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特征及特性

白芷的特征及特性
白芷的特征及特性

白芷的特征及特性

白芷为常用中药材,是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li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或杭白芷[A.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 uan]的干燥根。

白芷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功能。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牙痛、白带异常、疮疡肿痛等症。

河南禹县、长葛等地出产的白芷习称禹白芷;河北安国、定州等地出产的白芷习称祁白芷;浙江余杭、永康等地出产的杭白芷习称浙白芷;四川遂宁、达县等地出产的白芷习称川白芷。

一、形态特征

1.白芷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米--2.5米。根圆柱形,黄褐色,有分支。茎粗2厘米--5厘米,近圆柱形,中空,常带紫色,有纵沟纹。茎下部叶羽状分裂,有长柄,茎中部叶有2回--3回羽状分裂,叶无毛或稀被毛,基部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茎上部叶有显著膨大的囊状鞘。花小,无萼齿,花瓣5,白色,先端内凹。双悬果长圆形至卵圆形,黄棕色,有时带紫色。

2.杭白芷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米--2米。根圆锥形,顶部近方形,具4棱。茎粗4厘米--7厘米,圆柱形,中空,具细纵棱,表面黄绿色。叶互生。茎下部叶三角形,叶柄长3厘米--6厘米,基部扩大成鞘,茎上部叶有筒状叶鞘。复伞形花序,密生短柔毛,花黄

绿色,无花萼,花瓣5,卵状披针形,顶端反曲。双悬果扁平、椭圆形或圆形,有疏毛。

二、生态环境

我国的白芷主要生长于东亚季风气候区。主产区华北平原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寒少雪、春季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等特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特点。产区海拔多在50米--500米之间。白芷宜生长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

三、生物学特性

1.对光、温、水的要求白芷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怕高温,能耐寒,适应性强。白芷对光照长短、强弱虽不甚敏感,但光能促进其种子发芽。

白芷生长发育适宜温度幅度较大。种子在恒温下发芽率较低,在变温下则发芽较好,并以10℃--30℃变温为佳;幼苗期能耐?6℃-- ?8℃的低温,在5℃--25℃均能正常生长。在黄河以北地区,冬季严寒,植株枯萎,白芷以宿根越冬。在长江以南地区,冬季气温较高,植株仍能正常生长,而在炎热的夏季,植株则常常枯萎。

白芷对水分的要求以湿润为适度,整个生长期怕干旱。播种后缺水影响出苗,幼苗期干旱易造成缺苗,营养生长期则需水较多,但过于湿润或田间积水,易发生烂根。生长后期缺水易导致主根木质化,或出现根部过多分枝。

2.生长发育白芷播种后,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约10天--15天出苗。幼苗初期生长缓慢,翌年4月--5月植株发育最旺,4月下旬--6月根部生长最快,7月以后,植株逐渐变黄枯死,此时,白芷的根已长成。留种植株8月下旬天气转凉时又重生新叶,第3年4月开始抽薹,5月下旬--6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7月种子陆续成熟。种子发芽串为70%--80%。陈旧种子发芽率低,甚至不发芽。

白芷的功效和作用

白芷的功效和作用 导读:白芷(拉丁文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 白芷的功效和作用一: 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根呈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白芷还有美容功效,挑选大而色纯白无霉迹的白芷,取其根部,碾为极细末,掺入到一小瓶普通护肤品中,充分搅拌和匀,坚持使用,有一定的增白效果。 自然生长的白芷①兴安白芷,又名:达乌里当归,走马芹。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2.5米。根粗大,直生,有时有数条支根。茎粗大,近于圆柱形,基部粗约5~9厘米,中空,通常呈紫红色,基部光滑无毛,近花序处有短柔毛。茎下部的叶大;叶柄长,墓部扩大呈鞘状,抱茎;叶为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至长卵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锐尖,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基部下延成小柄;茎上部的叶较小,叶柄全部扩大成卵状的叶鞘,叶片两面

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短柔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10~30厘米;总苞缺如或呈1~2片膨大的鞘状苞片,小总苞14~16片,狭披针形,比花梗长或等长;花萼缺如;花瓣5,白色,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向内弯曲;雄蕊5,花丝细长伸出于花瓣外:子房下位,2室,花柱2,短,基部黄白色或白色。双悬果扁平椭圆形或近于圆形,分果具5果棱,侧棱成翅状。花期6~7月。果期7~9月。多生于河岸、溪边,以及沿海的丛林砾岩上。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栽培于四川、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等地。 本植物野生种的根,在东北作独活用,商品称香大活,参见独活条。 白芷花②川白芷,又名:异形当归。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直生,下面有数条支根。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细棱。叶互生;茎下部的叶2~3回3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长卵形至披针形;叶柄鞘状,抱茎;茎上部的'叶片逐渐简化成广阔膨大的叶鞘;叶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至淡绿色,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短刚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15~20厘米;总值缺,小总苞数枚,狭披针形至线形,较小伞梗为长;花萼不明显;花瓣5,白色,广卵形至类圆形,先端微凹,中央有一小舌片向内折曲;雄蕊5,花药椭圆形:子房下位,2室,花柱2。双悬果长椭圆形,分果右明显的5棱,侧棱有较木质化的翅。花期5~6月。果期6~7月。生长于山地林缘。分布黑龙江、吉林、

白芷简介

白芷 白芷(拉丁文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 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中文学名 白芷 拉丁学名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 别称 川白芷、芳香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伞形目

科 伞形科 族 前胡族 属 当归属 种 白芷 分布区域 产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 域 真核域 生态环境 田野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有分枝,径3-5厘米,外表皮黄褐色至褐色,有浓烈气味。茎基部径2-5厘米,有时可达7-8厘米,通常带紫色,中空,有纵长沟纹。 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下部有管状抱茎边缘膜质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形,长15-30厘米,宽10-25厘米,叶柄长至15厘米,下部为囊状膨大的膜质叶鞘,无毛或稀有毛,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多无柄,长2.5-7厘米,宽1-2.5厘米,急尖,边缘有不规则的

白芷的美容功效与作用简介

白芷的美容功效与作用简介 大家都知道,白芷这种草本植物,善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炎或各疖肿等病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具体都有哪些呢?现在,一起来看看以下两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白芷的美容作用及功效 白芷,又名川白芷、杭白芷、滇白芷、香白芷等,为伞形科植物白芷及杭白芷的干燥根,系常用中药材。 白芷味辛、微甘,性温。无毒。入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白芷性温,味辛,入肺、胃经。具有祛风解表,散寒祛湿,排脓止痛的功效。对于感冒头痛、鼻塞、鼻炎、牙痛、白带、风湿痹病、痈肿疮疡等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如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可用白芷、羌活各5克,薄荷、荆芥各10 克,淡豆豉5 克,葱白3 克,水煎代茶频饮;治偏头痛:可用白芷、川芎各10 克,葱白7根,水煎分2 次服;治慢性鼻窦炎:可用白芷、苏梗、薄荷、苍耳子、辛荑各30 克,熏蒸,以鼻吸收热蒸汽治疗,每天闻熏2~3 次,每次20 分钟;治牙痛:可用白芷100 克,冰片2 克,浸泡75%的医用酒精中,加盖密封10 天左右,用干棉球蘸药液置疼痛处,即可止痛,

且无毒副作用;治痔疮:用白芷60 克,紫草15 克,苦参、滑石、黄柏各30 克,水煎熏洗,每日2 次,每次40分钟。 食疗方 川芎白芷鱼头汤 原料:鱼头1 个,猪瘦肉,川芎3 克,白芷、山药、枸杞、 党参各5 克。 制作:先将鱼头和氽过的猪肉过油 煎炒,然后加入高汤或开 水,水开后将鱼头和肉捞 至汤罐中,再把洗净的药料 放入锅中,煮熟后将汤和药 料倒进罐中,文火煮90分钟 ,出锅前加入盐、味精、鸡 精等调味料即成。 功效:本品健脾益气,可增加人体 的肾精,还可起到健脑作用。 白芷多宝鱼汤 原料:白芷15 克,多宝鱼500 克,姜3 片,蛋清30克, 水淀粉2 勺,胡椒粉小半 勺、盐3 克、料酒半勺。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性温;味辛苦;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禁忌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苍术产于江苏茅山一带的质量最好,名茅术、茅苍术。 苍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春、秋两季挖取根茎,除去茎叶、细根、泥土,晒干,撞去须根,得中药材苍术。 苍术有健脾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震亨]曰:苍术治湿,上中下皆可用……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强脾,发谷之气。” 苍术的药材故事 许学士,是人们对宋代医道高明的大医学家许叔微的尊称。相传青年时代的叔微异常勤奋,每天攻读至深夜才上床入睡。许学士有一个睡前饮酒的习惯,大概是取民谚“睡前一口酒,能活九十九”以用酒养生之意吧!几年后,他时时感到胃中漉漉作响,胁下疼痛,饮食减少,每过十天半月还会呕吐出一些又苦又酸的胃液来。每到夏天,他的左半身不会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这到底是种什么怪病?许叔微陷入深思并四处求治。谁知遍求名医却总不见效,他心中十分苦恼。于是,许学士摒弃

了“医不自治”的信条,开始自己解救自己。他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湿阻胃”引起的。于是,他按照自己“用药在精”的一贯学术思想,选用苍术一味为主药,用苍术粉1斤,大枣15枚,生麻油半两调合制成小丸,坚持每天服用50粒。以后又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服用100-200粒。服药数月后,他的怪病逐渐减轻,直至获得痊愈。 为什么一味苍术有如此效力,对于许叔微的怪病有这样奇特的治疗效果呢?原来,许叔微素嗜饮酒,伤及了脾胃,脾虚不运则水湿不化,脾与胃互为表里而致“湿阻胃”,从而出现了胃中漉漉有声和夏天左半边身躯无汗而右半边有汗及呕吐胃液等内湿症状。脾属土,土爱暖而喜芳香。苍术气味芳香,性辛、温而味苦,归脾胃二经。药证相合,气味相投。苍术为芳香之品,善能醒脾化湿,湿邪属阴之气,得温则化。许叔微辨证准确,选药精当,一味药而收神功。还要认识的是,许氏坚持长期用药,且不断加大用药剂量的方法也是有良苦用心的。他深知湿邪性粘腻而滞,不易速去。只有坚持长期服药并逐渐加大剂量,才能增加药力在体内的积蓄,最终攻克湿邪。苍术的功效 【性味】 味辛;苦;性温 《本草衍义》:气味辛烈。 《珍珠囊》:甘辛。 《晶汇精要》:味苦甘,性温,无毒。 【归经】 归脾;胃;肝经 《珍珠囊》:足阳明、太阴。 《纲目》:入足太阴、阳明,手太阴、太阳之经。 《本草新编》:入足阳明、太阳经。 《本草再新》:入脾、肝二经。 【功效主治】 苍术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陶弘景:除恶气。 刘完素:明目,暖水脏。 《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 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 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

白芷(鲜)工艺规程

目录

2、生产工艺流程

4、质量监控:见“SCGL501301 白芷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

5.1 白芷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白芷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白芷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 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6.2 包装说明文字: 品名:白芷 规格: 产地: 重量: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生产企业: 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 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 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

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 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量 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 标签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数 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白芷膏的功效与作用

白芷膏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白芷膏吗?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白芷膏治疗呢?白芷膏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 白芷3两,白蔹3两,白术3两半,白附子(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及3两,细辛(去苗叶)3两。 【制法】 上为末,用鸡子白搜和匀,为丸如弹子大,瓷合中盛。 【功能主治】 面皯疱。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白芷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

白芷1两半,生干地黄1两半,甘草半两,当归3分,白蔹3分,附子3分(去皮脐),川椒2合。 【制法】 上锉细。以绵裹,用猪脂3斤,煎白芷焦黄,膏成,滤去滓,收盒器中。 【功能主治】 生肌。主金疮。 【用法用量】 每取涂于疮上。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八 【处方】 白芷半两,芎藭半两,木通半两,当归半两,辛夷半两,细辛3分,莽草3分。 【制法】 上锉细。以不中水猪脂1升,煎5-7沸,候白芷色焦黄,滤去滓,

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 鼻痛。 【用法用量】 每以枣核大,绵裹纳鼻中,日3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 白芷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去皮脐),白芍药半两,当归半两,川椒半两(去目),羌活半两,独活半两,藁本半两,川乌头半两(去皮脐),细辛半两,生姜5两,白僵蚕半两,黄蜡5两,猪脂2斤半(水浸2宿,逐日1换)。 【制法】 上锉细。先煎猪脂,去滓,入诸药,煎白芷色焦赤,以绵滤去滓,澄清,拭铛令净,慢火熬,入蜡消为度,用瓷盒盛。 【功能主治】

风毒流注,骨节疼痛,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 每取少许于火畔熁手摩之。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 白芷1两,当归1两,鸡屎白5两。 【制法】 上药用猪脂7两,麻油3两,以慢火煎白芷色黄,去滓,纳鸡屎白,搅和,煎如膏。入瓷器内盛。 【功能主治】 灭瘢。主伤寒豌豆疮愈后。 【用法用量】 每日涂摩疮瘢上。 【摘录】

白芷综述

白芷综述 一、概述 白芷是中医临床的常用药,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和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瘘,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等,近年来用于银屑病,白癜风的光化学治疗。药理实验证明白芷具有抗菌作用。白芷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香豆素等,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以线型呋喃香豆素为主,有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别异欧前胡素等。 二、基本情况 2.1来源 白芷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浙白芷、川白芷等的干燥根。 2.2 品种 2.2.1浙白芷(杭白芷) 长圆锥形且四棱明显,“疙瘩丁”多排成4行且较粗大,表面灰青或浅灰棕色,皱纹较少,断面方形,棕色形成层环明显。气香浓烈。 2.2.2川白芷 较浙白芷粗,但四棱不及断白芷明显,表面黄白色或浅棕黄色.皱纹较明显,断面方形亦不及浙白芷明显,常呈类圆环。“疙瘩丁”较粗大。气香浓郁。过去川白芷以四川遂宁所产为最佳,铜梁所产次之,其他产地叉次。 2.2.3禹白芷(会白芷) 形似胡萝卜,类圆形而细长,直径细于前二种.表面较光滑,横向皮孔(疙瘩丁)少且不及前二种明显,体轻,粉性不足,香气较弱。 2.2.4祁白芷 多指主产于河北安国一带的白芷,条细小,形似禹白芷,表面较光滑,“疙瘩丁”较少且不明显,粉性小,气微香,下部多有分支细尾。 2.2.5其他 其他产地(如湖南、陕西等地)所产白芷则条细,支根多,且粉性不足香气弱,多自产自销。 2.3科属 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伞形科前胡族当归属。 2.4分布 2.4.1习性分布 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地,白芷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及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 2.4.2地理分布 主产四川、杭州,东北华北地区大部分自产自销。 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5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1] 三、药理活性 3.1抗炎作用 白芷辛温,能行散祛寒;气味芳香,能走善通,通窍止痛,临床常用于风寒、各类头痛以及鼻炎、肠胃炎、月经不调、妇科炎症等。

药典白芷

Baizi ANGELICAEDAHURICAERADIX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var.formosana(Boiss.)ShahetYuan的干燥根。夏、秋问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长l0~25cm,直径1.5~2.5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纵行。顶 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鉴别】(1)本品粉末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圆球形、多角形、椭圆形或盔帽形,直径3~25μm,脐点点状、裂缝状、十字状、三叉状、星状或人字状;复粒多由2~12分粒组成。网纹导管、螺纹导管直径10~85μm。木栓细胞多角形或类长方形,淡黄棕色。油管多已破碎,含淡黄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10ml,浸泡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欧前胡素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1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一乙醚(3:2)为展开剂,在2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检查】水分不得过14.0%(附录ⅨH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Ⅸ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 15.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一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0nm。理论板数按欧前胡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欧前胡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bi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4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45ml,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1小时,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

中药材白芷行情小议

中药材白芷行情小议 白芷是大宗常用中药材,今年自四川产地开始产新后,行情迅速回调,回落幅度惊人,白芷为何如此回调,后期行情如何发展,本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白芷的自身特性 1、白芷的主产地 目前主要供应市场的白芷分为:四川白芷、亳州白芷、安国白芷,以四川白芷含量高,质量好,价格也高于其他产地的白芷,其次是亳州白芷,安国白芷价位最低。从产新的时间来讲四川白芷从6月份开始产新,之后8月份亳州白芷产新,安国白芷产新最晚,从11月份开始产新。白芷的产新期的时间相对较长,从四川到安国产新时间将近半年的时间。 2、白芷的生长周期短 白芷生长周期一年,在中药材品种中属于种植期相对较短的品种,生长周期短,一旦价格合理,药农扩种迅速,产量恢复的快,所以价格波动频率较快,而价格不合理,产量回调速度也快,是价格波动频繁的原因之一。 3、白芷高产、稳产 白芷的亩产量在300—350公斤,管理好的地块亩产量可达400公斤左右。从家种中药材一年生的品种来比较,白芷的产量可谓高产。从白芷的种植难易程度来讲,白芷对土壤和种植技术要求不高,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的影响,白芷的亩产量是相对稳定的,也是药农比较喜欢种植的原因。 二、白芷的历史行情分析 白芷生长周期一年,种植缩减快,恢复速度也快,而且产区今本都是老产区,药农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导致价格波动频率也快。以四川白芷近十年的历史价格来看,2004年白芷价格处于低谷,价格最低回落到3元,因为连续四年的低价,药农种植积极性降低,2005年产新后行情开始上涨,2006年创下最高价10元,随后在产新的压力下,行情回调,2008年在产量大增和外围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影响,行情再次回落至3元。2009年行情开始缓升,在中药材普涨的带动下,2011年白芷创下历史最高价18元。2012—2013年属于行情震荡阶段,但白芷的行情一直处于相对偏高的价位,药农的种植积极性明显增加,2014年产量大增,且有陈货等待消耗,药商的投资积极性降低,行情大幅回调。 三、白芷价格分析 白芷产新后,行情回调,目前四川产地统货交易价8—8.5元,亳州白芷小统货交易价5—6元,大统货交易价7—8元,安国白茬货交易价9—9.5元,黄茬货交易价7—7.5元,目前安国地区白芷尚未产新,今年安国地区种植面积

从白芷古今使用,谈中医懂中药的重要性

从白芷古今使用,谈中医懂中药的重要性 白芷,始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祛湿 解表、通窍止痛之功效,用量大,用途广。 芷品质和品种要求较高,但现代中医使用时,会发现同一药方中的白芷达不到古方中描述的药效。其实白芷也分五六个 品种,各有不同,医家该如何分辨优劣,回归传统呢?今天 本草君就和各位讲讲白芷图:川白芷饮片图01 历史 中医惯用何种白芷?白芷自古就是中医钟爱的一味药。古时候的药铺对白芷的质量是很挑剔的,不同种类的白芷价格也千差万别。白芷品种众多,分川白芷、杭白芷、祁白芷、亳 白芷、香白芷、岩白芷等品种。那古代中医常用的是何品种 的白芷呢?图:川白芷饮片细节(层环、油脂点明显 可见)据明代赵宜真的医学著作《外科集验方》记载的排脓散,是明确写的需要川白芷入药。《普济方》卷三二二大圣散也点名需要川白芷、川椒、川芎等药。而在清代《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的“冲和膏”,处方规定要使用杭白芷。这么说来,川白芷和杭白芷应该是最好的白芷了。那么作为中医和药师,如何分辨各个品种的白芷呢?02 各种类白 芷鉴别要点首先,白芷药典标准的基源有两个,一是伞形科 植物“杭白芷”,二是伞形科植物“白芷”。川白芷(正品) 川白芷和杭白芷都来源于植物“杭白芷”。质量是白芷家族中

最好的。川白芷主产于四川遂宁及其周边,是传统道地产区。 原药材特征:类圆锥形而无明显的棱脊,有支根,头显方形。 表面有众多皱纹,分布有少数横向瘤状突起,突起处色较深。 质坚硬而较轻。饮片特征:表面浅土黄色,粉性不强,可见 棕色环纹形成层环状。香气浓,味苦辛。杭白芷 正品)杭白芷又名浙白芷,主产浙江,同样也是传统道地白芷的 产地。原药材特征:类圆锥形而具四棱,表面有较少 的纵皱纹,布有多数长0.5?1厘米的皮孔样瘤状突起,习称 '疙瘩丁',多排列成四纵行,体形因之而具四棱,突起处色较深。质坚硬。饮片特征:白色或类白色,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形 成层环状棕色,近方形。气芳香,味辛、微苦。 白芷和杭白芷质量上乘,但产量较亳白芷等要少,容易被冒充。最 简单的白芷饮片鉴别方法是看饮片中是否有接近方形的饮片(如下图)。这是伞形科植物杭白芷的独有特点。 图:川白芷饮片中独特的方形饮片,层环也呈方形白芷(正品)禹 白芷、祁白芷都基源于伞科植物“白芷”。这也是药典收录的正品 白芷,但质量不如“杭白芷”。禹白芷主产于安徽亳州,也叫亳白芷,近些年发展面积大,产量也大。 原药材特征:表皮灰棕色,形似胡萝卜,类圆形而细长,直 径细于杭白芷。表面较光滑,横向皮孔(疙瘩丁)少且不及杭 白芷明显,体轻,粉性不足,香气较弱。祁白芷正品)祁白芷主产于河北。与禹白芷类似。原药材特征:

水稻优质高产品种介绍

水稻优质高产品种介绍 早稻品种 淦鑫203 (国审稻2009009、赣审稻2006062) 1、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一般亩产500-600公斤,高产栽培达650公斤以上。2007年“百千万”连片示范工程,经专家测产验收,亩产高达670.50公斤。2008年国家农业部超级稻测产验收亩产达649.9公斤2009年“江西省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余干县点)测产验收亩产达699.86公斤。 2、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分蘖力强、千粒重大、结实率高、适应性广株型适中,剑叶短宽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1.8万穗,株高95.5厘米,结实率86.3%,千粒重28.3克。通过2006-2009年近四年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省种植,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表现高产、稳产,适宜各种土壤条件和种植水平条件下种植;抗性较好,稻瘟病综合指数4.7级。 3、生育期适中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与金优402相当。 4、栽培要点适时播种,赣南在3月中旬播种,赣中、北在3月下旬播种,秧龄25-30天。亩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亩大田用种量2.0公斤,塑料软盘育秧3.1-3.5叶抛秧,水育秧4.5-5.0叶移栽;合理施肥,注意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多施磷、钾肥;水分管理做到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干湿壮籽;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 荣优9号—早稻中熟偏早、矮秆抗倒伏超级稻苗头品种 (赣审稻2008040) 1、早稻中熟品种,江西作早稻全生育期112天左右; 2、株叶形态好,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千粒重较大,株高85-90厘米,结实率高,米质优;抗性好,抗稻瘟病能力好于对照品种; 3、产量高、产量稳,适应性广,一般亩产500-550公斤,高产栽培达600公斤以上,而且通过近三年在江西、广西等省种植,表现产量较高、稳,适宜性强; 4、栽培要点:3月20-25日播种,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亩大田用种量1.5-2.0公斤,抛秧2-3公斤;塑料软盘育秧3.1-3.5叶抛秧,水育秧4.5-5.0叶移栽;合理施肥,注意施足基肥,多施磷、钾肥;水分管理做到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干湿壮籽;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 超级早稻——陆两优996

滇白芷果的功效与作用

滇白芷果的功效与作用 在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的过程中,中药在种类和数量上规模已经相当惊人,所以选择中药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都是有着很好的效果,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滇白芷果。 【英文名】 Heracleum scabridum Franch. 【别名】 土蛇床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糙叶独活的果实。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全株被粗糙的细刺毛。根纺锤形, 有香气,下部分枝。茎圆柱形,中空,具纵沟纹,被白色刺毛,上部分枝。茎下部叶轮廓卵形至三角形,二回羽状深裂,长5-20cm,宽5-7cm,裂片宽卵形至条椭圆形,长2.5-5cm,宽1.5-2cm, 边缘具不等的齿牙,表面绿色,粗糙而细皱背面浅绿色,两面均被刺毛,以背面较多;茎上部叶与茎下部形状相似,基部有阔叶鞘,密被灰白以刺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伞梗长14-18cm;总苞片缺或1-3,线状披针形,伞辐13-17,有粗毛,小总苞片 4-5,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30余朵;萼齿短,线状三角形;花瓣白色,二型,外转者为辐射瓣;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丝粗而弯曲;花柱基圆锥形,花柱2,较短,叉开。分生果倒卵形或卵形,长7-8mm,宽5-6mm,光滑,每棱槽有油管1,棒形,长 度为分生果长度的1/2或超过,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5-6,果 期8-9月。 【性味】 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燥湿;止痒。主风疹;湿疹;阴痒带下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撒。 【摘录】 《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滇白芷果的一些基本资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学一点中草药的知识,这样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白芷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方案

中药材白芷种苗繁育技术方案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怕高温,耐寒,适应性较强。根据公司多年的试验,结合其生物学特性,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种植为好。 2、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2000公斤,复合肥100公斤作基肥。施完后进行翻耕,深度达1尺以上为好,翻后晒土使之充分风化,晒后再翻耕一次。整平耙细后作畦,畦高15~20厘米,畦宽1.5米,畦面要平坦,以利于灌水排水,表土要平整细碎以利幼苗出土。 3、播种 3.1播种时间以秋播为主,在10-11月份播种为宜。 3.2拌种播种前用适量细土将种子拌匀,每亩种子用量12公斤。 3.3播种将拌匀细土的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淋透水。 3.4覆膜畦面插上架材,覆膜。 4、田间管理 4.1温度监控育苗期间棚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温度过 高时揭开棚两次的薄膜,必要时覆盖遮阳网。 4.2不定期浇水育苗期间经常观察苗床水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补水。

4.3中耕除草视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中耕除草,同时间去弱苗。 5、取苗 白芷苗长至10cm左右时,即可移栽,移栽前20天,取掉架材和薄膜进行炼苗。 中药材白芷种植管理技术方案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怕高温,耐寒,适应性较强。根据公司多年的试验,结合其生物学特性,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种植为好。白芷对前作要求不严,甚至前作白芷生长好的连作地也可选用。 2、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2000公斤作为基肥,施完后进行翻耕,深度达1尺以上为好,耙平。3、移栽 每年3-4月,苗高约10厘米时进行移栽,株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每穴栽苗2-3株。 4、中耕除草 应结合定苗同时进行。定苗前除草可用手拔或用浅锄,定苗时可边除草,边松土,边定苗,以后逐渐加深,次数依土壤干湿程度和杂草生长情况而定,松土时一定注意勿伤主根,否则容易感病。当叶片逐渐长大,畦面上封垄荫闭以后,就不必再除草了。 5、追肥 白芷耐肥,移栽后15天左右生长开始旺盛,可在定苗

水稻简介(英文描述)

Rice Genome review : Rice Genome review Sushama Salgaonkar M.Sc.part II 17-09-12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The world’s first genome of a crop plant that was completely sequenced Rice-monocarpic annual plant that usually grows between 1 and 1.8 meters tall with long slender leaves 50–100 cm long and 2–2.5 cm broad. Its small, wind-pollinated flowers are characteristic of grasses. The seed is a grain normally 5–12 mm long and 2–3 mm thick The rice genome is well mapped and well characterized, estimated 400 to 430 Mb. Japonica and Indica: Japonica and Indica three main varieties- Oryza sativa : Indica : variety is long-grained, for ex. Basmati rice, grown notably o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Japonica : Japonica rice is short-grained & high in amylopectin (thus becoming "sticky" when cooked), and is grown mainly in more temperate or colder regions such as Japan. Javonica : Javonica rice is broad-grained & grown in tropical climates. Rice is a model cereal plant: Rice is a model cereal plant The small size of its genome (430 Mb) its relatively short generation time its relative genetic simplicity (it is diploid, or has two copies of each chromosome). easy to transform genetically. belongs to the grass family the greatest biodiversity of cereal crops Institute which sequence the particular chromosome: Institute which sequence the particular chromosome Sr no. Rice sequence participant Chromosomes 1 Rice Genome R esearch Program (RGP)Japan 1,6,7,8 2 Korea Rice Genome Research Program (Korea) 1 3 CCW(US) CUG(Clemson university) Cold spring Harbor University 3,10 4 TIGR –US 3,10 5 PGIR-US 10 6 University of Wisconsin-US 11 7 National Center of Gene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china 4 8 Indian rice genome program-university of Delhi 11 9 Academia sinica plant genomic center (Taiwan) 5 10 Genoscope -France 12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Sr no. Rice sequence participant Chromosomes 13 Universidad fedral de Pelotas -Brazil 12 14 Kasetsant University –Thailand 9 15 MG Gill University –Canada 9 16 John innescenter –U.K 2 Milestone in rice genome sequencing : Milestone in rice genome sequencing 2)Feb 1998 -IRGSP launched under coordination of RGP 1)Sept 1997 – Sequencing of the rice genome was initiated as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mong 10 countries 5)Dec 2002 – IRGSP finished high-quality draft sequence (clone-by-clone approach) with a sequence length, excluding overlaps, of 366 Mb corresponding to ~92% -RG 3)April 2000 – Monsanto Co. produced a draft sequence of BAC covering 260 Mb of the rice genome; 95% of rice genes were identify identified

白芷功效作用、白茯苓功效作用、白芨功效作用

白芷粉 【功效】:美白、润肤、祛斑 【白芷介绍】: 味香色白,为古老的美容中药之一,市场上以其为原料的化妆品和美容品层出不穷,而纯正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为显著:白芷对美白祛斑有显著的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让肌肤润泽光滑,滋润的容颜呈现出水一样的灵气。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芷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美容的作用。 【使用方法】: 1、银玉面膜 材料:白芷粉5克、白茯苓粉5克、银耳汤(取干银耳加水熬煮即可)适量; 用法:将白芷粉和白茯苓粉用银耳汤调成糊状即成,晚睡时用此面膜敷脸,次日清晨洗去;连用1个月以上。 功效:本方有营养皮肤、淡化色素斑的功效,银耳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锌、胶原蛋白等成分,有营养皮肤的作用,白芷活血祛风,茯苓可淡化黑斑和疤痕,坚持用此面膜1个月,可消除皮肤色素斑。 2、白芷单方面膜 材料:白芷粉适量,橄榄油; 用法:取适量白芷粉用橄榄油调匀,洗脸后涂于面部即可; 功能:祛风润肤,治疗面部色斑,增白. 3、三白面膜 材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蜂蜜或牛奶适量; 做法:将以上三种粉混和,冬天加蜂蜜适量调和,如果感觉粘就加几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肤就只加牛奶适量调和,敷面20到3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 功效:柔嫩肌肤、美白润泽。 4、控油保湿面膜 材料:绿豆粉3茶匙、白芷粉2茶匙、蜂蜜、牛奶适量; 做法:将绿豆粉与白芷粉混合,再混入牛奶或蜂蜜适量拌匀,敷于面上约15分钟后清水洗净便可,每周可做2~3次: 功效:最适合油脂分泌过多或暗疮肌肤使用,因为面膜具有消炎抗菌及清洁的功能。 5、祛斑面膜 材料:白芷粉、玉竹、川芎、防风等研成细粉,酿造食醋(白醋)适量;

水稻的特点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水稻的一生(王维金,1998.8) 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蘖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 开花结实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蘖期。秧苗期指种子萌发开始到拔秧这段时间;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需要5-7天时间地上部才能恢复生长,根系萌发出新根,这段时期称返青期。水稻返青后分蘖开始发生,直到开始拔节时分蘖停止,一部分分蘖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后能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的分蘖以后不能抽穗结实或渐渐死亡,这部分分蘖称为称为无效分蘖。分蘖前期产生有效分蘖,这一时期称有效分蘖期,而分蘖后期所产生的是无效分蘖,称无效分蘖期。 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分蘖增加,叶片增多,建立一定的营养器官,为以后穗粒的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的苗架,要求有较高的群体质量,应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否则不仅容易造成病虫为害而且也容易造成后期生长控制困难而贪青倒伏等,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很大。 水稻生殖生长期包括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开始到长出穗为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齐穗这段时间,一般5-7天;灌浆结实期是指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的时期,又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水稻生殖生长期的生育特点是长茎长穗、开花、结实,形成和充实籽粒,这是夺取高产的主要阶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视肥、水、气的协调,延长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质积累转化率,达到穗数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结实率高。 温度水稻为喜温作物。生物学零度粳稻为10℃、籼稻12℃,早稻三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稻秧苗温度高于40℃易受灼伤。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小孢子阶段及减数分裂细线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杂交稻25~30℃),当遇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粳稻)或2~3天低于22℃(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以上(杂交稻32℃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之间,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温度在13~15℃以下灌浆相当缓慢。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

白芷种子批发价格

白芷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亳州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常年供应各种中药材种苗,赤芍苗,丹参苗段,何首乌苗,苍术芽,白术芽,知母苗,射干苗,油用牡丹苗,防风芽,玄参芽,板蓝根种子,柴胡种子,桔梗种子,菊花苗,白芍芽,白芷种子,丹参种子,赤芍种子,牡丹种子,各种绿化用苗,及各种中药材苗后除草剂,杀菌剂。 白芷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有分枝,径3-5厘米,外表皮黄褐色至褐色,有浓烈气味。茎基部径2-5厘米,有时可达7-8厘米,通常带紫色,中空,有纵长沟纹。 白芷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下部有管状抱茎边缘膜质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形,长15-30厘米,宽10-25厘米,叶柄长至15厘米,下部为囊状膨

大的膜质叶鞘,无毛或稀有毛,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多无柄,长2.5-7厘米,宽1-2.5厘米,急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白色软骨质粗锯齿,具短尖头,基部两侧常不等大,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花序下方的叶简化成无叶的、显著膨大的囊状叶鞘,外面无毛。 白芷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直径10-30厘米,花序梗长5-20厘米,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伞辐18-40,中央主伞有时伞辐多至70;总苞片通常缺或有1-2,成长卵形膨大的鞘;小总苞片5-10余,线状披针形,膜质,花白色;无萼齿;花瓣倒卵形,顶端内曲成凹头状;子房无毛或有短毛;花柱比短圆锥状的花柱基长2倍。 一般白芷种子的价格200粒为9元左右,不同的产地价格稍有不同。而购买时如果购买一斤价格在30-50元之间。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白芷种子批发价格优惠,品种好。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是以地道特色药材种植及药材种苗繁育、药材种植,药材种子加工全方面发展的科技企业。种类繁多的的药材种子及药材种苗能,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药材种植基地占地一万六千多亩,年生产能力达2000多吨,为客户提供

白芷在调料中的作用

白芷在调料中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白芷是一味药材,对于止痛以及消肿等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但其实除了可以作为药材之外,白芷还可以作为调料来使用。白芷可以和其他的调料等一起配制,可以提升食物的味道,从而使得食物更加鲜美。在大家常吃的调料当中,几乎都离不开白芷。那么,白芷在调料当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白芷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根呈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 白芷既是药材,又是香料调料。其味芳香、微苦,具有去异味,增香味,调节口味,增进食欲的作用。 白芷的功效编辑本段回目录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1、《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2、《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 3、《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 4、《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

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疵瘢。 5、《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6、《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白芷的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1、白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小量白芷毒素对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均有兴奋作用,能使血压上升, 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量应用能引起强直间歇性痉挛,继而全身麻痹。 2、白芷有解热镇痛作用。 3、白芷有抗炎、抗菌作用。川白芷水煎剂对各种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L型结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白芷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 菌、石膏样子芽孢癣菌等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1:3)对奥杜盎氏子芽孢癣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白芷有降血压作用,其所含异欧前胡素和印度??对猫有降血压作用,作用时间维持1.5小时。 5、白芷有光敏作用,其所含的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可用于治疗白癜风。 6、白芷有活化交感系统激素、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7、白芷有止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