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实验指导书汇编

《花卉学》实验指导书汇编
《花卉学》实验指导书汇编

《花卉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花卉播种育苗实验

一、目的要求

花卉繁殖是繁衍后代,保存种质资源的手段,只有将种质资源保存下来且繁殖一定的数量,才能为园林所应用,并为花卉选种、育种提供条件。因此掌握不同花卉的繁殖方法很有必要。通过几种花卉的播种实验,掌握花卉有性繁殖的基本环境条件、播种技术和播种苗管理等环节。

二、原理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器官,有种皮和胚两个组成部分,胚是幼植物体,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组成。给予适宜的种了水分、温度、氧气(少数种子还需一定的光照)等条件,种子就可萌发形成幼苗。

三、材料与用具

1. 植物材料:三色堇、雏菊(Bellis perennis)、二月兰、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凤仙花(直播)等

2. 用具:播种盆、沙、土、锄头、耙子、网眼筛、铁锹、烧水壶等。

四、方法与步骤

播种方法分为地播和盆播。

(一)盆播

1、播种用土准备:采用混合土,配合比例如下:

细小种子腐叶土5、河沙3、园土2

中粒种子腐叶土4、河沙2、园土4

大粒种子腐叶土5、河沙1、园土4

在使用前消毒(蒸汽或药剂)并筛过,细粒种子用网眼2-3mm细筛筛土,中、大粒种子用4-5mm网眼筛子筛土。土壤含水量适当。

2、用碎盆片把盆底排水孔盖上,填入1/3碎盆或粗沙砾,其上填入筛出的粗粒混合土,厚约1/3,最上层为播种用土,厚约1/3。

3、盆土填入后,用木条将土面压实刮平,使土面距盆沿约2-3cm。

4、用“浸盆法”将浅盆下部浸入较大的水盆或水池中,使土面位于盆外水面以上,待土壤浸湿后,将盆提出,过多的水分渗出后,即可播种。

5、细小种子宜采用撒播法。为防止播种太密,可掺入细沙与种子一起播入,用细筛筛过的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中、大粒种子用点播或条播法,播后覆土。

6、覆土后在盆面上盖玻璃或报纸等,以减少水分蒸分,并置于室内阴处。

7、播后管理:应注意维持盆土湿润,干燥时仍然用浸盆法给水,幼苗出土后逐渐移于光照充足处。

(二)地播

1、播种前将土翻挖一下,除去草根。最好消毒、除虫、除草。

2、土壤整平。中间稍有点坡度,以利利水。这种坡度让人不易察觉。

3、将土壤施些基肥,有机肥的话要完全腐熟。也可施复合肥等一些缓释肥。不要用化肥,化肥一般做追肥。

4、将土壤浇透水。

5、将种子均匀的酒在土壤上。用干燥洁净的沙子和种子混合后易于撒播,混合比例为:沙子:种子=2:1 。

6、可以盖一层土,将种子盖住。覆土厚度不得超过种粒直径的2-3倍。

7、以后每天保持湿度。在20度左右的气温下,需要5-10天左右出芽。

8、种子出芽,显绿后,追一下肥(尿素肥或者磷酸二氢钾)。

9、以后有杂草生出,还需要人工除草.有虫害,和病害的话也应及时发现防治。

五、注意事项

1、混合土主要是保证良好的土壤性能。所用的壤土应为中性,砂则为不含碳、淤泥、贝壳等夹杂物的清洁河沙。

2、播种时期依不同种类和市场需要而定,但必须保证良好的萌发条件。如:温度20-30℃,水分70%左右,喜光种子最好用玻璃覆盖。

3、种子播种应精选。若用15%甲醛消毒,应用清水冲洗干净。有些种子需要浸种催芽。

4、地播技术相对简单,但要注意播种床床面平整,表土细粒,利于排水。播种前土壤湿度适中;注意播后覆盖,防冻(秋播)、防雨(南方)、防旱(北方)等。

六、思考作业

1、比较地播与盆播花卉技术要领及适用对象。

2、种子繁殖适用于哪些花卉?有何优缺点?

3、观察种子出苗情况。按播种期、出苗期、第一片真叶出现期、分苗期等时期记载。附:土壤消毒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

五氯硝基苯消毒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五氯硝基苯4克、代森锌5克,混合后再与12千克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对防治由土壤传播的炭疽并立枯并猝倒并菌核病等有特效。

福尔马林消毒每平方米苗圃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10千克均匀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闷10天左右揭掉覆盖物,使气体挥发,两天后可播种或扦插。此法对防治立枯并褐斑并角斑并炭疽病效果良好。

波尔多液消毒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等量式(硫酸铜∶石灰∶水为1∶1∶100)波尔多液2.5千克,加赛力散10克喷洒土壤,待土壤稍干即可播种或扦插。对防治黑斑并斑点并灰霉并锈并褐斑并炭疽病效果明显。

多菌灵消毒多菌灵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很好。土壤消毒用50%的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拌1.5克,可防治根腐并茎腐并叶枯并灰斑病等,也可按1∶20的比例配制咸毒土撒在苗床上,能有效防治苗期病害。

硫酸亚铁消毒用3%硫酸亚铁溶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液0.5千克,可防治针叶花木的苗枯病,桃、梅的缩叶病,兼治花卉缺铁引起的黄化玻代森铵消毒代森铵杀菌力强,能渗入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一定的肥效。用50%的水溶代森铵350倍液,每平方米苗圃土壤浇灌3千克稀释液,可防治花卉的黑斑并霜霉并白粉并立枯病和球根类种球的多种病害。

实验二园林植物的扦插技术

一、实验目的掌握园林植物的扦插繁殖技术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根可以形成不定芽,枝可以形成不定根,叶可以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再生不定根或不定芽的能力与不同园林花卉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遗传特性有关。生产中常选用再生能力强的园林花卉,提供适于其生根或产生不定芽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扦插育苗。

三、实验材料

植物材料:彩叶草、鸭趾草、八仙花、四季秋海棠、鹅掌柴、橡皮树、常春藤、吊兰、杜鹃等。

实验耗材: NAA、IBA,塑料薄膜,腐殖土、珍珠岩,竹片等。

工具:育苗盘,枝剪

四、实验内容

1.枝插

利用温室现有的花卉材料在扦插盘中进行扦插。取彩叶草、鸭跖草、八仙花等材料为试材。

2.叶插

利用温室现有的花卉材料在扦插盘中进行扦插。取四季秋海棠、鹅掌柴、橡皮树、常春藤等材料为试材。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实验方法

1.嫩枝扦插

在扦插盘的底部铺一层报纸,再添入沙子等排水透气性好的基质,浇透水。既可用于扦插。

嫩枝扦插以夏季扦插成活率较高。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采集插穗,最好“随采集、随扦插,随浇水,随遮荫“。所采插穗时半木质化的新梢,剪成7-10左右的茎段,每段只保留上端2片叶,其余叶片剪掉。选排水透气良好的沙壤土做扦插基质。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株行距10cm左右。扦插后随即用细眼喷壶浇透水,并用薄膜搭遮荫棚。每天通风透气30分钟。扦插期间注意保持扦插基质和空气中的湿度,发现叶片下垂时应及时向叶片上喷水。待插穗愈伤组织长好后,应控制浇水量,见干再浇,以促进根系的生长。

当苗根系长到5厘米左右时,炼苗后选阴天或早晚移栽,移栽前天浇透水,使床面松软,以免起苗时根系损伤。小苗用手或细物挖出,把沙子抖落后或水洗净,可直接移栽在大一号的花盆中,栽后及时浇水、施肥,并注意病虫害防治。

2.叶插

主要用于能从叶上发生不定芽及不定根的种类。凡能进行叶插的花卉,大多具有粗壮的

叶柄、叶脉或肥厚的叶片。叶插需选取发育充实的叶片,再设备良好的繁殖床内进行,以维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根据选取叶片面积的大小,分为全叶插和片叶插。

1)全叶插以完整的叶片为插穗。根据扦插方式又分为平置法和直插法。切去叶柄,将叶片平铺与沙面上,以铁针或竹针固定于基质上,下面与基质紧贴,这种扦插方法称为平置法。如将落地生根的叶片平铺在基质上,几天以后从叶缘处就会产生小植株;再如将铁十字秋海棠用此法繁殖时,从叶片基部或叶脉处产生小植株,然后将这些小植株切割后另行栽植即可。直插法也称叶柄插法,是指将叶柄插入沙中,叶片立于基质上部,在叶柄基部就会产生不定芽。如大岩桐进行叶插时,首先在叶柄基部发生小块茎,之后产生根和芽。用此法繁殖的花卉还有非洲紫罗兰、豆瓣绿、虎尾兰等。以后的操作如同上述。

2)片叶插:是指将一个叶片分切成数块,分别进行扦插,使每块叶片上形成不定芽。用此法繁殖的花卉有蟆叶秋海棠、大岩桐、豆瓣绿、虎尾兰等。将蟆叶秋海棠叶片的叶柄去掉,按主脉分布情况,分切成数块,使每块上都有一条主脉,再剪取叶脉较薄的部分,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然后将其下端插入沙中,不久就从叶脉基部产生幼小植株。扦插时注意切不可上下颠倒。然后将这些小植株切割后另行栽植即可。以后的操作如同上述。

(二)实验步骤

选择彩叶草等未完全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剪成长度为6~8cm的插穗,上端在芽上2cm处剪成平口,下端剪成45°斜切口。每根插穗留半叶,至少留两个芽,扦插基质为50%腐殖土+50%珍珠岩。实验选用NAA、IBA两种生根剂,每种设3个水平(mg/L :100、300、500)。扦插之前,先把插穗基部分别在6种不同的生根剂溶液中浸蘸5s后,迅速插入湿润的苗床,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每处理10株,成一行,株行距10cm。

所有插穗采集、处理、扦插过程,在1d内完成,扦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每3d~4d浇水一次.20d后第一次观察,以后每隔10d观察1次生根情况,并拍照记录,统计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生根剂对插穗的影响

处理号Tretment 生根剂

种类

Rooting

reagent

浓度(mg/ L)

Concentration

生根率

(%)

Rooting

rate

平均根数

(条)

Average root

number

平均根长

(cm)

Average root

length

株高

(cm)

Plant height

1 NAA 100

2 NAA 300

3 NAA 500

4 IBA 100

5 IBA 300

6 IBA 500

对照无无

2.不同植物扦插成活率的比较

3.试分析不同扦插方法中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实验三、花卉种苗的移栽定植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通过花卉移苗、定植的操作,掌握不同花卉不同苗龄期的移苗、定植技术。移植断根,可促进须根发达,植株强健,生长充实,植株高度降低,株形紧凑,并保证植株足够的营养空间。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花卉幼苗,锹、铲、喷壶等。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定植前苗的准备:

(1)定植前对定植苗进行控温(最好使温度比发芽温度低3℃左右)处理。(2)起苗前半天,苗床浇一次水,使幼苗吸足水分更适移栽。

(3)移栽露地时,整地深度根据幼苗根系而定(一般20cm左右),同时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厩肥、堆肥等)作基肥。

2.定植方法的选择:大型苗采用穴植,小型苗采用沟植。

3.根据定植物苗的大小挖穴:一般穴的深度以稍大于苗钵为宜。

4.起苗:将小苗从钵中起出,保护好根系尽,量保持土坨的完整。

5.定植:把苗放入穴中用铁铲培土,使培的土低于土壤表面,做水盘。

5.浇透水(1~2遍)。

6.封垵:待水渗透时,将水盘表面用干土封好,以免夏季蒸发迅速。

7.移植后管理:幼苗适当遮荫,之后进行常规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等原理。

四、作业

两人一组,移栽一塑料平盘。

五、注意要点:

1.移栽定植后要浇透水。

2. 移栽时期可考虑天气情况。如阴天或雨后空气湿度高时移栽,成活率高;清晨或停晚移苗最好,忌晴天中午栽苗。

实验四:花卉市场的参观与调查

一、实验目的

让学生了解目前花卉市场具体情况,了解市场畅销花卉种类、价格情况、市场流通情况

二、实验材料、仪器设备

宿迁市常见的花卉种类。相机、实验记录本等。

三、实验内容:

参观市内某一综合性的花卉市场,对其市场环境、花卉种类(品种)、数量、来源、价格等进行调查。注意观察花色和花卉品质,并对花卉的经营和销售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四、实验结果分析

五、作业

1.分析宿迁市花卉市场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前景

实验五:露地花卉的分类和识别

一、实验目的

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应用最多最为频繁的当数一二年生花卉。这类花卉种类繁多,品种多样,生长快,花色丰富,花期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且每种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既有观花的,也有观叶的,如羽衣甘蓝等,还有蔓性可攀援的,如牵牛花、茑萝等。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常见的一二年生花卉基本特征的学习,掌握一二年花卉常用分类方法、播种适期及最佳观赏期,正确识别园林栽培种常见一二年生花卉的形态特征、科属及主要习性,并了解其在园林中的作用,为以后花卉应用和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实验原理

在花卉栽培中,为了更好地分析掌握每一种花卉的生长规律和栽培习性,常常把花卉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依据花卉原产地可将花卉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型花卉,依据花卉的生活周期和地下形态特征分为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等四类。

三、实验材料、仪器设备

宿迁市常见的一二年生花卉种类。

相机、测量尺、实验记录本等。

四、实验内容

观察一二年生花卉植物植株的叶型(叶片类型、大小、裂刻)、叶色(正反两面)、株型、分枝状况和枝条类型等。识别并描述不同种一二年生花卉的花型、瓣型、花瓣数、色泽、花器官的着生状态、花径大小、是否重瓣及重瓣数、花茎长度、花器官的完整性、花萼的描述等内容,观察并记录所识别的花卉花序类别、花序轴的长度等内容。

五、实验结果分析

一二年生花卉植株外观特征的识别:

花卉种类

测定项目

叶型叶色叶片裂刻株高紧凑度株型分枝状况应用

一串红

藿香蓟

花器官观察

花卉种类

测定项目

花型

花径

大小

瓣型花瓣数

花器官

完整性

花序

类别

花序轴

长度

花色

观赏

部位

一串红藿香蓟

单片机汇编实验指导书模板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指导书 编制人: 张静秋 计算机系电子教研室 09月

实验一: 清零程序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 熟悉键盘操作。 二、实验内容 将7000H-70FFH的内容清零。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1、在DVCC仿真实验系统联PC机下, 在闪动”P.”状态, 按PCDBG 键; 2、在PC机处于WINXP软件平台下, 双击DVCC图标; 3、在系统设置选项中设定仿真模式为内程序、内数据; 4、根据屏幕提示进入51/96动态调试菜单; 5、联接DVCC实验系统; 6、装载目标文件; 7、设置PC起始地址; 8、从起始地址开始连续运行程序或单步或断点运行程序; 9、单步、断点运行完后, 在存储器窗口检查7000H-70FFH中的内容是否为全为00H。

实验二: 拆字程序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 熟悉键盘操作。 二、实验内容 将7000H的内容拆开, 高位送7001H低位, 低位送7002H低位。7001H、7002H高位清零, 一般本程序用于把数据送显示缓冲区时用。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1、先用存储器读写方法将7000H单元置成34H; 2、从起始地址0050H开始连续运行程序或单步或断点运行程序; 3、在存储器窗口检查7001H和7002H中的内容应为03H和04H。

实验三: 数据排序程序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目的 熟悉8031指令系统, 掌握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写并调试一个排序子程序, 其功能为用冒泡法将内部RAM中几个单元字节无符号的正整数, 按从小到大的次序重新排列。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1、将8031片内RAM区50H-5AH中放入不等的数据; 2、从起始地址0100H开始连续运行程序; 3、排序结束, 显示”P.”; 4、用寄存器读写方法检查50H-5AH中内容应从小到大排列。

汇编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实验指导书 授课教师李娜 授课对象 05计科、网络、06计科 授课时间 07-08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地点一、二、四机房 课程简介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计算机底层系统构成的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汇编语言程序程序设计实验教案是教案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案的重要补充,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本门实验课是单独设课。 二.实验教案的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实验教案效果,实验严把预习、实验、实验报告3个环节。实验在软件实验室机房完成,单独设组,个人完成实验,每项实验以小班为单位,实验考勤采用电子签到制度。 预习:安排学生学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操作规程,并布置思考题和预习报告,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查阅与实验相关的资料。 实验:实验开始前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要点,提出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主题是学生,教师是辅助作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强调学生及时填写实验记录表,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对实验结果细致地分析、讨论,完成相关思考题作业。 三.课程学时 本实验课实验总学时为32学时。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 汇编语言实验成绩按百分制核定。实验过程占50%,实验报告占50%。五.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 六.主要设备与器材配备

七.实验项目汇总表 实验一熟悉汇编语言编程环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汇编语言编程环境; <2)掌握基本汇编程序。。 二.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 三.实验重点、难点 熟悉汇编语言编程环境; DEBUG常用命令的正确使用。-T/-U/-Q/-G 四.实验题目 比较两个字符串string1和string2所含的字符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显示‘metch’,否则,显示’no match’。 五.实验内容、步骤 1.调用EDIT建立ASM源文件。 2.用汇编程序MASM对源文件汇编产生目标文件OBJ。 <如有问题,可用DEBUG调试。) 3.用LINK联接程序产生执行文件EXE。 4.执行程序。 附:源程序 ;PROGRAM TITLE GOES HERE—COMPARE STRING ;******************************************************** data segment string1 db 'move the cursor backward.' String2 db 'move the cursor backward.'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开课学期:秋季 先修课程:普通生态学、植物地理学 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2或3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对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发展历史和不同研究层次的方法手段等的系统介绍,并辅以相应的操作实习,旨在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的方法手段有一个 全面的了解,建立起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时:51学时。其中授课45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合计3个学分。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1)Ecological Methodology.Krebs J. Charles, 1998 (2)Scientific methods for ecological research. E. David 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R. McIntosh著,徐嵩龄译,1992年; (4)生态学调查方法手册。(英国)W.J. Sutherland等著,张金屯译,1999年; (5)植被数量生态学方法。张金屯,1995年; (6)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郑师章,吴千红,王海波等编著,1994年; (7)普通生态学实验手册。G.W. Cox著,蒋有绪译,1979年。 (8)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董鸣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 (9)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提纲及数据库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项目组编著,1993。 (10)植物生态学实验。内蒙古大学生物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11)植被生态学的目的与方法。Ellenberg,Muller- Daumbois (12)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邬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3)植物种群学。王伯荪,李鸣光,彭少麟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14)当代生态学博论。刘建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5)试验设计的技术与方法。栾军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年 一、时间安排 9月12日~1月2日,24次课,48学时,3学分。其中10月1、3日课程与国庆节冲突,1月1日与元旦冲突,实际上课21次,中间安排3次实习,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第24次课将作考前辅导;最后一次课考试。学校规定上课时间到1月6日止,6~17日停课复习。 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实习情况和期中、期末考试。平时的考核包括课后思考题,课前不定期穿插小测验。平时成绩占4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40%。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研究方法讲解为主,同时配合数据练习;辅以3次操作性实习;最后通过卷面考试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 通过上述途径,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发展过程及其当前进展获得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途径;学习关于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获得一定的研究实践经验。 在内容上,将涉及现代生态学几个主要分支: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但以陆生植物生态学为主;涉及生态学研究的野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实验报告题目:子程序设计 班级:rbw111 姓名:吴德鹏 学号:201107092416 完成日期:2013.12.22

概述: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是非计算机、非电类的其他专业:包括纺织、机械、热能等专业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配套使用的实验指导。在理论课的教学中着重介绍微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针对INTEL 8088/8086系列介绍相应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介绍了接口的一般概念和CPU与外设交换信息的常用方式的软硬件设计思想。实验课测重培养学生的汇编语言设计能力及一些简单接口程序设计的方法,训练学生汇编语言程序调试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使用微型机的初步能力。其中实验一、实验二是后续实验的基础,通过该实验,学生应能了解汇编语言源程序的一般格式,熟悉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和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重点放在DEBUG调试程序的命令使用方法上。也可以将实验一、实验二合并为一个实验,按照*实验一的要求进行;实验三、四、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结构的程序设计能力;实验六主要是简单接口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建立一个微机应用系统的概念,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对相关的接口有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学时的多少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设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分支、循环程序设计的方法及用DEBUG调式程序的方法。 2.熟练掌握子程序的参数传递的方式、子程序的嵌套、递归调用及其设计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属性: 显示学生名次表:编制一程序,要求接收从键盘输入的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并存放于50字的grade数组中,其中grade+i保存学号为i+1的学生的成绩。然后根据grade中的学生成绩,把学生名次填入50字的rank数组中,其中rank+i的内容是学号为i+1学生的名次。再按学号顺序把名次从终端上显示出来。 说明:程序设计中应体现出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 提供实验条件。 Pc机并在debug的环境下进行调试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最新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 建设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 地理科学专业是我校新建的专业。2008年秋季招收首届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依据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结合专业实际,确保专业课的实践和实训内容与理论教学同步配套,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特制定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一、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立足服务于地理学的师范类本科教学和基本课程实验,并能够逐步服务于地理学科相关的科研任务和实验需要,最终建成为适合当前地理科学本科教学和科研发展趋势的地理学专业实验室。 按照地理学科的专业方向,实验室建设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自然地理方向,二是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其中自然地理方向需要开设试验的课程名称为地球概论(天文学基础)、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环境学概论、水文和水资源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方向主要包括: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 二、实验室数量与名称 为了满足上述各门地理专业基础课程实验的开展,需建设地理学科基础实验室6个,专业实验室2个。 (一)6个基础实验室包括:天文—气象实验室,地质—地貌实验室,土壤—植物地理实验室,水文—环境实验室,手工绘图和测量实验室,地理信息微机室;

(二)2个专业实验室包括:地表过程实验室,遥感与GIS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地理学综合实验的开展,并服务于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科研。 三、实验室用房面积与基本配置 (一)天文—气象实验室: 1、面积400m2(包括室外,用以进行最基础的天文、气象观测) 2、基本配置:6人一组的实验桌椅10组,实验仪器柜10组 3、远景目标:建设成为带有天文圆顶、小型气象观测站的天文—气象综合实验室,成为师范大学地理系的特有标志,同时成为地方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 (二)地质—地貌实验室 1、面积2×180m2 2、基本配置:6人一组的实验桌椅10组,标本柜20组,标本陈列桌10张(三)土壤—植物地理实验室 1、面积2×180m2 2、基本配置:实验室需要方便用水、电,6人一组的实验桌椅10组,实验仪器柜10组,标本桌10张,实验台10米,空调1台 (四)水文—环境实验室 1、面积180m2 2、基本配置:实验室需要方便用水、电,6人一组的实验桌椅10组,实验仪器柜10组,实验台10米,空调1台 (五)手工绘图—测量实验室

汇编语言上机实验指导书(不含源代码)

汇编语言上机实验指导书 一、概述 上机实验总学时为14学时,其中综合性实验为2学时。实验共有6项暂定为7次,每次2学时。 1.实验辅导的主要内容 实验辅导的内容包括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对实验的算法及实验方法的必要说明;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实验报告要求;实验程序及参考框图。开始的实验介绍较细,后面的实验简要介绍。 2.实验的软硬件要求 关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硬件要求不高,有IBM-PC/XT即可,但应有彩色显示器以便进行图形实验。软件方面应有MASM.EXE5.0版(包括LINK.EXE),与MS-DOS版本配套的DEBUG程序和EDIT.EXE编辑软件(其它编辑软件也可以)。 3.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验目的不光是为了验证书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 实际调试程序的能力,例如修改程序参数的能力,查看结果的能力,设置断点调试运行的能力等; 开发汇编语言应用程序的能力,例如应用有关汇编软件的能力,进行系统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的能力,进行模块程序设计的能力等。 对某一问题用不同的程序实现的能力,例如我们为每个实验提供了参考程序(或程序段),目的是让每个实验者参照样板程序将实验成功地实现,在掌握其方法后,自己改变程序或自己编制程序加以实现。 实验一汇编语言运行环境及方法、简单程序设计(2学时、验证性) 1.实验目的: (1) 熟悉汇编语言运行环境和方法 (2)了解如何使用汇编语言编制程序 (3) 熟悉DEBUG有关命令的使用方法 (4) 利用DEBUG掌握有关指令的功能 (5) 利用DEBUG运行简单的程序段 2.实验内容 (1)学会输入、编辑汇编语言程序 (2)学会对汇编语言程序进行汇编、连接和运行 (3)进入和退出DEBUG程序 (4)学会DEBUG中的D命令、E命令、R命令、T命令、A命令、G命令等的使用。对于U命令、N命令、W命令等,也应试一下。 3.实验准备 (1)仔细阅读有关汇编语言环境的内容,事先准备好使用的例子。 (2)准备好源程序清单、设计好调试步骤、测试方法、对运行结果的分析。 (3) 编写一个程序:比较2个字符串所含的字符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显示’Match.’,否则显示’No match!’; (1)仔细阅读有关DEBUG命令的内容,对有关命令,都要事先准备好使用的例子。 4.实验步骤 (1)在DOS提示符下,进入MASM目录。 (2)在MASM目录下启动EDIT编辑程序,输入源程序,并对其进行汇编、连接和运行。 ①调用edit输入、编辑源程序并保存在指定的目录中;例:edit abc.asm ②用汇编程序masm对源程序汇编产生目标文件obj。例:masm abc 不断修改错误,直至汇编通过为止。 ③用连接程序link产生执行文件exe.例:link abc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书 编写:郑利平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08-9-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是学习本课程的每个考生必须要通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根据“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自学考试大纲”规定:上机实验单独作为本课程的实验考核成绩。《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操作,对汇编语言源程序进行编辑、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全过程的训练,才能加深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才能熟练地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学好本课程。 本实验指导书是完全按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自学考试大纲》中“实验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为便于考生较好完成上机操作和实验报告,特此作出如下说明和要求: (1)做好上机实验的准备工作:应考者对每个实验需要进行预习,了解相关内容和具体要求,熟悉上机操作步骤,学会相关系统软件的使用,掌握各种操作调试命令。 (2)编写源程序:按照实验题目的要求,应考者要事先独立完成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写工作,并对源程序进行认真的静态检查,减少错误的发生。 (3)完成实验报告:做完上机实验,应考者要严格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为:实验名称、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并附上源程序清单和程序流程图。

实验一DEBUG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EBUG程序中的命令,学会在DEBUG下调试运行汇编语言源程序。 2、掌握8086/8088的寻址方式及多字节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 硬件环境:IBM-PC及其兼容机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DOS3.0版本以上 调试程序https://www.360docs.net/doc/b74306637.html,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内容: 1、利用DEBUG程序中的“E”命令,将两个多字节数“12345678H”和“FEDCBA98H”分别送入起始地址为DS:0200H和DS:0204H两个单元中。 2、分别用直接寻址方式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编写程序段,实现将DS:0200H单元和DS:0204H单元中的数据相加,并将运算结果存放在DS:0208H 单元中。 实验要求: 本次实验的内容均在DEBUG下完成,实现数据的装入、修改、显示;汇编语言程序段的编辑、汇编和反汇编;程序的运行和结果检查。 (四)预习要求 1、复习DOS启动方式和DOS有关命令的使用; 2、阅读本书后的附录,熟悉掌握DEBUG调试程序中的A、D、E、G、Q、R、T、U命令的书写格式及功能; 3、复习寻址方式和相关的数据传送指令及算术运算指令。 (五)实验步骤 1、启动DOS操作系统 2、运行https://www.360docs.net/doc/b74306637.html,程序(若当前盘为C) C:>DEBUG↙ – ;(“–”为DEBUG提示符,仅当屏幕出现该提示符后,才可输入DEBUG 命令) 3、用“A”命令编辑和汇编源程序 –A ↙ 186E:0100 MOV AX,[0200]↙ 186E:0103 MOV BX,[0202]↙ 186E:0107 ADD AX,[0204]↙ 186E:010B ADC BX,[0206]↙ 186E:010F MOV [0208],AX↙ 186E:0112 MOV [020A],BX↙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衡山实习报告

篇一:衡山实习报告 前言: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课程,为了使该专业的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学院安排了本专业的同学在南岳衡山进行一次实习。通过这次实习让同学们巩固加强课堂上的知识,认识多种植物,观察衡山土壤状况、植被分布、地质地貌、气象气候,并了解当地的文化及风土人情。从而将书本的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思考、团结合作能力,加强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提高实践的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实习目的: 1)掌握野外实习的一些基本要素与学习方法 2)进一步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专业素养 3)提升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上的 知识和实际中的实习相结合 4)培养同学们的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团结合作、解决和分 析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地点: 时间:2011年6月24日上午至6月26日下午 地点:南岳衡山 三、实习内容: 1)认识记录植物园的植物第一天上午我们到了衡山的植物实习基地。下午,我们组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五个人,两人记录树的名称、科属、拉丁文字,两人拍照,一人采集标本并探路。分好工后,我们就走进了植物园里去认识各类植物。一路上,我们见到了许许多多平常见过却叫不出名称的植物和没见过的树。树上都挂上了牌,因此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树,有什么药用价值和作用,属于什么科类。平时在植物地理学上课中,总觉得枯燥无味,因为那些都只是文字与图片,感觉很虚。而今天,我们仔细观察了每棵树的枝干和叶片,大家在野外植物园里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了解到了众多植物的价值,并且我们还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习联系起来,这才发现我们上课所讲的植物地理学并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实际上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我们实习的任务是要找到三十多种植物,特别要找到“绒毛皂荚”,因为这种植物世界上只剩两株。本来大家都很累了,不想再找植物了,但一听老师说到绒毛皂荚这种植物是如此的稀有时,我们的斗志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非找到不可。经过我们五人的努力和其他组提供的线索,在经过一番艰辛寻找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它。经过我们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此树木材致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它的荚果可作洗涤剂,植株具有园林观赏价值,对分类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被国家列为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据后来的了解,正是由于南岳衡山分布区的气候独特,终年多雾,日照短,年平均气温为12℃~13℃,年降雨量为2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才使得这棵树得以生存下来。回去后,我们还做了一下小总结,将其中两人所找到的树木合到了一起,并进行了整理。将所有的植物标本都依次标上了序号,保存好。通过这次在植物园的实习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的植物,而且培养了我们细心观察的能力,更明白了学以致用的道理。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学得深刻和有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此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团队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五个人的感情都进一步加深,整个专业的凝聚力也进一步提升。 2)观察衡山土壤状况、植被分布、地质地貌、气象气候,了解当地的文化及风土人情。 接下来两天,我们体验了南岳衡山四奇风景(祝融峰之高、水濂洞之奇、藏经殿之秀以及方

余敦辉《汇编语言》实验指导书实验1-实验3

《汇编语言》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Debug命令的使用 (3) 实验二基本汇编指令的使用 (9) 实验三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与运行 (13) 实验四系统功能调用程序的调试与运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分支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循环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子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高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I/O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中断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一综合程序设计 (38)

实验一Debug命令的使用 一、知识点 1、DEBUG简介 DEBUG.EXE是DOS提供的用于调试可执行程序的一个工具软件。在汇编语言程序调试中很常用。 DEBUG的提示符是“-”,所有DEBUG调试命令军在此提示符下输入。 DEBUG命令都是一个字母,后跟一个或多个参数,也可使用默认参数。 DEBUG命令的使用注意问题: (1)字母不分大小写 (2)只使用十六进制数,但没有带后缀字母“H” (3)命令如果不符合DEBUG的规则,则将以“error”提示,并以“^”指示出错位置。 (4)每个命令只有按下回车键后才有效,可以用Ctrl+Break终止命令的执行。 2、Debug的调入和退出 以WIN7环境为例,点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命令:cmd,然后点击“确定”,进入DOS命令行状态: C:\Documents and Settings\lfy> 然后输入命令: >Debug 进入Debug调试状态,出现Debug命令提示府“-”,在此提示符下可运行所需要的Debug 命令了。 退出Debug的命令:Q 3、Debug常用命令 (1)汇编命令A,格式为: - A [地址] 功能:从指定地址开始允许输入汇编指令,并将该指令汇编成机器指令代码从指定地址开始存放。若不指定地址,则系统从默认的地址开始存放。按回车键退出汇编状态 应用:用于调试一条指令或几条指令组成的一个程序段。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天目山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天目山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目录 绪言实习简介。。。。。。。。。。。。。。。。。。。。。。。。。。。。。。。1 实习目的。。。。。。。。。。。。。。。。。。。。。。。。。。。。。。1 实习路线。。。。。。。。。。。。。。。。。。。。。。。。。。。。。。1 西天目山简介。。。。。。。。。。。。。。。。。。。。。。。。。。。。。。1 第一节植被的垂直分布。。。。。。。。。。。。。。。。。。。。。。。。。1 第二节西天目山生态现状与保护。。。。。。。。。。。。。。。。。5 结束语。。。。。。。。。。。。。。。。。。。。。。。。。。。。。。。。。。。。。6 参考文献。。。。。。。。。。。。。。。。。。。。。。。。。。。。。。。。。。。。。6

绪言实习简介 实习目的 通过对植被现状的野外考察,加深对群落和植被的理论:群落的概念、主要群落的外貌、结构和动态和群落类型等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搞清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地形地貌、土壤、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实习路线 实习路线一:大有村——浮玉山庄——古柳杉林实验样地——红庙 实习路线二:仙人顶——开山老殿——五世同堂——五里亭——三里亭 西天目山简介 本次天目山植物实习主要集中于西天目山,它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浙、皖交界处,北纬30°20′,东经119°25′。西天目山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因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山区北缘,北亚热带南缘,其气候具有丘陵向平原、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气候过渡的特征: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西天目山地势复杂,具有复杂多变多类型的森林生态气候,根据仙人顶气象台1961—1980年的记录,天目山山顶与山麓海拔相差1200m,山顶年平均温度8.7℃,年平均降水量1625.9mm,年雾日248天,年平均风速5.9m/秒,大风较多,年平均215.6天,占全年总日数的58.9%,相对湿度78.4%;而山麓则分别为15℃、1536.4m、55.8天、1.3m/秒和81%。在山顶,十月中旬地面开始结冰,直到次年五月冰雪才开始消融,而山麓地区则要到十二月才开始结冰,次年二月冰雪已消融。由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山顶和山麓的气候间有不小的差距,相对来说,山顶雾多、雨多、湿度大、风速大,这是由于山顶与山麓之间的海拔差异造成的,也影响到西天目山的植物的分布,从山麓沿山间小路到山顶,可以看到较明显植被的垂直分带。 西天目山受亚热带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在山麓可以看到明显的水平地带性。林木主要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但同时受地形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植被的类型也随之改变,由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一直递变成针叶林。天目山的植被不仅分带明显,林木更具有高、大、古、稀、茂五大特色,具体来说西天目山的森林十分茂密,其中不乏稀有树种和中生代孑遗植物,有着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就是其代表。西天目山上的某些树种长得十分高大,高首推一般树高达45m的金钱松,而开山老殿的大树王国生长的柳杉的胸径最高达到了2.33m,乾隆皇帝就曾封其中的一棵柳杉为大树王。西天目山的植物种类多样,植物资源丰富,其特有的森林景观外貌独具一格,是亚热带野生植物资源的宝库,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一节植被的垂直分布 西天目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西天目山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森林景观独树一帜,汇集了2000多种植物,而且垂直分带明显,是植被研究的好场所。多年来,植物学工作者对该山的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分类、森林植被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研究,近年来有学者对西天目山做了生态学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1_[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编者:王亭岭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电气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二零一二年三月

目录 实验一标志寄存器应用 (1) 实验二指令寻址方式练习 (4) 实验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6) 实验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7) 实验五子程序结构程序设计 (8) 实验六DOS系统功能调用程序设计 (10) 实验七BIOS中断调用程序设计 (12) 实验八定时器中断程序设计 (14)

实验一标志寄存器应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汇编程序的编译过程; 2.掌握8086的标志寄存器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微型计算机(80x86系列)。 四、实验参考程序 DATA SEGMENT A DW 123 B DW 456 SUM DW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 DS:DATA START: MOV AX , DATA MOV DS , AX MOV AX , A SUB AX , B MOV SUM , AX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五、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鼠标单击开始菜单,单击运行。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在运行窗口中键入cmd,回车进入命令提示符。如下图所示: 步骤三、在命令提示符中编译汇编源程序并连接*.obj文件。如下图所示:1.C:\>D: 回车 2.D:\ >CD MASM 回车 3.D:\MASM>MASM SY1.ASM 回车 4.D:\MASM>LINK SY1.OBJ 回车

步骤四、在命令提示行中运行并调试汇编程序。如下图所示:1.D:\MASM>SY1.EXE 回车 2.D:\MASM>DEBUG SY1.EXE 回车 六、实验结论 1.程序运行后变量SUM的值是多少? 2.程序运行前后标志寄存器的各标志位有何变化? 3.分析实验结果及所遇到的问题,并说明解决的方法。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土壤植物地理学课教学大纲

土壤植物地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体系设置 二、教学大纲 土壤植物地理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作为自然地理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土壤学和植物学基础知识,即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土壤的发育,植物的形态与植物的基本类群;土壤与植物间相互作用关系;土壤植被的分布规律;世界土壤与植被分布的类型几方面的内容。(二)、教学目的 该门课程将土壤地理学和植物地理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讲授。教学目的是使同学掌握土壤与植物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规律、分布特点及土壤与植物之间在形成、分布等方面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及土壤植被系统对自然地理环境及地理环境其它各要素尤其是与气候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三)使用教材 1、土壤地理学朱鹤健何宜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植物地理学(第三版)武吉华张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四)考核方式 实验操作

(五)实验课内容 实验编号00903001 实验名称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 实验学时3 实验目的认识及学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实验内容(1)、显微镜结构的认识 (2)、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 (3)、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 实验编号00903002 实验名称植物组织观察 实验学时3 实验目的认识及学习玉米根尖纵切片结构。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实验内容(1)、观察玉米根尖纵切片 (2)、绘玉米根尖组织结构图 实验编号00903003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构造 实验学时3 实验目的认识及学习南瓜茎横切片结构。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实验内容(1)、观察南瓜茎横切片 (2)、绘南瓜茎内部构造图 实验编号00903004 实验名称植物叶的构造 实验学时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