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2020全国2卷高考理综生物答案解析

1.新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新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解析】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为胞吞,A错误;

B、新冠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等细胞器,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为DNA,二者的核苷酸不同,C错误;

D、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I卷)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NO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 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3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3)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广西、云南、贵州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 5 V —51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2.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2T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4. 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 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芽鞘b 侧的IAA 含量与b '侧的相等 B. 胚芽鞘b 侧与胚芽鞘c 侧的IAA 含量不同 C. 胚芽鞘b '侧细胞能运输IAA 而c '侧细胞不能 D. 琼脂块d '从a '中获得的IAA 量小于a '的输出量 5.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6.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1F 全部表为红花。若1F 自交,得到的2F 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1F 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自带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F 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 2F 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2F 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7.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 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 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 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山西省临汾市2018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临汾二模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缺答案

山西省临汾市2018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临汾二模理综 生物试题 ―、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伴随着ATP的生成 B.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会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D.将胰岛素溶于NaCl溶液中会使其丧失生物活性 2.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少数种类的酶经蛋白酶处理后仍然具有催化功能 B.HIV病毒的逆转录酶和RNA都能进入到宿主细胞内 C.颤藻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类嚢体和叶绿体基质中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3.Na+—K+泵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常见载体,能催化ATP水解,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可以将3个Na+泵出细胞外,将2个K+泵入细胞内,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 B.Na+和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C.随着温度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 D.随着氧气浓度的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 4.Ⅰ型糖尿病又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含量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Ⅰ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减轻症状 B.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C.胰岛B细胞可能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D.胰腺导管堵塞使胰岛素无法排除,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5.研究人员曾用两株开红花的某种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中最为合理的是 A.控制花色的基因有多个等位基因,即A、a1、a2等 B.该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且突变率很高 D.若两亲本分别自交,后代都不发生性状分离 6.一种鱼连续生活在非洲最大最深的同一湖水中,经历了数万年的时间进化成一千多个物种。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这些鱼有近亲繁殖的遗传倾向 B.经长期地理隔离最终形成生殖隔离 C.此鱼中同类相食现象极为普遍 D.此鱼的遗传物质可能是易变异的RNA 二、非选择题: 29.(9分)某科研小组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答出两项)。 (2)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该植物能够积累有机物的温度范围大致是℃,理由是。 (3)在1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该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填“大”、“小”、“相同”)。大约在温度时CO2的吸收速率最大,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填“高”、“低”、“相同”)。

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资料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口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A .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 B .二氧化碳通过 Na 2O 2粉末 C .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 D .将锌粒投入 Cu(NO 3)2溶液 10.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11.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 5 1 pH=5 的 H 2S 溶液中,c(H )=c(HS - )=1 >10- mol?L - 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 后,其pH=b ,贝U a=b+1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 + - - c(Na )+c(H )=c(OH )+c(HC 2O 4) pH 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7. F 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B . 4种 C . 5种 9. F 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1 L1 ■ ' 0 1 C .除去CO 气体中的 CO2气体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 ?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 HaCJll IK Hk 燈清的 "石知K

12.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 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4=Li i-x Mn 20x+xLi C .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 .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3. 室温下,将imol的C U 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 H i,将imol 的CuS0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H2, C U SO4?5H2O受热分解的 化学方程式 为:C U SO4?5H2O(S)=====C U SO4(S)+5H2O(I),热效应H3。则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B . △H i△出 26 . (I3分)在容积为I.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 2NO2(g), 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 H 0 (填大于”小于”);I00C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 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______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 K i 为_____________ 。 (2)I00C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 C(N2O4)以0.0020 mol?L-i?-i的平均速率降低,经i0s又达到平衡。 a:T ______ I00C(填大于”“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 。 b: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____________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 27、(I5 分) A . △ H2>△ H3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试题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T2 C.HIV D 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X、Y 序数的3 A.X B.Y C D.W 11.N A A B C D 12 A B C? D? 1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ms , A .16.2018年,假设 A .5?C .5?17.用波长为10-34 J·s, A .1?18.i 随时间t 19.t 2时 A B .t 1C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20.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L 1、L 2,L 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 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 1的正上方有a 、 b 两点,它们相对于L 2对称。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已知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013B 和01 2B ,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则 A .流经L 1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 12B B .流经L 1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B C .流经L 2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B D .流经L 2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12 B

【高考全真模拟】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共30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1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动运输不存在载体饱和现象 B.水和氨基酸分子共用相同的载体进入细胞 C.细胞膜上的载体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D.温度可通过影响载体结构进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 2.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3.下列有关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两瓜是用生长素处理单倍体西瓜幼苗获得的 B.三倍体无子西瓜因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无法产生种子 C.秋水仙素可以促进三倍体无子西瓜果实的发育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三倍体无子西瓜幼苗 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并且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有些人在发生高原反应时会感到头晕,这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 C.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可见肾上腺素直接参与了糖类代谢 D.神经冲动在传递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依赖于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5.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r 52 Mn 55 Ge 73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分布、光合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为切入点,从结构、功能、分布等方面进行考查,难度不大,但它能很好地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并且为细胞知识的复习提供了思路,可以通过细胞,把知识进行纵向联系实现综合,并尽可能与细胞结构相关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建立联系。例如复习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从有无细胞核的角度将细胞进行归类并记住相关的常见实例。 ②从分布(植物、动物、原核与真核细胞共有)、结构(不具膜、具单层膜、具双层膜)、成分(含DNA、含RNA、含色素)、功能(能产生ATP、能半自主复制、与有丝分裂有关、与分泌蛋白有关、与主动运输有关、能产生水、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角度对细胞器进行归类。 ③拓展:细胞核有两层膜,但不属于细胞器;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等等。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高考考前理综训练生物试题

2016年高考考前理综训练生物试题(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化合物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所有的糖类都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B.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脂质中的胆固醇可参与构成细胞膜 2.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使用fluricbne让可以番茄保鲜 C.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 D.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外源脱落酸的诱导 3.《科学》杂志报道,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了一种诱导人类多能干细胞(或称iPS细胞)的新方法,在这些细胞中不含外来且可能有害的DNA。下图为该技术在人体细胞中应用的实验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阶段的细胞,a~f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d、e、f体现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B.图中所示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可达到4个 C.过程d、e、f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物质各不相同 D.⑤⑥⑦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4.某二倍体植物的株高受A—a、B—b、D—d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种显性基因均存在的植株表现为高茎,否则为矮茎。现有一株杂合的高茎植株M和纯合的矮茎植株N,其中植株M的体细胞内有一条染色体(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并且含有该异常染色体的配子不能受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株M的体细胞内部分核基因不成对存在 B.植株M自交,子代可能全部是矮茎植株C.植株M与N杂交,子代可能全部是矮茎植株 D.植株M自交,子代不可能全部是高茎植株 5.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B.—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C.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6.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相关操作中正确的是

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Ⅲ卷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2.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 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 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山东省烟台市2018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二)理综生物试题有答案-(高三)

2018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二) 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吸收N元素用于合成脂肪、核酸及蛋白质 B.1分子蔗糖水解成2分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C.具有碱基对的核酸,有可能运输氨基酸 D.将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去掉,剩余部分仍能合成肽链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B.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可估测某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 C.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误差 D.从静置的上清液处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结果估测值偏大 3.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 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右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C.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D.该病可通过测羊水中酶的活性和B超检查来进行产前诊断 4.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B.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D.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 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2014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II卷)--试卷

山东卷-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15-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童車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軀)和第n 卷(非选撞题}购鄙分°答卷帕,考生务必 新自己的 姓名、准舟还号填写在试卷和绥J?卡上亠2.何曙第f 卷时,选出毎小题答案 民 用2R 铅塔把答题卡上对应融目的答案标号根涂韻。如需改动,用橡皮撩干净后、 戦选誰其它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眷上无槪宀回答第II 卷吋,将答案写在甞题卡上。 写在當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東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冋° 9 本试卷 共16 如遇畝贡、爾页*孚迹不瘠等情况.球生須及时报告盟考壹师対 可能闍到的相对原子质■:: H 1 C 12 N U 0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i 40 Fe 56 Cu64 Zn 65 Pb 207 第I 卷 -r 选择题:本题共13力题,毎小脛&分.在每小題给出的四牛选项中?只有一项屋 穆合JIS 目要求的. L 关于细胞的叙述够手的是 A*擅物細胞的胞血掾理具有切质运输的柞用 B. 动物細腕间的黏著性与朝胞膜上的糖議白有关 C” ATP 水解释放的龍蛍可用于细胞内的吸館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搪.也可以合成乳藕 £同一动物个休的神经胡胞席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遗嚴这种羞舁的主要原因是 A. 二普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P 二看合成的特定康白不同 C. 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6二者核DMA 的覘制方式不同 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绢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逞的是 ? ■ 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吒的貪虽相辱 B ?红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井保持动态平衡

2018年高考理综真题(全国三卷)

201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完整word)2016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1及答案-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 本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零模)理综生物试卷(带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9.3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心肌细胞富含线粒体利于其旺盛的代谢活动 B.蓝藻细胞含有叶绿体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 C.浆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利于其分泌抗体 D.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利于其维持一定的形态 2.科研人员探究了补充蓝光对油桃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叶绿素a (mg/g) 叶绿素b (mg/g) 叶绿素总量(a+b) (mg/g) 实验组 2.6 0.9 3.5 对照组 2.3 0.7 3.0 A. B.蓝光处理使叶绿素a、b的量均增加 C.蓝光使叶绿素a/b的比值增加 D.蓝光对叶绿素b合成的作用更显著 3.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不会 ..发生的是() A.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利用减慢 B.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急促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 4.湿地生态系统在净化水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右 图表示北京某地区建造的人工湿地(基质层由土壤和 各种填料组成),有机物含量高的生活污水通过该湿地 可被净化输出。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 ...的 是() A.污水进入湿地经理化作用和分解者的作用得到 净化 B.组成该湿地群落的类群包括植物、动物、微生 物 C.该湿地群落中的碳全部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CO2 D.污水进入量过大会破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态性 5.为增加玉米抗旱性,研究者构建含有某微生物抗旱基因E的重组质粒,采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入玉米幼胚组织细胞中,用E蛋白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后,经进一步鉴定,筛选出抗旱的转 基因玉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提取该微生物mRNA反转录为cDNA,通过PCR可获得大量目的基因 B.将重组质粒置于经CaCl2处理的农杆菌悬液中,可获得转化的农杆菌

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试题(含解析)

.. 绝密★启用前 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设复数1z ,2z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关于虚轴对称,12z i =+,则12z z =( ) A.- 5 B.5 C.- 4+ i D.- 4 - i 2.设向量a,b 满足|a+b|=10,|a-b|=6,则a ?b = ( ) A.1 B.2 C.3 D.5 3.钝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2,AB=1,BC=2 ,则AC=( ) A.5 B.5 C.2 D.1 4.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 A.0.8 B.0.75 C.0.6 D.0.45 5.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 ),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m 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 A.1727 B.59 C.1027 D.1 3 6.执行右图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t 均为2,则输出的S= ( ) A.4 B.5 C.6 D.7 7.设曲线y=ax-ln(x+1)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2x ,则a= ( ) A.0 B.1 C.2 D.3 8.设F 为抛物线C:23y x =的焦点,过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 于A,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则 △OAB 的面积为( ) A.334 B.938 C.6332 D.94 9.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BCA=90°,M ,N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BC=CA=CC 1, 则BM 与A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110 B.25 C.3010 D.22 10.设函数()3sin x f x m π=.若存在()f x 的极值点0x 满足()22200x f x m +

2018全国高考1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 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 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 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 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 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 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 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与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1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请注意基础知识学习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

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核糖体 B.颤藻中核糖体的形成离不开核仁 C.浆细胞中参与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肽链 2.癌细胞分化程度可反映癌细胞接近于正常细胞的程度,癌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就越接近相应的正常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也相对较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其与正常细胞的形态结构差异越大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导致癌细胞出现 C.低分化癌细胞分裂速度较快 D.医学上可通过改变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来治疗癌症 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和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其中的Na+和Cl-可以进入组织液 B.肾衰竭导致尿毒症,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器官的参与 C.肌肉细胞和某些腺体细胞表面可能有识别和结合神经递质的受体 D.缺碘可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4.木糖(C5H10O5)是一种不能被细胞吸收的单糖,现将某植物的根细胞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的木糖溶液中进行实验。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木糖不能被根毛细胞吸收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B.若木糖溶液的渗透压等与细胞液,则没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C.若木塘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细胞在木糖溶液中发生渗透失水,则该细胞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的蔗糖溶液中可能发生渗透吸水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内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B.细菌在未接触抗生素前是不会产生抗药性突变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 6.将大肠杆菌的DNA 两条链都用15N 标记,然后将该大肠杆菌移入14N 培养基上,连续培 养4代,此时,15N 标记的DNA 分子占大肠杆菌DNA 分子总量的 A . 1/2 B . 1/4 C . 1/8 D . 1/16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SO 2和NO 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B .大气中的SO 2和CO 2溶于水形成酸雨 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 .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NO 和11.2LO 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 A B.25℃1L 的水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14 N A C.100mL 112mol ·L -1浓盐酸与足量的MnO 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6N A D.化合物AB 2的结构如图a (网状),0.1mol AB 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9.下列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不考虑立体异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②①③④ B A B B B B A B B B A B B B A B A B A A A A B 图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