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试题带答案(3)

一、选择题

1.《人类简史》中描述:“欧洲人发动战争俘虏非洲人,再从非洲内陆千里迢迢运至美洲,数百万非洲人因此丧命,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欧洲人能在茶里加糖吃到甜点!”材料体现了

A.欧洲庄园的逐步瓦解B.三角贸易的罪恶C.城市的兴起

D.新航路的开辟

2.14世纪中叶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它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这种租地农场采用的新生产方式是

A.领主直接经营B.强迫农奴耕种

C.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D.租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3.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得到很快发展,但由于西欧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可以任意征税,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反抗来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他们常用的手段是

A.武力斗争杀死领主B.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C.政治谈判金钱赎买D.国王支持武力斗争

4.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西欧封建制度确立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C.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D.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5.2019年是麦哲伦开启环球航行500周年。麦哲伦被历史铭记,不是因为他曾经推行殖民统治,而是因为他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成功地把全世界有人居住的大洲(大洋洲除外)都联系起来。下图属于麦哲伦环球航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三角贸易

D.启蒙运动

7.如下图内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

A.经济前提B.精神动力C.物质条件D.政治支持

8.恩格斯说:“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这位“大人物”是()

A.但丁B.达芬奇C.米开朗琪罗D.莎士比亚

9.习近平主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只有着力打造“向海经济”,才能写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以下史实,能论证“向海则兴”的是()

A.鉴真东渡B.戚继光抗倭

C.新航路开辟D.两河流域文明兴起

10.人利航海家哥伦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可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出海远航,其结果是

A.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

B.开辟了欧洲到达印度的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开辟了欧洲欧洲到非洲的航路

11.思维导图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手段。以下思维导图,在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原因B.核心C.影响D.评价

12.14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直至获得自由。庄园制日趋解体。根据这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庄园衰败的原因

()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农民起义和反抗不断D.农奴的依附关系松弛

13.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其确切

理解应该是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从此由分散走上整体

14.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最后晚餐》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经典作品共同体现的思潮是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科学精神

D.神权至上

15.“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克哈特)文中评价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16.下图是18世纪的一幅描绘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图中情境广泛发生在

A.非洲B.欧洲C.美洲D.亚洲

17.“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能。世界走向一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材料中的“事件”是指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三角贸易

D.启蒙运动

18.在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书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这里的“光荣”是指哥伦布()

A.提出了“太阳中心说”B.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

C.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D.成功实现环球航行

19.达·芬奇是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画技法精湛,在不脱离自然的前提下努力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核心是

A.自由平等B.人文主义C.反对封建专制D.浪漫主义

20.如图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行()

A.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B.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C.发现了美洲D.到达了印度西海岸

2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风教通义》……突破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画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2.“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古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基督教的传播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D.工厂制度的确立

23.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D.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24.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与“昆塔”的遭遇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发现美洲B.英国工业革命

C.三角贸易D.美国独立战争

25.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为

A.城市复兴和市民阶层产生B.教权削弱和文艺复兴开始

C.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开辟D.旧制度危机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欧洲”“非洲”“美洲”并结合所学知识,17--18 世纪欧洲商人以廉价工业品(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至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称为“三角贸易”,由此可知,题干材料体现三角贸易的罪恶。所以B符合题意,AC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选B。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C。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的兴起、特点以及意义。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C符合题意;西欧封建制度确立是在8世纪,A排除;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B排除;17世纪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D排除。故选择C。

5.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大西洋,最后回到欧州,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据图片“世界地图”“帆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C符合题意。A对应的是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对应的是天主教的传播,D对应的是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ABD项图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指的是封建时代,“新时代”指的是资本主义时代,在这两个时代转变过程中,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人物,他创作的长诗《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因此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选项A符合题意;达芬奇与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BC排除;莎士比亚是英国大戏剧家,D 排除。故选A。

9.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新航路开辟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是传播唐朝文化,戚继光抗倭是抗击外来侵略,两河流域文明属于大河文明,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出海远航,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其结果是发现美洲大陆。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新航路开辟时主要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4世纪,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意大利保存完好等因素,文艺复兴开始了;①是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②是核心,故B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是影响,故C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是评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可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导致庄园制逐渐解体的原因,排除A项;根据题干“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可知,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是庄园制日趋解体的原因,排除B项;农民起义和反抗不断与题干无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可知,农奴的依附关系松弛是庄园制解体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结合课本所学,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由分散开始连成一个整体。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文艺复兴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自由,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都体现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即人文主义。B项符合题意。C项不合题意;理想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A项不合题意;神权至上是西欧宗教的核心思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克哈特评价的是文艺复兴。中世纪的欧洲被宗教神学所笼罩,气氛沉闷、压抑。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焕发出人性的光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的价值是追求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神学。意大利人但丁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的实质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意大利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诗歌、绘画、建筑、雕刻、音乐各方面成就突出。著名的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全部诞生在意大利。所以说文艺复兴运动使“由信仰、幻想和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18世纪的一幅描绘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和所学知识,可知与三角贸易有关,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而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后主要从事种植园经济,主要生产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抓住“黑奴”这一关键信息可知与三角贸易即黑奴贸易有关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5 、16世纪之交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显现、A正确;文艺复

兴,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三角贸易是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的手段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新航路的开辟中,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因此,在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书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故C符合题意;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故A不符合题意;但丁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故B 不符合题意;麦哲伦舰队成功实现环球航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努力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结合所学知识,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以神为中心,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B正确;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内容,AC排除;浪漫主义是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文学艺术流派,D排除。故选B。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选项C符合题意;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A 排除;迪亚士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B排除;达·伽马到达了印度西海岸,D排除。故此题选C。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B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产生。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资产阶级产生起推动作用,选项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基督教的传播,选项A不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选项C不符合题意;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制度确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对哥伦布抵达美洲,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

‘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可知,题干材料表明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ABC表述均不准确,故选D。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角贸易,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蔗糖烟草等工业原料返回欧洲。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符合题意;哥伦布发现美洲,A排除;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B排除;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获得了国家独立,D排除。故选择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角贸易的相关史实。2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城市复兴和市民阶层产生,他们代表着新生力量,他们的发展逐渐瓦解着封建社会,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故A符

合题意;文艺复兴开始是在14世纪,故B不符合题意;世界市场开辟是在15、16世纪的新航路的开辟中,故C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出台为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