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复习大纲(1)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复习大纲(1)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复习大纲(1)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复习大纲

1、信息素养的内涵

狭义上的定义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具有应付和适应信息技术的能力;广义的信息素养是指关于检索和利用各种信息源以解决信息需求的能力,要求具有发现、评价、利用以及交流知识的能力。具备信息素养的人必须渴望知道某种知识或某个问题的答案,必须能够利用分析技能系统提出问题,必须能够识别研究方法,必须能够利用批判性技能对信息进行评价。更有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人文素质的一部分,是人文社会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接受教育、环境因素等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和心理品质。

纵观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同的内容:①确定自己的信息需求;②明智地选择信息资源;③有效和高效地检索信息;④评价与选择信息;⑤能够利用多种媒介;⑥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他人;⑦了解与信息检索、利用相关的法律、道德、伦理问题。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从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几个方面进行。

2、信息、情报和文献的定义

文献:记录有信息或知识的一切载体。

情报:为一定目的而搜集和传递的有特定效用的知识。

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

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是什么?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3、构成文献的四要素是什么?知识内容、物质载体、记录符号、记录手段

4、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为几种类型?

文献信息按出版形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图书、期刊、报纸和特种文献。(图书、期刊、报纸、专利信息、标准、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信息、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资料、技术档案)其中哪些类型可称为特种文献?

特种文献: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技术档案

5、文献按载体形式可划分为几种类型?(手写型、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

6、一些文献类型的特征号码ISBN,ISSN,CN,GB2763-1981,GB/T各表示什么?

ISBN:国家标准书号的简称;ISSN:国家标准刊号;CN:国内统一刊号简称;GB2763-1981: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GB/T:我国的国家推荐型标准。

7、按文献的加工深度可划分为几种类型?(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了解一次、二次、三次文献的区别

一次:以作者本人的科研、生产和工作成果为依据创作而成的文献。专著、论文、期刊、研究报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

二次:对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和浓缩,按易于检索的方法汇集而成的系统完整的文献。所有的检索工具书,如各种目录、题录、文摘等。数据库(VIP、CNKI、万方)都属于二次文献

三次:利用二次文献获取大量的一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撰写的文献。各种述评、综述(综述性的学位论文)教材、各种参考工具书(百科全书、字(辞)典、手册、年鉴)等。

8、图书作为文献信息源的内容特征是什么?期刊的内容特征?掌握不同文献类型标志。(M、N、D、J)

图书的特点是内容比较成熟、全面、系统、可靠,它的不足之处出版周期长,传递信息速度慢,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科技动态。科技期刊的特点:数量大、品种多,内容新颖,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连续性强,伴随着相应学科领域的发展,能及时反映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及时反映当前的科技水平;它的发行、流通面广,便于获取。

9、掌握不同文献类型的著录格式

期刊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列:刘志强.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l,17(3):-24-26

【实例】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图书的著录格式:示列:陈震.百种药用植物栽培答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河北大学,2000.

10、核心期刊的定义:主要刊载某一学科或专业的论文,且论文的质量较高,所刊登的论文基本上能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及最新动向和发展水平,基本能满足该学科科技人员对信息的需求。

11、文献信息组织的内容有哪些?

信息组织的内容:信息的筛选和鉴别;信息的分类和排序;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信息存储。解释检索语言:用来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信息提问,沟通信息标引人员和检索者双方思想的一种人工语言。

12、什么叫引文索引?

引文索引是一种从被引文献去检索引用文献的索引。引文是指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又称被引文献。被引文献检索主要用来查询作者、论文、期刊等的被引用情况。其检索途径有:被引文献作者、被引文献篇名(词)、被引文献期刊、被引文献年代、被引文献类型、被引文献细节和所有字段。

13、数据库结构

在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中数据库是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检索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结构有哪些?1)字段 2)记录 3)文档 4)帮助文件熟悉各部分的作用

14、检索语言:用来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信息提问,沟通信息标引人员和检索者双方思想的一种人工语言。

15、检索语言的类型有哪些?

按规范化程度划分可分为自然语言(未规范化语言)和受控语言(规范化语言);按标识的使用方法划分可分为先祖式语言(文献标识在编表时就固定组配好)和后组式语言(文献标识在检索时才组配起来);按表达信息的特征划分又可分为描述外部特征语言和描述内部特征语言。最为常见的文献外部特征语言和文献内部特征语言。

1)文献外部特征语言:题名、作者姓名、机构、出版地、出版社、ISBN号、ISSN号、专利号、标准号;2)文献内部特征语言:分类号、主题词

主题检索语言和分类检索语言的概念

16、分类检索语言:分类语言,也称分类法,按照知识门类的逻辑次序从总到分,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层层划分,逐级展开,形成一个具有隶属并列关系的等级体系。P35 17、主题检索语言:直接以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语词作为文献标识和检索依据的一种检索语言。

18、主题检索语言的类型

1)标题词语言标题词是指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能表达信息主题概念的词、词组或短语。2)单元词语言单元词是指从文献中抽取出来的,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能表达文献主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语词单位,又称元词。

3)叙词语言叙词是指规范化的收入到《汉语主题词表》,能表达文献内容基本概念的词。4)关键词语言关键词是指非规范化的不受词表控制能表达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词。

19、主题途径:是指采用反映文献主题概念的检索词作为检索入口(途径)的检索途径,称为主题途径也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检索途径。

20、掌握主题途径、分类途径的用法和优缺点。

主题途径是从文献信息的主题内容出发进行检索的途径。它是以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语词如关键词、标题词、叙词等作为检索标识(检索词),以反映文献内容的字段如题名、关键词、主题、摘要、全文(任意字段)等作为检索入口进行查找所需文献信息的途径。主题途径检索直观、灵活,检索词源于自然语言,符合人们的辨认习惯,表达概念唯一,而且表达不同概念的多个检索词可以进行逻辑组配,形成专指性较强的概念。因此,适合于狭窄主题(内容比较专、深)或多学科、跨学科等多维、复杂概念主题的特性检索。主题途径是一种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检索途径。

分类途径是从文献信息内容的学科专业角度出发进行检索的途径。它是以表达文献内容的学科专业分类号作为检索标识(检索词),可以直接选用分类号入口进行检索,也可以利用数据库中提供的分类目录或分类导航进行浏览、选择类目检索。分类途径检索采用的分类法具有比较好的学科系统性,分类目录能反映文献信息的派生、隶属于平行关系,符合人们从学科专业角度查找文献信息的习惯。检索时也可以根据类目的隶属关系,灵活选择上位或下位类目来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所以分类途径检索适合于学科专业较单一、明确的文献主题途径,或泛指性较强(内容范围较广)的族性检索课题。分类途径也是一种常用的基本检索途径,但不适合于特性检索,更多情况下是与主题途径结合使用。

21、目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可分几个部类和几个大类?掌握常用分类号及类目名称,索书号如何组成?

《中国法》由基本部类、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复分表等五个部分组成。《中国法》的分类设置是按照“五分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区分人类全部知识,称5个基本部类。(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F0经济学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经济计划与管理)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 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常用:A1马克思A4毛泽东F3农业经济C93管理学C94系统科学F5交通运输经济G4教育H3常用外国语言I2中国文学I1世界文学J5工艺美术K81传记K85文物考古K89风俗习惯K9地理S6园艺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Z2百科全书,类书

22、信息检索的定义及其类型(广义,狭义、)

文献信息检索的概念就是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文献信息集合中,查出所需特定文献信息的过程。广义的文献信息检索包含文献信息存储和文献信息检索两个过程,是从有序化的文献信息集合中查找出所需的特定信息的过程和方法。狭义的文献信息检索仅指针对

用户的需要查找出文献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文献信息检索类型:1)按检索的信息对象区分:按检索对象不同可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根据检索内容的不同又可细为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和引文分析检索 2)按检索的信息形式区分:文本检索、多媒体检索 3)按信息的组织方式区分:全文文本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网络信息检索 4)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23、如何区分:事实型检索、数值型检索、文献型检索

文献型检索时以文献作为检索对象,查找含有用户所需信息内容的各类相关文献。文献检索的结果是与课题相关的数篇文献的线索或原文。文献检索是一种相关性检索。

数据检索是以数据作为检索对象,查找用户所需要的数值型数据,又称数值检索。即检索工具中存储的是大量的数据。数据检索是一种确定性检索,检索的结果通常具有唯一性。

事实检索是以某一客观事实为检索对象,查找用户所需要的描述性事实。凡查询某一事物(事件)的性质、定义、原理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等,都属于事实检索的范畴。

24、信息检索的主要步骤(五大步骤:分析课题、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编检索式、进行信息检索)

25、什么是字段、什么是记录?

字段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信息单元,是描述文献内外表特征的各著录项目。

记录是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它是计算机可存取的基本单位。

26、布尔逻辑算符主要有哪些?各个算符表示什么意思?(* + -)

常用的布尔逻辑运算符主要有逻辑与(and)、逻辑或(or)和逻辑非(not)三种。

逻辑“与”,也称逻辑乘,用“and”或“*”表示,用于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具有交叉关系和限定关系的组配,可以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

逻辑“或”,也称逻辑和,用“or”或“+”表示,用于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具有并列关系的组配,可以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全率。

逻辑“非”,也称逻辑差,用“not”或“-”表示,是用于排除某种概念的组配,缩小检索范围,使检索结果更精确。

27、截词算符:WebSPIRS系统常用的截词符通常有:“?”“*”。

按截断的字符数量划分,可以分为有限截词和无限截词两种类型。如何用?

1)有限截词:“?”为有限截词符,有限截词是指截断的字符数量依“?”的个数而定,一个“?”只能代表0-n个字符,N个“?”可以代表0-1个字符。例如:输入检索词work??、可以检索出含有work、works、worker、working等词汇的文献。

2)无限截词:“*”为无限截词符,无限截词是指截断的字符数量不受限制,“*”代表0-n

个字母。但无限截词符“*”不能作为中截词。例如:comput* compute、computer、computing、computable

28、位置算符的用法(W,N)

(w)是with缩写,表示此算符两侧的检索词必须按此前后顺序相邻排列,词序不可变,且两词之间不许有其它的词或字母,但允许有一空格或标点符号。

(N)是near的缩写,表示此算符两侧的检索词必须相邻,词序不限,词间不允许插入其它词或字母,但允许有一空格或标点符号。

29、什么是字段检索?字段检索就是用字段标识代码把检索词或检索式限定在某一个(些)字段中出现。计算机就在被指定的字段中进行查找。

30、基本索引字段和输助索引字段的区别:(“基本字段”,又称主题字段表示文献的内容特征)P58

基本索引字段是表达文献内容特征的字段和部分(含有文献内容的)外表特征字段。如:题名(TI)、文摘(AB)、叙词(DE)、自由词(ID)等。辅助索引字段是表达文献外表特征的地段。如:作者(AU)、机构(CS)、出版年(PY)、刊名(JN)、语种(LA)、文献类型(DT)。

31、掌握计算机检索策略

检索策略是指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目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检索技术和方法而设计的信息检索方案。计算机检索策略的构造过程应包括7个步骤:①分析信息需求,选择数据库(检索系统)②选择检索方式③选择检索途径④选择检索词,明确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⑤构造哦检索式,实施检索⑥分析检索结果,调整检索策略⑦输出检索结果,获取原文

32、检索效果评价指标有哪些?

判定一个检索系统的优劣,主要从质量、费用、时间三个方面衡量。质量标准主要通过查全率与查准率进行评价;费用标准即检索费用,是指用户为检索课题所投入的费用;时间标准是指花费的时间,包括检索准备时间、检索过程时间、获取文献时间等。查全率和查准率是评价检索效果的主要指标。(查全率,查准率二者的关系:查全率和查准率是不可能达到100%,存在互逆关系)

33、提高文献信息检索查全率的措施有哪些?

(1)降低检索词的专指度,采用上位词、扩展词。

(2)去除不重要的限定词,选用主要概念词、核心概念词进行检索,以放宽检索范围。(3)增加检索词的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充分挖掘隐含概念词,使用逻辑或组配。(4)利用截词技术扩展检索。

(5)逐步扩大主题途径的检索范围。逐步提高查全率的字段依次为题名→关键词→摘要→

全文

(6)逐步扩大限定条件的范围,如分类类目、年代范围、语种、文献类型等

(7)利用查到的切题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扩检。

34、提高文献信息检索查准率的措施有哪些?

(1)提高检索词的专指度,采用下位词、专指性较高的自由词、专用词、专业词汇。(2)增加检索词的修饰词、限定词,使用逻辑与组配。

(3)用逻辑非排除无关的概念。

(4)使用各种位置运算符控制检索词之间的顺序和位置关系。

(5)逐步缩小主题途径的检索范围。逐步提高查准率的字段依次为全文→摘要→关键词→题名。

35、搜索引擎的概念及主题型搜索引擎(也叫全文搜索引擎)的组成(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用户接口)P77 索引型网络检索工具通常被称为搜索引擎。

36、在百度和谷歌中的语法规则中字段限制的表达方法。(intitle、

site,filetype,link,inurl)

1)限定搜索的文件类型格式:检索词filetype:文件扩展名

例如:插花技术filetype:ppt 表示搜索有关“插花技术”的ppt文件;

2)限定在网页标题内搜索格式:intitle:检索词

例如:intitle:2008奥运会表示在网页标题内搜索含有“2008奥运会”的信息

3)限定在URL中搜索格式:inurl:网址中的词

例如:inurl:https://www.360docs.net/doc/b7304502.html, 表示在URL中搜索含有“https://www.360docs.net/doc/b7304502.html,”的网站

4)限定在某个具体网站或网站频道或某个域内搜索格式:检索词site:网址、频道名、域名例如:新闻site:https://www.360docs.net/doc/b7304502.html,表示在百度网站中搜索有关“新闻”的网页

5)限定搜索链接到某个URL地址的网页格式:link:网址

例如:link:https://www.360docs.net/doc/b7304502.html,表示与中央电视台链接的网站

37、如何判别IP地址(数字,分四段)、域名地址(便于记忆,字符型)和URL地址(http://……)?顶级域名主要有哪些?(https://www.360docs.net/doc/b7304502.html,/.com/.gov)

38、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理和收益等的权利。

39、专利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专利的时效性分别是几年?发明专利保护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都是10年。

40、专利的特点:独占性、时效性和地域性,了解这三种特性的内涵。

41、中国专利号、申请号的位数编码的含义及区别。CN03184563.2 ZL03184563.2

42、参考工具书主要类型有哪些?字典、词(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人

名、地名、机构名称)、产品目录、图录(地名、地图信息、图像)、表谱(分为年表,历表)、类书、政书。

43、世界三大百科全书是哪三种?

《美国百科全书》(EA)《不列颠百科全书》(EB )科里尔百科全书(CE)

44、熟悉各种数据库用法:

重庆维普数据库、清华同方公司的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cnki)、万方公司的系列数据库、数字图书馆(超星、北大方正、中数图、书生读吧等)、部分外文数据库。.

45、数据库中可以进行主题检索的字段有哪些?

M=题名或关键词、K=关键词、R=文摘、U=全文(任意字段)、J=刊名、A=作者、F=第一作者、S=机构、C=分类号、Z=作者简介、I=基金资助、L=栏目信息、Y=参考文献

46、检索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分别可选用哪些数据库?

学位论文:CNKI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识产权局网、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图书: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当当网上书店、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清华同方公司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书生读吧

考试重点思考题:

1.信息、情报和文献的定义及区别?

2.信息检索的方法有哪些?

3.信息检索的定义及其类型

4.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5.什么是元搜索引擎,它与一般的搜索引擎有什么区别?

6.布尔逻辑运算符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含义?

7.什么叫引文索引?

8.提高文献信息检索查准率的措施有哪些?

9.提高文献信息检索查全率的措施有哪些?

10.检索效果评价指标有哪些?

11.检索式的含义和检索技巧

12.从哪些方面全面的查找可获取关于某一主题或学科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信息检索与利用题集及答案》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100题集及答案》 姓名:陈晨 学号:110803021101 班级:11级材料一班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科技文献检索的意义。 答:人们无论学习、工作,还是进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文献的检与利用。具体来说,科技文献检索 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2)有利于复合性、开拓性人才的培养;(3)有利于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4)有利于帮助研究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 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和走弯路;(5)有利于节省研究人员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科研效率;(6)有利于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是什么? 答:(1)信息是被反映事物属性的再现。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 所包含的内容。 (2)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4)文献是各种知识或信息载体的总称。其由知识信息内容、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三要素组成。 3.试述科技文献检索的定义及作用。 答:所谓科技文献检索,是指文献资料的查找与获得。其作用是检索者利用检索工具按照文献编排特 点,采取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迅速、准确地查获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便于学习、工作和进行科学研 究。 4.科技文献有什么特点? 答:现代科技文献的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数量急剧增长;(2)内容交叉重复;(3)文献出版分散;(4)文献失效加快;(5)文献语种增多;(6)文献载体电子化,文献传播网络化。 5.试述一、二、三次文献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一次文献是作者在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中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创作而成的文献, 又称一级文献或原始文献; (2)二次文献是文献情报人员将大量分散的、无序的原始文献进行筛选、整理、报道和组织所形成的 文献,又称二级文献或检索性文献; (3)三级文献是利用二级文献的线索,系统地检索出一批相关文献,并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 究和评述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又称三级文献或参考性文献。 关系: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博到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须到有序、由有序到 有机的结构化、系统化的程。 6.文献有哪些属性? 答:(1)知识信息性;(2)物质实体性;(3)人工记录性;(4)动态发展性。 7.文献的功能有哪些? 答:(1)存储知识信息;(2)传递知识信息;(3)教育与娱乐功能。 8.科技文献出版的种类有哪些?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题型说明: 一、判断题(1×10) 二、单选题(1×20) 客观题要涂答题卡。 三、填空题(2×5) 四、简答题(12×3) 五、实践题(12×2) 信息检索与利用客观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在构建关键词时,我们尽量不要用自然语言,而要从自然语言中提炼关键词。 (对) 2.在信息检索时查询词表述准确是获得良好搜索结果的必要前提。(对) 3.目前的搜索引擎能很好的处理自然语言。(错) 4.用户可以通过Google图书搜索在线阅读任何一本搜索到的图书。(错) 5.二次检索是指在第一次检索结果不符合要求时,重新选择检索条件再次进行检 索。(错) 6.解决读者需求的无限性和馆藏的有限性的矛盾,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图书馆 间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对) 7.关键词语言的最大优点是能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抽词标引,它适合于计算机自动 编制各种类型的词索引。(对) 8.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内容构成,其中,信息道 德是前提,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意识是准则。(错) 9.搜索引擎与普通网站不同的是提供一个包含搜索框的页面,它不是一个WWW网 站。(错)

10.用搜索引擎google检索专利和期刊的全文比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 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都要高。(错)1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该文献类型为标准文献。(对) 12.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项目管理”和输入““项目管理””检索结果是不一样 的。(对) 13.在搜索引擎中常用的截词符是星号“*”,通常使用右截断。如输入comput*, 将检索出computer、computing、computerized等词汇。(对) 14.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baidu、bing、yahoo,并不能囊括所有的网页。(对) 15.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对同一个主题进行搜索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对) 16.一次文献是指原始创作,即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材料而创作(或撰写) 的文献,主要包括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和学位论文等。 (对) 17.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 的过程。(错) 18.题录、目录属于一次文献;期刊论文属于二次文献。(错) 19.关键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 者是未经过词表规范的自由词。(错) 20.利用某个图书馆的书刊目录查询系统(OPAC),可以了解该图书馆收藏有哪些印 刷型图书和期刊。(对) 21.截词检索相当于用逻辑“或”扩展检索的范围,可以提高检索的查全率。(对) 22.将“红外线”扩展成“远红外线”和“近红外线”运用了上下位概念扩展法。 (对)、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期中考试地理复习提纲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1、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赤道的周长: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点在赤道上。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 船身。(2)月食现象。 三:地球仪 1 纬线 定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特点:①形状:完整的圆。③方向:东西 ②长度: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变短。④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3 纬度: 划分:赤道的纬度为0度,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分为90度。(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低中高纬的划分:①低纬地区: 0°— 30°( 0°— 30°S 、0°—30°N ) ②中纬地区:30°— 60°(30°S — 60°S 、30°N — 60°N ) ③高纬地区:60°— 90°(60°S— 90°S 、 60°N — 90°N) 3 经线 定义: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点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特点:①形状:半圆②长度:相等 ③方向:南北④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线 4 经度 定义:为了区别不同的经线而标注的度数叫经度。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 规律: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东西经最大的度数都是180度(东大东经,西大西经)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 5 经纬网 目的: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如北京(160°E,40°N) 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例: °°°° °

江南大学阶段性机考信息检索与利用第1阶段测试题

考试科目:《信息检索与利用》第1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 是人类知识的总汇,被誉为“工具书之王”、“没有围墙的大学”。 A、四库全书 B、年鉴 C、辞海 D、百科全书 2、优先算符用()表达。 A、() B、* C、? D、“” 3、以下信息资源中,()是三次信息资源。 A、期刊 B、学位论文 C、年鉴 D、专利 4、图书是不少于()页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 A、48 B、49 C、58 D、59 5、百度(Baidu)检索框中输入多个词,词与词之间用空格隔开表示()关系。 A、逻辑或 B、逻辑非 C、逻辑与 D、短语或词组 6、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存在( )关系。 A、互逆 B、正比 C、交叉 D、包含 7、开放存取期刊简称()期刊。 A、OCR B、OA C、Open D、Access 8、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称(),是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机构。 A、OCLC B、NTSL C、NTIS D、NSTL 9、()是为特定目的而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A、文献 B、情报 C、文献 D、档案 10、()是将文献主题概念按知识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并用号码表达各种概念的检索语言。 A、分类语言 B、主题语言 C、代码语言 D、Java语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能力素养,包括()等多方面因素。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伦理道德 2、信息资源按加工程度可以划分为()。 A、零次信息资源 B、一次信息资源 C、二次信息资源 D、三次信息资源 3、二次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等具有标引和检索性质的信息资源。 A、目录 B、题录 C、文摘 D、索引 4、以下连续出版物有()。 A、期刊 B、丛书 C、报纸 D、年鉴 5、在线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检索方式包括()。 A、专家检索 B、高级检索 C、快速检索 D、浏览检索

信息检索与利用(本科)试题及答案

文件检索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B )。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A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 B)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A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A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A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 )的缩写A、国际标准刊号 B、国际标准书号 C、连续出版物代码 D、国内统一刊号 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 1、文献的构成要素( A B C )A、信息内容 B、载体材料 C、信息符号 D、纸、光盘 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 B C ) A、图书、期刊 B、光盘、磁盘 C、光盘数据库 D、纸张 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D ) A、文献题目 B、著者 C、文献出处 D、主题词 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D ) A、分类号 B、著者 C、书名 D、出版社 5、检索词包括规范化词和非规范化词,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化词的有( A C D )。 A、叙词 B、标题词 C、关键词 D、主题词 6、著者(责任者)途径主要是通过( A B )进行检索。 A、著者索引 B、专利权人索引 C、主题索引 D、号码索引 7、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检索途径的有( B C D ) A、主题途径 B、分类途径 C、题名途径 D、责任者途径 8、信息检索按其检索手段划分,可以分成( A C ) A、计算机检索 B、文献检索 C、手工检索 D、全文检索 9、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是指( A B D ) A、CABI B、AGRIS C、EBSCO D、AGICOLA 10、印刷型检索工具常用的三种途径是(A B D)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1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试题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四、简答题(共25分) 1.(12分) 2.(13分) 复习题 第一章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信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知和总结,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知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经过激活过程活化了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情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文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在国内外学术或非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或报告。会议文献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毕业生为获取各级学位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和提交和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书面报告。学位论文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著录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特定的数值型数据为对象的检索。数据检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以特定的事实为目标的检索。事实检索 10.事实与数据检索工具主要依靠各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各种数据或事实的查询。参考工具书 11.按照结构原理,信息检索语言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题 期中考试政治

政治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郑板桥诗中的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有()①鲜鱼②粮③湿苇④垂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2.关于商品、货币和一般等价物三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商品货币同时产生 B. 货币是唯一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不是商品 D.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 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经历了从过去的“吃不饱”到今天的“吃得好”的变化。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食品消费支出减少 B. 这归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生产能力的增强 C. 我国居民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正在逐年增加 D. 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下降,消费结构得到改善 4..如果5G时代到来,4K视频甚至是8K视频将能够流畅实时播放;云技术将会更好的利用,生活.工作.娱乐将都有“云”的身影;另一方面,极高的网络速率也意味着硬盘将被云盘所取缔;随时随地可以将大文件上传到云端,市场销售呈爆发式增长,成为时尚新宠。这反映出()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③消费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 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C.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 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6.“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制造强国,既需要领军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高超的技工队伍。这主要是基于 A. 劳动者素质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B. 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C. 以领军型人才为主,多种人才并存的人才结构 D.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 7.老王是甲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其应当对甲企业的债务承担的责任是() A. 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B. 以企业财产为限承担责任 C. 以家庭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D. 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8.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明确划定公司 制改革时间表,2017年年底前,将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该举措有利于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39

《信息检索课》试卷(9) 班级学号姓名考核时间 一、填空题(20分) 1.事实型数据库中,和占多数。 2.信息素质的定义是人们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以及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水平,其内涵包含了 方面内容。 3.学位论文数据库,由于收录的内容都是已经通过论文答辩后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其内容具有、、、参考文献丰富、信息量大、多涉及最新研究领域和成果的特点。 4.Web of Knowledge是一个综合性数据库系统服务平台。目前该系统的普通检索为用户提供了多个检索途径(字段),它们是 。 5. EBSCOhost的“Images(图像检索)提供的图片类型有 。 二、选择题(20分) 1.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可以检索的文献类型是() A.标准文献 B.期刊

C.学位论文 D.以上都有 2.文献信息检索的全过程包括文献信息的( )两个过程。 A.存贮和检索 B.存贮和编排 C.标引和编排 D.存贮和标引 3. 想查找“旅游心理”方面内容的图书,应利用下列哪个数据库? A.维普数据库 B.人大资料数据库 C.超星数据图书馆 D.万方数字资源系统 4.查找国内外时事新闻资料,应该选用的网站是: A 新华网 B 中刊网 C 人民网 D 国研网 5.科技论文正文后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中[D]代表的文献类型是() A.学位论文 B.科技报告 C.期刊 D.报纸 三、判断题(20分) 1.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一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应该选择的检索项是“引文”。( ) 2. 关健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者是未经词表规范的自由词。( ) 3.查找中国教育网上关丁“e-learning”的word文档,应在搜索引擎中输入:e-learning filetype:word site:https://www.360docs.net/doc/b7304502.html,。( ) 4. 在撰写学位论文的时候,为了照顾到论文的新颖性可以不考虑其观点的实际意义。( )

最新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7 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7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 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6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8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 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渠道。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 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8 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 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8 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 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31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 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34 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 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 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32 A.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B.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C.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D.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获取原文12.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A )关系。34 A.包含B.排斥C.延伸D.相容 13.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同位类关系一般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B )关系。34 A.包含B.排斥c.延伸D.相容 14.分类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所属的学科门类,利用( D )进行检索的途径。29 A.学科名称B.专业名称C.分类号及其分类名D.A、B、C均可 15.如果希望查找“对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讨论”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 C )。36 A.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B.后均法,数据处理C.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讨论D.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 16.如果希望查找“对宋词韵律的美学思考”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A )。36 A.宋词,韵律,美学,思考B.宋词,韵律,美学C.宋词,美学,思考D.宋词,韵律,思考 17.逻辑“与”算符是用来组配( D )。41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卷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D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

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A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D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C )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

环境规划学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学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1、环境规划是(A)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补充作用。A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B经济区划 C国土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 2、(B)的环境规划是在保护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的指引下进行。A美国 B日本C俄罗斯D英国 3、下列哪一项不是污染容纳指标(C) A、污染物排放量 B、绿化状况 C、污染治理投资 D、污染物净化能力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支柱(B) A、复合生态 B、社会生态 C、人类生态 D、产业生态 5、(A)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补充作用。A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B经济区划 C国土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 6、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是(D) A、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B、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年度发展目标 C、城镇发展规划

D、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7、(A) 下列哪项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A环境质量指标 B经济指标 C社会指标 D生态指标 8、(D)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下列哪项无关。A水体特征 B 水质目标 C污染物特性 D环境风险 9、(A)什么时候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10、( C )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环境规划的类型不包括A经济制约型 B协调型 C持续型 D环境制约型 11、(B)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量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人工复氧 B污水稀释 C污水调节 D河流流量控制 12、(B)下面关于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错误的是A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具体(时、空)、客观、可计量B 与人类社会发展目标协调 C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D保证目标的先进性 13、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包括哪个?() D A、生产 B、生活 C、还原 D、能量传递 14、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常用的方式() C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试题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考试试题 目的:检验主要理论要点和实际操作技术。 方式:开卷考试。 一、多选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1.下面哪些属于二次文献(BCD )。 A.手册; B.文摘; C.目录; D.题录. 2.针对不同时间要求的文献应使用不同的文献类型,就最新的文献信息而言,例如近一两个月的文献信息,应该使用(BD )。 A.图书; B.期刊或报纸; C.专利; D.互联网. 3.在计算机检索中,同一概念的同义词扩展方法有(A )等。 A. 学名或俗名; B.简称和全称; C.上位和下位; D.术语和代码. 4.概念(AB )之间属于上下位关系。 A.家用电器与电视机 B.局域网与LAN C.计算机与电脑 D.硅酸盐与陶瓷 5. 概念(A )之间属于同一概念的扩展关系。 A. 乙醇与酒精; B.手机与移动电话; C.fiber与fibre; D.因特网与局域网。 6. ( A D )的基本作用是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篇数,提高查全率。 A. 逻辑“或”; B.优先算符; C. 逻辑“与”; D.截词 7. (BC )的基本作用是缩小检索范围,减少命中篇数,提高查准率。 A. 逻辑“或”; B.优先算符; C. 逻辑“与”; D.逻辑“非” 8. 从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检索策略的常识判断,(AD )是符合逻辑的。 A.世界贸易组织OR WTO; B. 世界贸易组织AND WTO; C.bank OR company ; D. bank AND company. 9.通过谷歌(Google)查得的结果过多,可通过(ABCD )方法,优化检索结果。 A.词组检索; B.字段限定; C.增加同义词; D.使用优先算符. 10. 如果检索结果过少,查全率很低,需要调整检索范围,此时,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有( BEF )等。 A. 用逻辑“与”或者逻辑“非”增加限制概念;B.用逻辑“或”或截词增加同族概念; C. 用字段算符或年份增加辅助限制; D. 用“在结果中检索”增加限制条件.E.找出词干的上位词; F.在词干相同的单词后使用截词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字词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字词汇总) 第一单元 绯fyi红标志落第不逊xùn 诘ji?责托辞 油光可鉴jiàn 抑yì扬顿挫深恶wù痛疾物以希为贵 芦荟huì匿nì名眼翳yì责罚管束气量广漠 宽恕shù质问文绉绉zhōu 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黝yǒu黑滞zhì留愚钝dùn 器宇禁锢gù轩昂 犀x?利侏儒zhūrú酒肆sì尴尬güngà炽chì热 粗制滥造藏污纳垢g?u 郁郁寡欢鹤立鸡群 正襟j?n危坐颔hàn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 黯àn然失色广袤mào无垠搓cuō捻企盼繁衍yǎn 迁徙xǐ觅mì食油然而生花团锦簇cù美不胜收 繁花似锦风云突变不可名状落英缤纷 冥míng思遐xiá想期期艾艾 第二单元 博识美艳消释褪tuì尽凛lǐn冽升腾脂粉奁lián朔shu ?方睥睨pìnì污秽huì犀x?利迸bang射播弄 虐n?a待雷霆tíng 踌躇ch?uchú鞭挞tà祈祷qǐdǎo 罪孽nia拖泥带水稽qǐ首旸yáng谷姮h?ng娥苍茫胆怯qi a翡fti翠精灵蜿蜒wünyán 执拗niù憔悴qiáocu ì馈kuì赠真谛dì璀璨cuǐcàn 镶xiüng嵌酷肖xiào 海誓山盟长吁xū短叹千山万壑ha盛气凌líng人

第五单元 缥piǎo碧急湍tuün 轩邈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ng 鸢yuün飞戾lì天经纶lún世务嗜shì酒萧xiüo然 短褐ha穿结箪dün瓢屡空戚戚q?汲汲jí衔觞shüng 赋诗祗zhǐ骈pián 槽枥cáolì粟sù嗜shì学假借硕shu?师叱chì咄duō负箧qia曳屣xǐ烨ya然容臭xiù 缊yùn袍敝bì衣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姓名武音池学号W871714220003 专业林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D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A )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D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C )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全书(C)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D)字典、手册、年鉴 11.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 D ) (A)标题词语言(B)元词语言 (C)叙词语言(D)关键词语言 12. 下述各项中,影响数据库质量的是(D ) (A)检索式是否正确(B)检索者是否正确分析检索课题 (C)检索词的选择质量(D)数据库的信息量 13.以下哪个不是纸质文献的记录手段( D ) (A)手写(B)油印(C)胶印(D)雕刻 14. 国际标准书号是( A ) (A)ISBN (B)ISSN (C)CABI (D)CNKI 15.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D ) (A)专利权人终身享有(B)30年 (C)10年(D)20年 16. 下列标引中属于内容特征描述的是(C ) (A)著者标引、篇名标引(B)文献来源标引、著者工作单位标引(C)分类标引、主题标引(D)文献类型标引、语种标引 17. 利用引文追溯法检索文献是指(C ) (A)利用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B)利用手工检索刊物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C)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D)利用Internet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18. 文献记录中的ISSN号是属于( B )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1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1

信息检索期末试卷 班级物流1081 姓名吴新华学号1081508130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7 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7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 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6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8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

渠道。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 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8 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 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8 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 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31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 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34 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 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 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32

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复习大纲 unit10

10—11学年度上学期英语期中复习大纲第十单元 有问题,找大纲;要考好,看大纲。 下半学期的内容看似好多,其实你仔细看下去会发现很多都是原来知识点的重 现,注意一定要与上一期大纲一起使用,因为期终考试是对十二个单元的考查Unit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重点句型:1)—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 am going to be an actor (when I grow up). —What is he going to be when he grows up? —He is going to be an actor (when he grows up). 2)—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 am going to take acting lessons. —How is he going to do it? —He is going to take acting lessons. 一.对这个单元重点知识点的一些说明: ①这个单元的重点就是“be going to”这个结构来谈论对将来的打算,安排,计划和决定等。 这个结构可以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还可以表示对未来的计划,打算和决定等等,其中“be going to”中的be有am,is和are三种形式,to后跟动词原形(包括实义动词和be)。注意此结构的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和特殊疑问句的变法,比如: He is going to buy a big house next year. 否定句在be动词后加个not既可:He is not going to buy a big house next year. 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提前既可:Is he going to buy a big house next year? Yes, he is. No, he is not. 对next year提问:When is he going to buy a big house? 对a big house 提问:What is he going to buy next year? 对buy a big house 提问:What is he going to do next year? 在比如:I am going to be a teacher. 否定句:I am not going to be a teacher. 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Are you going to be a teacher? Yes, I am./No, I am not. 对a teacher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注意当动词本身就是go时,我们一般不用这个结构(可以直接用现在进行时),比如:我们一般不说:I am going to go shopping. 而说:I am going shopping. 我们一般不说:He is going to go to the beach. 而说:He is going to the beach. 对于表示客观存在的句型there be,表示现在“有”用there is/are,表示过去“有”用there was/were,表示将来“有”以后“有”用there will be或者there is/are going to be。(绝不会出现there have/has,there had或者there is/are going to have这样的句子,there be句型和have的区别以前已说过(看前期大纲),谁这样用谁白痴!!!)比如: 今晚将有一场音乐会。There is going to be a concert tonight. There will be a concert tonight. 明天将有三场球赛。There are going to be three matches tomorrow. Three will be three matches tomorrow. 另外,表示将来的动作和状态还可以用现在进行时和“will加动词原形”来体现,具体复 1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考试

《信息检索与利用·计算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C)。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A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 B)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 A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C)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 A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 A、GB B、CB C、ZG D、CG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 )的缩写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考试题)

《信息检索与利用·农业》试题 姓名申秀军学号w320206220257 专业会计学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B )。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A)。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D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A)类目下查找。 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B)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A)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 称为(A)。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 A ) A、着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 A、GB B、CB C、ZG D、CG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的缩写 A、国际标准刊号 B、国际标准书号 C、连续出版物代码 D、国内统一刊号 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 1、文献的构成要素( ABC) A、信息内容 B、载体材料 C、信息符号 D、纸、光盘 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C ) A、图书、期刊 B、光盘、磁盘 C、光盘数据库 D、纸张 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BC ) A、文献题目 B、着者 C、文献出处 D、主题词 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BC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