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毕业论文设计

合集下载

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变形监测方法研究摘要:变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给现代工程建筑物的规模、造型、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形监测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变形监测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掌握变形体的实际性状,为判断其安全可靠提供必要的信息,从而避免某些不利的变化因素给安全带来事故,此时,制定可行的方案,掌握可靠的变形监测技术,并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尤为重要,变形监测技术不断研究发展。

关键词:变形监测监测技术方案资料处理一,变形监测概述。

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与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视观测的工作。

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载荷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变形监测工作是人们通过变形现象获得科学认识、检验理论和假设的必要手段。

二,变形监测目的及意义。

在现代化工程建筑物的更高要求前,变形监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营期间,由于受多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变形,一旦超出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以大坝为例,意大利262m高的瓦伊昂拱坝1963年因库岸大滑坡导致涌浪翻坝且水库淤满失效;在桥梁方面,2007年6月15日广东九江大桥的船撞桥事故,造成200m桥面被撞垮塌。

可见,保证工程建筑物安全是一个很重要而且很现实的问题。

三,变形监测的内容。

变形监测首要目的是要掌握变形体的实际性状,为判断其安全提供必要的信息。

而变形监测的内容,应依据变形体的性质和地基情况来定。

主要有:(1)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主要包括基础的沉陷观测与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

就基础而言,主要观测内容是建筑物的均匀沉降与不均匀沉陷。

对于建筑物本身而言,就是观测倾斜于裂缝。

对于高层和高耸建筑物,还应对其动态变形,主要有振动的幅值、频率、扭转进行观测。

对于工业企业,科学实验设施与军事设施和军事设施中的各种工艺设备,主要观测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变形监测设计方案

变形监测设计方案

变形监测设计方案变形监测设计方案一、设计思路:变形监测是指对土木工程结构中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预测结构的变形趋势、预警结构的变形异常,并提供科学依据为结构的维护管理和安全性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本设计方案将选用全站仪和振动传感器作为变形监测设备,通过将全站仪固定在监测点上,实时测量监测点的坐标变化,通过振动传感器测量结构的振动情况,进而实现对结构变形的监测。

二、设备选择:1.全站仪:全站仪是土木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全站仪可以实时测量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变化,并能生成三维图像,方便对结构的变形进行分析和评估。

2.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是测量结构振动情况的一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振动频率、振动幅度等参数。

通过振动传感器可以判断结构的变形情况,以及结构是否存在异常振动情况。

三、监测点选取:监测点的选取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结构形态和变形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一般选择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容易发生变形的区域为监测点。

监测点应包括主体结构和次要结构的监测点,以便全面监测结构的变形情况。

四、监测程序:1.安装全站仪和振动传感器。

2.对监测点进行初始坐标测量,并记录下来作为基准。

3.开启全站仪和振动传感器,开始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和振动情况。

4.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整理和分析,生成结构变形和振动的曲线和图像。

5.根据监测结果,判断结构变形和振动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

五、监测结果处理和评估: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结构变形和振动的趋势,并与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对比,评估结构的变形和振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六、安全措施:1.在安装和调试监测设备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人为损坏设备。

2.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范文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范文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范文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撰写了该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以下是说明和具体设计方案:一、方案说明本方案主要针对某高速公路进行改造和加固工程,全长约5公里。

由于路基土壤松软,陡坡沟壑较多,以及高速公路日常车流运输量较大,会对该路段进行3年的变形监测,以确保路基稳定安全。

二、监测方法和工具该路段的变形监测工作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1.基准测量法:将测量标志点进行预先设置,安装测量器具,通过GPS、电子测绘和其他现场测量设备,记录路基不同部位的各项数据,包括:高差、位移和倾斜度等。

这些数据可作为该路段变形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2.视频监测法:在路段的关键部位安装摄像机,通过采集视频影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关于路面变形和路肩滑坡等安全问题的预警信息,以及对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视性方面的要求。

三、监测设置方案1.设置50个监测标志点,在路基的关键部位分别进行测量和监测,如在隧道出口、高山陡坡、涵洞口、桥梁和路面陡峭沟壑等地区。

2.在路面上设置单向车道以减少车流量。

3.在关键部位安装摄像机,在具体部位设置了反光镜,在棱镜的作用下,使监测方向发生变化,并可保证在视频影像上的观察条件。

4.在隧道出口、涵洞口、桥梁和路面陡峭沟壑等地区安装高灵敏度地震计,以及高峰位防护器材和滑坡预警器等。

5.进行GPS定位测量和摄像机动态监测,记录精度、可靠性和监测器具的性能并进行定期检查。

四、监测方案的实施时间节点1.监测前:进行路面清理、摄像机安装和标志点设置等工作,并对监测器具进行初步测试和调整。

2.监测期间:对每个监测标志点进行定期巡视、监测数据记录和存储,根据监测数据和视频影像预警,及时分析和处理路面变形和滑坡等情况。

3.监测后:考虑到实际情况,对监测器材进行仔细检查,总结监测数据和现场情况,形成完整报告,并提出在未来改造工程中的建议。

方案实施的成本约为600万元。

但该方案可保证监测效果的可信度和稳定性,避免了建设工期较长和运行风险的情况,在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公路通行和交通安全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摘要: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是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项任务,通过对结构体变形的及时、准确监测,可以发现结构体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和加固,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目标、方法和应用场景,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变形监测技术。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随着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不断发展,工程结构体的变形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结构体的变形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荷载变化、材料老化、地震活动等。

及时监测结构体的变形,可以在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潜在灾害的发生。

1.2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可行的变形监测方案,以提供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在工程项目中使用变形监测技术的指导。

第二章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2.1 安全性任何工程监测方案的首要原则都是保障监测人员和使用者的安全。

因此,在选择监测技术和设备时,需要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2.2 准确性变形监测的目的是获取结构体的真实变形情况。

因此,监测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减小或消除误差,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3 实用性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应该考虑实际的监测需求,并选择适当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同时,方案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和维护。

第三章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方法3.1 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根据被监测结构体的性质和监测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技术,包括全站仪监测、位移传感器监测、应变传感器监测等。

在选择监测技术时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3.2 确定监测点布置监测点的布置应根据结构体的特点和监测目的进行。

通常,监测点需要均匀分布在结构体的关键位置,以便捕捉结构体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

3.3 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是变形监测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监测技术和监测点的多少,可以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设备和软件,并设计合适的数据处理算法,以提取有用的监测信息。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旨在对××工程的变形监测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和说明。

本文将从工程背景、监测目标、监测方法、监测仪器设备、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确保变形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工程背景××工程是位于某市中心区域的一座大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总长度约为10公里。

该工程的建设旨在解决城市地下管线交叉、密集、混乱的问题,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能力。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稳定性,需要进行变形监测。

三、监测目标1. 监测地表沉降:通过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地下管线沉降引起的问题,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

2. 监测结构变形:对工程内部的结构变形进行监测,如管道的变形、位移等,以及与周边建筑物的相互影响,保证工程的结构安全性。

3. 监测地下水位:对工程周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为工程的排水和防水提供科学依据。

四、监测方法1. 地表沉降监测:采用全站仪法进行监测,选取工程区域内的代表性地点,定期进行测量。

测量间隔为每月一次,持续监测时间为工程施工期及一年的运营期。

2. 结构变形监测: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工程内部的结构进行监测,包括管道的变形、位移等。

监测频率为每季度一次,持续监测时间为工程施工期及五年的运营期。

3.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设置水位监测井,在工程周边选取代表性位置进行监测。

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持续监测时间为工程施工期及十年的运营期。

五、监测仪器设备1. 全站仪:用于地表沉降监测,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能够准确测量地表沉降的变化情况。

2. 高精度测量仪器:用于结构变形监测,包括管道的变形、位移等。

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准确测量结构变形的情况。

3. 水位监测仪器:用于地下水位监测,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能够准确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特大型工程(以发电厂为例)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及信息的处理分析和预计

特大型工程(以发电厂为例)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及信息的处理分析和预计

特大型工程(以发电厂为例)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及信息的处理分析和预计绪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的水工建筑物、大型工业厂房和高层建筑物,大型建筑物在国民经济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许多灾害的发生与变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而变形监测研究和其安全问题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为保证建(构)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并为施工和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变形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变形监测是指测定构筑物及其地基在构筑物荷重等各种因素的外力作用下随时间而变形的工作,它是对构筑物上的一些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 从这些观测点位置的变化中了解构筑物变形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等因素变化的情况。

合理设计变形监测方案是变形监测的首要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监测网的质量标准、选择观测方法、点位的最佳布设和观测方案的最佳选择。

在过去的30年,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全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较好的实用效益,其主要发展是监测方案的综合设计和监测系统的数据管理及综合处理。

为了了解变形的整个过程,大型工程建筑物的变形测量往往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做出相应的设计,然后在建筑物的施工及整个运营期间进行定期观测或是在后期补设标志点来进行观测。

变形监测方案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施工方案、施工周围环境详尽的调查了解基础之上,同时还需要与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有关部门进行协调。

由于变形监测方案的制定将影响到观测的成本、成果的精度,因此应当认真、全面的考虑。

同时,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营期间, 对它们进行定期监测, 根据已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其作出相应预测预报是非常必要的。

对已有的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和分析,挖掘出高精度的函数关系和模型, 是资料分析整理的重要过程。

常见的几种变形分析和预报方法有回归分析法、灰色系统分析模型、Kalman 滤波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等。

中文摘要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变形监测拟合预测模型的分析及优化(盲审)

变形监测拟合预测模型的分析及优化(盲审)

论文题目:变形监测拟合预测模型的分析及优化专业: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硕士生:*** (签名)指导教师:*** (签名)摘要数据处理是变形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变形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平差处理和拟合预测两个部分。

本文主要针对变形监测的拟合预测部分展开分析和研究。

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分别论述一些常用的方法,有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灰色分析法等。

考虑到将这些模型应用到变形监测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不同的方法都进行了改进。

(1) 运用初等函数理论,定义了一种关联度分析方法和关联系数。

用来分析和评价影响因素与变形值的相关关系。

以此来提高建立模型的效率和质量。

避免了主观因素在相关分析中的影响。

(2) 在模型的参数估计时,定义了变量——步长。

通过选取相应步长的观测数据,增加了模型在做拟合预测时的灵活性,使得到的拟合预测模型精度更高。

并用不同的变形监测算例对每种方法的改进都进行了验证。

证明了模型改进的有效性。

为了能够综合考虑不同预测模型的优缺点。

本文用GMDH算法将各种模型进行组合,得到一个更优的组合模型。

在用GMDH算法时,根据变形监测的特点也进行适应性改进。

(1) 增加迭代中止准则。

当模型的预测精度超过了观测精度时,模型迭代中止。

防止“过渡拟合”现象,减少不必要的计算。

(2) 基本方程的选择。

组合模型采用的基本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

用低次方程可以有效降低计算量,最后模型的结构比较简单。

各单个模型在模型结构中的关系十分清晰,有利于分析模型的结构。

d d 。

在组合计算时,不仅能将两个(3) 在模型输入量中加入常数向量(1)i模型组合后进行对比,也是对单个模型之间的对比。

同时在不断的迭代过程,可以将适应性比较差的模型剔除掉,将适应性比较强的模型优势组合。

GMDH组合算法,即是组合的过程,也是选择的过程。

比较适合用来做多模型之间的组合计算。

关于单一模型和组合模型的每项改进,文中用实例进行了计算验证,都表明各项改进有效性,验证了GMDH算法组合模型的可行性。

工程施工变形监测(3篇)

工程施工变形监测(3篇)

第1篇一、全站型仪器监测全站型仪器是工程施工变形监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

它具有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通过全站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度等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全自动跟踪全站仪(测量机器人)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全天候、全方位的自动监测,提高监测效率。

二、数字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变形监测方法。

它利用高分辨率相机采集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实现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变形监测。

数字摄影测量具有以下优点:1. 监测范围广,不受地形、环境等因素限制;2. 监测精度高,可达亚毫米级;3. 数据处理速度快,可实时获取变形信息。

三、实时摄影测量实时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的变形监测方法。

它通过连续拍摄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图像,实时监测其变形情况。

实时摄影测量具有以下特点:1. 监测速度快,可实时获取变形信息;2. 监测精度高,可达亚毫米级;3. 数据处理简单,便于分析。

四、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是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变形监测方法。

它利用光纤的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实现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变形监测。

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 测量精度高,可达亚毫米级;2. 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复杂环境;3. 可实现长距离、大范围的变形监测。

五、遥测垂线坐标仪遥测垂线坐标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建筑物或结构物垂直位移的仪器。

它采用自动读数设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达0.01mm)。

遥测垂线坐标仪具有以下特点:1. 测量精度高;2. 自动化程度高;3. 操作简便。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变形监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变形监测方法,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第2篇一、基本概念工程施工变形监测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结构、地基基础、周边环境等产生的变形进行实时、连续、系统的观测和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越来越呈现向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发展的趋势。而多层及高层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的水平或者垂直位移,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建筑的安全,造成国家和人民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与预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测绘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变形监测是一种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实时获取变形体的动态位移信息来预警变形体的安危状况。在测量工作的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变形监测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针对多层及高层建筑物,研究探讨建筑工程变形监测常用技术方法以及如何在保证建筑工程自身稳定的同时,有效控制建筑的变形以保证工程及周围环境安全的技术和方法。总之,建筑变形监测己经成为建筑设计、监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容。本文重点分析比较几种不同变形观测的方法,特别是建筑基坑变形、建筑沉降位移、水平位移、倾斜位移、沉降位移、挠度的变形监测。

关键词:建筑物、变形监测、建筑基坑变形、水平位移、倾斜位移、沉降位移、挠度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ity development, building more and more presents to multi-layer, high-rise and super high-ris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multi-storey and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ill have certa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nd even endanger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caused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to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Therefor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of build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is also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he fiel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monitoring the deformation body safety, it gets the deformation body through real-time dynamic displace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warning of deformable body. In the practice of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of work activitie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multi-storey and high-rise building, research building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methods and how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technolog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short, the build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has become a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everal different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method,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building settlement displacemen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ilt displacement, displacement, deflecti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Keywords: building, build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deformation of foundation pi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ilt displacement, displacement, deflection 目 录 1绪论 ......................................................... 1 1.1引言 ................................................... 1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容 ...................................... 2 2建筑变形监测概述 ............................................. 3 2.1 建筑变形监测 .......................................... 3 2.2 建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 3 2.3 建筑变形监测的目的 .................................... 3 2.4建筑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 ................................. 4 2.4.1 设计的原则 ...................................... 4 2.4.2 方案容的制定 .................................... 4 3建筑基坑变形监测容及方法原理 ................................. 4 3.1 工程概况 .............................................. 5 3.2 变形监测的主要容 ...................................... 5 3.3 监测方法原理 .......................................... 6 3.3.1 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 .............................. 6 3.3.2 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 ............................ 6 3.4 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 ................................ 8 3.4.1 监测初始值测定 .................................. 8 3.4.2 施工监测频率 .................................... 8 4 建筑沉降监测 ................................................ 9 4.1 监测方法的分析与确定 .................................. 9 4.2 点位布设 .............................................. 9 4.3 建立高程控制网施测 ................................... 10 4.4 观测技术要求 ......................................... 10 4.5 沉降观测的数据处理 ................................... 11 5 建筑水平位移的变形监测 ..................................... 12 5.1 测点布置和埋设 ....................................... 12 5.2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和初始值的观测 ....................... 12 5.3 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 12 5.3.1 视准线法 ....................................... 13 5.3.2 测小角法 ....................................... 14 5.3.3 极坐标法 ....................................... 14 5.4 本章结论 ............................................. 16 6建筑变形监测新方法的研究 .................................... 17 6.1 变形监测新方法的提出 ................................. 17 6.2 三维坐标法基本原理 ................................... 17 6.3 工程实例 ............................................. 19 6.4 本章结论 ............................................. 19 结论 .......................................................... 21 参考文献 ..................................................... 22 致 ......................................................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