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在康复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合集下载

针对研究生的《康复工程概论》创新性教学方法探索

针对研究生的《康复工程概论》创新性教学方法探索

针对研究生的《康复工程概论》创新性教学方法探索李素姣;喻洪流【期刊名称】《西北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26)002【摘要】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和人口普及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残疾人8 296万,1.44亿老年人.这不仅提示康复工程产品及其适配服务存在巨大市场,也说明康复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存在巨大需求市场,而我国现有的各类康复技术人员存在巨大的缺口.因此,对大、中专院校开设康复工程类课程提出了需要,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早在10年前就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康复工程学科方向,《康复工程概论》是我校面向生物医学工程康复方向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康复工程课程的知识面非常广,涉及医学、工程、心理、教育等多个学科方向,包括肢体、视觉、听觉、言语、智力、精神和多重功能障碍等多方面内容.然而康复工程知识在很多高校本科阶段并没有普及,大部分研究生亟待快速地学习康复工程知识,以及时衔接康复工程理论知识和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实践,故如何创新性地提出面向研究生的康复工程概论的创新性教学方法探索非常重要.本文着重对该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改革、课程实践配套环节等多方面的教学探索进行总结.【总页数】4页(P254-257)【作者】李素姣;喻洪流【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康复工程与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康复工程与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3【相关文献】1.《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研究 [J], 王伟;刘慧娟2.工科研究生《矩阵理论》课程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探讨 [J], 黄敏3.针对非林专业“林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J], 段旭;赵洋毅;4.针对研究生的《康复工程概论》创新性教学方法探索 [J], 李素姣;喻洪流;;;;;;5.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课程针对思政专业研究生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J], 韩小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方法分析

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方法分析

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方法分析摘要:康复治疗技术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技术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康复治疗技术也逐渐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对我们的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的种类比较多,那么在康复专业教学中就应该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革新,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形象而深刻的印象,达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目前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教学方法分析一、目前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差首先,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并未认识到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为了适应期末考试,只是在期末阶段进行学习,导致学生的专业需求得不到满足。

其次,由于身份的转变,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无法实现对学习状态的调整,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第三,一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及背景缺乏了解,他们在专业选择之初就缺乏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习中对一些专业性的课程缺乏心理准备,导致对康复训练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2.学习方法缺少科学性在现代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构建中,其所涉及的学科范围相对广泛,其中包含了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理论、传统中医理论等基础性的课程,同时也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医、史、文、哲的相关知识。

在该种学习背景下,由于康复训练的专业性相对较强,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专业技能性的康复训练方法,而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整体上看缺少课程系统性的整合机制,给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造成制约。

而且,在康复训练课程整合中,学生学习多以死记硬背为手段,最终目的是通过考试,这种形式化的学习并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较少在康复训练课程教学现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的任务课程比较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机会较少,从而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造成严重制约。

疾病康复学课程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研究

疾病康复学课程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研究
摘要 :结 合康 复 治疗技 术 专业 的课 程教 学特 点 ,在 传 统康 复 医学课程 教 学 方法 的基础 之 上 ,综合 恰 当地运 用 多媒 体技 术 ,能够辅 助课 程教 学 ,提 高 疾病康 复 学课程 的教 学效果 。 关键 词 : 多媒 体 ;康 复 ;教 学
中图分类号:T 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 59(02 0 — 19 0 P — 07 99 21) 9 04 — 2
随 着社 会经 济 的发 展 ,各种 功 能 障碍 的患者 越 来越 多 ,需要
相 当数 量 的康 复治 疗技 术专 业人 员 , 因此 ,康 复治 疗技 术专 业毕 业 生 需求量 较 大 ,近几 年 ,我校 康 复 治疗技 术越 来越 沉重 。并且 ,康 复 治疗 技术 专业 学 生 的 培养 目标 是 培养 拥有 “ 专多 能” 一 的康 复治疗 师 ,比较 强调 康复 治 疗技 术 专 业技 能学 习 和训 练 【。而 单纯 的传 统 教 学模 式 , 己不 1 】 能 满足 目前 的教 学 需求 。近 几年 来 ,我 们针 对三 年 制高 职高 专康 复 治疗 技术 专业 的 学生 ,进 行 一系 列 的教学 改 革实 践 ,将现 代化 多 媒体 技术 适 当整 合到传 统 教学 方法 申{ 教 学效 果较 好 。 应 用 多媒体 课 件进 行教 学 我 们 的授课 对 象是 已进 入康 复 治疗 技术 专业 课 程学 习 的第三 学 期 的学 生 ,他 们 已初 步具 备康 复 医学 和 临床 医学 的基 础知 识 , 对 康复 科常 见病 ,多发 病 已有初 步 地 了解 ,而且 能 初步 地进 行评 定 ,所 以我 们 尝试 在疾 病康 复学 课 堂教 学 中引入 多 媒体 教学 法 , 具 体用 于课 程 导入 、临 床实 例 、理 论教 学和 康 复治 疗方 案讲 解等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康复评定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康复评定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0 1— 9—2 收稿) 王一伊 21 0 2 ( 编辑) 教育 ,07,5 1 8 2 0 1 ( ):5
在本节课 内容讲授完毕后 , 出一个病历 分析 , 紧紧围绕本课
内容 , 让学 生学 以致 用 , 活学活用 。比如此患儿代 主诉 为发现体
理论 与实践一体化 教学模 式在康复评定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医学 版) 2 1 年 1 02 月第 l 4卷第 1 期
Ju a o H bi n e n e i ( el c ne) 0 2J ur, ( ) or l f ee U idU i rt H a h i c 2 1 n a 1 1 n t v sy tSe s a y 4
生对学 习内容 的理解 j 。比如 可以在课件 中放映一些不 同类型 的营养不 良的图片 , 让学生在一 片“ 唏嘘” 中感受 到营养 不 良 黄绍平 , 肖延风 , 语言技 巧辅助提高儿科学理论授课效 等. 果的体 会[ ] 山 西 医科 大学 学 报 : 础 医学 教 育版 , 09 1 J. 基 20 , 1
[ ] 张志华 , 2 罗悦性. ,L 3 J 营养不 良 1 1 0例病因分析与预防[ ] 临床与 J.
实践 : 基础 医学论坛 ,0 0 1 8 7 2 1 ,4:8
的英文及缩 写。 比如 蛋 白质 一热能 营养 不 良 ( rtn—ee y po i n r e g m lurin P M) 体重低下 ( new ih) 消瘦 ( at g 等 。 a tt , E ; n io udr e t ; g w sn ) i
然 、 到 渠 成 ” 自然 不 会 死 记 硬 背 了 。 水 ,
教师别害怕麻烦 , 留下联 系方式 , 应 便于 与学生沟 通 , 比如

康复治疗学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康复治疗学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究和探 索 , 通过 结合质 量工程 的建设 , 进行 了许 多改革 尝试 并取得 一 些经验 。借 此 希望 能为我 国康复 医
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大量的、 高水平的人才, 探索出一条具有 中国特色的康复专业教育之路。
关 键词 : 康复教 育 ; 实训教 学 ; 学改革 教
中图分类号 : 6 2 0 G 4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6— 7 9 2 L ) 2— 24— 3 10 2 6 (O O 0 0 4 0
2 强调 临床 实际 , 出治疗 特色 突 康 复治疗相 关课 程 的教学 目的主要是 培养康 复治 疗师 , 而不 是康 复 医师 , 以教学 的 目标定 位 于培养能 所
适合 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德国、 瑞典 、 丹麦等国家
够适应 临床康复实际工作的实用型人才。这不仅要求 学 习治疗技 术 的康复专 业学 生应该 具有 良好 的医学基
西北 医学教 育 21 00年4 月 第l卷 第2 8 期
NRH ET EI L DCT N p 0 v. N. OTW SMD A UAI A 1 01 o C E O 2 0 18 2
康复治疗学课程 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李 翔 , 陈立典 王诗 忠 , , 吴 强 , 征 刘浩 阳 江 ,
础 知识 , 更要求 具 备 扎实 而 全 面 的 临床 康 复技 术 。 因 此 , 治疗学课 程 教学过 程 中 , 在 我们将 附属 医院康 复 中 心具有 康复 临床实 践经 验 的康 复治疗 师也 纳入到 教学 团队 中 , 由他 ( ) 担 任 实践 教 学 课 的 核 心 , 职 并 她 们 专 教 师也 同时参 与教 学进行 配合 。临床 的康 复治疗 师可 以很 好地 担任 实践教 学工 作 , ( ) 不仅 对 于常用 他 她 们 的康 复技 术掌 握较 为熟 练 , 且 也具 有 丰 富 的临 床 实 而

社区康复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

社区康复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
育史 上的一 个空白。
力资源 , 包括依靠有残损 、 残疾 、 障的人 员本身 , 残 以及 他
们 的家庭 和社 会所进 行 的康 复 。与机 构康 复 比较 , 区 社 康复具有低成本 、 广覆盖 , 以就近 、 可 就地 、 长期进行等诸 多优点 , 是一种 十分经济 、 有效 的康复方式 , 因此 , 世界卫 生组织极力 向第三世界 国家推广这种新型康复形式 。
Reo m n p o a i n o mmu iy He l g Te c i g Ch n Zh o i f r a d Ex l r t fCo o n t a i a h n e u y n
L h — a IF - h n UO Z i — n L u— s e g
2 0 年长沙 民政职业技术学 院在 国内率先创 办 了社 00 区康复专业 。 一个非 医学 院校 从零 开始 开办相 关 医学专 业,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一跃成为行业和区域康 复治疗人才 培养重要基地 , 并且得到 了行业和 学术界认 同, 不能不说 是一个奇迹。 总结学院办学经验 , 除了抓住机 遇 , 很重要 的

功能障碍伤病 残患 者 约 占总人 口 1% 。如 此 巨大 的康 0 复群体 , 对于一个康 复 医学事 业起 步较晚 、 础薄弱 、 基 经 济 尚不发达的发展 中国家构 成 了极 大压 力。因此 , 力 大 发展 社区康 复事业 实属必 要 。 J 社 区康 复 、 残疾人康复是 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 , 为 作
我 国是世界人 口大 国, 也是世界残疾人 、 老年人最多
二、 办学历程与存在 的问题 社 区康 复专业 是一个 新兴 专业 , 没有现 成办学 模式
社 区康复 专业教 学改革 与探 索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医学、心理学、康复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为了让学生具备在实践中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从课程设置到实习安排都注重实践环节。

其中,课程设计上注重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康复诊疗、功能评估、康复技术与操作、康复体育等课程中,我们注重讲解基本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和临床技能练习等,让他们在模拟实验环境中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真正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实习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在安排实习时,着重强调患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开展实际治疗操作。

在实习期间,学生将与康复治疗师一起工作,参与患者诊疗、治疗方案制定、康复训练等工作。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也能够尝试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发现适合患者的最优治疗方案,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学校还通过召开康复治疗学实习教育培训、康复治疗学实习管理规定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促进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

这也体现了学校的责任和担当,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实践环境和资源。

通过上述措施,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出了大批具有实践能力且适应临床的优秀康复治疗师。

他们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拥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独立思考,判断,行动,并为患者提供专业和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环节,需要在课程设计和实习安排上多下功夫。

学校也应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供更多优质的实践环境和资源等方面助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改革的研究

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改革的研究

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改革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改革展开研究。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中,分析了现行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的情况,并提出了改革方案设计。

对改革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探讨了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在总结了改革对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的启示,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促进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推广。

【关键词】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改革、实施效果评估、问题与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启示、结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医学生在康复保健领域的需求也日益提升。

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

对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在很多学校存在着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等问题。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随着医学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需要与前沿科技结合,更加贴近临床实际需求。

对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进行改革,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前瞻性,以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专业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的改革方向,并评估改革实施的效果,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医学院校体育康复保健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在康复保健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医疗领域的挑战和需求。

通过此次改革,我们希望能够使医学院校的体育康复保健课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实际医疗实践,更加注重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培养。

我们也希望通过改革,为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更新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促进医学院校康复保健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 示 , 体现 出病人 的情 绪 和心理 状态 , 能 指导学 并 并
员 。
安 排 的 问 题 , 传 统 讲 授 方 法 不 同 的 是 , 应 用 与 在
基 金 项 目 : 林 大 学研 究 生核 心 课 程 建 设 项 目。项 目编 号 :0 0 2 3 吉 2 1 2 0
*通 讯 作 者
康治臣, 王 欢 , 晓 琴 , 海 娜 , 段 张 曲福 玲 , 江 , 易 江俊 杰 , 忠 良 刘
( 吉林 大学 第 二 医 院 康 复 医 学 科 , 吉林 长春 10 4 ) 30 1
随着 医学 教育 的发展 , 复 医学 已经成 为 了整 康 个 医学教 学体 系 中不 可 缺少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 复 康 医学教学 康复 医学是 一 门更注重 实 际动手 能力 的学 科 l ] 目前 教学 模 式 主要 有 讲 授 导 向学 习 (etr 1 , 1cu e
义 ’ 。 。

导老 师和 学生共 同补充 和小 结 , 也 能提 高 学 生 的 这 学 习兴趣 和综合 能力 。 4 建立 P L教学 评估体 系 B 完善 的教学 评估 体系是 教学 质量管 理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为教 学质 量 评 估 提供 全 面 、 观 的 依 据 , 它 客
式 的主动 式学 习 的模 式 。在教 学过程 中团队合 作精
神得 到完 全体 现 , 们 主 动 参 与教 学 的 过程 更 有 利 他
于增 加学 习效率 。
这 一 过 程 不 但 提 高 了学 生 的求 知 欲 和 个 人 素 质, 更有 助 于个 人 能 力 的 培 养 和 综 合 素质 的 提 升 。
我们 在教 学 中体 会 到 几 点 内容 需 要 更进 一 步 解 决 : () 1 教学 内容 的改革 : 当今康 复 医 学 迅猛 发 展 , 理 新
论、 新技术 、 方法 不 断 涌现 , 轮教 学 结束 后 都 应 新 每 把新 的 内容补充 进去 。经过 多 轮教学 后把新 的内容
的场地 和 设 施 。我 院 图 书馆 拥 有 各 专 科 的医 学 藏
书 , 内所有 电脑 都与吉林 大 学 网络 图书馆并 网 , 馆 给 学 生提供 了查 阅参 考 书 及 文献 资料 , 集 知识 点 的 收
平 台 。P I教 学 法 在 实 施 的 过 程 中 要 涉 及 到 课 时 B
3 P L师资 队伍 的培训 B P L对 教师 的综 合教 学 能 力是 个 考 验 , 然学 B 虽 生 自我 学 习的部分 增多 了 , 是对 教师 的专业 , 但 和跨 学 科 的组织 能力有 了更 高 的要求 。使学 生 接受这 种
中 国实 验 诊 断 学
21 O 2年 6月 第 1 卷 6
第 6期
教 学模 式 的过渡 , 然 教 师 先行 。只有 在 教 师 深 刻 必 理 解 了该教 学模式 的整 体 内涵 , 才会 灌 输 到 教 学理 念 当中 。P L教 学分 为 5阶段 : B 即提 出 问题一 建 立 假 设一 收集 资料一 论证 假设一 总结 五部 分 。在 以 ] 学 生 为 中心 的教 学 过程 中 , 注重 综 合 能 力培 养 。在 康 复 医学实 习课 中 , 实施 P L教 学 方法 程 序 为 : B 指 导老 师就 康 复 科 某 个 病 种 患 者 的病 情 诊 治 提 出 问 题 , 学生 分成小 组对 提 出的问题 进行研 究 , 将 就讨 论

P L方 法时 , B 需要 安排 足够 的师 资 指导 学 生 自学 和 讨论 , 给学生 充足 的时 间来查 阅资 料 , 并 因此要 完成 教学 目标 必须 配备足 够 的师资 、 精心设 计 教案 、 合理 安排 各种课 程 时 间 , 教学 内容必 须 主次分 明 , 且选 择
适合 的教 学 内容 。
过 程 中 , 同 组 学 生 相 互 提 问 , 论 , 结 , 后 由 指 不 讨 总 最
多种 教学方 法及 循证 思维 有利 于提高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和 积极 性 , 发学生 勇 于探索 和创新 的精 神 , 激 提高 检索 文献 与撰 写 论 文 的能 力 , 于 学生 深 刻 理 对 解 知识 以及锻 炼分 析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具 有重 要意
训 。以偏 瘫患 者为 例 , 程序 如 下 : 1 根 据 患者 的 其 ()
P L教 学法 的实施 应 具 备完 备 的教 学 条 件 , B 如 网络化程 度 高的文 献检 索系统 , 便捷 的 图书馆 , 教学
不 同病 因 、 年龄 、 别 、 能 障 碍受 限程 度 等 特点 进 性 功
行 分 组 培 训 。 ( ) 定 出 所 必 须 涉 及 到 的 病 史 询 问 2制 项 目, S 向 P提 供 偏 瘫 病 人 的 剧 本 , S 在 培 训 人 让 P
模型、 影音 资 料 等 , 2 1 在 0 0年我 院 已启 动 并 建设 完
成 了初具 规模 的 P L教 学基地 , B 可容 纳 多个 班级 同 时授课 。该基 地 为 过 渡 到 P L教 学法 提 供 了必 要 B
指导 , 每个 病例 都需 要各种 理论 知识 的融会 贯通 , 采
用单 一 的 P L教 学 必 然显 得牵 强 , B 因此将 P L 教 B
学与 传统 的 L L教 学 结 合起 来 , B 以混 合 式 P L 教 B
学法 ( y r B 授 课 , h b i P L) d 就是 在 保 留适 当理论 课 的 基础 上 , 加 以教 师 指 导 为框 架 的小 组讨 论 为 特 点 增
Chn JLa a n,u e, 0 2, l1 No 6 i bDig J n 2 1 Vo 6, .
文章 编 号 : 0 7 2 7 2 1 ) 6 1 4 一 O 1 0 —4 8 ( 0 2 0 —0 1 8 3
多种 教 学 方 法 改 革在 康 复 医学 专业 研 究 生 课 程 中 的应 用 探 索
式 , 括笔试 、 包 口试 、 试 、 例分 析 、 面 病 问卷调查 等 。
5 理 论课 程 的优 化 研 究 生 的基 础 知识 相 对牢 固 , 针对 此 情 况合 要 理 设计 教案 , 与之 相 对 应 的教 材 。通 过 不 断 的探 及
不 断积 累 , 教 材再 版做 准 备 。 ( ) 学 方 法 的 改 为 2教
员 的指 导下理 解病 情 的本 质 , 要求 S P能 正 确表 达 。
() 3 着重 培训偏 瘫 的体 征 , 要求 S P能 熟 记各 项评 定
的 内容 , 能形 象演示 出来 。( ) 排 S 4安 P到康 复科 实 习, 使他 们对病 人有 真正 的认识 , 能准确无 误 的进行
学 生 的团结合作 能 力 也将 明显 提 高 , 而且 这种 学 习
方式 与康 复 团队工 作 模式 十分 类 似 , 同时 师生 在 教 与 学过程 中的互 动 加 强 , 带 教老 师 的 能力 也 有 提 使
高 。对 于这样 临床 操作 性 很 强 的专业 来 说 , B P L显
现 出更大 的 优 势 。P L教 学模 式 已经 被 国 内教 学 B 机构 所认 同并 逐渐 建立起 来 , 被广 泛接受 , 并 正在 进 行 与 目前 教学模 式 的过渡 与融 合 。多数学 者认 为这 种 教学方 法 的应用 参与 了并构 成 了教学方 法方式 改 革 的一部 分 , 合 我 国的教育 现状 , 合亟 待改革 的 适 适 教学 体 系 。作 者所 在院 系刚 刚开展 P L教 学模 式 , B
的 P L教学 法 。把 大量 基 础 知 识 高效 率 传 授 给 学 B
生 的同 时 , 临床实 习及 治疗 技 术学 习 中采用 P L 在 B 教学 法并 渗透循 证思 维l 。 7 ]
总 结
结 果 向教师 提 出疑 问 , 生 假设 。学 生就 所 选 问 题 产
查 阅文献资 料 , 小组 成 员 共 享 信 息 , 后 以 p w— 与 然 o ep it r on 形式 向全 体 实 习生 及 指 导 老 师 报 告 。在 此
类人 员进 入角 色速度 快 , 拟水 平更 专业 , 以长期 模 可 担 当本项 工 作 。并 且 此 类 S P可 以作 为 评估 者 , ]
以标 准 的评 分 , 保 持 公 平 、 观 地 评 估 每 一 位 学 并 客 生 。同时 , 在居 住在 医 院周边 的住 院患者 中 , 可 以 也 培养 自愿 者 , 者往 往更 能反应 出真 实 的病情 。 患
部 门决策提 供强 有力 的 的依 据 。不管用 何种 教学 方 法 , 高教学 质 量是 根 本 。能否 让 学生 摆 脱 以往那 提 种 课 堂 的灌 输式教 学模 式 , 而更 有兴 趣 的 、 继 主动 积 极 地 去完成 教学 大 纲所 贯 彻 的教 学 要 求 , 是 采 用 才 P L教学 方 法 的初 衷 。教 学 过 程 中实 时评 估 学 生 B 对 知识 点 的掌 握 程 度 , 括 学 生 发 现 问 题 、 询 资 包 查 料 、 论反思 、 组 间沟 通 技 巧 、 队合 作 和 解 决 问 讨 小 团 题 的各 个方 面等 。对 教师而 言 , 主要 评估 P L教 学 B 技 巧 和教 学 过 程 实 施 情 况 。评 价 方 式 采 用 多 种 方
b s d la i g L a e e rn , BL) 问 题 导 向 学 习 ( r be 和 P o lm
b sdlann , B 两 种 。 前 者 强 调 以 教 师 为 主 ae r ig P L) e
2 标 准化 病 人 ( tn adzd P t ns 简 称 S Sa d r i ai t。 e e P)的
种 教 学模 式 的转 变 , 要 教 学人 员 和 学生 的 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