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PCB)的常见结构
PCB制板基础知识1

PCB制板基础知识一、PCB概念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
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二、PCB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作用和功能1.焊盘:提供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固定、装配的机械支撑。
2.走线:实现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布线和电气连接(信号传输)或电绝缘。
提供所要求的电气特性,如特性阻抗等。
3.绿油和丝印:为自动装配提供阻焊图形,为元器件插装、检查、维修提供识别字符和图形。
三、PCB技术发展概要从1903年至今,若以PCB组装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角度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1、通孔插装技术(THT)阶段PCB1.金属化孔的作用:(1).电气互连---信号传输(2).支撑元器件---引脚尺寸限制通孔尺寸的缩小a.引脚的刚性b.自动化插装的要求2.提高密度的途径(1)减小器件孔的尺寸,但受到元件引脚的刚性及插装精度的限制,孔径≥0.8mm(2)缩小线宽/间距:0.3mm—0.2mm—0.15mm—0.1mm(3)增加层数:单面—双面—4层—6层—8层—10层—12层—64层2、表面安装技术(SMT)阶段PCB1.导通孔的作用:仅起到电气互连的作用,孔径可以尽可能的小,堵上孔也可以。
2.提高密度的主要途径(1).过孔尺寸急剧减小:0.8mm—0.5mm—0.4mm—0.3mm—0.25mm(2).过孔的结构发生本质变化:a.埋盲孔结构优点:提高布线密度1/3以上、减小PCB尺寸或减少层数、提高可靠性、改善了特性阻抗控制,减小了串扰、噪声或失真(因线短,孔小)b.盘内孔(hole in pad)消除了中继孔及连线(3)薄型化:双面板:1.6mm—1.0mm—0.8mm—0.5mm(4)PCB平整度:a.概念:PCB板基板翘曲度和PCB板面上连接盘表面的共面性。
《PCB基础知识》课件

PCB的材料
PCB的常用材料
常用的PCB材料包括FR4、铝基板、陶瓷基板等。
PCB材料的特性与适用场景
不同的PCB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电性、热传导性、阻燃性等特性,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PCB制造的基本工艺
PCB制造的基本工艺包括图形化、光刻、蚀刻、钻孔、电镀等。
PCB的案例分析
PCB的行业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行业应用案例,了解PCB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PCB的创新技术案例分析
探讨PCB领域的创新技术与应用,展示未来的发展趋势。
PCB的以人为本设计案例分析
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以人为本的PCB设计案例,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PCB基础知识的总结
PCB的设计基础
PCB设计流程
PCB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电路设计、布局设计、走线设计和最终验证等阶段。
PCB设计软件介绍
常用的PCB设计软件包括Altium Designer、Cadence Allegro等。
PCB设计规范
PCB设计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包括电路布局、引脚分布、走线规则等。
PCB的制造工艺
PCB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设备、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
PCB的种类
常见的PCB种类包括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刚性板和柔性板等。
PCB的结构
PCB的组成部分
PCB由电路层、基底材料、连接线路、元件焊盘等组成。
PCB的层次结构
PCB的层次结构包括背板、内层、外层和覆盖层等。
PCB的布局设计原则
《PCB基础知识》PPT课 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PCB的基础知识,包括PCB的定义、应用场景、结构、材 料、设计基础、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应用与发展等内容。
PCB介绍

通信设备业对PCB开始重视,制造方法是使 用覆铜箔纸基酚醛树脂层压板(PP基材) ,用化学药品溶解除去丌需要的铜箔,留下 的铜箔成为电路,称为“减成法工艺”。
1960
美国
V. Dahlgreen以印有电路的金属箔膜贴在 热可塑性的塑胶中,造出软性印刷电路板
Confidential
12
© VENTEC ELECTRONICS
2.1世界PCB发展简叱
2.1.3 高性能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
高性能发展阶段演进叱 年代 60年代起 1961 1963 1964 1965年起 1969 70年代起 所在地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日本 美国 欧美日 概要 集成电路的发明不运用,电子产品小型化推进PCB向高性能发展 。双面板大规模生产 Hazeltine Corporation公司参考了电镀贯穿孔法,制作出多层 板,同年IBM制造的计算机,在全世界首次采用多层板 Western Electric公司开发成功具有高散热性的金属PCB
创新,分工,合作,分享 —— 腾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印制电路板(PCB)介绍
讲师:
日期:2013-01-
Confidential
1
© VENTEC ELECTRONICS
一 一 PCB概述
二 PCB行业发展简叱 三 总结
Confidential
2
© VENTEC ELECTRONICS
一 :PCB 概述
1926 Paragon Rubber Co. 金屬 spray 電氣電鍍、金屬 stamping 利用低融點金屬繪成電路圖形的四種專利
FD-R以聚酰亚胺制造了软性印制电路板
1940 John Sargrove 上述幾種方法的應用,使電力試作裝置的實現 1961 Hazeltine Co. 開發通孔鍍敷法並導致 1962 年起多層板的生產
初识PCB

初识PCB一、什么是PCB?PCB 即 Printed Circuit Board 的简写,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
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1、PCB的历史印制电路板的发明者是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 Eisler),他于1936年在一个收音机装置内采用了印刷电路板。
1943年,美国人将该技术大量使用于军用收音机内。
1948年,美国正式认可这个发明用于商业用途。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刷电路版技术才开始被广泛采用。
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实现的。
而现在,电路面包板只是作为有效的实验工具而存在;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
2、PCB绘制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是以电路原理图为根据,实现电路设计者所需要的功能。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主要指版图设计,需要考虑外部连接的布局、内部电子元件的优化布局、金属连线和通孔的优化布局、电磁保护、热耗散等各种因素。
优秀的版图设计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达到良好的电路性能和散热性能。
简单的版图设计可以用手工实现,复杂的版图设计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现。
3、PCB的分类根据电路层数分类: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
常见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板或6层板,复杂的多层板可达十几层。
根据软硬进行分类:分为普通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
4、PCB制作首先:PCB(印刷电路板)的原料是什么呢?大家知道有种东西叫"玻璃纤维"吧,这种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处可见,比如防火布、防火毡的核心就是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很容易和树脂相结合,我们把结构紧密、强度高的玻纤布浸入树脂中,硬化就得到了隔热绝缘、不易弯曲的PCB基板了--如果把PCB板折断,边缘是发白分层,足以证明材质为树脂玻纤。
然后呢?光是绝缘板我们可不能传递电信号,于是需要在表面覆铜。
PCB(印制电路板)及PCB油墨概要

树脂 反应性稀释剂 无机、有机填充剂
颜料 染色物 光引发剂、固化剂 粘度调节剂
2.3、组成1:主体树脂1
1、耐蚀刻油墨主体树脂
由于显影时油墨化学结构反应:
Na2 CO3 +
COOH 树脂 COOH
NaHCO3 +
COO N- a +
树脂 COO -Na+
通常,耐蚀刻油墨主体树脂含有大量双键的同时还含有-COOH, 酸值高达100-200mgKOH/g以上。
黄色 蓝色
黑色
红色
深绿色
咖啡色
金黄色
浅绿色
2.8、组成4:溶剂
PCB油墨中有机溶剂含量一般在10-15%,起到调节油墨粘度作用; 高沸点环保:DBE、DCAC、四甲苯、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 油墨中的有机溶剂添加量必须严格管控,过多烘烤时间延长、 附着力差,过少油墨粘度太高印刷操作困难。
2.9、注意事项1
一、油墨厚度: 标准油墨厚度:10 – 25 微米 (线路面油墨,固化后测量); 油墨厚度太薄 (10微米以下): 耐热性、耐酸碱性及铅笔硬度等降低,油墨容易出现剥落; 油墨厚度太厚 (25微米以上): 侧蚀扩大; 溶剂难以在预烘工序时挥发,容易出现黏曝光底片及曝光后出现菲林压痕; 耐热性、耐酸碱性、耐镀金性等降低。
2.10、注意事项2
二、曝光量需要随油墨厚度而调整: 油墨厚 – 曝光量高; 油墨薄 – 曝光量低。 如曝光能量不足时: 侧蚀扩大。 油墨剥落。 显影后,油墨表面白化。 三、预烤不足时,将有下列情况发生: 油墨表面干燥不足,曝光时会粘曝光底片,或油墨面出现曝光压痕。 显影时油墨容易被显影药液侵蚀,侧蚀因而扩大,容易出现油墨脱落问题,严重时更
基材开料、磨边、清洗 电脑检测 冲压成型
PCB板基础(PPT)

AXIAL0.3~AXIAL1.0 DIODE0.4、DIODE0.7
SPADE TO-3、TO-5、TO-18、TO-39、TO-46、TO-52、TO-66、 TO-72、TO-92A、TO-92B、TO-126、TO-220
印制电路板简称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又称印制版, 是电子产品的重要部件(bùjiàn)之一。电路原理图完成以后,还必须设计 印制电路板图,最后由制板厂家依据用户所设计的印制电路板图制作 出印制电路板。
目前的印制电路板一般以铜箔覆在绝缘(juéyuán)板〔基板〕上, 故亦称覆铜板。
FUSE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
连线〔Track、Line〕
连线指的是有宽度、位置、方向(fāngxiàng)、形状〔直线或弧线〕的线条。 在铜箔面上的线条一般用来完成电气连接,称为印制导线或铜膜导线;在非 敷铜面上的连线一般用作元件描述或其它特殊用途。
印制导线用于印制板上的线路连接,通常印制导线是两个焊盘〔或过孔〕 间的连线,而大局部的焊盘就是元件的管脚,当无法顺利连接两个焊盘时, 往往通过跳线或过孔实现连接。
常用封装系列名称为“DIODExx〞 。
三极管类元件 常用(chánɡ yònɡ)封装系列名称为“TO-xxx〞 。
第九页,共四十页。
〔2〕外表粘贴(zhāntiē)式元件封装。
SMD元件封装的焊盘只限于外表板层。在其焊盘的属性对话 框中,“Layer〞板层属性必须为单一外表,即“Top Layer〞 〔顶层〕或者(huòzhě)“Bottom Layer〞〔底层〕。
印制电路板的分类

印制电路板的分类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是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基础组件,它承载着电子元件的连接和支持功能。
根据不同的特性和用途,PCB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就印制电路板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1. 单面板(Single-sided PCB)单面板是最简单的PCB类型,它只有一层导电层。
导电层位于基板的一侧,通常用铜箔覆盖。
在单面板上,电子元件只能在一侧安装,而另一侧主要用于连线和焊接。
单面板常用于简单的电子设备,如计算器、电子游戏等。
2. 双面板(Double-sided PCB)双面板在基板的两侧都有导电层,因此可以在两侧都安装电子元件。
双面板的导线通过通过孔(Via)连接,使得上下两层导电层可以进行连通。
双面板相对于单面板,具有更高的电路密度和更复杂的线路布局。
它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中。
3. 多层板(Multi-layer PCB)多层板是由多个双面板通过绝缘层(层间层)堆叠而成的。
多层板的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增加,一般最多可达到14层或更多。
多层板可以提供更复杂的线路布局,使得电路更紧凑,减小整体尺寸。
它在高端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等。
4. 刚性板(Rigid PCB)刚性板是最常见的PCB类型,其基板通常由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制成。
刚性板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大多数电子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
5. 柔性板(Flexible PCB)柔性板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PCB,如聚酯薄膜。
它可以弯曲和折叠,适用于需要弯曲或折叠的场景。
柔性板在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 刚柔结合板(Rigid-Flex PCB)刚柔结合板是刚性板和柔性板的组合。
它能够同时提供刚性和柔性的特性,适用于一些特殊形状和需要弯曲部分的电子设备。
刚柔结合板在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印制电路板ppt课件

精选编辑ppt
15
第5章 印制电路板
5.3 印制电路板的制造与检验 1. 印制板生产工艺流程
精选编辑ppt
16
第5章 印制电路板
3、印制电路板的质量检验 (1)目视检验 (2)连通性 (3)绝缘电阻 (4)可焊性 (5)镀层附着力
精选编辑ppt
17
第5章 印制电路板
印制电路板的手工制作
(1)剪板。
精选编辑ppt
12
第5章 印制电路板
印制导线形状
精选编辑ppt
13
第5章 印制电路板
印制板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1)选定印制板的材料、厚度和版面尺寸; (2)印制电路板坐标尺寸图的设计 ; (3)根据电原理绘制印制图草图 ; (4)绘制排版设计草图 。
精选编辑ppt
14
第5章 印制电路板
绘制印制图草图
线宽(mm) 0.5
I (A)
0.8
R (Ω/m)
0.7
1.0
1.5
2.0
1.0
1.3
1.9
0.41
0.31
0.25
精选编辑ppt
11
第5章 印制电路板
印制导线的间距
一般情况下,建议导线间距等于导线宽度,但 不小于1mm,否则浸焊就有困难。对微小型化 设备,最小导线间距就不小于0.4mm。导线间距 与焊接工艺、工作电压、分布电容有关。因此 导线间距的选择就要根据基板材料、工作环境、 分布电容大小等因素来确定。
第5章 印制电路板
第5章 印制电路板
5.1 印制电路概述; 5.2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基础; 5.3印制电路板的制造与检验; 5.4印制电路CAD简介; 5.5印制电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