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河南煤化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河南煤化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河南煤化工市场发展现状简介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产地之一,同时也是煤化工产业的重要基地。

本文将对河南煤化工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煤化工市场概述煤化工市场是指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和转化工艺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市场。

河南省作为中国主要的煤矿资源产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为煤化工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过去几十年里,河南煤化工市场稳步发展,各项指标持续增长。

煤化工产品的种类繁多,包括煤炭气化产品、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等。

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市场现状1. 产业规模扩大河南煤化工市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加大对煤化工行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引进外部投资、推动技术创新等方式,加快了煤化工项目的建设。

目前,河南省已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技术较为先进的煤化工企业,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 技术创新突破河南煤化工市场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煤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往往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加快推进煤化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 产品结构优化河南煤化工市场的产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

传统的煤化工产品市场已逐渐饱和,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境约束。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4. 环保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加码,河南煤化工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河南省正在积极推动煤化工产业的清洁生产和环境治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市场前景河南煤化工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炭产业的优化升级,煤化工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河南煤化工市场的发展趋势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引领河南煤化工市场将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024年新型煤化工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新型煤化工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新型煤化工市场规模分析1. 简介本文旨在对新型煤化工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包括市场概述、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讨论。

通过对市场情况的研究,为投资者和相关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市场概述新型煤化工是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生产的化工产品和能源,包括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炭气体化等技术和工艺。

新型煤化工产业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国内新型煤化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企业不断涌现。

新型煤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交通等领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3. 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3.1 市场规模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新型煤化工市场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新型煤化工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10%。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2 技术的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型煤化工领域的技术日益成熟。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型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质量提高。

技术的创新也为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3 政策的支持新型煤化工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投资补贴、税收优惠等,为新型煤化工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4. 市场前景新型煤化工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化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型煤化工产品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同时,国家对于煤化工产业的支持也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未来几年,新型煤化工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预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相关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5. 结论本文对新型煤化工市场规模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市场概述、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前景。

通过对市场情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新型煤化工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关企业应积极抓住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以应对市场竞争。

注意:本文仅为分析参考,不提供投资建议。

2024年煤化工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煤化工市场前景分析

煤化工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煤化工是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进行化学转化的过程,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材料等多个领域。

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煤化工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煤化工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展望未来的前景。

煤化工市场现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产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煤化工产品在国内化工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市场需求较大。

然而,当前国内煤化工市场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煤化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次,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与传统石油化工产品相比存在一定的竞争劣势。

此外,煤炭资源的有限性也制约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煤化工市场趋势分析尽管煤化工面临一些挑战,但在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煤化工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潜力。

以下是煤化工市场的主要趋势分析:1. 政策支持推动发展随着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和经济转型的重视,政策支持将成为煤化工市场发展的关键。

政府将出台一系列鼓励煤化工技术创新和环保生产的政策,以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技术进步带来创新机遇煤化工技术不断创新,将大幅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煤直接液化技术和煤间接液化技术使得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

此外,煤化工领域还存在着气化、乙二醇等新技术的研发,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 能源化学品的需求增长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煤化工产品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技术将成为煤炭资源的重要利用途径。

此外,环保型清洁煤技术的发展也将提高燃煤电厂的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4. 煤炭资源的需求稳定煤炭作为中国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其需求量相对稳定。

煤炭产业作为煤化工产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将继续为煤化工市场提供稳定的资源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煤化工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能源需求增长等因素将推动煤化工市场的发展。

煤化工市场需求分析报告,1200字

煤化工市场需求分析报告,1200字

煤化工市场需求分析报告煤化工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一、市场概述煤化工是指通过煤的加工和转化,生产化工产品的一种方法。

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中国,通过煤化工可以实现煤的资源转化和高效利用,同时减少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

二、市场需求分析1. 能源需求:煤化工产业以煤为原料,生产燃料油、煤制天然气等能源产品。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化工产品在能源市场中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2. 化工产品需求:煤化工还可以生产一系列重要的化学品,如煤炭合成氨、甲醇、煤焦油、煤焦油蒽油等。

这些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农药、涂料、塑料等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3. 环保需求:煤化工可以实现煤的清洁高效转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凸显,煤化工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三、市场竞争分析1. 技术竞争:煤化工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工艺,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在市场竞争中,技术优势的企业能够更好地抢占市场份额。

2. 价格竞争:由于煤化工产品的种类较多,价格竞争也较为激烈。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合理制定产品价格,并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3. 品牌竞争:随着市场对品质和信誉的重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具有知名度和良好口碑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

四、发展趋势分析1.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将向清洁、低碳、循环利用方向发展。

未来市场将对绿色环保型煤化工产品有更高的需求。

2. 差异化竞争:随着市场的饱和和同质化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来实现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3. 国际化发展:中国的煤化工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未来还将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

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拓展海外市场。

五、风险与挑战1. 环保压力:煤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环境污染的压力。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煤化工工艺的环境友好性,以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

2024年山西省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山西省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山西省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1. 简介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省份之一,煤化工是山西省的重要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山西省煤化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煤化工产业概述煤化工是利用煤炭资源进行能源转化和化学转化的过程,包括煤炭加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等。

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丰富,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发展历程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经历了多年发展,起初以煤炭加工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煤制油、煤制气等产业链。

目前,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4. 行业规模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也在逐年增长。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煤化工产业的规模得以进一步提升。

5. 产业结构目前,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包括煤炭加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等子行业。

其中,煤制油和煤制气是主要的产业方向,煤制化肥等次要产业也有一定发展。

6. 技术创新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研发人员不断努力,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了煤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7.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传统煤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下降,而清洁煤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山西省的煤化工企业应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供更多清洁煤化工产品。

8. 挑战与机遇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

但同时也有机遇,如政府对清洁煤化工产业的支持、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等。

9. 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山西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 加强环保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 加大对清洁煤化工产业的支持。

10. 结论山西省煤化工市场正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展清洁煤化工产业,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强环保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安徽省煤化工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安徽省煤化工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安徽省煤化工市场规模分析引言煤化工产业作为安徽省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安徽省煤化工市场规模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1. 市场规模概述1.1 煤化工概念煤化工是利用煤炭资源进行物质转化和能源转换的过程,主要包括煤炭气化、煤炭液化以及煤化学等领域。

1.2 安徽省煤化工市场规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安徽省的煤化工市场规模呈现出较大的增长趋势。

截至目前,安徽省煤化工市场总产值达到XX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

2. 影响市场规模的因素2.1 政策因素政府的扶持政策对煤化工市场规模具有重要影响。

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为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持。

2.2 资源优势安徽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煤炭资源的充足供应保障了煤化工产能的提升,进而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

2.3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安徽省的煤化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高效炼焦、低温气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煤化工产品的质量和产能得到大幅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3. 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3.1 产业结构优化安徽省将进一步优化煤化工产业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以高端煤化工产品为引领,加快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3.2 绿色环保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加强,安徽省煤化工产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煤化工生产过程的减排和污染治理,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深度融合与创新安徽省将加强煤化工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实现煤化工产业的深度创新。

通过加强与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

结论安徽省煤化工市场规模在政府扶持政策、资源优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呈现出较大增长趋势。

未来,随着产业结构优化、绿色环保发展和深度融合与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煤化工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2024年新疆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新疆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新疆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新疆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之一,同时也是煤化工产业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对新疆煤化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煤化工产业概况新疆煤化工产业主要涵盖了煤制油、煤制气和煤制烯烃等领域。

这些技术能够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新疆煤化工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市场规模从去年的X亿元增长到今年的X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X%。

这一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煤化工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的推动。

市场竞争格局主要企业分析新疆煤化工市场中存在着一些主要的企业,它们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新疆煤电集团、新疆伊泰煤电有限公司和新疆乌尔禾煤电有限公司是市场上的领先企业,它们在技术和产能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市场竞争程度新疆煤化工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能过剩:由于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建设投资的增加,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问题,导致竞争加剧;2.产品同质化:市场上的煤化工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企业之间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差异化不明显;3.价格战: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

发展趋势政策环境随着国家对煤化工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加,新疆煤化工市场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政府将鼓励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并加强环境保护,以推动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煤化工技术的改进,新疆煤化工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提升。

高效、低能耗的生产技术将推动市场的发展,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内外需求煤化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仍然较大,这为新疆煤化工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同时,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也将加剧,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结论新疆煤化工市场在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呈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势。

2024年新疆煤化工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新疆煤化工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新疆煤化工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煤化工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化方式,在中国能源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将对新疆煤化工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提供有关该领域发展的参考。

2. 新疆煤化工市场概述新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疆煤化工市场以煤炭气化、煤制油、煤制甲醇等为主要发展方向,涵盖了多个子行业。

3. 2024年新疆煤化工市场需求分析3.1 煤炭气化需求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为化工行业提供原料。

新疆煤化工市场对煤炭气化技术需求旺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煤制油需求:煤炭气化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得合成油,满足石油需求。

•煤制甲醇需求:煤炭气化还可通过合成气制得甲醇,用于化工原料以及能源替代品。

3.2 煤制油需求煤制油是将煤炭转化为石油产品的过程,新疆煤化工市场对煤制油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源需求:煤制油可通过转化煤炭为石油产品,满足新疆地区的能源供应需求。

•石化行业需求:煤制油产品可作为石化行业的重要原料,在新疆石化行业中有着巨大市场需求。

3.3 煤制甲醇需求煤制甲醇是将合成气转化为甲醇产品的过程,新疆煤化工市场对煤制甲醇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化工行业需求:煤制甲醇常用于化工行业的原料生产,满足新疆地区化工行业对甲醇的需求。

•能源替代品需求:煤制甲醇还可作为替代能源,应用于汽车燃料等领域,满足新疆地区能源需求的多样化。

4. 总结通过对新疆煤化工市场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新疆这一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煤化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煤炭气化、煤制油和煤制甲醇是新疆煤化工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向,这将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煤化工产业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和问题,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一,煤化工的概念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在我国,煤化工行业主要分为两类:1,传统煤化工:包括煤制甲醇,电石,焦化,煤制化肥等2,现代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化工的产业结构:二,宏观环境和自然条件分析1,政策环境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对于洁净能源部分,要求推动洁净煤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液化、气化等用煤的资源评价,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

在2009年工信部在“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情况”发布会上表示,近几年将停止审批新建或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甲醇等传统煤化工项目,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和投产验收评价工作,近几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试点项目。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明确要求要稳步开展煤化工示范。

针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煤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今后重点抓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

2011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按照产业政策,政府鼓励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五类新型煤化工项目。

但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将禁止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

尽管主管部门在逐渐收紧和规范煤化工项目,但主要的煤炭资源区和大型能源企业都已经制定了未来5-10年的煤化工发展和投资规划。

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宁夏将是未来煤化工大发展的主要省份。

新疆已将36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列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仅煤制天然气项目就达20个,以40亿立方米煤制气240亿元的投资来估算,这20个项目的投资就高达5000亿元;陕西省也已经发布规划,拟投资5000亿元建设27个现代煤化工重大项目;作为老牌煤炭大省的山西,也将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投资8000亿元发展煤化工。

因此从政策来看,我国对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的传统煤化工项目采取限制甚至是禁止发展的政策,而新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由于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从2005年开始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工作,到2009年将开始对试点项目进行验收和评估工作。

由于试点装置的运行和国际油价上涨,煤化工面临的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预计现代煤化工项目将会快速上马。

2,我国发展煤化工的自然条件分析2.1 我国煤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

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0.27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只有548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5.5%,资源十分贫乏。

2.2 我国水的分布我国水资源比较贫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很大。

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为界,以南水资源较丰富,以北水资源短缺。

据初步统计,我国北方17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量总量,每年为6 008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4%,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2 865亿m3,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2%左右。

北方以太行山为界,东部水资源多于西部地区。

例如,山西、甘肃、宁夏3省(自治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北方水资源量的7.5%,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仅占北方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8.9%这3个省(自治区)及其周围的陕西、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年降雨量多在500mm以下,还有一些地区不足250mm,加之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水资源十分贫乏。

由于我国水资源和煤炭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布局更加集中在少数水,煤资源结合比较好的区域。

二,煤化工产业区域发展资源分布决定了我国煤化工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华北,西南地区,该地区省份主要有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新疆,宁夏,云南,贵州等少数省份1,河南:按照煤化工发展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的要求,在我省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依托骨干企业建设5大煤化工产业基地。

——依托永煤集团建设永城煤化工产业基地。

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甲醇—烯烃产业链。

到2010年,形成年产100万吨甲醇、52万吨丙烯、30万吨聚丙烯、38万吨丙烯酸(酯)、20万吨丁辛醇的生产能力,把永城市建设成为以煤制甲醇、烯烃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炭转化能力达到25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75亿元。

——依托义煤集团等企业,建设义马煤化工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义马市煤炭资源气化性能好的优势,发展煤制气联产甲醇及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

到2010年,形成年产90万吨甲醇、40万吨二甲醚、60万吨甲醛及聚甲醛的生产能力,把义马建成以煤制气、煤制甲醇为龙头,以二甲醚、甲醛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炭转化能力达到18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超过95亿元。

——依托中原大化、鹤煤集团、安化集团,建设豫北煤化工产业基地。

发挥煤炭资源气化性能和化工产业基础好的条件,发展煤制合成氨—精细化工和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

到2010年,形成年产160万吨甲醇、80万吨醋酸、52万吨尿素、6万吨二甲基甲酰胺、30万立方米三聚氰胺泡沫塑料、38万吨甲醛及聚甲醛的生产能力,使鹤壁、濮阳、安阳市成为以煤制合成氨、甲醇为龙头,以醋酸、尿素、三聚氰胺深加工、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醛精深加工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炭转化能力38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106亿元。

——依托平煤集团、骏马集团、蓝天集团,建设豫南煤化工产业基地。

发挥平煤集团主焦煤和化工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煤制合成氨—精细化工和焦炉气制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

到2010年,形成年产60万吨尿素、180万吨甲醇、79万吨甲醛及深加工、15万吨三聚氰胺、60万吨二甲醚的生产能力。

把平顶山、驻马店市建成以煤制焦炭、合成氨、甲醇为龙头,以尿素、二甲醚、三聚氰胺和甲醛精深加工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炭转化能力达到36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170亿元。

——依托豫港焦化,建设济源煤化工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济源市靠近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建设年产200万吨捣固焦项目,并对煤焦油进行集中深度加工,发展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

到2010年,形成6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10万吨粗苯的生产能力,使济源市成为以煤焦化为龙头,以焦油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60亿元。

\ 2,山西2.1 巩固提升晋东化肥及清洁能源特色煤化工基地。

(1)立足现有基础,以天脊、丰喜、兰花等化肥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晋城巴公、高平西部、泽州周村、临猗丰喜等化肥精品工业园。

(2)以潞安、晋煤示范装置为基础,建设百万吨级煤制合成油、甲醇制汽油装置,打造合成油工业园。

2.2、培育壮大晋中焦化和乙炔化工特色煤化工基地。

(1)立足焦化企业布局,以焦炉气、粗苯精制及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为重点,建设潞城店上、介休义安、交城夏家营、汾阳三泉、孝义梧桐等焦化系列煤化工精品园区。

(2)以山西焦化、山西三维等重点企业为依托,优势互补,建设焦化化产深加工项目和1,4-丁二醇及其下游产品等乙炔化工项目,打造洪洞赵城综合性煤化工精品园区。

(3)以太化搬迁为契机,按照煤、电、化、冶多联产模式,打造国际一流的具有鲜明循环经济特色的煤化工精品园区。

2.3、全面启动晋北甲醇及甲醇深加工特色煤化工基地。

(1)以同煤为依托,以适合当地煤种的气化技术为支撑,重点建设百万吨级甲醇及其下游产品项目,打造全省最大的甲醇特色煤化工精品园区。

(2)以山橡为依托,建设大型氯丁橡胶装置,打造合成橡胶精品园区。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实现集约发展依托太化,联合省内煤炭企业,整合相关资源,建设集煤、电、化于一体的现代大型煤化工企业。

依托阳煤,实施跨地区并购,形成尿素、乙炔化工特色大型煤化工企业。

依托晋煤集团对天泽化工等晋城尿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特大型尿素和清洁能源特色煤化工企业。

对潞安、天脊和周边关联企业实施联合重组,组建大型综合性煤化工企业。

依托同煤集团,建设大型煤制甲醇及其深加工项目,培育甲醇特色大型煤化工企业。

引进中石化、中石油等战略投资者,与我省煤炭企业联合,建设甲醇制烯烃项目和煤制天然气项目,培育新型煤化工企业。

3,宁夏(1)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产业集群。

结合煤炭采掘和电力配套,重点加快煤化工多联产、二甲醚及甲醇制烯烃等综合化工项目建设,依托神华宁煤集团、宁夏宝丰能源公司、宁夏阳光煤化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开发煤化工下游产品,形成甲醇深加工、电石、焦化、化肥、烯烃共5大产业链,建立新型煤化工多联产体系,打造宁东独具特色的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

到2012年,形成年产50万吨烯烃、30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50万吨PVC、200万吨焦化、40万吨醋酸、10万吨醋酸乙烯、5万吨丁二醇、2万吨四氢呋喃、92万吨合成氨、162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煤化工产品产量超过75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实现利税85亿元。

主要建设项目见表一。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产业集群主要建设项表序号投资企业项目名称投资总额(亿元)规模(万吨)1 神华宁煤公司甲醇15 25万吨甲醇2 神华宁煤公司二甲醚40 60万吨甲醇、83万吨二甲醚3 神华宁煤公司烯烃170 50万吨聚丙烯4 神华宁煤公司煤制大化肥38 52万吨合成氨、92万吨尿素5 神华宁煤公司聚甲醛14 6万吨聚甲醛6 神华宁煤与萨索尔公司煤炭间接液化4257 神华宁煤与壳牌公司煤炭间接液化425.6 32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8 四川化工公司合成氨、尿素、甲醇煤制化肥41.7 4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20万吨甲醇煤制化肥9 宁夏宝塔石化公司甲醇23.67 60万吨甲醇、0.79万吨硫磺、2.285万吨液氧、0.5万吨液氮、3.425万吨液氩10 宁夏英力特化工公司2*30万千瓦、PVC及系列化工产品223.26 2*30万千瓦、50万吨PVC及系列化工11 宁夏阳光能源投资公司甲醇、二甲醚24.69 60万吨/年甲醇、40万吨/年二甲醚12 宁夏阳光能源投资公司甲醇及其当量产品155.67 240万吨/年甲醇、50万吨/年聚丙烯、40万吨/年二甲醚13 宁夏宝丰能源公司焦油催化 2.7 20万吨/年焦油14 宁夏宝丰能源公司焦化12 200万吨焦化15 宁夏宝丰能源公司焦炉汽制甲醇8 20万吨焦炉汽制甲醇16 宁夏宝丰能源公司醋酸、热电联产80 醋酸40、2*30万千瓦热电联产17 山东盛大公司二甲醚50 100万吨/年二甲醚18 宁夏科威能源化工甲醇25 60万吨甲醇19 华能宁夏能源公司煤制烯烃170 60万吨煤制烯烃20 中盐吉兰泰盐化公司焦化、焦炉气制甲醇18 200万吨焦化、20万吨焦炉汽制甲醇合计1962.29(2)吴忠太阳山煤化工基地产业集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