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族那木都鲁氏考证

清代满族那木都鲁氏考证
清代满族那木都鲁氏考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3312655.html,

清代满族那木都鲁氏考证

作者:王凯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3期

摘要:清那木都鲁氏是清代八大姓之一,为满族古姓,世居于那木都鲁、珲春、绥分、长白山一带。从康古礼“率部来归”伊始即受到皇族重视,康古礼第四子赖塔更是屡立战功被封为一等公。本文试以那木都鲁氏源流、旗藉考证,及其重要人物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及评价。

关键词:那木都鲁旗藉赖塔

中图分类号:H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3-0069-02

一、那木都鲁源流及旗籍考证

那木都鲁,为满族古姓,世居于那木都鲁(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城附近)、珲春、绥分、长白山一带。从世居之地可以看出,其原属于东海女真。那木都鲁氏是以地为名“那木都鲁,本系地名,因以为姓”。清初,各部来归,编于正白、正黄、镶红三旗。正白旗人康古礼,“国初率族众来归,尚公主,封为额驸,授三等子,编二佐领。十六大臣之列,历任户部尚书、护军统领”。该姓在东北的后代并不多,满族入关后,他们在北京地区繁衍了众多后人,因其祖上与皇家结亲,又多有军功,该姓成为民初北京地区满族八大姓之一。“辛亥革命后那木都鲁氏冠汉字姓白,那,南,傅,沈等”。清官方纂修的所有旗人传记,有相当一部分传主旗籍错乱,原因是清初的八旗中,有五个旗的旗人之旗籍经过几次变更,至顺治八年(1651)才基本固定。镶白旗旗主多尔衮曾把他与正白旗旗主多铎的旗色调换,镶白旗改为了正白旗,正白旗改为镶白旗。值得注意的是,换旗之前,多尔衮夺了多铎所属的15个牛录并把镶白旗阿济格所属的15个牛录给了多铎。记载为后人所记,赖塔为康熙时期人士,此时旗籍已不再改变。按其为正白旗人推测,则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从正白旗来到镶白旗,后改为正白旗。第二种情况是原属于镶白旗,后改为正白旗。而康古礼在太祖天命朝是隶属于镶黄旗的,在皇太极继位后改为正白旗,则说明其子嗣是属于被多尔衮从多铎手里夺去的15牛录之内的。可见那木都鲁氏康古礼这支的旗籍从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白旗的依次转变,并且此支在清太祖时期为镶黄旗。

二、那木都鲁氏后裔及任官

赖塔的爵位由其孙承继,并且其孙死后,由赖塔兄之子舒灵阿承袭一等公“原事革退,其(指赖塔)兄之子舒灵阿承袭一等公”。由此推测费叶伦应早亡,所以在康古礼后代中只有费叶伦没有职位。从下表中可以看出,那木多鲁氏仅康古礼及其分支的五世44人中就有一等公一人,尚书两人,都统两人,副都统一人,参领八人,其余大多数也是侍卫或者佐领,可见那木都鲁氏在从清朝建立到乾隆时代一直为整个国家作出巨大贡献。

满族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课程论文 题目:满族风俗文化 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满族是“满洲族”的简称,其祖先早在四千年前就聚居在长白山上,辽阔的东北大地,白山黑水之间,是满族的故乡。目前,满族的后裔散居于全国各地,以辽宁省为最多,北京、吉林、黑龙江等省市也有分布。随着时代的发展

变化满族的风俗习惯传承至今,发展为多姿多彩的满族风情。 一、家庭、婚姻和丧葬 过去满族家庭妇女地位较高,主持家中内外事务,甚至下田犁田打耙,结伴赶场做生意,调解族中纠纷,告状打官司皆由妇女所为,有“妇女当家则家发,否则家败”之说,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现在大多数家庭由男人当家或夫妇共同商量主持家政,也有的由妇女掌管处理家庭内外重大事宜的。赘婿有财产继承权,但必随妻姓。 解放前,满族婚姻系一夫一妻制,不同辈分不婚,严格实行本民族内部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男女长到十六七岁时,一般要订婚。过去结婚的程序很复杂,提亲时,媒人带上礼物去女方家,如女方家同意便会收下礼物同意订婚,随后男方家又携礼去认亲,先后去五次。满族结婚兴选“良辰吉日”。接娶之日,母亲和家人等内亲属都要唱送亲歌,意为让女儿到婆家后,要孝敬父母长辈等。拜堂时不许未婚姑娘在场。次日新娘在新郎姐、妹、嫂陪同下,拜访族人亲友,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门,且在娘家短住后再回到夫家长居。新中国成立后,满族和外族通婚已很普遍,并且摒弃了旧俗,婚事都简办了。 满族过去盛行木棺土葬。其丧葬习俗有二种。第一个习俗是“做嘎”。做嘎程序有五道:一是骑马转房;二是献酒,称“踩葫芦”,过去由彝族布摩进行;三是起经;四是打黄牛蒙鼓;五是跳竹竿。在起经、打黄牛蒙鼓、跳竹竿时,要念经文。丧事另一习俗是“陪嘎”。“陪嘎”对象往往是那些相互隔膜而又做得起嘎的人家。被选定的“陪嘎”户,近的可在家里进行,远的要在孝家附近另设“嘎房”,内置灵房、厨房

满族风情

满族风情 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其先世曾以传奇般的弓穹骑猎,开拓并繁衍于广阔丰饶的白山黑水地带,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满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它蕴藏着满族共同的心理感情,表现着满族人民共同的风尚、志趣意识和性格;体现了满族剽勇、骁悍的特点。 柳琴组曲《满族风情》,选取四个最具典型的满族风俗场景,表现了满族人欢度节日的喜庆场面,以及对图腾的崇拜,对孩子的深情和宗教活动(萨满教)的虔诚与神秘。 (一)《上元夜》:快板 史书载:“正月上半月的夜晚,好事者辄扮秧歌,燃冰灯,放花爆阵、高跷秧歌、旱船竹马,诸杂剧”表现了满族人欢庆节日的热烈场面。 在很久前,满族每逢上元夜或遇有喜庆之日,便官兵一致,军民一体,同行歌舞,“舞毕而歌,歌毕再舞,达旦而已。”此种娱乐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一队秧歌少则几十人,多则超百人,参与者多,观看者众。 1、曲式特点 2、节奏特点 乐曲是4/4拍子,中速。 3、旋律特点 屋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屋内炉火正红、春意盎然,年轻的母亲将小宝宝轻轻放入“睡摇车”内,然后在热乎乎的炕上盘腿而坐,一边悠闲地做着针线活,缝补衣服,纳鞋底子,纺线绣花,一边时而用手轻轻地悠荡着“睡摇车”。为了让小宝宝尽快进入甜美的梦乡,母亲还要轻声地哼唱着“摇篮曲”给小宝宝催眠呢: 悠悠喳,巴不喳,小阿哥,睡觉吧。 悠悠喳,巴不喳,悠悠宝宝睡觉啦。 宝宝睡,盖花被,盖上花被早早睡。 ……

母亲那轻柔的催眠曲不仅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更含有对孩子未来的希望,希望小宝宝长大成人后为国家建功立业: 悠悠喳,巴不喳,悠悠宝宝睡觉啦。 领银喳,上档子,上了档子吊膀子。 吊膀子,拉硬弓,要拉硬弓得长大。 长大了,骑大马,随你阿玛出兵啦。 骑大马,挎大刀,拉弓射箭武艺高。 大红顶子亮喳喳,挣下功劳是你的。 …… 母亲那轻柔的歌声不充满了对孩子浓浓的爱,更含有对孩子未来的希望,摇着熟睡的孩子以满族民谣《摇篮曲》 刘锡津选取 以及对对孩子的深情和 艺术只有通过由时代发展变化形成的形式承载了时代赋予的内容时,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艺术。

青山沟大型满族风情歌舞《八旗山水谣》震撼启幕

青山沟大型满族风情歌舞《八旗山水谣》震撼启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是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5月26日晚19时,我省首个重量级满族文化旅游品牌,中国东北景区首台大型满族歌舞《八旗山水谣》,在青山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华满族风情园启幕开演。它的问世,是我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转折点,也将成为拉动丹东及至辽宁旅游的又一引擎。 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青山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其幽峻变幻的山势、明丽旖旎的江色、善良朴厚的民风、相承不绝的满俗,总体集合了形态完整、浑然天成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赢得了中外游客的交相赞誉,每年游览人数达几十万。2012年5月,值青山沟旅游开发25周年之际,由青山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中华满族风情园共同斥资3000万元,历两年精心策划,集合了国内一流编导、作家、作曲、服装和舞美设计师,倾情打造了一台大型满族风情歌舞表演《八旗山水谣》,即将上演,值得期待!该演出以全方位的艺术形式涵盖了多种特点: ●风情万种——《八旗山水谣》的舞蹈体现了原生态和现代性的完美结合,形体语汇丰盈,内容诠释新奇,提纯了满族古老的历史、文化、军事及民俗的代表性演绎,全剧节奏讲究,衔接圆融,高潮迭起,华彩不断,具有婉约、奇崛、清新、震撼之美,是一幅不可多赏的溯源民族之根和民族之魂的活动版画卷。

●风采独具——《八旗山水谣》的音乐制作体现了在满族漫长的音乐长河中披沙沥金、含英咀华的特点,优美大气,荡气回肠,整台演出融满族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宫廷音乐、萨满祭祀音乐和民歌音乐于一体,其旋律设计、音程效果、调式变化等等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让人耳为之新,历久难忘。 ●风格高端——《八旗山水谣》的演员服装设计既体现了尊重历史的古朴,又照应了现代的流行审美特质,或灵秀简约,或华美堂皇,配以前卫的灯光和一流的舞美效果,让人美不胜收;更为难得的是,专为《八旗山水谣》演出而新建和投入使用的满族风情大剧院,占地3500平方米,内设1000只斜坡式观众座椅,环绕拱卫着集升降、推移、吊挂、水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舞台,形成最佳视距和观演效果,置身其中,直让人产生“今夕是何夕,得见此良戏”之独特感受。 ●风尚普及——两千三百年前,庄子道:“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当代社会,人们欣赏、参与和娱乐于某一事物,已经成为“学”的化身,在本质上拓展人的精神及生命历程。同样是两千三百年前,孟子感慨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八旗山水谣》在数目繁多的民族风情歌舞中,可谓江入荒流,独树一帜。朋友,当你疲惫孤独的时候,请记得青山沟;当你欣逢快乐的时候,也请记得青山沟。《八旗山水谣》邀请你来!它提供给人们的,必将是听觉的黄钟,视觉的石光,身体的憩园,心灵的牧场!

满族传统文化今天现状

摘要:文化变迁研究一直是中国民族学所研究的问题之一,也是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内容之一,通过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满族聚居区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我们对于现阶段满族文化的保存、保护有了比较清楚的掌握和认识,对满族文化的现状及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满族;传统文化;文化变迁。 文化的变迁是一种常态。通过文化的更迭变迁,原有的旧的文化形态才能进步与更新。[1]文化变迁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巨大的意义。通过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满族聚居区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我们对于现阶段满族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保存、保护方面有了比较清楚的掌握和认识,也有利于我们今后对满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也做出更新的判断和思考。 一、物质文化的变迁。 物质文化也称之为物态文化或显形文化。满族传统物质文化如服饰、饮食、居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1.满族传统服饰被现代服饰取代。 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服饰文化是比较容易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变化的,文化的整体变迁往往都是最先有服饰的变化表现出来的。满族传统服饰主要包括长袍(统称旗袍)、马褂、坎肩、套裤、兜肚、靰鞡等,满族男子多带瓜皮帽,女性多为扇形冠,即俗称的“旗头”。这是由于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和林海雪原的广袤大地上,四季分明,冬季较长,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及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服饰的用料和款式。但在今天,这些传统服饰已经很难觅得踪影了,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只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的一户老人家里见到了以前留下的灰色粗布长袍,但当时这件长袍已经被老人剪成两段,准备做坐垫,让我们觉得非常可惜。据我们了解,在新宾腰站村还有少量的满族传统服饰,但也多放于衣柜中,平时很少有人穿,只在节日等表演节目是会穿。据吉林乌拉街镇韩屯关秉正老人(男84岁)介绍,他小时候是穿满族长袍的,村里的满族人家里条件稍好些的都穿满族服装,妇女穿旗袍。但现在,人们基本都是以汉族服饰为主了。只是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满族的旗袍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审美价值的开发,已经成为适合现代人穿着的服饰样式,不仅让其他民族的同胞喜爱接受,更是具有国际知名度,成为中国服饰的标示之一。但这并不能改变满族传统服饰已经逐渐被汉族服饰所取代的事实,传统服饰已经成为只能在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成为历史的标志。 2.日常饮食结构与汉族基本趋于一致,民族特色食品地域化。 饮食习惯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也是体现民族特色和风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满族世居东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是满族形成了自己的饮食特点和习惯。偏好粘软甜酸、口味偏咸,喜食野味,忌食狗肉等,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满族在日常基本的饮食结构方面也和以往不同,以前满族多种植黍、粟、糜子、高粱等,现在,满族的主食多是都是以大米、白面等为主,和汉族基本一致。传统满族饮食是忌食狗肉的,但现在很多满族并不在乎这点,甚至不了解,就这一点我们在调查中做了比较,我们发现内蒙的满族知道忌食狗肉这一习俗的很少,相比之下,吉林满族和辽宁满族对这一点知道的人明显多一些。不过,即使是知道这一点,很多满族人还是会吃狗肉。传统的饮食习俗并不会约束他们的饮食选择。 但是,满族的特色食品并没有彻底消逝,特别在东北地区,它依然存在人们的餐桌上,并且成为东北各族人民都很喜欢的食品,形成了地域化的饮食特色。满族喜食的粘食,如苏子叶饽饽,粘火烧、粘豆包,还有酸汤子,都大家的喜爱的食品,萨其马更是最为驰名的满族糕点。 3.满族传统房屋日趋现代、新潮。 满族传统房屋有三大特点:口袋房、落地烟囱、蔓子炕(万字炕)。另外,传统满族房屋西炕不住人,一般在西墙供奉祖宗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族人民住进的楼房或者新式平方,内部装饰更加新潮,东西炕也都住人了。随着老人的离世,年轻一代祭祖意识淡漠,在西墙供奉祖宗板的传统也就少了。满族与汉族居室没有太大区别。当然,传统的房屋虽然不再作为居住使

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风情游商业化运作的研究

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风情游商业化运作的研究 在我国东北有一个古老的民族-满族,它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遗产,凝聚了丰富的满族人民的精神,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等价值,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吉林市乌拉街是其鲜明的代表,现本文就乌拉街满族风情游的商业化运作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保护和弘扬乌拉文化,促进吉林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风情概况 (一)吉林省乌拉街镇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是人们利用自然界材料创造之后随着历史留 下来的物质环境。 满族的乌拉街镇曾有“四祠”、“八庙”、“八大胡同”“四府”、“古街”等古建筑,但现在仍然现存的只有魁府、后府、萨府、清真寺和百花点将台等旧址。人工环境存在的景区有限,在此方面的旅游商业投入应当适当减少。乌拉镇现在存在的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乌拉街 镇的历史变迁,明清时代遗留的历史建筑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具有很高的研究性和观赏性。 (二)吉林的乌拉街镇人文环境 1、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精神层面的物质存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体现。乌拉街镇的满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既有泥墙火炕的满族原始民居、又有水团子、粘豆包等满族传统美食,这些都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旅游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欣赏满族的大秧歌、东北二人转,还可以看到萨满“腰铃”舞等节奏鲜明的舞蹈。以上这些民俗文化来源于人们的不同需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演变成为满族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世代代影响着满族同胞。 2、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拉街镇是满族祖先乌拉部的重要聚居区,清十二代皇帝大多在这里留下过足迹,皇室八旗及乌拉部族在此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乌拉满族萨满音乐、乌拉满族秧歌、乌拉满族猎鹰习俗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虽然有的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不再存在,但是其中的萨满文化已经为世界人熟知,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3、满族文化的继续 满族的祖先起源于白山黑水,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住在这里,一直以来乌拉街镇都是满族人民聚居的地方。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出现了很多骚客名人,丰富的人文资源构成了乌拉街独特的名镇特色。乌拉街镇不但记录了中国东北少数民族的发展史,也是满族人民的文明史。 4、节日种类繁多

旗袍与中国传统服饰-中英互译

旗袍与中国传统服饰 旗袍源自清代满族女性服饰,被誉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典范。它不仅在整体造型的风格方面符合中国文化和谐的特点,而且它的装饰手法也展现着浓厚的东方特质。另外,穿旗袍可以增加形体的修长感,配上中高跟鞋,更可以抬升人体的重心,将东方女性的端庄、典雅和含蓄的美展露出来。因此旗袍在中国民族服装中独领风骚,久盛而不衰。 中国男子的传统服饰比较有代表性的为长袍、马褂,长袍和马褂都是满族男子的服装,盘领、窄袖,马褂是对襟,大都有马蹄袖,长袍为大襟。也有马褂、长袍相连的两部形式,这种形式的长袍只有下半截,连扣在马褂的内下摆。长袍马褂给人的感觉是既不乏庄重,又显得洒脱和舒适。 2001年APEC会议各国元首穿着“唐装”集体亮相,掀起了一股以穿“唐装”为时尚的风潮。将“唐装”作为中式服装的通称,主要因为国外都称华人居住的地方为“唐人街”,所以“唐人”作为中式服装的通称,主要是因为国外都称华人居住的地方为“唐人街”,所以“唐人”穿的衣服自然就叫做“唐装”了。当今的“唐装”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它的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立式领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也就是盘扣;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等。 另外,中国不动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服饰也各有特色。比如,肚兜就是关中和陕北的传统的贴身服饰,肚兜的形状就像背心的前襟,上面用布带系在脖颈

上,下面两边各有一条带子系在腰间,它可以避免肚子受凉,夏天时儿童穿在外面也显得天真烂漫。在儿童穿的肚兜上尝尝绣有虎头像和“五毒”图案,给予了大人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再比如,中国少数民族彝族的服饰也很有特点。彝族妇女的头饰大致有缠头、包帕、绣花帽三类,其中红河地区妇女的头饰更是琳琅满目,以银饰为贵为美。披风是彝族男女皆备的特色服装,以动物皮毛、毛麻织品和草编织制品为原料,以青、蓝二色为主。 Cheong-Sa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ostumes The cheong-sam has its origin in the Manchu female's costumes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mode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bilatory culture. As for the reason, the cheong-sam not only accord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harmony within Chinese culture in terms of the style, but also shows rich oriental idiosyncrasy with regard to ornamental techniques. In addition, the cheong-sam will give more pominence to a lady's slender figure, and also help to heighten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human bodies together with high-heel shoes, so that civility, elegance and dignity will be fully displayd. Therefore, the cheong-sam developed its own trend, which has been long lasting. As for the traditional clothes of Chinese men, the long gown and mandarin jacket are typical. Both of them have round necks and narrow sleeves. The mandarin jacket can be seen as a kind of Chinese-style jacket with buttons down the front, mostly with sleeves like a horse's hoof. However, the front of long gowns, with buttons on the right, is basically large. There is also a type of garment combining the long gown and the mandarin jacket, and they will only have the under-half part,

喜鹊登科满族风情园

风光无限情满天下 -----喜鹊登科满族风情园 喜鹊登科满族风情园是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休闲农业特色发展项目,是满族风俗得以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 喜鹊登科满族风情园位于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对角沟门村,111国道旁,是去丰宁坝上草原的必经之路,于2007年初开始建设,同年11月份投入使用。此园自有基地500亩,是怀柔区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以合作社+基地+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养生体验、科普教育、满族文化、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满族风情园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主要产品有各种花茶、农家杂粮、野生菌、柴鸡蛋、怀柔板栗、核桃、野生杏仁油、核桃油、西洋参、蜂产品、鹿产品、精品特菜等十大系列300多个品种。 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关于它有很多好听的神话传说。相传牛郎织女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每年的七月七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喜鹊登科的名字就是借用这个典故。以前山区农村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大量的优质农产品剩余,得不到利用。到了现在随着人们营养饮食观念的建立,“粗粮、有机、纯天然无污染、营养全面”的农产品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如何利用农村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又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饮食观念呢?喜鹊红娘拉线,借助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实现农产品从农村走向城市,全面推广。带着这样的美好愿望,喜鹊登科合作社于2007年成立,先后与北京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业推广站、北京市农广校、天津农科院合作,引进黑小米、黑玉米、金莲花、金花葵等138个新品种。合作社带动入社成员239户,带动区内6580户农民,安置剩余劳动力就业286人,从07年至今逐年调整结构,现已形成规模。 园内四大功能区:生态种植观赏区、亲子农事体验区、有机果蔬采摘、登山户外露营区,成为沟门小学的学生的实践基地,变成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生活的理想场所。

袁仄《中国服装史》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袁仄《中国服装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攻重浩精研学习网提供资料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考点一:走进中国服装历史★★ 1服装 服装,俗称“衣裳”、“衣服”。它不仅起着遮体、护体、保健、御寒、防暑等作用,而且还起着装饰、美化、标志等作用,通过衣质、色彩、裁制和造型等的变化,能够充分显示人的体态和仪容的美感,或表现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和个性。服装是一种带有工艺性的生活必需品,在一定生活程度上反映着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会风尚面貌的重要标志。 2服装的整体特点 中国服装的整体特点是色彩鲜明、工艺精美、重视细节装饰,各民族服饰的风格、款式迥然不同,不同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无不体现在其民族服饰中。 3服装的民族性特征 中国民间服饰深深植根于民间生活与民俗活动中,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生命力也非常旺盛,比如农历新年的红绒头花,端午节的老虎耷拉,情人互赠的服饰信物,用天然植物编织的箬笠、蓑衣,还有手工制作的虎帽、虎鞋、猪鞋、猫鞋、屁股帘儿等,这些服饰都具有典型的民族性特征。 4服装的发展历程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衣冠王国”,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易·系辞下》)中可见中国服饰与文明同步。 (1)一千万年前,古猿人用树叶兽皮御寒、蔽体遮身。 (2)几十万年前,氏族公社时期,人们用骨针简单缝纫而初具服装轮廓。 (3)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氏族人和大汶口人已开始广泛种麻、养蚕,男耕女织、缝纫初兴,衣裳(服装)初步形成。比较原始的服装是无袖、无领、无裤的裙衣式。 (4)经过不断地完善和改进,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各个朝代的服装:开始讲究的商代服装;服饰齐全的春秋战国服装;分类定名的汉代服装;工艺精湛的唐代服装;品目繁多的元代服装;等级严明的清代服装;以及品种齐全、绚丽多彩的现代服装等。 考点二:中国服装史中的五次变革★★★ 中国的服饰文化是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服装史专家周锡保总结了中国服装史上的五次重大变革。1战国时期 这次变革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的目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服饰引入中原,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将下裳改为裤。 2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蛮夷入主中原”,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十分普遍,受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宽衣博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佛教流入中原,佛教艺术也影响着服饰形制和纹样。

满族风情园报告

目录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1.2 工程规模和特征 1.3 勘察目的与任务 2、勘察工作 2.1 勘察依据 2.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 2.3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2.4 工作量完成情况 2.5 工作时间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 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概述 3.2 地质岩土概述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1 水文地质条件及有关参数 4.2 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 5、场地类别及稳定性评价 5.1 场地抗震设防参数 5.2 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5.3 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分析评价 5.4 建筑抗震地段的划分 5.5 场地稳定性评价

6、场地中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及承载力特征值6.1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统计表 6.2 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变形模量综合成果表 7、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8、结论与建议 附图表 1、钻孔一览表1页 2、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3页 3、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统计表2页 4、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 5、工程地质剖面图11页 6、代表性钻孔柱状图5页 6、土工试验成果总表4页 7、压缩曲线成果表41页 8、地下水水质分析报告表1页 9、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1份

呼和浩特富邦满族风情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接受建设单位呼和浩特市富邦新技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单位对其投资建设的“呼和浩特富邦满族风情城”进行详细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勘察场地位于呼和浩特市海拉尔中路路北,公主府公园的对面原橡胶厂院内。 1.2 工程规模和特征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图,本次勘察工作内容为西区:包括拟建高层住宅楼、多层商业、内院,总体上地上1~30层,地下室2层,均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其中:主楼有住宅D座,地上13-18层,东西长111.35m,南北宽15.40m;住宅C座,地上30层,东西长103.80m,南北宽15.40m;西侧商业、内院,地上1-4层,东西宽60.90m,南北长153.60m;拟建物位置、规模及尺寸见平面图。 1.3 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工作为详细勘察阶段,依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及甲方、设计要求,勘察工作主要目的和任务是: 1.3.1 查明场区内地形、地貌,拟建物范围内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厚度、分布,提供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承载力特征值及设计所需各项岩土 工程参数; 1.3.2 查明场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深情况、类型和地下水的腐蚀性,并提供地下水有关参数; 1.3.3 查明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分析其成因、分布范围、程度等,提出治理措施; 1.3.4 判定场地土有无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存在,并提供处理方案; 1.3.5 判定场地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场区的标准冻深。 1.3.6 对场地的稳定性、地基土的均匀性做出评价,提供合理适宜的地基基础建议方案。 1.3.7 为预测地基沉降、差异沉降等变形,提供相应的岩土设计参数。 1.3.8 根据场地钻孔揭露的地层情况,提供基坑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

关于确定满族颁金节为我区重要节庆活动日的建议 .

关于确定满族颁金节为我区重要节庆活动日的建议 节庆是指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以节庆活动作为重点的旅游活动就叫节庆旅游。它是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旨在加强地方吸引力而举办的各种节日、庆典等活动,使旅游者在停留期间具有较多参与机会,以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节庆旅游属于人文景观旅游的一个类型,属于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的范畴,可以使旅游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取得知识和营养。节庆活动可拉动旅游发展,主题各异的节庆活动不仅搅热了旅游市场,也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其潜在效应如今正不断显现。如山东威海华夏城、云南印象丽江等大型实景歌舞表演等。 发展节庆旅游,首先要要明确旅游资源的特色,这是开展任何旅游活动都要考虑的,此外,在有些节庆旅游活动中会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会张显出地域文化的魅力。这些节庆活动能够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因而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另外,节庆旅游项目的观赏过程自然也是游客的参与过程。游客通过对节庆活动的亲身参与,可以渲染活动氛围,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对旅游地及节庆活动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文化是包括节庆旅游在内的所有旅游活动的灵魂,它是旅游地能够吸引旅游者的原动力。由于节庆旅游拥有特定的主题、且在特定

时空范围内举行,因而更能以独特的形象吸引大量游客,并产生轰动效应,从而提高旅游地知名度,促进当地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节庆旅游带有极其强烈的经济性,能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区有着丰厚的文化基础和历史典故,其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如郎太后的传说、努尔哈赤爱犬救主传说、仙人棋盘传产、尚阳堡流人文化乃至建国后修建水库大坝的感人事迹都可以成为精彩剧目,发掘历史文化、传诵民族经典。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始于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纠正族名“女真”为“满洲”,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在1989年10月丹东举行的“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定为“颁金节”,作为满族“族庆”之日,至2016年纪念日之际,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景区建设、行业管理、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进一步繁荣,并通过举办槐花节等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助推旅游新项目的落地和规划建设,通过创新服务等方式,努力实现新目标,造就我区旅游业的新发展。我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更是清河流域满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以《镶黄旗满洲钮祜禄氏弘毅公谱图》惊现清河区郎家屯村、昔日郎姓村姑入宫为后的精美传说广为流传、考证确定慈安祖籍在清河流域而成为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以《郎娘娘传说》为

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有10682262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及北京、天津、上海、西安、山东、宁夏、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与汉族杂居。满族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贵族所建立的清朝,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晚清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封建社会末期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闭关锁国到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直至今日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满族的社会、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巨变,满族服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也有自己发展变化的轨迹。 满族及其先世的服饰元素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众所周知的旗袍、坎肩、马褂等在近现代已被国人普遍接受,并成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从整个服装发展的历史来看,清代服饰的形制,在中国历史服饰中最为庞杂、繁缛,规章制度也多于以前任何一代。清代服饰是以满族贵族、八旗子弟为主要穿着群体的宫廷官定服饰,主要体现着满族先祖女真人的服饰文化特征;清代满族民间服饰显示出各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与吸纳的文化特征;近现代的满族服饰则是在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创新的过程中发展和变化着。 一、满族先祖服饰 服饰可以说是人类物质文化水平发展的一个直接的标志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国家、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水平就标志着这个地区或者是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其文明程度的高低。一个民族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是一种区别的标志,对于本民族而言却是互相认同的旗帜、集结的纽带。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历史传承发展的“本能”。形成某种民族服饰的原因是复杂的,满族的服饰首先是出于实用,然后才有美的追求。它不仅受地理环境、经济方式及生活习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受民族心理、审美观念和传统习俗等主观因素的

吉林市简介

吉林简介 吉林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东北第五大城市(市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除汉族外,还有朝、满、蒙、回、等48个少数民族。截至200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700多万人。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位于长春市以东124公里处。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市物产丰富。土地、水利、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 吉林市为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的满族风情,还有阿拉底村等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吉林市最繁华的街市在东市场、大东门一带。 吉林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城东有“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而卧;城西有“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盘踞;城南有“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城北有“后玄武”——遐尔驰名的北山、玄天岭、桃源山古庙掩映。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龙潭山鹿场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景点。 吉林市历史悠久,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2个特大城市之一。吉林市还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福布斯》中国内地最适宜开工厂的城市榜首。公元14至19世纪,吉林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在市区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孔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揉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吉林的冬季格外引人注目。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更令海内外宾客心驰神往。有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中国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还有全国著名的北大湖滑雪场是亚洲设备最先进条件最

满族传统文化变迁思考

满族传统文化变迁思考 摘要:文化变迁研究一直是中国民族学所研究的问题之一,也是研究 中国民族问题的内容之一,通过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 蒙古自治区等地的满族聚居区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我们对于现 阶段满族文化的保存、保护有了比较清楚的掌握和认识,对满族文化 的现状及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满族;传统文化;文化变迁。 文化的变迁是一种常态。通过文化的更迭变迁,原有的旧的文化形态 才能进步与更新。[1]文化变迁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有着 巨大的意义。通过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 地的满族聚居区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我们对于现阶段满族文化 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保存、保护方面有了比较清楚 的掌握和认识,也有利于我们今后对满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也做 出更新的判断和思考。 一、物质文化的变迁。 物质文化也称之为物态文化或显形文化。满族传统物质文化如服饰、 饮食、居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1.满族传统服饰被现代服饰取代。 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服饰文化是比较容易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而变化的,文化的整体变迁往往都是最先有服饰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满族传统服饰主要包括长袍(统称旗袍)、马褂、坎肩、套裤、兜肚、靰鞡等,满族男子多带瓜皮帽,女性多为扇形冠,即俗称的“旗头”。这是因为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和林海雪原的广袤大地上,四 季分明,冬季较长,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及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 方式决定了他们服饰的用料和款式。但在今天,这些传统服饰已经很 难觅得踪影了,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只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的一 户老人家里见到了以前留下的灰色粗布长袍,但当时这件长袍已经被

窗花透视出的满族风情_解析沈阳地区的民间剪纸

满族研究2005年 第1期窗花透视出的满族风情 ——解析沈阳地区的民间剪纸 金 鸥 (沈阳市文联,辽宁 沈阳 110006) 摘要:满族剪纸穿越历史长河,以其独特的方式衍生至今。沈阳地区的剪纸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五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后期至今。本文就沈阳地区剪纸代表性人物岳文义和最具满族特点的艺术家翟文慧的剪纸艺术解读、加之年轻的满族剪纸艺术家吴德新的作品分析,找出沈阳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且从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满族文化的渗透脉胳。他们既是满族历史文化的诠释者,也是满汉民间剪纸的古今融汇。从而,完成了沈阳历史上第一个民间剪纸的真正读本。 关键词:沈阳剪纸;满族风情;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05)01-0079-10 沈阳地区的剪纸自解放以来,有了飞速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五十年代初,沈阳出现了新剪纸。所谓新剪纸的含义就是以新的生活理念表现新的生活。这所谓的新主要是指观念而言。旧剪纸大多表现祈求吉祥,福禄寿喜,平安避邪,供奉神仙,多生贵子,那种原始的期盼的,而新剪纸主要表现新中国的变化及欣欣向荣的春天。随着时代脚步,比如大跃进,比如三面红旗,比如工农兵;五十年代出现的剪纸,算是第一个高潮;而第二个高潮是在1985年以后。这两个时期的剪纸既有传统的民间剪纸,又有创新的现代剪纸。 民间剪纸的作者多为街道的家庭妇女,她们当中的代表人物如和平区的丁秀荣、沈河区的王玉秋、皇姑区的王桂香、王忠香、常桂双等人,其中皇姑区剪纸的女子要多于其他区。她们的剪纸完全属于传统剪纸,表现领域也多为花鸟鱼虫、动物和戏曲典故,古代人物,传统心俗等,如“龙凤呈样”、“麒麟送子”“八仙过海”“麻姑献寿”及《三国演义》和《水浒》中的人物等。她们的作品在民间流传得比较广,近几年也参加了一些地区市举办的剪纸展览,但很少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沈阳新剪纸的出现,始于五十年代。新剪纸的作者相对文化程度要高于旧剪纸的妇女们。其中代表性人物有岳文义、张世吉、李汉华、崔学东、赵文博等。他们的剪纸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传达现代人的观念和当下的社会信息。因此,他们的剪纸经常见诸于报端。但由于无人组织,只是呈散兵游弋状态。各自为战,彼此极少交流,也与外界极少交流。因而,影响了剪纸艺术的发展的剪纸队伍的形成壮大。 其实,沈阳新剪纸真正的发展,还是在1981年3月成立了沈阳市剪纸研究组之后。因为有了剪纸组织,有人管了,经常会开展一些活动,有了交流剪纸艺术的机会。剪纸队伍发展很快,9名会员发展到了37名。到了1985年,沈阳剪纸研究组长改为沈阳市剪纸研究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作者:————————————————————————————————日期: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第十六条旅游资源分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白城市的旅游单体数量为54个,涉及6个主类,14个亚类. 表2 四平市山门镇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表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资源单体数量 A 地文景观AA 综合自 然旅游地 AAF 自然标志地山门自然风景区 1 AC 地质地 貌过程形迹 ACB 独峰半拉山,杏花山,石门山,长达山 4 ACL 岩石洞与岩穴喀斯特“溶洞山”,玄武岩赏析区,神仙洞 3 B 水域风光BA 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山门水库 1 BF冰雪地BFA冰川观光地山门滑雪场,风情冰原 2 CA树木CA C 独树神仙树,常翠松,红枫海 3 CB 草原与 草地 CBA 草地二郎戏草场,绿映天草场 2 FA综合人文 旅游地 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 所 青云寺,观音堂,财神堂,二郎神宫,西游记 宫,丰都鬼城 6 FAD 园林游憩区域山门生态园,中生代地质公园 2 FB 单体活 动场馆 FBA 聚会接待厅堂(室)四平山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 FBE歌舞游乐场馆农家乐园欢乐场 1 FD 居住地 与社区 FDA 传统与乡土建筑满族风情,农家体验社区 2 FDF 会馆山门时尚休闲会馆 1 FF 交通建 筑 F 2 F G 水工建 筑 FGA 水库观光游憩区段山门水库,乐山水库,神传水库 3 FGD 堤坝段落八一节制闸 1 G 旅游商品GA 地方旅 游商品 GAA 菜品饮食熏肉大饼 1 GAB 农林畜产品与制品大豆,绿豆,红小豆,莲花“莲子”米,高粱 5 GAD 中草药材及制品甘草,麻黄 2 GAE 传统手工产品与工 艺品 年画,剪纸,柳条编 3

中国清朝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之清代服饰,马蹄袖是游牧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在清朝中有反映,而农耕民族注重审美观,崇尚娴静,舒适,衣服较宽松,... 中国传统服饰之清代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马褂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马褂的形制为对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别。对襟马褂多当礼服。大襟马褂多当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缺襟(琵琶襟)马褂多作为行装。马褂多为短袖,袖子宽大平直。颜色除黄色外,一般多一天青色或元青色作为礼服。其它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都可作常服。本土为戴暖帽、穿马褂、行袍的男子。 中国传统服饰——马甲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其中一种为“马甲”或称“坎肩”,男女皆着。样式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一般穿在里面,样式也比较窄小。清末时,有把马甲穿在外面的。还有一种多钮扣的马甲,称“巴图鲁看坎肩”(巴图鲁是满语,是“勇士”之意)。这种马甲,四周镶边,在正胸钉一横排钮扣,共十三粒,俗称“一字襟”马甲,或称“十三太保”。先在朝廷要官服用,故称“军机坎”。以后,一般官员也多穿着,成为一种半礼服。 中国传统服饰——领衣

清代服饰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清代礼服一般无领,穿时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领。春秋季节,用浅湖色缎,冬季用绒或皮,这种领子,又称“领衣”,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称“牛舌头”。质料用布或绸缎,前为对襟,用钮扣系之,束在腰间。还有一种披肩。形似菱角,上面绣以纹样,多用于官员朝服。本土为领衣实物。 中国传统服饰——妇女发饰 中国传统服饰之清代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之清代妇女发饰,分为满汉二式。初期还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后在相互影响之下,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各地风俗也不一样。清朝中叶,汉族妇女模仿满族宫女发饰,发饰品种繁多,各个时期流行的发式也各不相同。汉族妇女服饰,初期仍如明末之旧。

清代服饰也直接影响我国近代

清代服饰也直接影响我国近代、现代服装的发展和演变。清代服饰与满族习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清代服饰是以满族服饰为基础,又采纳了汉族服饰中的某些元素发展而来的。 清朝民间服饰 “镶滚彩绣”是清代民间服饰的一大特色,尤其在妇女服装中表现的更为突出。“镶滚绣彩”是指在服饰上不仅讲究镶嵌各种彩牙儿和花绦,而且还加上刺绣,就是农村妇女的头巾、围裙、衣襟、鞋面等也都要用各种彩色丝线刺绣一些花边图案。 1、袍、褂。清代满族人经常穿的马褂是清代比较盛行的一种外褂。它用料节省,制作和穿着都很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原因。清代袍褂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状,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显得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褒衣博带式的衣冠,为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2、帽子。清代百姓喜欢戴帽子。大致分为:暖帽、凉帽、便帽和女子戴的坤秋帽。所谓暖帽,是冬季所戴,圆形,帽檐为上翻形,帽顶有红缦作为装饰。凉帽,无檐,形状颇像东北农村酱缸上的缸盖“酱斗篷”。便帽,俗称“瓜皮帽”,是清代最普及的一种帽子,老幼皆戴,六瓣缝合而成,帽顶要缀上一个丝绒结成的“大疙瘩”,俗称“算盘结”。为了区别帽子的前后,还要在帽边的正中间钉上一个明显的标志——帽正,多用美玉、翡翠等宝石来装饰。坤秋帽

是一种妇女所戴的帽子,式样与男子的暖帽相似,也为皮檐上仰。帽顶多用红色、蓝色、紫色缎子作面,顶上有盖花,多用刺绣或金银为装饰。 3、坎肩。南方称马甲,因它穿起来方便、护心而受到清代男女老少的喜欢,而且还往往把它套在长袍外面穿着,无形中起到一种装饰作用。按衣襟造型分三种:大襟、琵琶襟、一字襟。其中“一字形”前襟的叫“巴图鲁坎肩,”满语意为勇士穿的马甲,多在八旗子弟中流行。 4、裙子、裤子。清代满汉妇女多穿裙装和套裤,裙子以长裙为主,群式多变。如早期时兴“月华裙”,在裙中褶裥内有花纹图案,好似月色映照下的美景。中期流行的“凤尾裙”用金银线将各裙片拼和连接,宛如凤尾。乾隆年间,妇女喜欢穿镶粉色边的浅黄色衫,下配绣花边的裙子和裤子。咸丰、同治年间在凤尾裙基础上改革成为“鱼鳞百褶裙”,即在裙下摆处用线交叉相连,使之能展能收,形似鱼鳞。光绪后期的裙装又出现了在裙子上加飘带,尖角处缀以金、银、铜铃,行动起来,叮当作响。清代女裙以红色为贵,喜庆时节多穿红裙,这种服色偏好影响至今。 5、靴、鞋。清代男子普遍穿靴子,这也是骑射民族生活的一种反映。满人入关以后,由于气候暖和,经济状况好转,人们便不再穿笨拙的皮兀勒,而用布料制靴了。按清朝规定,只有入朝的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