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中外美术史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中外美术史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中外美术史》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编写日期:2011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是美术类专业学生必修课,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历史地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文化、哲学、宗教、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在整整合史料基础上,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构建审美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四、教学要求

中外美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史实,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我们应注意在教学中既深钻精研细节,又要统整知识框架,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方法与学生认识知水平与心理能力及特点相适应,创造性地增减实施教学,把知识性、趣味性有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接受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多采用现代媒体与技术等直观教学方式、方法,把语言信息渠道和视觉、听觉信息渠道有机结合起来,以达美术史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中外美术简史》李龙生主编,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7

八、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中外美术史简明教程》,王洪义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中外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史部分

第一章导论、原始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美术史与文化史的基本概念

2、掌握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的方法

3、了解原始美术

【本章主要内容】

一、美术史与文化史

二、美术史的研究方法

三、原始美术

1、陶器艺术

2、玉器

3、早期岩画

第二章先秦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先秦时代的文化状态

2、逐步了解文字的发展的演变过程

【本章主要内容】

一、先秦时代的文化状态

二、文字的发展: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之间的关系

三、青铜艺术与礼乐文化

第三章秦汉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的发展

2、对秦汉雕塑、帛画艺术、汉画像石、砖有所了解

【本章主要内容】

一、秦汉帝国的文化状态

二、书法的发展:秦篆——隶书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秦汉雕塑

四、帛画艺术:图像与功能

五、汉画像石、砖:图像与功能情节与形式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魏晋时期意识形态的基本状态

2、了解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等艺术

【本章主要内容】

一、魏晋时期意识形态的基本状态:汉儒与魏晋风度清谈与清议

建安——竹林——正始——中朝

二、书法:王羲之——王献之

三、绘画:顾恺之

四、画学:顾恺之、宗炳、谢赫

五、石窟艺术

第五章隋唐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充分了解隋唐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

2、了解宫廷艺术的成就

【本章主要内容】

一、隋唐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

二、意识形态的重新整合

三、宫廷艺术的成就:政治与伦理

宫廷情趣与世俗生活

四、书法:楷书、草书

五、山水画的发展

六、佛教艺术的情况

第六章五代、宋、元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五代、宋的历史文化背景

2、掌握理学对宋代画学的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

一、五代、宋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的特点文化上的思潮: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元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民族政策与隐逸文化

三、理学对宋代画学的影响:院体画的风格

山水画的黄金时代、南北山水画风的形成

四、文人画的兴起:审美形态的相互渗透画家群体

五、南宋院体的画风:时代气息画家个案

六、元代画风:时代气息与画家个案赵与钱及对元代四家的影响

七、宋元时期的其它艺术形式:瓷器、建筑

第七章明清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明代政治的特点与文化背景

2、懂得明代画学的分期

3、通过欣赏和学习优秀的设计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创作实践水平

【本章主要内容】

一、明代政治的特点与文化背景

二、明代画学的分期:

早期:院体浙派画风的形成与原因

中期:吴门画派的形成及其影响

后期:董其昌的画学理论及其实践对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三、晚明的政治悲剧与文艺思潮

四、清代的政治文化特点

五、清初的遗民文化与晚明文艺的关联

六、四僧与四王的绘画风格与意义

七、扬州八怪与海派的绘画风格及历史意义

八、西方绘画对明清美术的影响

第八章现当代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扬州八怪与海派的绘画风格及历史意义

2、了解现当代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

3、掌握西方绘画对明清美术的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

一、现当代中国美术的政治、文化背景

二、现当代中国美术的格局

三、现当代中国美术所面临的问题

四、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中的问题

五、现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展望

六、扬州八怪与海派的绘画风格及历史意义

七、西方绘画对明清美术的影响

外国美术史部分

第一章原始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艺术起源的假说及简介

2、懂得中外原始艺术的对比

【本章主要内容】

一、艺术起源的假说及简介

二、旧石器时代的艺术:洞窟器物

三、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杰里科文化沙达尔?胡又克文化

四、中外原始艺术的对比

第二章古代非洲、两河流域、印度等地区的艺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古埃及的艺术、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艺术的特点

2、掌握古印度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

一、古埃及的艺术

1、古埃及的文化观念及历史

2、古埃及艺术的分期

3、古埃及艺术的特点

二、古代两河流域艺术

1、美苏尔——阿卡德时期的艺术

2、巴比伦时期的艺术

3、亚述帝国时期的艺术

4、新巴比伦时期的艺术

5、古波丝艺术

三、古印度艺术

1、古印度的早期文明

2、古印度的佛教文明

3、古印度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古罗马艺术的成就及分期

2、了解中世纪的艺术

【本章主要内容】

一、爱琴文明的星星之火:克里特、迈锡尼、基格拉迪

二、古希腊艺术的繁荣与艺术分期:几何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三、古罗马艺术的成就及分期(建筑、雕刻、绘画)

四、中世纪的艺术

1、罗马帝国的衰落与中世纪的政治文化

2、宗教势力的崛起与神权下的艺术世界

3、中世纪艺术的基本情况:早期基督教艺术、拜占庭艺术、早期中古艺术、罗马式

艺术、哥特式艺术

第四章文艺复兴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的历史文化背景

2、懂得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分期

【本章主要内容】

一、文艺复兴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分期:

早期(小三杰、马萨乔、波提切利)、盛期(三杰)、晚期(样式主义:巴米基?安尼洛)、北欧(凡?艾克——丢勒)法国文艺复兴(卢浮宫)

第五章十七、十八世纪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十七、十八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关系

2、熟悉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艺术、法兰德斯艺术、荷兰艺术、西班牙艺术、法国艺

【本章主要内容】

一、十七、十八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关系

二、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艺术:卡拉奇及其追随者、卡拉瓦乔的写实艺术、巴洛克大

师——贝尔尼尼

三、十七、十八世纪法兰德斯艺术:巴洛克大师——鲁本斯

四、十七、十八世纪荷兰艺术(重要画家、小画派)

五、十七、十八世纪西班牙艺术(哥雅)

六、十七、十八世纪法国艺术:巴洛克——罗可可

启蒙运动——夏尔丹;狄德罗与格瑞兹)

第六章十九世纪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启蒙运动的深入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2、熟悉新古典主义艺术、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

【本章主要内容】

一、启蒙运动的深入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二、新古典主义艺术:大卫、安格尔、普吕东

三、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艺术:席里柯、德拉克洛瓦

四、现实主义:从夏尔丹到米勒、柯罗、卢梭到库尔贝、杜米埃

五、印象主义:马奈、莫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

六、从印象主义到新印象主义——修拉

七、后印象主义艺术实践的多样性:塞尚——结构主义的探索凡高——色彩的情绪

高更——象征主义的倾向

八、近代雕塑的三大支柱:罗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成功结合布尔德尔—

—向外的空间马约尔——形体上的抽象

九、十九世纪英国艺术:荷加斯——庚斯勃罗——透纳(英国艺术对印象主义的影响)

拉斐尔前派——自然、纯朴的艺术理想

十、美国艺术的崛起:惠斯勒与萨金特

十一、俄罗斯艺术:布留洛夫

巡回画派:列宾、列维坦

第七章现代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现代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2、熟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本章主要内容】

一、现代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象征主义:高更、列维坦——古斯塔夫?摩罗、勃克林

三、纳比派:波纳儿

四、新艺术运动:克里木特

五、野兽派——马蒂斯

六、立体派——从塞尚到毕加索、勃拉克

七、未来派——立体派的追随者与颠覆者

八、表现派——蒙克

九、抽象主义——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

十、达达派——杜桑的实验

十一、超现实主义——弗洛伊德——梦境的解说

第八章后现代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后现代的定义与歧义

2、了解行为艺术、偶发艺术与观念艺术以及超级写实艺术【本章主要内容】

一、后现代的定义与歧义

二、现代艺术的反省与沉醉

三、装置艺术:从杜桑到科纳尔到现代装置艺术

四、波普艺术的拼帖

五、行为艺术、偶发艺术与观念艺术

六、欧谱艺术与动力艺术

七、大地艺术

八、超级写实艺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