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1 (2)
整理《散步》课堂笔记

《散步》课堂笔记整理人尼克《散步》教案莫怀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片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去发现感情、感受亲情并珍惜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通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教学方法教法:情境导入法、诵读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法:圈点勾画、朗读感悟。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1.情景导入,渲染亲情。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诗化的歌词,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家”的认真审视,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家的理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1、散步的人有哪些?1.散步的季节是什么时候?2.散步的地点在哪里?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4.精读课文,分析人物。
1、我: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1)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2)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3)“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
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4)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下,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
)1.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四、(1)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子。
(3)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2.妻子: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1)“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初一语文《散步》课堂笔记

初一语文《散步》课堂笔记一、导入1.通过播放一首轻音乐,让同学们进入放松状态。
2.介绍莫怀戚,引导同学们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成就。
3.展示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让同学们预习并掌握。
二、阅读理解1.快速阅读全文,让同学们了解文章大意。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a. 文章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b. 散步的地点和时间是什么?c. 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d.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3.精读课文,品味重点语句:a.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b.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c.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品读课文,回答问题:a. 你认为文章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亲情?为什么?b. 你认为文章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生命的力量?为什么?c. 你认为文章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什么?5.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课堂讨论1.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体现亲情和生命的力量?请举例说明。
2.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请举例说明。
3.请以“我的一家”为话题,写一篇短文,描述家庭的温馨和谐或者突出家庭成员的个性和特点。
四、小结与作业布置1.小结: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2.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和相关阅读材料。
解释《散步》

解释《散步》
《散步》是一篇散文,描述了一个家庭在春天田野上散步的情景。
文章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家人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亲情和自然的感悟和热爱。
首先,文章描绘了春天的田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这不仅是自然的美景,也象征着家庭生活的美好和和谐。
家人在田野上散步,欣赏着春天的美景,感受着自然的温暖和恩赐。
其次,文章通过家人的互动,展现了亲情的深厚和温暖。
作者和家人一起走在田野上,互相关心、互相扶持,这种亲情的温暖让人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同时,文章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感激和爱意,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最后,文章通过散步这个简单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散步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享受生活和自然的方式。
作者在散步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恩赐,也表达了要珍惜生活、享受自然的情感和态度。
总之,《散步》是一篇富有情感和意境的散文,通过描绘春天田野的美景和家人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亲情和自然的热爱和感悟。
同时,文章也启示人们要珍惜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追求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教学设计(第1、2课时)

6《散步》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感受文本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与生活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教学重点】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用时】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入1985年作家莫怀戚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知道,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作者听后感慨不已,于是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的民族遗产。
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这个四口之家的“母慈、儿孝”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作者)2、作者简介3、检查预习二、指导朗读,整体感知1、正确、流利,读出温情。
2、学生简单复述课文。
3、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用心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交流:学生谈感受如幸福、温馨、和谐、和美等。
)三、合作探究,感受亲情1、“我”为什么要劝母亲出来散步?2、散步的分歧是如何产生的?解决的过程是怎样?最终如何解决?3、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请结合文章内容给这个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成员一个恰当的评价。
()的“我”()的母亲()的妻子()的儿子(交流:每个人都做得好,因为爸爸体贴孝顺、有责任担当;奶奶慈祥亲切,善解人意;妈妈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
)3、假如你有一束鲜花,你将献给谁?结合文中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我会将这束鲜花献给,因为他(她),从文中可以看出。
4、在面对分歧时,爸爸为什么“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交流:爸爸是家庭的顶梁柱,现在儿子与奶奶发生了“歧路之争”,大家都听爸爸的,爸爸既要“尊老”又要“爱幼”。
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还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所以爸爸会“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5、齐读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交流:“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扶老携幼的重任,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感。
1、(2课时)《散步》

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朗读过程中的感情基调、语速、停顿、 重音。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在 这个家庭中有哪几个人物?分别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 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 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侯很 听她的话一样。
怎样做才能孝敬父母 回报父母的爱?
爱的宣言
为了倡导世界上的 每个人都尊老爱幼 ,请 按照下面的句式仿写一 句有关尊老爱幼的广告 词进行交流。 例如:
1、关爱亲情,人人 有责! 2、让尊老爱幼的火 炬越举越高!
尊老爱幼从心开始!
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
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 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 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 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整体感知
想一想: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写了一
件什么事?
结果如何?
抢答
1.散步的时间是 初春
2.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
。
3.散步的人有 我 、母亲、妻子、儿子
4.散步过程中发生了 分歧 。
。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5、结局如何?
一家人在田野里温馨地散步。
1.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样 的事情?(用一句话概括)
天气 很好。今 年的春天 来得太迟, 太迟了, 有一些老 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 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 又熬过了 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 的田野,大块小 块的新绿随意地 铺着,有的浓, 有的淡;树上的 嫩芽也密了;田 里的冬水也咕咕 地起着水泡。这 一切都使人想着 一样东西——生 命。
《散步》教案_1

《散步》教案《散步》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幸福的家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的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
进入《散步》的牧歌式的情景,你就会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挚感情。
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对课文进行的“美点寻踪”。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大声地朗读课文,明确__的线索,体会__的感情基调。
明确:A、作者以“散步”为线索,把几个镜头联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B、欢愉,深沉。
2、浏览课文,思考交流:A、用不同的表述介绍课文中的人物。
(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2)祖孙三代人(3)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4)老年人、中年人、幼儿(5)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天真可爱的孙子B、从不同角度表述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2)中年人的责任感(3)亲情、真情、责任感、生命感(4)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5)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6)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7)互相爱护、尊重、体贴和理解的一家人(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把能力的训练渗透到教学中,不应该追求答案的唯一。
)三、品读课文,赏析美点。
1、在文中选取“散步”这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线索,逐步展现了一家祖孙三代人的和睦、亲爱的关系。
文中通过几个细节描写,浅显而有深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的美德。
小组合作把它们找出来,讨论交流体会它们的深意。
(1)母亲听信劝说,和我们一起去散步,说明“我”是个孝子,从小听话,现在母亲很信任“我”。
(2)儿子发现奇趣:两对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现儿子天真可爱、聪明智慧,话语中充满情趣。
(3)为选择行走路线形成分歧,但能相互体谅达到和谐统一,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
《散步》教学设计两课时 散步教学设计一课时

《散步》教学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散步的意义和好处;•培养学生喜爱散步的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教学重点•散步的步伐和姿势;•散步的时间和频率。
教学准备•讲台、黑板和粉笔;•教学PPT;•放映器;•散步鞋。
教学过程导入(约5分钟)1.向学生介绍散步的意义和好处,如增加体力消耗、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等。
呈现(约10分钟)1.通过PPT展示散步的步伐和姿势,并解释每个动作的正确执行方法。
2.让学生模仿展示的动作,并进行调整和纠正。
操练(约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队长。
队长负责带领小组进行散步。
2.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适合散步的场地,并规定散步的时间和频率。
3.每个小组进行10分钟的散步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总结(约10分钟)1.分享散步的心得和体会,让学生讨论散步对他们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总结散步的好处和如何做好散步的准备工作。
课堂延伸活动1.让学生在家和家人一起进行散步,记录下每天的散步时间和步数。
2.鼓励学生将散步作为每天的习惯,每周报告散步的持续时间。
第二课时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散步能力和耐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重点•配合队员,保持散步的连贯性;•学习如何鼓励和支持队员。
教学准备•讲台、黑板和粉笔;•教学PPT;•散步鞋。
教学过程导入(约5分钟)1.复习上节课学到的散步的步伐和姿势。
呈现(约10分钟)1.通过PPT展示散步的连贯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解释如何保持散步的连贯性。
2.强调鼓励和支持队员的重要性。
操练(约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队长。
队长负责带领小组进行散步。
2.设置散步的目标和路线,要求队员在散步过程中保持连贯性和团队合作。
3.每个小组进行15分钟的散步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总结(约10分钟)1.分享散步的心得和体会,让学生讨论在团队合作中的挑战和解决办法。
(教育笔记)2020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备课ppt课件:散步(完整版)_1_2

自学检测3.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
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
著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播放视频,听读课文。
读亲情1、听了课文朗读后,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谐我看到了一个的家庭。
和睦温馨幸福融洽互敬互爱尊老爱幼……2、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站在读懂课文的角度说说理由。
三代同行选择生命,生命责任分歧幸福的家庭我们在田野上散步亲情无边大路小路小事情深背起整个世界温馨瞬间3、这些标题都是可以的。
不过,老师认为还是“散步”好。
谁来帮老师说说理由?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从配置角度看,短期消费刺激的力度肯定更大,因为当前消费依然较弱;并且当前经济状态为衰退,流动性持续宽松。
“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已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业务稳步发展、行业监管日趋完善的背景之下,中欧基金深耕合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合规意识,砥砺前行,行稳致远。
而估值的安全边际并非静态绝对低估,而是折现到今天的成长性。
长期以来,中欧基金与投资者和渠道伙伴紧密合作,帮助客户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
得益于独特的所有权结构。
中欧基金https:///中欧基金努力用“长线”思维去引导行业和持有人的行为,除了宣传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外,公司限额发行封闭运作的权益投资基金,通过科技赋能,开发水滴定投等智能投顾服务,开展“相伴投资路”系列投资者教育活动,从投资管理、产品设计到销售服务各个方面不断提升投资者的盈利体验。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行业配置上,可以偏好具有稳定增长属性的消费、医药、以及商业模式成熟后的信息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 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样? (结合文中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的语 句说一说)
孝顺善良 我: 我的母亲: 慈爱亲切 我的妻子: 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 聪明乖巧
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 孩子
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 两头的中年男人。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 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 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 ”,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 ? “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因为 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 尽孝心的时间不多。 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 ,下有下,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
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富有表 现力的词语,表现了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 体现了我的一片孝心。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 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儿子的话表现了什么?
明确:孩子的话充满了童趣,孩子觉得他得到了一 个很大的新发现。这里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可爱、 聪明智慧,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 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 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 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 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 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孝心无价(节选)
毕淑敏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 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 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 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 值。
(用原文中的
1.说一说:
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 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吗?
母亲走大路
大路平坦
分歧
我(责任重大)
儿子走小路
小路有趣
因儿 子
走 大 路
母 亲 改 变 主 意
疼爱孙子,满足他 的想法 (“摸摸”) 慈爱
走 小 路
一家人:尊老爱幼, 相亲相爱, 温馨和睦
示例二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这里大词小用,突出了我身为一家之主的 重大的责任感。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为 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 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 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 起摔的,非稳当不可。 这里象征着 :我和妻子都意识 到中年的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 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 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一个家 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又何尝不是这样。
让
住我家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一直沐浴着亲情。如日常生 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 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 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 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关于作者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 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开 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 怀戚中短篇小说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是对生命的高歌, 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生命的热爱。 第7段: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
粼粼的鱼塘。
这些美景表明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 唤,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珍爱。
示例一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 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读课文
整体感知:
要求: 1.划出生字新词和词义; 2.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 写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1. 积累生字
• 熬(á o)分歧(qí )
• 霎(shà )时 • 水波粼粼(lí n)
嫩(nè n)芽
拆(chāi)散
字词把握
• 熬:忍受,艰苦支持。 • 分歧:意见不一致。 •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件事情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 和儿子”;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 哭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1、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 物?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 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 第4段:
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 听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 子;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 意:“还 是走小路吧!”
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 的执着;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
本文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找出来,品味语言 的精美。
(1)有的浓,有的淡。 (2)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4)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5)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 了儿子。 (7)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 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 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 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 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 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最后送给大家一副对联:
相亲相爱
祖 孙 三 代 风 雨 人 生 相 依 偎
全 家 四 口 早 春 散 步 互 谦 让
写法借鉴
以小见大
小 事
散 步
中 心
尊老爱幼
联系生活,诗意表达
• 请同学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 体验,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 • 例: •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 子都怡然自乐;
• 家,是
一副沉重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 人用责任来担当;
一根生命的链条,老年、中年、 幼年,生命就像永远也达不到终 • 家,是 点的接力棒,代代相传,繁衍不 息。
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散步人有哪些?
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 4、结果如何?
整体把握
1、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一家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散步的事情。
2、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 3、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4、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 5、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一个词来回答)
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