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电站

合集下载

三峡电站

三峡电站

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Three Gorges Hydro Projeot) 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位于中国长江干流三峡中的西陵峡,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距三峡出口南津关38km,在已建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40km,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简称三峡工程。

规划概要枢纽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56%。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4300m3/s,实测最大洪水流量71100m3/s,历史最大洪水流量105000m3/s,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5.3亿t。

坝区地壳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坝址区河谷开阔,谷底宽约1000m,河床右侧有中堡岛,将长江分为大江和后河。

两岸谷坡平缓,冲沟发育,岩石风化层较厚。

坝址基岩为坚硬的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强度高,断层不发育,裂隙规模较小,以陡倾角为主,微风化和新鲜岩体的透水性微弱。

坝址具备修建高坝的良好地质条件。

中国对兴建三峡水利工程的设想和探索由来已久。

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曾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

1944年中国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的萨凡奇,J.L.博士等协作进行了建坝方案的研究,提出了在南津关建坝的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三峡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勘测、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

1986年原水利电力部组织各方面专家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认为三峡工程对长江中游防洪的作用不可代替,发电、航运效益巨大,移民及环境问题可以妥善解决,应早日兴建。

根据论证成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于1989年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务院审查后,于1992年4月3日在第7届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将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方案的要点是,合理选择枢纽工程规模和确定水库正常蓄水位。

三峡工程的发展历程

三峡工程的发展历程

三峡工程的发展历程
三峡工程是中国自行设计、建设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位于长江上游湖北省宜昌市、湖南省恩施州和重庆市奉节县交界处。

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 筹备阶段(1992年-1994年):在1992年,中国政府启动
了三峡工程勘测设计工作,并于1994年通过三峡工程可行性
研究报告,正式确定了该工程的建设方案。

2. 开工阶段(1994年-1997年):1994年12月,三峡工程开
工建设。

在这个阶段,主要进行了临时船闸、临时电站、三峡大坝的施工,为工程后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3. 大坝建设阶段(1997年-2003年):1997年,三峡大坝开始正式施工。

2003年,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该阶段的
重点工程包括主坝、坝址移民安置与环境治理等。

4. 水电站建设阶段(2003年-2012年):2003年,三峡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

在这个阶段,相继建成了26台水轮机组,形
成了强大的发电能力。

5. 工程完工阶段(2012年-2015年):2012年,三峡工程全部建设任务完成。

2015年,全面通过验收,正式交付使用。

6. 改造提升阶段(2015年至今):由于长江上游洪水威胁以
及需要提升工程安全性和效益,三峡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造提升工作,包括大坝抗洪措施、导流洞加固、发电机组升级等。

三峡工程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水电供应问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提供了重要的航运和洪水防灾功能。

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

日期:2011-05-24 10:30:00 作者:来源:人民日报三峡大坝简介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600多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现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它的建成投产,必将标志着中国人用智慧和力量铸就了又一个奇迹!三峡工程的重要建设历程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

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的结果,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2010年7月,三峡电站机组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

(日发电量可突破4.3亿度电!占全国日发电量的5%左右)。

1949年,中国总发电量仅为43亿度。

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

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建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

在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

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5倍于葛洲坝,10倍于大亚湾核电,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水力发电的20%)。

从基本设想到开工在长江三峡建造大坝的设想最早可追溯至中华民国的开创者孙中山先生,他在《建国方略》(1919年发表)一书中认为长江“自宜昌以上,入峡行”的这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利”(第二计划第四部庚)。

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利与弊

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自开工以来,就一直有媒体报道其中存在部分贪 污腐败现象。到2004年末,查处的贪污资金已有4000多万,大 部分都是挪用或者侵占移民款。
三峡工程的影响、争议和对策
政治争 议
预期效 益和实 际情况
对生态 环境的
影响
移民问 题
泥沙淤 积问题
对名脏 古迹的
影响
政治争议
三峡工程的支持者们相信该工程将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并能拉动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反对者们则认为该工程 劳民伤财,是政府领导人好大喜功、打算青史留名的表现。
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利与弊
• 长江三峡介绍 • 三峡水电站 • 三峡之影响、争议和对策
运输0907 闫迪 09253059
长江三峡介绍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 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 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的瑰宝,古往今来,闪烁 着迷人的光彩。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 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
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市 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 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 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 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 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 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的结果,通过了《长江 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 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主要问题
三峡的成因和位置是什么?
三峡工程的选址、主要设施和规模如何?
三峡工程建设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 湖北宜昌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工程38千米。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景观图
二、长江三峡工程的作用:
防洪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3.将下列地理名称与其属于长江上、中、下游的位置用线连接起来:
返 回
4.长江素有____________之称,干支流通航里程达______多千米,约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______,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5.现在,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长江洪水对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6.长江流域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长江全国居世界第______位。 7.长江在______、______二省分别与两个著名的淡水湖沟通,______和______两条大支流分别注入两湖。 8.长江从源头经______高原奔腾而下,经______山区的高山峡谷,陡降至______盆地,这是长江水能最丰富的地段。再向东,深切______山,形成著名的______。
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准?
知识回顾 B1 B2
A1 A2 A3 A4 A5 A6
自然原因: ①流域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文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流域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 : ①中上游过度砍伐,使得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降低;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河床_____,河道的____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________的功能削弱. 长江洪水的形成,首先是____原因;其次才是___原因,它____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

初二三峡知识点总结

初二三峡知识点总结

初二三峡知识点总结一、三峡的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东起湖北宜昌市西陵峡,止于重庆市巫山县瞿塘峡,全长193公里,主要包括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

三峡是中国长江三大峡谷之一,也是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地。

二、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三峡大坝是一个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49米,最大坝高181米,工程总投资超过1800亿人民币。

大坝的主要功能包括防洪、发电、航运、提高水体水质等。

大坝的建设不仅改善了长江的洪水防治能力,还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三、三峡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共有32台水轮发电机组,每台机组的装机容量为700兆瓦。

目前,三峡水电站已成为中国甚至世界上最重要的发电基地之一,每年发电能力可达到1000亿千瓦时以上。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减少碳排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四、三峡生态环境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其中有一些积极的效果,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三峡大坝的防洪功能有效减少了长江流域的洪灾风险,而水电站的建设也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了碳排放。

但同时,三峡大坝的建设也改变了长江的水质和渔业资源,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因此,保护和修复三峡生态环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五、三峡的旅游景点除了水利工程,三峡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瞿塘峡、巫山、西陵峡等。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宽阔的峡谷,是观赏风景的绝佳之地;巫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神奇的自然景观;而西陵峡则是长江三峡中最险峻的峡谷之一,能够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恢弘。

总之,三峡是中国水利工程的一个典范,它不仅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然而,三峡的建设与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保护和发展这一宝贵的资源。

三峡工程意义和作用

三峡工程意义和作用

03
三峡工程的作用
对环境的影响
防洪减灾
促进生态保护
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减少了洪涝灾 害的发生,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 护和修复,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 护了库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多 样性的发展。
改善水质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改善长江流域的水 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水库的调 节作用,减少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提 高了水质。
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使得下游河道 的流量更加稳定,提高了航道的通航 能力。同时,三峡工程的建设还改善 了航道的通航条件,提高了航行的安 全性。
灌溉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为周边地区的农业 灌溉提供了便利。三峡水库的调节作 用使得下游河道的流量更加稳定,为 农业灌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促进了周边地区的 农业发展。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使 得农田的产量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当 地农民的收入增长。
资源利用
优化水资源利用,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发 展。
与其他大型工程的协同发展
区域协调
加强与其他大型工程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 化和资源优化配置。
优势互补
发挥各自工程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 赢。
生态环境保护
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 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估
生态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生 态环境产生了影响,包括 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改变、 水质的改变等。
气候影响
有研究认为三峡工程的建 设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 了影响,如降雨量、温度 等。
地质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周边地 区的地质结构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如地震、滑坡等。

世界第一大水电站是哪个

世界第一大水电站是哪个

世界第一大水电站是哪个三峡大坝是中国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

而三峡年发电量只有847亿千瓦时,还没有世界第二大的伊泰普水电站多。

这样的对比不免令人有些失望,毕竟三峡工程浩大,若是没有发挥出它该有的水平,那岂不是说,三峡的建设是不合格的吗?别急,让我们来看看这件事的内情,事实远非你想象得那样简单。

为什么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还不如第二名高?难道是技术原因吗?不不不,就从世界前二十的发电站数据来看,有超过一半的发电站都来自我国,就知道“技术落后”这个原因根本站不住脚了。

更何况,我国的“基建狂魔”,虽然不敢说是无敌的存在,但也不至于输给巴西等国家。

既然不是建造大坝和水电站的技术原因,那就只有可能是自然因素了。

众所周知,发电站利用水流发电。

落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带动发电机运转,使发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电能。

平缓的水流带来的势能和湍急的水流带来的势能是不一样的。

水流越湍急,最终产生的电能就越大。

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中游,经过多年的监测,其平均径流量几乎为1万亿立方米。

流经三峡的河水平均径流量约为4500亿立方米。

与多年平均径流量只有7000多亿立方米的巴拉那河和多年平均径流量只有2800多亿立方米的伊泰普水电站相比,三峡水电站优势很大,排第一是很合理的。

两个水电站的水位相差不大。

三峡水电站坝高185米,上下游相差近113米。

溥仪水电站稍高,坝高196米,上下游落差约120米。

所以目前来看,三峡水电站的优势是明显的。

这就奇怪了,三峡装机量大,发电所需的流量也很有优势,那么为什么发电量却反而落后呢,难道有一半发电机都在“偷懒”吗?说中了,还真是这个原因。

试想一下,一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发电的水电站,和一个偶尔发电的水电站,如果其他条件差距不大,那么哪一个的发电量会更多?毫无疑问是常年发电的那种。

由于我国长江流域的降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非常大,在夏季降水过于集中,基本上每年的降水量有70%都来自于6、7、8月;冬季降水量极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0%,为了保障长江流域的作物安全与人群安全,三峡大坝必须在蓄水水位超过警戒线时泄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力发电站
定义
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位差产生的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的电站
基本原理
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

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势能变成机械能,又变成电能的转换过程。

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

又称水电厂。

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

利用这些建筑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机与发电机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

有些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还常有为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等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其他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水电站枢纽或水利枢纽
式,即按集中水头的手段和水电站的工程布置,可分为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和坝-引水混合式水电站三种基本类型。

这是工程建设中最通用的分类方法。

②按水电站利用水头的大小,可分为高水头、中水头和低水头水电站。

世界上对水头的具体划分没有统一的规定。

有的国家将水头低于15m作为低水头水电站,15~70m为中水头水电站,71~250m为高水头水电站,水头大于250m时为特高水头水电站。

中国通常称水头大于70m为高水头水电站,低于30m为低水头水电站,30~70m为中水头水电站。

这一分类标准与水电站主要建筑物的等级划分和水轮发电机组的分类适用范围,均较适应。

③按水电站装机容量的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

各国一般把装机容量5000kW以下的水电站定为小水电站,5000~10万kW 为中型水电站,10万~100万kW为大型水电站,超过100万kW的为巨型水电站。

中国规定将水电站分为五等,其中:装机容量大于75万kW为一等〔大(1)型水电站〕,75万~25万kW为二等〔大(2)型水电站〕,25万~2.5万kW为三等〔中型水电站〕,2.5万~0.05万kw为四等〔小(1)型水电站〕,小于0.05万kW为五等〔小(2)型水电站〕;但统计上常将1.2万kW以下
作为小水电站。

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制约趋紧,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据此,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推进地方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电开发通过投资拉动、税收增加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将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支撑力强的产业集群,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实例
三峡水电站
三峡工程枢纽布置
大坝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前缘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

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的结构型式。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水电站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

共安装26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

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右岸山体内留有为后期扩机(6台,总容量 420万千瓦)的地下电站位置。

其进水口已经建成。

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位于左岸山体内。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

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

承船厢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牛顿。

在靠左岸岸坡设有一条单线一级临时船闸,满足施工期通航的需要。

其闸室有效尺寸为240×24×4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