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血性的边塞诗词排行榜前十名,第一名无争议

中国最具血性的边塞诗词排行榜前十名,第一名无争议
中国最具血性的边塞诗词排行榜前十名,第一名无争议

中国最具血性的边塞诗词排行榜前十名,第一名无争议

唐时有边塞诗派,宋时有边塞词派。历史上边塞诗词数量不少,既有消极悲观的,也有豪迈雄壮的;既有吟咏边塞风光的,也有描写边塞战斗的。我们这里要排名赏析的是其中最具战斗性、最具血性的诗词。TOP10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渔家傲:词牌名。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等。塞:边界要塞,此处指西北边陲。异:不同。衡阳雁去:相传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边声:只有边塞才有的声音:大风呼啸的声音、军营号角声、马的嘶鸣声等等。嶂:峻峭的山峰。燕然未勒: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这里用典故比喻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羌管:即羌笛,古时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赏析】这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边塞词,表现的是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期待燕然勒功的英雄气概。背景开阔宏大,意境苍凉深邃,主体明确鲜活。上片把边塞的荒凉和悲壮写到极致,尤其“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一句,有着旷古雄浑和悲怆。下片既写守边将士无怨无悔的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又客观地描述将士的思乡情绪心情,把家与国的思考反映到诗词中,非大手笔不能至此。范仲淹以此慷慨豪迈之词,一扫当时萎靡不振的词风,对后来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有着深刻的影响。TOP9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青海:此处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内。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浓重的云层。雪山:祁连山,因山顶终年积雪得名。孤城:玉门关。汉置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与匈奴勾结,屡次杀害西汉出使西域之臣。诗中泛指西北地区屡屡犯边的少数民族。【赏析】第一、二两句写景,青海湖上空,长云万里,云中横亘隐隐的雪山;边塞孤城和玉门要塞遥遥相望。这是边塞中常见的典型的地理环境,荒凉雄浑。三、四句直接宣泄情感,“黄沙百战穿金甲”,可见边境战争频繁和激烈,尽管如此,将士报国的雄心壮志,不曾磨灭。“不破楼兰终不还”,此句掷地有声,震耳发聩,体现的是大无畏的的牺牲精神,发出誓斩敌顽的斗志和决心,读来热血沸腾。TOP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注释】僵卧:僵,僵

硬。形容自己苦于现实,无所作为。哀:哀伤。戍轮台: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诗中指防守边关。夜阑:夜深。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冰河:结冰上冻的河流。【赏析】开篇即采用对比手法,表明并强调自己的高远志向。虽僵卧而不自哀,还想着去为国戍边。三四句写自己梦中犹在驰骋沙场,体现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以及诗人枕戈达旦的英雄气概。值得一提的是,写此诗时,陆游已经68岁。TOP7凉州词二首·其一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凉州词:唐乐府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精美酒杯。沙场:指战场。【赏析】这首诗的意思是,美酒倒满了玉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就会不停地响起,催促我快点上前作战。我在沙场上醉倒,请你不要笑话啊,从古至今,战场厮杀中,能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用现在的话来说,诗中的主人公在战场上不惜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同时又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TOP6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释】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黑云:浓重的乌云,诗中比喻弥漫的战争烟尘。甲光:铠甲在太阳下闪光。金鳞:铠甲如同金色的鱼鳞闪闪发光。角:号角。

燕脂:胭脂。易水:河名,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玉龙:代指宝剑。【赏析】意的大意是,敌兵蜂涌而来,如黑云蔽城,似是要推倒城墙;我军整束以待,铠甲在阳光下金光闪耀。军号震天动地,战斗之后战士的鲜血浸透黄土,在黑夜间凝成暗紫色。红旗半卷,易水之畔,夜寒霜重,鼓声沉闷。为了报答君王之恩,紧握宝剑,敢慷慨赴死。首联渲染兵临城下、两军对阵的紧张气氛,颔联描写战斗的残酷,颈联写军队夜晚作战,尾联借典故表达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悲壮豪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TOP5军行

唐李白(或说王昌龄所作)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注释】行:古诗的一种体裁。骝马:一种骏马匣:刀鞘。【赏析】全诗通俗易懂,风格刚健,朗朗上口。描写刚刚结束的一场规模较大的战斗,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骁勇善战的将军形象,讴歌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生动描绘地网一个胜利者的骄傲神态。TOP4《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释】天山:即祁连山。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金鼓:指锣与鼓,古时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赏析】李白写过不少边塞诗,都是用通

俗的语言,描绘高大的形象,表达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这首诗也是如此。“五月天山雪”,起句就紧扣题目。前四句一气直下,豪放不拘,语言平淡而气势雄浑。尾联语气斩钉截铁,强烈表现出诗人甘愿征战沙场,直捣敌巢的远大志向。杀敌报国之情喷涌而出,夺人心魄。TOP3代出自蓟北门行南北朝鲍照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注释】蓟,古代燕国京都,在今北京市西南。羽檄:紧急军事公文。广武:地名,今山西代县西。[朔方: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虏阵:敌方阵容。旌:旗帜。国殇:为国牺牲的人。【赏析】本诗描写了一场边境紧急战事。通过战事和恶劣条件的渲染,突出表现了将士赴敌征战,勇于牺牲的忠良气节时,是南北朝时期边塞诗的名篇。该诗留下一句名言: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后来唐太宗有一首诗中写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TOP2燕歌行唐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

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注释】燕歌行:乐府旧题。张公: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汉家:借指唐朝。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瀚海:这里指大沙漠。凭陵:逼压。铁衣:指将士。刁斗: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可用来敲打巡逻。李将军:指飞将军李广。【赏析】本诗通过描写大军出师时旌旗如云,鼓角齐鸣,浩浩荡荡开赴战场,战时却因骄奢轻敌,惨遭失利,狼狈不堪,揭露主将临敌轻慢,不恤士卒,是致使失败的缘由。赞扬战士在生还无望的情况下,依然抱定必死的决心以身报国。全诗笔力刚健雄浑,气势悲伤壮烈,寓意深远。TOP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龙城飞将:多认为是李广。不教:不叫,不让。胡马:指来犯边境的外族骑兵度:越过。【赏析】本诗慨叹边关战事不断,而国无良将。全诗以平实的语言,道出国家的安危、百姓和将士的期望,从小处着手却气势渐宏,一气呵成,令人感觉淋漓痛快,拍案叫绝。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可入神品。明人李攀龙曾推它为是唐代七绝压卷

之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