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历史课中的“史料”教学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对改革充满信心,兴奋、激动后面临困惑:长期以来一

直困扰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医治;历史课给学生的印象就是老师不停地灌输历史书上的内容,一些繁多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只要死记硬背即可,这样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厌恶历史课,课堂失去吸引力,学生

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下功夫。本文就如

何利用历史史料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在教学中,可利用的历史史料

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文字方式呈现的历史文献资料;另一类是形象化的材料:如图片、地图、专题片、影视资料等。在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可利用史料如:军事知识、战争史、成语故事、历史之谜等资料,营造历史场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带来最为直接的体验,

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认识历史,体验历史事件,从此感悟历史,反思历史,学生在课堂的思

维非常活跃,很愿意配合教师,从而使历史课堂活跃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课堂实效。

2.教师通过史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讨论、编排历史剧、情景模拟、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如我讲“郑和下西洋”,就做了如下设计:我让学生排演了一个历史短剧,一名学生扮演“郑和”,另四名学生扮演他的船队,他们

一起上演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通过学生诙谐的表演,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领学

生达到“神入”境界,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力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

味性;然后设计下面几个探究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具体问题如下:⑴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

够成功?对明朝产生了什么影响?⑵体现郑和的什么精神?我们应怎样学习和继承这种精神?通过探讨,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

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史料的学习可以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对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而且以史料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学习问题在学生看来会更有挑战性和探索性。在实践操作上,历史教师如能以精选出来的史料创设出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探究的情境,则是一条非

常行之有效的途径。

教师和学生在利用史料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教师精选哪些史料,才能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探究的情境,使学生由被动

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优化课堂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带动一大批学生来学习历史。

第二、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哪些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都得到

充分的发挥,学生对历史这门课乐于学、勤于学、善于学;从而能使历史课充满神奇的色彩、灵动和智慧的魅力,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史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起到很

大的促进作用,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力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实效。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历史史料是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史料不仅能够提供真实、客观的历史事实,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进行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并注意一些问题。 一、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史料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循序渐进原则。历史史料的教学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先引导学生了解史料的基本信息,然后逐步深入分析和讨论史料的内容和意义,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 3.启发式教学原则。史料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思考史料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多元化原则。历史史料的种类繁多,包括文字史料、图片、地图、文物等,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史料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历史。 5.生活化原则。历史史料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史料教学来认识历史和理解现实生活,增强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二、注意问题: 1.教师要对史料进行充分筛选和加工,确保史料准确、清晰、简明易懂,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史料。 3.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之外的史料资源,通过引用名人言论、历史故事、历史城市等等,使史料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5.教师应注意对史料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史料中去分析、比较、判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形成全面的历史认识。 6.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历史如何感知呢我们只能借助史料中介去再现、感知、体验和理解历史,这是历史认识的一般规律,也是历史认识区别于一般认识的地方。史料对历史认知之重要性由此不言而喻。一、史料的分类及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述“戊戌六君子”时,教材中有这样两段材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为维新派人士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绝命词。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在教材中随处可见。此外教材中的大量图片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如教材在叙述“隋大运河”时,对其评价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妨碍了学生对大运河的全面认识,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入以下四则材料:

史料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末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史料2:“帝王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史料3:“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史料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上述四则材料虽各有片面性,但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们总结起来看,却不难得出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大运河的开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满足了隋炀帝个人的享乐,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有利于南北的商品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不能抹杀的。 3.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自我编制新的信息网络,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例如,有位学生阅读湖北云梦秦简中的《田律》,发现它还是一部非常具体的环境保护法。因为《田律》规定:“从春季二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井。”据此,他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是我国文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 历史史料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各种文字、图像、实物资源,诸如原始文献、口述记载、历史遗物、图片与图表以及对博物馆、历史遗迹的参观等等,史料教学就是将史料证据引入课堂,让学生尝试在证据中重逢过去,反思历史,展望未来。 在推进历史课程改革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从近年来的江苏高考命题的改革来看,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在试卷中也越来越显著。为此本人就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史料教学的积极作用。 1.增强历史真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才会转变为信念。”可见,在进行教学的设计中,历史的真实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学生能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真实,回归到消失的历史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培养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传统历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和记,

因此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作为基本课程目标。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3.培养综合能力,增强应试思维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第一点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在近年来江苏高考试题中,各种史料已被广泛运用,对学生史料综合能力的考察成为高考的重头戏,学生在阅读史料过程中,置身于史料所处的历史环境,在充分调动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思考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根据所设置的问题,能够充分培养他们理解、概括、分析比较及文字表达等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对应试思维的训练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选择史料的原则。 1.广泛性 即使用多种多样的史料。平时根据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所选用的史料形式上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史料的形式包括历史文献、摘录、历史地图、统计资料、历史图片、艺术作品、名言警句、

浅谈史料教学

浅谈史料教学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史料教学逐渐被重视起来。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应该加强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习只是教学活动的基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进而形成有关的技巧和能力,在能力和智力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 史料教学;史料的作用及应用;发展思维能力 收稿日期:2022-01-25 一、史料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史料教学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将史料引入教学与考试之中,注重运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史料教学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特点。在20世纪70年代,在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重要性就带来了一股“新历史”的思潮。其中倡导的“史料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 (二)史料的分类 1.文字史料 就是用文字记录的史料。它包括日记,笔记,,回忆录,文件等。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教材中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原

文:“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P.77)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解放人的思想并且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斗争的党。 2.表格史料 表格史料就是用表格,数字和文字构成的。使复杂繁多的事物或事件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 3.图片史料 就是用图片展现当时画面的史料。其中包括照片,地图,绘画作品等。例如, 在讲解《鸦片战争》时用相当多的图片如“鸦片吸食者”“虎门销烟”“圆明园劫后遗址”“鸦片战争形式图”等图片,[2](P.53-54)这些画面更能加深留在头脑中的印象,使教学更生动。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加真实感 学生对于历史的了解是通过教材,没有真正的经历过并且也很少有其他的途径来渗透,所以增加真实感是很重要的,而史料恰恰起到这个作用。通过引用的原文、图片等带领学生进入当时社会历史的情景之中。 (二)史料解决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主体,教学时围绕教学目的,有时还需适当补充史料,这样对解决在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史

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史料的概念和分类 什么是史料?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同3): 1.文献史料: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记载的历史资料。它可分为以下两种:(1)原始史料。它包括文件、日记、报告、笔记、回忆录等。如:“(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出自[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2)文艺史料。此种史料是指用诗歌、小说、戏剧、民谣等文艺体裁反映历史的材料。如:“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等诗歌。 2.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的可靠来源,它既能

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通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历史技能”培养: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包括阅读文字或图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要有以下目标: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新教材中多了一些和主体课文相关的“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这些就是史料;对它们的恰当运用将直接关系到以上目标的实现。那么,史料教学有什么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教师以讲述型为主,知识记忆大多是死记硬背,这样不但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对历史课渐渐失去了兴趣,创新意识也渐渐淡化。因此,转变教学方式,运用史料教学,注重情境创设,是当前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史料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提高历史素养。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在实践中正确指导学生。 1. 原则 (1)真实性原则:教师应该讲述真实历史事件,把真实的史料材料带给学生。历史并不是编造出来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教师需要选择真实、可信的史料材料,帮助学生尽可能真实地理解历史事件。 (2)客观性原则:历史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组织口中的版本,它应该是客观的、中立的。教师需要遵循客观、中立的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史料材料,而不是被教师主观的说法所左右。 (3)概括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一些复杂的史料材料进行概括,以便学生理解。概括并不是简单集中几个细节,而是要选择关键的地方,站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概括。 (4)说服力原则:史料教学并不是为了眼前的知识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历史中思考、体验、感悟,并在心灵深处形成启蒙和自我认知。因此,教师在讲解史料时,需要有说服力,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具有探究精神和深层次的思考。 2. 注意问题 (1)史料原则上不能有错误: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来源,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应该注意材料的信源性和真实性,避免选择有误的史料材料,以免对学生的历史认知造成影响。 (2)材料范围尽量广泛:同样的事件,有不同的史料材料,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材料时,应尽量涵盖范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同一个事件,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历史。 (3)材料的难度适应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难度的史料材料。太难的材料可能压垮学生,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太简单的材料又会使学生感到容易厌烦。因此,适当调整材料的难度是非常重要的。 (4)材料应该有针对性:在选择史料材料时,教师应该考虑到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从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史料材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真正理解到所学习的历史知识。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的选择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的选择 【摘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史料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 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历史课堂的重要性以及史料在其中的作用,指出了选择史料的原则和多样的类型。然后详细讨论了如何引导学生 分析史料,以及教师在选择史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史料的选择与学 生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合理选择史料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最后 总结强调史料选择对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 重视史料的选择,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和能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历史的 理解和认识水平。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选择、重要性、作用、原则、类型、分析、教师思考、学生能力、关系、关键、历史素养、教师重视。 1. 引言 1.1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在整个中学历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初 中历史课程作为学生接触历史知识的第一步,承担着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等重要任务。通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和

理解。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观念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思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1.2 史料在历史课堂中的作用 在历史课堂中,史料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史料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历史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献分析能力。 通过与史料的亲密接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从而增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史料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历史人物的思想,让历史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生动有趣,具有教育意义。 史料在历史课堂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通过分析史料,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史料在历史课堂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学历史教育开始不断地推行教学改革, 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与作用日益突显。本文将主要对新课改形势下中学 历史史料教学的作用进行论述,并对其历史史料教学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历史;史料教学 1.新课改下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与作用 1.1史料教学有助于增強历史教学的历史感。历史教学的历史感是中 学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史料教学则有助于增强历史教学的历 史感。我们知道,史料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更 是我们发现和解释历史的依据。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呈现出丰富、直观、 形象的史料时,会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感受历史事件及人物 的气息。以此便增加了历史课堂浓郁的历史氛围,使得历史课堂丰富而充实,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历史教学的历史感。 1.2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转变历史学习的方式。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 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上,教师更多的偏向于理论讲述, 而学生则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记住历史结论与典故。这一教学模式忽略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事件。但与之相反, 史料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探究为方法,使学生 自觉进行历史学习的交流与探究,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接受式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1.3史料教学有助于高效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在 于使学生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积累历史经验,培养爱国精神,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及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并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和

解决问题,为将来进入社会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些历史教学对人 才培养的目标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教学任务已足够重视学生在认知、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通过以学生为本的历史史料教学,能将学生 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上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师高效的完成历史教学任务,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2.1对课本中打☆号的、围绕重点难点的史料予以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腾出足够的时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 基础上分析思考这些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发挥 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第五章第三节中有一段史料选自《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教师首先应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史料,然后分析、提问、概括、总结,揭示其本质:一 是清政府怕引火烧身,二是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因而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性"实质上是阴谋利用义和团。 2.2灵活运用课本中没有带☆号的史料。课本中大量的史料是没☆号的,从原则上讲,属于选择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视教学时间和内容,精心 选取一些围绕教学重点或难点的材料,设计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 思考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例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三章 第五节,有一段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的文献,如果只是让学生 念一下或教师一语带过,是不足以让学生更多更好地理解其深层的含义的。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a、英国的"卑鄙利益" 是指什么?b、它主要是通过何种手段来谋取这一利益的?它对双方社会(英国、印度)各产生了什么影响?c、英国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语

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探

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探 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通过史料可 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原因、结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在实际的 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围绕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一、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1. 史料质量参差不齐 在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在选用史料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史料数量,而忽略了史料的 质量。由于历史事件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史料往往会有 不同的描述和观点。如果教师不能够对史料的来源、可信度进行严格筛选,就很容易给学 生传递错误的历史观点,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误解。 2. 史料运用单一化 在很多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使用书面史料,而忽略了其他形式的史料,比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这种单一化的史料运用模式,使得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仅限于书面描述,缺乏对历史事件全貌的把握。 3. 史料运用理解有限 很多历史教学中,虽然教师使用了丰富多样的史料,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史料的理解往 往是片面的、表面的。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对史料进行描述,而缺乏对史料背后的历史事 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二、对策和解决方法 1. 提高史料筛选的标准 教师在选用史料的时候,应该重视史料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 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史料的来源、可信度进行认真的筛选,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的史料,避免传递错误的历史观点。 3.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史料分析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史料分析,而不仅仅是对史料的描述。学 生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史料,通过史料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原因、结果,培养学生 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增加实践性教学

浅谈历史学习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历史学习中的史料教学 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将史料证据引入课堂,让学生尝试在证据中重建过去。史料是历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各种文字、图像、实物资源,诸如原始文献、口述记载、历史遗物、图片与图表以及对博物馆、建筑物及历史遗迹的参观等等。 标签:史料教学;必要性和目的;运用史料;加强指导 探究式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中一个特别鲜明的理念,注重史料教学便是这一理念的直接体现。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将史料证据引入课堂,让学生尝试在证据中重建过去。史料是历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各种文字、图像、实物资源,诸如原始文献、口述记载、历史遗物、图片与图表以及对博物馆、建筑物及历史遗迹的参观等等。在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中,应该借鉴历史研究的方法,尽可能地运用典型的史料,引导学生认真甄别,仔细辨析。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史料引入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很多老师对史料教学的必要性、使用史料的目的、如何运用史料、以及要达成的效果认识不清。结果使学习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针对学习历史的无效现象,如何实现其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做一些肤浅的探讨,以期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一、史料运用的必要性和目的 初中阶段“初步掌握了解历史事实的一般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并在“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中学历史课程培养的学科能力包括“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四个方面。可以说,《课标》已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开展历史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体和途径。 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认为,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而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就必须像历史学家一样,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显然,运用史料旨在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

浅谈史料与历史教学

浅谈史料与历史教学 历史资料对于了解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唯有了解历史资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 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而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才是真正认识历史,从而展现学习历史对 人们的真正价值。运用史料不仅起到了加强历史学习的真实性作用,还大大加强了学习的生 动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把史料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加强学习,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运用史料作为历史证据,对历史教学具有极其重 要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的来源。因为如果学生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怎样得出的, 就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对这些论断的学习仅仅就是记忆而已。死记硬背的 历史知识只能被用来应付考试,不能被实际运用,因而也就没有意义。 2.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处理史料问题是带有挑战性、专注性和满足感的 活动,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有助于学生产生历史真实感。运用各种历史资料和处理史料问题能给学生一种真实感,而 这是历史教师的说教所难以做到的。 4. 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史料的了解运用,进而思考与探 索众多历史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认识历史所蕴含的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形成学习历史学科 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运用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 主要的实物史料有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馆、陈列馆的实物、古遗址、古建筑等。一切历史 现象和过程都是发生在过去,不能直接观察和感知,但历史遗物和遗迹是可以观察和感知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当地各种历史遗迹,此举有助于传递历史的真实感。面 对历史进行探究和解释,这样可以改变教学中仅仅是对教科书的释读。通过历史材料,拓展 了学生的视野,将凝固化、统一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起来。例如,让学生收集或整理我国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各种票证,了解已逝去的“票证时代”,从而体会我国从计划经济走 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进一步认识国情,感悟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运用历史图片及视频史料。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历史课堂上已得到了较好地运用,大量历史 图片和视频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直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 不仅可以增加大量史料,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多向性思维能力和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推论与证据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去重复或摘取史料的内。 3. 运用文本史料。文本史料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历史资料,其数量宏富,种类繁多。除经、史、子、集、各种档案、地方志等,甚至还包括各种历史著述及野史等。文本史料内容繁复、完备、连续而系统,是最重要史料来源。历史教材中经常将这些史料作为教学的补充资料, 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把枯燥的文字讲得生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史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是中学文化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习历史有助于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明进程等。其中,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浅谈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史料对于历史教学的支持作用 历史学的本质是探究历史的真实面貌,史料作为历史学的基本工具,对于提供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教学需要依托史料,将生动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通过史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史料有助于使学生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通过感性认识历史,进而深入了解历史本质。 史料丰富多样,包括文字、图画、音像、文物等,不同形式的史料可以提供不同的历史信息。例如,史书可以提供关于历史事件的详细记录,画像可以展示历史人物的形貌,文物可以展示历史文化的演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遴选适合的史料,辅之以采访、观察、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历史。 二、史料对于历史教学的启示作用 史料不仅可以提供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还可以对于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具有启示作用。例如,学习《资治通鉴》,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上不少官员在面对权力和

利益诱惑时,内心发生的历史决策,这些决策可以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史料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例如,学习《论语》,可以引发学生对于道德、伦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史料对于历史教学的趣味作用 史料可以通过形式丰富、内容生动的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学习《三国演义》,可以引发学生对于三国时期人物的兴趣,进而了解到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这些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 史料中的故事和人物,往往穿插着历史的传奇和冒险色彩,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历史、发现历史的乐趣。例如,学习菊花台之战,可以引发学生对于大将关羽的军事策略和历史贡献的兴趣,这些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历史故事和人物发现历史乐趣。 四、总结 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史料呈现,在推动学生感性了解历史的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历史,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引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兴趣。教师在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史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然而,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史 料运用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史料运用的目的、史料选择和史料解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史料运用的目的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教学实践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史料运用的目的是要 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世界观。通过史料的运用, 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质、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的启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 和分析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对于史料的运用只停留在铺陈和表述上,没有真正落实到激发学生思考和分析的层面上,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史料选择的问题 史料选择是史料运用的关键环节。在选择史料时,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 程内容,合理选择相应的史料材料。同时,还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权威性。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不重视史料真实性的验证,随意选择不正确或不权威的 史料材料,导致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在史 料选择时,老师一定要有一个谨慎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份史料材料。 史料解读是史料运用的核心环节。在解读史料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分析史料的背景、作者、意图等,帮助学生辨别史料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史料。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只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一些老 师甚至不重视课堂互动,不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导致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的史料 解读,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综上所述,史料运用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点。对于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让学生在史料运用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到历史的本质 和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项重要的特征就是既往性,即其研究对 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所需要的 “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因此史料成为历史理论 的根本素材和对象.历史教学也应该恰当地利用根本的历史材料.否那么历 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只是空谈,学生得来的也只能是僵死、空洞的教条。 一、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2、拉近时空的距离 学生对悠远迷离的史实不易理解.透过原始史料的一些文字描述。如 当时人的章程、见闻录及报纸等或图样的示意感受,当时人强烈主观感情,这种“再现教学”使学生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几百年、几十年中外 历史现象都能出现在想象中.增加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亲切感、认同感。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史料教学的具体运用 1、坚持“论从史出”的原那么 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并在 比较史料中得出正确并有规律性的历史结论由于篇幅等原因,中学历史教 材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不是都有史料及思考题的,但是教材中有些重点内容 教师一下子难以说明,或者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的过程,使学生难以 理解,所以需要补充史实说明,做到论从史出。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估计

到应补充史实的内容,并精心搜集补充史料来充实教材,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3、适当补充.加深理解 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时围绕教学目的.有时还需适当补充史料。例如教材里有一段马克思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创造。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翻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开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这里马克思指出了三大创造在近代欧洲发挥的重大作用。那么三大创造在中国的情形如何?在此.可补充鲁迅在《电的利弊》中的一段语:“外国人用火药制滓子弹御敌.在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鲁迅的话很形象.也很深刻。由中西比照,学生便了解了三大创造在近代东西方不同的遭遇,对近代西方崛起强大而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总之,史料教学不容无视,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分析史料,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史料.以到达事半功倍、优化教学之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