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草类】乌蔹莓(葡萄科)

【阔叶草类】乌蔹莓(葡萄科)
【阔叶草类】乌蔹莓(葡萄科)

【阔叶草类】乌蔹莓(葡萄科)

乌蔹莓图片,乌蔹莓长怎么样,乌蔹莓有什么药用价值?除乌蔹莓用什么除草剂?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乌蔹莓

二、别名:五爪龙、虎葛、乌蔹草、五叶藤、母猪藤

三、英文名:Japanese cayratia,bushkiller

四、分类:葡萄科乌蔹莓属

五、形态特征:多年生草质藤本。

1、根:大分枝根圆柱形,深长。

2、茎:圆柱形,扭曲,有纵棱,多分枝,带紫红色。幼枝绿色,有柔毛,后变无毛。卷须2歧分叉,与叶对生。

3、叶:皱缩,展平后为掌状复叶,小叶常5片,稀7或9片,柄长达4cm以上。小叶片椭圆形、椭圆状卵形至狭卵形,长2.5~8cm,宽2~3.5cm,先端急尖至短渐尖,有小尖头,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具疏锯齿,两面中脉有茸毛或近无毛,中间小叶较大,长可达8cm,有长柄,侧生小叶较小,柄短。托叶三角形,早落。

4、花:聚伞花序腋生或假腋生,伞房状,径6~15cm,具长梗,有或无毛。顶端有3分枝,分枝再分叉,或连续再分叉。花小,黄绿色,具短柄,外被粉状微毛或近无毛。花萼不显。花瓣4片,先端无小角或有极轻微小角。雄蕊4枚,与花瓣对生,花药长方形。雌蕊1枚。柱头丝状。花盘4裂,红色,与子房结合。子房位于花盘内,内

陷。

5、果实:浆果卵形,径6~8mm,成熟时紫黑色,内有种子2~4粒。

6、种子:3棱形,三面不对称,两面有网状突起,一面光滑,种皮棕褐色,坚硬,长4mm,基部3~3.5mm。

六、生物学特性:3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上发新芽,4~5月大量发生,地上部分拔除后,地上部分不断长出新枝头。花期5-6月,果期8~10月。

七、生长环境:生于旷野、山谷、林下、路旁、草地、湿地等。

八、危害:繁殖快,很难除尽,为恶性杂草。为地老虎的寄主。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和地下茎繁殖。

十、分布范围:中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陕西等地有分布。日本、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十一、用途: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等作用。乌蔹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菌效果,且抑菌作用强于鱼腥草和板蓝根。

十二、防治方法:采用割、扯、拔、挖等物理防治措施。水旱轮作,改变草相。果园用百草枯、草甘膦等除草剂防除。使它隆对乌蔹莓防效最好,与草甘膦复配更可提高防效。百草敌与草甘膦复配次之,巨星、阔叶散控制效果较差,单用草甘膦效果亦不理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