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式太极拳全套教案

42式太极拳全套教案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拳种之一,以其独特的拳术风

格和内外兼修的练习方法而闻名于世。其中,42式太极拳是由国家体育

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1980年推出,是目前太极拳比赛中最为常见和

广泛应用的套路之一、本文将为大家介绍42式太极拳的全套教案。

一、起势(6字诀)

起势是42式太极拳的第一个动作,是整套套路的开头,也是整个拳

谱的精髓所在。起势分为七个动作,包括了准备动作、站立动作、起手、

变拳、张拳、下势、抱球。起势要点是身体挺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

臂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呈现出一个全身舒展,气沉丹田的姿势。

二、开式(6字诀)

开式是42式太极拳表演中的第二个动作,是起势过渡到下一招的连

接动作。开式包括了转身、右推山、左推山、竖拳。这个动作主要讲究身

体的舒展、力量的发散,要点是上半身保持挺直,下半身以腰间的“骨关”为中心,完成上下半身的"分家",使呼吸顺畅。

三、云手(12字诀)

云手是42式太极拳的核心动作之一,主要通过两只手臂的缠绕、交替,体现太极拳“意存上下、力贯左右”的要求。云手分为中正云、左云手、右云手、双云手、合云手,要点是手臂柔软,连续流转,动作中要始

终保持上身挺直。

四、肘底看捶(6字诀)

肘底看捶是42式太极拳的技术动作之一,通过手臂的下劈和肘部的

突出,形成有效的攻击手段。肘底看捶包括了右肘底看捶、左肘底看捶,

要点是肩背自然放松,锤势力求直下,身体保持稳定。

五、左蹬脚(4字诀)

左蹬脚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种踢腿技术,通过蹬腿给对方以致命一击。左蹬脚要点是身体保持平衡,腿部力量发力准确,同时身体右侧要保

持稳固。

六、手掌托天理三焦(6字诀)

手掌托天理三焦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个动作,通过手部的掌心和指

尖的运动,来达到对手的攻击和防守。手掌托天理三焦包括了左手掌托、

右手掌托、左右引劲、手宽窄、左右平搓,要点是手部的运动要柔顺有力,用以引导身体的运转。

七、飞龙在天(7字诀)

飞龙在天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通过两只手臂的飞快

切换,来使拳势如飞,威力大增。飞龙在天包括了左飞龙在天、右飞龙在天、左右交换、两手沐阳、两手合并、两手以沐阳合并后下落至丹田,要

点是手势切换要准确、流畅,腕部和两肩要保持松散。

八、金鸡独立(6字诀)

金鸡独立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个站桩动作,通过一只腿蹲下的动作,来锻炼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金鸡独立包括了单腿站立动作、双腿并拢、

双手慢悠悠地分开、两手握拳。要点是身体挺直,下半身力量集中在一只

腿上,整个动作要做到稳定、持久。

九、提手上分式(9字诀)

提手上分式是42式太极拳中展示力量和柔韧性的一个动作,通过两

只手臂的相互推拉,来完成对手的进攻和防守。提手上分式包括了双手上分、回左一式、回右一式、左右螺挂、右斜肘、左斜肘、合掌、站定。要

点是整个动作要流畅、准确,注意力量的发挥和身体的稳定。

十、左膝盖顶手掌(6字诀)

左膝盖顶手掌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个踢腿技术,通过膝盖的顶击,

来给对手以致命一击。左膝盖顶手掌包括了左膝盖顶左手掌、左膝盖落脚、右膝盖顶右手掌、右膝盖落脚。要点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同时手掌

顶击要准确、有力。

十一、转身左蹬脚(6字诀)

转身左蹬脚是42式太极拳中的踢腿技术,通过转身蹬腿的动作来给

对手以致命一击。转身左蹬脚包括了抬左脚、转身、蹬腿和落脚。要点是

身体转身要快速准确,同时腿部蹬腿要准确有力。

十二、扣步折身捶(7字诀)

扣步折身捶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种拳术技术,通过捶打动作来攻击

对手。扣步折身捶包括了立正、扣步左折身捶、扣步右折身捶、回折身捶、扣步折身回坤。要点是身体扣步要稳定,腰部和臂部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有力。

十三、拦扫双脚(8字诀)

拦扫双脚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种技术动作,通过手部的拦扫动作,来攻击对手。拦扫双脚包括了左右拦扫双脚、左右转身拳、左右护肩、左右开门,要点是手部动作要灵活,脚部的踢击要准确、有力。

十四、倒撵猴(7字诀)

倒撵猴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个动作,通过身体的蹲下、弯曲和手部的拍打,来形成一种攻击防守的姿势。倒撵猴包括了起身、转身、左手右拍、右手左拍、左右分开、两手移动、合手。要点是身体的起身和转身要快速准确,手部的拍打要有节奏、有力。

十五、二仙戳脚(8字诀)

二仙戳脚是42式太极拳中展示力量和柔韧性的一个动作,通过两只腿的击踢动作,来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攻击手段。二仙戳脚包括了左右二仙戳脚、右脚落地、再次左右二仙戳脚、落地。要点是腿部的踢击要准确、有力,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十六、闭式(3字诀)

闭式是42式太极拳中最后一个动作,是整个套路的结束,也是整个拳谱的总结。闭式包括了手臂下放、收手、站直。要点是身体的收缩和手部的收合要流畅自然,给人以终结的感觉。

以上正是42式太极拳全套教案,通过教授这套太极拳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和耐力,同时也对心理上的平衡和调节有所帮助。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练习,体会太极拳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42式太极拳套路分解

〈一〉起勢 1. 垂手立正 2. 向左開步 3. 兩手平提 4. 曲膝下按 〈二〉右攬雀尾 1. 右轉撇腳 2. 丁步右抱 3. 弓步左掤 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 6. 右轉開步 7. 弓步右掤 8. 左抱右拈 9. 後坐左捋10.弓步前擠11.後坐反掤12.左轉扣腳 13.丁步斜按 〈三〉左單鞭1(勾手)轉體開步 2. 弓步左推 〈四〉提手 1. 後坐扣腳 2. 右轉平擺 3. 換重提腿 4. 翹腳合掌 〈五〉白鶴亮翅 1. 左轉下捋 2. 撤步抱球 3. 右轉提手 4. 虛步亮掌 〈六〉摟膝拗步(二 1. 右落左撥 2. 丁步反提 3. 彎肘開步 4. 摟膝推掌式) 5. 後坐撇腳 6. 丁步反提 7. 彎肘開步 8. 摟膝推掌 〈七〉撇身捶1(東北)後坐撇腳 2. 丁步握拳 3. 上步提拳 4. 弓步撇拳〈八〉捋擠勢(二式) 1. 後坐扣腳 2. 弓步平抹 3. 丁步左捋 4. 上步搭手 5. 弓步前擠 6. 後坐扣腳 7. 弓步平抹 8. 丁步右捋 9. 上步搭手10.弓步前擠 〈九〉進步搬攔捶1. 後坐撇腳 2. 左轉伸掌 3. 丁步抱拳 4. 擺步搬拳 5. 攔掌上步 6. 弓步沖拳 〈十〉如封似閉 1. 穿手翻掌 2. 後坐脫手 3. 跟步前按 〈十一〉開合手1. 右轉開手 2. 左坐合手 〈十二〉右單鞭1. 旋臂開步 2. 襠步開掌 〈十三〉肘底捶1. 換重扣腳 2. 左轉托掌 3. 丁步右抱 4. 擺步左分 5. 跟步右擺 6. 翹腳穿掌 〈十四〉轉身推掌(二式)1. 撤步反提 2. 左轉彎肘 3. 跟步推掌(北) 4. 轉體反提 5. 彎肘上步 6. 跟步推掌(南) 〈十五〉玉女穿梭(二式)1. 撤步伸掌 2. 丁步左捋 3. 出步搭手 4. 弓步右掤 5. 跟步反掤 6. 換重出步 7. 右架左推 8. 左轉扣腳 9. 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 13.跟步反掤14.換重出步15.左架右推 〈十六〉右左蹬腳1. 後坐扣腳 2. 弓步絞臂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開掌蹬腳 6. 收腿抱掌 7. 落步穿掌 8. 弓步絞臂 9. 丁步叉抱10.丁步叉抱11.丁步叉抱 〈十七〉掩手肱捶1. 丁步合臂 2. 鏟步壓掌 3. 馬步開掌 4. 右坐握拳 5. 弓步沖拳 〈十八〉野馬分鬃(二式)1. 左轉捋掌 2. 右轉搭臂 3. 弓步橫列 4. 後坐擺掌 5. 提膝托掌 6. 弓步穿掌 7. 後坐撇腳 8. 提膝托掌 9. 弓步穿掌

42式杨氏太极拳

四十二式太极拳 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名称口诀: 起势揽雀单鞭挥二组开合单鞭挥三组云手独立虎压掌托掌靠提手白鹤拗步推肘底捶接转身推贯耳夹在分脚内捋擒穿掌锤撇身捋挤搬拦捶穿梭蹬脚掩肱捶拍脚栽捶斜飞势跨虎摆莲射如封似闭第一回野马分鬃定势归下势金鸡穿掌回揽雀十手回 动作分解: 第一段 〈一〉起势 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二〉右揽雀尾 1. 右转撇脚 2. 丁步右抱 3. 弓步左掤 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 6. 右转开步 7. 弓步右掤 8. 左抱右拈 9. 后坐左捋 10.弓步前挤 11.后坐反掤 12.左转扣脚 13.丁步斜按 〈三〉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 2. 弓步左推 〈四〉提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平摆 3. 换重提腿 4. 翘脚合掌〈五〉白鹤亮翅 1. 左转下捋 2. 撤步抱球 3. 右转提手 4. 虚步亮掌 〈六〉搂膝拗步(二式) 1. 右落左拨 2. 丁步反提 3. 弯肘开步 4. 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反提 7. 弯肘开步 8. 搂膝推掌〈七〉撇身捶 1. (东北)后坐撇脚 2. 丁步握拳 3. 上步提拳 4. 弓步撇拳 〈八〉捋挤势(二式) 1. 后坐扣脚 2. 弓步平抹 3. 丁步左捋 4. 上步搭手 5. 弓步前挤 6. 后坐扣脚 7. 弓步平抹 8. 丁步右捋 9. 上步搭手 10.弓步前挤 〈九〉进步搬拦捶 1. 后坐撇脚 2. 左转伸掌 3. 丁步抱拳 4. 摆步搬拳 5. 拦掌上步 6. 弓步冲拳 (十〉如封似闭 1. 穿手翻掌 2. 后坐脱手 3. 跟步前按 第二段 〈十一〉开合手 1. 右转开手 2. 左坐合手 〈十三〉肘底捶 1. 换重扣脚 2. 左转托掌 3. 丁步右抱 4. 摆步左

42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口诀■ 起势揽雀单鞭挥 二组开合单鞭挥 三组云手独立虎 压掌托掌马步靠 提手白鹤拗步推 肘底捶接转身推 贯耳夹在分脚内 捋擒穿掌七星锤 撇身捋挤搬拦捶 穿梭蹬脚掩肱捶 拍脚栽捶斜飞势 跨虎摆莲弯弓射 如封似闭第一回 野马分鬃定势归 下势金鸡穿掌回 揽雀十手收势回 ■拳谱■ 第一段 1.起式 混沌初开法为先,气贴背走沉丹田,心静体松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2.右揽雀尾 初运鸿濛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掤捋挤按为总手,雀尾动作技法全。3.左单鞭 单鞭多用可防攻,左像箭来右似弓,体正松腰勾屈下,翻掌前推转腰行。4.提手 胸部被击用提手,截合断封妙无穷,上提虚步相一致,身势含蓄合手肘。5.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立鸡群,左采右掤两臂分,沉气落胯腰拔起,开中寓合须用心。6.搂膝拗步(二) 起肩过胯膝外搂,拗步推掌沉腕肘,搂推弓步相一致,头领身正左右走。7.撇身捶 横截压带闪正中,翻拳按掌劲宜整,手眼身步要协调,双臂翻转随腰动。8.捋挤势(二) 捋势变挤圆又连,手随腰动劲不断,劲从根起形于梢,节节贯串一气连。9.进步搬拦捶 太极五捶此为先,搬拳之后立掌拦,拦掌过后捶急进,上下相随劲不断。10.如风似闭 臂下穿手十字封,后坐分掌闭于胸,两臂推按腹前下,跟步助劲显奇功。 第二段 11.开合手 两手开合于胸前,开吸合呼法自然,沉肩坠肘掌相对,意念存在两掌间。12.右单鞭

右脚横开体微转,两掌侧分一条鞭,沉肩坠肘虎口对,侧弓步子裆宜圆。13.肘底捶 扣脚掩掌接抱球,迈步跟脚连摆手,捶居肘下前劈掌,三尖相照合要求。14.转身推掌(二) 撤步碾脚把体转,搂按举掌转体间,上脚跟步掌前推,左右式子紧相连。15.玉女穿梭(二) 捋后搭手于胸前,跟步转体掌平摆,弓步上架前推掌,左右式子紧相连。16.右左蹬脚 转体穿掌两臂展,两掌交叉抱胸前,分撑两掌勾脚蹬,左右蹬腿紧相连。17.掩手肱捶 两掌掩合于面前,开步叠掌外分展,外旋两臂合拳肘,护腹弓步前打拳。18.野马分鬃(二) 转身旋臂横挒掌,翻掌托于膝上方,上步弓腿前穿靠,左右式子紧接上。 第三段 19.云手(三) 两手交替环形转,势如行云圆连绵。腰领手转目随视,步子横行轻灵缓。20.独立打虎 撤步翻掌向前穿,双掌左摆握成拳,提膝架拳打虎式,身正稳立似如山。21.右分脚 两掌叠抱于胸前,右上摆踢臂分展,单腿支撑微弯屈,劲力通顺达脚尖。22.双峰贯耳 屈腿收掌于膝上,落脚上步分两掌,重心前移成弓步,力贯双拳取太阳。

42式太极拳全套教案

42式太极拳全套教案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拳种之一,以其独特的拳术风 格和内外兼修的练习方法而闻名于世。其中,42式太极拳是由国家体育 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1980年推出,是目前太极拳比赛中最为常见和 广泛应用的套路之一、本文将为大家介绍42式太极拳的全套教案。 一、起势(6字诀) 起势是42式太极拳的第一个动作,是整套套路的开头,也是整个拳 谱的精髓所在。起势分为七个动作,包括了准备动作、站立动作、起手、 变拳、张拳、下势、抱球。起势要点是身体挺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 臂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呈现出一个全身舒展,气沉丹田的姿势。 二、开式(6字诀) 开式是42式太极拳表演中的第二个动作,是起势过渡到下一招的连 接动作。开式包括了转身、右推山、左推山、竖拳。这个动作主要讲究身 体的舒展、力量的发散,要点是上半身保持挺直,下半身以腰间的“骨关”为中心,完成上下半身的"分家",使呼吸顺畅。 三、云手(12字诀) 云手是42式太极拳的核心动作之一,主要通过两只手臂的缠绕、交替,体现太极拳“意存上下、力贯左右”的要求。云手分为中正云、左云手、右云手、双云手、合云手,要点是手臂柔软,连续流转,动作中要始 终保持上身挺直。 四、肘底看捶(6字诀)

肘底看捶是42式太极拳的技术动作之一,通过手臂的下劈和肘部的 突出,形成有效的攻击手段。肘底看捶包括了右肘底看捶、左肘底看捶, 要点是肩背自然放松,锤势力求直下,身体保持稳定。 五、左蹬脚(4字诀) 左蹬脚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种踢腿技术,通过蹬腿给对方以致命一击。左蹬脚要点是身体保持平衡,腿部力量发力准确,同时身体右侧要保 持稳固。 六、手掌托天理三焦(6字诀) 手掌托天理三焦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个动作,通过手部的掌心和指 尖的运动,来达到对手的攻击和防守。手掌托天理三焦包括了左手掌托、 右手掌托、左右引劲、手宽窄、左右平搓,要点是手部的运动要柔顺有力,用以引导身体的运转。 七、飞龙在天(7字诀) 飞龙在天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通过两只手臂的飞快 切换,来使拳势如飞,威力大增。飞龙在天包括了左飞龙在天、右飞龙在天、左右交换、两手沐阳、两手合并、两手以沐阳合并后下落至丹田,要 点是手势切换要准确、流畅,腕部和两肩要保持松散。 八、金鸡独立(6字诀) 金鸡独立是42式太极拳中的一个站桩动作,通过一只腿蹲下的动作,来锻炼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金鸡独立包括了单腿站立动作、双腿并拢、 双手慢悠悠地分开、两手握拳。要点是身体挺直,下半身力量集中在一只 腿上,整个动作要做到稳定、持久。

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介绍 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是以杨氏太极拳为基础的竞赛套路,由杨氏太极拳的传 统拳法演化而来。这套套路以优雅的动作、流畅的连贯性和内外相合的特点而闻名,是太极拳爱好者追求身心统一和内外协调的理想练习方式之一。本文将对每一式拳法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套路的特点和要领,同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练习建议。 第一式:起势 起势是太极拳套路的开场动作,也是整套套路的起始点。起势时,身体保持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直立于地面。双手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掌心向内,向下自然下垂。 第二式:左右搂膝抱球 左右搂膝抱球是一种经典的太极拳动作,其主要目的是调整呼吸以及练习身体的协调性。此式动作简单,双手先向上抬起,然后抱住空气中的虚球,向身体两侧分别抱住左右膝盖。 第三式:云手 云手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技巧,能够锻炼拳招掌法的柔韧性和转换的流畅性。此式动作呈半蹲状,双手屈曲,以半圆形的方式随身体的转动而移动。手掌不断翻转,如云行雾流般柔和自然。 第四式: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是一种奇特的拳法动作,模仿了栖息在水面上的白鹤展翅的姿态。此式要求手臂水平展开,身体腰背挺直,同时触底脚应外扣。

第五式:擺蓮 擺蓮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拳法动作,要求身体连续变换姿势,模仿蓮花摇曳的形态。此式的关键在于双手的协调运动,一手收回,一手伸出,如同蓮花在风中轻轻摇摆。 第六式:单鞭 单鞭以手部的挥拍为主要特点,同时体现了太极拳动作的柔和与坚定。此式动作简单,将一臂伸直,利用身体的转动带动单手的挥拍动作。 第七式:高探马 高探马姿势类似于跑马步,要求跨出一步,并用力踩实。上身保持笔直,两臂向前伸直,掌心向下,表现出一种稳健而坚定的形态。 第八式:右蹬脚 右蹬脚是一种踢腿动作,模仿了右脚向前蹬出的姿态。此式要求尽量提膝高地,然后用腿踢出,力道应集中在脚掌上。 第九式:转身蹬脚 转身蹬脚是一种连续的动作,要求身体旋转并踢腿。此式的关键在于身体的转动和穿越腿的力量转换,需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力度的掌握。 第十式:左蹬脚 左蹬脚与右蹬脚动作相似,区别在于左脚向前踢出。 第十一式:斜飞蹬脚 斜飞蹬脚要求身体斜向前倾并踢腿。此式的关键在于身体的倾斜角度和腿的踢出幅度,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力量的发挥。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和分解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和分解一、全部动作名称

二、分段动作分解 第一段:1-10 1、起势:①左脚分开②两臂前平举③曲腿向下按掌 2、右揽雀尾:①转身抱手,提脚向前上步(正前方)②弓步棚手(正前方)(棚手轻轻承架对方捋顺式千引挤)③抱手收脚④右转身向前上步⑤弓步棚手⑥挥臂前摆⑦坐腿后捋胸前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坐腿摆臂平云⑩转身丁步收腿按掌左手手指轻按在腕部 3、左单鞭:①勾手、转身上步②弓步推掌 4、提手:①坐腿转腰摆臂,(勾手到坐腿挥臂变掌)②坐腿挥臂虚步合手(上手到眉)脚跟右前方30° 5、白鹤亮翅:①转腰抱手撤脚②坐腿转腰挥手③虚步亮掌(脚尖) 6、搂膝拗步:①摆手转腰,挥臂②交叉摆手上步向前③弓步搂手推掌(骑在中心线上)。第二搂膝拗步:①撇脚转腰②摆臂收脚上步③曲臂弓步搂手推掌 7、撇身锤:①转腰撇脚②收脚挥臂握拳③斜前方上步④弓步搬拳(方向左前方45°) 8、捋挤势:①扣脚穿掌②弓步磨掌③收脚后捋④搭手出脚上步⑤弓步前挤(斜前方45°)第二捋挤势:①扣脚摆手②穿手磨掌③弓腿捋手④收脚上步搭手⑤弓步前挤(斜前方45°) 9、进步搬拦锤:①撇脚转身分手②收脚握拳③摆脚搬拳④转腰挥臂⑤上步拦掌⑥弓步打拳(正前方)

10、如封似闭:①叉手翻掌②坐腿引手到胸前③弓步向前推按④后脚跟步成丁步。 第二段:11-18 11、开合手:①转身开手②提脚合手(右脚跟内转,左脚尖内扣双手大开,合手右脚跟提起) 12、右单鞭:①开脚侧弓步分手(眼看左前方) 13、肘底锤:①坐腿摆掌②提脚抱手③上步调掌④跟步撩手⑤虚步劈掌 14、转身推掌:①退步转身②上步曲臂③跟步推掌(迈步向西北,推掌向正北)第二节转身推掌(迈步向西南,推掌向正南) 15、玉女穿梭:①转身退步探掌②撤步云手③上步平云④上步架推掌(方向斜前方)⑤扣脚穿磨掌,捋手收脚,跟步平云⑥弓步架推掌(左斜前方45°) 16、左右蹬脚:①穿手、分手、抱手、右蹬脚②曲收下落③穿手、分手、抱手、提脚④左蹬脚(斜前方) 17、掩手肱锤:①并手落脚叉步按掌(脚不点地、两手合臂叉脚上步,两手翻手交叉按裆前,中心在右腿,马步分合掩手,中心略偏右腿成偏马步)②虚步分手③弓步冲拳(弓步方向左斜前方,冲拳右歇前方)重点提示:①落脚不点地,两手合臂,叉脚上步脚跟内侧叉地而出。两手翻转交叉按在裆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重心在右腿然后变成马步分合掩手。分两手展开,两手并肩,掩手:并肩时慢慢变掩手;

陈思坦42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陈思坦42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预备动作:两脚并立,目视前方,双手贴在大腿的两侧,两肩放松,开始前先调整呼吸,待呼吸缓和后再开始练习。 一、起势:重心先移向右腿,左脚向左开立,开立不要太宽,两脚大约与自己的肩同宽,要在一个水平线上;两手上举,曲蹲下按,按的时候要在胸腹之间,不要太低,沉肩坠肘,腕不要上翘太多,微曲,五个指头自然的疏松。 二、右揽雀尾:倒重心先移向左腿,撇脚,右脚脚跟为轴,右手手心向下,划弧,收脚抱球,左脚收在右脚的内侧,脚不要点地,上步,捧,捧的时候,上手高度与肩同高,拇指上挑,引肩向右有一个捧劲;重心不倒,直接收脚合抱,这时候身体重心要微微先向左,不要直板板的往前,要先向;紧接着,以腰为轴向右捧,捧的时候要注意出脚要先控住,不要直接往下掉,要求要有很好地腿部力量,要有控制能力,手也是一个捧架,后坐下捋,弓步前挤,挤时直线前挤,不能走成平抹;手继续往前,重心后坐,回带至体侧,扣脚,丁步,推掌,推的时候斜线对角45度,中轴线向右45度, 三、左单鞭:勾手,上步,单鞭,左手划弧往前推,左手指尖同鼻子同高,腕同肩高,右手勾手腕的顶端同耳侧平,两手成一个水平线上。 四、提手:从左向右带,左手不要过中轴线,接着移重心,移重心时提右脚跟,勾手变掌,身体转的角度45度,接着提手上势,中轴线向右偏30度左右,两手提合之势,有一个往前送的劲,右手的高度大约跟眼一般高,左手扶在右手肘下方,右腿膝盖要微曲,脚跟着地,气势要上顶饱满,目视前方,通过手指间向前看。 五、白鹤亮翅:两手手心相对下捋,同时右脚向后退步,两手合抱,重心在脚掌转腰时再后移,上下相随同步,虚步分手,重心三七开,后七前三,左脚脚前掌点地,脚跟着地;右手外撑,肘上臂与肩处在水平线上,左手手心向下,眼睛向前。 六、搂膝拗步:以腰为轴转腰下落,右手落,左手起向右划弧,收脚,右手在体侧向上托,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二式)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有一个规范、统一的竞赛套路,为此,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了国内著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原有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1990年定为亚运会武术比赛的规定内容,随后不仅成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而且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受到许多太极拳爱好

者欢迎。 四十二式太极拳吸收了陈、杨、吴、孙式太极拳动作,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动作外形严格规范,气势舒展大方,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综合性的特点。四十二式太极拳在动作布局上各式太极拳动作有所穿插,第一段以杨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第二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孙式太极拳的步法以及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特点;第三段以杨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提膝攀收勾脚尖的动作;第四段以四十八式太极拳中的第四段为主体,表现杨式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布局合理,动作数量、内容组别符合规则要求,在编排动作上也表现出一定难度;特别是近年来,又对难度动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大增强了竞赛的可操作性。 练四十二式太极拳应该注意:练习风格应以杨式为主,对于其他式的动作这里也按杨式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陈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 动作说明

第一段 一、起势 这是王建业的师傅林墨根先生最近发表的练太极拳起式的体会。我今转帖大家共享。 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式 四川林墨根 余自从跟杨式太极宗师李雅轩习拳以来,至今近五十年。时刻谨记先师教诲,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倦怠。常忆先师练拳,尤重起式,我时时揣之却未能深思其中奥秘。直到2002年,83岁的我因胃溃疡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历经三次大手术,骨瘦如柴,大肉若脱,医学专家断言活不过三个月。躺在病床上,我又想起恩师的教诲,开始专门修练太极拳的起式。躺着,坐着……时时勤练之。不想,如此半年,不仅身体渐渐康复了,而且功夫也精进不少,如今发劲、化劲均得心应手,至此方才领悟我杨式太极拳起式之妙,妙不可言。 首先,起式作为杨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能使人身心放松,有助于经络的畅通,促进内气的充盈与运行,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促进人体健康。此式既是静功,又是内功,还是气功、养生功。再者,从练拳的放松与稳静,使整趟拳更有拳意,更有气势。尤其重要的

42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42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第一段 〈一〉起势1.垂手立正2.向左开步3.两手平提4.曲膝下按 〈二〉右揽雀尾 1.右转撇脚 2. 丁步右抱3.弓步左搠4.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6.右转开步7.弓步右搠8.左抱右拈9.后坐左捋10.弓步前挤11.后坐反搠12.左转扣脚13.丁步斜按 〈三〉左单鞭1.(勾手)转体开步2.弓步左推 〈四〉提手1.后坐扣脚2.右转平摆3.换重提腿4.翘脚合掌 〈五〉白鹤亮翅 1.左转下捋2.撤步^球3.右转提手4.虚步亮掌 〈六〉搂膝拗步(二式)1.右落左拨2. 丁步反提3.弯肘开步4.搂膝推掌 5.后坐撇脚6. 丁 步反提7.弯肘开步8.搂膝推掌 〈七〉撇身捶1.(东北)后坐撇脚2. 丁步握拳3.上步提拳4.弓步撇拳 〈八〉捋挤势(二式)1.后坐扣脚2.弓步平抹3. 丁步左捋4.上步搭手5.弓步前挤6.后坐扣脚7.弓步平抹8. 丁步右捋9.上步搭手10.弓步前挤 〈九〉进步搬拦捶1.后坐撇脚2.左转伸掌3. 丁步抱拳4.摆步搬拳5.拦掌上步6.弓步冲 拳 (十〉如封似闭1.穿手翻掌2.后坐脱手3.跟步前按 第二段 〈H^一■>开合手1.右转开手2.左坐合手 〈十二〉右单鞭1翻掌开步2侧弓分掌 〈十三〉肘底捶1.换重扣脚2.左转托掌3. 丁步右抱4.摆步左分 5.跟步右摆6.翘脚穿掌 〈十四〉转身推掌(二式)1.撤步反提2.左转弯肘3.跟步推掌(北)4.转体反提5.弯肘上步 6.跟步推掌(南) 〈十五〉玉女穿梭(二式)1.撤步伸掌2. 丁步左捋3.出步搭手4.弓步右搠.跟步反搠6.换重出步7.右架左推8.左转扣脚9.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搠13.跟步反搠14.换重出步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 1.后坐扣脚2.弓步绞臂3. 丁步叉抱4.提膝反掌5.开掌蹬脚6.收腿抱 掌7.落步穿掌8.弓步绞臂9. 丁步叉抱10.丁步叉抱11.丁步叉抱 〈十七〉掩手肱捶 1. 丁步合臂2.铲步压掌3.马步开掌4.右坐握拳5.弓步冲拳 〈十八〉野马分鬃(二式)1.左转捋掌2.右转搭臂3.弓步横列4.后坐摆掌5.提膝托掌6. 弓步穿掌7.后坐撇脚8.提膝托掌9.弓步穿掌

42式太极拳口令及动作分解

42式太极拳口令及动作分解 1、起势;并脚直立、左脚开立、两臂平举、屈漆按掌 2、右揽雀尾:丁步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捧臂、丁步抱球 转体上步、弓步捧臂、转体伸掌、坐步下捋 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屈肘、扣脚旋掌 丁步按掌 3、左单鞭: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4、提手:扣脚摆掌、回身带掌、虚步举掌 5、白鹤亮翅;转身抱球、转腰带掌、虚步分掌 6、搂膝拗步:转体落掌、收脚托掌、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摆脚转体、收脚托掌、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7、撇身锤;转身分掌、收脚挂拳、上步翻拳、弓步撇拳 8、捋挤式;扣脚变掌、转体抹掌、收脚捋掌、上步搭手 弓步前挤、(左与右相同方向相反)扣脚变掌、 转体抹掌、收脚捋掌、上步搭手、弓步前挤 9、进步搬拦锤 ;后坐分掌、收脚按掌、上步搬拳、转身拦掌上步拦掌、弓步打锤 10、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收掌、翻掌下落、跟步按推 11、开合手;转体开掌、提脚合掌 12、右单鞭;开步转掌、弓步分掌 13、肘底锤:扣脚摆掌、收脚抱球、摆步分掌、跟步摆掌 虚步握拳 14、转身推掌:撤步举掌、转体屈肘、上步搂掌、跟步推掌

转身举掌、上步屈肘、跟步推掌 15、玉女穿梭:撤步伸掌、收脚捋掌、上步捧臂、跟步摆掌 上步旋掌、弓步架推、后坐落掌、弓步抹掌 收脚捋掌、上步捧臂、跟步摆掌、后坐旋掌 弓步架推 16、左右蹬脚:后坐摆掌、转体分掌、收脚合掌、蹬脚分掌 落脚摆掌、转体分掌、收脚合手、蹬脚分掌 17、掩手肱锤:落脚掩掌、开步合掌、马步分掌、转体合肘 弓步冲拳 18、野马分鬃:转腰下捋、转腰捧臂、转腰横掌、转腰旋掌 提膝托掌、弓步穿掌、转身摁掌、提膝托掌 弓步穿掌 19、云手:扣脚摆掌、转体反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 转体云掌、开步翻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 转体云掌、开步翻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 20、独立打虎:撤步穿掌、转体扣脚、提膝握拳 21、右分脚:落脚抱掌、分脚分掌、 22、双峰灌耳:屈膝沉肘、上步落拳、弓步双贯 23、左分脚:转体分掌、收脚抱掌、分脚分掌 24、转身拍脚:落脚转身、转体抱拳、独立拍脚 25、进步栽锤:转体摆掌、上步提拳、弓步栽锤 26、斜飞式:转身分掌、收脚合臂、转身上步、弓步分靠 27、单鞭下式:勾手摆掌、仆步穿掌、 28、金鸡独立:弓步挑掌、独立挑掌、独立挑掌、(左) 29、退步穿掌:弓步穿掌 30、虚步压掌:扣脚转身、虚步摁掌

42式太极拳拳谱

42式太极拳谱 第一段 一、起势 1.并脚站立:身体保持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手轻贴大腿侧,头颈端正,胸腹舒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眼视前方 2.左脚开立: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3.屈膝按掌:上体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下按,落于腹前,掌膝相对。 二、右揽雀尾 1.丁步抱球:重心左移,身体右转,右脚外撇;右臂屈抬,手心向下,左手翻转向右划弧至右腹前,手心向上,两手相对如抱球状;重心右移,左脚收回右脚内侧;眼视右手)。2.弓步棚臂:上体左转,左脚上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手前棚,与肩同高,手心向内,右手下按,落于胯旁,手心向下,两臂微屈;眼视左臂 3.丁步抱球:上体微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翻下右手翻上,两手成抱球;眼视左掌。 4.弓步搠臂:上体右转,右脚向右迈出一步,脚跟着地,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右臂前搠与肩同高,左臂下按,落于左胯旁;眼视右臂。 5.两掌前伸:右掌前伸,掌心向下,左掌同时翻转前送。 6.后坐下捋:重心后移;两掌向下后捋至腹前。 7.转体搭手:右臂屈肘横于胸前,掌心向内,左臂搭于右腕内侧,掌心向外。 8.弓步前挤:重心前移成右弓步;两手同时向前挤出,两臂撑圆;眼视前方。 9.扣脚旋掌:重心左移,上体右转,右脚上翘;右臂屈肘平划弧至右肩前,左手随右腕划弧。 10.丁步按掌:右脚内扣落地,上体微右转,重心右移,左脚收回,脚尖着地成丁步;右掌向右立掌按出,掌心向外,左掌附于右腕内侧;眼视右掌 三、左单鞭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迈一步,脚跟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掌变勾,左掌经面前翻转向前推出,掌心向前;眼视左掌。 四、提手 1.扣脚摆掌:重心右移,上体右转,左脚内扣;左掌向右平摆划弧。 2.虚步合提:重心左移;右勾变掌,两手微提,上体右转,右脚提转,脚跟着地,脚尖上翘,成右虚步;两手相合,左掌合于右肘内侧;眼视右掌。 五、白鹤亮翅 1.转身抱球:上体左转,右脚稍后撤,脚尖内扣;两手向左下方划弧,同时插抱,左上右下。

42式太极拳中每个招式的攻防含义备课讲稿

42式太极拳中每个招式的攻防含义: 太极拳起势 此为太极拳预备动作之姿势,立定时,头宜正直,意含顶劲,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后仰,沈肩垂肘,两手指尖向前,掌心向下,松腰胯,而足直踏,平行分开,距离与肩相齐,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望学者首当于此注意焉。 揽雀尾绷法 揽雀尾为太极拳体用兼全之总手,即推手所谓黏连贴随,往复不离不断,遂以雀尾比喻手臂,故总名之曰:揽雀尾,其法有四:曰绷、捋、挤、按, 绷法:由起势,设敌人对面用左手击我胸部,我将右足即向右侧分开坐实,随起左足往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实,后脚伸直,遂为左实右虚,同时将左手提起至胸前,手心向内,肘尖略垂,即以我之腕贴在彼之肘腕中间,用横劲向前往上绷去,不可露呆板平直之像,则彼之力即为我移动,彼之部位亦自不稳矣。 揽雀尾捋法 由前势,设敌人用左手击我侧肋部,我即将右足向右前正面踏出,屈膝踏实,左脚变虚,身亦同时向右面转,眼随往平看,右手同时圆转,往右前出动,右手在前,手心侧向里裹,左手在后,手心侧向内,转至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时,速将我右肘腕间,侧贴彼肘节上,侧仰左腕,以腕背粘彼之腕背臂上,向左外侧,全身坐在左腿,左脚实,右脚虚,此时敌如进攻,我即闪向胸前,右侧捋来则彼之根力拔起,身亦随之倾斜矣。 揽雀尾挤势 由前势,设敌人往回抽其臂,我即屈右膝,右脚实,左腿伸直,伸腰长往,随之前进,眼神亦直前往上送去,同时速将右手腕向外翻出,左手心贴我之右腕臂间,向前往,乘其抽臂之际, 精品文档

随出挤之,则敌必应手而跌矣。 揽雀尾按法 由前势,设敌人乘势从左侧来挤,我即将两腕,从左侧往上提劲,空其挤力,手指向上,手心向前,沉肩垂肘,坐腕,含胸,全身坐于左腿,速用两手心按其肘及腕部,向前逼按去,屈右膝,坐实,伸左腿腰亦同时往前进攻,眼神随动往前从上送去,则敌人即后仰跌出矣。 单鞭 由前势,设敌人从身后来击,我即将重心移在左脚,右脚尖翘起,向左侧转动坐实,左右手平肩提起,手心向下,一致随腰,左右往复荡动,以称转动之势,两手荡至左方时,乃将右手五指合拢,下垂作刁字势,此时左掌暂驻腰间,与刁手相抱,手心朝上右足就原位,向左后转动翻身向后,左足提起,偏左踏出,屈膝坐实,右腿伸直,同时转腰,左手向里,由面前经过,往左伸出一掌,手心向外,松腰胯,向敌之胸部逼去,沉肩,垂肘,坐腕,眼神随之往前,俱要同一时动作,则敌人未有不应手而倒。提手上势 由前势,设敌人自右侧来击,我既将身由右侧回转,左足随向右侧移转,右足提起向前进步,脚跟点地,脚尖虚悬,全身坐在左腿上,含胸拔背,松腰眼前视,同时将两手互相往里提合,是为一合劲,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心左右相向,两腕提至与敌人之肘腕相衔接时,须含蓄其势,以待敌人之变,或即时将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于我右腕上挤出亦可,身法步法,与挤亦有相通处。 白鹤亮翅 由前势,设敌人从我身左侧,用双手来击,我速将右脚收回,即提起直前踏出,稍屈坐实,身随右脚同时转向左方正面,左脚移至右脚前,脚尖点地,左手心同时合于左手肘里,沉下至腹时,右手随沉随起,提护至右头角上展开,右手心向上侧,左手急往下,从左侧向下展开至左胯旁,手心向下,则彼之力即分散而不 精品文档

42式太极拳图解教程

42式太极拳拳谱 要领:静心用意,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连贯协调,虚实分明,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IRON MAN

( 1 )起势 002 003 004 005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下颏内收,胸腹舒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侧;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平视前方。 (2)左脚向左轻轻开 步,相距与肩同宽, 脚尖向前。 (3)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手心向下,两臂相距同肩宽,肘微下垂。 (4)上体保持正直, 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 掌轻轻下按,落于腹 前,掌与膝相对。 ( 2 )右揽雀尾 007 008 009 010 (1)右脚尖稍外撇,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右臂上抬屈于胸前, 手心向下,左手翻转 向右划弧至右腹前, 手心向下,与右手相 对如抱球状,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目视右手。 (2)上体微左转,左 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脚 跟轻轻落地。 42式太极拳 (3)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成左弓步; 同时左臂向前掤出,左手高与肩平,手心向内,指尖向左,右手向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目视左前 臂。 (4)上体微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 臂内旋屈于左胸前,左手翻转向下,与胸同 高,指尖向右,右臂外旋,右掌向左划弧至左腹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左,两掌相对如抱球状;目视左掌。

011 012 013 014 015 (5)上体微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轻轻迈出一步,脚跟着 地。(6)上体继续右转, 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 时右臂向前掤出,臂微 屈,掌心向内,高与肩 平,左掌向左、向下落 于左胯旁,掌心向下, 目视右前臂。 (7)上体微右转,右 掌前伸,掌心翻转向 下;左掌同时翻转向 上,伸至右腕下方, 目视右掌。 (8)重心后移,上体微左 转;双掌向下后捋至腹前; 目随右掌。 (9)右臂外旋屈 肘横于胸前,右 掌心向内,指尖 向左,左臂内旋, 左掌心转向外, 掌指附于右腕内 侧。 016 ( 3 )左单鞭018 019 020 (10)重心前移成右 弓步,两掌同时向前 挤出,两臂撑圆;目 视前方。 (1)重心后移,上体 微右转,右脚尖上翘; 右臂外旋,右掌心翻转 向上,自前向右、向后 屈肘划平弧至右肩前; 左掌仍附于右腕内侧 随之划弧;目随右掌。 (2)身体左转,右脚 尖内扣落地;右掌平 旋内收。 (3)上体微右转,重心右 移,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脚尖着地成丁步;右臂内 旋,右掌翻转向前方立掌 按出,腕高与肩平,掌心 向外;左掌随之翻转向内, 指尖仍附于右腕侧;目视 右掌。 (4)上体微左 转,左脚向左前 方上一步,脚跟 着地;右掌变勾 手,左掌向左划 弧至面前;目视 左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