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计算机通信网基础期末考试卷

南昌大学计算机通信网基础期末考试卷
南昌大学计算机通信网基础期末考试卷

南昌大学计算机通信网基础2011—2012第一学年期末考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

1、间接交付

2、拥塞控制

3、调制

4、虚拟信道监听

二、填空题

1、OSI/RM中各层交换的数据单元是: , , , , , ,

2、一个32比特的D类地址:239.210.215.18把它映射成48比特的以

太网MAC地址是:

3、IPV6的有类型地址的地址字节数: ,最左边的若干比特

4、3比特go‐back N‐ARQ协议,发送窗的大小是 接收窗大

小是:

5、以太网使用CSMA/CD,而全双工以太网不使用CSMA/CD的原因是: WLAN不使用是因为:

6、以太网的最小帧长________总线争用期_________,考虑中继器最大

跨度为____________

7、WLAN的最大好处是______________

8、比特流011111010111111110,0比特插入后为_________

9、802.11的SIFS:______PIFS________DIFS________

三:问答题

1、HDLC的帧格式是?

2、为什么蓝牙可用TDMA方法解决共享信道问题,而无线LAN不

可以?

3、比较NRZ,RZ,曼切斯特编码的特点

四:计算题

1、求205.16.37.40/28的地址总数以及首末地址。

2、一条带宽为4KHZ的信道,2电平的信号表示数据,求最大数据

速率?

3、若要在光纤介质上发送图像,设图像像素为480*640每像素24

比特,每秒发50帧幅图,求带宽。

五:画图题

1、WLAN的CSMA/CD协议流程图

2、路由器组成图

南昌大学微机原理B卷(含答案)

南昌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B卷答案 一、填空题 1.I/O单独编址方式,65536或64K,IN 2.31000H,FF6H,FF8H 3.静态随机存取,动态随机存取 4.8,8 5.45H 6.方式字,命令字 7.14H,42310H 8.3,2 9.IF,DF,TF 10.0.83ms 二、判断题 1-5:××××√ 三、请写出下列各段程序执行后,所列寄存器或存储单元的内容 1. 1)AX=0005H,BX=0010H,CX=0H,DX=0H 2)AX=0002H,BX=0004H,CX=0003H,DX=0001H 3)AX=0003H,BX=0007H,CX=0002H,DX=0H 2.AL=04H,C=0,Z=0,S=0 AH=0AH,C=1,Z=0,S=1 四、简答题 1.响应中断的处理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中断请求 2)中断响应 3)保护现场 4)转入执行中断服务子程序 5)恢复现场 6)中断返回 2. 线性选择方式:将单根高位地址线作为片选信号 特点: 1)地址分配重叠 2)地址空间不连续 3)连接简单 全译码方式:使用了全部高位地址总线进行译码处理 特点: 1)地址唯一,不重叠 2)译码电路复杂 五、程序设计题 DA TA SEGMENT

COUNT DB ? MIN DB ? MAX DB ? DA 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 TA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MOV BX,OFFSET ARY MOV CX ,COUNT Q0:MOV AL,[BX] INC BX CMP AL,[BX] JNC Q XCHG AL,[BX] Q:LOOP Q0 MOV MIN ,[BX] MOV CX,COUNT MOV BX,OFFSET ARY Q1:MOV AL,[BX] INC BX CMP AL,[BX] JC Q2 XCHG AL,[BX] Q2:LOOP Q1 MOV MAX,[BX]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六、应用题 1)端口地址:80H,81H,82H,83H 2)共阳极LED显示的代码0~9依次为:0C0H,0F9H,0A4H,0B4H,99H,92H,82H,0F8H,80H,90H 3)8255控制方式字为:10000000B=80H 4)具体程序如下:

南昌大学 曾庆鹏班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计算机卓越工程师091班 2011年 12 月 14 日

目录 一、实验一……………………………………………………… 二、实验二……………………………………………………… 三、实验三……………………………………………………… 四、实验四………………………………………………………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1)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使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计算机卓越工程师091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1-11-03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学会使用多种方式访问和管理交换机/路由器 二、实验内容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实验环境有个初步的了解。 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配置。 访问和管理交换机/路由器。 三、实验设备 本实验中每一实验组配置的实验设备如下: PC机4台(已配置好网卡和安装好Windows XP操作系统); 交换机 Cisco 3560、Cisco 2950各1台;1台路由器Cisco 2801; 四、主要实验步骤及结果 (1)实验环境 本实验指导书的第1部分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组成和实验设备作了一定的介绍,学生在本次实验前首先必须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认真阅读。本次实验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初步了解本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组成、分组情况和网络的连接等。 (2)如何进入对设备进行配置的界面 运行IE,出现网络实验管理软件主界面(若未出现,则在IE地址栏中输入IP地址:http://172.16.100.1/)如下所示: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自治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网状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城域网、局域网。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4层,其中3、4层是传输层、应用层。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存储转发式服务,WWW服务模式为B/S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128.0.0.0—191.255.255.255 8、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点对点方式、多点方式、中继方式。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上主机的组网方式,另一种是根据信息交换方式_。 10、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11、用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采用交叉_线。586B的标准线序是橙白、橙、白绿、蓝、蓝白、绿、棕白、棕_。 12、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_、时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 13、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划分网段,而不是从物理_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___B_____。 A、联机关系 B、结构关系 C、主次关系 D、层次关系 15、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绞合成均匀的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A____。 A、它的传输速率达10Mbit/s~100Mbit/s,甚至更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B、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C、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易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线路本身也产生噪声,误码率较高 D、通常只用作局域网通信介质 17、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B )。 A、广播地址 B、回环地址 C、本地链路地址 D、网络地址 18、HTTP的会话有四个过程,请选出不是的一个。(D ) A、建立连接 B、发出请求信息 C、发出响应信息 D、传输数据 19、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_B A、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B、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 C、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20、下列哪个任务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_A___ A、明确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之间的差异 B、为用户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 C、管理网络系统的共享资源 D、提供网络系统的安全服务 21、以下选项不属于以太网的“543”原则是指?__D__ A、5个网段 B、4个中继器 C、3个网段可挂接设备 D、5个网段可挂接 22、既可应用于局域网又可应用于广域网的以太网技术是D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千兆以太网 D、万兆以太网 23、交换机端口可以分为半双工与全双工两类。对于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端口带宽为_B__。 A、100Mpbs B、200Mbps C、400Mpbs D、800Mpbs 24、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 A )实现。 A、交换机 B、MODEM C、中继器 D、网卡 25、以下哪一类IP地址标识的主机数量最多?(D )

最新南昌大学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数/模转换实验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一数/模转换实验 一.实验要求 掌握DAC0832芯片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对应的硬件电路。编写程序控制D/A输出的波形,使其输出周期性的三角波。 二.实验说明 电路实现见主板模块B1,具体说明请见用户手册。 DAC0832的片选CS0832接00H,观察输出端OUTl(B1部分)产生三角波由数字量的增减来控制,同时要注意三角波要分两段来产生。 三.实验步骤 1、接线:此处无需接线。 2、示例程序:见Cpl源文件,程序流程如下图所示。 3、运行虚拟示波器方法:打开LCAACT软件中“设置”一>“实验机”,将其中的程序段地址设为8100,偏移地址0000。然后选择“设置”一>“环境参数”一>“普通示波”,选择“工具”一>“加载目标文件”,本实验加载C:\AEDK\LCAACT\试验软件\CPI.EXE,然后选择在“工具”栏中“软件示波器”中“普通示波”,点击开始示波器即程序运行。以后每个实验中的虚拟示波器运行方法同上。只是加载的程 4、现象:程序执行, 用虚拟示波器 (CHl)观察输 出点OUT(B1

数模转换中),可 以测量到连续的 周期性三角波。 通过实验结果的图片,我们可以知道得出来的三角波的幅值为U=(3.01V+1.95V)=4.96V。T=1.3s模拟输出来的幅值和我们输入的5V有一定的偏差。 相对误差为(5-4.96)/5=0.8%, 因为0832是8为的,所以分辨率为1/256即0.004。 相比较一下本次实验的误差只有0.8%,相当于掉了两个单位的分辨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所以本次实验的结果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四、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数模转换的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以及如何使用DAC0832进行数模转换把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并以三角波形式输出。还知道实践和理论是有一定差距的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南昌大学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通信网络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后两者 的共同特点是都采用了基于的原理。 2、TCP/IP协议模型的五层原理体系结构分别为物理层、、网络 层、、应用层。 3、网络系统中实体间进行通信的规范和规则称为协议(Protocol),协议的关键成份包括 语法、 、三要素。 6、信道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也就是光的频分复用)和。 7、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帧定界、和。 8、局域网中最常见的以太网现在普遍采用的拓扑结构是,其电信号直 接以 形式输传。 9、广域网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这两类服务的具体实现分别称为 和。 10、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称为______ _____现象。严重时甚至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____ _______ 现象。 11、ping命令用于测试两台主机的联通状况,它使用了TCP/IP协议的网络层中的IP协议、 协议和协议。(提示:ARP、RARP、ICMP、IGMP、IP)12、一个TCP连接的端点称为____________,它包括两部分,一是主机的IP地址部分,另 一个是系统分配应用进程的__ ___ ___部分。 13、计算机网络通信面临有四类威胁:截获、中断、、。 14、统一资源定位符URL一般形式是_ _ ___________。 15、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中,加密密钥(公钥)、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是公开的,但解密密钥(私钥)是不公开的,其实现的原理是密钥算法要保证不能从_____ ______推导出_____ ______。_ _ ______是公开密钥密码理论的最典型的应用。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个设备通常会只包括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功能?() A. 中继器 B. 三层交换机 C. 网络适配器 D. 路由器 2.在PPP协议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010*********”,则经比特填充后输出的二进制 序列为 ( ) A. 010********* B. 0101110111010 C. 0101011111010 D. 0101111101010 3.数据压缩技术、密钥密码理论在七层OSI参考模型中属于()。 A. 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会话层 D. 数据链路层 4.在TCP/IP协议中,滑动窗口ARQ协议的研究内容应用于()协议。 A. TCP B. UDP C. IEEE 802.3 D. IP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1、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为(语法)、(语义)和(同步)。 2、TCP/IP 体系的电子邮件系统规定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为(收件人邮箱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3、数据链路层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4、用于在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解析的协议称为(地址解析协议ARP )协议。 5、自治系统内部使用最多的路由协议是(RIP)和(OSPF 协议)。BGP协议外部 6、已知IP地址是141.14.72.26,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其网络地址为( 141.14.64.0 )。 7、传输层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主要包括面向连接的( TCP )和无连接的(UDP )两个协议。 8、负责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系统叫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 B ) A、报文交换技术 B、分组交换技术 C、文件交换技术 D、电路交换技术 2、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 C ) A、信息 B、分组 C、帧 D、比特流 3、关于TCP/IP的IP层协议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是点到点的协议 B、不能保证IP报文的可靠传送 C、是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 D、每一个IP数据包都需要对方应答 4、以下哪项不是IP路由器应具备的主要功能(C ) A、转发所收到的IP数据报 B、为需要转发的IP数据报选择最佳路径 C、分析IP数据报所携带的TCP内容 D、维护路由表信息 5、用集线器连接的工作站集合( A )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 D、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一个广播域 6、标准TCP不支持的功能是( D )。 A、可靠数据传输 B、全双工通信 C、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D、组播通信

南昌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重点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操作系统的目标:⑴有效性(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提供系统的吞吐量) ⑵方便性⑶可扩充性⑷开放性 操作系统的作用:①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②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③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①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②单道批处理系统 ⒈由于系统对作业的处理都是成批地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只保持一道作业,故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⒉特征:⑴自动性⑵顺序性⑶单道性 ③多道批处理系统 ⒈后备队列: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 ⒉OS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好处:⑴提高CPU的利用率⑵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⑶增加系统吞吐量 ⒊优缺点:⑴资源利用率高⑵系统吞吐量大⑶平均周转时间长⑷无交互能力 ⒋设计多道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④分时系统 ⒈定义: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⒉特征:⑴多路性(同时性)⑵独立性⑶及时性⑷交互性 ⒊通常采用时间片轮转法 ⑤实时系统 ⒈定义: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⒉实时系统通常采用抢占式的优先数高者优先算法。 从可靠性上看,实时系统更强;从交互性上看,分时系统更强。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①并发性 ⒈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情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⒉在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多个程序能并发执行。 ⒊在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概念的关键在于共享资源。 ②共享性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或独占资源。 ③虚拟技术 ④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以保证多道程序能有条不紊地、高效地运行,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的使用。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⑴处理机管理功能⑵存储器管理功能⑶设备管理功能⑷文件管理功能⑸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A卷 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自治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资源共享_______。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网状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城域网、局域网。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___4层,其中3、4层是传输层、应用层。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存储转发式________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___B/S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128.0.0.0—191.255.255.255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上主机的组网方式,另一种是根据信息交换方式_。 10、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___同步传输_________和异步传输。 12、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频分多路复用_、波分多路复用_、时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13、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划分网段,而不是从物理_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 22、既可应用于局域网又可应用于广域网的以太网技术是D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千兆以太网 D、万兆以太网 27、给出B类地址190.168.0.0及其子网掩码255.255.224.0,请确定它可以划分几个子网?(B ) A、8 B、6 C、4 D、2 28、TCP/IP体系结构中与ISO-OSI参考模型的1、2层对应的是哪一层(A ) A、网络接口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应用层 四、简答题(共30 分) 37、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10分)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2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2-2=2个子网。(5分)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①子网号为192.168.0.64,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65~192.168.0.126 (5分) ②子网号为192.168.0.128,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129~192.168.0.190(5分) 2009-07-22 16:29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Internet的前身是 C 。 A、Intranet B、Ethernet C、ARPAnet D、Cernet 2、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B 。 A、X.25 B、TCP/IP C、ICMP D、UDP 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5、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it/s、Mbit/s、Gbit/s。1Gbit/s等于 A 。

南昌大学物理期末考试卷

南昌大学 20 05 ~20 06 学年第 1 学期期 终 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 B )卷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适用班级: 学院: 系别: 考试日期: 06年1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累分人 签 名 题分 27 25 38 100 得分 评卷人 一、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7 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图中的两条曲线能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 ] f (v ) f (v ) v O f (v ) v O (B) (A) f (v ) (D) v O (C) v O V V 2V 1O T 1T 2 T a b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在V -T 图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 改变到平衡态b (如图). (A) 这是一个等压过程. (B) 这是一个升压过程. (C) 这是一个降压过程. (D) 数据不足,不能判断这是哪种过程 [ ] 3、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t +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π21cos(2++=αωt A x . (B) )π21 cos(2-+=αωt A x . (C) )π2 3 cos( 2-+=αωt A x . (D) )cos(2π++=αωt A x . [ ]

4、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 (A) π2 3. (B) π. (C) π2 1. (D) 0. [ ] 图(b) T 1 T 2 M 45° S A C f L B 图(a) 第4题图 第5题图 5、检验滚珠大小的干涉装置示意如图(a).S 为光源,L 为会聚透镜,M 为半透半反镜.在平晶T 1、T 2之间放置A 、B 、C 三个滚珠,其中A 为标准件,直径为d 0.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平晶,在M 上方观察时观察到等厚条纹如图(b)所示.轻压C 端,条纹间距变大,则B 珠的直径d 1、C 珠的直径d 2与d 0的关系分别为: (A) d 1=d 0+,d 2=d 0+3. (B) d 1=d 0-,d 2=d 0-3. (C) d 1=d 0+2,d 2=d 0+3. (D) d 1=d 0-2,d 2=d 0-3.[ ] 6、波长500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 0.25 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 12 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2 m . (B) 1 m . (C) 0.5 m . (D) 0.2 m . (E) 0.1 m . [ ] 7、光强为I 0的自然光依次通过两个偏振片P 1和P 2.若P 1和P 2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30°,则透射偏振光的强度I 是 (A) I 0 / 4. (B)3I 0 / 4. (C)3I 0 / 2. (D) I 0 / 8. (E) 3I 0 / 8. [ ] O P Q S ν m v 2/2 8、光电效应中发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的 (A) OQ (B) OP (C) OP /OQ (D) QS /OS 可以直接求出普朗克常量. [ ] 9、 假定氢原子原是静止的,则氢原子从n 3 的激发状态直接通过辐射跃迁到基态时的反冲速度大约是 (A) 4 m/s . (B) 10 m/s . (C) 100 m/s . (D) 400 m/s . [ ] (氢原子的质量m =×10-27 kg) x t O A/2 -A x 1 x 2

南昌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一网线的制作对等网的配置与使用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郑俊学号:6100410235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3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3-3-31 实验成绩: 实验一网线制作及对等网配置与使用 1、实验目的 综合应用所学计算机网络知识,完成一个小型局域网从网线制作、硬件设备的连接到软件系统的配置与测试等组网工作,使学生对局域网的构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2、实验设备 本实验中每一实验组配置的实验设备如下: 5类UTP双绞线4段,RJ-45头8个,双绞线压线钳1个、网线测试仪1台; PC机4台(已配置好网卡和安装好Windows XP操作系统)、交换机Cisco 2950 和Cisco 3560各1台。 3、实验要求 (1)实验任务 ①网线的制作与测试。 ② PC机与交换机的网络连接。 ③组建一个对等网,并在对等网中实现共享硬、软件资源的配置、管理与使用。 4、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一个小型局域网(又称工作组网络)的网络连接与对等网的系统设置。对等网络(Peer to Peer)也称工作组模式,其特点是对等性,即网络中各计算机功的能相似,地位相同,不存在专用的服务器,每台计算机对网络中其他的计算机而言,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端,相互可以共享各自管理的软、硬件资源。 要求每一个实验组的计算机组成一个独立的工作组网络,它是网络中若干台相互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的集合,所用主要硬件与工具的主要特征如下。 (1)网卡。网卡又称网络适配器,其主要功能是执行局域网的物理层与MAC子层协议,即接收传输介质传来的电或光信号,将其组合变换成网络高层协议可以识别的数据包,同时将高层协议传来的数据包变换成包含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电或光信号,然后经传输介质发出,实现同其他计算机的通信。本实验中使用的网卡型号为Realtek RTL8139 Fast Ethernet,是一种PCI总线、即插即用、10M/100M自适应快速以太网卡。 (2)UTP电缆。全称为无屏蔽双绞线(Unshield Twisted Pair)电缆,是将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起来构成一对双绞线,然后再将多对双绞线进一步规则绞合在一起组成。其用户电缆由4对双绞线组成,每对双绞线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记来区分。 (3)UTP用户电缆的压线标准。UTP用户电缆必须通过RJ-45插头(俗称水晶头)与网络设备连接,电缆与RJ-45插头的连接使用压接方式,一般按照EIA/TIA-568标准制作,其中8条线的排列顺序有A、B两种线序,如图2-1所示。对于不同的用途,网线两端所使用的线序有所不同,参见表2-1。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所谓计算机网络,会议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如果按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3.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思想进行设计,OSI RM中的协议分为7层,而TCP/IP RM中协议分为4层。 4.在TCP/IP RM中,用于互联层的协议主要有:ARP、IP、RARP、ICMP和IGMP 协议。 5.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有两类:有导线媒体和无导线媒体;光纤可分为两种: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MMF)。 6.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通常有星形、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7.CSMA/CD技术是一种随机接入(所有的用户根据自已的意愿随机地发送数据),冲突不可避免;令牌技术是一种受控接入(各个用户不能任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冲突避免。 8.10BASE-T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ps,100BASE-TX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0mbps。 9.在用双绞线时行组网时,连接计算机和计算机应采用交叉UTP电缆,连接计算机和集线器用直通UTP电缆。 10.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100米。 11.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长于100米。 12.以太网交换机和数据交换和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 13.VLAN的组网方式有两种:静态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进行划分VLAN,动态根据MAC地址、逻辑地址或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划分VLAN。 14.在Internet中,运行IP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的服务有三个特点: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和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15.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表示互联网中的一个特定网络,主机号表示该网络中主机的一个特定连接。 16.主机的IP地址为202.93.120.77,主机B的IP地址为150.23.55.200。若主机A要向主机B所在的网络进行广播,则直播广播地址为150.23.255.255;若主机A要在本网络中进行广播,则有限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产物。->B A) 网络技术 B) 通信技术 C) 人工智能技术

(A卷)南昌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南昌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A )卷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形式:开卷 适用班级:06级姓名:学号:班级: 学院:专业:考试日期:2007-7-9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签名 题分25 22 20 20 13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25 分,答案填写在括号里) 得分评阅人 1.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C.理论联系实际 2.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4、关于物质、运动、静止的正确提法是()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同时也是运动的存在形式 B、凡物质皆运动,没有相对静止的东西 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统,运动其实也是相对的 D、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否认意识物质的依赖性 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6、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7、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是由() A、现实存在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B、属萌芽状态的生产关系决定的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 D、本质相同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解决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向 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9、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

南昌大学2008~2009学年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

昌大学20 08~20 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B )卷 课程编号:H61020008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考试形式:开卷 适用班级:07电子、通信、生物医学姓名:学号:班级:学院:信息工程专业:考试日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 签 名 题分 2838131110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 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得分评阅人 填空题(每空1 分,共28分) 1、已知数据段内某一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是8A200H,该单元距数据段的起始单元的距离是9200H个字节,问DS=()。

2、已知AX=14F0H,BX=035CH,SI=1200H,DS=2000H,(215A2H)=75A2H,问执行指令ADD AX,[BX+SI+46H]后,AX=(),BX=(),OF、SF、ZF和CF的状态分别是()、()、()和()。 3、8086系统中采用的I/O编址方式是()。 4、8086的I/O指令中,若采用直接寻址,要求端口地址必须在()范围内; 若采用间接寻址,则端口地址在()范围内均可。 5、一个完整的可屏蔽中断处理的过程包括()、()、()、()和()五个步骤。 6、假定8086工作于最小模式且正处于对I/O读状态。在不需要插入等待周期的情况下,该总线周期由()个时钟周期组成。在该总线周期中,读选通信号、写选通信号、存储器/I/O端口选择信号分别为()、()和()电平。 7、微机系统中一般有三种基本的I/O控制方式,即()、()和()。 8、8086CPU对应的1MB存储空间分为2个512K字节的存储体,其中一个由偶地址单元组成,由()信号选择;另一个由奇地址单元组成,由()信号选择。 9、若某微机系统共使用了3片8259A,其中1片为主片,另2片为从片,即8259A采 用级联方式且工作于完全嵌套方式,则该系统具有优先权控制级数为()。 10、设某微机系统的存储器总容量为256KX8位,若采用单片容量为16KX1位的SRAM芯片,则组成该存储系统共需此类芯片()片,每个芯片需()根片内地址选择线,整个系统应分为()个芯片组。

南昌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 学生姓名:贺艳松 学号:6100509090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091班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1年11月

目录 一、实验一 (3) 二、实验二 (7) 三、实验三 (12) 四、实验四 (17)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1:小型局域网构建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综合应用所学计算机网络知识,完成一个小型局域网从网线制作、硬件设备的连接到软件系统的配置与测试等组网工作,使学生对局域网的构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二、实验设备 本实验中每一实验组配置的实验设备如下: 5类UTP双绞线4段,RJ-45头8个,双绞线压线钳1个、网线测试仪1台; PC机4台(已配置好网卡和安装好Windows XP操作系统)、交换机Cisco 2950 和Cisco 3560各1台。 三、实验要求 (1)实验任务 ①网线的制作与测试。 ② PC机与交换机的网络连接。 ③组建一个对等网,并在对等网中实现共享硬、软件资源的配置、管理与使用。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1、网线的制作与测试 本实验中需要将计算机与交换机相互连接,因此所制作的网线应为直通线。 a.取一段适当长度的双绞线,两端用剪刀剪齐,用压线钳剥去端部塑料皮约10~13mm。 b. 将4对线按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线序排好理直,用压线钳或剪刀将头部剪齐,用力将8根线并排塞入RJ-45头内,直至8根线全部顶到底部。 c.放松压线钳,将RJ-45头塞入压线钳的RJ-45插座内,直到塞不动为止,用力压下压线钳的手柄,直到锁扣松开。 d.拔出做好的RJ-45头,用同样的方法在双绞线的另一端制作另一个RJ-45头。 e. 将做好的网线两端插入网线测试器的两个RJ-45端口内,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若看到仪器上的1&2﹑3&6﹑4&5﹑7&8四个指示灯按顺序依次轮流发出绿光,则该网线制作成功。 f.使用制作好的网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确认其连接正常(在交换机已打开的状态下所对应端口的指示灯亮起)。 2、组建一个对等网,并在对等网中实现共享硬、软件资源的配置、管理与使用 根据本实验的要求,每个实验组的IP地址格式为172.16.X.Y,子网掩码为255.255.0.0。其中,X为子网地址,每一实验组的X值为其工作组Workgroup的组号(1-16),Y是主机地址,为1到4。 a.网络IP地址的配置: 选择“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本地连接”,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网络系统参数配置操作界面: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网状_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_4__层,其中3、4层是传输层、应用层。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存储转发式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B/S。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128.0.0.0—191.255.255.255。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上主机的组网方式,另一种是根据_信息交换方式_。 11、用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采用交叉线。586B的标准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 17、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D )。 A、广播地址 B、回环地址 C、本地链路地址 D、网络地址 18、HTTP的会话有四个过程,请选出不是的一个。(B ) A、建立连接 B、发出请求信息 C、发出响应信息 D、传输数据 19、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A______。 A、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B、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 C、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24、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 A )实现。 A、交换机 B、MODEM C、中继器 D、网卡 25、以下哪一类IP地址标识的主机数量最多?(D ) A、D类 B、C类 C、B类 D、A类 26、子网掩码中“1”代表(B )。 A、主机部分 B、网络部分 C、主机个数 D、无任何意义 27、给出B类地址190.168.0.0及其子网掩码255.255.224.0,请确定它可以划分几个子网?(B ) A、8 B、6 C、4 D、2 28、TCP/IP体系结构中与ISO-OSI参考模型的1、2层对应的是哪一层(A ) A、网络接口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应用层 三、简答题(共 30 分) 35、试论述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异同和特点。(8分) 相同点:两个协议都分层;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与TCP/IP互联网层的功能几乎相同;以传输层为界,其上层都依赖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与网络环境无关的传输服务。 不同点:TCP/IP没有对网络接口层进行细分;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OSI对服务和协议做了明确的区别,而TCP/IP没有充分明确区分服务和协议。 37、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10分)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2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2-2=2个子网。(5分)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①子网号为192.168.0.64,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65~192.168.0.126 (5分) ②子网号为192.168.0.128,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129~192.168.0.190(5分) 试题2 2、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 D )拓扑。 A、网状 B、环型 C、星型 D、总线型

南昌大学电子电工学期末考试试卷

【适用时间:学年第一学期试卷类型:[]卷】 教师填写栏课程编号:试卷编号: 课程名称:电工与电子学(I) 开课学院:考试形式:闭卷适用班级: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7 页。 2、本次课程考试可以携带的特殊物品:计算器。 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累分人 签名题分25 12 63 100 得分 考生填写栏考生姓名:考生学号: 所属学院:所属班级: 所属专业:考试日期: 考生 须知 1、请考生务必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严禁代考,违者双方均开除学籍;严禁舞弊,违者取消学位授予资格; 严禁带手机等有储存或传递信息功能的电子设备等入场(包括开卷考试), 违者按舞弊处理;不得自备草稿纸。 考生 承诺 本人知道考试违纪、作弊的严重性,将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如若违反则愿意接受学校按有关规定处分! 考生签名:

一、填空题:(共 25 分) 得 分 评阅人 1.如将三只额定值为220V/90W 的白炽灯泡串联接在220 V 的电源上,每只灯泡消耗的功率 为 瓦。设灯泡电阻未变。(2分) 2.如右图所示,1 234300R R R R ====Ω ,5 600R =Ω ,当开 关S 断开时a 和b 之间的等效电阻 Ω;当开关 S 闭合 时a 和b 之间的等效电阻 Ω。(4分) 3.当电路发生换路时,电容元件上的 不能跃变,电感元件中的 不能跃变。 (2分) 4.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的阻抗模 Z 其值最 ,在电源电压U 一定的情况下,电 流I 其值最 ,电路对电源呈现 性。(3分) 5.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时, 集电结处于 偏置;晶体管工作于饱和状态时,集电结 处于 偏置。(2分) 6.射极输出器是从 输出,其电压放大倍数接近 。(2分) 7.如右图所示,已知2 i u = V ,1 5k R =Ω ,2 10k R =Ω , F 50k R =Ω ,电源电压为15± V , 则输出电压o u 为 V 。(2分) 8.一单相桥式电容滤波整流电路,其交流电源频率 Hz 50=f ,负载电阻L 120R =Ω ,要求直流输出电压o 12V U =,则流过整流二极管的电流 = D I mA ,变压器二次侧电压的有效值= U V 。 (4分) 9.当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起稳定电压的作用时,它两端应加 。(空格内填正向

南昌大学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导论真题与答案

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试题 一、填空题(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答案,每空1分,共25分) 1.软件工程是从——和——两个方面研究如何更好的开发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的一门学科。 2.软件开发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和——。 3.优秀的设计通常是从现有的物理系统出发,导出现有系统的——。 4.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数据流图DFD和——来描述。 5.在分层的数据流图中,称上层图为下层图的——,下层图为上层图的——。 6.模块间的耦合程度强烈影响系统的可.理解性、——、可靠性和——。 7.Jackson图既可用表达程序结构,也可用表达——。 8.程序的控制结构一般采用——、——、——三种构成,这样可确保结构比较简单。 9.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是面向对象方法在软件:工程领域的全面运用。它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测试和——等主要内容。 10.标准建模语言UML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行为图、——和实现图等图来定义。 11.程序的效率是指——和——。 12.实现容错的主要手段是冗余和——。 13.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采取——、复查和管理复查——等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将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10分) 1.下列关于瀑布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瀑布模型,如果发现问题修改的代价很低 B,.瀑布模型的核心是按照软件开发的时间顺序将问题简化 C.瀑布模型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E.瀑布模型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 2.总体设计的目的是确定整个系统的( )。 A.规模B,功能及模块结构 C.费用O测试方案 3.下列哪个图不是N—S图的构件( )。 4,下列各方法中( )不是软件测试方法。 A.白盒法B,黑盒法C。动态测试D。盒法 5.如果某种内聚要求一个模块中包含的任务必须在同一段时间内执行,则这种内聚为( )。A.时间内聚B.逻辑内聚 C.通信内聚D.信息内聚 三、多项选择题(将一个以上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可以作为模块。 A.过程B.子程序 C.函数D.宏 2.关于软件测试,正确的描述包括( )。 A.测试前要认定被测试的软件有错 B.要尽量避免测试自己编写的程序 C.测试要兼顾合理输人与不合理输人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