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习题7

《宏观经济学》习题7

《宏观经济学》习题7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基本概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投资的利率系数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货币政策乘数货币幻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累进税累退税比例税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补偿性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再贴现政策年度平衡预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单一货币供给规则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二、判断题(F,T)1.财政政策可影响总需求,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3.IS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LM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在LM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6.因为政府增加支出与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7.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8.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

()9.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0.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11.在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12.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但不能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13.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4.IS和LM曲线的交点一般位于中间区域,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

()15.在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完全;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等于零。

()16.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会引起利率上升的同时产出增加。

(-)17.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意味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8.政府主要依靠出售债券来筹款支付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开支。

()19.累退税制会对经济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第7讲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

第7讲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金融学第7讲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读:本讲主要内容☐ IS-LM-BP分析框架☐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导读:本讲重难点问题☐和封闭条件相比,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有何不同?如何理解这一差异?☐在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与汇率制度、资本流动程度有何关系?如何理解?☐在开放条件下,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内外失衡?参考资料☐教材章节⏹张礼卿(主编),《国际金融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7章☐拓展阅读⏹1. Mundell, Robert, 1961,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and Employment Policy”,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Vol. 27, No. 4, pp. 509-517.⏹Rey, Helene 2013, “Dilemma not Trilemma: The Global Financial Cycle and Monetary Policy Independ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5th Jackson Hole symposium, Wyoming, August⏹ Xuehui Han and Shang-Jin Wei, 2017,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s of Monetary Shocks: Between a Trilemma and a Dilemm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109.IS-LM-BP分析框架在20世纪60年代,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和马库斯•弗莱明(J. Marcus Flemins)分别独立的将分析封闭经济的IS—LM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中,提出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也称IS-LM-BP模型,M-F模型。

7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7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之-----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AD)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凯恩斯学派非常注重需求管理。需求 管理的内容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直接目标:AD=AS;
➢ 间接目标(终极目标):“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 AD<AS时,运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AD=AS;
应该说,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私营 部门+公共部门),国家干预经济的总趋势是不变的。但 是但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与方式会有所 不同。
第一节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宏观调节政策。
一、前现代的财政政策及其影响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之前,财政政策制定的目的和影
2、征税,即征多少税,以及采用何种手段来征税;
3、赤字财政,即确定赤字的规模和分配。
现代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两
个方面。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
府投资兴建基础设施)、政府购买(政府购买
产品与劳务)以及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社会
福利支出);而政府税收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和其它税收。
➢ P/Y↑→S↑→I↑→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就业↓(不一致,矛 盾的一面)
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NI↑)→GP↑;
4、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就业率↑→NI↑→进口↑→国际收支失衡。
对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矛盾的处理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经 济政策的制定者必须确定一个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同时对 四个政策目标进行必要的协调。可以说,决策者在确定宏 观经济政策目标时,既受自己对各政策目标重要性理解和 认识的制约,又受国内外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

第07章宏观调控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

第07章宏观调控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

第07章宏观调控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宏观调控法是指国家通过政府行为来调整经济运行的总量、结构、速度和方向,以达到宏观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是一种控制经济总量的手段,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方向和速度。

宏观调控法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及时调整经济政策来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波动的影响,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

宏观调控法的基本理论包括经济周期理论、总量均衡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存在周期性波动,包括繁荣、衰退、复苏和萧条四个阶段,通过宏观调控来调整经济的波动。

总量均衡理论认为经济运行需要保持国民收入、经济增长和社会生产总值之间的均衡,通过调控投资、消费、储蓄和国际收支等因素来实现均衡的状态。

经济增长理论则着重研究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动力机制,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技术创新和调动社会资源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宏观调控法的主要制度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调控物价水平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分配,调控总投资和收入分配的平衡。

产业政策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来影响经济的总供给和竞争力,调控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和产业发展的均衡。

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包括预期稳定、逆周期调控、综合平衡和按需调控。

预期稳定强调调控政策应该具有预见性和稳定性,避免政策的过度波动和频繁调整,以稳定市场预期和经济运行。

逆周期调控则强调在经济波动周期中,政府应该采取相反的措施,通过扩大财政支出、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等来稳定经济。

综合平衡要求调控政策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社会公平等多个因素,避免单一指标的过度追求。

按需调控则强调根据经济的实际需求情况来调整政策,避免刺激过度或紧缩过度。

宏观调控法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区域差异、行业差异和周期差异进行差异化调控。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  财政政策


Q0
Q2 Q1
Q
O 利率变化使乘数作用减弱
Q0
Q2 Q1
Q
价格变化使乘数作用减弱
7.2 财政政策
理论基础: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
扩张性财政政策--治理衰退,但增加了赤字
• 增加政府支出(GP): △Q=△GP*MULT • 减少税收(NT)
– 产生比增加GP的措施更大的政府赤字 – 原因:减少税收,增加的收入只有一部分增加了消费
结果:总需求的波动小于收入的波动
7.2 财政政策
自动的财政收支变化
NT GP
2000
赤字
NT 盈余
GP
O
10500
NI
财政收支赤字与盈余
7.2 财政政策
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
定义: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对经济情况的判断而 作出财政收支调整的财政政策。
分类:
1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在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 平时,通过减税和增加政府 支出来提高有效需求,消除 失业
宏观经济 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 平衡
7.2 财政政策
财政体系的基本结构
财政 支出
政府购买 转移支付
政府 税收
直接税: 所得税
间接税: 营业税
公债
中央和地方政府 的债务
债务的度量问题
通胀,资本资产,未 计算的负债(社会保 障负债或政府担保) ,经济周期
7.2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 调节总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 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 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的弥补
财政赤字的弥补主要措施:发行公债
– 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利弊--重点是内债

苏州大学企业管理资料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苏州大学企业管理资料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GO 5
1zle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二、财政体系的基本结构 三、财政政策工具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四、自动稳定器 五、财政政策效果和挤出效应
2005.11
6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1zle
宏观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 总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 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收入
税收
(1)居民的Yd (2)厂商收益
C 改变需求
I
公债制度
公债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基金的手段,它 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
另包括土地及公
依偿还期限不同,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国债三类。
共2资005源.11转让
8
三、财政政策工具和相机抉择的财1z政le 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
1.改变政府购买:经济衰退时:G↑ Y
货币政策还与外汇市场相互联系,在一定程度会因 为外汇而抵消货币政策的作用。
2005.11
GO33
7.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1z用le
一、混合使用的图形表示 二、几种特殊情形
2005.11
34
一、混合使用的图形表示 1zle
R
G↑
r2 r1
A
Y1
2005.11
LM1 Ms↑ LM2
B
IS2
y0 y1 ya
Y
17
GO
1zle
3.影响因素(d)
r
(1) d(投资需求 对利率的敏感性)的
r1
影响
r0
IS′1 IS1
IS0 IS′0
LM
E1
E
A′
0
A
挤出效应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四版ppt第07章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四版ppt第07章
该模型关注金融市场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通过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信贷摩擦等机制,解释经济周期的波动。
长期停滞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一种长期停滞的趋势,即经济增长缓慢、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现象,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全球化与收入分配
全球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当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涉及到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04
CHAPTER
经济周期理论
总结词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水平在时间上的一种有规律的波动,通常以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来衡量。经济周期的类型包括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等。
详细描述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水平在时间上的一种有规律的波动,这种波动表现为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以及一系列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动。经济周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基本特征,对于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周期的类型可以根据周期的长度进行划分,包括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周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成因,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有不同的影响。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如何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将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全球经济治理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宏观经济学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长期经济增长与人口老龄化
宏观经济学未来的研究重点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货膨胀与价格水平
分析政府支出、税收政策和货币供应量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