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2](同名13267)
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

通过持续努力,我们将共同创造 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 会环境,让性别平等成为新时代
的鲜金、助 学金等教育援助措施,确保贫困家庭 女性能够顺利接受教育。
通过以上调查报告内容,可以看出妇 女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但仍需继续努力,推动妇女教育事业 向更高水平发展。
03
妇女职业地位
妇女就业整体情况与趋势
就业规模扩大
近年来,妇女就业人数不断增长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显示出妇 女在职业领域的积极参与和进步
05
妇女权益保护与政策建议
妇女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妇女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 保障法》等,以确保妇女在各个领域享有平等权益。此外,妇女在教育、就业、政治参与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 步。
挑战
尽管妇女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妇女在部分领域遭 受职业晋升的“玻璃天花板”效应,家庭暴力、性骚扰等问题屡见不鲜,以及妇女在参政议政、企业管理等高层 决策中的比例仍然偏低。
• 妇女自我提升:妇女自身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增强 职业竞争力,抓住职业晋升的机遇。
04
妇女家庭与社会角色
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与地位
家庭中心
在多数家庭中,妇女承担着家庭中心的角色,负责家庭日常运作 和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家务和职业双重负担
妇女通常负责家务管理,即使她们也有职业责任,这导致她们承 担双重负担。
妇女在职业晋升中的挑战与机遇
• 职业技能提升:部分妇女在职业技能提升方面缺 乏机会和资源,制约职业发展。
妇女在职业晋升中的挑战与机遇
01 02 03 04
当代中国女性家庭地位的分析

当代中国女性家庭地位的分析当代中国女性家庭地位的分析摘要女性家庭地位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都有所凸显不可忽视的共性问题,固然是封建社会的历史渊源导致了女性千百年来被压抑,然而在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性别歧视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这是值得让人深思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复杂,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女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仍旧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这个社会还是女性本身的原因,本文就此略作探析,为改善女性家庭地位,促进两性共同提高和发展,提供了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上的指引,提出缩小两性家庭地位的差距最重要的是要倡导平等、和谐、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为家庭中的个体创造自由民主的空间和氛围。
这需要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女性家庭地位;PLC;步进电机;传感器DESIGN OF INTELLIGENT WAREHOUS SYSTEM BASEDON PLC CONTROLLED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telligent warehouse in all walks of life will get more and more widely. Automatic warehouse system of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ies. At present, it has become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ne of the symbols of informatization.The system adopts PLC controlled by PLC, the output pulse signals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the step-motor between through the stepping motor drive connections, also used as some sensors, micro switch and reflex sensor.I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warehouse withless floor space and bett er space utilization ratio has been popularizing graduall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 e modern production and negotiation, it should use the warehouse with the computer co ntrol technologyKEY WORDS: W omen’s family stat us, PLC, Stepping motor, Sensors,目录前言 (1)第1章女性家庭地位的体现和演变 (4)1.1女性家庭地位的体现 (4)1.1.1 家庭生活自主权 (6)1.1.2 角色平等满意度 (8)第2章女性家庭地位的演变 (10)2.1 古代女性的家庭地位 (10)2.1.1 中国古代女性家庭地位的历史状况 (10)2.1.2 中国古代女性家庭地位底下的原因 (11)2.2近当代女性家庭地位的现状 (13)第3章女性家庭地位的影响因素 (17)3.1相对资源 (17)3.1.1个人的家庭背景 (17)3.1.2 教育资本 (17)3.1.3对家庭经济的贡献 (19)3.2婚姻依赖 (22)3.2.1 对家庭的相对依赖感 (22)3.3文化规范 (23)3.3.1性别意识 (23)3.4权力运作过程 (25)3.4.1夫妻沟通方式 (25)第4章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及意义 (29)4.1如何提高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29)4.2提高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意义 (32)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女性社会地位论文

女性社会地位论文20世纪即将逝去,21世纪即将来临,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我试图对中国妇女地位之研究进行一次综述,以期望对迄今为止有关妇女地位的研究有所了解,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并对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领域进行探讨从相敬如宾到男尊女卑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汉乐府》中脍炙人口的词句。
它讲述的是一位女子的山盟海誓,充分提炼了自由恋爱的精神和敢爱敢恨的态度。
也许很多人是从琼瑶阿姨的作品中了解其中的情怀的。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情怀却出自先秦和汉代的历史背景。
我们可能印象中古代就应该是充满了性别歧视和礼教压抑的但其实这首诗就能反映出这种地位差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相敬如宾至死不渝相濡以沫等形容男女相敬相爱的词汇就足见性别歧视本身始终存在于我们文化当中母系社会时妇女地位很高,之后夏商周妇女地位降低,春秋战国时期妇女地位更低,交易买卖实属平常,到唐朝时,因为武则天登基为帝,,妇女地位又大大提高,甚至一度使得当时人人都渴望生女而不是生男,之后到清朝,妇女地位依然很低,到近代时,随着西方民主自由、男女平等的思想的传入,妇女地位一步步提高,直到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应该说性别问题是带有社会性的一方面是男性在社会分工中逐渐占据了非常主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跟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建立有关但是便如此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不能完全抹去那些自由浪漫的诗篇从先秦到汉唐封建社会的如日中天也从根本上淹没了诗句的美好意义从而进入了一个男尊女卑天经地义的时代。
女性物化及礼教的迫害应该说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对妇女的迫害和歧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但男性在婚姻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男方在婚姻关系中占据绝对地位对感情不忠的量刑差异也颇为巨大更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女性本身被物化马未都先生在说中国古代家具的时候曾经提到《金瓶梅》中的一个章节:西门庆购买了两个丫环和一部拔步床而这两个丫环的身价加在一起还远不如一部床的价值组建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低下这样的地位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妾”的出现,封建礼教的威力在于,通过等级观念,不但迫害女性,而且还在女性中设置阶层,通过这样的阶层来达到女性们自主迫害的局面。
当前中国女性地位变化的社会环境分析

∙首页∙浏览发现何清漣.当前中国女性地位变化的社会环境分析2008-04-03 01:10:47来自: [已注销]当前中国女性地位变化的社会环境分析影响当代中国妇女人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社会压力压力之一:失业率高、就业难压力之二:工作中的性骚扰压力之三:婚姻家庭的脆化婚姻的实用化与性的商品化妇女生存状态对社会的影响早在八十年代就有研究者发现,中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的进展而上升,相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妇女的地位出现了很不乐观的劣化趋势。
根据世界上常用的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七项指标来判断(即妇女就业率、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男女青少年入学比例、男女青年就业比例、妇女在国家机构重要领导岗位上的职务比例、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妇女个人财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例),中国除了妇女就业率为世界第一(56%)之外,其他六项指标均不理想;若按这些指标综合衡量,在世界上的160多个国家中,中国妇女的地位排列为132位。
这些指标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妇女总体上的实际地位,但若要进一步了解中国妇女的具体状况,则还需要进行专题研究。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中国妇女目前所面对的社会环境。
李小江、唐灿等优秀女学者在妇女问题研究领域里贡献良多,我作为一位女性,虽然比较关心妇女问题,但以前除了写过几篇有关女性现状的学术漫谈文章外,一直未深入研究过中国的妇女问题。
去年春天应邀到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学访问,指定的演讲题目之一就是中国的妇女问题。
我在搜集资料、准备讲稿时发现,中国目前存在的妇女问题非常严重,但并没有男性学者参与研究。
难倒妇女问题的研究应该是女性学者的专利吗,难道全社会不应该来共同关心中国女性当前面临的痛苦和困难吗?希望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影响当代中国妇女人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社会压力近几年来,中国的报刊杂志及文学作品反映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变化,即妇女的人生价值取向改变了,由原来要求自我发展变成了从婚姻中寻找出路。
这导致中国女性的自我定位发生极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地位的变迁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妇女地位的现状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妇女地位普遍较低。
受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长期处于家庭和社会的边缘地位。
她们的社会参与度低,教育和就业机会有限,缺乏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
尤其在农村地区,妇女的境况更为不堪,缺乏土地和资源,饱受封建礼教束缚。
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妇女地位的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妇女地位逐渐发生了积极变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妇女发展的政策,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儿童权益保障法》等,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权利。
妇女群体的地位也因经济政策的改革而得到提升。
家庭经济条件逐渐改善,妇女的受教育机会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地位逐渐提升。
三、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妇女地位的深度变迁改革开放后,我国妇女地位迎来了深度变迁。
在教育领域,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学校录取比例、硕士及博士学位的获得率等均有显著提高。
在经济领域,妇女在各行各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开始涉足科技、金融、管理等领域,一些妇女还成为了企业家和创业者。
在政治领域,也逐渐有了更多的女性站上了舞台,成为了政治领域的重要人物。
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男女平等的家庭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四、改革开放后我国妇女地位的广度变迁除了深度上的变迁,改革开放后我国妇女地位的广度变迁也值得关注。
从妇女的地位来看,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妇女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社会地位,更多的妇女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在社会事务中,妇女的参与程度与角色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仅只是家庭中的一个支持者,更多的妇女开始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地位变迁的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我国妇女的地位将继续得到更大的改善和提升。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妇女将会以更加自由、平等、自信的姿态,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展现出更大的力量和潜力。
你是怎样看待当代中国女性地位的

一.你是怎样看待当代中国女性地位的?举例说明答:我觉得当代中国女性的地位大大提高,并受到很多男性的关注和社会的舆论。
尽管如此,当代中国女性的地位还是受到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甚至无法改变一些男性的对女性的看法。
其中,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体现在:1.从法律上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言论自由。
现在中国女性不但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有言论自由2.从婚姻上看,中国女性获得了自由恋爱的权利,不再受到媒酌之言,父母之令的束缚。
3.从就业上看,现代社会的企业单位开始慢慢的接受女性,由女性从事的职业也变的越来越多。
当代中国女性地位还是受到封建社会影响的表现为:1.生男孩与生女孩的不同待遇。
在一些家庭里,媳妇生的是男孩则会对她加倍爱护若生的是女孩则对她冷脸相视。
2.家务活基本上是女人的任务,男人则只负责外面的事业。
对家务事不理不睬的。
即使女人在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也不会被丈夫或其他异性认可3.女人半夜不回家就是不守道,男人半夜不回家就是要应酬。
遇到性侵犯的女性不但不被同情和谅解还要遭到邻居的鄙视的目光。
总的来说,女性的地位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社会上还是存在着男女不公平的待遇。
现代的女性越来越累了,在外面她们要按照男人的标准去工作,而在家庭中还得像传统女性一样从事大部分家务劳动,身心疲惫。
二.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类似缠足的残害身体的行为?举例说明你怎样看待这些现象?答:现代社会上还有类似缠足的残害身体的行为,主要表现为:1.有些人为了让自己变得更苗条更漂亮而绝食、喝减肥茶甚至有的还去做了抽脂手术。
2.有些人觉得自己的个子比较矮小和那些明星相差的太远了,一气之下去做增高手术。
3.有些人为了得到完美的爱情而去整容、做处女膜。
4.有些产妇为了保住她S型的身材而要求医生提前开刀。
对于这些现象我是可以理解但不可以接受的,在我看来这些现象和古代的缠足残害身体的行为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只是现代的技术比古代的好,只要你愿意出钱开刀便可实现你变美的梦想,但是这样的行为同样是残害身体的表现行为与古代的缠足的性质是一样的。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图表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图表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以2000年12月1日为时点,联合组织实施了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研究论证和各项准备工作,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已基本结束。
现将主要数据图表及初步分析发布如下。
一.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取得的进步调查数据表明,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进步。
(一)经济方面部分女性就业层次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妇女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向上流动机会。
2000年城镇在业女性中,各类负责人占6.1%,比1990年增加了3.2个百分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22.8%,比1990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
城镇在业男性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16.7%,比1990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与男性相比,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增长较为显著。
企业家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女企业家群体发展迅速。
被调查的女企业高层管理者中,有95%是改革之后走上企业管理岗位的,其中1990年以后担任高层管理职务的占57%,男女比例接近;被调查的女企业主中,有58%是在1990年以后投资创业并获得成功的。
图1:2000年两性职业分布状况女性职业结构趋于合理。
在城镇在业女性中,商业服务业人员的比例为30.8%,比1990年增加了7.1个百分点,男性中这个比例为21.4%;从行业分布看,女性在批发零售、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工作的比例超过男性,在金融保险、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等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作的比例接近于男性。
图2:部分行业的两性就业比例农村青年妇女的非农就业比重提高。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40岁以下的农村妇女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占13.3%,比40岁以上农村妇女高7.5个百分点。
40岁以下农村妇女1990年以来从事过非农性生产经营活动的有25.8%,比40岁以上农村妇女高12.2个百分点。
在曾外出务工的40岁以下农村妇女中,目前从事非农经营活动的达28%,比40岁以下农村妇女总体的非农经营活动参与率(14.2%)高出近一倍。
中国近现代女性地位与妇女解放

中国近现代女性地位与妇女解放近现代中国妇女的地位一直备受关注。
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女性经历了巨大的飞跃和变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中国近现代女性地位的变迁和妇女解放的进程。
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中国妇女在传统封建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女性被赋予了相对次等的地位。
她们的主要责任是嫁人生子,侍奉丈夫和婆家的家务劳动。
妇女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几乎没有决策权和自由,并且受到男性家长的严格控制。
然而,尽管受到种种限制,妇女在封建社会中也有崇高的价值,如“亡羊补牢”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传统概念。
这些价值观对于中国妇女的地位和形象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中国妇女的解放和地位提升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也给妇女权益的争取带来了困难。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具有启蒙和现代化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和倡导妇女权益,提出诸如女子学堂、女子师范学校等的教育改革措施,使妇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扩大。
此外,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封建观念和制度进行了批判和解构,兴起了对封建道德和家庭观念的质疑,呼吁平等和自由的社会。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近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节点。
该运动中的一些女性知识分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参与示威游行、发表演讲和文学作品的创作来争取女性平等权益。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后,妇女解放成为了其重要的政治议题之一。
毛泽东提出了“妇女解放是社会主义最基础、最根本的任务之一”的口号,并通过农村妇女的组织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推进来实现妇女解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妇女解放的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妇女的权益,如《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在经济建设方面,政府大力推动了妇女参与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待遇。
此外,在社会宣传和文化建设方面,妇女也获得了更多的呼声和发言权。
然而,尽管中国妇女在近现代地位和解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2](同名13267)
《当今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人:张琳
一、课题研究背景
提高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地位是一个国家或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
21世纪是全球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中国能否赶上世界的步伐无不在提醒我们提高中国妇女地位的重要性。
其核心是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即妇女对社会和家庭资源所享有的拥有权、支配权、决策权和在家庭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威望、机会及获得认可程度的问题。
那么,结合当前我国妇女特有的问题现状,确立“当今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看似老话常谈,确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和国内需要,是一次老话新题。
从国际组织的活动看,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联合国组织妇女地位委员会为提高全世界妇女社会地位做出很大的努力。
从提出《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1988年开始采用指标测量妇女社会地位,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制定和通过的旨在提高全球妇女地位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到2000年召开的题为:“为了21世纪的性别平等、发展与和平“的联合国特别会议,显示出全世界妇女社会地位研究更具体化和举措化。
但在2011年7月联合国妇女署公布的《世界妇女进展》报告的数据、案例分析及其他研究可显示,世界范围内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差异依然是全世界各国存在的社会问题。
面的对策研究。
二、解决当前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研究。
着重从突破中国妇女原有的被动刻板模式入手,寻求转变中国妇女社会能动作用的路径;着重从中国妇女的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入手,构建中国妇女和谐新文化,重塑中国妇女新形象;着重从落实我国相关妇女社会地位的政策法律法规入手,以缩短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为目标提出具体做法;着重从发挥国家妇联组织的重要作用入手,注重改善低收入和困难女性群众的生活状况问题,把提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上升到国家头等大事的行列。
2.研究思路
本课题属于综合研究范畴。
本课题研究将坚持“四个结合”和“四个注重”的研究原则,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研究过程中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注重比较研究,注重多学科综合分析,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和指导性。
3.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取宏观分析法、微观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阶级分析法、利益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等多种政治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同时,注重我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的分析,注重吸收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以及新兴的妇女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将在充分拥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尽可能地收集当代国外和国内有关妇女社会地位发展现状、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的相关资料的文献,研究他们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研究少走
弯路;同时,对国内分族群分区域分阶层的妇女社会地位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
运用比较研究法,研究其他国家和国内的妇女地位的实际情况,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我们应该针对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作比较分析研究,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妇女地位发展的科学之路。
运用理论研究方法,从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看待妇女社会地位,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看待妇女的社会地位,从世界的、整个国家的发展看待中国的妇女社会地位发展,本课题的研究要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把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原则,在实践中检验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现状、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的思考等方面的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进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运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的普遍问题指导中国妇女问题的意识觉醒,结合当前中国法制社会环境的实际探究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的特殊问题
为中国妇女的人性价值体现定位,汲取“以人为本”的理念思考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再提高的实践趋向为改善妇女个体差异性问题,为建构中国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平等和谐的发展理念寻找更广阔
的路径。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缺少相关的研究和调查条件,无法对其他各国及国内各省各民族各阶层的妇女社会地位发展现状进行广泛
的调查研究,尤其很难收集到相关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但我将决心和本课题组成员竭尽全力认真钻研,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采取
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广泛地进行实据考察,不断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尽可能快且多出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进程
本课题拟在半年内完成,具体工作进度安排及项目分工大致如下:
六、课题经费预算
附录:课题调研文献
[1][美]佩吉.麦克拉肯主编.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肖启明,2007.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
[3] 张广利杨月光.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0.
[4] 沙吉才主编.中国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5] 沙吉才主编.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韩湘景主编.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2009—201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
[7]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编.21世纪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文集[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8] 肖巧平.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法律女性与法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
[9]陆扬.女性主义与文化研究[J].评论,当代学者话语系列.陆扬
[10]王爱平.民俗民俗研究与中国妇女文化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1).
[11] 叶普万贾慧咏.我国农村妇女贫困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J].理论学刊,2010,9(9)
[12]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R].2011,10.
[13] ~[15](略)
2011年11月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