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矿床类型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广西深部找矿特征与找矿预测

广西深部找矿特征与找矿预测不同的地域性特征赋予了广西特色的矿物资源,从众多相关的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矿物在成矿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了时间与空间,成矿作用和矿床组合。
本文在成矿的理论体系下探讨了相关的岩体在广西地域下的起源方式,并深入讨论了其中矿物质的特征。
对于找矿的特征进行分析后,找矿的准确性也会随之而逐步提高。
标签:广西深部找矿特征找矿预测广西的矿工业比较发达,在深部找矿中存在着很多相关的调查工作报告。
从1960年左右开始,广西的调查工作就基本完成,其中的区域性重、磁的基础工作为深部找矿提供了可能。
1磁场的特征和解释1.1重磁资料划分的广西区域构造特征(1)区域基本特征:纵观广西磁场,在找矿中可以分为两大区域,分别是东部和西部,因此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异常区。
在不同的异常区中,有对应的不同的现象,对此应该有不同的分析。
(2)重力场的基本特征:在全国各种区域的重力特征中,广西的区域特征可以分为两大景观区,分别是桂东区和桂西区。
以东南向为主,其中与环境有很大的关联作用,提供了许多丰富的信息。
宏观上的影响比较明显,而总体的走向却又截然不同。
(3)重、磁的分区特征。
1.2重磁资料推断断裂构造及其特征在矿物内的断裂构造能够反映其构造特征,由分界将广西矿物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并且有不同的作用。
这些与岩浆岩的构造有很大的关系,为找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断裂的划分原则:结合许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对其进行划分,有两种特征对其进行分界,也可以从其数据的处理中得到很多信息。
(2)断裂的类型划分:可以根据划分类型的特点分为三类:壳断裂、基底断裂、盖层断裂。
从一些资料中,可以对此划分得出相应的信息。
虽然在区域重力场上不明显,但是具有积极的方面的影响。
(3)断裂的类型格架: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其构造的走向也明显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中多为潜伏的构造的发育为主,表现也比较异常。
以北东方为主要发育的特征最明显,这些构造从很大角度上诠释了广西地质构造的特征。
柞水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

学 、 矿机制 、 成 成矿物 质来源及 矿床 成 因等方 面进行
过 大量的研究 工作 , 取得 了一 些重要 的成果 ( 张本仁
等 ,9919 ; 18 ,9 4 黄宾 等 ,9 1 薛春纪 ,9 1 王焰等 , 19 ; 19 ;
19 ; 9 4 炎金 才 ,9 5 王 相 等 , 9 6 李延 河 等 ,9 7 19 ; 19 ; 19 ; 方维萱 ,9 9 方 维萱 等 ,0 0 王贵荣 等 ,0 2 端木 19 ; 20 ; 20 ;
内容 提 要 : 水 银 洞 子银 铅 多金 属 矿 床岩 、 石稀 土 总 量 变 化 较 大 , 土 分 配 模 式 总 体 均 为 右 倾 型 , 集 轻 稀 柞 矿 稀 富 土, 重稀 土 分 异 不 明显 , 晶 石 脉 、 石 皆呈 负 铈 异 常 , 亏损 这 一 特 征 反 映 了 成 矿 过 程 中 的 海 底 热 水 溶 液 作 用 。 重 矿 铈 该 矿 床 硫 同位 素组 成 变 化 范 围 大 , 以 重硫 为 主 , 且 主矿 体 含 矿 溶 液 总 硫值 与泥 盆纪 海 水 基 本 一 致 , 映 硫 源 来 自半 反
西 省柞水县 以东 1 m 处 , 一 个 以银 为 主 , 生 6k 是 伴
铅 、 、 、 及 铁等 元 素 的多金 属 矿床 。该 矿床 发 铜 锌 钴 现 于 17 9 0年 ,9 9年 曾 获金 属 储 量 银 2 1 17 2 6吨 、 铅
资料 , 细探讨 了矿床 地球化 学特 征及规 律 , 出成 详 提
矿模式 和找矿 标志 , 进而 开展找 矿预测 , 并 为该 矿床
2 . 8万吨和铜 6 3 万 吨 ,9 1 提交矿 床地质 勘 17 .9 18 年 探报 告 ,0世 纪 9 2 0年 代 初 建 成 大 型 矿 山 ( 陕西 银
矿床形成深度与深部成矿预测

矿床形成深度与深部成矿预测近年来,矿床形成深度与深部成矿预测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不同类型内生矿床的成矿深度,分析了矿床成矿深度的相关因素,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隐伏岩体和矿体的深部预测问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與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标签:矿床;形成深度;深部成矿;预测1 前言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矿床形成深度与深部成矿预测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矿床形成深度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深部成矿预测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 不同类型内生矿床的成矿深度按照矿床与岩浆岩的空间和成因联系,Schneiderhohn将矿床从浅部到深部分为远成低温矿床、隐岩浆矿床、外岩浆矿床、岩浆缘矿床、岩浆内矿床等,矿床类型从表成热液到中温热液矿床,再到伟晶岩矿床和岩浆矿床,形成深度从小于1km到6km,最深可达10km。
斯米尔诺夫按矿床形成的深度分为近地表带(1-1.5km)、浅成带(3-5km)、深成带(5-10km)和超深带(10-15km)。
近地表带形成火山—次火山型浅成热液矿床、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和碳酸岩、碱性岩矿床;浅成带矿床类型众多,形成铜、镍、钛、铁的岩浆熔离型矿床,铁、铜的矽卡岩矿床,有色金属和金等的热液矿床;深成带形成铁、铬、钛、铂的岩浆分凝矿床,含稀有、有色、贵金属的矽卡岩矿床、热液矿床和主要的伟晶岩矿床,包括部分变质矿床;超深成带主要形成变质矿床。
3 矿床成矿深度的相关因素3.1 金属矿床形成的深度与成矿母岩的形成深度有关伟晶岩的形成深度决定了伟晶岩矿床的形成深度,镁矽卡岩和钙矽卡岩的形成深度决定了与此相关的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深度。
与变质作用有关的中温脉状金矿床的形成深度受变质相的控制。
浅成矿床(epizonal)与葡萄石-绿纤石相和低绿片岩相有关,中深矿床(mesozonal)与高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有关,而深成矿床(hypozonal)则与麻粒岩相有关。
毛景文教授-矿床模型与深部找矿(四)

深部找矿:深部与浅部矿床没有本 质区别,所不同的是埋深不同,很 多矿床是深浅部相连或断续相连。 因此,现有成矿理论可以覆盖深部 和浅部矿床。在全球流行的仍然是 以矿床模型作为理论指导,以不同 技术方法作为辅助,以工程验证为 准绳。
找矿技术方法: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很难有可 比性,更重要的是实践检验。所有的找矿技 术方法(包括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 都有其实用的一面和受到限制的另一面,地 球化学和遥感技术明显地受到露头和地形的 影响,而各种地球物理受到高差和各种地质 体电磁重等物性要素的影响。合理地剔除干 扰因素,甄别出示矿信息,就必须结合地质 成矿理论和地质-地形-物性等条件,在反复 实践中梳理出针对某些矿床类型有效的技术 方法组合。
6. 找矿勘查及深部找矿
浅表找矿: 上述模型告诉人们矿床可能 出现在什么位置,有哪几种矿床类型可能 分布的时空关系。具体进一步实现找矿突 破,需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的配 合,也就是根据需要部署合理的找矿方法。 就找矿方法而言:目前比较有效的磁法找 磁铁矿床和航磁找铜矿、化探找金矿等, 更多情况下需要组合方法,因地制宜,合 理使用。
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在华南地区,根据以往工 作,初步总结出针对不同矿床类型、矿体的物 性特征,有以下几个找矿技术组合:(1)针对 富硫化物矿体,大比例尺土壤或水系精测+激 电+磁法剖面精测技术组合;(2)针对石英脉型 钨锡矿,矿田构造+矿化蚀变分带+重力技术组 合;(3)针对矽卡岩-云英岩型钨锡多金属矿, 高精度磁测+重力+ETM遥感技术组合;(4)针对 脉状铅锌银矿,矿田构造+汞气测量+激电+ETM 遥感技术组合。
也可能有其它更好的技术组合有效探测某些矿 床类型。
矿床统计预测-矿床模型法及特征分析法PPT文档共25页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矿区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及深部综合找矿预测

67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矿区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及深部综合找矿预测王霄霄(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北 邯郸 056001)摘 要:本论文将从矿区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三维可视化与分析技术、地质信息集成与分析、模型与算法应用,以及深部矿产资源评价与优选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这些关键环节的详细分析和研究,旨在全面展示深部综合找矿预测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以及应用前景,为矿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矿区;三维地质;找矿预测中图分类号:P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7-0067-3Research on 3D Geological Modeling Methods and Deep Comprehensive Prospecting Prediction in Mining AreasWANG Xiao-xiao(The First Geological Brigade of the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Handan 056001,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several aspects of mining area 3D geological modeling methods, 3D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geologic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model and algorithm applications, and deep mineral resourc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se key links, the aim is to comprehensively demonstra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methodologica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deep comprehensive ore exploration prediction, providing beneficial references and referenc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mining field.Keywords: mining area; 3D geology; Prospecting prediction收稿日期:2023-06作者简介:王霄霄,女,生于1992年,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学士学位,矿产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勘查,三维地质建模,地质大数据。
西天山博故图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预测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 5 ( 1 6 5 ( 2 0 1 7) 0 9 一 O O 7 3 — 0 2
Ge ol ogi c a l cha r ac t e r i s t i c s a nd pr o sp e c t i n g p r e di c t i on o f gol d d ep os i t s i n We s t Ti ans h an Moun t a i n
w' e s t s i de of We s t Ti a ns h a n BO GU TU go l d.Th e mi ne s i n t h e v o l c a no r o c k.i n lue f n c e f a c t or s o n t he g e ne r a 1 s i t ua t i on of t he v ol c a n o i s l a r g e,S O t he r o c k s t uc r t ur e of g ol d a r oun d i nc l u di ng s e r i c i t i z a t i on,s i l i c i ic f a t i on,s o di nn 1 ,c l a y a nd ot h e r r oc k
Ke yw or ds : We s t Ti a n s h a n B( 1 GUTU g o l d d e p o s i t ; r o c k s t r uc t u r e ; g e o l o g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d i r e c t i o n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乌苏铜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模型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1250(2021)-05-130-10
DOI 10.19614/ki.jsks.202105019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grated Prospecting Model of Xinwusu Cu-Fe Deposit in Wulatezhong Banner,Inner Mongolia
收稿日期 2020-02-21 作者简介 丁心科(1985—),男,工程师。通信作者
· 130 ·
张彦生(1967—),男,副总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
丁心科等: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乌苏铜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模型
2021 年第 5 期
Lower Proterozoic,Silurian Xuniwusu Formation strata are expos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mining area,Quaternary strata cov⁃ ers a large area in the exploration area and the magmatic rocks are not developed;②Orebodi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Early Pa⁃ leozoic Silurian Xuniwusu Formation,a total of 14 orebodies were delineated,including 4 Cu-Fe orebodies and 10 iron orebod⁃ ies(7 are outcrop ores,others are concealed orebodieds),the genetic type of the deposit is hydrothermal copper-iron ore;③ The ore body is controlled by NEE-oriented geological structures,and most of them are distributed in EW and NEE-oriented belts or veins,the secondary structural belts with large faults are favorable locations for ore-controlling and storage.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Xinwusu Cu-Fe Deposit,the integrated prospecting model of the mining area was established, and three prospecting target areas were delineated(numbered B1,B2 and B3). The orebodie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struc⁃ tures,and the large fault is 2.2 km long in the mining area.The orebody should have a certain scale of depth along the strike and inclination,and the mining area has good ore prospecting prospec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深度剖析 矿床类型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叶天竺 2
沉积作用有关矿床 砂岩型铜矿、铀矿、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热水沉积型铅锌矿等。
砂岩型铜矿
砂岩型铜矿床主要的矿化样式图(1) A. 海/陆相型:A1:海相砂岩浸染薄层式(甘肃天鹿铜矿);A2:陆相三角洲分流河道层状式(沅麻盆地九曲湾铜矿床);B:岩性/岩相组合层状型:B1:砂岩/泥岩组合式(楚雄盆地大村铜矿、新疆拜城滴水铜矿);B2:砂岩透水层式(六苴、郝家河铜矿);C:不整合面型:C1:角度不整合面式(会理大铜厂铜矿床);C2:平行不整合面式(新疆萨热克铜矿床); 3 砂岩型铜矿床主要的矿化样式图(2) D:褶皱层状型:D1背斜式(六苴、郝家河铜矿);D2向斜式(格衣乍、思茅盆地登海山铜矿);E:断层脉型:E1:显性断层式(白秧坪铜(钴)矿);E2:隐蔽断裂式(郝家河铜矿);4
F:组合型:F1:砂岩/碳酸盐岩界面+不整合面+断裂式(兰坪盆地白龙厂、衡阳盆地柏坊铜矿床);F2:倒转背斜+逆(冲)断层式(兰坪盆地金满、连城、水泄铜矿);F3:褶皱+断裂式(上层下脉式)(楚雄郝家河、兰坪白洋厂铜矿);F4:砂岩/碳酸盐岩界面+断层式(楚雄盆地大村、新疆拜城滴水铜矿)。
陆相砂岩型铜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砂岩型铀矿床 5
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剖面分带 1—透水砂质岩石;2—隔水泥岩;3—完全氧化带;4—弱氧化带(黄绿色蚀变带);5—弱氧化带(褪色蚀变带);6—氧化还原过渡带(含铀黑-沥青铀矿的铀矿体);7—氧化朱过渡带(无明显沥青铀矿矿化的铀矿体);8—还原带;9—层间水运动方向
砂岩型铀矿矿化样式图 6
1-黄色氧化带;2-绿色氧化带;3-灰色还原带;4-泥岩;5-煤层;6-铀矿体;7-钻孔 A-典型层间氧化带卷状矿体(伊犁);B-层间氧化带复杂卷状矿体(吐哈);C-先氧化后油气还原的复杂矿体(鄂尔多斯);D-潜水-层间氧化带长翼状卷状矿体(二连);E-沉积成岩板状矿体(二连);F-渗入氧化渗出还原共同作用的透镜状矿体(松辽)
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7 库捷尔太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图(据李胜祥修改,2005) 1-第四系;2-下白垩统-新近系;3-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4-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5-石炭-二叠系;6-砾岩及砂砾岩;7-含有机质砂岩;8-氧化砂岩;9-泥岩;10-煤层;11-层间氧化带;12-铀矿体;13-断裂;14-石炭-二叠系中酸性火山岩;15-花岗岩
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 8 主要成矿结构面类型图 9 主要成矿结构面类型图 10 A. 断裂裂隙型;B. 不整合面/假整合型;C. 酸碱界面型;D. 蚀变岩相转化型;E. 组合型:不整合面+断层式(E1)、岩溶角砾岩+断层式(E2)、同斜断裂式(E3),对倾断裂式(E4)、背倾式断裂式(E5)。
主要铅锌矿床矿化样式图 A. 层状浸染型(代家庄铅锌矿床);B. 喀斯特角砾岩型(关门山铅锌矿);C. 礁灰岩型(代家庄铅锌矿床);D. 硅钙面型(毕家山铅锌矿床);E. 断裂带型:E1分支断裂式(禾青铅锌矿)(湖南省冶金246队)、E2断裂薄脉型(临沧勐兴铅锌矿床);F. 不整合面型(茶排铅锌矿床);G.组合型: G1雁列式、似层状+(网)脉式(凡口铅锌矿床)。 11 12
主要铅锌矿床矿化样式图 A.似层状块型(昭通毛坪铅锌矿); B.倾伏测伏型(会泽铅锌矿)纵投影图); C.不规则(网)脉型(筲箕湾铅锌矿):D1似层状+(网)脉式(天宝山铅锌矿); D2雁列式(杉树林铅锌矿);D3不整合面+断裂薄脉+岩溶角砾岩型(栖霞山铅锌矿); D4硅钙面+断裂控制型(青山铅锌矿);D5矿体倾斜式:D5-1背倾式、对倾式 (茂租铅锌矿)、D5-2同斜式(会泽铅锌矿);E赋矿层倾斜式:E1中高倾斜式(会泽铅锌矿) 、E2缓倾式 (富乐厂铅锌矿)
川-滇-黔接壤区铅锌矿床找矿预测模型图 13 低温热卤水充填式铅锌矿床找矿预测模型简图 案例:凡口铅锌矿 14 区域地质背景 1、凡口铅锌矿区位于曲仁构造盆地北缘、仁化―乐昌铅锌成矿带东段,属南岭成矿带核心区域。 2、吴川-四会深大断裂 3、北有九峰-诸广山、南有大东山-贵东的燕山期复式花岗岩带 。 15 地质勘查程度与成果 1、凡口铅锌矿分为水草坪、凡口岭、富屋、铁石岭4个矿床 (水草坪矿床包括金星岭、狮岭、狮岭南、狮岭东4个矿段。) 2、706、932、凡口矿主要对金星岭、狮岭、狮岭南进行了勘探,2010年资源储量核实累计探明铅锌金属资源储量809万吨。 3、现狮岭东已达详查工作程度,凡口岭、富屋、铁石岭仅作过普查,铁石岭工作程度较高。前三区仅发现小矿体。 4、932队提出了―层、相、位‖找矿(控矿)模式 (层:地层层位,D2db ;相:礁后凹陷相,即不纯碳酸盐岩组合;位:成矿期及成矿前断裂是主导因素,如F3、F5、F101。) 16
褶皱:东西向→北西向 断裂: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组、东西向等4组,以南北向为主。 大断距断裂:指矿区内断距大于500m的断裂,常具边界断裂特征,如F200、F202、F203、F100等。 控矿断裂:F3、F13、F101、F102、F5、F6、F7等
凡口矿床成矿模型 17
1、凡口矿区位于浅海碳酸盐岩相-滨海碎屑岩相过渡部位,底部发育渗透性良好的紫色砂岩。 2、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沿紫色砂岩迁移的卤水(富含金属)以及来自近地表经还原的水体(富含硫),二者混合促使硫化物的沉淀。 3、这一过程中存在深部岩浆热液的参与。
MVT型矿床-广东凡口铅锌矿(已提交铅锌50万吨) 18 19 20 热水沉积型铅锌矿
热水沉积型矿床主要矿化样式 21 SEDEX矿床找矿地质勘查模型
矿床中发育的矿体及热水沉积岩组合:1)锡铁山:管道、大理岩、非层状矿、层状矿、层状石英钠长岩;2)东升庙:管道、层状矿、硅质岩;3)厂坝-李家沟:层状矿、大理岩、重晶石、钠长岩、硅质岩、成矿后白云岩;4)洛坝:近喷口块状矿、硅质岩
2 火山作用有关矿床
海相火山岩型铜铅锌矿床、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陆相火山热液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等。
海相火山岩型铜铅锌矿床 22 我国VMS矿床典型矿体剖面及成矿结构面类型示意图 a-产在凝灰岩中的Cu-Zn层状矿体,折腰山11线;b-产在凝灰岩与千枚岩界面的Zn-Pb-Cu矿体,小铁山VII线;c-产在凝灰岩与碳酸盐岩界面的块状矿,呷村3线;d-火山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的层状矿体,锡铁山;e-基性熔岩中的单Cu脉状矿体,红沟28线;f-褶皱(向23
斜)构造控矿的层状矿体,阿舍勒5号线; g-千枚岩中的层状矿体,向斜构造,桦树沟6号线;h-断裂构造控矿的网脉状矿,梅岭15线;i-岩体侵入构造控矿的Cu-Zn矿体,浪力克0线
我国VMS矿床成矿结构面架构示意图 a-上层下脉结构;b-层状矿体的上下结构;c-层状矿体的左右结构;d-脉状矿体的上下结构;e-脉状矿体的左右结构。矿物代号:Py-黄铁矿;Ccp-黄铜矿;Sp-闪锌矿;Gn-方铅矿;Qz-石英;Ser-绢云母;Ch-绿泥石
我国VMS矿床典型矿床蚀变分带图 a-Cu-Zn型矿床层状矿体的蚀变分带(白银厂折腰山);b- Cu-Zn型矿床脉状矿体的蚀变分带(卡拉塔格);c- Cu-Zn型矿床蚀变分带(阿舍勒);d- Pb-Zn型矿床层状矿体的蚀变分带(呷村);e- Pb-Zn型矿床层状矿体的蚀变分带(可可塔勒);f- 单Cu型矿床层状矿体的蚀变分带(猪嘴哑吧)。矿物代号:Q-石英,Ser-绢云母,Chl-绿泥石,Ep-绿帘石,Py-黄铁矿,C-碳酸盐,Adl-明矾石,Bi-黑云母,Act-阳起石,Kf-钾长石。 24
我国VMS型矿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矿体样式:①-蚀变岩筒内的网脉状、浸染状矿化(火焰山、四个圈、浪力克、卡拉塔格红-梅等);②-喷流沉积的层状Cu(-Zn)矿化(折腰山、阿舍勒、卡拉塔格黄-海、红透山、德尔尼等);③-喷流沉积的层状Pb-Zn(-Cu)矿化(小铁山、嘎村、可可塔勒等);④-远火山沉积的层状Pb-Zn矿(大桥等) 25 我国海相火山岩型Fe(-Mn-Cu)矿床典型矿体剖面示意图 a-熔岩中喷溢的铁矿浆型致密块状矿体,大红山A28线;b-火山机构中断裂、裂隙控制的脉状矿体,阿克萨依6线;c-层间贯入的矿浆型脉状矿体,智博0线;d-次火山岩中的脉状矿体,磁海5线;e-火山凝灰岩(角闪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的层状矿体,单斜,蒙库119线;f-沉凝灰岩(千枚岩)中的层状矿体,向斜,镜铁山6线;g-碳酸盐岩中的层状矿体,向斜和背斜,库姆塔格128线;h-碎屑岩中的层状矿体,向斜和背斜,莫托萨拉15线;i-改造的矽卡岩中的层状矿体,雅满苏43线。 26
我国海相火山岩型Fe(-Mn)矿床地质模型示意图 矿体样式:①—沿环状、放射状断裂侵入的次火山岩中的热液型矿体(磁海);②—侵入于火山口相中的网脉状矿体(大红山V号、卡可扎);③—火山熔岩中喷溢型矿体(大红山II5);④—火山岩中的热液脉状、似层状矿体(智博、大红山II1);⑤—火山斜坡上的层状Mt矿体(松湖、敦德、疆峰、雅满苏、备战);⑥—火山斜坡上的层状Mt-Cu矿体(大红山I矿带、蒙库);⑦—火山洼地中的Sid(-Mt-Hm)矿体(惠民、库姆塔格,以及大红山、鹅头厂部分矿体);⑧—火山洼地中的Hm-Cu矿体(式可布台、镜铁山、石碌);⑨—火山洼地中的Hm-Mn矿体(托莫尔特、莫托萨拉、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