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教案完整版
田老师的PIC单片机教案8

第八章 PIC单片机应用
8.9 串行通讯实验
图8-18 串口通讯软件界面
状态 指示灯
发送 快捷键
第八章 PIC单片机应用
8.9 串行通讯实验
J3 232
1 6 2 7 3 8 4 9 5
C8
1 3
C9 4
5 7 8 14 13
MAX232 VCC
IC5
C1+ 16 C1- 2 C2+ 15 C2- 6 TX 10 RX 9 14 11 13 1512
遍数减1
图8-3 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实验原理图
是否点亮八遍
否 是
图8-4 发光二极循环点亮框图
第八章 PIC单片机应用
8.3数码管点亮实验
图8-6 数码管实验原理图
第八章 PIC单片机应用
8.4 I/O口查询实验
开始 RB0、RB1为输入
延时
查询RB0 、RB1
送C口显示
图8-8 I/O口查询实验电路框图
8.1发光二极管数据演示实验
开始
取第一加数并显示 放入30H寄存器
取第二加数并显示 放入25H寄存器 两数相加 延 时 6s
图 8-1 发光二极管数据演示实验原理图
图8-2 发光二极管数据演示框图
第八章 PIC单片机应用
8.2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实验 开始
设定循环遍数 01H送C口显示
延时 01H左循环
16 2 15 6 10 9 11 12
C6 C7
图 8-19 串口通讯实验原理图
PIC16F873
IC2
RC0 R13 D24
RC1 R12 D25
RC6 RC7
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程设计

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程设计一、前言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是在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文将介绍PIC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并且将会介绍一份课程设计,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PIC单片机的原理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它包含了一些用于控制和处理数据的硬件设备。
PIC单片机是由美国微芯科技公司(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生产的,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单片机,它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和电子系统中。
PIC单片机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处理器核心、外围设备和存储器。
1. 处理器核心PIC单片机的处理器核心采用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精简指令集)结构,该结构在指令的执行速度和效率方面相对较高。
PIC单片机的处理器核心包括了一个15位或33位的存储器指针、一个独立的数据寄存器和一个常量移位器等。
2. 外围设备PIC单片机的外围设备包括了很多种外设,比如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PIO)、模拟模块、定时器、计数器、US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等。
这些外设可以用于很多种不同的应用中。
3. 存储器PIC单片机的存储器包括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两种。
程序存储器存储了单片机的指令和程序,而数据存储器可以存储程序中用到的数据。
三、PIC单片机的应用PIC单片机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电子、工业、计算机等。
1. 电子应用在电子应用领域中,PIC单片机由于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智能家居、数字音频处理等方面。
2. 工业应用在工业应用领域中,PIC单片机被用于控制和监控各种工业设备和生产过程。
比如说,一些自动化工厂中的计数器、条码扫描器、工艺控制器等都是由PIC单片机控制的。
3. 计算机应用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PIC单片机和各种其他的硬件设备一起被用于开发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
第7章-PIC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7.2.1 主要资源及引脚功能:主要资源
PIC16C5X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
7.2.1 主要资源及引脚功能:引脚功能
PIC16C54单片机共有18个引脚,各个引脚的功能如下: (1)VDD:电源正极。额定电压为5V,可工作电压范围2.5~6.25V。 (2)VSS:电源负极,即地线。 (3)OSC1/CLKIN:振荡信号输入端。 (4)OSC2/CLKOUT:振荡信号输出端 (5)#MCLR:复位端,内带施密特电路。该引脚为低时单片机复位。 (6)TOCKI:TIMER0的外部计数输入端,内带施密特电路。当 TIMER0设置为定时器时,为避免干扰,应将其接VDD或VSS。 (7)RA0~RA3:端口A。它是4位的双向三态I/O口,可以位操作, 每一位可单独定义为输入或输出。 (8)RB0~RB7:端口B。它是8位的双向三态I/O口,可以位操作, 每一位可单独定义为输入或输出。
使用外部时钟源 (适用于HS、XT、LP型)
RC振荡型时钟电路
7.2.2 中央处理器:复位
PIC16C54单片机主要有以下3种复位方式: (1)上电复位(Power on Reset,简称POR)。单片机内部集成 有上电复位电路,即POR电路。上电复位时,引脚#MCLR可 以接VDD也可以悬空,但两种情况下复位的时序不同。 (2)手动复位。当引脚#MCLR为低电平时,单片机进入复位状态; 当引脚#MCLR恢复为高电平时,DRT开始计时,并继续保持 复位状态;DRT计时18ms后溢出,完成手动复位。 (3)看门狗(WDT)复位:单片机内部集成有看门狗电路,它使用 独立的内部RC振荡电路,当计时溢出时对单片机复位。看门 狗的基本溢出周期为18ms。
PIC18F2331,PIC18F2420,PIC18F2520,PIC18F2480,PIC18F2580
pic单片机课程设计

pic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IC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特点;2. 使学生了解并熟练运用PIC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3. 让学生掌握PIC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方法,并能进行基本的电路搭建。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使用PIC单片机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软件(如MPLAB)进行程序编写、调试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践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鼓励其在课程设计中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项目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基础,对新技术具有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在后续的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IC单片机基本原理- 单片机概述、发展历程及分类- PIC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2. PIC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 指令集介绍、指令格式及操作方法- 程序设计基础: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编程实例分析及练习3. PIC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常用外围元器件及其功能- 基本电路设计方法:输入/输出接口、模拟/数字转换、定时器/计数器等- 电路搭建与调试技巧4. 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 项目分析与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程序编写及调试- 系统测试与优化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章:PIC单片机基本原理(2课时)- 第二章:PIC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4课时)- 第三章:PIC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4课时)- 第四章: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6课时)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PIC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九章)

9.1中断的概念和机理 9.1中断的概念和机理
1. 中断识别 中断事件的条件一旦满足,该中断源便通过设置中断源 中断事件的条件一旦满足,该中断源便通过设置中断源 的标志位“ CPU提出中断申请 提出中断申请, 的标志位“置1”向CPU提出中断申请,而单片机查询到 中断标志位后,如果该中断使能 该中断使能, 中断标志位后,如果该中断使能,将暂停当前程序而转 向该中断服务程序。 向该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源发出请求并不代表单片机会 马上响应中断, 马上响应中断,会在每条指令的后期查询所有的中断标 志位。只有当相应的中断使能位为“ 志位。只有当相应的中断使能位为“1”,单片机才会响 应中断。如果中断使能位等于“ 将禁止中断。 应中断。如果中断使能位等于“0”,将禁止中断。 中断源合用一个中断入口地址, 中断源合用一个中断入口地址,就需要依次检查中断标 志位状态,判别出中断源,以便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 志位状态,判别出中断源, 序。
将W、STATUS和PCLATH寄存器的内容保存到临时备份寄存器中 、 和 寄存器的内容保存到临时备份寄存器中
MOVWF 复制W到临时备份寄存器W_TEMP W_TEMP中 W_TEMP ;复制W到临时备份寄存器W_TEMP中 STATUS, STATUS寄存器高低半字节交换后放入 寄存器高低半字节交换后放入W SWAPF STATUS,W ;将STATUS寄存器高低半字节交换后放入W 不管当前处在哪个体,都设置体0 CLRF STATUS ;不管当前处在哪个体,都设置体0作为当前体 保存STATUS到体0上的临时寄存器STATUS_TEMP STATUS到体 MOVWF STATUS_TEMP ;保存STATUS到体0上的临时寄存器STATUS_TEMP PCLATH, 把寄存器PCLATH内容复制到W PCLATH内容复制到 MOVF PCLATH,W ;把寄存器PCLATH内容复制到W中 PCLATH内容转到临时寄存器 内容转到临时寄存器PCLATH_TEMP MOVWF PCLATH_TEMP ;经W将PCLATH内容转到临时寄存器PCLATH_TEMP 不管当前处在哪页, PCLATH设置成指向页 设置成指向页0 CLRF PCLATH ;不管当前处在哪页,把PCLATH设置成指向页0 …… 中断服务子程序处理部分) ; (中断服务子程序处理部分) PCLATH_TEMP, 经过W MOVF PCLATH_TEMP,W ;经过W转移 恢复PCLATH PCLATH内容 MOVWF PCLATH ;恢复PCLATH内容 STATUS_TEMP, 将寄存器高低半字节交换后放人W SWAPE STATUS_TEMP,W ;将寄存器高低半字节交换后放人W 内容移动到STATUS STATUS寄存器 MOVWF STATUS ;把W内容移动到STATUS寄存器 W_TEMP, W_TEMP内容高低半字节交换后放回 SWAPF W_TEMP,F ;将W_TEMP内容高低半字节交换后放回 W_TEMP, W_TEMP,W ;将W_TEMP内容高低半字节交换后放入W W_TEMP内容高低半字节交换后放入 内容高低半字节交换后放入W SWAPF
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

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一、前言单片机是应用广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对于从事电子、通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工程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PIC单片机的原理入手,介绍一些常用的PIC单片机应用,并提供一个基于实际应用的教学设计。
二、PIC单片机原理介绍PIC单片机的全称是Peripheral Interface Controller,即外围接口控制器。
它是一种嵌入式微控制器,具有以下特点:•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用户可以编写程序,通过控制输入输出口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具有快速响应、低功耗、尺寸小巧等优点。
PIC单片机的CPU采用哈佛结构,即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离。
它的指令集是一种精简指令集架构,一般包括基本指令、位操作指令、移位指令、控制指令等。
PIC单片机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例如串行口、并行口、模拟/数字转换器、脉冲宽度调制器等。
三、常用的PIC单片机应用PIC单片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1. 数码管显示控制PIC单片机可以通过输入/输出口控制数字信号输出到数码管上,实现各种不同的显示效果。
例如可以实现数字时钟、计时器、计数器等应用。
2. 温度控制PIC单片机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值,并通过PWM模块实现温度控制,例如风扇的转速控制等。
3. 红外线遥控PIC单片机可以控制红外线发射管的开关,实现遥控器上的各种功能,例如电视机、空调、DVD机等的控制。
四、教学设计下面提供一个基于实际应用的PIC单片机教学设计。
1. 实验器材•PIC单片机开发板•数码管•电位器•温度传感器•红外线发射管2. 实验步骤步骤一编写PIC单片机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将电位器的值输入到单片机ADC模块中;2.通过调节电位器,控制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值;3.通过PWM模块控制风扇转速,实现温度控制;4.发送不同编码的红外线信号,控制红外线接收器,实现红外线遥控。
2015-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1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集合体。它包
括一个处理器,涉及对硬件的直接控制,是为了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完成
某种特定的功能而设计的,是嵌入式计算 机系统的简称。 嵌入式系统可以是以微控制器 (单片机)或是以微处理器为主构成的计
32
系统集成
1. 复位模块
主复位信号SYSRST 信号
RESET指令:只要何时执行了RESET 指令, 器件都会产生主复位信号SYSRST 信号, 从而将器件置于特殊复位状态
34
1. 复位模块
引脚复位(MCLR):只要MCLR 引脚拉为低 电平,输入脉冲比规定的最小宽度长,当 引 脚被释放产生高电平后,在下一个指令时钟周 期将产生SYSRST 信号并开始复位向量取指。
FLASH Memory型
程序存储器简介
中断向量是中断源的识别标志,可用来形成相应 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或存放中断服务程序的 首地址 把所有的中断向量集中起来,按中断类型号从小 到大的顺序存放到存储器的某一区域内,这个存放 中断向量的存储区叫做中断向量表,即中断服务程
序入口地址表
27
用于保存用户编写的应用程序代码, 同时还可以用于保存程序执行时用 到的数据
2
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第1章 概述
3
1.1 单片机简介
什么是单片机?
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
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 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 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 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 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田老师的PIC单片机教案7

晶振 看门狗定时器 上电延时定时器 电源掉电检测 低电压编程 EEPROM 数据保护 闪存存储器写 代码保护
第七章单片机系统软硬件调试及维修技术
7.2 硬件仿真技术
表7-3:芯片ID和代码检验和
校验和 显示数据校验和。 显示ID代码。
ID代码 用校验和作ID
把校验和作为ID代码,选择检查窗口。
第七章单片机系统软硬件调试及维修技术
7.2 硬件仿真技术
表7-5: 烧写参数选择
参数类别 起始地址 终了地址 参数选择 为烧写、读出、校验设置程序存储器起始和终了地址。 默认的存储器地址范围是用户选择的芯片上程序存储器的 最大范围。 烧写配置位。 烧写ID位。 对带EEPROM的芯片,用EEPROM存储器窗口给定的数据 对数据存储器编程。 选择此项,用户在点击“程序”前将所有程序存储器里的数 据擦除。 调试代码写入芯片,用户点击“程序”后将允许调试操作。 如果将该项取消,实验板可脱离仿真器直接运行。
第七章单片机系统软硬件调试及维修技术
7.1 软件仿真技术
7.1.6 改变程序执行的起点
在软件仿真调试时,经常需要跳过一段程序,执行 某段程序。这时我们可以选择 调试>运行>修改程 序计数器 打开如图7.13所示的“修改程序计数器” 会话窗口。在“程序”输入所需的程序计数器地址。
图7.13“修改程序计数器”会话窗口
第七章单片机系统软硬件调试及维修技术
7.1 软件仿真技术
7.1.7模拟程序激励 在进行软件模拟调试时,经常需要模拟一个激 励信号加在端口上,如中断信号、复位信号、 脉冲、高电平、低电平或者是触发翻转信号。
第七章单片机系统软硬件调试及维修技术
7.2 硬件仿真技术
7.2.1 在线仿真设置 为了进行在线仿真,必须进行合适的设置。方法是:选择 项 目>编辑项目> 点击“改变”按钮。在“工具”菜单中选择 “MPLAB-ICD 调试”,在“处理器”对话框中选择用户需要的处 理器。确信已经选择了正确的处理器,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如图7.18 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
解释
内容
INTCON 中断控制寄存器
全局、外围、T0、RB、INT
PIE1
第一外设中断屏蔽寄存器 打开或者关闭中断用
PIR1
第一外设中断标志寄存器 存放中断标志用
PIE2
第二外设中断屏蔽寄存器 打开或者关闭中断用
PIR2
第二外设中断标志寄存器 存放中断标志用
OPTION RBPU、INTEDG、T0CS
《PIC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牛军浩 主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PIC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牛军浩
第 1 章 PIC 单片机概述(1)
教学内容:PIC 单片机特点、资源 重点内容:哈佛(Harvard)总线结构、两级流水线、为什么驱动能力强? 难点内容:哈佛体系、哈佛总线
§1.1 PIC 单片机的 CPU 特点 1. 精简指令集技术 [代码利用率提高、执行速度提高、学习记忆快、节约开发时间] 2. 哈佛总线结构 哈佛体系结构:指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处于不同的物理空间,即两者不处于同一存储空间。 哈佛总线结构:指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独立编址,即两者位于不同的物理空间的结构。
HS
高速晶体
4MHz≤ ≤20MHz
RC
阻容振荡
0≤ ≤4MHz
节约成本、频率不稳定
4.7K 22pF 时约为 4MHz
外部时钟
3. 复位
表 2.2 PIC 单片机的复位方式
复位方式
解释
上电复位
每次加电、检测 VDD 上升过程,上升到 1.6V~1.8V,有效复位,会自动延时 72mS+1024 个时钟周期
1. 功耗低:5V@4MHz 时电流小于 2mA,睡眠模式下电流小于 1uA。
2. 程序存储器容量:8K*14 位
3. RAM 存储器容量:368 字节
4. 驱动能力强:驱动输出电流可达 25mA,吸收电流达 20mA,而 51 IO 驱动电流为 uA 级的
5. 基本 IO 端口:33 个 IO 口,PA6 位,PB、PC、PD 为 8 位,PE 为 3 位
中断使能位 INTE T0IE T1IE T2IE RBIE CCP1IE CCP2IE TXIE RCIE
SSP IIC 总线碰撞
AD EEPROM 写操作 PSP 并行从口读写中断
4. PIC16F877 的中断逻辑
第7页
《PIC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牛军浩
5. 与中断相关的寄存器
图 2.3 PIC16F877A 中断逻辑
z 列举 PIC16F877A 单片机的振荡方式,说明各振荡方式的工作频率范围。 z 画出单片机的基本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注明参数,并说明作用。
第8页
《PIC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牛军浩
第 3 章 PIC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2)
§3.1 PIC 汇编语言指令格式
每条汇编指令由 4 部分组成,格式如下:
4. 注释。可选项,用来对程序进行注释,便于用户理解、修改和调试。用分号隔开
§3.2 PIC 汇编语言指令集
§3.3 伪操作指令
§3.4 寻址方式
第9页
《PIC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牛军浩
第 5 章 IO 输入输出模块(2)
一、 IO 口分布
表 5.1 PIC16F877A 单片机 IO 口分布
第5页
《PIC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牛军浩
第 2 章 PIC 单片机的 CPU 和中断系统(1)
教学内容:PIC 单片机的基本环境设置、中断系统结构 重点内容:系统配置、中断系统结构 难点内容:系统配置、中断系统结构
§2.1 PIC 单片机的基本设置 1. 系统配置字 用于设定单片机的程序保护、在线调试、低压编程、掉电锁存复位使能位、上电定时、看门狗、 振荡器模式等基本的工作环境。由软件在烧写程序时设置,用户在程序中不能访问; 配置方式:使用软件上的选项进行选择、或者在程序中用“__CONFIG”预处理指令定义芯片的 配置位;
图 1.1 冯*诺依曼结构(普林斯顿) 图 1.2 普通(哈佛体系)总线结构
图 1.3 哈佛总线结构
3. 单字节指令
单片机位数概念:单片机是多少位的取决于数据总线的位数,如常用的为 8 位,即数据宽度为 8
位,每次传送一个字节。例如:PIC16 系列主要为 8 位的,凌阳单片机 16 位,DSP、ARM 等基本
7.
#include <pic.h>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key,sendkey;
OPTION = 0X00;
PIE1 = 0XFF;
TXIE = 1;
SSPIE =0;
INTCON = 0X80;
}
作业:
z 画出 PIC16F877A 单片机的中断逻辑图。并书写程序段,开放 PB 电平中断为上升沿,AD 使能和 SCI 中断。
令必须要两次取指才能将一次执行所需的信息获取完毕】
4. 两级流水线指令结构
流水线是当前控制器中普遍采用的用于提高运算执行速度的方法,指的是处理器在处理一条指令
的同时可以对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进行预处理。这得益于哈佛总线结构的应用。
5. 寄存器结构【RAM 结构形式】
PIC 的所有寄存器、IO 口、定时器等资源,均采用 RAM 结构形式。只需一条指令周期即可完成
RB7 PB6 RB5 RB4 RB3 RB2 RB1 RB0 VDD VSS RD7 RD6 RD5 RD4 RC7 RC6 RC5 RC4 RD3 RD2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RB7 RB6 RB5 RB4 RB3 RB2 RB1 RB0
4. 看门狗
第6页
《PIC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牛军浩
目的: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措施,当单片机一旦发生程序失 控或者死机,设法把系统回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造成程序失控的原因:电源电压的波动、电源电压叠加的噪声、电磁干扰、软件故障等 结构图:自带时钟源、定时周期 7~33ms,典型 18ms,可分频 1:128,达到 2.3s 正常情况:在主程序或者耗时较长的函数体内,周期性的“喂狗”CLRWDT
人工复位 通常使用按键
看门狗复位 为防止程序跑飞而有意安排的复位,必须周期性对看门狗 WDT 清零
欠压复位 工作电压跌落到 Vbor 以下的时间超过 200uS 时就会复位
VCC
DIODE1 R1
1N4001 10k
U1 PIC16F877A
100
R7
SW-PB1 reset
C1 10uF
C2
22pf CR1 4M
上为 32 位,计算机为 32 位,也有 64 位的。
作为冯*诺依曼结构和普通哈佛结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总线公用,所以程序指令也是 8 位的;
但对 PIC 的哈佛总线结构而言,程序存储器使用独立指令总线,所以不受数据总线的限制,高中
低档单片机的指令长度分别为 16、14、12 位。
【位数越大,单次取指所含的信息就越多,执行效率越高,如 MCS51 为 8 位的指令长度,很多指
6. 定时、计数器:TMR0(8 位)、TMR1(16 位、CC)、TMR2(16 位、PWM)
第4页
《PIC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牛军浩 7. 内部 EEPROM 数据存储器:256 字节 8. 片内看门狗:不需外部元件,节省成本和空间 9. 片上 ADC:8 个 10 位分辨率 10. 具有捕捉、比较和 PWM 模式:Capture 可捕捉外部输入脉冲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并产生中断。
VCC
*R1 电阻值应小于 40KHz,以保证 压降不大于 0.2V,MCLR 漏电流为
5uA *R7 电阻取值为 100~1000 欧,用于 限流保护 MCLR 引脚 *D1 二极管能够使 C 能快速放电, 如果掉电又上电,C 的积累电荷会 造成复位电路失去作用 *MCLR 引脚不能悬空
图 2.1 复位电路和振荡电路
图 2.2 看门狗结构图
5. 睡眠模式
为了降低功耗的又一措施, sleep
§2.2 中断系统
1. 中断的概念:当 CPU 正在执行当前程序的过程中,由于某种突发事件的发生,CPU 暂停当前的操
作,转去执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完成后,再返回原来被打断的地方继续执行。
2. 中断作用:对于主要的时间可以得到及时处理,可在实时性较高的程序中使用。
BIT InputFlag = 0; TRISB = 0xFF; //设置端口输入输出方向,0 为输出,1 为输入 Inputdata = PORTB; //寄存器操作,读取外部端口 8 位状态数据
InputFlag = RB0; 2. 数据输出
4. 每个 IO 有嵌位保护电路(可防止外部输入超出电压范围)
三、 IO 口相关寄存器 1. TRISX 端口方向寄存器 2. PORTX 端口数据寄存器
3. OPTION 寄存器 BIT7-RBPU,RB 口上拉功能 四、 IO 口使用方法
1. 数据输入
Unsigned char Inputdat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