的适应能力。

应激因素仔猪下痢的常见原因02预防仔猪下痢的饲养管理措施提供清洁和稳定的饲养环境保持猪舍内环境干燥,减少湿度,以防止细菌滋生。

定期消毒猪舍,消灭病原菌,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清理猪舍,清除粪便和污染物,以保持环境卫生。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不良环境对仔猪的影响。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和卫生情况定期检查饲料是否发霉、变质或含有有害物质。

定期检查饲料中是否含有抗菌剂和抗球虫药,以防止病菌感染。

确保饲料营养均衡,能够满足仔猪生长所需。

确保饲料储存场所的卫生状况良好,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确保水源清洁和充足提供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保证仔猪饮水需求。

定期清洗饮水器和水管,确保供水系统干净卫生。

定期检测水质,防止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影响仔猪健康。

提供足够的水源,保证仔猪能够随时饮用到水,特别是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

仔猪下痢的早期预防

仔猪下痢的早期预防

仔猪下痢的早期预防
抓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给母猪饲喂全价料,蛋白质水平不要过高。

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性,不喂发霉、糟渣饲料,加喂青饲料,确保下奶好。

(2)喂脂肪。

在怀孕母猪后期的饲猜中增加脂肪,推进乳脂的组成。

提高初生仔猪的抗寒力,削减仔猪拉肚子。

(3)在怀孕母猪产前4周和2周,各进行1次猪大肠杆菌疫苗打针,即仔猪拉肚子基因工程双价苗(K88K99)。

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冬天保证猪舍温暖枯燥,清洁卫生,空气新鲜,环境不污染,温湿度适宜。

产前彻底消毒
产前可用1%~2%氢氧化钠溶液,或10%~20%石灰乳,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消毒猪舍。

消毒乳房区
仔猪吃奶前,先用温水擦拭母猪乳房区,再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母猪的腹部和奶头消毒好,避免病从口入。

提早补料
早补料可影响胃肠发育,加强胃肠机能,有利于仔猪消化,进步饲料消化率,减少胃肠病。

加喂有机酸
喂仔猪全价料,加喂柠檬酸05%~10%。

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
可消除带菌猪,完全消毒圈舍,净化饲养环境,有利于防止仔猪下痢病的发作。

药物预防
仔猪出世后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滴入2滴,1小不时后再喂初乳,以消炎制菌,削减和避免仔猪的下痢。

用口服液补液,避免仔猪脱水,弥补电解质,减轻酸中毒及弥补能量,医治仔猪的拉肚子、白痢、黄痢、大肠杆菌病、病毒性肠炎等,脱水纠正率可达81%~100%。

口服补液盐由盐35克、苏打粉25克、氯化钾25克、葡萄糖(或糖)20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合作而成。

有感染合作使用抗生素医治,作用非常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仔猪下痢是常见的猪病之一,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仔猪下痢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感染病原体: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染病原体。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等。

这些病原菌会引起仔猪的肠道炎症,导致仔猪腹泻。

2. 饮食问题:仔猪饲料的质量和饲喂管理不当也会导致仔猪下痢。

比如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抗生素或其他添加剂,或者饲料中存在毒素,都会直接刺激仔猪的肠道,引发腹泻。

3. 环境因素:仔猪生长环境不良也会造成仔猪下痢。

如仔猪圈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都会增加仔猪感染病原菌的机会。

4. 干净与卫生:仔猪养殖场的卫生状况也是导致仔猪下痢的重要原因。

养殖环境的脏乱导致病原菌滋生,猪只处于不洁净的环境中容易感染疾病。

1. 良好的饲养管理:确保仔猪的饮食安全和合理。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草料的新鲜度,减少过多添加剂的使用,保持饲喂的规律和数量适当,以维持仔猪肠道的健康和平衡。

2. 环境的改善: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环境的管理,保持干净整洁。

及时清理仔猪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通风良好,控制好湿度和温度,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 减少感染源: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对仔猪圈及饲料槽、饮水槽等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杀灭病原体和细菌,减少病菌在猪圈内的传播。

4. 疫苗的使用:根据兽医的建议,合理进行疫苗接种和预防注射,提高仔猪的免疫力,降低仔猪发生下痢的风险。

5.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仔猪出现下痢症状,要及时进行诊断并得到兽医的治疗建议,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6. 注意护理:对于病情较轻的仔猪,可以进行特殊护理,比如加强营养和补液,以帮助仔猪恢复健康。

仔猪下痢的原因主要是感染病原菌和饲喂管理不当,而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的改善、减少感染源、疫苗的使用、及时治疗和注意护理。

只有综合采取这些措施,才能降低仔猪下痢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病症对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病因
1.饮食不当:仔猪的饲料如有异味、霉变甚至混有小麦秆等不干净物质,都会引发仔
猪下痢。

2.环境卫生差:因为下蹲睡眠,经常处于粪便和尿液混合物中,不干净的环境会引起
细菌感染,导致仔猪下痢。

3.体内消化功能不良:由于生长发育不完全、幼小胃壁薄,而且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
不足,导致食物不能完全消化,从而引起便秘或腹泻。

二、防治措施
1.改善饲料质量:应选用干净无异味的饲料。

饲喂新鲜食料时,一定要保持干燥、清洁,严格监控食品卫生质量。

2.处理好环境卫生:仔猪的生活环境一定要保持清洁干燥,不要让仔猪长时间处于潮湿、污秽的环境中,要经常清理泥污和圈舍内的垃圾。

3.合理饲养管理:仔猪的饮食和喂养必须按规定定时,定量,一定要注意饲料的新鲜
度和干净度,避免猪舍内出现粪便积水现象,可以在饲喂过程中添加一些膳食纤维有助于
促进消化。

4.使用合适的消炎药:仔猪下痢时,应立即发现并采取医疗措施,及时进行病原分离
和阻断传染源,给患病仔猪服用消炎抗菌药物以及一些康复剂和保肠剂等,以保证仔猪能
够尽快恢复健康。

总之,现代养猪业中,人为因素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猪舍
建设和饲养管理的角度,严格要求自己,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瘟疫防治能力,以
保证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提 高哺乳 仔猪 的成活率及 断奶重 ,一方 面断奶重 直接 影 响育肥 的速度 ,另一方面 哺乳仔猪 也是 最易患病 死亡 的一个阶段 ,做好哺 乳仔猪 早期下痢 的预 防是3 至3 日 2 3 龄断奶 仔猪窝 均达到 1 头 以上 、个体 均重达 到 lk 以上 0 Og
1 . 增加母 猪采食 量以提 高泌乳量 只有使哺乳 母猪 .1 2
多采 食才 能增加泌 乳量 。喂营养 全价配合饲料3 d 次,,喂 前拌湿 以增加 适 口性 。产后5 内适 量限饲 ,产后一周应 d 敞开供应 ,产乳 高峰时每 日每头哺乳母猪 采食量可达7
以上。
都会 产生 明显 的不 良效果 ,应 按妊娠 期胎儿 生长发 育体
症。
1 . 使 用前 列烯醇 母猪 开始产仔 时 ,注 射前列烯 醇 .3 2 可减 少死胎及 胎衣 的滞 留,降低母猪 子宫炎 的发生并 可 提高断奶后 的发情率 。
41 阿司匹林 能促 进机体散 热,维持热平衡 。在饲料 .
中添 加 00 %, . . - 1 5 - %阿 司 匹 林 , 可 明 显 地 缓 解 热 应 激 ,提 0
性 能 和 饲 料 的转 化 率 。
4 黄 霉素 添 加 黄霉 素5 /g日粮 中 ,能 缓解 热应 . 4 mg k
激,促进生长 、提高饲料转化 率。 45 柠檬 酸 在体 内被 氧化成二氧 化碳和碳 酸氢盐 ,有 . 利于血液 中p 值 的稳定 ,增强机体 的抵 抗力 ,减 少热应 H 激,一般 的日粮添加量为03 . %。
4 g 朱 砂 Ig 0、 O 、雄 黄 1g、薄 荷 3 g、连 翘 3 g 黄 芩 5 0 5、
3g 0 ,开水冲泡 ,供 10 0 只鸡 1 用 ,具有清热解 暑增强 机 d 体抗热 应激作用 。( )七昧黄 芪( 4 黄芪 、石膏 、板 蓝根、 连翘 、大青叶 、山楂 、甘草) 速效 囊病 宁也具有增 强机 体
高产 蛋量和蛋壳的强度。
42 阿散 酸 . 添加 阿散酸5 mgk E粮 中,可促进蛋 白质 6 /g l
合成 ,缓解热应 激,提 高产蛋率 。 43 杆 菌肽锌 . 添加杆菌肽 锌 10 / 0 mgk g日粮中 ,能降低
机体 产热量 ,维持 热平衡 ,环 境热应激 ,提 高鸡的 生产
重变化规律给予相应的营养水平。 妊娠 的前7 d 5 ,由于子宫内容物增重较慢,应把喂料量 控制在1 l 以内,以免受精卵被重新吸收;妊娠7~ O d .( 8g 5 lO , 是母猪乳腺发育的重要时期 ,饲喂量过多,可致乳腺 的脂肪 沉积过多,喂料应为2 . :妊娠10 12 ,由于胎儿生 . 3 O 0  ̄ 1d 长发育迅速 ,为保证母猪 良好的体况和胎儿出生重,本阶段
应增 加 喂料 量达33 3 k/ ・ 。 . . g ̄ d  ̄5
1 . 做 好产 后母 猪保 健 ,防 治无乳 综合 症 .2 2
产后1 周
内,母猪 饲料 中添加常 规剂量 的金霉素进 行保健 ,产仔 当天每头 母猪注射 长效 强力霉素2 ml 0 。人 工助产 的母猪 生殖道 内注入宫乳安2 ̄ 0 ,预防产后 感染及无乳综合 0 3 ml
2 1 年第 3 00 1 3 . 做好 消毒工作 .1 2 按本场消毒程序严格执行。
草 药有 :黄芩 、石 膏 、柴 胡 、板 蓝根 、地 龙 、苍 术、人 参 、藿 香、金银花 、黄 芪、茯苓 、连翘 、刺五加 、薄荷 等 。( )在 日粮 中添 加1 1 %的消毒散( 主要成分为藿香 、金 银花 、板 蓝根、苍术 、龙 胆草) 或添No1 . %刺五加浸 膏等 可增 强机体 抗热应激 能力 。( )藿香4 g 2 o 、花粉 3g 0 、连 翘4 g 0 、赤芍 2 g 5 、滑石 4g 二花3 g o、 0 、淡 竹2 g 0 、蔓根 3g 0 、乌梅3g 0 、麦冬3g 0 、石斛 3g 0 、甘 草2 g o ,以上药物 研 末混匀后 以1 %的 比例拌料 喂饲 ,可在产 蛋初期至产 蛋 率 上升至8 %期间连续使用,除能防止发生热应激及防止 0 暑 热 外 ,还 能增 强 鸡 的食 欲 ,提 高采 食 量 。( 3)茯 苓
“ 十” 双 的关 键 。
11 做 好 几种 危害 大的疫病 的免疫接 种 .2 .
应 做好大肠
杆菌(8k 9、伪狂犬 、链球菌等疫病 的防疫注射 ,使初 k 89 ) 乳中抗体水平提 高。仔猪通过吸吮初乳使其 收到保护 。 1 . 做好 产前母 猪保健 .3 1 产 前一周 开始 ,在 母猪饲料
5 添加中草药物 .
中草 药具 有 增 强 免疫 、 助 消化 促 食 欲 、提 高 产 蛋
率 、 增 强 机 体 抗 热 应 激 能 力 , 目前 用 于 鸡 抗 热 应 激 的 中
免疫、抗病毒 、清热解毒 、抗热应激的作用 。
( 收稿 日期:2 1 0 l) 4
4 5
山东1 牧兽医 I f
2 1 年第 7期 ( 00 总第 1 2期 ) 6
防治
仔 猪 早 期 下 痢 预 防措 施
郁 富慧 郁 夏 (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 西华 463) 662
中图分类号:¥ 5 . 1 8 82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 .7 32 1)704 .2 0 713 (0 00 .0 50
中添加抗 生素 如氟苯尼考 、泰 农等 ,净 化母猪 体内的病 原菌 ,减少仔猪被感染的机会 。 1 哺乳母猪 的管理 . 2
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做好妊娠 期 的管 理 ,使 之多生活 仔尤 其是壮仔 ,减 少死胎及弱 仔头数 ,并增 加仔猪初 生重 。加强哺 乳母猪 的管理 ,增加泌乳量,防治无乳综合症的发生。 1 加强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 1 1 . 妊娠 母猪 的饲 喂 .1 1 在妊 娠期 内,饲喂不 足或过 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