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下面由店铺为大家带来关于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文章,欢迎阅读!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极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5、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6、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故面得此病名。它也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儿幼发病率最高。这种病具有周期流行的规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我国近10年来有过两次较大的浒。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站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按时工作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

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本人辨证治疗本病多例,效果不错。

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米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恢复期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本病中药古籍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本病症状和特征,似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米等。本人在临床观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在急性期间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使用本方应注意病中即止,以防过用苦寒易伤脾胃,即在热渐退、皮疹缩小、其他兼症缓解时改用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之药物,务使祛邪不伤正,邪去正安。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这一点对幼托机构来讲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22年版)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22年版)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ea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 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 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 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 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 流行,为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与监测。(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三)指导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 A组(Co某ackieviruA,CVA)的2、4、5、7、9、10、16型等,B组(Co 某ackieviruB,CVB)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Enteroviru71,EV71);埃可病毒(Echoviru,ECHO)等。其中以 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尔不 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 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 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 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 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 传播。 3.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 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 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 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 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 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三)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急性 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7篇)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是目前正处于各类传染病多发期,幼儿园是幼儿集中易发群体,为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幼儿园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本病的防控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幼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幼儿园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具体举措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园长、 职责:负责全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副组长:卫玲仙(副园长)、 职责:负责全园手足口病防控的统一安排部署与调度工作。 组员:卫仙利(后勤主任)、薛华燕(保健员)张淑红(保育组长)、陈怀斌(灶房班长)、 职责:负责全园手足口病的具体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全园教职员工的专题培训,向家长下发《紧急行动起来,预防手口足病》等宣传材料,并通过幼儿园宣传

2023年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案

2023年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案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通常由柯萨奇病毒引起。这种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或者污染物都可能导致传播。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以及手脚皮疹。虽然手足口病通常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疾病,但在某些严重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并发症,例如脑膜炎和肺水肿。因此,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非常重要。以下是2023年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案的详细内容。 1.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了解,包括病症、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内容。同时,向公众传达正确的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遮掩口鼻、定期消毒常用物品等。 2. 加强学校和托儿所的管理和防控措施 学校和托儿所是手足口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因为儿童接触和传播疾病的机会更高。因此,加强这些场所的管理和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定期消毒教室和公共设施、加强儿童个人卫生教育、提供合理的课间休息和运动时间、密切监测病情等。 3. 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防控措施 家庭和社区也是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场所。因此,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防控措施是阻断疾病传播的关键。家长应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定期给孩子洗澡,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与患病儿童

接触等。同时,社区和居民应加强室内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注意疫情的监测和报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防控工作。 4. 增强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医疗机构在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此外,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病例报告和信息交流机制,及时掌握疫情,加强病例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5.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 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对于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各国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享疫情信息和治疗经验,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推动手足口病的全球防控。同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和数据分析等。 6. 加强疫苗研发和推广 目前,虽然已有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然需要进一步评估。因此,加强疫苗研发和推广工作是2023年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案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疫苗研发的支持和投入,推动疫苗的研发进展。同时,对于已有疫苗,应加强对其疗效和安全性的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推动其在相关人群中的推广和应用。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下面由店铺为大家带来关于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文章,欢迎阅读!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极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5、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6、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故面得此病名。它也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儿幼发病率最高。这种病具有周期流行的规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我国近10年来有过两次较大的浒。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站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按时工作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

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本人辨证治疗本病多例,效果不错。 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米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恢复期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本病中药古籍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本病症状和特征,似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米等。本人在临床观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在急性期间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使用本方应注意病中即止,以防过用苦寒易伤脾胃,即在热渐退、皮疹缩小、其他兼症缓解时改用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之药物,务使祛邪不伤正,邪去正安。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这一点对幼托机构来讲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5篇)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____小学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手足口病(ev71感染)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尤其是____岁以下儿童,通常流行季节在每年的4-____月份,5-____月份是高发期。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但对婴幼儿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如果发现迟或救治不当,会引起少数孩子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死亡。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为了针对我校全体儿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手段,广泛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的科学知识,增强社会、家长、学校的防护意识,减少和降低该病的感染、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儿童的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切实做好我校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特制定如____案。 一明确工作目标 针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动员和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培训、健康传播和行为干预,使目标人群和广大群众了解手足口病的危害,掌握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保护我校全体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提高思想认识 我校,从校长到每一位授课教师,全体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目前已把做好学校的卫生安全工作,特别是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校长王保英亲自负责,做到思想到位,时间精力到位,____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三健全防控____

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我校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____成员构成情况如下:组长:(校长) 副组长: 成员: 王保英负责全面掌控我校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手足口病防治的日常工作由李坤霞具体负责。各班主任负责对本班级学生将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宣传到位,并每日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有否异常变化,将异常情况及时向安全室汇报,楚立方负责校园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消毒通风工作,及时督促、认真检查。 四具体防控措施 1、制定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增强防控工作的针对性。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及时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防控目标,细化防控措施,增强防控工作的针对性。 2、认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控知识水平。利用班会、队会、黑板报、宣传栏、讲座、健康课、家长会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和知识水平。着重正面介绍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识,告诫家长流行季节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纠正儿童不良的卫生习惯,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3、加强卫生监督检查,增强预防意识。认真开展饭前便后洗手、房间通风、不吃不安全食品等的健康教育措施,加强用品的消毒工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手足病防控措施 一、加强晨检,每天进行晨检,及时掌握学生安康情况,一旦发现学生腔、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送往医务室就诊。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接回家送医院检查、诊断、治疗。 二、加强教室、寝室、食堂等室内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每日对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等进行擦拭消毒,特别是加强对教室、专业教室、楼道扶手、门把手等公共场所物品的擦拭消毒,以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三、手足病是可防可控疾病。预防手足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腔清洁,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四、清明长假期间,在手足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不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时机。教育指导孩子养成正确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五、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小学部 xx年4月3日 手足病预防控制措施xx-04-07 22:42 1、隔离传染源。所有患病学生必须居家休息(期限为被发现至病症消失后1周);一旦手足病例学生到达停课标准,需采取停课措施,停课前学校下发告家长书,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停课期间每日联系学生家长,了解学生身体安康状况。 2、加强晨检。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发热、出疹等疑似病症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

毒处理。减少公共活动,特别是有病例的班级不要与其他班级接触。 3、落实好通风消毒工作。教室、活动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以自然通风为主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每日对玩具、学习用品等物品和活动场所的物体外表用含有效氯(溴)5mg/1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15min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坏。具体消毒方法可参见(附件)《手足病疫源地消毒指南》。 4、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垃圾日产日清,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5、加强安康教育。利用板报、播送及短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其家长开展手足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老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安全教育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安全教育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幼儿园及托儿所等人群中。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十分容易,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说,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安全教育的相关问题。 一、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要想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在幼儿园中传播,首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下面,列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1、保持干净卫生:保持教学、生活环境的卫生干净,防止细菌滋生和繁殖。清洗室内外环境,空气消毒。 2、勤洗手:提高幼儿、教师洗手的频率,要求洗手彻底,减少病毒在教室、电动玩具等环境中逗留的机会。 3、衣物洗涤:维护衣物卫生,定期更换幼儿园防护用品。 4、环境消毒:对教室、办公室、厕所、餐厅等场所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洁。

5、个人饮具:个人饮具自备,避免幼儿交叉感染。 6、季节预防:在疫情高发季节,要增加幼儿活动次数,使室内外空气流通,减少幼儿间接接触病毒机率。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 要预防手足口病,首先需要了解其典型症状。病毒易于在幼儿园、托 儿所等人群中传播,因此,了解手足口病症状的幼儿园工作人员能够 迅速发现并采取措施。下面,列出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 1、开始症状:手足口病早期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疼痛、胃肠道不适、食欲减退等。 2、口腔问题:随着病情的加重,口腔内出现数目不等的颗粒性、米粒状、水泡状、坑状等皮疹,疱疹较小,分散在口腔黏膜上。疱疹破裂 后溃疡,溃疡附近常见静脉突出红晶。 3、手足皮肤问题:病毒感染会导致手心、脚底部或者手指、脚趾甲周边及肘、膝等关节处皮肤发现小红斑、疱疹、水泡、流脓等。如症状 加重,可导致爪痕疹、皮肤脱屑等。

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 文章目录*一、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二、手足口病的病因*三、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1、建立定时排查常规 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校医院医生、社区医院医要注意定期给孩子做体检,在发现有孩子出现这种疾病的症状后要及时将其与其他孩子进行隔离,防止疾病的蔓延,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大家要谨记。 2、每天消毒 对于孩子经常使用的玩具、餐具、课桌椅、楼梯扶手等容易接触的东西要注意尽量做到每天消毒,可以用84消毒液擦拭或者喷洒都是可以的,这样可以防止病菌的蔓延,对此家长们和老师们一定要特别引起重视了。 3、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流通 一般情况下,在在封闭的空间内传染病更容易传播的,因此,在幼儿园里的教室要保证通风良好,这样可以防止病菌的入侵,这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对此家长们和老师们平时应一定要引以为鉴。 4、注意饮食 手足口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患儿的饮食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很多幼儿园大部分是提供一顿午餐的,孩子在吃饭前一定要注意

饭菜要尽量加热一下,还应注意不能给孩子吃过期变质的食物,这些都是会导致手足口病发生的。 手足口病的病因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是多样化的,它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的接触进行传播。手足口病的病毒可以通过疱疹液、粪便、床上用品、内衣、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没有及时清洗的手等为途径进行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和各班级预防及消毒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和各班级预防及 消毒措施 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 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由园长亲自带领教师在门口对入园的幼儿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幼儿入园后,由班内教师再进行一次晨检,以防遗漏,中午教师再进行一次午检,主要检查幼儿的脚心、臀等部位,发现疑似幼儿及时报相关负责人,且当天各班教师把孩子的情况详细汇报于办公室,幼儿园针对情况作出相应措施。 二、认真做好各班消毒工作 1、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物品要整齐,每日三扫、三拖、三擦,每周六下午大扫除。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早晨、中午起床后开窗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班级消毒具体细则: 每餐前请按1:100比例配置的消毒液,然后用抹布或者喷壶对桌面、桌腿、桌子: 边缘及下面进行喷洒或者擦拭。 椅、柜、把手、床边、窗台、扶手、门、墙面:每天午饭后,傍晚孩子离园后请按墙面1:50,其他1:100的比例配置的消毒液,用抹布或者喷壶喷洒擦拭。 地面及厕所:请按照1:50的比例配置消毒液,按照地面随脏随拖的方法,每天至少三次对地面进行消毒。 水杯:每天傍晚孩子离园后,请老师将水杯送伙房用开水浸泡清洗后,放消毒柜里消毒半小时。 毛巾:每天用完清洗,每周一和周三投放在1:200的消毒液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清洗干净,日晒晾干。 被褥,图书:被褥每月至少一次拿回家拆洗暴晒,春秋季传染病高发期一月最少两次,小床视天气情况在园内户外日晒。 教室内: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一次睡室和活动室,每次20分钟,幼儿离园后或者不在场时。

4、个人卫生: (1)、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幼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提醒幼儿用自己的毛巾擦嘴。每周剪一次指甲。 (2)、教师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穿工作服,平底鞋,不留长指甲,不披头散发。 三、做好正确宣传和讲解工作 每天有教师在门口晨检,及时准确地向家长讲解防疫部门的卫生常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卫生防疫意识和能力。同时在各班门前张贴了爱心提示,让家长近期不要带幼儿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家园同步。 以上消毒细则请各班级认真执行并认真填写消毒记录 2017年4月9日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和各班级预防及消毒措施 [篇2] 幼儿园采取下列措施来预防: 一、从幼儿入园开始,加强晨检,看幼儿的精神状况,口周、手心有无皮疹。 二、杜绝传染源,非本园职工一律不得进园(送菜、送蛋糕等),除特殊情况外,经院长批准后,在外来人员登计本上登记,方可入内。 三、班级消毒 1.加强晨检“一摸(有无发热)、二看(有无疹子)、三问(有无外出)、四记录(人数)午巡检查脚底有无皮疹、有无发热并记录,发现可疑幼儿时,要及时通知保健员并联系家长及时就诊,确诊后立刻上报教育局。 2.每班至少打开十二扇窗子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玩具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4.活动室、寝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40分钟,每周用95%酒精擦拭消毒灯管。 5.每日教室门、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地面、厕所等用84消毒液消毒,特别是厕所要反复消毒。 6.饭前、便后、活动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手足口预防制度

手足口预防制度 一、背景介绍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在亚洲地区发病率较高。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易发生暴发流行等特点,给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建立一套完善的手足口预防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 本手足口预防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预防措施,提高预防效果,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保障儿童的健康。 三、预防措施 1. 个人卫生教育 a. 定期开展个人卫生教育,包括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 b. 提供卫生教育宣传资料,如海报、手册等,以便家长和儿童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2. 环境卫生管理 a. 定期清洁和消毒幼儿园内的公共场所,如教室、餐厅、洗手间等。 b. 教职员工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办公区域,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3. 疫情监测与报告 a. 每日监测儿童的体温,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 b. 及时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食品安全管理 a.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确保食品的来源和加工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b.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教职员工和家长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5. 家长参与 a. 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传达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和相关政策。 b. 鼓励家长定期检查儿童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就医。 四、应急预案 1. 预防措施失效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2. 确定疫情爆发后的隔离措施,包括患者的隔离治疗和密切接触者的观察隔离。 3.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向相关卫生部门汇报疫情情况,寻求支持和指导。 4. 组织疫情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范围,制定相应的控 制措施。 五、培训与评估 1. 定期开展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培训,包括教职员工和家长。 2.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的内容、时间和参与人员。 3. 定期评估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六、责任分工 1. 幼儿园负责人负责制定手足口预防制度,并组织实施。 2. 教职员工负责执行预防措施,并监督儿童的卫生行为。 3. 家长负责配合幼儿园的预防工作,定期检查儿童的健康状况。

手足口病防控手册

手足口病防控手册 简介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在儿童中传播流行。本手册旨在提供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儿童的健康。 病毒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传播给他人。感染者的唾液、鼻涕、粪便和体液中含有病毒,接触到这些病原体后可能导致感染传播。 预防措施 以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1. 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患者的分泌物或粪便后。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患者的分泌物或粪便后。

2. 保持清洁:保持居住环境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定期消毒常用 物品和表面。保持清洁:保持居住环境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定期消 毒常用物品和表面。 3. 避免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与感染者 的口腔分泌物接触。避免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 别是与感染者的口腔分泌物接触。 4. 避免共用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玩具等个人物品。避免共用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玩具等个人物品。 5. 保持良好卫生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避免口鼻直接用手遮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 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口鼻直接用手遮掩。 症状和治疗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痛、口腔溃疡和皮疹等 症状。如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 行治疗。 隔离及流行期控制 为遏制手足口病的传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患者隔离:将确诊或疑似患者隔离治疗,防止其与他人接触,并减少传播风险。患者隔离:将确诊或疑似患者隔离治疗,防止其 与他人接触,并减少传播风险。 2. 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幼儿园、学校等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开展环境消毒。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幼儿园、学校等公共 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开展环境消毒。 3. 宣传教育: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 的认识,提醒大家采取预防措施。宣传教育: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提醒大家采取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通过加 强预防措施、及时治疗和控制传播,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 率和传播风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儿童的健康!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工作计划(精选4篇)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我园教师为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宣传和预防工作。 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 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老师在门口进行晨间检查,家长在门口送幼儿,劝其不能进入园内,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观察每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幼儿,劝其在家休息,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园。 二、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每天由生活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小毛巾、水杯每天定时用高温(蒸箱)消毒,每天用稀释的消毒液剂擦拭桌面,再用清水擦拭三遍,小椅子每天擦洗一遍。每天用稀释的消毒液拖擦活动室地面。厕所按时洗刷、喷洒蚊蝇净药。晚放学后对班级内进行 84 消毒液喷洒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放置于日光下暴晒。 三、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指导幼儿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多喝白开水,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按时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时带

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五、做好正确宣传和讲解工作 每天有老师在门口晨检,及时准确地向家长讲解防疫部门的卫生常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卫生防疫意识和能力。同时在我班门前张贴了爱心提示,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家园同步。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与传播,我校特制定此应急预案,保障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 ①做好晨检检查工作。各班任课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课时,要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对未到校上课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做好学生的晨检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到医院检查并在家休息。 ②进行卫生检查。各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要勤洗澡、洗头,衣着整洁。少先大队部每天派值日生进行检查、评比。 ③定期消毒。学校购买84消毒液和喷雾器,定期给各班级进行消毒。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简介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传播。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在幼儿园中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 手卫生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基本措施。 1.常洗手:幼儿和教职工应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到食物、饭 前饭后、上厕所后、咳嗽、打喷嚏后等,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2.正确洗手:根据卫生部门的指导,正确洗手的步骤包括:湿手-取适量肥皂- 搓手指腹和手心-清洗指甲缝和手背-冲洗手部-用干净毛巾擦手-关闭水龙头。 3.手部消毒:可以在幼儿园设置洗手液或酒精消毒液供幼儿和教职工使用,特 别是在无法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时,可以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液替代。4.指导幼儿正确洗手:教师要引导幼儿们正确洗手,并且进行手部卫生的常规 教育。 饮食卫生 正确的饮食卫生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1.食物消毒:保证食物的安全卫生,特别是蔬菜水果要彻底清洗,并在煮熟炒 熟后食用。 2.避免生食:尽量不给幼儿食用生鱼片、生牛肉、生蔬菜和生坚果等食物,以 避免携带病毒。 3.合理膳食安排:提供均衡的营养餐,加强幼儿的身体抵抗力。 环境卫生 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1.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 2.室内消毒:定期对幼儿园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特别是桌椅、玩具等常接触 的物品。 3.床上用品清洁:保持幼儿园的床上用品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套等。 4.创建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要引导幼儿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他们不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实用手册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实用手册 一、加强检查力度,进行拉网式的晨、午检查 1.晨检第一道关,由行政人员、保健人员、门卫组成的小组严把大门,确保保健人员对每一位入园的幼儿进行晨检,若发现疑似幼儿,当时告知家长,根据情况,是否在家观察或带幼儿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幼儿园。同时做好家长的动员工作,及时与未来园的幼儿沟通,做好记录。 2.晨检第二道关,各班老师对进入本班级的每一位幼儿进行仔细晨检,若发现异常,及时报送保健人员。 3.晨检第三道关,幼儿全部人园后,保健人员逐班巡查。 4.午检第一道关,在幼儿午睡之前,值班老师逐一重点检查幼儿是否发热、脚掌是否有皮疹等情况。如发现情况异常,马上告知保健人员。 5.午检第二道关,每天保健人员中午到各班巡视两次,做到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6.午检第三道关,幼儿午休起床后,教师对幼儿手、口腔进行检查一遍。保健大夫进行巡视,对班级物品、玩具、洗手间的消毒进行指导。 二、针对性的宣传培训 (一)员工培训 采取分批次、分部门不间断培训,学习《手足口病的预防》《预防春季幼儿传染病》《预防春天传染病知识问答》《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措施要点》《幼儿园物品消毒作业指导书》等相关知识。 (二)家长培训 采取宣教专栏、预防手足口病致家长一封信、家园交流个别沟通等形式随时做好家长咨询与宣教工作,及时向家长下发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相关资料。 (三)面向幼儿的适宜教育 各班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各班开展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相关教学活动、要求会背预防手足口15字口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一、手足口病病理学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3.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二)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三)治疗原则。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病例的治疗方法参考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 二、病例定义 (一)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1.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2.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精选5篇) 在学校抑或是社会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编制应急预案。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1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我省我市发现多例手足口病,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浙教电传〔20xx〕65号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我校立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为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z 二、具体措施: (一)各校区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好防控应急预案,安排每天的值班教师,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防控指南[大全五篇]

手足口病防控指南[大全五篇] 第一篇:手足口病防控指南 手足口病防控指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传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l.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

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资料链接: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 1 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 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1 6型,1 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 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0世纪7 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 7 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 5 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 1 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 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 2 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 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我国于1 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 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 3年天津发生Cox a16 引来的手足口病暴发,5---1 0月间发生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幼稚园手足口病防止控制措施 1、每日晨检,发既有发热、皮疹旳小朋友,要立即规定家长带小朋友去医院就诊;同步做好缺课小朋友病因追查。晨检成果汇报卫生室。 2、发现患病小朋友,立即去医院诊治,患病小朋友不接触其他任何学生,痊愈两周后上课。 3、立即对患病学生接触过旳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步做好教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 4、每天早晚校舍通风或消毒半小时。 5、上一堂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课,熟知防治知识和对旳洗手措施。 6、不要让小朋友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不接触患病小朋友。 7、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后,从外面回家后,均需要立即洗手。洗手时肥皂液或洗手液在手上保持6秒钟以上。 8、发现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旳,应立即暂停工作。 9、在幼稚园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黑板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0、每天用消毒液对幼稚园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11、每个小朋友带给家长一张宣传单,带回家读给其家长听,让家长理解手足口病防治

知识。 12、在流行季节防止小朋友或外来人员旳往来或交流活动。 幼稚园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幼稚园传染病汇报 员: 幼稚园手足口病晨检制度 为了深入完善小朋友晨检、因病缺勤病追查与登记制度,坚持每天进行晨检指定工作认真负责、负责心强、理解传染病防控有关知识旳园医、卫生保健老师详细负责本单位手足口病晨检旳技术检查指导、疫情汇报工作,对小朋友旳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负责指导小朋友旳健康晨检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小朋友健康状况。 1、晨检时间:班主任要在每天第一节课前5—10分钟完毕小朋友旳晨检,同步记录,当日上午10:00前汇报校信息员。 2、晨检内容:晨检发现一发热、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也许还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仅体现为手、足、口、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旳小朋友时,要立即告知其家长带领其医院诊治。当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手足口病病例时,要及时汇报区疾控中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