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红假单胞菌

合集下载

突变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构建及颜色变化的评价

突变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构建及颜色变化的评价

近几 年,采用绿 色嗜硫 玫瑰 红光合 菌株 M3 功研发 出 了一种 新颖 的色度全 细胞 传感器 p,即将其 类胡 萝 1成 J
b 素一个表达基 因 (r ) c A 作为报告基因来实现 的. t 球形烯单氧酶 ( r 在球形烯途径中可催化黄色的类胡萝 Ct A) 卜 ( 素 含去 甲基球形烯和球形烯)转变为红色. 去除了 c A基因的绿色嗜硫玫瑰红 M3 菌突变体 ( D )外 r t 1 C M2 观呈现黄色, 其原 因可能是去甲基球形烯和球形烯两者都有积累. 该野生菌株呈现红色, 因为只有球形烯一 则 种 的积累 . ct 因和 DNA元件 一起构 建 的传感重 组质粒 导入到 突变体 菌株 C M2内,即可 构制 出基于 类 J将 r A基 D
文 章编号 10—832 1)600 —5 324 (0 1 - 80 0 0 9
突变型沼泽红假单胞 菌的构建及颜 色变化 的评价
戴静, 李建忠, 全亚玲, 郝葆青
( 西南 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 术学院,成都 604) 10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基于野生 沼泽 红假单胞 菌与其突 变菌株间的颜 色变化, 探索和研制全细胞传感 器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实验通
第3 7卷第 6 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 u a o o t we t i e st o to ai e - t r l ce c i o o r l f uh s Un v r i f r n S y Na in l isNa u a in eEd t n t S i
胡萝 卜 素的全细胞传感器. 一旦污染物存在如亚砷酸盐, 报告基因 cA 就会被表达, r t 传感器就会基于类胡萝 卜 素 的色彩 ( 黄色 变为红 色 )变 化而 发 出信 号.

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研究

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研究

应用提供试验数据 . 方法 : 采用单 因素试验设计分别对 沼泽红假单胞茵培养的接种量 、p 值 、温度 、光照强度四种 因 H
素的 不同水平进行 比较试验,确定其各 自最佳试验 水平;采用 L ( ) 交试验设计从 9种培 养基 成分 组合 中选择 出最优 9 正 3
化试验配方组合. 结果 : 沼泽红假单胞 菌生长最优条件为: 接种 量为 1%、H值 为 7 、 5 p . 温度为 3 ℃、 2 5 光照强度 为 20x 0 0l
菌体富含各种生物活性蛋白、泛酸、叶酸和 B 族等多种维生素, 并且活性菌株含有某些抗病抗逆性物质, 在经 济植物种植上已得到较为广泛应 用I . 据报道, 将该菌直接作为叶面肥使用, 既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体 内 酶的合成, 增强光合作用, 加速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转化, 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同时又能够改善土壤 菌群的分布, 提高土壤 的肥力[ ]但是, 8 - 9 沼泽 红假单胞菌培养基成分的配搭以及各种培养条件 的研究仍然是制 约该菌广泛应用的主要 因素之一【 . l 本文采用单 因素试验设计分别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 的菌接种量、p … H ・ 然 学版 自
M a .2 2 y 01
沼泽红假 单胞 菌培养基 配方及培养条件 优 化实验研 究
全 亚玲,戴静 ,马 力,郝葆青
( 西南民族 大学生命科 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04 ) 10 1

要 :目的: 定沼泽红假 单胞 菌培 养的最优化培 养基成分组合和培养条件, 确 为沼泽红假 单胞 菌直接作 为光合叶 面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然科学版 自
第 3 卷 8
超净工作台( 苏净集团安泰公司) G 一7B多段可编程光照培养箱( 、P X2 0 宁波东南仪器有限公司) 、电热恒温鼓 风干燥 箱( 上海 精 宏实验设 备有 限公司) 、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 计( 上海龙 尼柯仪器 有 限公 司) 、高 压灭菌 锅 (O ,ei —u oy , pn、 电子天平、酸度计 T MYN r k , k o aa) ma T J

沼泽红假单胞菌富硒发酵条件的研究

沼泽红假单胞菌富硒发酵条件的研究

沼泽红假单胞菌富硒发酵条件的研究刘丽梅;赵红卫;傅春蓉;黄亮;狄姗姗;方为茂【摘要】通过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富硒发酵条件的研究,确定最优的富硒培养方式.采用单一因素变量法,利用微波消解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沼泽红假单胞菌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的生物量变化与富硒效果,确定其最佳培养方式.结果表明,最佳富硒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 ℃,环境硒浓度100 μg/mL,培养基初始pH为7,硒添加方式应为梯度分次添加,添加时间应为培养周期的第3天、第4天.利用得到的富硒菌种,在最优条件下培养7 d后,测得环境硒浓度下降为10.9 μg/mL,硒的转化率为89.1%,菌体富硒量可达到73.54 mg/g(干菌种),其中有机硒含量为97.1%.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生产有机硒具有可行性,富硒菌体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也可以为人类提供富含有机硒的食品.在以后的实验中,将进一步进行验证和工业化应用.【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0(030)005【总页数】6页(P96-101)【关键词】沼泽红假单胞菌;富硒;微波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作者】刘丽梅;赵红卫;傅春蓉;黄亮;狄姗姗;方为茂【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7以微生物为载体富集人体及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以求有机形态、制造成本较低廉而富有多种营养的微量元素产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表明,许多光合细菌具有一定的耐硒和富硒能力,如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 onas palustris)等[1-4]。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研究分解28页PPT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研究分解28页PPT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研究分解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突变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构建及颜色变化的评价

突变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构建及颜色变化的评价

突变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构建及颜色变化的评价戴静;李建忠;全亚玲;郝葆青【摘要】基于野生沼泽红假单胞菌与其突变菌株间的颜色变化,探索和研制全细胞传感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验通过除去沼泽红假单胞菌中蓝绿基因crtI,构建其绿色突变菌株,比较了菌体间颜色变化;同时检测了突变株积聚无色的类胡萝卜素前体——番茄红素的能力.试验表明,突变体菌株在510-570nm波长范围内其吸收光谱作用明显降低,说明呈显绿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菌叶绿素Ⅱa的存在,以及光合膜中胡萝卜素组成成分的改变,采用CIE-L*a*b*色彩空间坐标评价绿色突变体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的颜色变化,计算出绿色突变型和野生型菌株之间的色彩差异(△E*ab)值.实验数据表明基于类胡萝卜素菌株研制的全细胞传感器能够对菌体颜色变化(绿色到红色)更为敏感和更易区分.【期刊名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7)006【总页数】5页(P908-912)【关键词】沼泽红假单胞菌;类胡萝卜素;突变菌株;蓝绿基因;细胞传感器【作者】戴静;李建忠;全亚玲;郝葆青【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利用 DNA重组技术建立各类的全细胞或细菌传感器对特异性靶分子的检测可谓是有效、简单、花费又不多的好方法[1-2].生物传感器可通过报告基因表达的蛋白与靶分子反应产生不同色彩来进行检测[3],比如绿色荧光蛋白、荧光素酶或者β-牛乳糖苷酶.通常各种靶分子可特异性地诱导报告基因与DNA构件的融合,通过这样一种基因操作方式可以获取一些作为监测环境污染(比如重金属污染)的非常有效的工程菌株[4].近几年,采用绿色嗜硫玫瑰红光合菌株 M31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颖的色度全细胞传感器[5],即将其类胡萝卜素一个表达基因(crtA)作为报告基因来实现的.球形烯单氧酶(CrtA)在球形烯途径中可催化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含去甲基球形烯和球形烯)转变为红色.去除了crtA基因的绿色嗜硫玫瑰红M31菌突变体(CDM2)外观呈现黄色,其原因可能是去甲基球形烯和球形烯两者都有积累.该野生菌株呈现红色,则因为只有球形烯一种的积累[6].将crtA基因和DNA元件一起构建的传感重组质粒导入到突变体菌株CDM2内,即可构制出基于类胡萝卜素的全细胞传感器.一旦污染物存在如亚砷酸盐,报告基因 crtA就会被表达,传感器就会基于类胡萝卜素的色彩(黄色变为红色)变化而发出信号.2006 年,Meada等[5]发现,CrtA具有催化酮解反应的特性,并且CrtA的色彩变化(黄色变为红色)对溶解氧非常敏感.黄色和红色属于暖色系列,在某些情况下要从一个黄色背景中区分报告蛋白色彩是十分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需考虑构建一个较为完美报告体系.在众多类胡萝卜素类基因表达中,番茄红素去饱和酶(CrtI)可催化几个去饱和途径,因此crtI基因作为候选基因.据报道[7],crtI基因的突变虽不能产生所有色彩的类胡萝卜素,不过它可使几个光合细菌具有蓝绿颜色的特性.如果能分离出来带有类胡萝卜素突变的绿色突变菌株,使其颜色从冷背景色向暖色方向的变化,这样不论溶解氧浓度的多少,报告基因表达结果就更为明显.CIE-L*a*b*彩色坐标空间是一个测量目标物颜色的综合体系,并且能够对不同目标物之间的颜色差异进行评估.在CIE-L*a*b*颜色空间中,L*和a*b*坐标表示亮度和色度值.从颜色空间中央分别向正或负方向增加a*的值就意味着红色或绿色色度的增加.从颜色空间中央分别向正或负方向增加b*的值就意味着黄色或蓝色色度的增加.不同目标物之间的颜色差别为∆E*ab,常用来比较突变体与它们的野生型之间的颜色变化.∆E*ab可表示方程:∆E*ab=[(∆L*)2+( ∆a*)2 +(∆b*) 2]1/2,其中∆L*,∆a*,∆b*分别为培养基质颜色之间的L*,a*,b*值的微分.为了探索对颜色变化更为敏感的生物传感器,我们初步研究了突变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构建与培养关系;比较了沼泽红假单胞菌突变型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的颜色特性.同时,采用 CIE-L*a*b*彩色空间坐标对绿色突变体菌株和野生型菌株的色彩差异(△E*ab)值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最后,利用色彩空间坐标对类胡萝卜素的不同积累和细菌叶绿素IIa显色进行了评价.2.1 质粒与菌株及生长条件选用0.02%NaCl的MOM(modified Okamoto medium)培养基野生型沼泽红假单胞菌株Y6(本室保存)和球形红细菌 ATCC17023(购买,成都)(对照试样),培养方法按文献进行[8].光照条件为白炽灯,光照强度40—45µmol/ s.m2,30℃.埃希氏大肠杆菌JM109(购买,成都),用于克隆和质粒的增殖.埃希氏大肠杆菌S17-1(购买,成都),用于pSM3065IUKD的结合与转染.质粒pGEM-T(购于MBI公司),用于克隆PCR产物,构建pGEMIUKD质粒.质粒pSM3065(购于MBI公司),用于构建pSM3065IUKD质粒.2.2 去除crtI基因的沼泽红假单胞菌突变体菌株构建溶菌酶分别处理菌体,分离提取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NA,DNA回收(试剂盒购于上海华舜生物公司),DNA分子量 Maker购于大连 TaKARa公司.根据 EMBL/GenBank/DDBJ accession number:NC005296[9]中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CGA009)crtI上游和下游的核苷酸序列,扩增引物(上海生工公司合成).分别采用crtIUS(5’-ACTAGTAGCCTCATGGCGCGT TTCT,斜体字为引入SpeI 位点)和crtIUA(5’-ACTCGAGGGC AATCTGTAAGCA GATCC,斜体字为引入的XhoI位点),以沼泽红假胞菌Y6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相应的上游(crtI upstream,IU)538bp和下游(crtI downstream,ID)562bp的片段.将上游和下游片段亚克隆到pGEM-T载体中,分别形成pGEMIU和pGEMID.将来自于pUC4K质粒抗卡那霉素基因salI的片段消化后,插入到pGEMIU的XhoI位点形成pGEMIUK.之后,分别用酶ApaI 和SphI消化pGEMID质粒,将其获得的ID片段插入到pGEMIUK(已采用ApaI 和SphI消化)中即形成pGEMIUKD质粒.最后,用SpeI消化pGEMIUKD质粒,即产生包括有 IU片段,抗卡那霉素基因标记和 ID片段,将其一起插入到自杀性载体 pSM3065质粒的XbaI位点上,形成pSM3065IUKD 质粒.采用葡聚糖介导转染法将质粒pSM3065IUKD转化到大肠杆菌S17-1细胞中扩增,涂加有50 µg/ml氨苄青霉素或30 µg/ml卡那霉素的LB平板上,37℃,培养16h.然后采用短暂融合方式将其转化到沼泽红假单胞菌Y6中,涂抹在含有卡那霉素的MOM(modified Okamoto medium)-琼脂选择平板上,37℃,光照培养.培养2天后,挑选抗卡那霉素的菌落,采用先前引物进行 PCR扩增鉴定,程序为94℃30s.58℃45s,72℃50s,32个循环,再进行双酶切鉴定,以确认crtI ORF区域是否被取代.2.3 绿色突变体的分离将上述MOM-琼脂平板上得到的绿色突变体菌落称为沼泽红假单胞菌Y6-1,接种到液体MOM中进行扩增和传代培养.培养条件为无氧或低氧、光照.然后,挑选在传代培养中绿色表型的遗传性较为稳定的菌株进行以下试验.2.3.1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颜色分析采用721分光光度计先对绿色突变体菌培养液进行检测,OD600达到1.0cm-1时,离心收集细胞,储存于-80℃过夜,冻干保存.在冻干收集的细胞液中加入丙酮和甲醇,体积比7:2,搅拌2分钟.离心,其上清液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18柱子,3.9×300nm,125Å/孔和光敏阵列监控检测器,Nilon Waters,Japan).记录吸收光谱和特异滞留时间,对测定各色质进行识别和分析.2.3.2 光合膜的制备挑选对数生长期后期的菌株,将其悬浮于10mM MOPS-NaOH缓冲液(ph=7.0)中,用超声波破碎菌体细胞.超离心后,去除细胞碎片,其光合膜形成小球状,再将其悬浮于 10-mM MOPS-NaOH缓冲液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光合膜的吸收光谱,记录数据备用.2.3.3 比色分析将各试样细胞悬浮液浓缩到其OD600值为5.0cm-1的浓度,分别采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透过培养基质光线的光谱颜色以CIE-L*a*b*彩色空间标示来表示.3.1 绿色突变体的构建在沼泽红假单胞菌Y6菌体DNA 中crtI的ORF区域被抗卡那霉素基因片段所代替,致使沼泽红假单胞菌突变菌株Y6-1变为浅蓝绿色(图1,IV).球形红细菌Ga为黄绿色突变体(以前试验结果,图1,II).3.2 绿色突变体中色素的积累在野生型和绿色突变型菌株中都被检测出了细菌叶绿素II蛋白.高效液相色谱在A450检测分析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Y6积累了五种类胡萝卜素,它们分别被鉴定为紫菌红醇(RV)、紫菌红素乙(RP)、螺菌黄素(SP)、花药黄素(无水紫菌红醇,AHRV)和番茄红素(LYC).然而,在沼泽红假单胞菌Y6-1中却缺少这些类胡萝卜素(图2a).在高效液相色谱A280检测分析时,表明了番茄红素在沼泽红假单胞菌Y6-1中有积累,而沼泽红假单胞菌Y6中却没有(图2b),表明了沼泽红假单胞菌Y6-1的蓝绿色源自于Bchl.3.3 光合膜的分光特征图3显示,与沼泽红假单胞菌Y6相比较,Y6-1在800nm和855nm之间缺乏吸收峰,而在在875nm处显示单吸收峰,与光捕获I型蛋白(LH1)的吸收峰相一致,符合Lang 等[10]的研究结果.沼泽红假单胞菌野生型菌株Y6,展现了波长在450-570nm范围内,与光合复合物的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保持一致.相反,绿色突变体Y6-1,在510-570nm范围内没有吸收峰,表明在绿色突变体有番茄红素的积累.结果表明Y6-1的光合膜上的球形烯和去甲球形烯可以一在个更短的波长范围内吸收绿光.通过肉眼识别细菌颜色主要依据Bchl的存在以及光合膜上类胡萝卜素组成的差异.3.4 CIE-L*a*b*彩色空间比色分析培养液的L*、a*、b*和∆E*ab值结果见表1.沼泽红假单胞菌野生型Y6和突变型Y6-1相比较,a*的值从18.27减小到-2.22,类胡萝卜素缺少所致(图3);而Y6-1的L*值从75.08增加到89.40,这些变化增加了Y6-1∆E*ab的值(25.52),接近球形红细菌Ga的∆E*ab值(25.13).突变体颜色的差异主要是由∆a*减去∆b*所决定.结果显示与比较野生型菌株两种绿色突变体的∆E*ab值明显增加,因此突变体补偿作用引起信号就更容易区分.类胡萝卜素传感器中颜色显著变化对于肉眼检测目标分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类胡萝卜素成分与颜色坐标间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探索对颜色变化敏感的类胡萝卜素传感器.采用CIE-L*a*b*彩色空间坐标确定了蓝绿色突变型及其野生型菌株中类胡萝卜素成分和颜色的关系.初步研制出了CrtI缺失的沼泽红假单胞菌突变体,记为Y6-1.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突变体即番茄红素突变体与红细菌属缺失CrtI的突变体很相似.同样,Y6-1菌株中L*值的增加可能是由于LH2复合物水平较低,表明crtI缺失的突变体中没有吸收峰值与LH2的一致,即Y6-1不能通过LH2复合物吸收光能. 在CIE-L*a*b*颜色空间中呈a*负值的变化(如:呈现绿色)可能是因为缺乏510-570nm范围波长的吸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主要的类胡萝卜素和突变体中存在Bchl蛋白.呈黄色或绿色的前提是光合膜是否能吸收波长范围为 510-570nm的光.人类视觉在这个波长范围内不很敏感,假设能感觉到细菌颜色,即使细菌积累了更多的黄胡萝卜素,视觉上也许会被认为是冷色.本实验发现,绿色突变体最低必要条件就是其光合膜在510-540nm处没有绿光吸收.增加沼泽红假单胞菌Y6-1的L*值和a*值和球形红细菌Ga的a*值和b*值,都能明显反映出∆E*ab值的增加.因此,基于类胡萝卜素的全细胞传感器中绿色突变体可作为诱导较显著报告基因信号表达的有用工具.类胡萝卜素传感器的宿主菌株中不同颜色配搭的蓝绿色突变体具有相当的潜力,因为它们可改善报告基因的信噪比.此外,该突变体菌株在需氧条件下也能生长.不过,本实验假设突变体菌株传感器在功能上与分子氧的浓度无关,因此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和评价该突变型菌株对于分子氧敏感性.将报告基因和DNA反应元件组成的传感质粒引入到实验菌株中产生的绿色突变体菌株即形成绿色向红色变化的传感菌株.实验发现,当选用crtI为报告基因时显示绿色向红色变化的沼泽红假单胞菌Y6-1菌株的传感器是可能构建的.【相关文献】[1] BELKIN S.Microbial whole-cell sensing system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J].Curr Opin Microbiol,2003:6:206–212.[2] YAGI K.Applications of whole-cell bacterial sensors in bio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7:73:1251–1258.[3] TRANG PT,BERG M,VIET PH,et al.Bacterial bioassay for rapid and accurate analysis of arsenic in highly variable groundwater samples[J].Environ Sci Technol,39:7625–7630. [4] YOSHIDA K,YOSHIOKA D,INOUE K,et al.Evaluation of colors in green mutants isolated from purple bacteria as a host for colorimetric whole-cell biosensors[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7,76:122-127.[5] MAEDA I,YAMASHIRO H,YOSHIOKA D,et al.Colorimetric dimethyl sulfide sensor usingRhodovulum sulfidophilum cells based on intrinsic pigment conversion by CrtA[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6,70:397-402.[6] MAEDA I,YAMASHIRO H,YOSHIOKA D,et al.Unusual accumulation of demethylspheroidene in anaerobic-phototrophic growth of crtA-deleted mutants of Rhodovulum sulfidophilum[J].Curr Microbiol,2005,51:193-197.[7] COOMBER SA,CHAUDHRI M,CONNOR A,et al.Localized transposon Tn5 mutagenesisof the hotosynthetic gene cluster of Rhodobacter sphaeroides[J].MolMicrobiol,1990,4:977–989.[8] 孙军德,张恩禄,赵春燕,等.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条件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1):28-30.[9] MAEDA I,MIYASAKA H,UMEDA F,et al.Maximization of hydrogen production ability in high-density uspension of Rhodovulum sulfidophilum cells using intracellular poly(3-hydroxybutyrate) as sole substrate[J].Biotechnol Bioeng,2003,81:474-481.[10] LARIMER FW,CHAIN P,HAUSER L,et 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metabolically versatile photosynthetic bacterium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J].Nat Biotechnol,2004,22:55-61.[11] LANG HP,Hunter C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enoid biosynthesis and the assembly of the light-harvesting LH2 complex in Rhodobacter sphaeroides[J].BiochemJ,1994,298:197-205.[12] STOCKER J,BALLUCH D,GSELL M,et al.Development of a set of simple bacterial biosensors for quantitative and rapid measurements of arsenite and arsenate in potable water[J].Environ Sci Technol van der Meer JR,2003,37:4743-4750.。

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氮磷的同化能力

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氮磷的同化能力

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氮磷的同化能力摘要: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成分对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氮磷同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KH2PO4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在同等发酵生物量的情况下,当NH4Cl为0.05 g/L、KH2PO4为1.40 g/L、酵母抽提物为1.00 g/L时,可使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氮磷同化率分别由原来的32.51%和5.98%提高到48.02%和7.76%。关键词:沼泽红假单胞菌;浓度梯度;生物量;氮磷同化The Nitrogen and Phosphate Assimilating Capacity of a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StrainAbstrac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triednt types on assimilative capacity to nitrogen and phosphate of a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strain was studied through single elem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H2PO4 was a notable factor affecting the assimilative capacity of this bacterium to nitrogen and phosphate. In condition of same fermented biomass, the assimilation efficiency of R. palustris for nitrogen and phosphate could raise up to 48.02% and 7.76% instead of 32.51% and 5.98% respectively, when the content of NH4Cl was 0.05 g/L, KH2PO4 was 1.40 g/L and yeast extracts was 1.00 g/L.Key words: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concentration gradient; biomass; assimil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ate目前,沼泽红假单胞菌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水鱼类、虾类及贝类等的养殖和育苗,它能将水体中的有机质和氮磷等物质同化为菌体成分存在于水中,同时消解硫化物[1],减少水体污染物,减少有毒分解产物[2,3]。沼泽红假单胞菌还能与异养微生物共同作用,高效率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还能调节水体的pH在适宜的范围内,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4]。有学者曾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氮磷代谢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相关文献报道沼泽红假单胞菌具有降氮除磷的能力[3,5],固定化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废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61.9%和73.0%[6]。但对于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适宜条件的研究相关报道较少,而且也不是很全面。为此,对保藏的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氮磷同化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初步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菌种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由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发酵工程室保藏。1.1.2 光合细菌初始培养基NaCl 5.00 g,NH4Cl 1.00 g,酵母抽提物 1.00 g,CH3COONa·3H2O 5.00 g,KH2PO4 1.75 g,H2O 1 000 mL,溶解后调pH至7.0,高压、121 ℃灭菌30 min。试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2 试验方法1.2.1 培养基不同浓度梯度影响试验配制不同浓度梯度培养基:将初始浓度培养基分别稀释20、40、60、80和100倍,调pH为7.0。以10%(V/V)的接种量将沼泽红假单胞菌种子液(只含菌体)接入容积为550 mL的带胶塞透明玻璃瓶中,内含稀释培养基500 mL,置于28 ℃恒温培养室中用40 W白炽灯连续光照培养5 d。每一浓度梯度3个平行,每天取样测定培养基中残留的氮磷量(菌体已滤除)。1.2.2 不同营养成分的单因素试验1)NH4Cl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将初始培养基中的NH4Cl分别稀释20、40、60、80和100倍,其他组分不变,按照1.2.1的方法进行培养,5 d后测定其OD660nm及TN、TP同化率。2)KH2PO4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将KH2PO4分别按0.35、0.70、1.05、1.40和1.75 g/L添加于培养基中,其他组分不变,按照1.2.1的方法进行培养,5 d后测定其OD660nm及TN、TP同化率。3)酵母抽提物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将酵母抽提物分别按0.60、0.80、1.00、1.20和1.40 g/L添加于培养基中,其他组分不变,按照1.2.1的方法进行培养,5 d后测定其OD660nm及TN、TP同化率。1.2.3 不同营养成分的正交试验在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过程中,直接影响氮磷同化率的因子分别为NH4Cl、KH2PO4和酵母抽提物。为研究KH2PO4、酵母抽提物和作为氮源的NH4Cl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培养基的综合效应,进行L9(34)正交试验(表1)。1.2.4 验证试验将沼泽红假单胞菌种子液(只含菌体)以10%(V/V)接种量分别接入初始培养基和改良后的培养基内,每种培养基做3个平行。28 ℃下用40 W 白炽灯连续光照培养5 d后,测其OD660nm及TN、TP同化率。2 结果与分析2.1 培养基不同浓度梯度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沼泽红假单胞菌开始繁殖,初始培养基中的氮磷残留量逐渐下降,5 d时沼泽红假单胞菌吸收氮磷的含量分别为98.73、23.76 mg/L(图1)。随着稀释倍数的不断增加,培养基中残留氮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拐点出现在接种后第二或第三天,而培养基中磷素变化较小。试验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首先利用培养基中的氮磷合成自身组分,满足自身生长繁殖需要。随着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菌体之间形成竞争关系而使部分菌体因营养贫乏而死亡,其体内氮磷又释放到培养基中,因此形成培养基残余氮磷浓度先降后升的趋势。在稀释100倍时,培养基氮浓度较为接近湖水中的实际情况,其拐点在第二天出现,表现得较为提前,说明该菌株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投菌后两天内除氮效率最高。这为如何更加经济地使用沼泽红假单胞菌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2.2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2.2.1 NH4Cl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随着NH4Cl稀释倍数的增加,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物量在稀释0~60倍内变化不大,而在稀释20倍即浓度为0.05 g/L时,TN的同化率最高,达到42.08%,TP的同化率也处于一个相对较高值,达到5.11%(图2)。因此,综合考虑选择稀释20倍即浓度为0.05 g/L的NH4Cl较好。2.2.2 KH2PO4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随着KH2PO4浓度的增加,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逐渐增大。当培养基中KH2PO4的浓度为1.40 g/L时,其菌体生长和添加1.75 g/L KH2PO4时无显著差异;当KH2PO4浓度为1.05 g/L和1.40 g/L时,TN同化率分别达到43.28%和41.74%,TP同化率也达到了 6.34%和5.26%(图3)。因此在保证发酵生物量的前提下,选择KH2PO4 1.40 g/L的浓度比较好。2.2.3 酵母抽提物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随着酵母抽提物浓度的增加,沼泽红假单胞菌逐渐生长。当培养基中酵母抽提物的浓度为1.0 g/L时,TN 、TP的同化率最高,分别达到41.46%和5.54%(图4),同时菌体生长与添加1.2和1.4 g/L酵母抽提物时无显著差异。因此,从经济上考虑,选择添加1.0 g/L的酵母抽提物较好。2.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根据以上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不同水平合理安排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均值分析,可以得出沼泽红假单胞菌氮磷同化率的最优结果及主要影响条件。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B因素(KH2PO4)是影响沼泽红假单胞菌氮磷同化率的主要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浓度的磷元素。沼泽红假单胞菌对磷的同化率较低,因此在分析中以TN同化率作为主要判断依据,从而选出最优水平组合为A2B2C2,即选择NH4Cl 0.05 g/L,KH2PO4 1.40 g/L,酵母抽提物1.0 g/L(表2)。2.4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初始条件下培养基中氮磷浓度分别由303.69 mg/L、397.25 mg/L 下降到204.96 mg/L、373.49 mg/L,氮磷同化率分别为32.51%和5.98%。而优化后可以在保证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生物量的前提下降低氮磷浓度的起始量,培养基中氮磷浓度分别由118.64 mg/L、317.80 mg/L下降到61.67 mg/L、293.13 mg/L,氮磷同化率分别为48.02%和7.76%(图5)。3 小结与讨论在满足最大发酵生物量的情况下,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分别为NH4Cl 0.05 g/L、KH2PO4 1.40 g/L、酵母抽提物1.00 g/L时,可以提高该菌对培养基中氮磷的同化效率,其分别达到48.02%和7.76%。周茂洪等[3]研究的试验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具有一定同化磷的能力,可以将培养基中的无机磷同化为有机磷。在以乙酸钠或苹果酸为碳源的条件下,沼泽红假单胞菌可同化20 mg/L左右的磷。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还增加了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氮素同化能力的研究。试验中,研究的是沼泽红假单胞菌在培养基中的氮磷转化效率,未涉及到其在实际湖水中的氮磷同化能力。在实际湖水中,其他不同种群微生物的共同作用[7]、藻类的竞争[8]、浮游动物[9]和鱼类的捕食[10]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氮磷的转化效率,所以应在今后进行进一步探究。参考文献:[1] 董秋明.利用光合细菌降解有机废水中硫化物的初步探究[J].环境与开发,1998,13(1):22-24.[2] 何剑丹,龙炳清,刘长根,等.光合细菌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114-116.[3] 周茂洪,赵肖为,吴学昌.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磷能力的研究[J].科学通报,2002,18(2):142-146.[4] 丁爱华.光合细菌调控水产养殖业水质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0,19(6):339-341,344.[5] 常会庆,王世华,寇太记,等.固定化光合细菌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去除效果[J].水资源保护,2010,26(3):64-67.[6] 刘影.光合细菌的增殖培养及其处理城市污水中氮磷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7] 季明.人工复合细菌对水体污染净化效果的实验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8(1):1-4.[8] 李保珍,冯佳,谢树莲.光合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736-1740.[9] 韩士群,范成新,严少华.固定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及生物除氮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2):251-254.[10] 张满隆, 杨绍斌, 潘玉. 光合细菌及其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J].水利渔业,2002,22(3):6-7.。

源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蛋白饲料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应用与设计方案

源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蛋白饲料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应用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源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蛋白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蛋白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破壁菌体90~93份、赖氨酸盐酸盐2~3份、蛋氨酸0.1~0.5份、苏氨酸0.1~0.5份、精氨酸0.3~1份、磷酸氢钙2~3份和碳酸钙1~2份,破壁菌体为沼泽红假单胞菌;制备方法包括菌体收集、溶菌酶预处理、菌体破壁和配方组合,采用本技术方法,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破壁率达到100%,氨基酸比例理想,动物吸收利用率高。本技术还公开了将源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蛋白饲料在杜×(大×长)三元杂仔猪、清远麻小母鸡、异育银鲫、南美白对虾上的应用,用它替代相应的鱼粉,动物生长性能更优或不受影响,是一种理想的蛋白饲料。

权利要求书1.一种源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蛋白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

成:破壁菌体90~93份、赖氨酸盐酸盐2~3份、蛋氨酸0.1~0.5份、苏氨酸0.1~0.5份、精氨酸0.3~1份、磷酸氢钙2~3份和碳酸钙1~2份,其中,所述破壁菌体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蛋白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饲料由以

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破壁菌体91份、赖氨酸盐酸盐3份、蛋氨酸0.5份、苏氨酸0.5份、精氨酸1份、磷酸氢钙3份和碳酸钙1份,其中,所述破壁菌体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源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蛋白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骤:

(1)菌体收集: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用管式离心机以16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弃去上

清,收集湿菌体;

(2)溶菌酶预处理:往步骤(1)所得的湿菌体加入溶菌酶,搅拌15min,然后以0.2cm的厚度均

匀平铺在托盘中,再放入烘箱中于105℃烘干2小时,取出粉碎过30目筛,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干菌体;(3)菌体破壁:称取步骤(2)所得的干菌体四份,分别放入四个不锈钢球磨罐里经行星式球磨

机驱动研磨破壁,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破壁菌体;

沼泽红假单胞菌HEW-GJ106的应用说明书

沼泽红假单胞菌HEW-GJ106的应用说明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10221032.7(22)申请日 2019.03.22(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申请公布号 CN 109749975 A(43)申请公布日 2019.05.14(83)生物保藏信息CGMCC NO.17021 2018.12.21(73)专利权人 北京好实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59号中坤大厦903(72)发明人 李雪平 李成 印遇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代理人 李岩(51)Int.Cl.C12N 1/20(2006.01)A23K 10/18(2016.01)C12R 1/01(2006.01)(56)对比文件CN 106148219 A ,2016.11.23CN 106190912 A ,2016.12.07CN 106190913 A ,2016.12.07JP 2008199914 A ,2008.09.04JP 2013133312 A ,2013.07.08CN 103284029 A ,2013.09.11Okamura ,K.等.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strain ATCC 17001 16S ribosomal RNA , partial sequence , NCBI Reference Sequence: NR_112912.1.《Genbank数据库》.2019,ORIGIN.Okamura ,K.等.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strain ATCC 17001 16S ribosomal RNA , partial sequence , NCBI Reference Sequence: NR_112912.1.《Genbank数据库》.2019,ORIGIN.审查员 李婷 (54)发明名称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HEW-GJ106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分离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HEW ‑GJ106,该菌具有显著的益生性,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金黄色葡萄球菌(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a u r e u s )、沙门氏菌(S a l m o n e l l a s p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等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抑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研究进展 摘要:沼泽红假单胞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沼泽红假单胞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是一类以光为能源,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等为营养体,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在生物学分类中,属于真细菌纲、红螺菌目、红螺菌科、红假单胞菌属。当前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高浓度工农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②水质净化剂, 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及促进健康生长;③高营养饲料添加剂;④农业生产中的高效活性菌肥。本文针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发酵条件或培养的情况(培养基、培养条件)、生化特征、生理特性、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先关阐述。

关键字:光合细菌 沼泽红假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生理生化实验 研究进展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简称PSB)是自然界最广泛存在的比较古老的、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氧的特殊生理类群的原核微生物的总称,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的光合作用,是水体兼性厌氧层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并在自然界的碳素、氮素、硫素转化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它包括有红螺菌科(Phodospirillaceae)、着色菌科(Chromati-aceae)、绿杆菌科(Chlorobiaceae)、绿色丝状菌科(Chlo-roflexaceae)4科。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水田、湖沼、江河、海洋、活性污泥、土壤、极地或温泉(包括高热水体)以及高盐、高有机质含量等不同生态环境中,它可以光能异养、化能异养、光能自养方式生活,存在着好氧、厌氧和兼性厌氧类型,能利用多种基质。光合细菌细胞内含有细菌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菌绿素)、卟啉类化合物、泛醌等多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物质,可保护细胞膜、DN等自身细胞的重要组份不受损伤。光合细菌具有多重代谢方式,尤其在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净化处理中,表现出负荷低、效率高及投资少的优点;在禽畜养殖方面,光合细菌可作为一种饲料蛋白补充,还可以起到益生菌的作用。在水产养殖方面,有改善水质,预防鱼病的作用,对产量和成活率均有显著的提高。在光合细菌中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应用最为广泛,是我国农业部颁布12种允许在饲料中直接添加的活体微生物之一。

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 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是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简称PSB)的代表菌株之一,别名:红假菌。被应用于农业、渔业、环保、医药等领域。由于细菌菌体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效率,促进生长。同时,由于光合细菌体积小,适合在水产养殖业中作为开口饵料使用。此外,它作为益生菌对有害菌起到抑制和排斥作用,能保持正常的菌群,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参与消化酶生成及B族维生素的合成,减少氨及有害物质的产生,提高局部免疫力和抗病力。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分类:按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1974年第8版)将不产氧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列为细菌门真细菌纲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细菌门真细菌纲红螺菌目又下分为红螺菌亚目(Rhodospirillineae)和绿菌亚目(Chlorobiineae),红螺菌亚目下分为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和着色菌科(Chlorobiaceae),绿菌亚目下分为绿硫杆菌(Chlorobiaceae)和绿色丝状杆菌(Chloroflexaceae)共18属,约45种。沼泽红假单胞菌属于红螺菌科、红假单胞菌属。

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是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光合细菌,属于外硫红螺菌科红假单胞菌属,细胞直径0.6-0.9μm,极生鞭毛运动或不运动,生长有极性,不对称出芽分裂。革兰氏染色阴性。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h和类胡萝卜素。最佳生长方式是利用各种有机化合物作碳源和电子供体进行光照厌氧培养。厌氧条件下以氢、硫代硫酸钠、硫化氢等作电子供体可光自养生长。G+Cmol%为64.8-66.4。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用途很多,可用于水质净化、污水处理、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等。关于饲用微生物方面,我国已有明确规定,根据我国农业部第105号公告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有12种,我国农业部公布允许使用的饲料级微生物中,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anonaspalustris)就在其内(见表): 1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 2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faecalis) 3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i) 4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natto) 5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 6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 7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8屎链球菌(Streptococcusfaeciun) 9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10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11啤酒酵母(Sacchaeomycescerevisiae) 12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anonaspalustris)

我国对饲用微生物的研究始于80年代,目前许多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饲料公司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与产品的开发应用,有些产品已进入市场,但绝大多数正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anonaspalustris)方面,目前比较详细全面的,已知的有山西大学生命技术科学学院等,着力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等部分光合细菌在水质净化、污水处理、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等方面的开发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以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为添加剂的饲料产品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微生态学、动物营养学相结合的产物。沼泽红假单胞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将对推动我国养殖业向着高效、绿色、生态、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菌种特性及功用: 在琼脂培养皿上培养,菌落形态为草帽形或圆形,表面光滑,少隆起,边缘整齐,棕红色。显微镜下观察,本产品菌体形态为短杆状或卵圆形,宽0.5μm~0.9μm,长1.2μm~2.0μm,无芽孢,无荚膜,单极鞭毛,可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 功用:菌体含有营养物质、多种抗病毒因子和促生长因子等生理活性物质,能明显提高畜禽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 发酵条件或培养情况: 菌株的培养特性,主要从几下几个实验中进行探索。 1、 张玲华等(张玲华,邝哲师,陈薇,等高活性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特性初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37–391)对分离纯化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培

养特性的研究表明: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光照强度为1500-3000lx时,细胞很快达到对数生长期,适当地添加酵母膏有利于菌体繁殖。PietroCarloxxi,则利用水下管状光合反应器,在室外温度下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物产量进行了6个月的研究,从实验结果来看,其生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 由杜冰,杨公明等人使用来自广州广牧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D1,对其生长条件进行研。发现PH值、温度、接种量等影响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并且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经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在酵母膏浓度为0.25%、光照强度为5625Lx、pH值为6、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态势最好。

3、 夏冰冰,康建平等人(夏兵兵,康建平,苏波,拥军,谢文渊,黄静.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A].食品与发酵科技,2010,4(46)),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

周期进行测定,探讨pH值、温度、接种量等单因素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应用Box—nhk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最优生长条件:pH值为6.89、接种量为9.71%、培养温度为29.8℃,光照强度为2000Lx的条件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态势最好。其所用菌种来源为:沼泽红假单胞菌(hodopseudomonaspalustris)编号为XBZZH,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保藏菌株。

4、 蔡慧农,倪辉,苏文金(蔡慧农,倪辉,苏文金.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基的优化及降氨氮作用的研究[A].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7,3(12)),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的

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对其降氨氮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乳酸和草酸铵是实验室培养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最适碳源和氮源,乳酸根的质量浓度及碳氮比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而磷酸根浓度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用正交试验获得最适于培养沼泽红假单胞菌的乳酸质量浓度为1%,碳氮比为1.5,磷酸二氢钾的质量浓度为1.15g/L;在自然光照、30度条件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延滞期为2d,对数生长期为2~10d,稳定期为10~20d;沼泽红假单胞菌具有很强的综合降氨氮作用,但其降氨氮效果受水质的影响而不稳定。

5、 张军得,张恩禄等人(张军德,张恩禄,赵春燕,陈锡时.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条件研究[A].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02),利用菌种:光合细菌(PSB)沼泽红假单胞菌株,由

沈阳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光合细菌课题组分离提供,配制培养基配方如下表,对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得出结果: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能够在乙酸钠为惟一碳源,氯化铵为惟一氮源以及少量促进剂的培养液中,在500—5000I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