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1条件下的不等式探究
2023人教版不等式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十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原卷版)

专题9.1 不等式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十大题型】【人教版】【题型1 不等式的概念及意义】 (1)【题型2 取值是否满足不等式】 (1)【题型3 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不等式】 (2)【题型4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 (2)【题型5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正误】 (3)【题型6 利用不等式性质比较大小】 (4)【题型8 利用不等式性质证明(不)等式】 (5)【题型9 利用不等式性质求取值范围或最值】 (6)【题型10 不等关系的简单应用】 (6)【知识点1 认识不等式】定义:用符号“<”(或“≤”),“>”(或“≥”),“≠”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用符号这些用来连接的符号统称不等式.【题型1 不等式的概念及意义】【例1】(2022春•郏县期中)在数学表达式:①﹣3<0;②4x+3y>0;③x=3;④x2+xy+y2;⑤x≠5;⑥x+2>y+3中,不等式有()A.1个B.3个C.4个D.5个【变式1-1】(2022春•苍溪县期末)下列式子是不等式的是()A.x+4y=3B.x C.x+y D.x﹣3>0【变式1-2】(2022春•平泉市期末)某种牛奶包装盒上表明“净重205g,蛋白质含量≥3%”.则这种牛奶蛋白质的质量是()A.3%以上B.6.15gC.6.15g及以上D.不足6.15g【变式1-3】(2022春•曲阳县期末)学校组织同学们春游,租用45座和30座两种型号的客车,若租用45座客车x辆,租用30座客车y辆,则不等式“45x+30y≥500”表示的实际意义是.【题型2 取值是否满足不等式】【例2】(2022春•卧龙区期中)下列数值﹣2、﹣1.5、﹣1、0、1、1.5、2中能使1﹣2x>0成立的个数有个.【变式2-1】(2022春•泸县期末)x=3是下列哪个不等式的解()A.x+2<4B.1x>3C.2x﹣1<3D.3x+2>103【变式2-2】(2022春•雁塔区校级期中)下列x的值中,是不等式x>2的解的是()A.﹣2B.0C.2D.3【变式2-3】(2022春•夏津县期中)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一个不等式.(1)0是这个不等式的一个解:;(2)﹣2,﹣1,0,1都是不等式的解:;(3)0不是这个不等式的解:.【题型3 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不等式】【例3】(2022春•川汇区期末)小丽和小华先后进入电梯,当小华进入电梯时,电梯因超重而警示音响起,且这个过程中没有其他人进出,已知当电梯乘载的重量超过300公斤时警示音响起,且小丽、小华的体重分别为40公斤,50公斤,若小丽进入电梯前,电梯内已乘载的重量为x公斤,则所有满足题意的x 可用下列不等式表示的是()A.210<x≤260B.210<x≤300C.210<x≤250D.250<x≤260【变式3-1】(2022•南京模拟)据深圳气象台“天气预报”报道,今天深圳的最低气温是25℃,最高气温是32℃,则今天气温t(℃)的取值范围是()A.t<32B.t>25C.t=25D.25≤t≤32【变式3-2】(2022春•玉田县期末)用不等式表示“a是负数”应表示为.【变式3-3】(2022秋•婺城区校级期末)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贴有如图所示的标签,一次服用药品的剂量设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题型4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例4】(2022•嘉善县模拟)数轴上所表示的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变式4-1】(2022春•永丰县期中)不等式x≥a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则a=.【变式4-2】(2022秋•衢州期中)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1)x <﹣1 (2)﹣2<x ≤3.【变式4-3】(2022•防城港模拟)在数轴上表示﹣2≤x <1正确的是( )A .B .C .D .【知识点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若a <b ,b <c ,则a <c.这个性质叫做不等式的传递性.性质2: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复习指导)选修4—5 第1课时 绝对值不等式含解析

选修4—5不等式选讲必备知识预案自诊知识梳理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1)定理1:若a,b是实数,则|a+b|≤,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2)性质:|a|-|b|≤|a±b|≤|a|+|b|;(3)定理2:若a,b,c是实数,则|a-c|≤,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x|<a与|x|>a(a>0)的解法:①|x|<a⇔-a<x<a;②|x|>a⇔x>a或x<-a.(2)|ax+b|≤c(c>0)和|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①|ax+b|≤c⇔;②|ax+b|≥c⇔.(3)|x-a|+|x-b|≥c(c>0)和|x-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①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②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③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像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及数形结合的思想.3.基本不等式定理1:设a,b∈R,则a2+b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定理2:若a,b为正数,则a+b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定理3:若a,b,c为正数,则a+b+c3≥√abc3,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定理4:若a1,a2,…,a n为n个正数,则a1+a2+…+a nn ≥√a1a2…a nn,当且仅当a1=a2=…=a n时,等号成立.4.柯西不等式(1)若a,b,c,d都是实数,则(a2+b2)(c2+d2)≥(ac+bd)2,当且仅当ad=bc时,等号成立.(2)设a1,a2,a3,…,a n,b1,b2,b3,…,b n是实数,则(a12+a22+…+a n2)(b12+b22+…+b n2)≥(a1b1+a2b2+…+a n b n)2,当且仅当b i=0(i=1,2,…,n)或存在一个数k,使得a i=kb i(i=1,2,…,n)时,等号成立.(3)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使α=kβ时,等号成立.5.不等式证明的方法证明不等式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以及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法等.考点自诊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对|a-b|≤|a|+|b|,当且仅当ab≤0时,等号成立.()(2)|a+b|+|a-b|≥|2a|.()(3)|x-a|+|x-b|的几何意义是表示数轴上的点x到点a,b的距离之和.()(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c全为0”时假设为“a,b,c全不为0”.()(5)若m=a+2b,n=a+b2+1,则n≥m.() 2.若|a-c|<|b|,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a<b+cB.a>c-bC.|a|>|b|-|c|D.|a|<|b|+|c|3.若不等式|x+1x|>|a-2|+1对于一切非零实数x均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2,3) B.(1,2)C.(1,3)D.(1,4)4.设a,b,m,n∈R,且a2+b2=5,ma+nb=5,则√m2+n2的最小值为.5.若存在实数x使|x-a|+|x-1|≤3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第1课时绝对值不等式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例1】(2020全国1,理23)已知函数f(x)=|3x+1|-2|x-1|.(1)画出y=f(x)的图像;(2)求不等式f(x)>f(x+1)的解集.解题心得解含有两个以上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方法解法1: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解法2: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即令各个绝对值式子等于0,求出各自零点,把零点在数轴上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按零点分数轴形成的各区间去绝对值,进而将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常规不等式,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解法3: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像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对点训练1(2019全国2,理23)已知f(x)=|x-a|x+|x-2|(x-a).(1)当a=1时,求不等式f(x)<0的解集;(2)若x∈(-∞,1)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求参数范围(多考向探究)考向1分离参数法求参数范围【例2】(2017全国3,理23)已知函数f(x)=|x+1|-|x-2|.(1)求不等式f(x)≥1的解集;(2)若不等式f(x)≥x2-x+m的解集非空,求m的取值范围.解题心得在不等式有解或成立的情况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采取分离参数,通过求对应函数最值的方法获得.对点训练2已知f(x)=|x+1|,g(x)=2|x|+a,(1)当a=-1时,求不等式f(x)≥g(x)的解集;(2)若存在x0∈R使得f(x0)≥g(x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考向2利用函数最值求参数范围【例3】(2020辽宁大连一中6月模拟,23)已知函数f(x)=x|x-a|,a∈R.(1)当f(1)+f(-1)>1时,求a的取值范围;+|y-a|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2)若a>0,对任意x,y∈(-∞,a],都有不等式f(x)≤y+54解题心得1.对于求参数范围问题,可将已知条件进行等价转化,得到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此时通过求函数的最值得到关于参数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参数范围.2.解答此类问题应熟记以下转化:f(x)>a恒成立⇔f(x)min>a;f(x)<a恒成立⇔f(x)max<a;f(x)>a有解⇔f(x)max>a;f(x)<a有解⇔f(x)min<a;f(x)>a无解⇔f(x)max≤a;f(x)<a无解⇔f(x)min≥a.对点训练3(2020山西太原三模,23)已知函数f(x)=|x+1|+|x-2a|,a∈R.(1)若a=1,解不等式f(x)<4;(2)对任意的实数m,若总存在实数x,使得m2-2m+4=f(x),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考向3恒等转化法求参数范围【例4】(2020全国2,理23)已知函数f(x)=|x-a2|+|x-2a+1|.(1)当a=2时,求不等式f(x)≥4的解集;(2)若f(x)≥4,求a的取值范围.解题心得在不等式成立的前提下求参数范围,通常对不等式进行等价变形,求出不等式的解,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参数范围.对点训练4(2018全国1,理23)已知f(x)=|x+1|-|ax-1|.(1)当a=1时,求不等式f(x)>1的解集;(2)若x∈(0,1)时不等式f(x)>x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求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多考向探究)考向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例5】(2020河北石家庄二模,文23)函数f(x)=|2x-1|+|x+2|.(1)求函数f(x)的最小值;(2)若f(x)的最小值为M,a+2b=2M(a>0,b>0),求证:1a+1+12b+1≥47.解题心得在求某一代数式的最值时,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基本不等式a 2+b 2≥2ab ,a+b2≥√ab (a ,b 为正数),a+b+c3≥√abc 3(a ,b ,c 为正数)对代数式进行适当的放缩,从而得出其最值.对点训练5(2020河南开封三模)关于x 的不等式|x-2|<m (m ∈N +)的解集为A ,且32∈A ,12∉A. (1)求m 的值;(2)设a ,b ,c 为正实数,且a+b+c=3m ,求√a +√b +√c 的最大值.考向2 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求最值【例6】已知函数f (x )=2|x+a|+|x -1a|(a ≠0).(1)当a=1时,解不等式f (x )<4;(2)求函数g (x )=f (x )+f (-x )的最小值.解题心得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求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时,往往需要对函数或代数式中的几个绝对值里面的代数式等价变形,使相加或相减后对消变量,得到常数.对点训练6已知函数f (x )=|2x+1|-|x-1|. (1)求f (x )+|x-1|+|2x-3|的最小值;(2)若不等式|m-1|≥f (x )+|x-1|+|2x-3|有解,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考向3利用放缩法求最值【例7】(2019全国3,理23)设x,y,z∈R,且x+y+z=1.(1)求(x-1)2+(y+1)2+(z+1)2的最小值;(2)若(x-2)2+(y-1)2+(z-a)2≥13成立,证明:a≤-3或a≥-1.解题心得利用放缩法求代数式的最值,一般利用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及数学结论进行放缩,在放缩的过程中,结合已知条件消去变量得到常量,从而得到代数式的最值.对点训练7已知实数m,n满足2m-n=3.(1)若|m|+|n+3|≥9,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求|53m-13n|+|13m-23n|的最小值.1.绝对值不等式主要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有时也利用函数图像通过观察得出不等式的解集.2.含绝对值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的求解方法(1)分离参数法:运用“f(x)≤a⇔f(x)max≤a,f(x)≥a⇔f(x)min≥a”可解决恒成立中的参数范围问题.(2)数形结合法:在研究不等式f(x)≤g(x)恒成立问题时,若能作出两个函数的图像,通过图像的位置关系可直观解决问题.3.求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主要应用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三角不等式以及通过放缩求解.在解决有关绝对值不等式的问题时,充分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解决问题能有效避免分类讨论不全面的问题.若用零点分段法求解,要掌握分类讨论的标准,做到不重不漏.选修4—5 不等式选讲必备知识·预案自诊知识梳理1.(1)|a|+|b| ab ≥0 (3)|a-b|+|b-c| (a-b )(b-c )≥02.(2)①-c ≤ax+b ≤c ②ax+b ≥c 或ax+b ≤-c3.2ab考点自诊1.(1)√ (2)√ (3)√ (4)× (5)√2.D |a|-|c|≤|a-c|<|b|,即|a|<|b|+|c|,故选D .3.C 因为|x +1x |=|x|+|1x |≥2,要使对于一切非零实数x ,|x +1x|>|a-2|+1恒成立,则|a-2|+1<2,即1<a<3.4.√5 由柯西不等式可知(a 2+b 2)(m 2+n 2)≥(ma+nb )2,即5(m 2+n 2)≥25,当且仅当an=bm 时,等号成立,所以√m 2+n 2≥√5.5.[-2,4] ∵|x-a|+|x-1|≥|(x-a )-(x-1)|=|a-1|,要使|x-a|+|x-1|≤3有解,可使|a-1|≤3,∴-3≤a-1≤3,∴-2≤a ≤4.第1课时 绝对值不等式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例1解(1)由题设知f (x )={-x -3,x ≤-13,5x -1,-13<x ≤1,x +3,x >1.y=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2)函数y=f (x )的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y=f (x+1)的图像.y=f (x )的图像与y=f (x+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76,-116.由图像可知当且仅当x<-76时,y=f (x )的图像在y=f (x+1)的图像上方. 故不等式f (x )>f (x+1)的解集为(-∞,-76). 对点训练1解(1)当a=1时,f (x )=|x-1|x+|x-2|·(x-1).当x<1时,f (x )=-2(x-1)2<0; 当x ≥1时,f (x )≥0.所以,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1). (2)因为f (a )=0,所以a ≥1. 当a ≥1,x ∈(-∞,1)时,f (x )=(a-x )x+(2-x )(x-a )=2(a-x )(x-1)<0.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 例2解(1)f (x )={-3,x <-1,2x -1,-1≤x ≤2,3,x >2.当x<-1时,f (x )≥1无解;当-1≤x ≤2时,由f (x )≥1得,2x-1≥1,解得1≤x ≤2; 当x>2时,由f (x )≥1解得x>2. 所以f (x )≥1的解集为{x|x ≥1}.(2)由f (x )≥x 2-x+m 得m ≤|x+1|-|x-2|-x 2+x. 而|x+1|-|x-2|-x 2+x ≤|x|+1+|x|-2-x 2+|x|=-(|x |-32)2+54≤54,且当x=32时,|x+1|-|x-2|-x 2+x=54. 故m 的取值范围为(-∞,54].对点训练2解(1)当a=-1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1|-2|x|≥-1,设φ(x )=|x+1|-2|x|={x -1,x ≤-1,3x +1,-1<x <0,-x +1,x ≥0,则{x ≤-1,x -1≥-1,或{-1<x <0,3x +1≥-1,或{x ≥0,-x +1≥-1. 即-23≤x ≤2.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3,2.(2)若存在x 0∈R 使得f (x 0)≥g (x 0)成立,等价于|x+1|≥2|x|+a 有解, 由(1)即φ(x )≥a 有解,即a ≤φ(x )max ,由(1)可知,φ(x )在(-∞,0)单调递增,在[0,+∞)单调递减, 所以φ(x )max =φ(0)=1,所以a ≤1.故a 的取值范围为(-∞,1].例3解(1)f (1)+f (-1)=|1-a|-|1+a|>1,若a ≤-1,则1-a+1+a>1,得2>1,即当a ≤-1时,不等式恒成立;若-1<a<1,则1-a-(1+a )>1,得a<-12,即-1<a<-12; 若a ≥1,则-(1-a )-(1+a )>1,得-2>1,此时不等式无解.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12.(2)由题意知,要使不等式恒成立,只需f (x )max ≤y+54+|y-a|min .当x ∈(-∞,a ]时,f (x )=-x 2+ax ,f (x )max =f a 2=a 24. 因为y+54+|y-a|≥a+54, 所以当y ∈-54,a 时,y+54+|y-a|min =a+54=a+54.于是a 24≤a+54,解得-1≤a ≤5.结合a>0,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5].对点训练3解(1)当a=1时,f (x )<4,即|x+1|+|x-2|<4,化为{x <-1,2x >-3或{-1≤x ≤2,3<4或{x >2,2x -1<4,解得-32<x<-1或-1≤x ≤2或2<x<52,综上,-32<x<52,即不等式f (x )<4的解集为-32,52.(2)根据题意,得m 2-2m+4的取值范围是f (x )值域的子集.m 2-2m+4=(m-1)2+3≥3,又f (x )=|x+1|+|x-2a|≥|2a+1|, 所以f (x )的值域为[|2a+1|,+∞).故|2a+1|≤3,解得-2≤a ≤1,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2,1].例4解(1)当a=2时,f (x )={7-2x ,x ≤3,1,3<x ≤4,2x -7,x >4.因此,不等式f (x )≥4的解集为{x |x ≤32或x ≥112}. (2)因为f (x )=|x-a 2|+|x-2a+1|≥|a 2-2a+1|=(a-1)2,故当(a-1)2≥4,即|a-1|≥2时,f (x )≥4. 所以当a ≥3或a ≤-1时,f (x )≥4.当-1<a<3时,f (a 2)=|a 2-2a+1|=(a-1)2<4.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3,+∞).对点训练4解(1)当a=1时,f (x )=|x+1|-|x-1|,即f (x )={-2,x ≤-1,2x ,-1<x <1,2,x ≥1.故不等式f (x )>1的解集为{x |x >12}.(2)当x ∈(0,1)时|x+1|-|ax-1|>x 成立等价于当x ∈(0,1)时|ax-1|<1成立. 若a ≤0,则当x ∈(0,1)时|ax-1|≥1;若a>0,|ax-1|<1的解集为0<x<2a ,所以2a ≥1,故0<a ≤2.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0,2]. 例5(1)解f (x )=|2x-1|+|x+2|={-3x -1,x ≤-2,-x +3,-2<x <12,3x +1,x ≥12,当x ≤-2时,f (x )≥5;当-2<x<12时,52<f (x )<5; 当x ≥12时,f (x )≥52. 所以f (x )的最小值为52. (2)证明由(1)知M=52,即a+2b=5.又因为a>0,b>0,所以1a+1+12b+1=17[(a+1)+(2b+1)]1a+1+12b+1=172+2b+1a+1+a+12b+1 ≥172+2√2b+1a+1·a+12b+1 =47,当且仅当a=2b ,即a=52,b=54时,等号成立.所以1a+1+12b+1≥47. 对点训练5解(1)由已知得{|32-2|<m ,|12-2|≥m ,解得12<m ≤32.因为m ∈N *,所以m=1.(2)因为a+b+c=3,所以√a +√b +√c =√1·a +√1·b +√1·c ≤1+a 2+1+b 2+1+c2=3+a+b+c2=3, 当且仅当a=b=c=1时,等号成立.所以√a +√b +√c 的最大值为3.例6解(1)∵a=1,∴原不等式为2|x+1|+|x-1|<4,∴{x <-1,-2x -2-x +1<4,或 {-1≤x ≤1,2x +2-x +1<4,或{x >1,2x +2+x -1<4,∴-53<x<-1或-1≤x<1或∅.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53,1).(2)由题意得g (x )=f (x )+f (-x )=2(|x+a|+|x-a|)+(|x +1a |+|x -1a |)≥2|2a|+2|a |≥4√2.当且仅当2|a|=1|a |,即a=±√22,且-√22≤x ≤√22时,g (x )取最小值4√2. 对点训练6解(1)f (x )+|x-1|+|2x-3|=|2x+1|-|x-1|+|x-1|+|2x-3|=|2x+1|+|2x-3|≥|2x+1-(2x-3)|=4,当-12≤x ≤32时等号成立,所以f (x )+|x-1|+|2x-3|的最小值为4.(2)不等式|m-1|≥f (x )+|x-1|+|2x-3|有解,∴|m-1|≥[f (x )+|x-1|+|2x-3|]min .∴|m-1|≥4,∴m-1≤-4或m-1≥4,即m ≤-3或m ≥5,∴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5,+∞).例7(1)解由于[(x-1)+(y+1)+(z+1)]2=(x-1)2+(y+1)2+(z+1)2+2[(x-1)(y+1)+(y+1)(z+1)+(z+1)(x-1)]≤3[(x-1)2+(y+1)2+(z+1)2],故由已知得(x-1)2+(y+1)2+(z+1)2≥43,当且仅当x=53,y=-13,z=-13时等号成立.所以(x-1)2+(y+1)2+(z+1)2的最小值为43.(2)证明由于[(x-2)+(y-1)+(z-a )]2=(x-2)2+(y-1)2+(z-a )2+2[(x-2)(y-1)+(y-1)(z-a )+(z-a )(x-2)]≤3[(x-2)2+(y-1)2+(z-a )2],故由已知得(x-2)2+(y-1)2+(z-a )2≥(2+a )23,当且仅当x=4-a 3,y=1-a 3,z=2a -23时等号成立. 因此(x-2)2+(y-1)2+(z-a )2的最小值为(2+a )23.由题设知(2+a )23≥13,解得a ≤-3或a ≥-1.对点训练7解因为2m-n=3,所以2m=n+3.(1)|m|+|n+3|=|m|+|2m|=3|m|≥9,所以|m|≥3,所以m ≤-3或m ≥3.故m 的取值范围为(-∞,-3]∪[3,+∞).(2)53m-13n +13m-23n =53m-13(2m-3)+13m-23(2m-3)=|m+1|+|m-2|≥3,当且仅当-1≤m ≤2(或-5≤n ≤1)时等号成立, 所以53m-13n +13m-23n 的最小值是3.。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不等式的基本

1.5.2 综合法和分析法[对应学生用书P19][读教材·填要点]1.综合法从命题的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公理、已知的定义及定理,逐步推导,从而最后导出要证明的命题,这种方法称为综合法.2.分析法从需要证明的命题出发,分析使这个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利用已知的一些定理,逐步探索,最后达到命题所给出的条件(或者一个已证明过的定理或一个明显的事实),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分析法.[小问题·大思维]1.如何理解分析法寻找的是使要证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提示:用分析法证题时,语气总是假定的,常用“欲证A 只需证B ”表示,说明只要B 成立,就一定有A 成立,所以B 必须是A 的充分条件才行,当然B 是A 的充要条件也可.2.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提示:综合法:A ⇒B 1⇒B 2⇒…⇒B n ⇒B (逐步推演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 即由条件出发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分析法:B ⇐B 1⇐B 2⇐…⇐B n ⇐A (步步寻求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 总之,综合法与分析法是对立统一的两种方法.[对应学生用书P19][例1] 已知a ,b ,c 均为正实数,且互不相等,又abc =1. 求证:a +b +c <1a +1b +1c.[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解答本题可从左到右证明,也可从右到左证明.由左端到右端,应注意左、右两端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左端含有根号,脱去根号可通过a =1bc <1b +1c 2实现;也可以由右到左证明,按上述思路逆向证明即可.[精解详析] 法一:∵a ,b ,c 是不等正数,且abc =1,∴a +b +c =1bc+1ac+1ab <1b +1c 2+1a +1c 2+1a +1b 2=1a +1b +1c. 法二:∵a ,b ,c 是不等正数,且abc =1, ∴1a +1b +1c=bc +ca +ab=bc +ca 2+ca +ab 2+ab +bc2> abc 2+a 2bc +ab 2c =a +b+c .(1)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主要利用基本不等式,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不等式的性质等知识,在严密的演绎推理下推导出结论.(2)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中所依赖的已知不等式主要是重要不等式,其中常用的有如下几个:①a 2≥0(a ∈R ).②(a -b )2≥0(a ,b ∈R ),其变形有:a 2+b 2≥2ab ,(a +b2)2≥ab .a 2+b 2≥12(a +b )2.③若a ,b 为正实数,a +b 2≥ab .特别b a +a b≥2.④a 2+b 2+c 2≥ab +bc+ca .1.已知a >0,b >0,求证a (b 2+c 2)+b (c 2+a 2)≥4abc . 证明:因为b 2+c 2≥2bc ,a >0, 所以a (b 2+c 2)≥2abc . 又因为c 2+a 2≥2ac ,b >0, 所以b (c 2+a 2)≥2abc .因此a (b 2+c 2)+b (c 2+a 2)≥4abc .[例2] a ,b 均为正实数,且2c >a +b .求证:c-c2-ab<a<c+c2-ab.[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分析法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解答本题需要对原不等式变形为-c2-ab<a-c<c2-ab,然后再证明.[精解详析] 要证c-c2-ab<a<c+c2-ab,只需证-c2-ab<a-c<c2-ab,即证|a-c|<c2-ab,两边平方得a2-2ac+c2<c2-ab,也即证a2+ab<2ac,即a(a+b)<2ac.∵a,b均为正实数,且a+b<2c,∴a(a+b)<2ac显然成立.∴原不等式成立.(1)当所证不等式与重要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或很难发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时,可用分析法来寻找证明途径.(2)对于无理不等式的证明,常采用分析法通过平方将其有理化,但在乘方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变形的等价性.(3)分析法证题的本质是从被证的不等式出发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证明的关键是推理的每一步都必须可逆.2.已知x>0,y>0,求证:(x2+y2)12>(x3+y3)13.证明:要证明(x2+y2)12>(x3+y3)13,只需证(x2+y2)3>(x3+y3)2,即证x6+3x4y2+3x2y4+y6>x6+2x3y3+y6,即证3x4y2+3x2y4>2x3y3.∵x>0,y>0,∴x2y2>0.即证3x2+3y2>2xy.∵3x2+3y2>x2+y2≥2xy,∴3x2+3y2>2xy成立.∴(x2+y2)12>(x3+y3)13.[例3] 已知a ,b ,c 均为正实数,且b 2=ac .求证:a 4+b 4+c 4>(a 2-b 2+c 2)2.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综合法与分析法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可先采用分析法将所要证明的不等式转化为较易证明的不等式,然后再用综合法证明.[精解详析] 欲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a 4+b 4+c 4>a 4+b 4+c 4-2a 2b 2+2a 2c 2-2b 2c 2, 即证a 2b 2+b 2c 2-a 2c 2>0,∵b 2=ac ,故只需证(a 2+c 2)ac -a 2c 2>0. ∵a 、c >0,故只需证a 2+c 2-ac >0, 又∵a 2+c 2>2ac ,∴a 2+c 2-ac >0显然成立. ∴原不等式成立.(1)通过等式或不等式的运算,将待证的不等式化为明显的、熟知的不等式,从而使原不等式易于证明.(2)有些不等式的证明,需要一边分析一边综合,称之为分析综合法,或称“两头挤”法,如本例,这种方法充分表明了分析与综合之间互为前提,互相渗透,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3.已知a >b >c ,求证:1a -b +1b -c +1c -a>0. 证明:法一:要证明1a -b +1b -c +1c -a>0, 只需要证明1a -b +1b -c >1a -c. ∵a >b >c ,∴a -c >a -b >0,b -c >0, ∴1a -b >1a -c, 1b -c >0,∴1a -b +1b -c >1c -a 成立. ∴1a -b +1b -c -1c -a>0成立. 法二:若令a -b =x ,b -c =y ,则a -c =x +y , ∵a >b >c ,∴x >0,y >0,证明1a -b +1b -c +1c -a>0, 只要证明:1x +1y -1x +y >0,也就是要证:y x +y +x x +y -xyxy x+y>0,即证:x 2+y 2+xyxy x +y>0,∵x >0,y >0,∴x +y >0,x 2+y 2+xy >0, ∴上式成立,即1x +1y -1x +y >0,故1a -b +1b -c +1c -a>0.[对应学生用书P20]一、选择题1.设a ,b 均为正实数,A =a +b ,B =a +b ,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B .A ≤B C .A >BD .A <B解析:用综合法(a +b )2=a +2ab +b , 所以A 2-B 2>0. 又A >0,B >0, ∴A >B . 答案:C2.已知x >y >z ,且x +y +z =0,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xy >yz B .xz >yz C .xy >xzD .x |y |>z |y |解析:由已知得3x >x +y +z =0, 3z <x +y +z =0,∴x >0,z <0. 由⎩⎪⎨⎪⎧x >0,y >z得xy >xz .答案:C3.若a >0,b >0,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b a +a b≥2B .a 2+b 2≥2ab C.b 2a +a 2b≥a +bD.1a +1b ≥2+2a +b解析:由b a∈(0,+∞)且a b ∈(0,+∞),得b a +a b ≥2b a ·ab,所以A 成立,B 显然成立,不等式C 可变形为a 3+b 3≥a 2b +ab 2⇔(a 2-b 2)(a -b )≥0.答案:D4.已知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且S =a 2+b 2+c 2,P =ab +bc +ca ,则( ) A .S ≥2P B .P <S <2P C .S >PD .P ≤S <2P解析:∵a 2+b 2≥2ab ,b 2+c 2≥2bc ,c 2+a 2≥2ca , ∴a 2+b 2+c 2≥ab +bc +ca , 即S ≥P .又三角形中|a -b |<c ,∴a 2+b 2-2ab <c 2. 同理b 2-2bc +c 2<a 2,c 2-2ac +a 2<b 2, ∴a 2+b 2+c 2<2(ab +bc +ca ).即S <2P . 答案:D 二、填空题5.已知a ,b ,c ∈R +,则1a +1b +1c与1ab+1bc +1a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1a +1b ≥21ab ,1b +1c≥21bc ,1a +1c≥21ab,三式相加可得1a +1b +1c≥1ab+1bc+1ac.答案:1a +1b +1c≥1ab +1bc +1ac6.若x >0,y >0,且5x +7y =20,则xy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xy =135(5x ·7y )≤135⎝ ⎛⎭⎪⎫5x +7y 22=135⎝ ⎛⎭⎪⎫2022=207.当且仅当5x =7y =10即x =2,y =107时取等号.答案:2077.已知a >0,b >0,若P 是a ,b 的等差中项,Q 是a ,b 的正的等比中项,1R 是1a ,1b的等差中项,则P 、Q 、R 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解析:由已知P =a +b2,Q =ab ,1R =1a +1b 2=a +b 2ab ,即R =2aba +b,显然P ≥Q ,又2ab a +b ≤2ab2ab=ab ,∴Q ≥R .∴P ≥Q ≥R . 答案:P ≥Q ≥R 8.若不等式1a -b +1b -c +λc -a>0在条件a >b >c 时恒成立,则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不等式可化为1a -b +1b -c >λa -c. ∵a >b >c ,∴a -b >0,b -c >0,a -c >0, ∴λ<a -c a -b +a -cb -c恒成立. ∵a -c a -b +a -c b -c =a -b +b -c a -b +a -b +b -cb -c =2+b -c a -b +a -bb -c≥2+2=4. ∴λ<4. 答案:(-∞,4) 三、解答题9.a ,b ,c 为互不相等的正数,且abc =1. 求证:1a +1b +1c>a +b +c .证明:法一:由左式推证右式∵abc =1,且a ,b ,c 为互不相等的正数,∴1a +1b +1c =bc +ac +ab =bc +ac 2+ac +ab 2+ab +bc 2>bc ·ac +ac ·ab +ab ·bc (基本不等式)=c +a +b . ∴1a +1b +1c>a +b +c .法二:由右式推证左式∵a ,b ,c 为互不相等的正数,且abc =1, ∴a +b +c =1bc+1ac+1ab<1b +1c 2+1a +1c 2+1a +1b 2(基本不等式) =1a +1b +1c .∴1a +1b +1c>a +b +c .10.已知a >b >0,求证:a -b28a <a +b2-ab <a -b28b.证明:要证a -b28a <a +b2-ab <a -b28b,只要证a -b24a<a +b -2ab <a -b24b,即证⎝⎛⎭⎪⎫a -b 2a 2<(a -b )2<⎝ ⎛⎭⎪⎫a -b 2b 2, 即证0<a -b 2a <a -b <a -b2b, 即证a +b a <2<a +bb, 即证1+b a <2<1+a b, 即证b a<1<ab 成立. 因为a >b >0,所以a b>1,b a<1,故ba <1,ab>1成立. 所以有a -b28a <a +b2-ab <a -b28b成立.11.已知实数a 、b 、c 满足c <b <a ,a +b +c =1,a 2+b 2+c 2=1.求证:1<a +b <43.证明:∵a +b +c =1,∴欲证结论等价于 1<1-c <43,即-13<c <0.又a 2+b 2+c 2=1,则有ab =a +b2-a 2+b 22=-c2--c22=c 2-c .①由a +b =1-c .②由①②得a 、b 是方程x 2-(1-c )x +c 2-c =0的两个不等实根,从而Δ=(1-c )2-4(c 2-c )>0,解得-13<c <1.∵c <b <a ,∴(c -a )(c -b )=c 2-c (a +b )+ab =c 2-c (1-c )+c 2-c >0,解得c <0或c >23(舍).∴-13<c <0,即1<a +b <43.。
用柯西不等式解在a+b+c=1条件下的不等式赛题

用柯西不等式解在a+b+c=1条件下的不等式赛题作者:曾春燕来源:《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9年第01期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8级硕研 510631摘要:本文通过使用柯西不等式来解决在a+b+c=1条件下的一类整式、分式、无理不等式以及函数最值的竞赛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与推广.关键词:柯西不等式;推广;试题各级各类数学竞赛中,经常涉及在a+b+c=1条件下的不等式问题. 经探索,此类问题都可以使用柯西不等式来解决.[⇩]简证a+b+c=1条件下的一类整式不等式例1 (前苏联奥尔德荣尼基市第三届数学竞赛试题)设a,b,c∈R+,且a+b+c=1,求证:a2+b2+c2≥.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得3(a2+b2+c2)=(a2+b2+c2)(12+12+12)≥(a+b+c)2=1,所以a2+b2+c2≥,且当且仅当a=b=c=时取得等号.推广1设a,b,c∈R+,且a+2b+3c=6,求证:a2+2b2+3c2≥6.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得6(a2+2b2+3c2)=(a2+2b2+3c2)(1+2+3)=[a2+(b)2+(c)2]·[12+()2+()2]≥(a+2b+3c)2=62,所以a2+2b2+3c2≥6,且当且仅当a=b=c=1时取等号.推广2设a,b,c∈R+,且a+b+c=1,求证:a2+b2+c2≥9abc.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得a2+b2+c2=(a+b+c)(a2+b2+c2)=[()2+()2+()2]·(a2+b2+c2)≥(a+b+c)2≥3·2=9abc,所以a2+b2+c2≥9abc,且当且仅当a=b=c=时取得等号.例2(1984列宁格勒数学竞赛试题)设a,b,c∈R+,且a+b+c=1,求证:a3b+b3c+c3a≥abc.证明因为a3b+b3c+c3a≥abc等价于++≥1. 由柯西不等式得2=(a+b+c)2=1,所以++≥1,即a3b+b3c+c3a≥abc,且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简证a+b+c=1条件下的一类分式不等式例3(1990日本IMO选拔题)已知a,b,c∈R+,且a+b+c=1,求证:++≥36.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得++=2=(1+2+3)2=36,且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简证a+b+c=1条件下的一类无理不等式例4 (2006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考试题)设a,b,c∈R+,且a+b+c=1,求证:++≤.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得⇔4a2b(b+c)+4b2c(a+c)+4c2a(a+b)≤(a+b)(a+c)(b+c)(a+b+c)⇔a3b+ab3+b3c+bc3+c3a+ca3-2(a2b2+b2c2+c2a2)≥0⇔ab(a-b)2+bc(b-c)2+ca(c-a)2≥0,这显然成立.从而得证. 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例5(1997“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高二年级一试试题)设a,b,c∈R+,且a+b+c=1,求证:++≤3.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得(++)2=(·1+·1+·1)2≤[()2+()2+()2]·(12+12+12)=(3a+1+3b+1+3c+1)·3=[3(a+b+c)+3]·3=18,从而++≤3,且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推广3设a,b,c∈R+,且a+b+c=m,求证:++≤(其中m,n均为正常数).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得(++)2=(·1+·1+·1)2≤[()2+()2+()2]·(12+12+12)=(na+1+nb+1+nc+1)3=[n(a+b+c)+3]·3=3mn+9,从而++≤,且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简解a+b+c=1条件下的一类函数最值例6(1990山东临沂高一数学竞赛试题)设a,b,c∈R+,且a+b+c=1,则++的取值范围是()A. [5,+∞)B. (5,+∞)C. [9,+∞)D. (9,+∞)解析由柯西不等式得++=·2=(1+1+1)2=9,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故选C.推广4设a,b,c∈R+,且a+b+c=1,求++的取值范围.解析由柯西不等式得·2=(1+1+1)2=9,从而++≥,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推广5设a,b,c∈R+,且a+b+c=1,求++的取值范围.解析++=++=+a++b++c=1+++.由柯西不等式得所以++≥,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例7(第11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高二培训题)已知a,b,c∈R+,且a+b+c=1,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解析由柯西不等式得(++)2=(·1+·1+·1)2≤[()2+()2+()2]·(12+12+12)=(a+b+c)·3=3,从而++≤,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推广6设a,b,c∈R+,且a+b+c=m,求证:++≤(其中m为正常数).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得(++)2=(·1+·1+·1)2≤[()2+()2+()2]·(12+12+12)=(a+b+c)·3=3m,从而++≤,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例谈含“abc=1”的条件不等式的证明

中 等 数 学
例 谈 含 “ b a c= 1 ”的 条 件 不 等 式 的 证 明
郑 燕 平 ,
( 浙江 省 金 华 一 中 ,20 5 311)
( 讲适合 高中) 本
=( A) "2 1一 u 4 u+1 - .
最近, 笔者对 含 “ b ac=l 的条 件 不 等 式 ”
√ 2
设= U
。 ∈。 】 ( , ’
≤
l+
2
+
( + ) 1
当且仅 当 口= 寸, u=
14 久 -
= 一
故 + (
:
( 一 + 学. — 2 学≤
注: 利用降元 思想解 此类 问题 , 题过程 解
比较 复杂 , 只 能 解 决 比较 简 单 的情 形. 且 另
讲解 : 注意 到
a b a b( b + 一 Z 口+ )
=
故 + + 惫 告 ++ ≥ . ( yz )3
≥
因此 , 证 不等式 成立. 所
3 2 利 用 口= , . b:上
V Z
,
( 一 ( 一 >0 a b) a b) . 1
ab・ b ac
一
c :
三 的 分 式代 换
则
口 + b +a 口 b +6 +口 a c b. b n6c
口
例 4 设 a b c∈ R+ 且 口c=1 求证 : ,、 , 6 .
1
2 6c
≤
- a+6 +a b  ̄T V( 2
+
+
≥1 . ≥1 ] 2 ’ 【
C
讲 :n ,÷c (、 ) 解设 = 6 ,÷ zR. ÷ = : + E
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

课前 预习案重要不等式
∀a,b∈R,有 a2+b2≥___2_a_b____,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 1.不等式中 a,b 的取值是任意的,a 和 b 代表的是实数,它们既可以是具体的 数字,也可以是比较复杂的代数式,因此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今后有不少不等式的 证明就是根据条件进行转化,使之可以利用该公式来证明. 2.不等式 a2+b2≥2ab 常变形为 ab≤a2+2 b2或 a2+b2+2ab≥4ab 或 2(a2+b2)≥(a +b)2 等形式,要注意灵活掌握.
∵a+b≥2 ab(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2a+abb≥1,
即 ab ≥1a+2 1b(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
综上得1a+2 1b≤ ab≤a+2 b≤
a2+2 b2(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
探究三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知能解读] 1.两个不等式(重要不等式、基本不等式)都具有放缩的功能,因此利用不等式 可以将数式放大或缩小,即可用来判断大小关系.
bc ac ab (1)已知 a>0,b>0,c>0,求证: a + b + c ≥a+b+c. (2)已知 a>0,b>0,a+b=1,求证:1+1a1+1b≥9.
解题流程:(以(2)为例) 第一步 泛读题目明待求结论:结合条件 a+b=1 将不等式左边进行适当变形. 第二步 精读题目挖已知条件:a>0,b>0,所以ba>0,ab>0. 第三步 建立联系寻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证明. 第四步 书写过程养规范习惯.
A.a2+b2≥2|ab|
B.a2+b2=2|ab|
C.a2+b2≤2|ab|
D.a2+b2>2|ab|
(B ) (A )
4.有下列不等式:①a+1a≥2;②(-a)+-1a≤-2;③a2+a12≥2;④(-a)2+-1a 2≤-2.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三角形的不等式关系与证明

三角形的不等式关系与证明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图形之一,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和关系对于几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三角形的不等式关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描述了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将对三角形的不等式关系进行探究,并给出相应的证明。
一、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不等式关系:1.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C + BC > ABAB + BC > ACAB + AC > BC这个不等式关系可以通过直观的几何解释来理解。
首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否则无法构成一个三角形。
想象一下,如果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那么它们就会共线,无法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
所以,一条边的长度必须小于其他两条边的长度之和。
2.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AC - BC < ABAB - BC < ACAB - AC < BC这个不等式关系的理解也可通过几何解释来推导。
假设我们有一个固定的边AC,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边BC的长度来构造不同的三角形。
当BC的长度逐渐减小时,与边AC连接的第三边的长度AB也会逐渐减小。
当BC的长度等于AC时,三角形退化为一条线段;当BC的长度小于AC时,就无法将其与AC连接起来。
因此,边BC的长度必须小于边AC的长度,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二、三角形不等式关系的证明下面我们将证明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首先,我们以"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为例。
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在边AC和边BC之间插入一条线段BD,使得D点在AC上。
那么,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不等式关系:AD + BD > AB (1)CD + BD > BC (2)现在,我们将上述两个不等式相加:AD + BD + CD + BD > AB + BC (3)由于BD + CD = BC,将其代入式(3)中得:AD + 2BD > AB + BC (4)由于AB + BC > AC,将其代入式(4)中得:AD + 2BD > AC (5)注意到AD + BD > BA,将其代入式(5)中得:BA + BD + BD > AC (6)化简式(6)得:AB + 2BD > AC (7)由于BD < CD,将BD替换为CD得:AB + 2CD > AC (8)根据式(8),我们得到了AC边长与AB边长的关系,即AC > AB。
例谈以“abc=1”为条件的不等式的证明

证明 : 由a b c = l , 则原不等式等价于
+ 。 而
: +
+ + ) ( 1 + ) 4
+ ≥
≥
三
证明 : 由三元均值不等式可得
x 3
a  ̄ b b c c ≥ c c 了甘 ( 詈 ) ( 广 ( 詈 厂 1 > 1 ,
2 0 1 3年 2月
新 颖 试 题
学 谋
例 谈 以“ a b c = 1 ’ ’ 为条件 的不等式 的证 明
◎福建 省厦 门第一 中学 王淼 生
研究 竞赛试题 的 同行 肯定注意 到一个 有趣 的现象 : 无论 是省市 、 全 国高 中数 学联赛 、 C MO, 还是 其他 国家数 学奥林 匹克竞赛 , 尤其是 I MO , 不等式 的证 明历来 是热 门
1 . 利 用 “ c = 1 ’ ’ 进 行 换 元: = , 则 有兀 1
Xi
,
‘
世界友谊杯数学竞赛试题 :
+ + ≥一 a + b +c
.
例4 ( 同例2 ) . 证明: 设 , 6 : , 。 : , 则 : 1 , 即只要证明 :
Y z
.
x + y
2
这正是第2 届世界友谊杯数学竞赛 试题. 策略 : 这样换元对高次分式特别有效 , 由此本题 可 以
推广 :
丽 1
+ 丽 1
+ 丽 1
≥ 3 . ‘
例7 ( 2 0 0 4 年罗 马尼亚数 学奥林 匹克试 题 ) 若a 、 b 、 C 、 d 均为正数 , a b c d = l , 试证 :
显然成立.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