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及其防治
植物保护技术-番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植物保护技术-番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早疫病重点控制室内的温湿度。
防治关键在于用药的迟早,掌握在发病前开始喷药预防,发病后用药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理想;化学防治用苯醚甲环唑、百菌清、甲霜灵·锰锌、丙森锌、代森锰锌等。
二、灰霉病加强通风管理。
浇水宜在上午进行。
蘸花时加0.1%的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病花,带出室外深埋;化学防治可选用异菌脲、腐霉利、嘧霉胺、百菌清等。
三、晚疫病定植时栽得不能太深。
及时整枝打权,适当摘除老叶,控制浇水。
每亩次用百菌清烟剂200~250克。
化学防治可选用用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嘧菌酯、乙磷·锰锌、霜脲·锰锌、甲霜·锰锌、烯酰·锰锌等。
四、叶霉病与非茄科作物三年以上轮作,以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数。
种子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以清除种内外的病原。
移栽前棚室消毒,200平方米用0.5公斤硫磺粉和1公斤锯末混合,点燃熏闷一夜。
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叶;适当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
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多施磷、钾肥。
高温闷棚,选择晴天,密闭棚室使温度上升到36~38℃,保持2个小时,然后通风降温。
化学防治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抗霉素、嘧菌酯、春雷霉素等。
五、番茄根结线虫病1、太阳能高温消毒:温室休闲的夏季盖膜闷棚,深翻表土30厘米、起垄、大水漫灌、覆盖白色地膜、密闭棚20天。
2、种植诱捕植物:休闲时种植菠菜、白菜、油麦菜等,1个月左右收获,深挖后将根集中焚毁。
3、翻晒土壤:下茬播种前翻晒土壤,覆盖地膜,曝晒7天左右。
4、深耕土壤:定植前深耕深翻土壤20厘米以上。
5、轮作:与葱、蒜、韭菜等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
6、苗床消毒:每平方米床土用1.8%阿维菌素1.5毫升,稀释2000倍均匀喷洒床土,拌匀后装营养钵育苗。
7、采用滴灌浇水,大水漫灌是根结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严禁串灌漫灌。
8、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
番茄早疫病防治小窍门

轮作
合理安排番茄与其他蔬菜的轮作 ,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提高植物免疫力
选择抗病品种
选用对早疫病抗性强的番茄品种,提高植物自身 的抗病能力。
种子消毒
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用温汤浸种等方 法,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培育壮苗
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
及时清理病残体
及时摘除病叶、病果
同时,在施药后一定时间内要保证番茄不上市,以减少农药残留对消费者的危害。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来替代 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的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确定防治措施
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实施防治计划
按照防治计划,定期检查、监督防治措施的执行情况。ຫໍສະໝຸດ 治效果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系统
01
建立番茄早疫病的监测系统,定期调查、记录病情发展情况。
评估防治效果
02
根据监测结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措施的有效性和可
行性。
及时调整方案
种子消毒与无菌播种
使用55℃温水浸泡种子30分钟,或 使用2%硫酸铜溶液浸泡种子10分钟 ,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
VS
采用无菌播种技术,避免带菌种子萌 发后传播病害。
土壤消毒与改良
使用溴甲烷、氯化苦等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 毒,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添加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改善土壤结构,提 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减少早疫病的发病
发现有早疫病的叶和果实,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防止病原菌传 播。
深翻土壤
在番茄收获后,将土壤深翻,将表土与深层土壤混合,减少病原菌 在土壤中的积累。
清洁田园
在番茄生长期间,经常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处理,减少病原菌 的传播。
番茄早疫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番茄早疫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1)症状和流行规律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各地温室、大棚栽培番茄全年均可发生,但以春播番茄为重。
本病除直接危害茎、叶、果外,还可抑制番茄生长和果实形成。
一般下部叶片首先发病,逐渐危害上部叶片。
叶片感病,初期为水渍状病斑,渐呈褐色或黑褐色圆形到椭圆形斑点,成熟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褐色,具同心轮纹,病健交界处有黄色或黄绿色晕圈。
严重时多个病斑可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
茎、叶柄或果柄发病,病斑梭形或椭圆形,深褐色,稍凹陷,具同心纹和晕圈,病枝易由病处折断。
青果受害,多由果蒂附近开始,病斑比叶茎病斑颜色深,凹陷,具同心轮纹,病果开裂,病部变硬,病果提早变红。
空气相对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黑霉。
病原真菌附于棚室内病残体、土壤内或种子表面越冬。
第二年春天借气流、雨水传播,由植株气孔或直接侵入寄主,并很快在棚室内进行多次再侵染。
早疫病病菌对温度适应性很强,平均气温15-30℃均可发生,以20-25℃最适宜发病。
空气相对湿度达70%时早疫病即可流行,达85%时茎叶染病率最高。
直入5月中旬以后,由于加温温室和大棚内昼夜平均气温高达20℃以上,且夜间相对湿度高于白天1倍左右,此时又是植株营养大量向果实输送,茎、叶含光合产物少,糖浓度下降,植株抗逆性差,茎、叶极易被感染,造成早疫病的发生。
此外,重茬造成温室、大棚内病菌积累,种植密度大造成植株间湿度大,结露时间长,基肥不足,低洼积水和结果过多造成植株生长势弱等因素均会引起早疫病的发生流行。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并进行高温闷棚;有条件的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播种前种子用55℃热水浸种15-20min,可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定植时剔除病苗,选无病壮苗定植;加强棚室的温湿度控制,浇水选晴天上午,浇水后及时通风,特别要避免早晨叶面结露;及时摘除下部老病叶并携出棚外深埋,既减少菌源又有利于通风透光;后期可追施钾肥,坐果期叶面喷0.1%蔗糖加0.2%磷酸二氢钾再加0.3%尿素,有利于减少叶部病斑。
怎样防治番茄早疫病

怎样防治番茄早疫病?
(I)番茄早疫病主要危害植株叶、茎及果实,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感病。
叶片染病,初现水渍状深褐色或黑色、圆形至椭圆形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边缘呈深褐色,中央呈灰褐色,有同心轮纹,边缘有黄色晕环。
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状物。
病害常从下部叶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
发病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完全枯死。
茎部病斑多数在分枝处发生,灰褐色,椭圆形病斑稍凹陷,表面产生黑色霉状物。
幼苗期茎基部发病,病斑黑褐色,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引起腐烂。
果实发病多发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凹陷,具同心轮纹,其上长有黑色霉,病果常提早变红和脱落。
(2)防治方法。
①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用高畦地膜覆盖合理密植。
②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带到田外深埋。
③发病前或进入雨季后,用80%代森镒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精甲霜灵•镒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隔7~10天施用1次,连续防治2〜3次。
大棚番茄四大灭绝性病害的防治

大棚番茄四大灭绝性病害的防治番茄的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枯萎病都是真菌性病害。
这几种病一旦发病,发展迅速,尤其在温室大棚内,由于空气湿度大,通风性差,更易成为灭绝性病害,严重时造成绝产,一定要严格防范。
一、早疫病1、症状:叶片、茎、果实均可发病,但以叶片受病为主,叶片初期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扩大后近圆形,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长出黑霉,发病多以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死。
叶柄、茎、果实发病,初始暗褐色椭圆形病斑,扩大后稍凹陷,具有黑霉和同心轮纹,青果病斑从花萼附近产生,重病果开裂,病部较硬。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作为主要的初浸染源。
而在大棚内,主要是种子携带分生孢子成为初浸染。
土壤中带有分生孢子,或者从通风口处,风携带分生孢子进入大棚,完成初侵染。
3、防治方法:采取温汤浸种(即用55℃的温水浸种半小时)或土壤消毒(用杀毒矾、乙磷铝、农用链要素、DT 作为土壤消毒剂进行土壤消毒)或施用酵菌素调制的堆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尽量采用滴灌,禁止大水漫灌,更不能用喷灌,防止随水传播。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20%的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10%世高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防2~3次。
或者选用常规杀菌剂,如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75%的甲抗600倍液,每7~10天防一次共喷2~3次。
二、晚疫病1、症状:主要危害叶和青熟果,病叶从叶缘开始出现暗绿色或灰绿色大型水浸状病斑,潮湿时病斑与健叶交界处出现白霉。
整片叶子迅速干枯或腐烂。
病果上的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暗褐色,稍凹陷,病斑扩大后果实开腐。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种子、土壤浇水,通风都可以完成初浸染,低温高湿,昼夜温差大,是本病蔓延的主要条件,空气湿度在95%以上,气温在20~24℃时易发病。
如何防治番茄早疫病

注意用药安全
选择低毒农药
优先选择低毒、安全的农药,避免对人体和环境 造成危害。
严格按说明使用
按照农药包装上的说明进行使用,不要随意增加 用量或改变使用方法。
注意安全防护
在用药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如佩戴手 套、口罩等。
与其他病害的区别
与晚疫病区别
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的症状有些相似,但是病原菌不同,防治方 法也有所区别。
适量施用化肥
根据番茄生长需要,适量施用化肥,注意氮、磷、钾肥的搭 配使用,避免偏施氮肥,导致植株抗病能力下降。同时,避 免使用带菌肥料,以免传播病害。
03
治疗方法及用药
发病前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早疫病具有较强抗性的 番茄品种,降低发病风险。
种子消毒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 用55℃温水浸泡15分钟,以减少 病菌的传播。
如何防治番茄早疫病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认识番茄早疫病 • 科学预防番茄早疫病 • 治疗方法及用药 • 防治注意事项
01
认识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的发病症状
初期症状
番茄叶片出现黄绿色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 则形的黑褐色病斑,伴有黑色霉层。
后期症状
病斑逐渐增多,扩大至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间管理
控制湿度
合理灌溉,避免田间湿度过大,降低病害的发生 和传播风险。
清除病残体
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减少病菌的 传染源。
通风透光
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田间的湿度和温 度,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和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抗病性的提高。
番茄早疫病治疗办法解释

保持适当的种植密度,避免过 密或过稀,以确保植株间的通
风和光照。
科学浇水
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田间的 湿度增加,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 和传播。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 抗病能力。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 免造成植株过度生长,降低抗病性 。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 同时为番茄提供全面的营养。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在防治番茄早疫病时,应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避免对番茄植株 产生过大的副作用。
轮换使用农药
为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应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
安全间隔期
在番茄收获前,应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中的安全间隔期规定,确保 番茄在收获前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农药残留。
注重生态调控
改善土壤环境
通过增加有机肥、生物肥料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番茄植株的抗病能力。
种子消毒
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左右,充分搅拌均匀后进行播种。
喷洒农药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化学农药进 行治疗。
生物治疗
使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早疫病具有抗性的番茄品种,从根 源上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番茄早疫病治疗办法解释
2023-11-06
contents
目录
• 疾病识别 • 预防措施 • 治疗办法 • 防治建议
01
疾病识别
症状识别
01
02
03
叶片受害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 形褐色或黑色病斑,边缘 多具浅绿色晕圈。
茎部受害
分枝处形成褐色至灰褐色 梭形病斑,多具浅绿色晕 圈。
棚室番茄注意防早疫病

2023-11-05•早疫病症状及危害•早疫病传播途径•早疫病发病条件•棚室番茄早疫病防治措施•棚室番茄早疫病防治注意事项目录01早疫病症状及危害叶片出现小的、黑褐色的圆形病斑,边缘多具浅绿色的晕圈。
湿度大时,病斑上会出现灰黑色的霉层。
严重时,叶片病斑会相互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早落。
叶片早疫病症状湿度大时,病斑上也会产生灰黑色的霉层。
严重时,会导致植株萎蔫、枯死。
茎部会出现椭圆形的、凹陷的褐色病斑,病斑长度一般在5-10毫米之间。
果实上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的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多具浅绿色的晕圈。
湿度大时,病斑上也会产生灰黑色的霉层。
严重时,会导致果实开裂、腐烂。
早疫病的危害早疫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可以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下一年的初侵染源。
早疫病在棚室中发生较为普遍,可以侵染番茄的叶片、茎部和果实,导致植株枯萎、落叶和落果。
早疫病的出现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高湿、高温、通风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发生和蔓延。
02早疫病传播途径空气中的孢子早疫病病菌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
当棚室内的番茄植株叶面有水滴或露水时,孢子就会萌发并从气孔侵入,感染叶片。
气流传播当棚室内外的气流发生变化时,如通风换气,病菌会随着气流在棚室内传播。
空气传播雨水冲刷当棚室外的番茄植株被雨水冲刷时,带有病菌的雨水可能会流入棚室内,进而感染棚室内的番茄植株。
棚室排水如果棚室内的排水系统不好,雨水不能及时排出,棚室内湿度增加,病菌容易繁殖和感染。
雨水传播有些昆虫如蚜虫、粉虱等在吸取番茄植株汁液时,可能会将病菌带入植株体内,导致感染。
昆虫携带昆虫的活动范围和频率也是传播早疫病的重要途径。
如果棚室内有感染了早疫病的番茄植株,那么昆虫可能会将病菌带到其他健康的番茄植株上。
昆虫活动昆虫传播03早疫病发病条件温度和湿度温度棚室内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
当温度超过30℃或低于10℃时,番茄容易发生早疫病。
湿度棚室内的湿度较高,特别是在阴雨天气,湿度可达90%以上,湿度高有利于早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娄现英 , 3 孟海英 , 张林霞, 等.日光温室彩色甜椒栽 培技 术[. J 现代农 ]
业科技 ,0 7 ( ) 1 20 , 52 . 1:
( 任编辑 责
敦惠霞 )
禁 止 用 污 水 洗 涤 。 收 、 装 、 输 、 藏 过 程 中 所 用 的 工 具 清 采 包 运 贮 洁 、 生 、 污染 。 卫 无
参考文献 : [】 殷秀东. 1 彩椒秋冬保护地栽培技术岍. 现代农业科技 ,0 9(0:1-2 20 , ) - . 14 4
[】 傅 鸿 妃 , 雅 , 晓 菡. 2 张 吕 彩椒 反 季 节栽 培 技 术 f】 代 农 业 科 技 ,0 8 J. 现 20, (1:85 . 2 ) ,0 4
可 达 2 % 0 . 重 时 可 达 5 %以 上或 绝 产 0 3% 严 0 2 症 状 识别
施 足 底 肥 , 施 磷 、 肥 , 好 使 用 配 方 肥 , 使 植 株 生 长 健 增 钾 最 促 壮. 提高 抗 病 能力 。根 据 品种 特 性 和 地 力 情 况 进 行 合 理 密 植 , 定
雾 :0 5 %灭 蝇 胺 WP 1 .~ 6 .5 /m 喷 雾 。 1 2 1 8 gh 5 7 7 采收 及 后 续 管理 彩 椒 以 9 % 以上 转 色 、 面 光 滑 、 感 较 硬 者 为 成熟 标 志 。 5 表 手
果实达到商品成熟时必须及时采收 . 以免 养 分 消 耗 获 的彩 椒 收
雾 :0 8 %大 生 WP 0 0 2 0 g m2 雾 ;5 20 ~ 4 0/ 喷 h 7 %甲 硫 ・ 锌 WP 5 ~ 锰 20 5 0倍 液 喷雾 :.5 0 O %核 苷 酸 水 剂 l 0 ~ 8 0 1 m 喷 雾 : O 0 2 O 10 m / 2 h 2 %甲
硫 . 锌 WP 4 4 0 / m2喷 雾 :25 锰 2 0~ 8 gh 3 .%烯 唑 ・ 锌 W P 0 5 0 锰 4 0 0
收稿 日期 :0 9 1 — 2 20 — 2 0
5 .g m 喷雾 。立 枯 病 可选 用 3 %多 福 WP .~ . z 土苗 25/ 2 h 0 30 45 毒 床 使 用 疫 病 可 选 用7 %锰 锌 . 铝 WP 8 .~ 0 00/m2 0 乙 7 75 15 . h 喷 g
内蒙 古 农 业 科 技 2 1 ( ) 19 0 0 1 :1
I n rMo g l 6c lu a ce c d Te h o o y n e n o i Ag u t r lS i n e An c n l g a
番茄早疫病及其防治
李再 恩 , 王 丽君 . 段 丽 红
最小 . 将 番 茄早 疫 病 发 生 原 因和 症 状 及 防 治 方 法 介 绍 如下 现
1 发 病 原 因
播 前 进 行 种 子 消 毒 处 理 , 用 5 ~ 5 的 温 水 浸 种 3mi. 05℃ 0 n 然
后 沥干 水 后 催 芽 43 加 强 田 间 管理 _
番 茄 早 疫 病 是 一 种 由 真 菌侵 染 引起 的病 害 .具 有 很 强 的传 染性 。 原 真 菌 主 要 通 过气 流 、 水 , 植 株 的气 孔 、 L 表皮 病 雨 从 毛孑 或 直接 侵 入 植 株 体 内 , 成 初 侵 染 。番 茄 早 疫 病 又 称 轮 纹病 , 室 、 形 温 大棚 、 地 栽 培 均 可 发 生 . 以春 播 番 茄 为 重 。本 病 除 直 接 危 害 露 但 叶 、 、 、 实 外 , 可 抑 制 番 茄 生 长 和 果 实 形 成 .6 m2 失 茎 柄 果 还 67 损
苗 期 、 株 期 均 可 染 病 , 要 侵 害叶 、 、 、 实 , 常 从 靠 成 主 柄 茎 果 通 近 地 面 的 叶 片 开 始发 病 . 病初 期 叶 片呈 水 浸 状 褐 色 小 斑 点 . 发 后
发 展 成 有 同 心 轮 纹 的 圆形 褐 色 坏 死 斑 。 缘 黄 绿 色 。茎 部 染 病 . 边
f 任编辑 责 侯旭光 )
病 原 菌 为 真 菌 .以 菌 丝体 和分 生 孢 子 随 病 残 体 在 田 间 和种
子 上越 冬 , 年 随 种 子 或 气 流 、 水 、 虫 传 播 , 植 株 气 孔 、 次 雨 昆 经 表
皮 伤 口侵 入 在 高 温 fO 2 ℃ )高 湿 ( 续 阴雨 ) 发生 。 浇 易 2一5 、 连 下 如
( 锦后 旗农 业 技 术推 广 中心 , 杭 内蒙 古 陕 坝 镇 050 ) 14 0
中 图 分类 号:4 64 21 s 3 .1. 4
文 献 标 识 码 : c
1.9 9 .s . 0 — 972 1 .1 6 03 6/j n1 7 0 0 . 00 . 0 js 0 0 0
文 章 编  ̄ : 0 — 9 72 1)10 l一 l 1 7 0 0 (0 00 — l9 O 0
4 防 治 方 法
4 1 选 种 .
温 室 和露 地 栽 培 都 可 发 生 为 害 . 番 茄 产 量 及 品 质 影 响 极 大 番 对 茄早疫病受栽培方式 、 种 、 候条件 、 品 气 防治 方 法 等 多 种 因 素 影
响 . 疫 病 的 发 生 有逐 年加 重 趋 势 。 早 由于 番 茄 加 工 厂 的 兴 建 给农
雾 以上 药 剂 任 选 一 种 交 替 使 用 。
降 . 响 产 量 及效 益 影
3 病 原 与 发 病 条 件
做 好 田 间调 查 . 现 中 心 病株 要 及 时进 行 防治 . 用 的 药 剂 发 选 有 2 % 嘧菌 酯 10 5 5 0倍 液 .0 5 %异 菌 脲 10 0 0倍 液 .0 8 %代 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6 0倍 液 喷 雾 防 治 . - 0 0 7 1 d喷 1次 药 。 续 喷药 2 3 连 次 . 上 药 剂任 选一 种交 替使 用 以
倍 液 喷 雾 :0 4 %福 . 甲霜 . 锌 WP 0 ~ 5 g m 喷 雾 。 白粉 病 防 锰 5 0 7 0/ z h 治 推 荐 使 用 药 剂 :%农 抗 武 夷 霉 素 A 7 5 ~ 0 0 g m 喷 雾 : 1 S 0 0 1 50 / h 普 菌克 ( 甲基 托 布 津 . ) 10 ~ 5 0 /m 喷 雾 :2 硫 WP 2 0 10 g h 4 %多 ・ 硫
以 预 防 为 主 . 苗 期 开 始 每 隔 7 1d喷 药 1次 . 用 7 % 从 -0 可 0 代 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5 o倍 液 、5 0 7 %百 菌 清 可 湿 性 粉 剂 60倍 0 液 .0 5 %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50倍 液 ,或 11 0 0 :: 0倍 波 尔 多 液 喷 2
植 后 及 时 中耕 除 草 疏 松 土 壤 , 提 高 地 温 . 短 缓 苗 时 间 , 强 以 缩 加 通 风 透 光 , 进 根 系 生 长 。 护 地 栽 培 要 控 制 好 温 、 度 , 时 放 增 保 湿 适 风 调 温 、 湿 , 地 栽 培 注 意雨 后 排 水 , 止 大 水 漫灌 。 调 露 防 44 清 洁 田 园 . 及时摘除病叶 、 叶, 老 以利 于通 风透 光 , 少 田 间 菌源 。 减 收获
S 7 ~ 3 3 /m 喷 雾 C 5526g 1 h
6 . 常见 虫 害 防治 推 荐 使 用 农 药 防 治 白 粉 虱 、 虫 可 用 3 .2 4 蚜 %
啶 虫 脒 E 1 . ~ 2 g m2 雾 .0 C 8 2. / 喷 0 5 h 1 %天 王 星 E 7 ~ 5 gh z C 5 1 0 /m 喷 雾 :0 2 %高氯 . E 1 0 2 0 /m2 噻 C 5 ~ 4 gh 喷雾 。 防 治斑 潜蝇 可 用 1 . 8% 爱 福 丁 E 6 ~ .g m 喷 雾 :0 C . 9O / 2 0 h 4 %绿 菜 宝 E 3 0 4 0 /m2 C6 ~ 5g h 喷
后 及 时 清 除 病 残 体 , 出 田外 深 埋 或 烧 毁 , 翻 土 壤 , 速 病 残 带 深 加
体 的 腐 烂 与 分解 。
45 药剂 防治 .
多 在 分 枝处 产 生 褐 色 至 深 褐 色 不 规 则 椭 圆 形 病斑 .表 面 产 生 灰
黑 色 霉 状 物 。 叶柄 染 病 呈 椭 圆 形 轮 纹 斑 , 褐 色 或 黑 色 , 般 不 深 一 将 茎 包 住 。 实 染 病 始 发 于 果 蒂 附 近 . 初 为 椭 圆形 或 不 定 形 褐 果 最 色斑块 , 轮纹 , 期果 实开裂 , 黑色霉层 , 实早 红 , 有 后 生 果 品质 下
番 茄早 疫 病 是 番 茄 生 产 中常 见 的 病 害 之 一 。 疫 病 发病 早 、 早 流 行 时 间 长 、 雨 年 份 和 高 湿地 块 发 病 重 、 害 大 , 塑 料 大 棚 、 多 为 在
水 多 , 风 不 良 , 重 茬 地 、 洼 地 、 水 不 良及 生 长 差 的地 方 , 通 在 低 排 发 病严 重
根 据 各 地 适 应 性 选 用 抗 病 品种 . 与非 茄 科 类 作 物 进 行 轮 作
42 种 子 处 理 .
民朋 友 带 来 了可 观 的 经 济 收 入 .近 几年 杭锦 后 旗 番茄 种 植 面积
逐 年 增 加, 了防 患 于 未 然 , 发 现 、 预 防 、 防治 将 损 失 降 到 为 早 早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